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難點 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結構-2025年江蘇高考生物復習專練(解析版)_第1頁
重難點 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結構-2025年江蘇高考生物復習專練(解析版)_第2頁
重難點 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結構-2025年江蘇高考生物復習專練(解析版)_第3頁
重難點 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結構-2025年江蘇高考生物復習專練(解析版)_第4頁
重難點 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結構-2025年江蘇高考生物復習專練(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難點01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結構

◎?2_

目錄

1.命題趨勢:明考情知方向

2.重難詮釋:知重難、掌技巧、攻薄弱

一、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別

二、八大細胞器

三、分泌蛋白的形成

四、細胞學說

3.創新情境練:知情境練突破

4.限時提升練:(30min)綜合能力提升

工命題趨勢

年份題號三年考情分析2025考向預測

2原核生物;考向分析:

①細胞器:分析近三年廣東卷真題可知,在考核細胞

藍細菌;

結構方面常考核線粒體和葉綠體兩個器官,25年看

似考核原核生物藍細菌,實際上也是在考核葉綠體;

2024光合作用

23年和24年都考到了線粒體,從22年考線粒體的

4細胞學說(涉及)成分到推敲線粒體的進化。從中可以看出廣東卷比較

差速離心法注重知識的轉移,而不是單純記細胞的結構和成分。

②細胞學說:結合其他科學方法和理論一起綜合考

4真核生物;核,側重學生關注科學理論的學習和綜合應用

③細胞的分子和結構:兩知識結合一起考,畢竟細胞

2023線粒體的進化;

的分子組成結構。所以在備考二輪復習的時候,盡量

5細胞學說(涉及)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出問題,歸納知識并學會遷

移,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8線粒體的成分及結

考向預測:

2022構細胞器的側重復習葉綠體和線粒體,綜合2024年各

省份新高考題型分析,溶酶體的熱度在上升。

9分泌蛋白的形成

細胞學說:依然會結合其他實驗或者技術綜合出題,

如果是在必修一可以和顯微鏡的發現,差速離心法,

紙層析或者酶的發現歷程等,近幾年的高考題型不局

限于一道題只針對一本書,有些會跨書本出題,因此

教師應及時總結和反思,幫助學生整理和鞏固所學知

識。生物學科知識點繁多,教師在教學中要及時總結

和反思,幫助學生整理和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

果。

重難詮釋

高分解題技巧:

一、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原核細胞真核細胞

生物種類細菌、藍藻、放線菌、衣原體、支酵母菌等真菌、衣藻、高等植物、動物

原體(支原體細胞最小,無細胞壁)

細胞大小一般較小(藍細菌較大)較大

細胞結構結構簡單,通常只有細胞壁、細胞結構復雜,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

膜、細胞質和擬核,細胞器較少,核和各種細胞器。細胞核有核膜,核仁

主要是核糖體和染色體

增殖方式二分裂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

生殖方式無性生殖(多為分裂生殖)有性生殖、無性生殖

代謝類型同化作用多為異養型、少數為自養同化作用有的是異養型、有的為自養型,

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異化作用有的為厭氧型、有的為需氧型。

自養型),異化作用多為厭氧型、光合作用的部位是葉綠體;有氧呼吸的

少數為需氧型。光合作用的部位不主要部位是線粒體

是葉綠體而是在光合片層上;有氧

呼吸的主要部位不在線粒體而是在

細胞膜

細胞壁除支原體外都有細胞壁;植物細胞細胞壁(纖維素和果膠)

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真菌細胞細胞壁(主要成分是幾丁質)

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

細胞器只有核糖體除核糖體外,還有多種具膜細胞器

如,線粒體、葉綠體、液泡、溶酶體

細胞核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也沒有核膜(雙層膜)、核孔、核仁、染色體

染色體,但有環狀的DNA分子,位(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于細胞內特定的區域,叫作擬核

遺傳物質DNADNA

DNA分布擬核(控制主要性狀);質粒(控細胞核(控制細胞核遺傳),線粒體和

制抗藥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葉綠體(控制細胞質遺傳)

狀)

基因表達轉錄產生的信使RNA不需要加工;轉錄產生的信使RNA需要加工;轉錄和

轉錄和翻譯同時同地點進行(在轉翻譯不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轉錄

錄未完成之前翻譯便開始進行)在細胞核內、翻譯在細胞質的核糖體)

遵循遺傳細胞核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

不遵循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

規律合定律,細胞質遺傳不遵循基因分離定

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可遺傳變

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異類型

生態系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的成分

二、八大細胞器

“雙層膜:內外兩層膜,內膜上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因此內

膜的蛋白質種類和數量高于外膜。

Y

L結構:崎:內膜上向腔內折疊形成,增大了膜面積,為酶提供附著位

點。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

基質: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少量DNA和RNA,核糖體

線粒體〈J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

(半自主細胞器)目"I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直接能源物質ATP(95%的能量來自于線粒體)。

f①有氧呼吸的真核細胞有;

I分布:[②肌肉細胞中的肌質網也是線粒體

無線粒體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原核生物雖然也有能進行有氧呼吸,沒有線粒體,有有氧

呼吸的酶。

無線粒體可以進行無氧呼吸提供能量:哺乳動物的紅細胞、蛔蟲細胞等

.雙層膜:內外兩層膜,內膜折疊成類囊體

其將由膜形成的囊狀結構一一類囊體,堆疊起來形成,增大

?口他]膜面積,含有四種光合色素和與光反應有關的酶。

、基質:含有與有暗反應有關的酶,少量DNA和RNA,核糖體

功能: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

葉綠體

,十綠體的形態和分布有利于接受光照

(半自主細胞器)

分布::在弱光下,橢球體的正面朝向光源,有利于接受光能。

癌強光下,橢球體的側面朝向光源。避免葉綠體被灼傷。

葉綠體可以作為觀察細胞質流動的標志物

無葉綠體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藍細菌有藻藍素和葉綠素。

無膜.①有的附于粗面內質網上

結構:4類型

②有的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

核糖體4

③核膜的外膜、線粒體、葉綠體也有核糖體

功能.

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翻譯的場所、氨基酸脫水縮合的場所)。

L結構I由單層膜圍成的管狀、泡狀或扁平囊狀結構連接形成一個連續的內腔相通

一口[的膜性管道系統

內質網1「粗面內質網:有核糖體附著(分泌蛋白的形成)

類型.-[光面內質網:無核糖體附著(參與脂質和糖類的合成)

“功能:是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的合成、加工場所和運輸通道

注意:蛋白質是由附著在內質網膜上的核糖體合成的

餐構:單層膜

~①高爾基體主要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

高爾基體1功能.I的“車間”及“發送站”。

5I②植物:與細胞壁形成有關

I〔③動物:與細胞分泌物形成有關

結構:單層膜;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細胞中,內有細胞液,含糖類、無機鹽、色素

和蛋白質等

比、占「可以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充盈的液泡還可以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

液泡<

功能質壁分離:細胞失水后,由于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因此,

5]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

〔質壁分離的復原(成熟植物細胞的吸水與失水主要是液泡中的水)

“結構:無膜

中心體J分布:在動物與低等植物細胞中,由兩個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

’[周圍物質組成,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I功能: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結構:無膜

溶酶體]分布:在動物細胞中;

“'I功能:是細胞的“消化車間”,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

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細菌。

易錯點1辨析細胞結構與功能中的“一定"‘'不一定”與“一定不”

(1)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葉綠體。

(2)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線粒體,但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一定主要發生在線

粒體中。

(3)真核細胞光合作用一定發生于葉綠體中,丙酮酸徹底氧化分解一定發生于線粒體中。

(4)一切生物,其蛋白質合成場所一定是核糖體。

(5)有中心體的細胞不一定為動物細胞,但一定不是高等植物細胞。

(6)在真核生物中,經高爾基體加工分泌的物質不一定為分泌蛋白,但分泌蛋白一定經

高爾基體加工。

(7)“葡萄糖一丙酮酸”的反應一定不發生于細胞器中。

易錯點2歸納概括與細胞器有關的特例

(1)根尖分生區細胞無葉綠體和大液泡,是觀察有絲分裂的良好材料,成熟區等根部和

其他不見光的部位都無葉綠體。

(2)葉肉細胞、保衛細胞含葉綠體,但表皮細胞不含葉綠體。

(3)腎小管、心肌、肝臟等部位細胞因代謝旺盛,線粒體含量多;腸腺等一些合成消化

酶或蛋白質類激素的細胞,核糖體、高爾基體多。

(4)蛔蟲的體細胞和人的成熟紅細胞無線粒體,只進行無氧呼吸,原料為葡萄糖,產物

為乳酸,且人的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不再進行分裂,是提取細胞膜的首選材料。

(5)癌細胞:無限增殖,表面糖蛋白減少,黏著性降低,因不斷合成蛋白質,故核糖體

多而且代謝旺盛,核仁較大。

(6)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無核膜和核仁。

易錯點3混淆與分泌蛋白形成的“有關細胞器”、“有關結構”和“有關膜結構”。

(1)有關細胞器:線粒體、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2)有關結構:細胞核、線粒體、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3)有關膜結構:細胞核、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三、分泌蛋白的形成

以獷法蛋白的合民、加J-、力法為例

作為

模板

脫水

多肽

一較成熟____^成熟____^分泌

酸蛋白質星白質"蛋白

四、細胞學說

易錯點1理清細胞學說中的2個“只是”,3個“未涉及”和2個“統一了”

(1)細胞學說只是涉及了動植物,不涉及原核生物、真菌和病毒。

(2)細胞學說只是揭示了動植物具有統一性,沒有揭示差異性、多樣性。

⑶細胞學說中的3個“未涉及”:未涉及原核細胞;未涉及病毒;未涉及生物或細胞

間的“差異性”

(4)2個“統一了”:統一了“動植物”(均由細胞構成);統一了“細胞”(細胞均有

自己的生命又對整體生命起作用,新細胞均來自老細胞)

易錯點2研究方法一一歸納法

歸納法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根據依據事實的不同可分為完

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兩者之間的區別是:

項目完全歸納法不完全歸納法

考察的對象考察了某一類事物的所

考察了某一類事物的部分對象

范圍有對象

結論的可靠結論是真實可靠的結論不一定真實可靠,有時存在例外

程度的可能

易錯點3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統的各個結構層次。

(1)病毒是非細胞生物,不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但參與構成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如參與構成生態系統。

(2)單細胞生物不具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屬于細胞或個體層次_

(3)植物體不具有系統這一層次

-----------------------------h

創新情境練

1T(建議用時:10分鐘)

1.(2024?廣東?高考真題)2019年,我國科考隊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采集到一種藍細菌,

其細胞內存在由兩層膜組成的片層結構,此結構可進行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在該結構中,

下列物質存在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ATPB.NADP+C.NADHD.DNA

【答案】D

【分析】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詳解】由題干信息可知,采集到的藍細菌其細胞內存在由兩層膜組成的片層結構,此結構

可進行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進行光合作用時,光反應階段可以將ADP和Pi轉化為ATP,

NADP+和H+轉化為NADPH,用于暗反應,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可以生成NADH,

而DNA存在于藍細菌的擬核中,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2.(2024?廣東?高考真題)關于技術進步與科學發現之間的促進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電子顯微鏡的發明促進細胞學說的提出

B.差速離心法的應用促進對細胞器的認識

C.光合作用的解析促進花期控制技術的成熟

D.RNA聚合酶的發現促進PCR技術的發明

【答案】B

【分析】差速離心法可以通過不同的離心速度將細胞內大小、密度不同的細胞器分離開來,

使得科學家能夠單獨對各種細胞器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對細胞器的結構、功

能等方面的認識。像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等細胞器的詳細研究,都得益于差速離心法的

應用。

【詳解】A、電子顯微鏡的發明是在細胞學說提出之后,細胞學說的提出主要基于光學顯微

鏡的觀察和研究,A錯誤;

B、差速離心法可以通過不同的離心速度將細胞內大小、密度不同的細胞器分離開來,促進

對細胞器的認識,B正確;

C、光合作用的解析主要是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機制進行研究,而花期控制技術更多地涉及到

植物激素、環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識,光合作用的解析與花期控制技術的成熟關系不大,C錯

誤;

D、PCR技術的發明并非直接由于RNA聚合酶的發現,PCR技術的關鍵在于熱穩定的DNA

聚合酶的應用,D錯誤。

故選Bo

3.(2023?廣東?高考真題)下列敘述中,能支持將線粒體用丁生物進化研究的是()

A.線粒體基因遺傳時遵循孟德爾定律

B.線粒體DNA復制時可能發生突變

C.線粒體存在于各地質年代生物細胞中

D.線粒體通過有絲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

【答案】B

【分析】線粒體屬于真核細胞的細胞器,有外膜和內膜,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崎。線粒體中含

有DNA和RNA,能合成部分蛋白質,屬于半自主細胞器。

【詳解】A、孟德爾遺傳定律適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遺傳,線粒體基因屬于質基因,A錯

誤;

B、線粒體DNA復制時可能發生突變,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正確;

C、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細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C錯誤;

D、有絲分裂是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線粒體不能通過有絲分裂的方式增殖,D錯誤。

故選Bo

4.(2023?廣東?高考真題)科學理論隨人類認知的深入會不斷被修正和補充,下列敘述錯誤

的是()

A.新細胞產生方式的發現是對細胞學說的修正

B.自然選擇學說的提出是對共同由來學說的修正

C.RNA逆轉錄現象的發現是對中心法則的補充

D.具催化功能RNA的發現是對酶化學本質認識的補充

【答案】B

【分析】細胞學說是由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其內容為:(工)細胞是

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2)細胞

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詳解】A、細胞學說主要由施萊登和施旺建立,魏爾肖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是對細胞學說的修正和補充,A正確;

B、共同由來學說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進化來的;自然選擇學說揭

示了生物進化的機制,揭示了適應的形成和物種形成的原因。共同由來學說為自然選擇學說

提供了基礎,B錯誤;

C、中心法則最初的內容是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

流向蛋白質,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發現一些RNA病毒的遺傳信息可以從RNA流向

RNA(RNA的復制)以及從RNA流向DNA(逆轉錄),對中心法則進行了補充,C正確;

D、最早是美國科學家薩姆納證明了酶是蛋白質,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

爾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催化功能,這一發現對酶化學本質的認識進行了補充,D正確。

故選Bo

5.(2022?廣東?高考真題)將正常線粒體各部分分離,結果見圖。含有線粒體DNA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分析】①指線粒體內膜和外膜的間隙,②指線粒體內膜,③指線粒體基質,④指線粒

體外膜。

【詳解】線粒體DNA分布于線粒體基質,故將正常線粒體各部分分離后,線粒體DNA應該

位于線粒體基質③中,C正確。

故選Co

6.(2022?廣東?高考真題)酵母菌sec系列基因的突變會影響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某突變

酵母菌菌株的分泌蛋白最終積累在高爾基體中。此外,還可能檢測到分泌蛋白的場所是()

A.線粒體、囊泡B.內質網、細胞外

C.線粒體、細胞質基質D.內質網、囊泡

【答案】D

【分析】分泌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然后肽鏈進入內質網進行肽鏈初加工,再以囊泡的形式

轉移到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分類和包裝。

【詳解】AC、線粒體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提供能量,分泌蛋白不會進入線粒體,

AC錯誤;

B、根據題意,分泌蛋白在高爾基體中積累,不會分泌到細胞外,B錯誤;

D、內質網中初步加工的分泌蛋白以囊泡的形式轉移到高爾基體,內質網、囊泡中會檢測到

分泌蛋白,D正確。

故選D?

<1

訊時提升練

片-I(建議用時:30分鐘)

1.(24-25高三上?廣東揭陽?階段練習)過氧化物酶體是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的一種單層膜

細胞器,可來源于線粒體和內質網分泌的囊泡的融合。該細胞器中主要含有氧化酶和過氧化

氫酶類,氧化酶消耗氧氣將底物氧化分解并產生過氧化氫,過氧化氫酶將過氧化氫分解為水

和氧氣。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過氧化物酶體的形成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

B.過氧化物酶體中的酶最先在核糖體上合成

C.過氧化物酶體與線粒體均為需氧細胞器

D.過氧化物酶體屬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答案】C

【分析】過氧化物酶體主要含有兩種酶,一種是氧化酶,能催化氧化有機物產生出。2;

另一種是過氧化氫酶,將山。2分解為出0和。2。

【詳解】A、過氧化物酶體可來源于線粒體和內質網分泌的囊泡的融合,該事實說明過氧化

物酶體的形成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A正確;

B、過氧化物酶體中主要含有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類,這些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因而最

先在核糖體上合成,B正確;

C、過氧化物酶體中主要含有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類,氧化酶消耗氧氣將底物氧化分解并產

生過氧化氫,過氧化氫酶將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氣,可見過氧化物酶體并不像線粒體單純

的消耗氧氣,且該細胞器的價值是避免過氧化物對細胞造成傷害,C錯誤;

D、過氧化物酶體為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其中的生物膜屬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D正確。

故選Co

2.(2024?廣東肇慶?一模)鮮棗烘干后即為中藥干棗,干棗富含葡萄糖、維生素、鐵、鉀和

蛋白質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大量食用干棗

B.鮮棗在烘干過程中損失的主要是自由水

C.干棗中的蛋白質不能與雙縮版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D.適量食用干棗有助于合成血紅蛋白,緩解某些貧血癥狀

【答案】C

【分析】1、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元素。

2、水在細胞中一兩種形式存在,絕大多部分水呈游離狀態,可以自由流動,叫作自由水;

很少一部分水與細胞內其他物質結合,叫作結合水。

【詳解】A、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偏高,干棗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故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大量

食用,A正確;

B、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絕大部分的水呈游離狀態,可以自由流動,叫作自由水,

鮮棗在烘干過程中損失的主要是自由水,B正確;

C、鮮棗烘干過程中蛋白質變性,其空間結構被破壞,但肽鍵未斷裂,故干棗中的蛋白質能

與雙縮版試劑產生紫色反應,C錯誤;

D、干棗含有鐵,適量食用有助于合成血紅蛋白,緩解缺鐵性貧血的癥狀,D正確。

故選Co

3.(2024?廣東肇慶?一模)抗生素類藥物中,頭抱能抑制病原體細胞壁的合成,阿奇霉素能

通過與病原體的核糖體結合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病原體細胞壁的形成主要與其高爾基體有關

B.肺炎支原體感染不宜使用頭抱,可服用阿奇霉素治療

C.肺炎支原體有細胞膜和核糖體,因此有生物膜系統

D.抗生素類藥物會使病原體產生抗藥性

【答案】B

【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質區別為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轉錄是指RNA在

細胞核中,通過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翻譯是指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

的各種氨基酸,以mRNA作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質。

【詳解】A、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細胞壁的形成有關,病原體沒有高爾基體,A錯誤;

B、頭抱能抑制病原體細胞壁的合成,阿奇霉素能通過與病原體的核糖體結合抑制蛋白質的

合成,由于支原體無細胞壁,因此頭抱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無效,可服用阿奇霉素治療,B正

確;

C、肺炎支原體屬于原核生物,只有細胞膜,沒有生物膜系統,C錯誤;

D、病原體抗藥性的產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抗生素藥物只是起選擇作用,D錯誤。

故選Bo

4.(2024?廣東?一模)研究發現,線粒體可通過線粒體融合進行功能互補,此現象被形象地

命名為"kissan-drun”,下列有關線粒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過程可發生在某些需氧型細菌中

B.線粒體融合過程依賴于膜的流動性

C.線粒體內外膜功能差異主要和膜面積有關

D.細胞通過內質網清除功能受損的線粒體

【答案】B

【分析】線粒體是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

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是細胞內的"動力車間"。

【詳解】A、需氧型細菌是原核細胞,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因此該過程不會發生在需氧型

細菌中,A錯誤;

B、線粒體融合過程會發生生物膜的融合,生物膜的融合過程體現了膜的流動性的特點:B

正確;

C、線粒體內膜和外膜的功能差異主要和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目有關,C錯誤;

D、細胞通過溶酶體清除功能受損的線粒體,D錯誤。

故選B?

5.(23-24高一上?重慶?階段練習)下列實例中,不能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是()

A.流感病人打噴嚏時,會有大量流感病毒隨飛沫散布于空氣中

B.手觸碰到蠟燭火焰時會迅速縮回

C.軍訓時完成踢正步的動作離不開肌肉的收縮和舒張

D.人的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不斷地進行分裂

【答案】A

【分析】病毒營寄生生活;單細胞生物憑單個細胞能完成運動、繁殖等生命活動;多細胞生

物細胞需要分化的各種細胞協調配合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

【詳解】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流感病毒隨飛沫散布于空氣中,不能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

細胞,A符合題意;

B、手觸碰到蠟燭火焰時會迅速縮回,涉及到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等,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

細胞,B不符合題意;

C、踢正步的動作離不開肌肉的收縮和舒張,需要肌肉細胞的參與,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細

胞,C不符合題意;

D、人的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不斷地進行分裂,增加細胞數量,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14-15高一上?貴州黔東南?階段練習)發菜細胞群體呈藍黑色,狀如發絲,生菜是一種

綠色植物,兩者分別與和"發財"和"生財"諧音而倍受百姓青睞。下列屬于發菜和生菜的相同

點的是

A.是真核生物B.含有葉綠體

C.是自養生物D.有染色體

【答案】C

【詳解】發菜是藍藻中的一類,是原核生物,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沒有染色體,只

有一種細胞器核糖體,雖然沒有葉綠體,但是葉綠素和藻藍素的存在,使其能夠進行光合作

用;而生菜是真核生物,有細胞核和葉綠體在內的多種細胞器,有染色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故兩者都是自養生物,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o

7.(2014?江西鷹潭,模擬預測)結合下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判斷甲是否為需氧型生物,依據的是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①

B.若判斷乙是否為植物細胞,并不能僅依據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②

C.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不能區分細胞甲和細胞乙是否為原核生物

D.根據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③,可將甲、乙、丙三種生物分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兩

個類群

【答案】B

【分析】分析題圖:甲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細胞(細菌細胞);

乙細胞含有液泡、葉綠體和細胞壁,屬于植物細胞;丙沒有細胞結構,屬于病毒;①為線

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②是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產生;③是細胞核,細胞遺傳

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詳解】A、結構①為線粒體,甲是原核生物,細胞沒有線粒體,因此判斷甲是否為需氧型

生物,不能依據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①,A錯誤;

B、若判斷乙是否為植物細胞,并不能僅依據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②葉綠體,因有些植物結

構如根部無葉綠體,B正確;

C、電子顯微鏡可以觀察到細胞器和細胞核,能區分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C錯誤;

D、丙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既不屬于原核生物也不屬于真核生物,D錯誤。

故選Bo

8.(2024?廣東?一模)"稍稍窺其戶,清斕流玉膏"的生蛇有"海洋牛奶”之稱,燒烤時配以蒜

蓉(用大蒜鱗莖碾碎制成)更是深受歡迎。關于生蛭和大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蛭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

B.大蒜素儲存在大蒜鱗莖細胞的葉綠體中

C.細胞中的化合物以碳鏈為基本骨架

D.生蛇在燒烤時流失的水主要為結合水

【答案】A

【分析】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有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之分,其中無機物包括水和無機鹽,

有機化合物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質和核酸。

【詳解】A、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生蛇細胞中也不例外,A正確;

B、大蒜素儲存在大蒜鱗莖細胞的液泡中,該細胞中不含葉綠體,B錯誤;

C、細胞中的有機化合物都以碳鏈為基本骨架,但水中不含碳元素,C錯誤;

D、生蛭在燒烤時流失的水主要為自由水,因為生蛇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錯誤。

故選A。

9.(2024?廣東深圳?一模)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葉綠體是由被早期細胞吞噬的光合細菌演

化而來,如圖所示。據此推測合理的是()

早期細胞

光合細菌

A.吞噬光合細菌的早期細胞是一種原核細胞

B.葉綠體內應該也會含有DNA、RNA和核糖體

C.光合作用暗反應場所主要由早期細胞的細胞質基質構成

D.真核細胞的進化歷程中葉綠體出現的時間要早于線粒體

【答案】B

【分析】內共生起源學說:線粒體、葉綠體分別起源于一種原始的好氧細菌和藍細菌,它們

最早被先祖厭氧真核生物吞噬后未被消化,而是與宿主進行長期共生,逐漸演化為重要的細

胞器。

【詳解】A、由圖可知,早期細胞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為真核生物,所以吞噬光合細菌的

早期細胞是一種真核細胞,A錯誤;

B、葉綠體起源于光合細菌,作為原核生物體內應該也會含有DNA、RNA和核糖體,B正確;

C、光合作用暗反應場所主要由光合細菌的細胞質基質構成,C錯誤;

D、因為幾乎所有真核生物都有線粒體,但只有植物有葉綠體,說明植物的某些祖先(原始

真核生物)可能只有線粒體而沒有葉綠體,推測真核細胞的進化歷程中線粒體出現的時間應

該要早于葉綠體,D錯誤。

故選Bo

10.(24-25高三上?廣東?階段練習)SLC25A51轉運蛋白可以選擇性地轉運NAD1調控細

胞內NAD,水平,是哺乳動物細胞產生ATP所必需的。NAD+最有可能被SLC25A51轉運到

細胞內的部位是()

A.細胞質基質B.線粒體基質C.線粒體內膜D.液泡

【答案】B

【分析】有氧呼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NADH,發生在

細胞質基質;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NADH,發生在線粒體基質;前兩

個階段產生的第三階段是NADH與氧氣反應形成水,發生在線粒體內膜。

【詳解】NAD+轉化成NADH,即產生[H]的過程,細胞內產生[H]的主要部位是線粒體

基質,所以NAD+最有可能被SLC25A51轉運到細胞內的部位是線粒體基質,B符合題意。

故選Bo

11.(2024?廣東深圳?二模)《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議是:控制添

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蔗糖和果糖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種單糖類食品甜味劑

B.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淀粉和纖維素不屬于"控糖”的范疇

C.人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會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內環境

D.攝糖超標引起的肥胖有一部分原因是脂肪無法轉化成糖

【答案】B

【分析】糖類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麥芽糖、蔗糖、乳糖,麥芽糖是由2分子葡

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

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纖維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糖原是動物細

胞的儲能物質,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

【詳解】A、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合成的,是二糖,不是單糖,A錯誤;

B、"控糖"建議是:控制添加糖(通常指單糖和二糖)的攝入量,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淀粉和

纖維素不屬于"控糖”的范疇,B正確;

C、生物體內的糖類大多數以多糖的形式存在,人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會以糖原的形式存在

于肝臟或者肌肉,C錯誤;

D、攝糖超標引起的肥胖,并不是因為脂肪無法轉化成糖,而是因為糖攝入過多導致過剩,

多余的糖轉化為脂肪,進而引起肥胖,D錯誤。

故選Bo

12.(2024?廣東深圳?二模)科學精神的本質就是求真,科學方法的訓練使人擁有嚴密的邏

輯和批判性的思維。下列關于科學方法的表述正確的是()

A.施萊登和施旺用"完全歸納法”修正細胞學說

B.細胞膜結構模型的探索過程反映了"提出假說"的作用

C.卡爾文用“同位素標記法”追蹤了C02中氧的去向

D.沃森和克里克用"概念模型"揭示DNA雙螺旋結構

【答案】B

【分析】1、歸納法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歸納法分為完全歸納

法和不完全歸納法。

2、模型分為物理模型、數學模型和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指以實物或圖片形式直觀表達認識

對象的特征。

【詳解】A、施萊登和施旺通過對部分動植物細胞的觀察和研究,運用不完全歸納法找到動

植物細胞的共性,建立了細胞學說理論,A錯誤;

B、細胞膜結構模型的探索過程從提出假說到實驗驗證,反映了"提出假說"的作用,B正確;

C、卡爾文用“同位素標記法”追蹤了C02中碳的去向,C錯誤;

D、沃森和克里克用"物理模型"揭示DNA雙螺旋結構,D錯誤;

故選B?

13.(2024?北京?高考真題)關于大腸桿菌和水綿的共同點,表述正確的是()

A.都是真核生物

B.能量代謝都發生在細胞器中

C.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核糖體

【答案】D

【分析】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細胞核

(沒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原核生物沒有復雜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但原

核生物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質等物質,且遺傳

物質是DNA。

【詳解】A、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水綿是真核生物,A錯誤;

B、大腸桿菌只具有核糖體,無線粒體等其他細胞器,能量代謝不發生在細胞器中,B錯誤;

C、大腸桿菌無光合色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C錯誤;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體這一細胞器,D正確。

故選D。

14.(2024?北京?高考真題)膽固醇等脂質被單層磷脂包裹形成球形復合物,通過血液運輸

到細胞并被胞吞,形成的囊泡與溶酶體融合后,釋放膽固醇。以下相關推測合理的是()

A.磷脂分子尾部疏水,因而尾部位于復合物表面

B.球形復合物被胞吞的過程,需要高爾基體直接參與

C.胞吞形成的囊泡與溶酶體融合,依賴于膜的流動性

D.膽固醇通過胞吞進入細胞,因而屬于生物大分子

【答案】C

【分析】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質是蛋白質),能夠分解很多物質以及衰老、

損傷的細胞器,清除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為細胞內的"酶倉庫""消化車間"。

【詳解】A、磷脂分子頭部親水,尾部疏水,所以頭部位于復合物表面,A錯誤;

B、球形復合物被胞吞的過程中不需要高爾基體直接參與,直接由細胞膜形成囊泡,然后與

溶酶體融合后,釋放膽固醇,B錯誤;

C、胞吞形成的囊泡(單層膜)能與溶酶體融合,依賴于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C正確;

D、膽固醇屬于固醇類物質,是小分子物質,D錯誤。

故選C?

15.(2024?天津?高考真題)植物液泡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維持

細胞內穩態。動物細胞內功能類似的細胞器是()

A.核糖體B.溶酶體C.中心體D.高爾基體

【答案】B

【分析】各種細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布在細胞質基質中。

【詳解】A、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A錯誤;

B、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

細菌,B正確;

C、中心體存在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與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C錯誤;

D、高爾基體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的"車間"和"發送站",D錯誤。

故選Bo

16.(2024,江蘇?高考真題)圖中①?④表示人體細胞的不同結構。下列相關敘述簿卷的是

A.①?④構成細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統

B.溶酶體能清除衰老或損傷的①②③

C.③的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D.④轉運分泌蛋白與細胞骨架密切相關

【答案】A

【分析】圖中①是線粒體,②是內質網,③是高爾基體,④是囊泡。

【詳解】A、完整的生物膜系統包括細胞膜、核膜和細胞器膜,而圖中①是線粒體,②是

內質網,③是高爾基體,④是囊泡,故①?④不能構成細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統,A錯誤;

B、溶酶體能夠清除衰老、受損的細胞器,所以能夠清除衰老或損傷的①②③,B正確;

C、③高爾基體能夠產生囊泡,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C正確;

D、細胞骨架與物質運輸有關,所以④囊泡轉運分泌蛋白與細胞骨架密切相關,D正確。

故選A。

17.(2024?寧夏四川?高考真題)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病毒通常是由蛋白質外殼和核酸構成的單細胞生物

B.原核生物因為沒有線粒體所以都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C.哺乳動物同一個體中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有可能不同

D.小麥根細胞吸收離子消耗的ATP主要由葉綠體產生

【答案】C

【分析】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細胞核,但是

它們均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以及遺傳物質DNA等結構。原核生物雖沒有葉綠體和

線粒體,但是少數生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藍藻。

【詳解】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A錯誤;

B、原核生物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原核細胞中含有與有氧呼吸相關的酶,B錯誤;

C、哺乳動物同一個體中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有可能不同,如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

的一半,C正確;

D、小麥根細胞不含葉綠體,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小麥根細胞吸收離子消耗的

ATP主要由線粒體產生,D錯誤。

故選C。

18.(2023?北京?高考真題)PET-CT是一種使用示蹤劑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所用示蹤劑由細

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

的量。由此可知,這種示蹤劑是一種改造過的()

A.維生素B.葡萄糖C.氨基酸D.核甘酸

【答案】B

【分析】糖類一般由C、H、。三種元素組成,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常見的單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脫氧核糖等。

【詳解】分析題意可知,該示蹤劑由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改造而來,應是糖類,且

又知該物質進入細胞后不易被代謝,可以反映細胞攝取能源物質的量,則該物質應是被稱為

"生命的燃料”的葡萄糖。B符合題意。

故選Bo

19.(2023?天津?高考真題)衣原體是一類原核寄生生物,缺乏細胞呼吸相關酶,不能產生

自身生命活動所需能量,因此需從寄主吸收()

A.葡萄糖B.糖原C.淀粉D.ATP

【答案】D

【分析】ATP來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內直接的能源物質。

【詳解】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細胞呼吸提供的,衣原體缺乏細胞呼吸所需的酶,

不能進行細胞呼吸,缺乏能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