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人版必修1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如圖所示,質量均為m的A、B兩物體疊放在豎直彈簧上并保持靜止,用大小等于mg的恒力F向上拉B,運動距離h時,B與A分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和A剛分離時,彈簧長度等于原長B.B和A剛分離時,它們的加速度為gC.彈簧的勁度系數等于D.在B與A分離之前,它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2、關于慣性,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水平拉動靜止木塊比水平拉著木塊勻速運動所需的力大,所以靜止物體慣性較大B.同一木塊速度大時不易停下,所以速度較大的物體慣性也比較大C.木塊在粗糙桌面上運動時較容易停下,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慣性就越小D.物體慣性的大小與是否受外力作用或外力大小均無關3、如圖所示;直角三角形物體C放在水平地面上,將表面粗糙的兩長方體A;B疊放在一起,輕放在C的斜面上,而后A、B沿斜邊一起下滑,且物體C始終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斜面光滑,則B受到平行斜面向下的摩擦力B.若斜面光滑,則B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C.若斜面粗糙,則A受到的摩擦力為零D.若斜面粗糙,則A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4、物體沿直線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物體某1秒內的平均速度是5m/s,則物體在這1s內的位移一定是5mB.若物體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則物體在第1s內的位移一定是5mC.若物體在10s內的平均速度是5m/s,則物體在其中1s內的位移一定是5mD.物體通過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則物體在通過這段位移一半時的速度一定是2.5m/s5、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出發;下圖是甲、乙兩車的速度圖象,由圖可知()
A.時刻甲、乙兩車的速度相等B.時刻甲、乙兩車相遇C.甲車的加速度大于乙車的加速度D.時刻,甲車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車的平均速度6、如圖為a、b兩物體做勻變直線運動的圖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b兩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B.時,a、b兩物體的加速度相同C.最初4s內,a的平均速度比b的小D.a物體的加速度比b物體的加速度大7、如圖所示,懸崖跳水愛好者正在進行跳水訓練。將跳水愛好者視為質點,其空中運動視為自由落體運動,則能描述其空中運動的圖像是()
A.B.C.D.8、如圖所示,體操運動員在保持該姿勢的過程中,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環對人的作用力保持不變B.當運動員雙臂的夾角變小時,運動員會相對輕松一些C.環對運動員的作用力與運動員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運動員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環對運動員的支持力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9、如圖所示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關于這個物體在前4s內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始終朝同一方向運動B.物體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C.物體在前2s內做勻減速運動D.前4s內物體的位移是0m10、某同學以校門口為原點,正東方向為正方向建立坐標系,記錄了甲、乙兩位同學的位移-時間(x-t)圖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t1時刻,甲的速度不為零,乙的速度為零B.在t2時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C.在t2時刻,甲、乙兩同學相遇D.在t3時刻,乙的速度為零、加速度不為零11、A、B兩物體沿同一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的x--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4s時A物體運動方向發生改變B.0~6s內B物體的速度逐漸減小C.0~6s內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0~6s內某時刻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12、科技的發展正在不斷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如圖甲是一款手機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納米微吸材料,用手觸碰無粘感,接觸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體時,會牢牢吸附在物體上,如圖乙是手機靜止吸附在支架上的側視圖,若手機的重力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手機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為C.手機受到的支持力大于D.納米材料對手機的作用力大小為納米材料對手機的作用力豎直向上13、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速度、平均速度B.速度、路程、平均速度C.位移、速度、加速度D.速度、加速度、路程14、據中國海事局網站消息,葫蘆島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12月19日至20日,每天2時至18時,渤海北部海域進行軍事演習,禁止駛入。如圖所示的位移(x)—時間(t)圖像和速度(v)—時間(t)圖像中甲;乙、丙、丁代表四艘船的運動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四艘船都做直線運動B.0~t1時間內,乙船通過的路程大于甲船通過的路程C.0~t2時間內,丙船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船的平均速度D.0~t2時間內,丙、丁兩船在t2時刻相距最遠15、如圖所示;物塊M靜止于傾斜放置的木板上,使傾斜角θ緩慢增大,在M沿木板滑動之前,受力情況是()
A.物塊對木板的壓力逐漸減小B.物塊所受摩擦力逐漸減小C.物塊所受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不變D.物塊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逐漸變大16、如圖所示,為一遵循胡克定律的彈性輕繩,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點,另一端與靜止在動摩擦因數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塊M相連。當繩處于豎直位置時,滑塊M對地面有壓力作用。B為緊挨繩的一光滑水平小釘,它到天花板的距離等于彈性繩的自然長度。現用一水平力作用于M;使之向右緩慢地做直線運動,則在運動過程中()
A.彈性繩上的彈力逐漸增大B.地面對的支持力逐漸減小C.地面對的摩擦力保持不變D.水平拉力逐漸增大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7、如圖所示,一根不均勻的鐵棒AB與一輛拖車相連接,連接端B為一固定水平轉動軸,拖車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棒長為L,棒的質量為40kg,它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棒的重心C距轉動軸為棒與水平面成30°角。運動過程中地面對鐵棒的支持力為_______N;若將鐵棒B端的固定轉動軸向下移一些,其他條件不變,則運動過程中地面對鐵棒的支持力將比原來__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18、位置和位移。
(1)坐標系。
①建立目的:定量地描述物體的____________
②一維坐標系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位移和路程。
①路程:物體____________
②位移:
a.物理意義:描述物體(質點)____________
b.定義: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
(3)矢量和標量。
①既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標量。
②a時間;b溫度;c力;d質量;e路程;f位移。其中屬于矢量的有cf,屬于標量的有abde.19、某物體沿x軸(圖甲)做直線運動,其坐標隨時間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在t=0時其坐標為x0=___________m,第1s內物體坐標變化量為x=___________m,在第3s末的坐標為x3=___________m,第4s內物體坐標變化量為x=___________m;在第1s內物體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在第2s內物體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在前4s內通過的路程是___________m,位移___________m。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平均速率為___________。
20、某實驗小組用雷達探測一高速飛行器的位置。從時間時刻開始的一段時間內,該飛行器可視為沿直線運動,每隔2s測量一次其位置,坐標為x,結果如下表所示:。t/s024681012x/m050710941759250533294233
根據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該飛行器在這段連續2s時間內的位移之差約為__________m;因此,該直線運動可以近似認為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2)當時,該飛行器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___m/s;
(3)這段時間內該飛行器加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數字).21、質量為2kg的物體如圖所示的裝置懸掛著,繩和滑輪的質量均不計,若CB繩水平,則OA繩的張力為_____________N(保留三位有效數字)若懸線B點緩慢向下移動,則OA繩上的張力___________(填變大;不變、變小)
22、如圖所示,物體的重力G=5N,AO繩與頂板間的夾角為45°,BO繩水平.則AO繩所受拉力大小為________N和BO繩所受拉力大小為________N.
評卷人得分四、作圖題(共4題,共20分)23、畫出圖中各個靜止的球體A所受的彈力的示意圖;各個接觸面和點均光滑。
24、水平桌面上的重物受到50N的重力,用力的圖示法畫出重物的支持力。25、如圖所示的光滑圓球A靜止支撐在長方體尖端B和斜壁C上,在圖中畫A物體的受力示意圖。
26、如圖,A、B兩物體疊放在一起,由靜止釋放后沿光滑固定斜面下滑,下滑過程中A。B始終保持相對靜止,B上表面水平,請畫出物體A,B的受力示意圖。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共1題,共6分)27、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并測定彈簧的勁度系數”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用的每個鉤碼的重力相當于對彈簧提供了水平向左恒定的拉力。
(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
B.用懸掛砝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應保證彈簧位于水平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
C.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
D.用幾個不同的彈簧;分別測出幾組拉力與伸長量,得出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相等。
(2)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時,作出彈力F與彈簧總長度L的關系圖線如圖乙所示。該彈簧的原長為______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_____在該彈簧下端懸掛1.0N的重物時,彈簧的長度為______
(3)該同學實驗時,把彈簧水平放置與彈簧懸掛放置相比較。優點在于:避免彈簧自身所受________對實驗的影響;缺點在于:彈簧與桌面及繩子與滑輪間存在的________造成實驗的誤差。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C【分析】【分析】
【詳解】
試題分析:A、B和A剛分離時,B受到重力mg和恒力F,B的加速度為零,A的加速度也為零,說明彈力對A有向上的彈力,與重力平衡,彈簧處于壓縮狀態.故AB錯誤.B和A剛分離時,彈簧的彈力大小為mg,原來靜止時彈力大小為2mg,則彈力減小量△F=mg.兩物體向上運動的距離為h,則彈簧壓縮量減小△x=h,由胡克定律得:.故C正確;對于在B與A分離之前;對AB整體為研究對象,開始時合力為零,當加向上的拉力F=mg時,整體向上做加速運動;在向上運動過程中,重力2mg不變,彈力在減小,合力減小,加速度減小,故整體做變加速運動.故D錯誤.
考點: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名師點睛】
此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搞清兩個物體分離的條件:一是加速度相等,二是兩物體之間的彈力為零;所以只要分別隔離兩個物體即可求解相關的物理量;此題物理過程比較復雜,需認真分析.2、D【分析】【分析】
【詳解】
A.水平拉動靜止木塊比水平拉著木塊勻速運動所需的力大;說明最大靜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大,而物體的慣性不變,故A錯誤;
B.同一木塊速度大時不易停下;是因為減速需要的位移大,而質量大的物體慣性才大,故B錯誤;
C.慣性的大小是用質量來衡量;而不是由滑動摩擦力來量度,故C錯誤;
D.物體的慣性大小與物體是否受力和受力大小均無關;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故D正確。
故選D。3、D【分析】【詳解】
AB.若斜面光滑,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重力的下滑分力作為合力,提供加速度:
若以A為研究對象;加速度應該與AB整體的加速度保持一致,所以A與B之間沒有摩擦力.故AB均錯誤.
CD.若斜面粗糙,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重力的下滑分力與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加速度:
若以A為研究對象,加速度應該與AB整體的加速度保持一致,所以A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C錯誤,D正確.4、A【分析】【詳解】
A、物體某1秒內的平均速度是5m/s,根據知,物體在這1s內的位移一定是5m,所以A選項是正確的;
B、物體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則在這1s內的位移不一定是5m,故B錯誤;
C;物體在10s內的平均速度是5m/s;在其中1s內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則位移不一定等于5m,故C錯誤;
D、物體通過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則物體在通過這段位移一半時的速度不一定是2.5m/s,故D錯誤;
所以A選項是正確的.
【點睛】
根據去求物體的位移,某段時間內的位移除以這段時間就是這段時間內平均速度.5、A【分析】【分析】
圖象中的斜率表示物體的加速度,圖象由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根據斜率的大小判斷加速度的大小.由圖得知t1時刻甲、乙兩車的速度相同.t1時刻甲;乙兩車位移不等.
【詳解】
由圖可知:t1時刻兩車速度相等,故A正確;圖像的“面積”等于位移,則t1時刻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它們從同一地點出發,則甲在乙的前方,沒有相遇,故B錯誤.甲車圖線的斜率小于乙車圖線的斜率,則甲車的加速度小于乙車的加速度,故C錯誤.由圖可知,0~t1時刻;甲車的位移大于乙車,故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故選A.
【點睛】
本題是速度圖象問題,搞清v-t圖像的物理意義,由圖象根據點線面的含義可直接讀出速度、加速度和位移,還要抓住數學意義來理解物理意義.6、C【分析】【詳解】
A.a、b兩物體的速度均為正值;物體均沿正方向運動,運動方向相同,故A錯誤;
BD.由圖可知:t=4s時,a、b兩物體速度相同,a圖線的斜率絕對值比b圖線的小,則a物體的加速度比b物體的加速度小;故BD錯誤;
C.最初4s內,a的圖線與坐標橫所圍“面積”小于b的圖線與坐標橫所圍“面積”,則最初4s內,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因此,a的平均速度比b的小;故C正確。
故選C。7、C【分析】【分析】
【詳解】
運動員做自由落體運動;則。
v=gt則v-t圖像是過原點的直線。
故選C。8、D【分析】【分析】
【詳解】
A.當人保持靜止不動時;人受到的環的支持力方向不變,且兩個支持力的合力大小始終和重力相等,所以環對人的作用力保持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
B.當運動員雙臂的夾角變小;則滿足環對人的兩個支持力的合力不變,但兩個力的夾角變小,所以運動員受到的兩個支持力變小,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運動員對環的作用力變小,所以運動員會相對輕松一些,故B不符合題意;
C.運動員受到兩個環的支持力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所以環對運動員的作用力與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根據重力的產生原因可知;運動員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運動員對地球的吸引力,故D符合題意。
故選D。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9、B:C:D【分析】【詳解】
A.根據圖象可知;前2s運動方向為負,后2s運動方向為正,不是朝同一方向運動,故A錯誤;
B.從圖象中可知;圖象的斜率不變,因此物體加速度不變,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確;
C.從圖象可知;在前2s內,加速度為正值,速度為負值,所以物體前兩秒內做勻減速運動,故C正確;
D.圖象與時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4s內物體的位移是0,故D正確;
故選BCD。10、A:C【分析】【詳解】
A.x-t圖線斜率的大小代表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負代表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在t1時刻乙車圖像的斜率為0;故乙車的速度為0,而甲的瞬時速度不為零,故A正確;
B.t2時刻兩車圖像的斜率大小可能相同,但斜率正負不同,故t2時刻兩車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但速度方向一定不同,故B錯誤;
C.在t2時刻,甲、乙兩同學的x-t圖線相交,表示在t2時刻;甲;乙兩同學相遇,故C正確;
D.在t3時刻;乙的位移為零;速度不為零,加速度無法判斷,故D錯誤。
故選AC。11、C:D【分析】【詳解】
A.6s內A物體始終朝負方向運動;4s時運動方向沒有發生改變,A錯誤;
B.x-t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圖可知,0~6s內B物體的速度逐漸增大,B錯誤;
C.0~6s內兩物體的位移大小均為6m;故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正確;
D.由圖可知;B的斜率先小于A,后大于A,故0~6s內某時刻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D正確。
故選CD。12、B:D【分析】【詳解】
手機處于靜止狀態,受力平衡,根據平衡條件可知,在垂直支架方向有:FN=Gcosθ+F吸;大于Gcosθ,故A錯誤;B正確;手機處于靜止狀態,受力平衡,受到重力和納米材料對手機的作用力,根據平衡條件可知,納米材料對手機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豎直向上,故C錯誤,D正確.故選BD.
【點睛】
本題是共點力平衡問題,關鍵要掌握平衡條件的推論,靈活運用正交分解法,分析力之間的關系,要求同學們能從題目中獲取有效信息.13、A:C【分析】【詳解】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故選AC。14、A:C【分析】【詳解】
A.位移(x)—時間(t)圖像和速度(v)—時間(t)圖像只能描述直線運動;所以四艘船都做直線運動,故A正確;
B.由位移(x)—時間(t)圖像可知,0~t1時間內;乙船通過的路程等于甲船通過的路程,故B錯誤;
C.速度(v)—時間(t)圖像可知圖像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所以在0~t2時間內丙船的位移小于丁船,根據
可知0~t2時間內;丙船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船的平均速度,故C正確;
D.由于不知道丙丁兩船的初始位置,所以無法確定0~t2時間內丙;丁兩船相距的距離;故D錯誤。
故選AC。15、A:C【分析】【詳解】
設木板與水平面的傾角為θ,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物體受豎直向下的重力mg,垂直木板向上的支持力N,沿木板向上的靜摩擦力f;由于物體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則物塊所受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與重力相平衡,故合力不變.因此:
N=mgcosθf=mgsinθ由題意可知θ逐漸增大,故N逐漸減小,F逐漸增大.
故選AC.
【點睛】
本類題目的解題步驟: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再進行正交分解,最后根據受力平衡寫出所求力的數學表達式,從而可以根據角度的變化情況判斷出力的變化情況.16、A:C:D【分析】【詳解】
對物塊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A.當物塊緩慢向右移動的時;彈性輕繩的伸長量逐漸增大,故彈性繩上的彈力逐漸增大,故A正確;
B.設開始時AB的長度為L,則開始時刻地面對物塊的支持力為
設某一時刻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則繩子的彈力為
其向上分力
故物體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仍為
保持不變;故選項B錯誤;
C.因
故摩擦力也保持不變;故選項C正確;
D.由于繩子的彈力的水平方向的分力
由幾何知識可知為物塊移動的距離,在逐漸增大,根據平衡條件可知水平拉力F逐漸增大;故選項D正確。
故選ACD。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7、略
【分析】【詳解】
[1]以B點為轉軸,在拖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鐵棒力矩平衡,假設鐵棒與水平地面夾角為根據力矩平衡:
滑動摩擦力:
解得:
因為解得:
[2]若將鐵棒B端的固定轉動軸向下移一些,其他條件不變,減小,減小,可知地面對鐵棒的支持力增大。【解析】200增大18、略
【分析】【詳解】
(1)①[1]坐標系建立的目的是定量描述物體位置;
②[2][3][4]一維坐標系的三要素是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
(2)①[5]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②[6]位移描述物體(質點)位置的變化;
(3)①[7][8]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標量。【解析】位置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置的變化大小方向19、略
【分析】【詳解】
[1]由圖乙可知,在t=0時其坐標為x0=2m
[2]第1s內物體坐標變化量為x=3m-2m=1m
[3]在第3s末的坐標為x3=3m
[4]第4s內物體坐標變化量為x=0-3m=-3m
[5]在第1s內物體平均速度為
[6]在第2s內物體平均速度為
[7]在前4s內通過的路程是s=(3-2)m+(3-0)m=4m
[8]前4s內的位移x=0-2m=-2m
[9]前4s內的平均速度為
[10]前4s內的平均速率為【解析】213-31m/s04-2-0.5m/s1m/s20、略
【分析】【詳解】
[1]由表中數據可知,每個2s的時間段內飛行器的位移分別為:則該飛行器在這段連續2s時間內的位移之差分別為:位移之差大致相同,取平均值約為
[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特性可知,時飛行器的速度與到這4s時間內飛行器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即
[3]勻變速直線運動,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與其加速度關系為
題中則飛行器加速度為【解析】80##78##79392.52021、略
【分析】【詳解】
若CB繩水平,則CB繩拉力大小與豎直繩拉力相等,方向水平向右.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
若懸線B點緩慢向下移動,則CB繩不再水平,而是斜向右下,與豎直繩之間的夾角減小,又繩中拉力大小不變,故OA繩上的張力變大.【解析】27.7變大22、略
【分析】【分析】
由題意可知考查共點力的平衡問題;根據力的合成計算可得.
【詳解】
[1]取O點受力分析,受到豎直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物體重力G,水平向右的拉力FOB,沿OA方向的拉力FOA三個共點力合力為零,則G與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簽訂合同代理授權書
- 2025翻譯服務合同(口譯)
- 2025中文版租房合同樣本
- 《神經疾病癥狀學》課件
- 《直腸癌根治術》課件
- 《POCT臨床應用管理》課件
- 《薪資結構設計與優化》課件
- (三診)德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政治試卷(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第七章 第三節“東方之珠”-香港和澳門 教學設計
- 2025年重慶貨運資格證答題竅門
- 2025-2030銅金屬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
- 《關于強化危險化學品“一件事”全鏈條安全管理的措施》學習解讀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含反思】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劃的離婚協議官方文本模板
- 高血壓科普健康宣教課件
- 班級安全員信息員培訓
- 科技領域實驗室質量控制關鍵技術與方法
- 商場運營部的培訓
- 四年級 人教版 數學《小數的意義》課件
- 《糖尿病與肥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