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墨學現代化、新墨學和元墨學
一、墨學現代化的實質和趨勢
1.墨學現代化的實質,是墨學的現代性變化,墨學研究范式
的現代轉型。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的科學發展模式論,認為科學革命
的實質,是研究范式的變革,而范式的變革,必然引起科學理論體系
和認識論、方法論的變革。現代學者,適應現代需要,變舊墨學為新
墨學,是勢之必趨,理所固然。墨學現代化,是新墨學創立的手段、
原因、途徑、行為和實踐。新墨學創立,是墨學現代化的目的、結果、
宗旨、動機和理想。
2.“墨學現代化”命題的含義:“墨學”是“現代化”的對象;
名詞“現代”加后綴“化”,構成動詞“現代化”,意為使墨學具有現
代性質和狀態,發生現代性變化。毛澤東說,“‘化’者,徹頭徹尾徹
里徹外之謂也”。(《反對黨八股》)“化”是全面深刻的性質、特征、
狀態變化。《墨子?經上》:“化,征易也「“化”是特征變易。鄧云
昭釋:“此變化之道也/尹桐陽釋:“特征變易則為化/陳無咎釋:
“化者謂之易。”“化而成謂之易/沈有鼎釋:“事物的質變名為‘化‘J
孔穎達:“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荀子?正名》:“狀
變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有化而無別,謂之一實」性狀改
變,實體沒有區別,所呈現的不同,叫變化。有變化,實體沒有區別,
叫同一實體。唐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
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從“少小”到“老大”,
有“鬢毛衰”等性狀改變,依然是同一“鄉音無改”的賀知章。現代
墨學新“客”,從古墨學一路走來,適應現代需要,有“征易”、“狀
變”的現代性變化,依然是“墨音猶存”的墨學一實。墨學有自身的
獨立性和獨特性(如獨特的科學與人文精神),同儒、道等學言兌有別。
3.墨學現代化的趨勢,是墨學快步奔向現代化目標。趨:奔
赴;疾走;快步行。《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
趨:所奔赴總方向。焦循疏:“疾行曰趨。趨,赴也,赴所期也「趨:
快步奔向預期目標。趨向:朝某個方向發展。勢:自然現象、形勢;
人類活動狀況、情勢。《孟子?公孫丑上》:“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勢:形勢。趨勢:事物發展動向。墨學在新時代,快步奔向現代化目
標,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命運和必然。
4.墨學現代化的表征和規模,是由開端到高潮,由倡導到普
及,由個人到群體,由海內到海外;高潮迭起,蔚為大觀。任繼愈等
編《墨子大全》100冊,匯集古今墨學論著,以梁啟超為界,古墨學
論著占25冊,48種,今墨學論著占75冊,161種。古今墨學論著之
比,是一比三,今墨學超古墨學3倍,呈加速變化趨勢。臺灣嚴靈峰
編《墨子集成》46冊,古墨學論著占17冊,35種,今墨學論著占
29冊,56種,反映同一的變化趨勢。
5.墨學現代化的必然性,是墨學的現代性改變,一直貫穿于
墨學現代化的全過程。《經上》:“必,不已也。”《經說上》:“必,謂
壹執者也「“一然者一不然者,必不必也,是非必也。”高亨釋:“壹
執者,謂執于壹而不變也。”“必然”,指一論域中全然、一貫的性質、
狀態。現代墨學,必然發生現代性變化的趨勢,全然、一貫,不改變。
6.墨學現代化的理論淵源、內因、根據和直接因素,是墨學
自身的生命力。墨學是中國傳統學術中最富科學和人文精神的優秀文
化遺產,蘊涵施諸四海而皆準,行諸百世而不悖的普遍真理成分,有
重要的現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墨學以其自身的生命力,遇到合適環境,
必然抽芽生長、開花結果。
7.墨學現代化的歷史淵源、外因、條件和間接因素,是全球
化時代世界地球村意識的沖擊和中華民族弘揚傳統文化的精神驅動。
墨學現代化的趨勢,是墨學內在生命力和時代外在需要的因緣和合。
現代學者,在新時代,面對新課題,從墨學中借鑒哲學資源,汲取思
想智慧,墨學現代化趨勢應運而生。
二、墨學元研究的理論和實踐
1.墨學元研究的理論。墨學元研究,是墨學的超越、總體研
究。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提出元數學綱領。英文構詞成分meta表
“超越”、“總的”,有時譯為“元”。希爾伯特把所研究的理論,叫對
象理論;把研究對象理論使用的另一種工具性理論,叫元理論。希爾
伯特說:“對于通常的形式化數學而言,在一定意義上要附加一門新
的數學,即元數學/“在元數學中,人們處理普通數學的證明,后者
成為研究的對象。”(張家龍,第320-328頁)希爾伯特區分理論為
“對象”和“元”不同層次的觀點,有普遍方法論的意義,是墨學元
研究的方法論依據。墨學元研究的目的、結果,是創立元墨學。元墨
學的理論層次,高于墨學,揭示墨學的元性質,是新墨學的中樞和靈
魂,主導與統帥因素。
2.墨學元研究的實踐。李賢中說,臺灣學界以西方哲學詮釋
墨辯,王贊源以西方哲學對比墨學;吳進安針對當代社會群體倫理關
系,提出“建構現代化意義墨學”;楊武金說,墨家元邏輯,是以批
判性思維、非形式邏輯、論證邏輯為對象的元研究,使用古漢語的元
語言變項,表達類似西方的元邏輯規律等,都是墨學元研究的實踐。
(《墨子大全》,第98冊)
拙著《墨學通論》論述墨家的經濟、政治、倫理、教育、哲學、
邏輯、自然科學和軍事理論。《中國邏輯學》論述《墨經》的知識、
概念、判斷、推理、思維規律、謬誤和范疇理論。《墨者的智慧》適
應現代需要,弘揚墨學精華。《中國邏輯研究》從元研究視角,論述
中國邏輯的內容、體系,與現代世界邏輯融會貫通。《墨子今注今譯》
包含對《墨經》元典的元理解。拙編《中華大典?哲學典?諸子百家
分典》墨家部,將《墨子》元典范疇,按現代科學分類體系和類名,
分類整理。拙編《墨學與現代文化》,與海內外學者合作,論述墨學
與現代經濟、政治、道德、教育、哲學、語言文學和軍事的聯系,墨
家邏輯和科學的現代意義,墨學與現代世界文化交流,探討墨學的現
代轉換和價值(日、韓和臺灣地區墨學研究,由日、韓和臺灣學者撰
稿)。這是以墨學為對象,以現代科學為工具性元理論的元研究實踐,
是創建新墨學、元墨學的嘗試。
三、古今墨學的元性質
為揭示墨學現代化和墨學元研究的機理,推動墨學現代化和墨
學元研究的進展,創建新墨學、元墨學,需從超越、總體視角,分析
古今墨學研究的主體、主題、成果、形態、語言、層次和方法等元性
質:
墨學元性質
古墨學元性質
今墨學元性質
1.主體
先秦墨家
現代學者
2.主題
戰國課題墨學應對
現代課題墨學借鏡
3.成果
戰國課題墨學答案
現代課題墨學鏡鑒
4.形態
古墨學論著
今墨學論著
5.語言
古漢語
現代語
6.層次
第一層次元研究
第二層次元研究
7.方法
古代哲學方法
現代哲學方法
1.古今墨學研究的主體。古墨學研究的主體,是先秦墨家。
古墨學是先秦墨家的一家言,適應戰國時代需要,代表從手工業者上
升的士人知識分子利益,有派別和時代局限,亟待今日學人批判繼承、
重新詮釋、發揮發展和總體超越。
今墨學研究的主體,是現代學者。梁啟超代表上世紀初中國傳
統文化前進的方向,以弘揚中華學術為己任,倡導民族文化再興,說
“救”中國,“厥惟墨學”,要“學真墨”,說“假使今日中國有墨子,
則中國可救”。(《墨子大全》,第26冊)他適應世界進步潮流,順應
中華民族發揚傳統文化的全局需要,揭開墨學現代研究的序幕。嚴靈
峰說:“清末新會梁啟超,所著〈墨學微〉一書,泛論墨子學說,蹊
徑獨辟,別開生面,為墨學研究創歷史之新頁。從茲各方探究之成績
乃漸可觀,梁氏倡導之力也。"(《墨子集成?序》)
胡適受梁氏影響,激發墨學現代研究興趣。他用英文撰博士論
文,主張依靠新中國知識界領導人物的遠見和歷史連續性的意識,依
靠他們的機智和技巧,能夠成功地把現代文化的精華與中國自己的文
化精華聯結起來。中國哲學的未來,大有賴于和絕對需要復興偉大的
非儒學派,從中可望找到移植西方哲學和科學最佳成果的合適土壤。
新中國的責任,是借鑒和借助于現代西方哲學去研究這些久已被忽略
了的本國的學派,用現代哲學去重新解釋中國古代哲學,又用中國固
有的哲學去解釋現代哲學,渴望利用和借助于中國哲學中許多已經失
去的財富,重新獲得西方的方法,希望這種比較的研究,可以使中國
的哲學研究者,能夠按照更現代的和更完全的發展成果,批判那些前
導的理論和方法,并了解古代的中國人為什么沒有因而獲得現代人所
獲得的偉大成果。他所謂復興偉大的非儒學派,首指墨家,稱墨翟是
在中國出現過的最偉大人物,真正有價值的唯一著作是名為《墨子》
的五十三篇論文集,墨者是偉大的科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是一
種高度發展的和科學的方法的創始人,對演繹和歸納具有相當時髦的
概念,是發展歸納和演繹方法的科學邏輯的唯一的中國思想學派,在
整個中國思想史上,為中國貢獻了邏輯方法的最系統的發達學說。胡
適借用西方邏輯概念,創造性地詮釋墨家“故、理、類”范疇和“譬、
侔、援、推”論辯方法,與梁啟超同為墨學現代研究的開拓者。(胡
適,第51-111頁)
沈有鼎以精深的國學和西學素養,確解墨辯精華,是墨辯現代
研究的質變和新水平,使墨家邏輯成為學人常識,影響遍及所有重要
的邏輯和哲學史論著,使長期埋沒沉淪的墨辯喜獲新生,受到學術界
普遍贊譽。沈氏墨辯現代研究成果的價值,不亞于墨辯原創;因為若
無沈氏確解墨辯的成果,學人可能至今仍在黑暗中徘徊,不知墨家邏
輯為何物。現代學者開辟墨學現代研究事業,亟需世代學人薪火相傳,
繼承發展。我師從前賢,專攻墨辯、墨學46年,有感古今墨學研究
主體不同,決定主題、成果、形態、語言、層次和方法等元性質差異。
2.古今墨學研究的主題和成果。古墨學研究的主題,是戰國
課題的墨學應對,成果是戰國課題的墨學答案。《魯問》載墨徒問墨
子,看到四方之君,先說什么?墨子說:“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
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惠
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
務奪侵凌,則語之兼愛、非攻。”擇:選擇。務:要務、重要問題。
焦循:“務,趣也。知所務,知所當趨向也「墨子面臨戰國課題,是
當時社會、政治、倫理和宇宙、人生的重要難題和當務之急。墨子選
定十大難題、急務、要務和實踐、認識趨向的目標,作為墨學研究的
主題,提出從《尚賢》到《非命》十大論題的論證,表現墨學產生的
深刻歷史淵源、文化傳承和強烈的人文、批判精神。
墨家各派面臨戰國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難題,通過
“俱誦”、“皆應”、論說、傳承的復雜機制,推出奇書《墨經》。《經》、
《經說》283條,對當時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難題,給出簡明
答案和簡要解釋、論證。《大取》是滲透倫理、邏輯精義的墨學札記。
《小取》是首尾相貫、概括濃縮的邏輯專論。《墨經》是先秦諸子百
家爭鳴辯論和樸素科學認識成果的總薈萃、大檢閱,是墨家豐厚科學
精神的體現。
楊向奎說:“一部《墨經》等于整個希臘。"(《墨子大全》第
68冊第52頁)我認為《墨經》是一部濃縮的古希臘和古中國。《墨
經》留有未來學人說明、發揮的廣袤空間,是有開端、無終點,有預
想、待完善的中華科學化、邏輯化的理想藍圖。以《墨經》為對象,
以現代科學為工具性元理論的現代詮釋、發揮和發展,是更有價值、
吸引力和啟發性的墨學現代化要務,是創立新墨學、元墨學的重要使
命與目標。
今墨學研究的主題,是現代課題的墨學借鏡,研究成
果是現代課題的墨學鏡鑒。今墨學研究的機理,是以墨學為研究對象,
以現代科學理論為工具性元理論,將墨學和現代需要相互交織,協調
一致,恰切運作,功夫到家,達成新墨學創立的目的、結果、宗旨、
動機和理想,猶如畫筆、色彩與畫技的完美結合,產生最新最美的圖
畫。
3.古今墨學研究的形態。古墨學研究的形態,是古墨學論著,
用古漢語表達,是今墨學研究的對象、資料,猶如冶金礦料。今墨學
研究的形態,是今墨學論著,用現代語言表達,是今墨學研究的成品、
結果,猶如冶金礦料,經高溫熔化,重鑄為最新的產品。
4.古今墨學研究的元語言工具。古墨學研究的元語言工具,
是古漢語。古漢語文字簡略,慣用缺省;《墨經》更為凝煉、濃縮:
命題缺乏系詞;肯定聯結詞和全稱量詞常省略;語句、命題常簡化、
濃縮為語詞、詞組;說明、論證常簡化、濃縮為“論題+說在+例證
理由”的提綱、提示語。經過審慎研究,結合語境,準確理解其濃縮、
缺省文字,適當添加語詞元素,才能實現創造性地詮釋、轉換,表達
為通順流暢、通俗易懂的現代語言。墨家各派俱誦的《墨經》式先秦
古漢語,不適合現代廣大讀者閱讀、理解和應用。孫詒讓說,《墨子》
在先秦諸子中最難讀,《墨經》在《墨子》中最難讀,幾于“九譯乃
通”,學者“罕能盡逮"
《墨經》第98條《說》“黑人”2字,是“所有人都是黑的”
句意的濃縮。其上下文義說:“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
‘黑人即我用“有人是黑的”、“有人不是黑的”命題,制止、
反駁對方說“所有人都是黑的”。“愛人”2字,是“所有人應該愛所
有人”句意的濃縮。“所有人應該愛所有人”是廣義模態邏輯、道義
邏輯的“必須肯定命題”。此句意的一義性,由《經》第98條“法異
則觀其宜”和《經說》“取此擇彼,問故觀宜,以'人之有黑者‘、’有
不黑者也‘,止‘黑人';與以‘有愛于人’、’有不愛于人',止'愛
人’,是孰宜”的上下文義和全部墨學及廣義模態邏輯、道義邏輯的
語境決定。整體語境,有決定語義,修補、完善局部語義的不確定性
和不完整性的功能。
今墨學研究的元語言工具,是現代語言。現代邏輯學家塔爾斯
基提出語言層次論,區分被斷言和分析的語言,即對象語言以及用以
斷言和分析對象語言的工具性元語言。英國邏輯學家羅素說,每一種
語言可有另一種處理其結構的語言,這種語言有一種新結構。現代墨
學研究的元語言工具,是滲透現今人類共同知識的現代語言。現代學
人的使命,是在審慎研究,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把墨學所用古漢語,
創造性地轉化為滲透現今人類共同知識的現代語言,讓現代廣大讀者
能讀懂和應用。
5.古今墨學研究的層次。古墨學研究的層次,是第一層次元
研究。墨學是墨家從戰國時代課題升華、概括的元理論成果。針對當
時社會普遍不相愛導致的亂象,概括“兼愛”的道德、義務、理想的
模態概念、命題。“兼愛”是墨家依靠集體智慧,費時250年提純、
升華、概括的第一層次元墨學概念、命題,至今仍有重要的認識、理
論和實踐價值。
今墨學研究的層次,是第二層次元研究。以廣義模態邏輯為工
具性元理論,對墨家兼愛說進行超越、總體研究,從概念說,“兼愛”
指普遍、平等、無差別地施愛于一切人;施及過去、現在、未來人;
不分民族、階級、階層、等級、關系親疏、居住地;包括別人和自己;
奴隸、仆人也在內:只要是人,都普遍施愛。墨家的“兼愛”,等同
于“盡愛”、“周愛”,貫穿著最為普遍的人文精神。《說文》:“兼,持
二禾/“兼”的本意,是一手持2禾,有兼顧、兼及意。墨家將“兼”
語義提純、升華為表示整體、集合的哲學、邏輯概念、范疇。
從命題說,“兼愛”是“所有人應該愛所有人”句義的濃縮。
其中“應該”是道義、道德、義務、理想、規范概念,加進“所有人
愛所有人”的真值命題,構成廣義模態邏輯、道義邏輯的“必須肯定
命題”。這種闡發,依據全部墨學和廣義模態邏輯語境的理解,進行
創造性詮釋,與墨家兼愛說全部話語的語義,協調一致,切中肯繁,
有助于墨學的現代發展和創造性轉化。
今墨學是以墨學為研究對象,以現代科學為工具性元理論的第
二層次元研究,是對墨學的超越和總體發展。層次高于墨學的新墨學
和元墨學,是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重要和必要組成部分,為當今社會
和諧和世界人民福祉服務。
6.古今墨學研究的方法。古墨學研究的方法,是古代哲學方
法。方法是方向、途徑、手段、工具和程序的統稱。廣義研究方法,
包括研究方向、主題、目的、宗旨:研究什么,解決什么問題。狹義
研究方法,指建構理論的途徑、手段、工具和程序:怎樣研究。墨家
有明確的方法思想。墨子把“依規矩成方圓”的工匠經驗,上升為自
覺的方法概念。工匠用矩尺量度、制作方物,墨子問:“此其故何?
則方法明也」(《天志下》)“方法”原義是“為方之法”,后被普遍化
為一般方法。墨子把“為方以矩”的工匠經驗,概括為“天下從事,
皆有法”的普遍方法原則(《法儀》),制定立言“三表”法,建構理
論的普遍方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發
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非命上》)從邏輯看,這是
尋求立論根據,有演繹、歸納論證和觀察、實驗思想的萌芽。從認識
論看,“三表”法概括理論的歷史、現實根源和以應用價值為檢驗標
準諸要素。墨子十大論題的論證,普遍應用“三表”法和《小取》總
結的譬、援、推法:類比證明和歸謬反駁。《墨經》概括的建構理論
方法:辯、名、辭、說、或、假、效、辟、侔、援、推、止等,需用
現代方法,進行創造性地詮釋、轉換,才有助于當今廣大讀者理解和
應用。
今墨學研究的方法,是現代哲學方法:以現代科學為工具性元
理論,進行超越、總體研究。現代科學,是全球化過程中從域外引進
的客觀、普遍真理,對全人類實踐、認識普遍有效,是墨學研究的犀
利工具。馬克思說:“人體解剖對于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發達的現
代科學,是開啟墨學之鎖的合用鑰匙,是剖析墨學猴體的最佳方法。
《詩?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球化的世
界地球村,從域外引進更為犀利的現代科學工具,只要選擇適當,運
用恰合,不必再刻意計較其原產地。賀麟說:“我們不但可以以中釋
西,以西釋中,互相比較而增了解,而且于使西方哲學中國化以收融
會貫通之效,亦不無小補。”(賀麟,第269頁)以:用。釋:詮釋,
解說。“以西釋中”、據西釋中,用西方方法詮釋中國資料,是中西哲
學比較研究法的別名。“以西釋中”、據西釋中,需對西方方法和中國
資料,經過比較、鑒別和消化,真切了解,熟能生巧,得心應手,才
能用西方方法,對中國資料進行創造性地、恰當地詮釋、研究,推出
符合現代需要的新成果。這與對西方方法和中國資料,都沒有真切了
解,一味形式地,主觀、片面和表面地“比附”,沒有實質共同點。
近年有論者,誤把“以西釋中”、據西釋中,等同于“比附”,全盤否
定,造成方法論混亂。“比附”,是“拿不能相比的東西來勉強相比”。
所“以”、“據”的西方方法適宜,“釋中”恰當,是正確的中西哲學
比較研究,不能將其混同于“比附”。在全球化的世界地球村,中西
文化比較研究,融匯貫通,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把“比附”與“以
西釋中”、據西釋中、中外哲學比較研究法一起拋棄,就像潑洗澡水,
把孩子也潑出去。
梁啟超說:“凡天下事,必比較然后見其真。無比較則非惟不
能知己之所短,并不能知己之所長。”“凡教人必當因其性所近而利導
之,就其已知者而比較之,則事半功倍焉。”(梁啟超,第2、3頁)
墨學現代化,從方法論說,是古今中西哲學互為工具、互相解釋的比
較研究過程。從本質說,古今中西哲學,既有異,又有同,是古今中
西哲學時間性、空間性的對立統一、“同異交得”。古今中西哲學的互
相解釋和比較研究,有助于全球化時代人類不同思想文化傳統的對
話、交流與和諧相處。
杜甫《望岳》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屹立現代科學
的“絕頂”,才能一覽“墨學全山真面目”。蘇軾《題西林壁》詩:“橫
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現代學者,以各自專業特長和橫側、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觀察視
角,有可能把同一“墨學全山”,看成嶺、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
假象。這種“不識墨學全山真面目”的方法論根源,是“只緣身在墨
山中”,鉆牛角尖出不來,誤把局部當整體,只知其一不知二。以現
代科學眼光,從超越、總體視角,進行研究,把局部、分析的認識,
組織為整體、綜合的認識,才能“一覽墨學全山真面目”。以現代科
學為工具性元理論,對墨學進行超越、總體研究,是墨學現代化和墨
學元研究的最佳方法論選擇。
傅偉勛創造性詮釋學分層法:(1)實謂:原典實際上說什么,
原典校勘考證,提供真實可靠材料。(2)意謂:原思想家想要表達的
真正意思,原典訓詁、語義分析。(3)蘊謂:原典思想的深層義理、
多層詮釋學蘊涵。(4)當謂:原思想家應當說的,原思想體系表面結
構的深層結構,創造的詮釋學者為原思想家說出應當說的。(5)創謂:
為解決原思想家未完課題,現在須創新地說什么,從批判繼承者,轉
化為創造發展者,救活原有思想,消解原有思想內在矛盾難題,突破
創新,為原思想家完成創造性課題,從事中外思想傳統對談、交流,
培養創新力量。(傅偉勛,第228-240頁)傅偉勛創造性詮釋學分層
法,同希爾伯特、塔爾斯基、羅素理論與語言分層論思想一致,是墨
學現代化和墨學元研究的方法論依據。
弘揚精華,揚棄弊端:分墨學內容和價值為精粗、利弊兩面,
符合《墨經》“盡見”的全面分析法。墨學精華,是墨家貢獻于人類
的寶貴知識遺產和精神財富,需經創造性詮釋、轉換,用梁啟超的話,
是“歌之舞之,發揮之光大之,繼長而增高之”,“發明之淬厲之”,
“表而出之”,“引而釋之”。嚴靈峰說:“后之學者,倘能繼往開來,
吸取西方科學方法,融會貫通,使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揮而光大之,
則墨學之昌明與中華民族文化之復興豈有既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品牌形象設計委托合同書
- 2025年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合同法律關系與案例分析
- 2025年醫療機構財務管理計劃
- 2025標準的家庭裝修設計合同
- 2025年骨科疼痛管理護理計劃
- 2025年城市建設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及計劃
- 2025汽車銷售中介合同
- 2025年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研討計劃
- 人教版三年級體育教學反饋計劃
- 環保項目安全意識教育計劃
- 2025-2030中國二氯乙烷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防高處墜落 物體打擊專項施工方案
- 全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增材制造)選拔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ISO9001-2015版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培訓教程
- 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 《15.青春之光》課件
- 2025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統信服務器UOS操作系統-產品白皮書
- 糧庫火災的防控措施與技術
- 5G-Advanced通感融合仿真評估方法研究報告
- 魚類營養需求研究與應用-洞察分析
- DB33 860-2012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管理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