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復習專題訓練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題型導航
【題型1]生活中常見變化的判斷
【題型2】日常生產流程中變化的判斷
【題型3】古詩詞中變化的判斷
【題型4】化學實驗中變化的判斷
考點一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題型5】中華傳統工藝中變化的判斷
【題型6】成語、民俗中變化的判斷
【題型7】古代文獻記載中變化的判斷
【題型8】現代科學技術中變化的判斷
【題型1]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判斷
【題型2】性質決定用途
考點二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題型3】根據用途推測物質的性質
【題型4】性質與用途的對應
【題型1】探究蠟燭及其燃燒
考點三科學探究【題型2】探究空氣與人體呼出氣體的成分
【題型3】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題型11認識常見儀器
【題型2】常見儀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題型3】基本實驗操作的正誤判斷
【題型4】根據量程和精確度判斷數據的合理性
考點四常見的實驗儀器與實驗操作
【題型5】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
【題型6】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題型7】實驗安全問題及處理
【題型8】錯誤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題型91判斷實驗設計能否達到目的
【題型101常用危險化學品標志
枚①
考題猜最L
考點一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A題型01生活中常見變化的判斷
【例1】下列與樂山有關的生產生活場景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沐川船伐漂流B.夾江燒制瓷磚
C.鋼鐵冶煉D.冰塊融化
【變式1-2】常見的下列現象,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汽油揮發,鍋爐爆炸,糯米釀酒B.鋼鐵生銹,植物腐爛,動植物的新陳代謝
C.牛奶變酸,干冰升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金屬導電,花生長霉,海水蒸發
A題型|02日常生產流程中變化的判斷
【例2】遂寧大英為千年卓筒井采鹽遺址保護區,卓筒井井鹽汲制技藝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卓筒井是用直立粗大的竹筒汲鹵的鹽井,這里的“鹵”為地下開采的鹵水,含有氯化鈉、水、泥沙等物
質,下列制鹽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鐵錐鉆井B.竹筒取鹵C.濾缸濾鹵D.制鹽燒煤
【變式2-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下列制作粽子的環節中,涉及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清洗竹葉B.淘洗糯米C.竹葉包粽D.生火煮粽
【變式2-2]闔中保寧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以下生產過程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清洗原料B.攪拌混勻
C.入壇發酵D.成品裝瓶
》題型03古詩詞中變化的判斷
【例3】詩歌是中華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詩句與化學變化有關的是。
A.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吟》
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D.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變式3-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了古人對世界的認識與思考。下列詩句中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已是懸崖百丈冰B.白玉為堂金作馬
C.沉舟側畔千帆過D.山寺桃花始盛開
【變式3-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
的根和魂。”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以下詩句中劃線部分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D.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04化學實驗中變化的判斷
【例4】蠟燭燃燒及產物檢驗實驗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石蠟受熱熔化B.石灰水變渾濁C.火焰上冒黑煙D.棉質芯線燒焦
【變式4-1】下列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生成炭黑的實驗B.膽磯的研碎
C.用活性炭脫色以制白糖石墨導電實驗
【變式4-2]在下列生產、生活或科學實驗中,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O石油氣
O汽油
A.石油煉制汽油
O潤滑油
原油O
O瀝青
C.農村制沼氣D.二氧化碳做氣體肥料
A題型05中華傳統工藝中變化的判斷
【例5】長沙有許多國家級、省市級非遺項目。下列非遺項目涉及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燒制陶瓷B.雕刻菊花石C.用棕葉編籃子D.用針線制作湘繡
【變式5-1]在成都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一批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列關于成都“非遺”制作工
藝中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鄲縣豆瓣醬B.
D.,成都漆器
【變式5-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下列傳統工藝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煉生鐵B.曬海鹽C.扎風箏D.捏面人
卜6成語、民俗中變化的判斷
》題型
【例6】下列成語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滴水成冰B.星火燎原C.積土成山D.沙里淘金
【變式6-1】化學與生活、生產息息相關。下列新年活動中,主要利用了化學變化的是()
A.敲鐘迎新B.張貼對聯C.制作果盤D.燃放禮花
【變式6-2】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下列成語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聚沙成塔B.死灰復燃C.鐵杵成針D.滴水成冰
》題型古代文獻記載中變化的判斷
【例7】我國古代文獻記載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記載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易經》一“澤中有火,上火下澤”
B.《淮南萬畢術》一“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C.《抱樸子》一“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D.《天工開物》一“侯潮一過,明月天晴,半日曬出鹽霜”
【變式7-1】《天工開物》中記載了“蜀省井鹽”的制備步驟,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變式7-2】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天工開物》中記載了古代煉鐵圖示,介紹了用煤和炭煉鐵的方法
B.荀子《勸學》中寫道:“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C.《夢溪筆談》中記載:“熬膽磯鐵釜,久之亦化為銅”
D.葛洪《抱樸子》中記載:“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了丹砂”
|08現代科學技術中變化的判斷
A題型
【例8】2023年9月21日我國“天宮課堂”開講了。下列太空實驗過程中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點燃蠟燭火焰呈球形B.鋼球碰撞彈開
C.陀螺旋轉變向D.水滴變“水球”
【變式8-1】2022年冬奧會,科技點亮世界。下列變化是化學變化的是()
A.用固態硅膠模壓制“冰墩墩”硅膠外殼B.用“海派絨線”編結頒獎花束
C.用CO2快速“造冰”打造最快冰面D.用氫燃料電池為大巴車提供動力
【變式8-2]我國科技快速發展,下列描述一定存在化學變化的是()
A.“天間一號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B.“嫦娥五號”采集月壤
C.“華龍一號”核電站供電D.“中國天眼”接收宇宙信號
考點二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oi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判斷
A題型
【例1】下列關于物質性質的描述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A.蠟燭能燃燒B.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
C.水通電可以發生分解D.氧氣是一種不易溶于水的氣體
【變式1-1]鈦合金有廣泛的用途是因為其具有下列性質,其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質輕B.堅硬C.易塑造成型D.耐腐蝕
【變式1-2】金可制成金箔,拉成金絲,說明金具有良好的()
A.導電性B.延展性C.導熱性D.抗腐蝕性
A題型|02性質決定用途
【例2】("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下列用途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質的是()
A.氫氣用于填充探空氣球B.氧氣用于醫療急救
C.氮氣用作焊接保護氣D.木炭用于燃燒取暖
【變式2-1]下列事實與物質的物理性質有關的是()
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
C,硫能在空氣中燃燒D.氯化鈉的熔點是801℃
【變式2-2】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同時利用了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脫色用來制白糖
C.二氧化碳用來滅火D.木炭用作燃料
|03根據用途推測物質的性質
A題型
[例3]2021年9月17日神舟12號載人飛船順利返回地球(飛船在下落過程中與空氣摩擦產生大量
的熱)飛船上用到了一種與智能手機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鋁玻璃,以便于觀察飛船外的情況,下
列關于硅酸鋁玻璃性質的推測不正確的是()
A.耐高溫B.見光易分解C.不易與氧氣反應D.透光性好
【變式3-1】七氟丙烷滅火劑容易汽化不留殘渣,適用于電器精密儀器、圖書檔案等的滅火。根據上述
信息可以推測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質是()
A.腐蝕性B.導電性C.沸點高D.不可燃
【變式3-2]常用的“滅火彈”里裝有液態四氯化碳,使用時,液態四氯化碳迅速轉化為氣態并覆蓋在火
焰上。據此推測,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A.氣態時密度比空氣大B.沸點較低,容易氣化
C.不支持燃燒D.無色液體
A題型04性質與用途的對應
【例4】下列應用主要利用了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A.金剛石切割玻璃
石墨電極
C.天然氣做燃料D.石墨用作干電池電極一…
【變式4-1]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活性炭用于吸附色素和異味B.氧氣用于氣割、氣焊
C.酒精用作燃料D.氮氣做保護氣
考點三科學探究
A題型探究蠟燭及其燃燒
【例1】實驗室測定蠟燭在盛有一定體積空氣的密閉容器內燃燒至熄滅過程中,02和CO含量隨時間
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4Q
8
3o
6含
0
含
2o量
量W
18
/%161O
140
020406080100120140160
時間,s
A.曲線②表示CO含量的變化
B.空氣中氧氣含量不足有利于CO生成
C.兩條曲線交點,即達到蠟燭燃燒總量的一半
D.蠟燭熄滅時,容器內氧氣未耗盡
【變式1-1】各種新型傳感器的使用,使部分化學實驗的數據采集更準確,并且能夠在電腦上直觀的顯
示出來。某化學興趣小組將氧氣濃度傳感器放入集氣瓶內,點燃蠟燭后在如圖所示的密閉裝置內燃燒
至熄滅。用氧氣濃度傳感器采集所得這一過程中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
是()
氧氣
積
體
數
分
氧氣
為
度
濃(°
感
隹
器
A.蠟燭燃燒屬于化合反應
B.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C.蠟燭熄滅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D.整個實驗過程中,裝置內物質的總質量不斷減少
【變式1-2]某研究小組在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時發現:鐵繪在氧氣中燃燒有火焰,而蠟燭在氧氣中燃
燒卻有明亮的火焰。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1)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探究一: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點燃蠟燭,將金屬導管一端伸入內焰,導出其中物質,在另一端管口點燃,也有火焰產生(如圖所示)。
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態”或“氣態”)物質燃燒形成的。
(3)探究二:物質燃燒產生火焰的板本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料]
物質熔點/C沸點/C燃燒時溫度/'C
石蠟60-70300-500約600
鐵15352750約1800
鈉97.8883約1400
由上表可知:物質燃燒能否產生火焰與其(填“熔點”或“沸點”)和燃燒時溫度有關。通過上表中石蠟、鐵的
數據對比,由此推測:鈉在燃燒時(“有”或“沒有”)火焰產生。
(4)根據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事實,請你確定硫沸點硫燃燒時的溫度(填“大于”或“小于”)。
|02探究空氣與人體呼出氣體的成分
A題型
【例2】某同學在做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時,進行了如圖的實驗探究。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A.圖1實驗中,吸氣時應打開a,關閉b
B.圖2實驗中,吸氣或呼氣時需要開或關c、d
C.圖2相比圖1的優點是操作簡單,可防止吸氣時乙中液體進入口中
D.圖1或圖2實驗中兩個容器內的澄清石灰水必須體積和濃度相同
【變式2-1]如下圖1所示,將。2、CO2、濕度(測水蒸氣)傳感器探頭放入裝有少量空氣的保鮮袋中,
打開儀器開始采集數據,然后打開夾子,用嘴向袋內緩緩吹氣。采集的數據如圖2所示,縱坐標均為
某氣體體積分數(%),橫坐標均為時間⑸。據圖,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呼入
氣體
數據采集器
圖2
A.表示02體積分數變化的曲線是Z
B.在實驗中200s時沒有采集數據的其余氣體的總體積分數為76.86%
C.Y曲線60s之后逐漸下降,可推測保鮮袋中可能出現的現象是保鮮袋內壁有水霧產生
D.200s時保鮮袋內含量最多的是氧氣
【變式2-2]某興趣小組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進行探究。
(1)小明進行了實驗并得出結論如下表,請補充完整。
實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解釋與結論
驗
?收集兩瓶呼出的氣體//
向其中一瓶氣體中加入澄清的石灰
②消石灰水變化學方程式為
水,振蕩
燃著的木條熄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導致木
③向另一瓶氣體中插入燃著的木條
火條熄滅
(2)小紅認為實驗③的結論不正確,并查閱到相關資料。
【資料卡片】
I.經測定,人體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大約是:
氣體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其他氣體
吸入的空氣(%)78210.030.070.9
呼出的氣體(%)781641.10.9
II.用氧氣、二氧化碳傳感器在燒杯頂部測量杯內兩支蠟燭從點燃到全部熄滅后,杯內氧氣和二氧化碳
的濃度變化如圖。
II.將燃著的木條插入含20%氧氣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木條能正常燃燒。
請結合以上資料,簡述小紅認為實驗③結論不正確的理由。
>題型Io3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例3】(2022?安徽合肥?九年級校考期末)維生素C能夠使淀粉-碘溶液褪色。常溫下,利用如圖實驗
測定蘋果汁和橙汁中維生素C量的相對多少,要得出正確結論,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條件是
淀粉-碘溶液
A.膠頭滴管每次吸取果汁的體積B.膠頭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體積
C.燒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濃度D.燒杯中淀粉-碘溶液的體積
【變式3-1】法拉第曾以《蠟燭的故事》為題為青少年連續開展了多次報告。下表列舉了報告中涉及的
問題及對問題的回答,其中“對問題的回答”屬于“設計實驗方案”的是
選項問題對問題的回答
A吹滅蠟燭時產生的白煙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燭油蒸氣。
B火焰為什么向上?熱氣流上升,形成對流。
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與火焰中有碳顆粒有關,碳顆粒會影響火焰明亮程度。
D火焰不同部位溫度高低如何比較?用一張紙在火焰中心一掠,觀察紙上留下的火痕特點。
A.AB.BC.CD.D
【變式3-2】點燃蠟燭時,小美發現有一根燭芯沾有食鹽的蠟燭比普通蠟燭燃燒的時間長些。請你與小
美一起探究,并回答相關問題。
【提出問題】食鹽是否能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
【猜想】一定量的食鹽可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
【實驗方案】取6支相同的蠟燭,在其中5支的燭芯周圍分別放入不同量的食鹽,另1支不放食鹽,
分別測定它們的燃燒時間。
【實驗結果】
食鹽質量(g)00.10.50.70.91.0
燃燒時間/分鐘101518232527
燃燒情況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滅極易滅
【實驗結論】
(1)從燃燒時間看,除了能得出結論外,還能得出的規律;
(2)從燃燒情況得出的結論是。
【實驗反思】
(3)此實驗的對照組是。
(4)你認為此實驗結果有什么實際應用價值。
(5)此實驗方案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如(至少寫出一點)。
考點四常見的實驗儀器與實驗操作
A題型
【例11下列儀器對應的名稱正確的是()
【變式1-1】下列化學儀器對應的名稱書寫正確的是()
A.試管架
C.坦瑞鉗
【變式1-2】下圖所示儀器沒有經過磨砂處理的是
【例2】在實驗室中,藥品和儀器的存放應符合一定規范,如圖中物質存放在對應的容器中,符合規范
的是()
【變式2-1]實驗室過濾操作中,不需要的儀器是
(1)儀器B的名稱是;
(2)實驗室用于夾持試管的是(填序號,下同);
(3)瓶口一般需要經過磨砂處理的有;
(4)酒精燈中添加酒精,一般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A題型基本實驗操作的正誤判斷
【例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變式3-1】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自
用
放
滴
瓶
回
水
檢查氣密性來
洗
沖
的
過
管
滴
D.放置洗凈的試管
【變式3-2]實驗室用鋅和一定體積稀硫酸制取氫氣,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加入鋅粒
D.收集氫氣
A題型根據量程和精確度判斷數據的合理性
【例4】某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時,先將量筒平放在桌面上,初次平視刻度讀數為20mL,倒出部分液
體后,俯視刻度讀數為5mL。該同學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
A.等于15mLB.大于15mLC.小于15mLD.無法判斷
【變式4-1]下列藥品取用量正確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取2.45g的食鹽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8.76mL的水
C.未說明用量的情況下,固體藥品要取用1/3試管的量
D.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液體藥品一般取用1~2mL
【變式4-2]正確記錄實驗數據是一項實驗基本技能。某同學記錄的實驗數據錯誤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取13.2g食鹽固體
B.用10mL量筒量取8.36mL蒸儲水
C.向10mL試管中倒入約3mL蒸儲水
D.普通溫度計上顯示的室溫讀數為25.5℃
|05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
>題型
【例5】化學實驗操作中常常有許多“先后”之分,否則就會出現事故或者使實驗失敗等,下列實驗操作
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時,先加質量小的祛碼,后加質量大的祛碼
B.用滴管吸取液體時,先伸入液體中然后擠捏膠帽排出空氣吸取液體
C.實驗室制取少量氣體時,先裝藥品,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先預熱試管,后集中加熱藥品
【變式5-1】化學實驗操作中常涉及“先后”問題,下列操作的先后順序錯誤的是()
A.制取氣體: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加入藥品
B.點燃可燃性氣體:先檢驗氣體的純度,后點燃
C.CO還原CuO實驗結束時:先停止通CO,后撤離給CuO加熱的酒精燈
D.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結束后:先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后把集氣瓶移出水槽
【變式5-2】化學實驗操作的“先”與“后”,對化學實驗結果、師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列試
驗操作先后次序中,錯誤的是()
A.點燃一氧化碳前,先檢驗一氧化碳的純度
B.制備氣體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裝藥品
C.加熱二氧化錦與氯酸鉀混合物制取氧氣后,先移導管出水面,后停止加熱
D.掏沼氣池(沼氣池內有大量可燃性氣體CH4)前,先進行燈火試驗
》題型06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例6】下列基本實驗操作的圖示正確的是()
一
一-
二V
三-
三
A.讀液體體積-B.檢查氣密性
Mr-
-
七
一
一
【變式6-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檢查下圖裝置的氣密性。當向右緩慢拉動注射器活塞時,如
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則能觀察到。
A.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產生氣泡B.錐形瓶中液面明顯上升
C.長頸漏斗內有液柱上升D.注射器內有液體進入
【變式6?2】下列裝置操作圖不能用于檢查氣密性的是()
A.B.
A題型實驗安全問題及處理
【例7】在實驗中應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守則和操作規范。下列操作或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章輕微燙傷用大量冷水沖洗B.用手直接拿加熱中的蒸發皿
C.「鼻子湊到試管口聞氣味D.手持試管加熱
【變式7-1】實驗過程一定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發現酒精量不足,向燃著的酒精燈里加酒精
B.用完酒精燈后用嘴去吹滅酒精燈
C.不慎將酒精燈碰倒,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立刻用濕布撲滅
D.實驗時眼睛里濺進了藥液,馬上用手揉眼睛
【變式7-2】下列對實驗意外事故的處理錯誤的是()
A.若不慎將燃著的酒精燈碰倒,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應立刻用濕抹布撲蓋
B.若不慎將燒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將腐蝕性藥液濺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沖洗
D.若不慎被紅熱的金屬燙傷,應立即用大量涼水沖洗或浸泡,并涂燙傷膏
A題型08錯誤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例8】圖中“錯誤操作”與對應選項中“可能產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標簽受損B.沾污滴管
-
-
-
-
-
三
實際值比稱量值偏大D.T〕讀數比實際值偏大
c.r
-3一
I-
-3一
一
【變式8-1】下圖的“錯誤實驗操作”與下面對應的“可能產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體噴出B.不能準確稱出物質質量
C.讀數偏大D.液體不會濺出:
6
【變式8-2】下圖的“錯誤實驗操作”與下面對應的“可能產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液體噴出試管破裂
~-
自
用
水
來
洗
D.沖
的
過
管
滴
》題型判斷實驗設計能否達到目的
【例9】下列實驗裝置設計,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Q2
嘀
ABCD
A.證明CO?能與水反應B.證明質量守恒定律
C.室溫下,證明MnO2能加快HQ2的分解D.收集氧氣
【變式9-1]下列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干燥
三一!物油
卜失釘W空氣探究鐵生銹需要氧氣
W卷驗證蠟燭燃燒的產物中有水
【變式9-2]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外焰
火柴梗內焰
A.探究甲烷的組成B.比較火焰三層溫度L夢焰心
紅棕色
C.驗證木炭具有吸附性NO?氣體D.驗證面粉在一定條件下能爆炸二由.
鼓空氣
面粉
A題型10常用危險化學品標志
【例10】小明發現盛放酒精的塑料桶上標簽脫落了。小明應為其貼上()
A,D?\劇毒品/
NiZ
【變式10-1】生活、工作場所常見到一些警示圖標。下列圖標放置地點錯誤的是()
/運輸濃硫酸的槽罐車B.
A.,腐蝕是存放酒精的試劑柜
C,面粉加工廠D.城市居民住宅區
禁止煙火
【變式10?2】學校采購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噴霧。你建議在存放處張貼的警示標識是()
C.
D為
參考答案
考點一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loi生活中常見變化的判斷
A題型
【例11B
【詳解】A.沐川船伐漂流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
B.夾江燒制瓷褥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
C.峨眉山冰雪融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
D.馬邊采摘綠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1-11D
【詳解】A、光合作用,有氧氣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火箭發射,包含燃料的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鋼鐵冶煉,有鐵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冰塊融化,只是狀態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D。
【變式1-2]B
【詳解】A、汽油揮發、鍋爐爆炸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糯米釀酒的過程中有新物
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植物腐爛、鋼鐵生銹、動植物的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都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
C、干冰升華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牛奶變酸、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有新
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誤;
D、海水蒸發、金屬導電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花生長霉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
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選Bo
|02日常生產流程中變化的判斷
A題型
【例2】D
【詳解】A、鐵錐鉆井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竹筒取鹵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濾缸濾鹵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制鹽燒煤過程中,煤燃燒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2-11D
【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
【詳解】A.清洗竹葉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B.淘洗糯米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C.竹葉包粽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D.生火煮粽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此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2-2】C
【詳解】A、清洗原料,只是洗去原料表面的灰塵等,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攪拌混勻,只是將原料等混合均勻,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入壇發酵,有醋酸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成品裝瓶,只是將醋裝入瓶中,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03古詩詞中變化的判斷
A題型
【例3】A
【詳解】A、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燃燒石灰石,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
化;
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結冰、下雪,只是水的狀態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
變化;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的是瀑布,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狂風怒號,卷走茅草,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Ao
【變式3-11D
【詳解】A、己是懸崖百丈冰只是水的狀態發生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
B、白玉為堂金作馬只是物質形狀發生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C、沉舟側畔千帆過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
D、山寺桃花始盛開后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選項正確;
故選D。
【變式3-21B
【詳解】A.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春江水暖鴨先知,無
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B.爆竹聲中一歲除,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此選項符合題意;
C.千樹萬樹梨花開,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D.日照香爐生紫煙,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04化學實驗中變化的判斷
》題型
[例4]A
【詳解】A、石蠟受熱熔化,只是狀態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火焰上冒黑煙,是因為碳不完全燃燒生成炭黑,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棉質芯線燒焦,發生了燃燒,一定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Ao
【變式4-11A
【詳解】A、生成炭黑的實驗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正確;
B、膽磯的研碎該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
C、用活性炭脫色以制白糖該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
D、石墨導電實驗該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
故選Ao
【變式4-21A
【詳解】A、石油分儲得到石油氣、汽油等產品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質的沸點不同從而對各物質進行分離,
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是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B、石墨和金剛石是不同的物質,石墨變成金剛石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C、農村制沼氣有甲烷等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D、二氧化碳做氣體肥料是二氧化碳和水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是化
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05中華傳統工藝中變化的判斷
》題型
[例5]A
【詳解】A、燒制陶瓷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
B、雕刻菊花石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用棕葉編籃子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用針線制作湘繡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變式5-11A
【詳解】A、鄲縣豆瓣醬制作過程中發生了緩慢氧化等,一定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西竹編制作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蜀繡工藝制作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成都漆器制作過程中,只是將漆涂抹在器具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Ao
【變式5-21A
【詳解】A、煉生鐵是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將鐵從鐵的化合物中還原出來,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
變化;
B、曬海鹽,只是狀態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扎風箏,只是形狀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捏面人,只是形狀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A?
卜6成語、民俗中變化的判斷
A題型
【例6】B
【詳解】A、滴水成冰是物質狀態改變,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星火燎原發生了燃燒,過程中有物質發生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C、積土成山,是物質形狀改變,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沙里淘金,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變式6-11D
【詳解】A、敲鐘迎新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張貼對聯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制作果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燃放禮花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6-21B
【詳解】A、聚沙成塔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死灰復燃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
C、鐵杵成針過程中只是物質形狀發生改變,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滴水成冰過程中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改變,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07古代文獻記載中變化的判斷
A題型
【例7】D
【分析】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詳解】A、《易經》一“澤中有火,上火下澤”,火加熱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A正確;
B、《淮南萬畢術》一“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曾青得鐵生成銅,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
C、《抱樸子》一“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有銀和丹砂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
確;
D、《天工開物》一“侯潮一過,明月天晴,半日曬出鹽霜”,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正確。故選D。
【變式7-11D
【詳解】A、挖鑿鹽井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則過程中發生物理變化;
B、剖竹去節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則過程中發生物理變化;
C、汲取鹵水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則過程中發生物理變化;
D、井火煮鹽過程中有物質的燃燒,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則發生化學變化。
故選D。
【變式7-21B
【詳解】A、用煤和炭煉鐵,生成新物質鐵,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B、“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水變冰的過程中,只是物質狀態發生變化,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符合題意;
C、“熬膽磯鐵釜,久之亦化為銅”過程中生成新物質銅,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D、“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了丹砂”過程中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08現代科學技術中變化的判斷
A題型
【例8】A
【詳解】A、點燃蠟燭,發生了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正確;
B、鋼球碰撞彈開,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
C、陀螺旋轉變向,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
D、水滴變“水球”,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
故選:Ao
【變式8-1】D
【解析】A、用固態硅膠模壓制"冰墩墩''硅膠外殼,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用“海派絨線”編結頒獎花束,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用CO2快速“造冰”打造最快冰面,只是二氧化碳的狀態發生了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用氫燃料電池為大巴車提供動力,發生了氫氣的燃燒,有新物質水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D。
【變式8-2】A
【解析】A、“天問一號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中,燃料的燃燒屬于化學變化;
B、“嫦娥五號”采集月壤是物理中力的作用,沒有涉及化學變化;
C、核電站的原理主要是核裂變放出的熱能被水吸收形成蒸汽,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動,汽輪機轉動帶動
發電機發電。整個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
D、“中國天眼”接收宇宙信號是利用物理中對波的檢測,沒有涉及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Ao
考點二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oi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判斷
A題型
【例11D
【分析】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是物理性質,需要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化
學性質。
【詳解】A.蠟燭能燃燒,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成鐵銹,有新物質生成,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該選
項不符合題意;
C.水通電可以發生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
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氧氣是一種不易溶于水的氣體,溶解性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1-11D
【詳解】A、質輕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堅硬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易塑造成型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耐腐蝕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該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1-2](2023?江蘇揚州?統考中考真題)金可制成金箔,拉成金絲,說明金具有良好的
A.導電性B.延展性C.導熱性D.抗腐蝕性
【答案】B
【詳解】金子被壓成薄薄的金箔、被拉成幾十上百倍長度的金絲,這些都表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選B。
|02性質決定用途
A題型
[例2]A
【詳解】A、氫氣是密度最小的氣體,可用于填充探空氣球,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來體現,屬于
物理性質,故A正確;
B、氧氣可供給呼吸,可用于醫療急救,該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來體現,屬于化學性質,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孔樁如何施工方案
- 北京公務員真題試卷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9單元 課題3 溶液的濃度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海南公務員考試試題真題
- 別墅裝修施工方案怎么寫
- 2025-2030中國尼龍防靜電電子手套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小麥蛋白行業消費前景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小微金融行業創新策略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
- 機械模型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智慧城市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區高三一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歷史期中模擬試卷(1)含答案
- 2024年山東省國控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學校校園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履職承諾協議書
- 勞務外包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廣東廣州市海珠區官洲街道辦事處政府雇員公開招聘5人(必考題)模擬卷含答案
- 結構膠msdslord第一部分化學產品和公司名稱
- 低血糖昏迷搶救預案及流程
-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課時練(同步練習)(共24課)
- 從專業走向管理
- 2022年中國礦業權評估新準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