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統編版)】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_第1頁
高一【歷史(統編版)】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_第2頁
高一【歷史(統編版)】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_第3頁
高一【歷史(統編版)】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_第4頁
高一【歷史(統編版)】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年級:高一學科:歷史(統編版)主講人:

學校:11—13世紀,(中國)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經濟生活與前代比較,沒有任何一個領域不顯示出變化。

——(法)謝和耐《中國社會文化史》遼宋夏金元時期一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農業和手工業較之前代有明顯的發展。三

經濟重心南移經濟重心南移是宋元時期的突出現象。主題一:宋元時期經濟發展的新氣象二

商業和城市的繁榮商業發達,大城市空前繁榮。1.農業的發展以宋代為例,說明農業方面有哪些變化?耕種制度:一年兩熟稻麥復種制在南方逐漸普及出現固定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戶糧食產量的提高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一年兩熟產區一年兩熟產區——《歷史地圖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宋代農作物產區分布圖

(木棉)其種本南海諸國所產,后福建諸縣皆有,近江東、陜右亦多種,滋茂繁盛,與本土無異。——[元]王禎《農書》棉花栽培始于宋、推廣于元——《歷史地圖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宋代農作物產區分布圖1.農業的發展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耕種制度:稻麥復種制經濟作物種植:棉花、茶葉自然經濟結構發生變化邊疆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游牧——農耕)——《歷史地圖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宋代農作物產區分布圖1.農業的發展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在農業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宋代手工業得到了全面的、前所未有的發展。采煤、冶金、紡織、食品加工、造船、軍工、造紙、印刷、陶瓷等許多手工業都得到了發展,同時還發展起來一些新的手工業部門。——鄧廣銘、漆俠《兩宋政治經濟問題》制瓷業宋朝制瓷技術改進河南開封河南禹縣河北曲陽浙江龍泉河南寶豐宋元時期,制瓷業領域有哪些新現象?2.手工業的發展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李唐越器久稱無,趙宋官窯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氣,紋猶鱔血裂冰膚。——乾隆《詠官窯雙管瓶》青花瓷和釉里紅是元朝制瓷技術的重大進步。元朝青花瓷制瓷業宋朝制瓷技術改進元朝新型彩繪瓷器2.手工業的發展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中的宋瓷紅海出土的元青花殘片制瓷業宋元時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2.手工業的發展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彭城舊無石炭,元豐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訪獲于州之西南白土鎮之北,冶鐵作兵,犀利勝常云。——蘇軾《石炭》詩序礦冶業:北宋東京居民普遍用煤作燃料冶鐵業2.手工業的發展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西夏文雕版印刷品宋代紙幣(會子)鈔版拓片印刷業發展迅速2.手工業的發展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時代財政收入(萬貫)工商業收入(萬貫)唐34111522宋58754619唐宋財政收入、工商業收入比較——摘自杜文玉《中國中古政治與社會史論稿》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1.各級市場興盛城市鎮市草市宋朝各級市場示意圖——據張帆《中國古代簡史》繪制介于城市和草市、墟市之間的鎮市,在宋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北宋元豐年間全國約有1800多座,而95%以上集中在精耕細作地區,特別是在精耕細作高度發展的地區最多。這樣,在精耕細作、生產發達的地區,草市(墟市)—鎮市—城市,這種多層次蛛網式的各級地方市場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鄧廣銘、漆俠《宋史專題課》各置榷務,輦香藥、犀象及茶與交易凡官鬻(yù)物如舊,而增繒帛、漆器、粳糯,所入者,有銀錢、布、羊馬、橐(tuó)駝,歲獲四十余萬。——《宋史?食貨志》——《中國歷史地圖冊》中國地圖出版社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1.各級市場興盛兩宋紙幣鈔版拓片元朝紙幣中統元寶交鈔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2.紙幣的出現與推廣入:香料,珠寶等出:絲織品,瓷器等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3.海外貿易活躍廣州泉州明州阿拉伯半島別名“刺桐城”,在元代是東方第一大港。——《歷史地圖冊》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地圖冊》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4.城市的發展和繁榮算命、占卜香料鋪肉店或酒樓客棧——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以下材料和圖片,反映出北宋都城東京的哪些特點?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4.城市的發展和繁榮

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茶坊每五更點燈……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結合地圖,思考元大都在水陸交通中的地位如何?——《歷史地圖冊》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1.市場:基層市場和邊境榷場2.貨幣:紙幣的出現與推廣3.海外貿易的活躍4.城市的發展與繁榮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地圖上的中國史》中國地圖出版社

宋代農業主產區、手工業發達區和商業城市的分布呈現什么特點?三、經濟重心的南移東南地區最為密集1.經濟格局的變化——經濟重心南移宋代經濟分布圖——摘編自楊遠《西漢至北宋中國經濟文化之向南發展》結合材料,思考經濟重心南移有哪些表現?戶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定型2.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結合材料,思考經濟重心南移有哪些表現?從經濟實力看(主要是糧食產量)2.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

江南地區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的樞紐,無論是人口、稅額、農業生產與商品經濟,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

——卜憲群《中國通史》

(宋代)在南方,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的兩浙路,是豐腴的谷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或“蘇常熟,天下足”的諺語。——鄧廣銘等《中國通史:從上古傳說到1949》在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

當今天下之根本在江淮……吳楚之地,方數千里,耕有余食,織有余衣,工有余材,商有余貨,鑄山煮海,財用何窮?水行陸走,饋運而去,而不聞有一物由北來者,是江淮無天下自可以為國也。——[宋]李覯《直講李先生文集》卷282.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三、經濟重心的南移經濟重心不斷南移南方自然條件相對優越北方政局動蕩影響生產南方社會秩序相對安定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北民南遷帶來勞動力和先進技術統治者的重視三、經濟重心的南移前期中期后期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北方278人84.5%274人63.9%121人40.3%南方51人15.5%155人36.1%179人59.7%北宋各期南北方官員數量分析表——摘自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史》據《宋史》正傳和《循吏傳》人物列表統計3.經濟重心南移帶動南方文化的進步姓名朝代官位家庭情況簡介范仲淹北宋參知政事知潁州等家境貧寒,父因病卒于任所歐陽修北宋參知政事兵部尚書家境貧寒,買不起寫字用的紙筆李邦彥南宋太宰銀工京鏜南宋丞相經營鹽鋪宋代部分官員的家庭出身信息——摘編自梁庚堯《宋代科舉社會》主題二:宋元時期社會領域的新變化從官員出身的角度看宋代的社會觀念發生什么變化?29奴婢賤人,律比畜產。諸奴婢有罪其主,不請官司而殺者,杖一百。無罪而殺者,徒一年。——《唐律疏議》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訟于州,命錄事參軍鞠之。錄事嘗貸錢于富民,不獲,乃劾富民父子數人共殺女奴,棄尸水中,遂失其尸,或為元謀,或從而加功,罪皆應死。——[宋]司馬光《涑水記聞》比較唐宋奴婢法律地位,說明宋代有哪些社會變化?男去耒耜則不禁女去織纴則不禁工作奇巧則不禁商通珠貝則不禁——石介《明禁》(節選)宋代政府對社會的管控有何特點?說明了什么?宋朝土地買賣契約殘片1門第觀念淡化3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相對松弛2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

宇宙風氣,其變之大者有三。鴻荒一變而為唐、虞,以至于周,七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