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高二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20世紀初物理學發展史上的出現兩場偉大的革命。這兩場革命促使人類A.擁有了研究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理論體系B.否定了此前物理學取得的一系列成果C.放棄了經典物理學的思想方法和科學理論D.轉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社交方式2、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寫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平?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啟超引這段話的根本意圖是()A.尋找甲午戰爭日勝中敗的歷史原因B.批評洋務派的活動C.證明中國進行社會政治變革的必要性D.比較中日近代化的異同3、【題文】古代中國人積累了豐富的水利資源綜合開發的經驗,其中直接用于經濟建設的工具不包括A.翻車B.筒車C.水排D.地動儀4、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根本原因是()A.兩極格局瓦解B.軍事力量出現多極化C.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D.經濟出現多極化5、英國殖民大臣丘吉爾認為:“如果把我們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聯合起來反對美國的基礎上,那么很難想象還有比這更加糟糕的政策了?!睂@一觀點理解正確的是()A.主張維持英日同盟B.主張同美國結盟C.對英日同盟持反對態度D.主張英、美、日三國結盟6、民國初期,有學者曾說:“革除一個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為什么要革除整個中國幾千年的天命呢?現在的教育革命、紀綱革命、立國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燒房屋,使人失去了靈魂,讓人無所適從。”這表明該學者()A.反對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B.思想較為保守落后C.希望以傳統文化穩定秩序D.主張改造儒家思想7、“建設服務型政府”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成為當前我國科學推進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新口號。縱觀歷代地方行政機構的變遷,下列不屬于其變遷規律的是()A.中央集權是推動地方行政機構變遷的主因B.沿襲為主、變革為輔是歷代地方行政機構變遷的主線C.縣作為地方行政層級的基層組織,具有相對穩定性D.地方行政機構的權力不斷增強,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8、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嚴格的等級規定??脊棚@示,戰國時期,秦國地區君王墓葬規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在經濟發達的東方六國地區,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級差別明顯。這表明()A.經濟發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維系的關鍵B.分封制中的等級規定凸顯了君主集權C.秦國率先消除分封體制走向集權統治D.東方六國仍嚴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9、1961年、1967年英國兩次提出申請加入歐洲煤鋼共同體遭法國否決。最終于1973、英國正式加入歐共體。2011年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公投決定是否退出歐盟的動議。2016年英國經過全民公投,成為第一個退出歐盟的國家。據此可推知()A.英國對經濟一體化三心二意B.歐盟成員間的利益沖突激烈C.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D.經濟一體化不能維護國家利益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10、宗教改革人士主張“信徒皆為祭司”“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種內心自由,純屬精神范圍,只為上帝所知”,由此可知其觀點是()A.否定神職人員特權B.因信稱義C.鼓勵信徒成為祭司D.否定上帝權威11、朱熹認為:“井田之法要行,需是封建?!倍F實卻是“封建實是不可行的。”封建井田“雖是圣人法,豈有無弊?”據此可知,朱熹認為()A.井田制與分封制相輔相成B.宋代具備恢復井田制的條件C.“圣人法”應該與時俱進D.理學是對儒家正統學說的否定12、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中共中央的賀電稱,這標志著我國國防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對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痹訌棻ǔ晒Φ囊饬x()A.極大增強中國國防實力B.導致中蘇關系破裂C.不利于中國國際地位提升D.打破了美蘇的核壟斷13、為了緩和歐洲帝國主義造成的殖民地的反西方情緒,美國常常督促其歐洲盟國實行非殖民化的政策;而歐洲盟國則認為,華盛頓不僅未能理解問題的復雜性而且往往居心叵測。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A.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的矛盾B.美蘇之間的矛盾C.殖民地宗主國與殖民地的矛盾D.東歐和西歐之間的矛盾14、有學者認為:1955-1975年期間,“隨著時間的流逝,‘兩極體制’的現象,或者說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宰制,逐步讓位于新的全球格局?!碑敃r體現這一變化趨勢的有()A.蘇聯的解體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C.不結盟運動的興起D.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15、二戰后初期美國依靠其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試圖實現其稱霸世界的目標。美國在經濟領域的霸主地位得益于()A.布雷頓國際金融體系B.國際貿易體系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D.杜魯門主義16、兩千多年前,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雄踞歐亞大陸東西兩端。它們都面臨管理巨大版圖和眾多人口的問題,兩者采取的指施相似之處有()A.都采取有效手段,加強地方治理B.都制定萬民法,擴大公民權C.都頒布法律,鞏固統治D.都重用貴族,實行分封制17、海關報告說:“大戰爆發不久,中國的進口來源就被切斷。有些工廠的產品供不應求,這些廠處于十分有利的地位歐美市場于1919年年中開放,結果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對各種物資的需求都十分緊迫。中國向國外大量出口,獲利甚厚。”由此可知()A.“大戰”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B.民國政府沒有實行保護工商業的政策C.當時中國已擺脫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D.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曾出現短暫繁榮18、1920年一位生活在上海的廣東商人,可能見到的場景有()A.一堆人圍著黑白電視機觀看節目B.戲院門口的電影廣告吸引民眾駐足觀看C.中山裝、列寧裝等制服大行其道D.乘汽車馬車者,男女雜坐不以為嫌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9、【題文】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時期的人文主義的主要內容是批判神權統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按照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20、【題文】26.普羅泰戈拉強調“____”,認為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準繩,否定神的意志。蘇格拉底提出____是人內在的靈魂,____對美德同樣重要;它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
27.1900年,物理學家____提出了量子假說;____利用量子論成功的解釋了光電效應。
28.曾國藩、李鴻章等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興起了____運動;早期維新派經濟上主張與外國進行____;政治上主張實行____。
29.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并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____;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在學術上實行____辦學方針,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21、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并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______(判斷對錯)22、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實現了“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的任務。______(判斷對錯)23、古代中國小說產生于明清時期;如圖郵票中的故事取自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三國演義》.______(判斷對錯)
24、北宋改進了唐代的集體宰相制,中書管行政,樞密管軍務,三司理財,使宰相權力分割到多個機構。______(判斷對錯)25、【題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被寫入黨章成為黨的指導思想分別是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六大。26、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變革,導致“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這時期的學術思想大放異彩,成為后世思想文化發展的源頭。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4題,共24分)27、1953年,中國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到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28、下圖所示的戰役發生于抗戰初期;粉碎了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是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29、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重視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______(判斷對錯)30、文人畫的特點是集文學、書法、繪畫、篆刻等多種藝術于一體,代表作品有王冕的《墨梅圖》。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單項填空(共2題,共18分)31、雅典的改革家梭倫曾留下詩作:“我手執一個有力的盾牌,站在兩個階級的前面,不許他們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優勢。”“我制定法律,不分貴賤,一視同仁?!边@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種怎樣的改革指導思想?A.中庸,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維護貴族利益D.極力維護平民利益32、意大利在“一戰”前是同盟國成員,而在戰爭爆發后卻倒向協約國一邊參戰。意大利的這種劇烈態度變化()A.使德奧集團一開始就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B.表明意大利認識到德奧集團發動大戰的非正義性C.成為大戰有利于協約國的重要轉折點D.說明國家利益是決定國際關系狀況的主要因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A【分析】【解析】試題分析:20世紀初物理學發展史上的出現兩場偉大的革命是指相對論和量子論的提出,相對論和量子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共同構成了經典物理學的基礎。這兩種理論的提出,解決了經典物理學在微觀領域及宏觀世界方面所面臨的問題。,改變了人們看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它們不僅對物理學本身,對自然科學,而且對人類的思維都產生了重大影響。B錯在“否定”說法,C錯在“放棄”說法,相對論和量子論是對經典物理學的發展;D錯在“轉變社交方式”說法。考點:近現代物理學【解析】【答案】A2、C【分析】從材料中日本“講究官制”與中國“詢某廠船炮之利”的比較可以看出梁啟超言論的根本意圖——政治變革?!窘馕觥俊敬鸢浮緾3、D【分析】【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和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翻車是曹魏馬鈞發明了農業灌溉工具,直接用于經濟建設的;筒車是唐朝創制的農業灌溉工具,是直接用于經濟建設的;水排是東漢時杜詩發明的鼓風冶鐵礦石的工具,用于手工業建設是直接用于經濟建設的;地動儀是東漢張衡發明的測量地震方位的儀器,是間接有利于經濟建設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應選擇D【解析】【答案】D4、D【分析】【分析】分析題干;此題實際上是考查關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即經濟和政治的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映經濟基礎,從根本上說,政治格局的多極化,正是經濟領域多極化的反映,答案為D。
【點評】此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對兩極格局的認識和理解,解題關鍵是會用經濟和政治之間的關系解答實際問題。5、C【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題干中“如果把我們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聯合起來反對美國的基礎上;那么很難想象還有比這更加糟糕的政策了”的信息,可以看出丘吉爾反對英國與日本結盟去抗衡美國,故C項正確;ABD三項與題干意思不符,排除。
【點評】英國受其傳統外交政策影響,反對結盟政策,傾向于均勢政策,希望國家之間彼此制約牽制,保持自身的優勢地位。6、C【分析】材料“革除一個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為什么要革除整個中國幾千年的天命呢”體現了學者反對革除中國的傳統的靈魂,說明只有保持靈魂,才能維護社會穩定秩序,故C項正確;
材料反映了主張學習西方;故AB兩項錯誤;
改造儒家思想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D項錯誤。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掌握新文化運動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了解,主要考查學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新文化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解析】C7、D【分析】A.地方行政機構的調整主要是為了適應中央集權的要求;符合史實,排除。
B.在歷史上;沿襲與變革是發展的主線,B項表述準確,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
C.縣級行政機構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具有穩定性,C項符合史實,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
D.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層級變化規律是地方權力不斷被分割或日益集中于中央;總體趨勢是削弱,表述錯誤,符合題干要求。
故選:D。
本題考查了古代中國政治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掌握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變化的基本史實等。
本題以地方制度為切入點,考查古代中國政治,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窘馕觥緿8、C【分析】材料中“秦國地區君王墓葬規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說明戰國時期分封制在秦國已遭破壞,集權統治模式基本建立起來,故C項正確。
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故A項說法錯誤。
分封制是地方分權模式而非君主集權;故B項說法錯誤。
戰國時期東方六國等級差別明顯并不能說明嚴格遵循分封制度;其實當時分封制在東方六國也遭到破壞,故D項表述錯誤。
故選:C。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戰國時期分封制的破壞。解題的關鍵是對“秦國地區君王墓葬規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的分析理解。
本題考查對戰國時期分封制的破壞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窘馕觥緾9、C【分析】“1961年;1967年英國兩次提出申請加入歐洲煤鋼共同體遭法國否決。最終于1973、英國正式加入歐共體。2011年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公投決定是否退出歐盟的動議。2016年英國經過全民公投;成為第一個退出歐盟的國家”表明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故C正確;
ABD材料未體現;排除。
故選:C。
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是“1961年;1967年英國兩次提出申請加入歐洲煤鋼共同體遭法國否決。最終于1973、英國正式加入歐共體。2011年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公投決定是否退出歐盟的動議。2016年英國經過全民公投,成為第一個退出歐盟的國家”。
本題為中檔題,考查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解析】C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10、A|B【分析】題目中的信息“基督徒的自由只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務方面;一個好基督徒應完全服從業已確立的權威”體現了馬丁?路德“因信稱義”和服從國王的權威的觀點,否定神職人員特權,故AB正確;
CD均不符合題意;故CD錯誤.
故選AB.
本題考查宗教改革;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紀至17世紀進行的一次改革;是資產階級披著宗教外衣的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馬丁路德;加爾文等人,以及發展出來的新教教派.
馬丁?路德及其宗教改革:
①思想:其著作為《關于贖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條論綱》);主張“因信稱義”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這一學說否定了羅馬教皇的權威,帶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
②影響:馬丁路德改革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是一場反對天主教會的社會、思想改革運動,改革后創立的新教登上歐洲歷史舞臺,與原來的天主教、東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解析】【答案】AB11、AC【分析】據材料“井田之法要行;需是封建”“雖是圣人法,豈有無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應了朱熹認為井田制與分封制相輔相成,故A正確;
朱熹指出“封建實是不可行的?!闭f明宋代不具備恢復井田制的條件;故B錯誤;
材料體現了朱熹與時俱進的思想;故C正確;
理學是對儒家正統學說的發展;故D錯誤。
故選:AC。
本題考查儒家思想的發展演變。主要考點:①儒家思想的產生主要主張;②儒家思想的發展演變過程;③儒家思想與封建統治的結合;④儒家思想的影響。
解答本題要能夠從題干所述的材料中尋求正確答案,理解材料中“井田之法要行,需是封建?!倍F實卻是“封建實是不可行的。”的具體含義。【解析】AC12、AD【分析】結合所學可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在美蘇兩個壟斷核武器,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的背景進行的,因此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蘇的核壟斷,極大增強中國國防實力,故AD兩項正確。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中蘇關系破裂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故B項錯誤。
原子彈爆炸成功有利于中國國際地位提升;故C項錯誤。
故選:AD。
本題考查新中國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意義。解題的關鍵是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背景和意義的理解。
本題考查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背景和意義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分析理解能力。【解析】AD13、AC【分析】通過材料“美國常常督促其歐洲盟國而歐洲盟國則認為;華盛頓居心叵測”說明資本主義陣營內部充滿矛盾,A正確;
材料未體現美蘇之間的矛盾;排除B;
通過材料“歐洲帝國主義造成的殖民地的反西方情緒”說明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存在矛盾;C正確;
材料未體現西歐與東歐之間的矛盾;排除D;
故選:AC。
本題考查近代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主要考點①近代西方殖民擴張的興起②近代西方殖民霸權的爭奪③西方殖民擴張的主要方式④西方殖民擴張的影響。
本題考查近代國際社會的主要矛盾。二戰后,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紛紛開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都想擺脫殖民統治,使其與宗主國之間矛盾加劇;另一方面,美國想要稱霸世界,必然會觸及原有歐洲國家的政治利益,使其資本主義陣營之間也存在矛盾?!窘馕觥緼C14、CD【分析】“隨著時間的流逝;‘兩極體制’的現象,或者說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宰制,逐步讓位于新的全球格局”體現了多極化趨勢,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沖擊了兩極格局,符合題意,故CD正確;
A是1991年;排除;
B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CD。
本題考查不結盟運動;解題的關鍵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兩極體制’的現象,或者說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宰制,逐步讓位于新的全球格局”。
本題難度中檔,考查不結盟運動,不結盟運動的內容不斷豐富,但始終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宗旨和原則,支持各國人民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以及發展民族經濟和民族文化的斗爭,維護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國家加強團結;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窘馕觥緾D15、A|B【分析】美國在經濟領域的霸主地位得益于二戰后所建立的以美元的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體系即關稅和貿易總協定;故AB兩項符合題意;CD兩項是美蘇冷戰的表現.
故選AB.
本題主要考查二戰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二戰后形成了以美元的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體系即關稅和貿易總協定.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二戰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的理解.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美國控制了更廣闊的世界市場,促進了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擴大了各國間的經濟交往.【解析】【答案】AB16、AC【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實行的是專制統治,頒布法律,鞏固統治,故AC兩項正確。
B項只符合羅馬帝國;排除。
D項只符合漢代;排除。
故選:AC。
本題考查東西方的政治制度??疾榍貪h帝國和羅馬帝國相同的政治措施。解題的關鍵是結合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政治特點解答即可。
本題考查對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政治制度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比較的能力?!窘馕觥緼C17、AD【分析】一戰期間;列強忙于歐洲戰場,無暇東顧,因此減少了對中國的商品輸出,使得近代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故AD正確;
BC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AD。
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民國初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歷了“短暫的春天“,這是中國社會發展和國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外部為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時機。首先,外國商品輸入量下降,從而改善了中國民族工業品的國內市場環境。其次,由于戰爭,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部分商品的需求增加,為中國貨物出口提供了有利條件。再次,出口增加和國內市場需要,刺激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尤其是紡織業和面粉業的發展?!窘馕觥緼D18、BD【分析】1920年已進入民國;上海是發展較早的通商口岸地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已經滲透到民間,故BD正確;
電視事業是新中國成立后才出現的;列寧裝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比較流行,故AC錯誤。
故選:BD。
本題考查近現代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鴉片戰爭后,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開始,從西方傳入的文化;生活方式推動了中國人的個性解放,首先體現在服飾上擺脫舊的束縛。
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發動巨大變動,中國人民在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等方面,也開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這種變化的總趨勢是:由以往的閉關自守,轉為面向世界;由過去的封建傳統天下,變為向近代化的趨進?!窘馕觥緽D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9、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按照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是啟蒙運動。
考點:本題考查西方人文主義。
點評: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
(1)啟蒙運動在人;自然、國家、宗教和科學的相互關系上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啟蒙運動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斗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按照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高度(為即將到來的資本主義社會提出了種種設想),從而比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更為徹底,更具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窘馕觥俊敬鸢浮垮e20、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填空題主要考查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要求學生對主干知識的掌握非常熟練。要求學生掌握主體知識的主干知識。
點評:作為填空題這個題型,現在一般是不作為考查題型的,但作為考查基礎知識還是可以的,建議取消此題型,因為沒有看到有哪個省的會考或者高考有這個題型?!窘馕觥俊敬鸢浮?6.“人是萬物的尺度”;善、教育。
27.普朗克;愛因斯坦;
28.洋務;商戰、君主立憲制。
29.民主與科學、思想自由,兼容并包21、B【分析】中共十四大并未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故材料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B。
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中共十四大的內容。
本題為基礎題,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四大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窘馕觥緽22、錯誤【分析】根據所學可知;辛亥革命結束的是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非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被徹底推翻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故答案為:錯誤。
本題解答的關鍵是從“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切入;結合辛亥革命進行思考。
本題考查了辛亥革命,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并調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窘馕觥垮e誤23、正確【分析】結合書本知識古代小說產生于明清時期;《三國演義》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材料反映的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
故答案為A。
本題主要考查明清小說;要求學生結合明清時期小說發展的時代背景以及內容特征來分析。
明清時期小說的繁榮與發展與這一時期封建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解答時學生要聯系到明清時期我國古代小說發展的重要表現和四大名著的內容來理解。【解析】正確24、正確【分析】唐朝設立中書??;門下省、尚書??;實行三省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禽智能飼喂與管理系統考核試卷
- 衛浴零售商風險管理與業務連續性規劃考核試卷
- 管理團隊建設考核試卷
- 化學礦產業與現代農業的協同發展考核試卷
- 筆的故障分析與品質改進考核試卷
- 礦物加工自動化與信息化考核試卷
- 稻谷加工與國際貿易實務考核試卷
- 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作體2025屆高三九月份統一聯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中醫經典導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紅橋區名校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考試(1月)生物試題含解析
- 裝配式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 中國古典文獻學(全套)
- 面試真題華中科技
- 自身免疫性腦炎
- 醫院質控科工作質量考核指標
- CRPS電源設計向導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GB/T 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測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 GB/T 4937.22-2018半導體器件機械和氣候試驗方法第22部分:鍵合強度
- GB/T 3452.2-2007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2部分:外觀質量檢驗規范
- 煤礦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庫(附答案)
- 第十章-國際政治與世界格局-(《政治學概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