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太陽是萬物之源》
課題:太陽是萬物之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太陽的作用。
2.使學生知道太陽和人類的關系
3.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太陽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難點:太陽的作用
一、引入
1.放映關于太陽用途的圖片。
2.談話:同學們通過觀看幻燈片,有什么想法和問題?
3.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自己討論解答。
(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時要給予引導和鼓勵。)
4.講述:太陽給了我們陽光,所以植物才能進行光和作用,給人類提供必需的氧氣;
太陽給了我們熱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個冰球。今天,太陽能作為清潔能
源己被人們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書課題:太陽是萬物之源)
二、學習新課
1.請同學們帶著以下的問題觀察: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將會是什么樣呢?
用各種形式表達你的看法。
2.觀察兩種植物在陽光下和室內的不同。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暢所欲言
在石油可開采量日益減少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兩大危機的
夾擊下,太陽能的利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做個現代工程師,展開想象,談一談,你最想“開發”出
太陽能的哪些新用途?
三、小結
太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四、布置作業-做一個調查
走訪你生活的社區,調查使用太陽能熱水器、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的比例,
分析不同類型熱水器的利與弊。
2綠色出行
教學目標:
1、通過簡單的調查、統計,了解人們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過談話、討論、聽故事,了解摩托車、汽車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從身邊事入手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養成科學的生活態度。
教學準備:
1、調查表
2、汽車、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步行人的標記各二
活動過程:
一、以路人和家長為對象已進行調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出行方式。
“前幾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調查了人們出行時最常選擇的方式,同學們都把它
記錄在調查表上了,現在,誰來告訴我你調查的結果是哪一種出行方式最多呢?
二、說出自己調查的結果,并固定在相應的標記下面,分辨出哪一種出行方式最多、
最少。
1、“誰來告訴我,加上之前我們調查的和剛剛調查的,你的結果又是哪種出行方式
最多呢?”
2、“我們來看一下,調查出來的結果中哪一種出行方式最多呢?”
三、選擇自己喜歡的出行方式,并闡述理由
1、“同學們如果現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歡哪種出行方式?”
2、闡述理由。
四、看課件故事,了解汽車、摩托車給環境帶來的危害,選擇科學的出行方式。
五、請進行第二次選擇
“如果你現在又要外出,你又會選擇什么出行方式呢?為什么?”
小結:如果家離你要去的地方不遠的話,我們盡量不要自己開汽車或摩托車去,因
為每個人都選擇自己開汽車或摩托車的話,那就會排出許多的尾氣,空氣就會污染
的更嚴重了。我們可以選擇騎自行車或是電動車,如果家里沒有這兩種車的話,我
們可以步行過去,這樣不僅可以邊觀賞風景,還可以鍛煉我們的身體。如果要去的
地方實在太遠,或是下大雨,那我們就可以選擇乘公共汽車,有的小朋友心里會想:
公共汽車不是也要排出尾氣的嗎?那如果乘公共汽車的每個人都選擇自己開汽車,
那馬路上就會有許多的汽車,排出的尾氣也就更多了。如果這么多人都改乘一輛公
共汽車,那就減少了很多尾氣的排放,你們說對嗎?
六、制作“綠色出行宣傳單”
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懂得了出行時選擇什么方式,但是我們還要
讓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也要知道環保的出行方式。所以,我們一起來做一回“環保
小衛士”,請同學們自己來制作“綠色出行宣傳單“,然后我們一起到社區向大家去
宣傳“綠色出行”的知識,你們愿意嗎?
3制作“綠色出行宣傳單”,
活動目標:
1、啟學生說出可以作畫的材料
2、教教學生使用油畫棒、廢舊報紙、蛋殼、彩紙、米粒、布頭等多種材料為小
動物設計衣服。
3、教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激發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情感和創作熱情?,積極參與動手制作的活動。
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畫每人一張、油畫棒、蛋殼、報紙、布頭、彩紙、剪刀、膠水、錄音
機、磁帶
活動過程:
1、提問:同學們,上周我們去了動物園,并且為動物園的小動物進行了畫像。
請小朋友說說,你們都畫了什么?
學生回答:有長鼻子的大象、有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可愛的大熊貓;還有兇
猛的大獅子……
2、同學們畫得非常好。小動物們給老師寄來了一盤磁帶,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播放錄音:冬天要到了,天氣涼了,我們還沒有衣服穿,聽說學生們手可巧了,
想請學生按照畫像為我們設計漂亮的衣服)。
3、小動物知道同學們是既聰明又有愛心的好孩子。下面就請小朋友想一想,可
以用什么辦法為小動物設計衣服?學生回答)
4、同學們想得很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幫助它們吧!(準備豐富的制作
材料:油畫棒、廢舊報紙、蛋殼、彩紙、米粒、布頭等)
5、學生自愿選擇小組及制作方式。
6、小動物們想要穿漂亮、合身的衣服,并旦對我們小朋友提出了要求。[播放
錄音:設計服裝時應注意的事項,重點提醒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7、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對個別重點輔導。
8、請學生互相欣賞作品,并講解自己的意圖
活動結束
同學們都為小動物們設計出了非常漂亮的服裝,它們看了一定會非常高興,明
天我們就把設計好的漂亮服裝送給動物園的飼養員叔叔,請他們為按照小朋友的設
計為小動物們制作好衣服,為小動物穿上,讓它們過一個暖和的冬天!
4課題:飲食與環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世界資源環境問題。
2.使學生知道不良飲食給環境帶來的影響
3.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不良飲食給環境帶來的影響
教學難點:養成勤儉節約環保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
一、引入
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資源京境問
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一些良好的環保習慣就養成了。
也許環保習慣可以從餐桌上開始,我們可以用“吃”來傳達對地球的關愛。
(板書課題:飲食與環保)
二、學習新課
中國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可見糧食對于人類是何等的重要。
同學們想一想:
1.你平時是否注意節約糧食?
2.你身邊有沒有浪費糧食的現象?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暢所欲言
1998年我國首次頒布了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營養寶塔”,提供了合理
選擇食物的指南。
想一想: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營養寶塔”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的飲食是怎樣安排的,你認為合理嗎?
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
三、小結
為了環保,我們要食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食品。
5課題:我們的教室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愛護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簡單的清掃環境的方法。2、初步感受參
與整潔漂亮的教室創設活動的樂趣,養成從我做起的良好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懂得愛護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簡單的清掃環境的方法
教學難點:養成從我做起的良好衛生習慣
教學設計:
活動一: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1、整潔、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樣的?
2、我們的教室整潔、漂亮嗎?為什么?
3、怎樣使教室更整潔漂亮嗎?為什么?
讓學生關心自己的學習環境,提出我們可以具體做些什么,重點讓學生說說怎
樣認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動二:帶領學生去參觀其他班級,通過活動拓寬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努力
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室環境的積極情感。
活動三:分組討論
1、保持環境整潔,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幾張圖片,對照圖片,說說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學生發一顆五角星以
表示鼓勵。
2、還沒有做到的,我該怎么辦?
引導學生懂得,要創設一個既整潔乂漂亮的教室環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要從我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動四:實際行動
老師指導學生如何打掃教室。
6課題:過度包裝浪費大
教材分析:
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資源環境問
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對商品進行合理而適度的包裝,
可以在運輸,儲藏過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損傷并便于消費者攜帶。但超出了保護商品,
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什么是“過度包裝”。
2.使學生知道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
3.使學生增強節約意識,改變不合理的消費觀念
教學重點:了解什么是“過度包裝”。
教學難點: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
教學設計:
一、教學引入
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資源仄境問
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對商品進行合理而適度的包裝,
可以在運輸,儲藏過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損傷并便于消費者攜帶。但超出了保護商品,
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板書課題:過度包裝浪費大)
二、學習新課
1.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商品,記錄它們的包裝有幾層,是否屬丁過度包裝。
2.想一想,過度包裝會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哪些危害。
3.我們用計算來看一下過度包裝的危害,
生產8億件包裝盒耗費紙張多少萬噸?
需要砍伐直徑10厘米的大樹多少萬棵?
3.暢所欲言
分小組討論,,選擇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長購買的商品,分析其包裝的合理性,并提
出合理,環保的包裝建議。
三、小結
我們要認識到過度包裝的危害,自覺杜絕過度包裝,為保護環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量。
7一次性用品
課文說明:
本課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懂得,少用一次性用品,不僅是節約資源,也可減少垃
圾的產生。
課文分三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了解身邊有哪些是一次性用品。并將實物展示H1來。故教師要在課前盡
可能的多收集幾類一次性用品。
第二部分引導學生分析一次性用品的利弊。大多數同學可能只看到一次性用品給
我們帶來的方便。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其有害的一面。主要只談增加了垃圾的
數量,暫不涉及過多。
第三部分,是思想教育,讓學生通過圖來了解,自己應該怎么做。
目的要求
1.使學生在了解身邊有多少一次性用品的基礎上,初步知道過多的使用一次性
用品,就是浪費資源和增加垃圾的數量。
2.教育學生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懂得節約學習用品也是保護大自然的行為。
課前準備
1.一次性用品:塑膠(或紙)飯盒、杯、筷、餐巾紙、塑膠餐巾、一次性圓珠筆。
2.學生用品:作業本、鉛筆……
教學建議
導入新課:指導學生了解什么是一次性用品。
淡話:
①媽媽每次買菜,是用什么裝回家的?
②你早上或中午在外就餐時,是自己帶碗筷嗎?
③用了一次就不在用的東西是一次用品,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我們身邊多少一次
性用品。新授:
1.指導學生認識身邊的一次性用品。
(1)普發學生回憶身邊的一次性用品。
最好學生說一樣,教師出示一樣,并且將它們固定在黑板上。
(2)統計一組同學一天用過的多少一次性用品。在黑板上表示出來。
(3)設想:全班、全年級、全校、全市每天要使用多少一次性用品。
2.指導學生分析一次性用品的利弊。
(1)分組討論: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2)收集各組討論結果,歸納整理。
可能會有的兩種意見認為很方便造成浪費和增加垃圾的現象。
(3)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浪費可演示:
用方便筷和紙張搭成一棵樹,讓學生直觀的感到生產紙張和方便筷需要大量的
木材和人力。
而生產塑膠袋則需要大量的聚乙烯膜。因此使用一次用品,就是浪費地球上的
資源,同時也增加了垃圾的數量。而節約生活用品,節約學習用品,就是保護大自
然的一種行為。
3.指導學生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看書中插圖
分組討論:誰做的對?并說出原因。
你應該怎么做。
4.全課小結。
5.課后作業:
①在父母的幫助下,調查集貿市場的一個菜攤,一天要用掉多少塑膠包裝袋。
②調查一家飲食店,一天要用掉多少一次性飲盒及方便筷。
③你有什么辦法減少一次性用品?
教學參考
少用一次性制品,節約地球資源。
現代化生活中充斥著許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食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
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刮胡刀、一次性筆、一次性照相機……。一次性用品給人們帶
來了短暫的便利,卻使生態環境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它們加快了地球資源的耗竭,
同時也給地球帶來了垃圾災難。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當成為新的社會
風氣和新生活時尚,選搭這種時尚雖然是生活小事,卻能體現我們的環境意識。因
為我們不愿用向后代透支的資源來營造自己一時的方便。
請你多用可重復使用的耐用品,比如說,用可重復使用可換芯的圓珠筆,不用一
次性的圓珠筆;出外游玩時自帶水壺,減少塑膠垃圾的產生;旅游或出差時,自帶
牙刷等衛生用具,不使用旅館每口更換的牙具等;不用普通木桿鉛筆,請使用自動
鉛筆。
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時盡量自備筷子,或者重復使用自己用過的一次性
筷子。
知識卡:
全世界的鉛筆年產量是100億支,其中75億支鉛筆是中國制造的。制造這75億支
鉛筆至關需要10萬立方米的木材。一些發達國家把制造木桿筆視為〃夕陽工業〃,開
始生產方便、精美的自動鉛筆。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卻不砍伐自己國
土上的樹木來做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隨卻是出口一次
性筷子的大國。
我國北方的一次性筷子產業每年要向日本和韓國出口150億雙木筷。全國每年
生產一次性筷子耗材130萬立方米,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
課后小記
8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活動目的]
1、提高學生環保意識,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2、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活動起因]:現在有許多人不懂得珍惜環境,滿街的口香糖、小廣告。對于這些
情況進行討論。同時,我們發現部分同學的環保意識淡泊,不良的衛生習慣和破壞
校園環境衛生的情況還屢屢出現。希望通過此次班會,喚起全體同學對環境教育重
要性的認識,增強環境俁護意識,自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切實地從身邊的小事
做起,創設一個干凈整淆的社會環境。
[活動過程]:
1、現在有許多人不懂得珍惜環境,滿街的口香糖、小廣告。下面我們就對于這
些事進行討論。
2、沿街乞討現象清理小廣告居民小區臟亂差現象
3、學生對于這些事進行自由發言。
4、行為是需要改進的?我們如何來保護身邊的環境?
5、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6、小組代表發言
7、主持人對于發言進行小結
8、環保知識搶答
主持人:那么大家是否關注環保,對于環保知識知多少呢?就讓我來考考大家
吧。下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環保知識搶答。
9、主持人小結,班會結束。
小結:使同學們深深的感受到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保護自己美麗的家
園,美麗的地球,增強了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從各自的內心發出“我們要共同
保護環境”的心聲。
10、班主任評價班會,指出需改進的地方,提出希望
9隨著水滴去旅行
教學目標:
1、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小水滴旅行的原因以及過程。
2、對小水滴的變化過程感興趣。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完成開動腦筋到齊心協力板塊
第2課時完成走出校園
環境與材料:
關于水資源的資料、圖片、錄像、小水滴的形象、故事錄音、紙、筆
教學設計:
一、引起興趣
1、你們喜歡旅行嗎?你們到哪些地方去旅行過的?
(教師:原來在我們中國有這么多好玩的地方,下次我也去旅行,去玩一玩。)
2、你覺得小水滴能去旅行嗎?為什么?
(教師:你們真棒,和別人有不同的想法時,都能大膽的說出你們的理由。)
二、傾聽故事
師:小水滴真的去旅行了,今天就請你們來聽一聽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可今天聽故
事可和平時不一樣,我們要試一試邊聽故事,邊把故事中你最喜歡的小水滴旅行中
的一件事情記錄下來,想不想來試一試。
三、記錄故事
把你最喜歡的那一件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記錄下來,要是能讓別人一看就明白,就更
棒了。
四、介紹記錄
(一)教師指導要點:(小水滴旅行的路線圖一一地球上的水循環示意圖)
1、小水滴變成水蒸氣、云、雨的原因與過程
2、和別人不同的記錄方式。
(二)把全班按照各自的觀點分成正方、反方,如開一次辯論會。
(三)公益廣告語評選,評出一、二、三等獎。
五、小結:
原來你們都發現了水蒸氣、天上的云、雨都是因為小水滴旅行的原因。我們還用自
己的方法把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記錄下來了,你們真棒!接下來,我又想給你們出一
個難題了,有沒有信心完成?下次,我們在區角活動中,把我們記錄的故事來制作
一本小水滴旅行的小圖書,行嗎?
10植樹節活動教案
師:這節課老師先出個問題考考你們,誰知道3月12日是什么節?那天,我們學校
組織了什么活動?
生:3月12日是杜樹節,那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種花,種小樹(評二新課開始用
考考你的提問方式,開啟學玉思維大門,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為導入新課作鋪墊
師:課文中有幾位小朋友在3月12日這六天和你們一樣在校園里植樹、種花。(出
示題頭畫)一,-
師:在風和日暖的春天里,這些小樹長得挺快,它們感激地向小朋友點頭微笑。(拉
動投影片);花兒也露出一張張笑臉
(豆一上投形片),歡迎朋友的到來。(出示課文圖1>
師:揭題4、花草樹木點頭笑’
(評二題頭畫由于運用了動片和復片,所以使原未靜止的畫面出現了動感,
1)當你們看到這樣一幅美麗的景色時,心里有什么感覺?
生二我看到了美麗的蘭花,長長的柳條上長浦了新丹子,我感到很愉快。、
生二我看到了一串串的紫藤花,還聞到了月季花的香味,舒服極也
師:花草樹木能美化環境,我們在這樣優美的環境里生活感到特別舒服,特別愉快。
(訊讓學生根據眼前的一幅美景,聯系實際展開聯想,以實代虛,虛實交替,從而使學
生產生特殊的情感休驗。這種讓學生以景激情,以情激情的敖學手段,極犬地激發
了學生對大自然、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
三、故事明理'A
師:(出示圖礫小華在指樹;放錄音:“救命啊,疼死我啦!”)哎,是誰在喊救命?為
什么喊救命呀?
-生:是小樹在喊.困為一個小朋友在欺侮它,把它搖疼了.
,師:(出示-圖3)這時楊蓉姐姐跑來了(楊蓉姐姐勸小華),
揚蓉姐姐會對小華說什么呢?>
生腸蓉姐姐會說f小華,快別挨了,你看小樹都哭了
師:我們來聽聽楊蓉姐姐到底說了些什么?告訴我們一丁個
什么道理?(放錄音)妞
生:二她說亂挨小樹汕樹會死的,她還告訴我仰學校、公園等處的
師二(出示要點2)花草樹木是公共財物。
師:楊蓉姐姐還告訴小華,花草樹木對我們人類有很多用處,你們看,柳樹公公,果樹
阿姨橢姐姐和小草弟弟來了,我們和小華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自我介紹吧。
師:哪位小朋友再來告訴小華,花草樹木還有哪些用處?
生:在北方,一排排的犬樹可以把風沙擋住。
師:(出示要點1)花草樹木是八類的好朋友
(評:富有惰起的角色表演,把學生帶到了植物王國之中,通過讓學生聽一聽,看一看,
閘一—聞,嘗一嘗這些感知過程,體會到花草樹木對人類用處大,作用之多;人類生活
離不開它。從扒學生自然地悟出花草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這一道德觀點,起到了啟智
悟理的作用。)
師:花草樹木是八類的好朋友。而我們國家地方很大但森林很少,所以我國政府
十分重視森林保護工作,下面我們來聽一聽老師采訪普法辦金叔叔的錄音;
師:小樹慢慢地長高了,花草樹木長得很茂盛,它們向小朋友們點頭微笑。
師:請同學們看課文,讀插圖下的文字(加深理)
四、行為導訓
師:課文練習第插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樣做對不對?
生:圖上的小朋友把椽皮筋系在小樹上跳是不對的紐因為這樣做兮
損害小樹,小樹丑子會長彎的。
師二分組討論練習第:幅到第六幅插圖鹵,然后進行交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11《地球上的水》教案
課型:多媒體
教具: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觀察、比較、分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
(2)、了解地球上水循琰。
(3)、了解水與人類的關系。
2、技能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比較的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形成保護和合理利用水的觀念。樹立保護環境、節約用水
的意識
重點:水循環的過程,水資源的重要性。
難點:水循環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2,)
演示課件:哈爾濱的冰川片斷、微波蕩漾的海洋世界、溪流潺潺的小溪、冒看水蒸
氣的湖面、白云輕飄的天空等
讓學生討論分析:地球上的水以何種狀態分布丁何種位置。
師:簡要小結。(一滴水從上落下滴入水中,隨著水波的蕩漾,從水中逐漸隱出“地
球上的水”五個字)(引出新課內容)
二、新課講解:
(一)、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8')
生討論分析: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的特點或用途各是怎樣?并完成表格:(由學
生上臺用鍵盤或手寫筆輸入,并可隨意擦寫,如學生輸入慢,可由學生口述教師輸
入,也可提供答案,只要鼠標點擊出現)
種類
分布
特點或用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或輸入),分析講解:(講解每洋水時出示海水曬鹽的圖片及
波濤拍岸的影像)
種類
分布
特點或用途
海洋水
海洋(儲量巨大,但不能直接飲用,約占水總量的96.53%)
含鹽;a、海洋各處的海水含鹽量不同,平均海水鹽度為35%0;b、海水蒸發時鹽分
不會蒸發;c、海洋上空氣中有大量微小鹽粒,這是海浪上飛沫由風帶到空氣中來的;
d、海洋生物都有排出多余鹽分的功能。
陸地水
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
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大氣水
大氣中
水蒸氣及組成云、霧的小水滴和小冰晶。
(教師指出:大氣水含有氣態、固態、液態水蒸氣主要由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而來的。
大氣水在水循環中作用很大。)
這是我們根據水在地球上的積聚情況來分的。我們在對事物進行分類時需要從不同
角度進行。根據狀態,可以把地球上的水分為氣態水、液態水和固態水;根據含鹽
量,可以把水分為咸水和淡水等。
(二)地球上的水循環:(22')
師:演示剛才的影像片斷
生:思考并討論我們看到的水蒸氣是從哪里來的?陸地水(江河水)不斷流向海洋
后又是如何得到補充的?陸地水不斷流向海洋后為什么又不見海洋水多起來?(結
合課本第106頁圖5-3水循環示意圖)
師:補充小結并逐步播放三個小循環動畫:海洋與每洋、海洋與陸地、陸地與陸地
及總的水循環。
動畫一:(海洋與海洋之間的動畫)海水不斷蒸發,天空中的云層不斷增厚,變
黑,到一定程度后,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
動畫二:(海洋與陸地之間的動畫)海水不斷蒸發,形成云層,并不斷地向陸地
輸送,同時云層不斷增厚,天空變暗,電閃雷鳴,在陸地上空下起大雨,過一會顯
示水往地下滲透、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
動畫三:(陸地與陸地之間的動畫)河水、湖泊水的不斷蒸發,陸地上空的云層
不斷增厚,隨后電閃雷鳴,在陸地上空下起了大雨。
生:分別思考第一個過程中,海洋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第二個過程中水又發生了
怎樣的變化?第三個過程中,陸地上的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逐步討論)
師:逐步小結講清每一個循環的過程,然后播放總的水循環動畫:海洋水不斷
蒸發(伴隨陸地上的河水等的蒸發和植物的蒸騰),海洋上空的云層不斷增厚,并不
斷和,向陸地輸送,然后電閃雷鳴在海洋上空和陸地上空下起了大雨,然后發生水
向下滲透以及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回到海洋。
生:思考總的水循環過程?(討論)
教師總結并出現它們的總循環圖板書。
生:思考水循環的實質和意義。
教師補充小結。
(三)節約用水(水與人類的關系)(6')
通過水循環,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得到補充。
地球上的水是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可利用的水有多少?
教師總結,并介紹淡水資源情況,轉入水污染。
生:思考受污染的水還能吃嗎?吃了會怎樣?
師:播放日本《水俁病》動畫及錄音:水受污染,貓吃了受污染的水紛紛跳河自殺,
人吃了這種水面目癡呆,最后死亡。
生:思考人為什么要喝水?不喝水會怎樣?世界上的生物呢?
師:出示兩張表:生物體的含水量、人體失水后的表現。
表1、生物體的含水量
名稱
含水量(按質量計算)
一般動物
70-80%
水母
98%
草本植物
70-85%
黃瓜
95%
植物風干種子
15%以下
表2、人體失水后的表現:
失水量(按質量計算)
癥狀
2-4%
口渴、尿少
4-8%
皮膚干燥、全身軟弱
8-15%
高熱、精神恍惚
15%
死亡
說明我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水,離不開水。
生:思考作為新世紀的我們該怎么辦?
(合理分配用水,節約用水,保護現有淡水資源和開發新的水資源等)。
師:結合國際情況介紹:聯合國把每年的3月22日確定為“世界水日”,以提醒全
人類注意節約用水,大家都來關心淡水資源日益短缺的問題。
生:思考如何解決淡水缺乏?(討論)
教師總結:(為了解決我國北方及西部的淡水短缺,采用“南水北調”和“引灤入京”
等工程)。如:我們上虞喝的自來水是從小舜江里引過來。近年來還采用海水淡化技
術,將海水中的鹽分離出去,而取得淡水。海水淡化技術已取得了很大進展,世界
上不少地方都已建成了海水淡化工廠。
小結:出示板書內容由學生小結(3')
三、形成性練習:(3')
1、地球上各種水中儲量最大的是水,與工農業生產關系最密切是的
水、水和水。
2、地球上的淡水資源中,大部分是()
A、河水和湖泊水B、海洋水
C、冰川水和深層地下水D、淡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3、有關水循環的正確敘述是()
A、大氣中的水氣不參與循環
B、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循環是最重要的循環形式
C、地下經流不屬于水循環的運動環節
D、目前人們對水循環還無法改造和利用
4、對人體來說,斷水與斷食物,哪個更嚴重()
A、食物B、水C、一樣D沒有關系
5、下列哪個不是液態水()
A、白氣B、云C、霧D、煙
四、布置作業:作業本33頁1—5和34頁6—9o
13吸煙有害健康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綠豆發芽的對比實驗,引導學生認識對比實驗方法。
2、了解吸煙的危害作用不僅直接危害吸煙者的身體健康,還會供旁人“分享”,使
他人成為被動吸煙者而受到危害。
3、通過閱讀小資料?,使學生了解被動吸煙的危害主要有損害神經系統、呼吸系統、
加劇心血管疾病,引起多種癌癥。
4、通過“問一問”、算一算議一議等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并善于發
表自己的見解。
5、讓學生走出校園,從自身做起,積極開展“戒煙”宣傳活動。
教學準備:
上課前一周將種子萌發實驗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性開展實驗,記錄
實驗現象。上課時,讓學生將自己的實驗結果帶到課堂,進行展示交流。
教學設計:
全班交流:
(1)世界無煙日是哪一天?從什么時候開始的?設立的目的是什么?
(2)分組討論:超市為什么應該是無煙區?
(3)上網查詢或做調查,匯報被動吸煙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危害?采取哪些方法可以
幫助吸煙者盡早戒煙(如:社會輿論宣傳、家人監督)
(4)布置學生課外為學生戒煙做努力。
資料:(一)什么叫被動吸煙
被動吸煙是指不愿吸煙的人無可奈何地吸入別人吐出來的煙氣和香煙燃燒時散發在
環境中的煙霧。被動吸煙又稱“強迫吸煙”“間接吸煙”“吸二手煙”。
吸煙所散發的煙霧,可分為主流煙霧(即吸煙者吸人口內的煙)和支流煙霧(即
煙草點燃外冒的煙),吸一支香煙要散出2000亳升煙霧,其中一氧化碳占369亳升,
含有害物質3000多種,其中致癌物質40多種,促癌物質10多種。支流煙比主流煙
所含的煙草燃燒成份更多。其中一氧化碳,支流煙是主流煙的5倍;焦油和煙堿是3
倍;苯丙第是4倍;氨是46倍;亞硝胺是50倍。吸煙者每吸1支煙,大約要燃燒
10分鐘左右,如在通風不好的室內有人吸2支煙,則室內的空氣污染要比室外的污
染高出20倍。一個不吸煙者在一個曾經吸了20支香煙的房間,吸入相當于自己直
接吸一支香煙的煙氣。可能遭致與吸煙者同樣的病癥,承受與吸煙者相似的隱患。
不吸煙的成人、兒童、甚至胎兒(通過孕婦)被動吸煙后,煙草中有害成份可在其
血液、尿液和唾液中出現。加拿大一家兒童醫院公布,從新生兒胎毛發現了尼古丁
和它的代謝物痕跡,吸煙母親的孩子比被動吸煙母親的孩子含量多,不接觸香煙煙
霧母親的嬰兒胎毛沒有上述物質。不吸煙者暴露于煙草煙霧中,最常見的是眼的刺
激癥狀,頭痛,鼻刺激及咳嗽,對患有心、肺疾病的人,受害更大。
(二)被動吸煙與癌癥
由于被動吸煙吸入的毒性物質比主動吸煙者吸入量多幾倍到50倍,能侵入肺部和損
壞動脈內壁細胞,促進粥樣硬化。除能引起肺癌外還能引起腦癌、甲狀腺癌和乳腺
癌、子宮頸癌等。
有人對40歲以上的91540名不吸煙的家庭婦女肺癌的發病情況隨訪觀察,結果是丈
夫不吸煙者,妻子發生肺癌的相對危險率為1,中等量吸煙者為L61,重度吸煙者
2.08。還發現本身不吸煙又無被動吸煙的婦女肺癌每年標準死亡率為8.7/10萬。
被動吸煙婦女肺癌每年標準死亡率為15.5/10萬。經過大量研究得出的結果論是:
如果同一個吸煙者共同生活,患癌癥的機會,就會增加1.4倍;同兩個吸煙者共同
生活患癌癥的危險增加2.3倍;同三個以上吸煙者共同生活,患癌癥的危險增加2.6
倍。患白血病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6.8倍。
(三)被動吸煙與心臟病
研究證明,與吸煙者同居的死于心臟病的危險比遠離吸煙者高20-30%。美國,每年
有53000人死于被動吸煙,其中死于心臟病者占2/3。新西蘭,每年有270人死于
被動吸煙,其中90%死于被動吸煙引起的心臟病。
(三)被動吸煙與兒童健康
1、兒童厭食與家長吸煙有關
兒童身體發育不健全,抵抗尼古丁的侵害能力還很低,家長吸煙,兒童被動吸煙,
煙霧中有害物質殘留體內很難排除。尤其兒童進食時,家長吸煙,會使兒童發生惡
心不適,一旦這種惡心不適與某種食物聯系起來,便產生條件反射,拒絕吃某種食
物,時間一長就形成了厭食。
2、兒童身高與家長吸煙有關
兒童身體高矮一般來說與遺傳有關,但香煙也是一害。科學家曾對千余名兒童進行
長期研究,結果發現,家庭成員每天吸10支以下香煙,其兒童身高平均矮0.45cm;
每天吸10支以上的家庭,兒童身高平均矮0.65cm;每天吸20支以上的家庭兒童,
其身高平均矮0.91cm。
3、家長吸煙影響兒童智力發育
據調查,在吸煙家庭成長到7歲的兒童,其閱讀能力明顯低于不吸煙家庭的兒童,
在吸煙家庭成長到11歲的兒童,其閱讀能力延遲了4個月,算術能力延遲5個月。
留級生的家庭成員多數吸煙。
4、家長吸煙與兒童呼吸疾病
經流行病學對5—9歲的3528名兒童調查,父母一人吸煙,兒童患呼吸道疾病比不
吸煙者高6%,父母都吸煙者,則高出15%左右。調查得知,有吸煙者的家庭中,
其兒童發生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機會,比無吸煙者家庭高3—5倍。不吸煙家庭兒童患
哮喘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僅為3.1%,而每天吸20支香煙的家庭,其兒童的哮喘性
支氣管炎發病率為10.4%,每天吸20支以上的家庭其兒童哮喘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
為15.6%。
鑒于被動吸煙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通過一項決議,提出,對被動、強迫或非出于
自愿的吸煙侵犯,不吸煙者有維護健康的權利,不吸煙者的健康應得到保障,免受
這類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14我們的石油還能用多久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活動,使學生知道石油界一種寶貴資源,了解石油在當今世界經濟中的
重要作用。
2、讓學生了解石油的廣泛用途,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石油。
3、讓學生明白自然界的石油儲量雖然很多,但是以我們使用的速度,以及石油的再
生速度,石油資源是很稀少的、寶貴的,激發學生節約利用石油資源的意識。
教學設計:
一、石油是什么?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主要是各種烷烷、
環烷煌、芳香煌的混合物。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
混合物,與煤一樣屬于化石燃料。
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
油”是根據中國北宋杰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
這種油《生于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志愿者協會管理
- 家電行業資金管理居間協議
- 住宅區景觀設計合同模板
- 2024珠海市新思維中等職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沅江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清遠市新科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淶源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人工智能技術使用授權協議
- 普及憲法知識
- 汽車保險理賠服務合作合同
- 2024年強基計劃解讀 課件-2024屆高三下學期主題班會
- 城市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DG-TJ08-2152-2014
- 響應面分析軟件DesignExpert使用教程
- 《新病歷書寫規范》課件
- 2024城鎮燃氣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范
- 腸胃消化健康的知識講座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Lesson-56-Faster-than-sound-課件
- 美的社會責任報告2023
- 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材解讀解讀與集體備課課件
- 管網漏水控制系統流程圖
- 橋隧短距離相接道路T梁架設施工工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