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三化學實驗(練重難)——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合集
1.實驗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氣涉及下列裝置,其中正確的是()
2.實驗室合成共價有機框架化合物(TpBD)的步驟:
步驟1:準確稱取0.063g的1,3,5-三甲酰基間苯三酚和0.829g的聯苯二胺于具有聚四氟乙
烯內襯的高壓釜中。
步驟2:向高壓釜中加入1.50mL1,3,5-三甲基苯、1.50mL1,4-二氧六環和0.50mL3moi
醋酸溶液,并混合均勻。
步驟3:將容器密封并在120℃烘箱里反應72h。然后冷卻到室溫,離心分離。
步驟4:用DMF、乙醇和丙酮洗滌,80℃真空干燥12h,得到產品TpBD。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步驟1不能使用托盤天平稱量反應物
B.步驟2要用玻璃棒攪拌,促進混合均勻
C.步驟3為了節省時間溫度可以任意調高
D.步驟4洗滌的目的是除去產品中混有的雜質
3.下列有關實驗或操作正確的是()
A.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
B.粗鹽提純中的過濾操作
C.用圖示裝置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當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時停止加熱
D.驗證氯氣是否與水反應
4.下列實驗裝置及試劑的使用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實驗I:制備SO2
B.實驗II:制備Fe(OH)2并觀察其顏色
C.實驗HI:實驗室模擬侯氏制堿法實驗
D.實驗IV:用裂化汽油提純濱水中的Br?
5.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Ca(NC>3)2、Bad?、Na2co3,現進行以下實驗:
(1)將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
(2)向(1)的懸濁液中加入過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氣泡產生;
(3)取少量(2)的溶液滴入AgNC)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步驟⑴中的白色沉淀是CaCC)3和BaCC>3的混合物
B.步驟⑵中一定發生的離子反應為CaCC)3+2H+-Ca2++CO2T+H20
C.將步驟⑵中的稀硝酸改用稀鹽酸,會影響整個實驗結果
D.通過分析,該白色粉末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Ca(NC)3)2、BaCl2
6.下列實驗的操作、現象和所得結論都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現象實驗結論
紅熱的鐵與水蒸氣反應后的固體物
固體物質中不含
A質,用稀硫酸溶解,滴入幾滴未顯紅色
+3價鐵元素
KSCN溶液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原溶液中一定含
B出現白色沉淀
BaC"溶液有soj
將純A1片與純Mg片用導線連接,金屬性:
CA1片表面產生大量氣泡
浸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Mg>Al
滴加AgNC)3溶液時,出現白色沉
某溶液中先滴加AgNC)3溶液,再加
D淀,再加足量稀HNO3,沉淀不溶液中含有cr
足量稀HNO3
溶解
A.AB.BC.CD.D
7.無水三氯化鋁是常用的催化劑,易潮解,易升華,高溫下易被氧氣氧化。現利用如下實驗
裝置(夾持裝置已省略)進行制備,反應原理:
高溫
Cr2O3(s)+3CC14(s)—2CrCl3(s)+3COC12(g)o已知光氣COCl2有毒,遇水發生水解。
關于此實驗說法錯誤的是()
A.G中可盛裝NaOH溶液進行尾氣處理
B.實驗過程中若D處出現堵塞,可微熱導管堵塞處
C.E為產品收集裝置,F裝置可防止E中產品潮解
D.A中試劑為NaOH溶液,長玻璃管可平衡壓強,便于觀察是否出現堵塞
8.除去下列括號內的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A.FeSC)4溶液[Fe2(SO4)31: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
B.Al2O3(Fe2O3):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過濾
C.CO2(CO):通入氧氣,點燃
D.NaCl溶液(Na2soJ:加入過量的BaC"溶液,過濾
9.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圖3圖4
A.用圖1裝置制備乙酸乙酯
B.用圖2檢驗電石與水反應產生的乙怏
C.用圖3裝置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圖4驗證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10.下列探究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選
探究方案探究目的
項
檢驗氯代燃中的氯元素:取適量試劑,先加NaOH溶液,加探究氯代蜂中有無氯元
A
熱、冷卻后,滴加AgNC>3溶液,觀察有無沉淀生成素
可證明甲苯與漠發生了
B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濃澳水,充分振蕩,靜置,下層接近無色
取代反應
C向分子式為C5H8。2有機物中,加入酸性高鎰酸鉀溶液,酸不能確定該有機物中是
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否一定含有碳碳雙鍵
在一支潔凈試管中,加入lmL2%硝酸銀溶液,滴加幾滴2%可證明有機物中不含醛
D
氨水,再加入有機物C3H6。,水浴加熱,無銀鏡出現基
A.AB.Bc.cD.D
IL下列實驗操作、現象與實驗目的或結論一致的是()
選
實驗操作、現象實驗目的或結論
項
將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充滿ImolOz和4molNO2的集氣瓶
A說明NO2支持燃燒
中,木條復燃
用光潔的伯絲蘸取某無色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觀察到火焰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呈黃色鈉鹽
C室溫下,使用pH計測定NaHA溶液的pH<7確定H2A是強酸
驗證濃硫酸具有脫水
D濃硫酸滴入蔗糖中,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漠水,漠水褪色
性
A.AB.BC.CD.D
12.如圖所示實驗方案中,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金屬,溫
攪拌器、鹿
一杯
蓋
隔
熱內筒
層外殼
C
A.研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B.探究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C.準確測定酸堿中和的熱效應D.制備乙酸乙酯
13.下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解釋或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解釋或結論
項
向NaCl、NaBr的混合稀溶液中有淺黃色
AKsp(AgCl)>%(AgBr)
滴入少量稀AgNC)3溶液沉淀生成
溶液先變
3+
S02與Fe反應生成[Fe(SC)2)6『的速
已知[Fe(SC)2)6「呈紅棕色,往紅棕色,
B率比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快,但氧
FeCL溶液中通入S。?后逐漸變
化還原反應的平衡常數更大
為淺綠色
將脫脂棉放入試管中,加入濃硫
有磚紅色
C酸后攪拌成糊狀,微熱,加入新蔗糖水解產物中有葡萄糖
沉淀生成
制氫氧化銅懸濁液
甲乙兩支試管中各加入
乙試管產
2mL5%應。2,甲試管中滴加3
D生氣泡較說明催化活性Fe3+
滴lmol/LCuSC)4溶液,乙試管中
快
滴加3滴lmol/LFeCl3溶液
A.AB.BC.CD.D
14.無水四氯化錫(SnClQ常用作媒染劑和部分有機合成的催化劑。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
置(部分加熱裝置略)制備SnCL并測定產品中SE+含量。
SnO2xH2O),且熔融Sn與C"反應生成SnC)時放出大量的熱。
②Sn熔點為232℃,無水SnCL熔點為246℃、沸點為652℃。
回答下列問題:
(l)a管的作用是o
(2)裝置B、C中的試劑分別為、(填名稱)。
(3)為了獲得較純的產品,當D處具支試管中時,再點燃D處酒精燈。反應制得的產
品中可能會含有雜質SnCL,為加快反應速率并防止產品中混有SnCL,除了通入過量
外,還應控制反應的最佳溫度范圍為。
⑷甲同學欲證明裝置A產生的氣體中含有HQ,設計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乙同學認為,不能確定進入裝置I的氣體只有一種,為證明最終進入裝置I的氣體只有一種,
乙同學提出再加一個裝置,即可完成論證。請給出改進方案:。
⑸反應制得的產品中可能會含有雜質SnCL,Sn在周期表中是第50號元素,基態Sd+價電子
排布式。
(6)碘氧化法滴定分析產品中SY+的含量。準確稱取ag產品于錐形瓶中,用蒸儲水溶解,淀粉
2+4+
溶液做指示劑,用bmollT碘標準溶液滴定,發生反應:Sn+I2—Sn+2r0滴定終點
消耗碘標準溶液5nL,則產品中Sd+的質量分數為(用含a、b、V的代數式表示)。
15.三氯三(四氫吠喃)合銘(HI)[CrCyCTHF%]是極易水解的固體,工業合成中可用于提高
催化劑的穩定性和聚合活性.一種在非水體系中利用索氏提取法合成CrChOHF》的方法如
下:
局部放大圖
圖1圖2
已知:CrCL、COCL均為極易水解或潮解的物質,且光氣(COCU)有劇毒.
①制備無水CrCL:按圖1組裝儀器,稱取L52gCr2()3(綠色)放在反應管中央攤平,通入
電并控制氣流速率,打開管式爐加熱電源至660℃,水浴加熱CC[反應2h,得到CrCL
(紫色)和光氣(cocu);
②合成CrCL(THF)3:按圖2組裝儀器,將步驟①所得無水CrC1和0.15g鋅粉放入濾紙套筒
內,圓底燒瓶中加入100mL無水四氫吠喃(THF),通NzSmin后關閉,接通冷卻水,Zn加
Zn
熱四氫吠喃至沸騰,在索氏提取器中發生反應CrCL+STHF-CrCLCrHF%,回流2.5h后再通
入NZ冷卻至室溫;
③取下圓底燒瓶,在通風櫥中蒸發至有較多固體析出,冷卻、抽濾、干燥后稱量即得產品
4.60g.
回答下列問題:
(1)圖1儀器A的名稱為,可通過觀察現象控制N?流速;圖2通冷
卻水應從(填“a”或"b”)口進水。
(2)制備無水CrCL的化學方程式是o
(3)指出圖1裝置中的缺陷-
(4)實驗中四氫吠喃的作用為;產品沿索氏提取器的管
(2或3)流回圓底燒瓶。
(5)該實驗制得CrC13(THF)3(M=374.5g/mol)的產率為1(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NH4cl固體受熱分解生成的NH3和HC1在試管口遇冷會重新化合生成NH4Cl,故A
錯誤;
B.將濃氨水滴到生石灰固體上時,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會導致NW逸出,此為氨氣的發生裝
置,故B正確;
CNH3極易溶于水,為防止倒吸,倒置的漏斗口剛接觸水面即可,不能浸于水中,故C錯
誤;
D.收集NH3時,為防止NH3與空氣形成對流使收集的NH3不純,通常在導管口放置棉花團,
故D錯誤;
答案選B。
2.答案:答案:C
解析:托盤天平精確度為01g,從稱量原料準確度看,步驟1不能選擇托盤天平稱量原料,
A項正確;
步驟2用玻璃棒攪拌,加快反應物混合均勻,提高反應速率,B項正確;
溫度高于120℃可能會導致產品分解,副產物增多,控制合適溫度是關鍵操作之一,C項錯
誤;
利用DMF、乙醇和丙酮作溶劑溶解產品中雜質,包括未反應的原料等,D項正確。
3.答案:C
解析:A.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應該用玻璃棒引流,故A不正確;
B.過濾時漏斗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故B不正確;
C.制備氫氧化鐵膠體,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繼續加熱到當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時停
止加熱,故C正確;
D.驗證氯氣是否與水反應應該在A中加濃硫酸干燥,故D不正確;
答案選C。
4.答案:B
解析:A.Cu和濃硫酸反應需要加熱才可以生成SO2,實驗I沒有加熱裝置不可以制備S。?,
故A錯誤;
B.Fe(OH)2極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制備Fe(OH)2用煤油封,可以隔絕空氣,使長滴管穿過
煤油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可以觀察到生成白色的Fe(0H)2,故B正確;
C.氨氣極易溶于水,通氨氣應該防倒吸,故C錯誤;
D.裂化汽油含有不飽和鍵,可以和澳加成,不能用于萃取澳水中的Bo,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5.答案:答案:C
解析:A.步驟⑴中白色沉淀一定含有BaCC)3,可能含有CaCC)3,A錯誤;
B.步驟⑵中一定發生的離子反應為BaCO3+2H+-Ba2++CG>2T+H2。,還可能發生
+2+
CaCO3+2HCa+C02T+H2O,B錯誤;
c.將步驟⑵中的稀硝酸改用稀鹽酸,會引入cr,影響實驗結果,c正確;
D.通過分析,該白色粉末一定含有Bad2、Na2co3,可能含有Ca(NC)3)2,D錯誤;故選C。
6.答案:D
解析:A.四氧化三鐵在稀硫酸溶解,生成的鐵離子會與未反應的鐵粉反應生成亞鐵離子,滴
入幾滴KSCN溶液,未顯紅色,不能說明固體物質中不含+3價鐵元素,故A錯誤;
B.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d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可能原溶液中含有銀離子或
在亞硫酸根離子,故B錯誤;
C.將純A1片與純Mg片用導線連接,浸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Mg與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
鋁反應,鋁是負極,應該是鎂片表面產生大量氣泡,而且也不能得出金屬性:Mg>Al,故C
錯誤;
D.滴加AgNC>3溶液時,出現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說明原溶液中一定
含有氯離子,故D正確;答案選D。
7.答案:D
解析:A.光氣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Cl、凡。和CO2,故G中盛裝NaOH溶液進行尾
氣處理,故A正確;
B.CrCL易升華,實驗過程中若D處出現堵塞,可對D處導管用酒精燈加熱即可,故B正
確;C.CrCL易升華,因此E裝置為產品收集裝置,用于收集CrCL,因為CrC^易潮解,故F
裝置中的無水CaCL用于防止G中水蒸氣進入E中,引起CrCh潮解,故C正確;
D.根據題干可知,CrCL易潮解,因此A中為濃硫酸,用于干燥氮氣,長導管的作用為平衡
壓強,觀察實驗是否堵塞,故D錯誤;答案選D。
8.答案:A
解析:A.加入過量的鐵粉將[Fe2(SOj]還原為Fes。4,過濾得到FeSO,溶液,A正確;
B.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氧化鐵不反應,不能達到除去氧化鐵雜質的目的,B錯
誤;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少量一氧化碳不易點燃,且通氧氣會帶入新的雜質氧氣,C錯誤;
D.過量的BaC"溶液引入新的雜質離子,D錯誤;
故選Ao
9.答案:B
解析:A.有氫氧化鈉溶液存在時,乙酸乙酯會水解成乙酸和乙醇,應該用飽和碳酸鈉溶液,
乙酸乙酯不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和揮發出來的乙酸,使之轉化為乙酸鈉溶于水中,溶解
揮發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層得到酯,A錯誤;
B.電石與水反應產生的乙怏,得出混有的雜質氣體時硫化氫和磷化氫,水吸收雜質氣體,乙
怏能使高鎰酸鉀溶液褪色,可以檢查乙怏,B正確;
C.酒精和水互溶,不能萃取碘水中的碘,C錯誤;
D.醋酸的沸點約為H8C,在常溫下,醋酸也會發生揮發,影響實驗結果判斷,D錯誤;
故選Bo
10.答案:C
解析:A.鹵代燃水解后應該加入硝酸進行酸化,否則氫氧化鈉存在影響鹵素離子檢驗,A錯
誤;B.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濃澳水,充分振蕩,靜置,下層接近無色,是因為甲苯萃取了水中
的漠,導致水層成無色,不是發生取代反應,B錯誤;C.向分子式為C5H8。2的有機物中,加
入酸性高鎰酸鉀溶液,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可能該有機物中含有碳碳雙鍵,也可能是含
有醛基,所以不能確定該有機物中是否一定含有碳碳雙鍵,C正確;D.在一支潔凈試管中,
加入lmL2%硝酸銀溶液,滴加幾滴2%氨水,再加入有機物C3H6。,水浴加熱,無銀鏡出
現,是因為氨水不足,D錯誤;故選C。
1L答案:A
解析:A.lmolO?和4moiNO?與空氣形成對照,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NO2支持燃燒,
A項正確;
B.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氫氧化鈉,B項錯誤;
C.若NaHA為NaHSO4,NaHA溶液的pH<7,若NaHA為NaHSO3,
NaHA溶液的pH<7,無法確定H2A是強酸還是弱酸,C項錯誤;
D.濃硫酸與蔗糖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濱水褪色,驗證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D項錯誤;
故選Ao
12.答案:C
解析:2NO2^N2O4AH<0,加入氧化鈣,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紅棕色加深,可以研
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A正確。加入鐵粉,減小Fe3+的濃度,體系顏色改變,可以研究
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B正確。金屬攪拌器能導熱,使體系熱量喪失,該裝置不可以測定
酸堿中和的熱效應,應該用玻璃攪拌器,C錯誤。制備乙酸乙醋,收集產物用飽和碳酸鈉溶
液,D正確。
13.答案:B
解析:A.氯化鈉、漠化鈉溶液濃度未知,不能判斷兩種沉淀的Ksp,故A錯誤;
B.由現象先變為紅棕色可知SO?與Fe3+反應生成[Fe(SO2)6『的速率比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
速率快,最后逐漸變為淺綠色,說明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亞鐵離子的平衡常數更大,故B正
確;
C.脫脂棉本質是纖維素,水解后檢驗葡萄糖應該在堿性環境中進行,水解后沒有加堿將溶
液調整至堿性,操作錯誤,故C錯誤;
D.lmol/LFeCh和Imol/LCuCL溶液不但金屬陽離子不同,而且陰離子也不相同,變量不唯一
化,前者生成氣泡的速率更快,不能說明催化效果Fe3+>Cu2+,故D錯誤;
答案選B。
14.答案:(1)平衡壓強,使濃鹽酸順利流下等
(2)飽和食鹽水;濃硫酸
(3)充滿黃綠色氣體;232-652℃
(4)在裝置H、I之間連接一個放有濕潤淀粉-KI試紙或濕潤紅色布條的試管
(5)5s2
Z?xVxll9xW3_^bxVxll,9
(/<6x)--------------------或------等--
aa
解析:由圖可知,裝置A制取氯氣,由于濃鹽酸易揮發,產生的氯氣里含有氯化氫氣體及水
蒸氣,B裝置試劑為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C裝置試劑為濃硫酸吸收水蒸氣,裝置D生成
SnCl4,在裝置E中冷卻后收集,未反應的氯氣用氫氧化鈉溶液在G中吸收,防止污染空
氣,因SnC)極易水解,應防止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畢業生登記表自我鑒定(20篇)
- 老同學聚會發言稿范文(19篇)
- 施工項目年度工作總結范文(7篇)
- 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設計《形形色色的植物》實驗教學
- 2025公司銷售工作總結(19篇)
- 2025成長演講稿(16篇)
- 社區青少年閱讀活動方案(4篇)
- 《高效團隊建設演練》課件
- 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 5.2.3母親河──長江 教學設計
- 《國內知名服裝品牌》課件
- 2025廣東省能源集團西北(甘肅)有限公司招聘1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尋甸城鄉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筆試信息
- 健康管理考試題庫及答案
- 【MOOC】隧道工程-中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鐵路基礎知識考試題庫500題(單選、多選、判斷)
- JIS G3507-1-2021 冷鐓用碳素鋼.第1部分:線材
- 停電作業工作票配電填寫模板
- 二重積分的概念與性質(課堂PPT)
- 投標法人代表授權書
- 海天注塑機日常點檢表
- 固體火箭發動機制造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