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期末學業診斷地理試卷說明:本試卷為閉卷筆答,答題時間分鐘,滿分分。一、選擇題(本題共小題,每小題3分,共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字母標號填入下表相應位置)甲國是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我國協助該國成功發射多顆人造衛星。Xiat示意甲國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甲國位于()A.非洲B.亞洲C.北美洲D.南美洲2.甲國向中國出口石油,最近的海上航線需經()A.馬六甲海峽B.蘇伊士運河C.巴拿馬運河D.麥哲倫海峽3.相比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衛星,在該國發射衛星的突出優勢是()A.緯度較低B.距海洋近C.地形平坦D.晴天較多【答案】1.D2.C3.A【解析】【1題詳解】甲國大部分處于60°W-70°W0°-10°ND17°W-51°E于25°E-170°W,北美大陸位于23.5°N-80°N,ABC錯誤。故選D?!?題詳解】甲國位于南美洲,向中國出口石油,最短海上航線為巴勒比海一巴拿馬運河-太平洋,巴拿馬運河是最短航C印度洋、太平洋,路程太遠,A錯誤;麥哲倫海峽在南美洲南部,甲國出發向南繞過麥哲倫峽,再橫渡太平洋到達中國,路程太遠,BD錯誤。故選C?!?題詳解】第1頁/共11頁該國位于0°~10°N之間,與酒泉相比,緯度較低,發射衛星時具有較大的初速度,節省燃料,ABC泉位于大陸內部,降水少,晴天更多,D錯誤。故選A。【點睛】巴拿馬運河位于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世界橋梁”。40°N“正大光明”金磚反射的陽光依次點亮。為某攝影愛好者在冬至日正午拍攝到的被“點”亮的“正大光明”匾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匾的朝向與最先被照亮的字分別是()A.B.C.D.5.冬至日乾清宮正午太陽高度角約為()A.23.5°B.26.5°C.40.0°D.73.5°6.照片拍攝當日,北京()A.日出東北方向B.于當地6:00前日出C.晝長較太原短D.正午日影全年最短【答案】4.D5.B6.C【解析】【4題詳解】乾清宮坐北朝南,所以匾額的朝向是南;冬至日太陽東南升、西南落,宮殿東西兩側遮擋陽光,因此太陽正確,ABC錯誤。故選D?!?題詳解】北京的緯度是角=90°-|緯度差|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2頁/共11頁【6題詳解】北京晝短夜長,日出時間晚于當地錯誤;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錯誤。故選C?!军c睛】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從正東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時日影朝西,日落時日影朝東;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極晝極夜區域除外)太陽從東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南;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極晝極夜區域除外)太陽從東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北。咸海是中亞最大的兩條內流河——阿姆河和錫爾河的尾閭湖,該湖泊近601961-2020面小題。7.錫爾河的主要補給水源是()A.山地降水B.高山積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8.引起咸海近60年來水量變化的主導因素是()A.氣溫B.降水量C.蒸發量D.地表徑流量9.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來的咸海地區()A.沙塵天氣增多B.灌溉面積減小C.湖水水位下降D.綠洲面積縮小【答案】7.B8.D9.B【解析】【7題詳解】錫爾河流域位于中亞地區,該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A錯;河流發源于高山地區,高山地區有大量的積雪,春季氣溫回升時,積雪融化,為河流提供主要的補給水源,B對;地下水補給相對穩定,但不是主要補給形式,C錯;錫爾河注入湖泊,而不是湖泊水補給河流作為主要水源,D錯;故選B。第3頁/共11頁8題詳解】讀圖可知,該湖泊降水量和蒸發量變化不大,但該湖泊地表徑流輸入量變化明顯。材料信息表明,湖濱地下水與湖泊相互補給量較少,根據湖水收支變化狀況判斷,引起該湖泊近60年水量變化的主導因素是地表徑流量,不是氣溫、降水量、蒸發量,D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題詳解】由前面分析可知,20世紀80年代湖水水位明顯下降,而90年代以來湖水水量略有上升,湖水水位略有上升,該湖泊湖岸地區出露的湖灘減少,沙源減少,因此當地沙塵天氣增多的可能性小,排除A;90年代以來入湖地表徑流量比80年代明顯增加,因此利用入湖河流水源進行灌溉的用水量可能減小,因此當地灌溉面積減少,B正確;入湖徑流增加,湖水水位上漲,C正確;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來該湖泊水量增大,水面擴大,為周邊提供較多的水源,因此有可能綠洲面積增加,D錯誤;故選B。【點睛】內陸咸水湖的水量平衡:支出方式—蒸發、下滲,收入方式—地表徑流輸入、地下水補給、雨水補給。秘魯鳀是棲息于秘魯附近的東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50變化的影響極大。下圖示意南美洲西海岸某海域某時段表層海水溫度分布。當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發生時,該區域水溫會有異常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圖示時段內,在甲、乙、丙、丁四片海域中,最有利于秘魯鳀棲息的是()A.甲B.乙C.丙D.丁與正常年份相比,該海域秘魯鳀的活動范圍()①拉尼娜年,向北偏移②厄爾尼諾年,向北偏移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④厄爾尼諾年,向南偏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0.AB【解析】【10題詳解】秘魯鳀是冷水性魚類,所以最適宜其棲息的海域應該是水溫較低的區域。從圖中海水溫度分布來看,甲海第4頁/共11頁域水溫在17-18℃之間,乙海域水溫在18-19℃之間,丙海域水溫在19-20℃之間,丁海域水溫在19-20℃之間,比較四片海域水溫,甲海域水溫最低,最有利于秘魯鳀棲息,排除BCD,故選A?!绢}詳解】在拉尼娜現象發生時,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南美洲西岸)海域水溫降低。此時,冷水區域向北擴展,秘魯鳀的活動范圍會向北偏移,①對③錯;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南美洲西岸)海域水溫升高,當水溫升高時,冷水性的秘魯鳀為尋找適宜的冷水環境,其活動范圍會向南偏移,②錯④對;故選B。【點睛】厄爾尼諾暖流,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股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西流動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強。恰逢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稱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離岸風——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魯寒流的水溫反常升高。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乞力馬扎羅山位于東非高原0°~3°S805859遍布冰雪,被稱為“赤道雪峰”。有科學家預言,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的冰雪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消融殆盡。下圖示意該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甲自然帶是()A.針闊葉混交林帶B.熱帶雨林帶C.熱帶稀樹草原帶D.灌木草甸帶13.南坡雪線較北坡低是由于()A.迎風坡降水多B.坡度比較緩C.緯度高溫度低D.陰坡光照弱14.科學家預言的主要依據是()A.降水減少B.火山噴發C.風力吹散D.氣候變暖【答案】12.B13.A14.D【解析】【12題詳解】第5頁/共11頁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基帶(山麓自然帶)以熱帶稀樹草原帶為主,但是其南坡降水量較多,為熱帶雨林氣候,因此甲對應自然帶為熱帶雨林帶,C對;針闊葉混交林帶一般出現在溫帶地區的山地垂直自然帶中;灌木草甸帶通常位于森林帶之上,高山冰雪帶之下,AD錯。故選B。【13題詳解】雪線是指常年積雪的下限,其高度主要受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在氣溫相同的情況下,降水越多,雪線越低;在降水相同的情況下,氣溫越高,雪線越高。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南坡受到東南信風的影響。東南信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濕潤的氣流,當氣流遇到山體阻擋時,會沿著山體爬升。在南坡爬升的過程中,濕潤氣流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大量降水。這些降水在山頂和山坡堆積,使得南坡的積雪量增多。相比之下,北坡沒有這樣大量的降水補充積雪。所以在氣溫等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南坡因為有更多的積雪,影響;從緯度角度看,南坡緯度更低,理論上溫度應該更高,雪線應該更高,所以不是緯度高溫度低導致南坡雪線低;南坡不是陰坡,而且在赤道附近光照差異對雪線的影響較小,不是造成雪線差異的主要因素,BCD錯。故選A。14題詳解】在全球范圍內,氣候變暖是一個顯著氣候變化趨勢。隨著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增多,大氣的保溫作用增強,導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高山地區的冰雪對氣溫變化非常敏感。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的冰雪也不例壞作用,火山噴發如果沒有持續的高溫巖漿或者足夠的熱量影響冰雪,一般不會導致冰雪在不久的將來消融殆盡;同樣,沒有信息顯示風力吹散是主要因素,因為即使有風吹,沒有溫度升高導致的融化加速,也很難使冰雪在不久的將來就消融殆盡,ABC錯。故選D?!军c睛】雪線高低的影響因素:1、降水: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背風坡,降水少,雪線高。2、溫度:低緯度,溫度高,雪線高;高緯度,溫度低,雪線低。陽坡溫度高,雪線高;陰坡溫度低,雪線低。夏季,溫度高,雪線高;冬季,溫度低,雪線低。全球氣候變暖,雪線升高。3、坡度:坡度大,積雪易下滑,不利于積雪保存,雪線高。黃土高原曾覆蓋茂密森林,但自漢代起環境惡化,唐代后尤為嚴重。開墾土地破壞了天然植被,導致草地、森林和灌木林消失。這種人為的破壞使地表失去了原有的保護層,地表受到了強烈的流水侵蝕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黃土高原地表形態溝壑縱橫,植被多呈斑塊狀、有序地重復出現。下圖為黃土高原局部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第6頁/共11頁15.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的演變過程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A.區域性B.差異性C.開放性D.整體性16.黃土高原上植被呈斑塊狀、有序地重復出現的主導因素是()A.氣溫B.土壤C.地形D.光照【答案】15.D16.C【解析】【15題詳解】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指地理環境各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等)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黃土高原,人類開墾土地破壞了天然植被,這一要素的變化導致地表失去保護,進而引發了強烈的流水侵蝕作用。而流水侵蝕又塑造了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整個過程體現了植被、土壤、地形等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D對;區域性強調的是區域內部的一致性和區域AB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C錯;故選D。【16題詳解】黃土高原地表形態溝壑縱橫,這種地形條件使得水分、土壤等要素在不同的地形部位分布不均。溝谷地區和塬、梁、峁等不同地形部位,土壤厚度、水分條件等不同。在水分、土壤等條件相對適宜的地方,植被容易生長,形成斑塊狀植被;并且由于地形的起伏和溝壑的分布是有一定規律的,所以植被也呈有序地重CA雖然與植被生長密切相關,但土壤的分布差異主要是由地形導致的,B錯;光照在該區域不是限制植被分布呈斑塊狀的主要因素,D錯;故選C?!军c睛】黃土高原的成因主要是風力沉積作用,而黃土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蝕作用,都是外力作用的結果。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雅加達位于爪哇島北部的平原,年降水量約2000毫米。盡管如此,該市依然供水短缺,嚴重依賴抽取地下水,這引發了地面沉降問題。目前,雅加達約有40%的區域位于海平面以下,部分地區甚至低于海平第7頁/共11頁面4米,面臨著嚴峻的洪澇災害威脅。2024年月19日,印度尼西亞國會正式通過法案,撤銷雅加達首都地位,并將其設立為特區。左圖示意爪哇島地形河流分布,右圖為雅加達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1)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雅加達地面沉降是印尼遷都的原因之一,指出過度抽取地下水的主要時間段并簡述理由。(2)分析雅加達洪澇災害嚴重的自然原因。(3)請你為雅加達地區緩解地面沉降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16~106~10月,氣壓帶風帶北移,該地受東南信風影響;雅加達位于山地背風坡,降水較少,城市供水短缺。(2)降水集中(月至次年4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海水頂托作用明顯。(3)修建蓄水工程,減少地下水開采量;降低城市地面硬化率,增加地表水下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供水系統;減輕水污染,提高廢水利用率;提高公眾節水意識;實行階梯水價等。【解析】【分析】本題以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出現的地面沉降問題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遷都原因、地面沉降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小問1詳解】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6-10月氣壓帶風帶北移。該區域受東南信風控制,雅加達位于爪哇島北部,處于山地背風坡。根據地形雨的形成原理,氣流在山地迎風坡爬升過程中冷卻凝結形成降水,而背風坡氣流下沉增溫,降水稀少。所以在這個時期雅加達降水少,城市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導致過度抽取地下水以滿足城市用水需求?!拘?詳解】由圖可知,雅加達降水集中11月至次年4月,且降水量大。這種降水特征使得在雨季時城市短時間內要承受大量的雨水。地處沿海平原,地勢低洼。平原地形排水坡度小,水流速度慢,大量雨水匯聚后很難快速排出,容易造成積水,從而引發洪澇。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海平面呈上升趨勢。雅加達地勢較低,海平第8頁/共11頁面上升導致海水倒灌(海水頂托)現象明顯。海水倒灌使得城市排水系統受到阻礙,河水無法順利入海,甚至會使海水涌入城市內部,大大加劇了洪澇災害的嚴重程度?!拘?詳解】修建蓄水工程可以在降水豐富時期儲存水資源,例如修建水庫、蓄水池等。這樣在需要用水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儲存的水,減少對地下水的開采量,從而減輕因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的地面沉降;城市地面硬化使得雨水難以下滲,大部分雨水形成地表徑流流失。通過采用透水性材料鋪設路面,增加城市綠地面積等措施,可以讓更多的雨水下滲補充地下水,減少對地下水的依賴;通過污水處理廠等設施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使其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后進行回用,例如用于工業生產中的冷卻、灌溉等環節,提高廢水利用率,減少對地下水的開采;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讓居民和企業了解水資源的珍貴,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從源頭上減少用水量,進而減少地下水的開采;實行階梯水價,通過經濟手段激勵居民和企業節約用水。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紐芬蘭島位于北大西洋的中高緯度海域,1912年,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在其附近海域不幸沉沒。該海域東西兩岸水熱差異明顯。下圖示意北大西洋中高緯洋面年均水溫及泰坦尼克號航線。(1)簡述圖示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分布特征。(2)結合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的相關知識,推測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3)從海—氣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圖示海域中北部東側水熱交換較西側活躍的原因?!敬鸢浮浚?)隨緯度增高海水溫度降低;同緯度海區,大洋東側海水溫度高,西側低;大洋東側海水溫度溫差小,西側溫差大。(2)該地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易形成海霧,影響航行能見度;(拉布拉多)寒流攜帶浮冰南下,船只撞擊冰山導致沉沒。(3)圖示海域中北部大洋東側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水溫高于西側,向大氣輸送熱量多;蒸發量大,海洋向大氣輸送水汽多;上升氣流強烈,大氣降水豐富;海—氣間水熱交換活躍?!窘馕觥康?頁/共11頁【分析】本大題以北大西洋中高緯度海域相關圖文信息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表層海水水溫分布特點、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獨庀嗷プ饔玫戎R點,考查學生利用題中信息和所學知識分布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讀圖可知,南部較低緯度海域的水溫可達20℃以上,北部緯度較高海域水溫在0℃左右,表明隨緯度增高海水溫度大致降低;圖中顯示,圖示海域的中北部,等溫線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同緯度海區,大洋東側海水溫度可達10℃以上,大洋西側水溫在0℃左右,大洋東側比大洋西側水溫高;圖示海域,大洋東側等溫線稀疏、西側密集,表明海水溫度大洋東側溫差小,大洋西側溫差大?!拘?詳解】讀圖可知,泰坦尼克號沉沒地點位于紐芬蘭島附近,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來的拉布拉多寒流經過格陵蘭島附近海域,把當地冰川邊緣產生的冰山攜帶南下至此,該海域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易形成海霧,影響航行能見度,沒有觀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職業安全
- 關+于“三極模式”信息傳播格局探微
- 商務西服培訓體系構建
- 運輸租憑合同協議書
- 車站票款分成協議書
- 買賣車合同正規協議書
- 飯店欠款轉讓協議書
- 車輛相撞事故協議書
- 解除定向培養協議書
- 公積金信息變更協議書
- 廣告物料、標識牌、宣傳品投標方案
- SAP-TM運輸管理模塊操作手冊(S4系統)
- 斷親協議書模板
- 2023-2024學年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6中英語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答案
- 水利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六項機制”右江模式經驗分享
- 《在競爭中雙贏》教學設計 心理健康八年級全一冊
- 中外美術評析與欣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湖南大學
- 《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 5027-2015)宣貫
- MOOC 企業文化與商業倫理-東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小學體育籃球規則課件
- 如何提高自身的網絡安全意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