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法及條例釋義_第1頁
個人所得稅法及條例釋義_第2頁
個人所得稅法及條例釋義_第3頁
個人所得稅法及條例釋義_第4頁
個人所得稅法及條例釋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個人所得稅法及條例釋義提綱個人所得稅法的演進歷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第三次修法的具體內容法修改了兩條〔第六條、第八條〕共三項內容。舊法內容新法內容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8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16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八條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和沒有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義務人應當自行申報納稅。第八條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者沒有扣繳義務人的,以及具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納稅申報。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第三次修法的具體內容條例修改了四條,增加了兩條共六項內容。舊條例內容新內容條例注第十三條稅法第四條第三項所說的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津貼。第十三條稅法第四條第三項所說的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第十八條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說的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義務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合同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所說的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800元。第十八條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說的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義務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合同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所說的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1600元。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第三次修法的具體內容條例修改了四條,增加了兩條共六項內容。舊條例內容新內容條例注

第二十五條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新增加。第二十六條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是指每月在減除8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數額的費用。第二十七條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是指每月在減除16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數額的費用。第三十七條稅法第八條所說的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所得個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數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

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的管理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新增加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條例修改了四條,增加了兩條共六項內容。舊條例內容新內容條例注第三十五條自行申報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向取得所得的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以及在中國境內二處或者二處以上取得所得的,可以由納稅義務人選擇一地申報納稅;納稅義務人變更申報納稅地點的,應當經原主管稅務機關批準。第三十六條納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一)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二)從中國境內二處或者二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三)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應納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五)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納稅義務人辦理納稅申報的地點以及其他有關事項的管理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分筆取得屬于一次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的;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扣繳稅款的。國稅發[1995]077號廢止國稅發[2006]162號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第五次修法的具體內容法修改了第六條共一項內容。條例修改了六條,共四項內容。舊條例內容新內容條例第十條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由主管稅務機關參照當地的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第十條

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第十八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說的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義務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合同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所說的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1600元。第十八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說的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義務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合同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所說的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2000元。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第五次修法的具體內容法修改了第六條共一項內容。條例修改了六條,共四項內容。舊條例內容新內容條例第二十八條第四項

財政部確定的其他人員。第二十八條第四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人員。第二十九條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標準為3200元第二十九條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標準為2800元。第四十條

稅法第九條第二款所說的特定行業,是指采掘業、遠洋運輸業、遠洋捕撈業以及財政部確定的其他行業。第四十條稅法第九條第二款所說的特定行業,是指采掘業、遠洋運輸業、遠洋捕撈業以及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行業。第四十八條本條例由財政部會同國家稅務總局解釋。刪除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舊法內容新法內容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后)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后)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九條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第九條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稅率表〔原表〕級數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500元的不超過475元的502超過500至2000元的部分超過475至1825元的部分10253超過2000至5000元的部分超過1825至4375元的部分151254超過5000至20000元的部分超過4375至16375元的部分203755超過20000至40000元的部分超過16375至31375元的部分2513756超過40000至60000元的部分超過31375至45375元的部分3033757超過60000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45375至58375元的部分3563758超過80000至100000元的部分超過58375至70375元的部分40103759超過100000的部分超過70375的部分4515375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稅率表〔新表〕級數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1500元的不超過1455元的302超過1500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1455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過4500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4155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過9000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7755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過35000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27255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過55000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41255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過80000的部分超過57505的部分4513505注: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所得額;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演進歷程條例修改了三條,共三項內容。舊條例內容新條例內容條例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說的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義務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合同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所說的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2000元。條例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說的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義務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合同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所說的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3500元。條例第二十七條: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是指每月在減除20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數額的費用。條例第二十七條: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是指每月在減除35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數額的費用。條例第二十九條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標準為2800元。條例第二十九條::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標準為1300元。提綱個人所得稅法的演進歷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稅法第一條: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對應實施條例1-7條。稅收管轄權、納稅人規定。條例第五條:以下所得,不管支付地點是否在中國境內,均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

〔一〕因任職、受雇、履約等而在中國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二〕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三〕轉讓中國境內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或者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四〕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五〕從中國境內的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居民納稅人條例第二條:稅法第一條第一款所說的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的個人。條例第三條:稅法第一條第一款所說的在境內居住滿一年,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365日。臨時離境的,不扣減日數。

前款所說的臨時離境,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一次不超過30日或者屢次累計不超過90日的離境。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居民納稅人的標準及納稅義務居民納稅人:是指符合本國稅法規定的居民納稅人標準,因其居民身份而對該國承擔無限納稅義務的人。無限納稅義務:是指居民納稅義務人對其來源于居住國境內和境外所得都應當在該國納稅的義務。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非居民納稅人納稅依據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條例第六條: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個人,其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只就由中國境內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支付的局部繳納個人所得稅;居住超過五年的個人,從第六年起,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條例第七條: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是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連續或者累計居住不超過90日的個人,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該雇主在中國境內的機構、場所負擔的局部,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關于在華無居所的個人如何計算在華居住滿五年的規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1995]98號文件規定:.個人在中國境內居住滿5年是指個人在中國境內連續居住滿5年,即連續5年中的每1納稅年度內均居住滿1年。.個人在中國境內居住滿5年后,從第6年起的以后各年度中,凡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應當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所得申報納稅;凡在境內居住不滿1年的,那么僅就該年內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申報納稅。如該個人在第6年起以后的某一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缺乏90天,按條例第7條規定確定納稅義務,并從再次居住滿1年的年度起從新計算5年期限。.個人在境內是否居住滿5年自1994年1月1日起開始計算。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對應實施條例8-10條。對應稅所得范圍明確細化。條例第八條稅法第二條所說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效勞業、修理業以及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2.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取得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效勞活動取得的所得;

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4.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納稅所得。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工資、薪金所得工程與勞務報酬所得的區別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從事非獨立個人勞動,及在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雇取得的報酬。勞務報酬所得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所取得的報酬。兩者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支付所得的單位或個人與所得人之間存在相對穩定的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后者那么不存在此種關系。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勞務報酬所得工程加成征稅條例第十一條稅法第三條第四項所說的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

對前款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局部,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局部,加征十成。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勞務報酬所得工程加成征稅〔一次收入畸高〕20,000元-50,000元加征五成即稅率30%50,000元以上加征十成即稅率40%實際上適用20%、30%、40%的三級超額累進稅率。費用扣除標準:4000元以下,減除800元;4000元以上,減除20%。自2004年1月20日起,對商品營銷活動中,企業和單位對其營銷業績突出的非雇員以培訓班、研討會、工作考察等名義組織旅游活動,通過免收差旅費、旅游費對個人實行的營銷業績獎勵〔包括實物、有價證券等〕,應根據所發生費用的全額并入其當期的勞務收入,按“勞務報酬所得〞工程征收個人所得稅,并由提供上述費用的企業和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條例第十四條稅法第四條第四項所說的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所說的救濟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人人有份的福利費不免稅。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長春市歷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標準2000年29256元2001年33270元2002年39000元2003年42000元2004年47000元2005年54000元住房公積金的月平均工資3倍標準2006年60000元4500元2007年73000元6083元2021年81000元6750元2021年92000元7612元2021年107169元8930元〔以上數字為長春市統計局提供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僅限于勞動所得,具體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條例第十六條稅法第五條所說的減征個人所得稅,其減征的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我省規定:凡在我省境內的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單位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均享受減征個人所得稅照顧。減征幅度暫確定為40%。〔吉地稅個所字[2000]171號〕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規定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本錢、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對應條例17-30條。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變化:扣除標準外籍人員附加費用扣除標準執行時間800(我省實際860)32001994年1月1日160032002006年1月1日200028002008年3月1日350013002011年9月1日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按次征稅規定條例第二十一條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所說的每次,按照以下方法確定:

〔一〕勞務報酬所得,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工程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二〕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四〕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五〕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六〕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提綱個人所得稅法的演進歷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簡介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個人所得稅計算工資、薪金所得工程計算1、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二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2、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月工資、薪金收入總額-費用扣除標準全月應納稅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既:全月應納稅額=(月工資、薪金收入總額-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所得稅計算長春市住房公積金的月平均工資3倍標準2006年4500元2007年6083元2021年6750元2021年7612元2021年8930元以上數字為市統計局提供個人所得稅計算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46號規定:1、納稅人2021年9月1日〔含〕以后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適用稅法修改后的減除費用標準和稅率表〔見附件一〕,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2、納稅人2021年9月1日前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無論稅款是否在2021年9月1日以后入庫,均應適用稅法修改前的減除費用標準和稅率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國稅辦發〔2021〕95號規定:納稅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照以上口徑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舉例我市一合資公司中方員工王某和外籍雇員比爾先生,2021年2月分別從公司取得工資收入1萬元和1.5萬元。分別計算他們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分析:王某是中國公民,并且在境內工作,確定其法定扣除費用標準為2000元;比爾不是中國公民,其扣除費用標準為2000元+2800元=4800元。應納稅額計算如下:王某應納稅額=〔10000-2000〕×20%-375=1225〔元〕比爾應納稅額=〔15000-2000-2800〕×20%-375=1665〔元〕舉例我市一合資公司中方員工王某和外籍雇員比爾先生,2021年10月分別從公司取得工資收入1萬元和1.5萬元。分別計算他們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分析:王某是中國公民,并且在境內工作,確定其法定扣除費用標準為3500元;比爾不是中國公民,其扣除費用標準為3500元+1300元=4800元。應納稅額計算如下:王某應納稅額=〔10000-3500〕×20%-555=745〔元〕比爾應納稅額=〔15000-3500-1300〕×25%-1005=1545〔元〕單位為個人負擔稅款計算1、全額負擔公式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1-稅率〕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負擔部份稅款公式應納稅所得額=雇員取得的工資+雇主代雇員負擔的稅款-費用扣除標準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3、負擔一定比例稅款公式應納稅所得額=〔未含雇主負擔的稅款的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負擔比例)/(1-稅率×負擔比例)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負擔全部稅款例如劉先生為一公司職員,該公司承諾為其負擔個人所得稅。2005年3月發給劉先生稅后工資3000元。該公司應當為劉先生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分析:〔1〕先將劉先生的稅后所得換算成稅前所得。〔3000-800-125〕/〔1-15%〕=2441.2(元)(2)應納稅額:2441.2×15%-125=214.2(元〕負擔部份稅款例如某公司職工王某月工資8000元,公司每月為王某代付100元稅款,計算王某每月實際繳納稅款。納稅應所得額=8000+100-3500=4600〔元〕應納稅額=4600×20%-555=365〔元〕因公司已付100元,王某每月實際繳納稅款為265元。負擔一定比例稅款例如外籍員工比利個人月工資收入1.58萬元,公司為其付擔月收入的30%的部份的應納稅款,計算比利當月應納稅款。應納稅所得額=〔15800-4800-1005×30%〕/〔1-25%×30%〕=11565.95(元)應納稅額=11565.95×25%-1005=1886.49(元)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納稅人從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計算:中國公民王先生同時在我市兩家企業工作,2021年5月份分別從甲、乙企業取得工資3200元和1800元。計算王先生當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王先生從甲企業取得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3200-2000〕×10%-25=95〔元〕依法王先生應將兩處收入自行合并申報,應納個人所得稅=〔3200+1800-2000〕×15%-125=325〔元〕因王先生已繳95元,還需要向稅務機關補繳稅款325-95=230〔元〕注:個人在一個月內取得兩處或兩處以上工資收入應合并為一個月工資收入計稅。發放工資單位都應按稅法規定履行扣繳義務,并且扣稅環節可以分別減除費用。個人具有依法向稅務機關自行申報補繳稅款的法定義務。在計算需補繳的稅款時,只允許扣除一次費用。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1)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如果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按上述方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2)將雇員個人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本條第(一)項確定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征稅,計算公式如下:

A.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

B.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一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3〕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方法只允許采用一次。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4〕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的單位,個人取得年終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按本通知第二條、第三條執行。〔5〕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我國公民韓先生在某一公司工作,2021年12月3日取得工資收入3400元,當月又一次取得年終獎金24100元,計算其應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分析:韓先生因當月工資缺乏3500元,可用其取得的獎金收入24100元補足其差額局部100元,剩余24000元除以12個月,得出月均收入2000元,其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10%和105元。應納稅額=〔24100+3400-3500〕×10%-105=2295元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稅務處理方法個人繳費:不得在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稅前扣除。企業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局部〕:是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屬于個人所得稅應稅收入,在計入個人賬戶時,應視為個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按照“工資、薪金所得〞工程、按照適用稅率計算當期應納個人所得稅款,并由企業在繳費時代扣代繳。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

稅務處理方法1、不與正常工資、薪金合并,單獨視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2、不扣除任何費用;3、對企業按季度、半年或年度繳納企業繳費的,在計稅時不得復原至所屬月份,均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舉例:假設某企業職工年金賬戶中每月個人繳費100元、企業繳費400元。——100元的個人繳費不得在工薪所得稅前扣除,屬于個人稅后工薪的繳費;——企業繳入其個人賬戶的400元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直接以400元對應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稅率表的適用稅率計算應扣繳的稅款。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

納稅環節企業繳費的個人所得稅征收環節是企業繳費環節,即在企業繳費計入個人賬戶時,由企業作為扣繳義務人依法扣繳稅款。退稅問題對因年金設置條件導致的已經計入個人賬戶的企業繳費不能歸屬個人的局部,其已扣繳的個人所得稅應予以退還。應退稅款=企業繳費已納稅款×〔1-實際領取企業繳費/已納稅企業繳費的累計額〕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申請退稅手續:持:①居民身份證②企業以前月度申報的含有個人明細信息的?年金企業繳費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復印件③解繳稅款的?稅收繳款書?復印件④由企業出具的個人實際可領取的年金企業繳費額與已繳納稅款的年金企業繳費額的差額證明,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實后,予以退稅。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征稅計算:〔1〕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工程計征個人所得稅。〔2〕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局部,免征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張先生在某企業工作5年,企業于2006年8月進行改組改制,其被解除勞動合同,獲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30000元,他按規定繳納了根本養老金1000元。該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為6000元。計算張先生應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分析:〔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局部,免征個人所得稅。免稅所得=6000×3+1000=19000〔元〕〔2〕應納個人所得稅收入=30000-19000=11000〔元〕〔3〕張先生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1000÷5-1600〕×10%-25]×5=175〔元〕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納稅人在中國境內、境外分別取得工資薪金所得計算按條例第三十一條: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應當分別計算應納稅額。和1994年89號文件規定:納稅人在境內、境外同時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并能提供證明的,應當分別計算應納稅額。某援外醫療專家是具有中國國籍的納稅居民,2006年5月,從國內取得工資收入5600元,同時,他又從英國取得工資收入折合人民幣8800元,計算其當月應納個人所得稅。境內應納稅額=〔5600-1600〕×15%-125=475元境外應納稅額=〔8800-4800〕×15%-125=475元該醫療專家合計應納稅額=475+475=950元

注:該納稅人須為中國居民納稅人。境內、境外收入分別計算稅款,可以分別減除法定費用扣除額,分別查找適用稅率,計算出境內、外稅款后相加,即為其應納稅額。納稅人除中國境內所得外,同時在不同國家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其境外所得只減去一次費用扣除額〔4800元〕,不得對境外工資重復減除費用。工資薪金特殊工程計算月應納稅所得額:90000÷5÷12+150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