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IKVISION
I電力行業系統解決方案
水電站安防
以客戶為中陽的安全解決之道
目錄
第一章背景與需求................................................7
1.1行業背景.................................................7
1.2現狀分析.................................................8
1.3需求分析.................................................8
第二章設計思路.................................................11
2.1指導思想................................................11
2.2設計目標................................................11
2.3設計原則................................................12
2.4設計標準................................................13
2.5部署原則................................................14
2.5.1治安風險等級.........................................14
2.5.2防護區域劃分........................................15
2.5.3系統配置原則........................................16
第三章系統總體設計.............................................18
3.1技術路線................................................18
3.2系統架構................................................19
3.3系統功能................................................20
3.3.1基礎功能............................................20
3.3.2擴展功能............................................21
3.4系統優勢................................................22
3.4.1可靠的系統設計.......................................22
3.4.2優異的系統架構......................................22
3.4.3清晰的圖像質量......................................23
3.4.4先進的智能分析......................................24
3.4.5專業的中心存儲......................................25
3.4.6實用的物聯感知......................................26
3.4.7前沿的移動應用......................................27
第四章前端系統設計.............................................28
4.1前端系統概述............................................28
4.2視頻監控系統............................................28
4.2.1常規視頻監控........................................28
4.2.2智能視頻監控........................................29
4.2.3水電站監控點位分析...................................38
4.3水域周界探測報警系統....................................39
4.4一卡通管理系統..........................................40
4.4.1門禁管理系統........................................40
4.4.2梯控管理系統........................................48
4.4.3考勤管理系統........................................51
4.4.4在線巡查系統........................................53
4.4.5消費管理系統........................................55
4.4.6人員通道系統........................................59
4.4.7訪客管理系統........................................60
4.4.8原有門禁系統接入....................................64
4.5入侵報警業務............................................64
4.5.1入侵報警業務簡介....................................64
4.5.2系統架構............................................64
4.5.3設備類型............................................65
4.5.4設備部署............................................67
4.5.5系統功能............................................67
4.5.6原有入侵報警設備接入................................68
4.6出入口管理系統..........................................69
4.6.1車輛入出場流程.......................................69
4.6.2系統功能............................................72
4.6.3主要設備介紹........................................76
4.7智能巡檢系統(擴展功能)................................78
4.7.1系統組成............................................78
4.7.2前端系統............................................79
4.7.3網絡傳輸系統........................................83
4.8公共廣播系統(擴展功能)................................84
4.8.1技術介紹............................................84
4.8.2需求分析............................................85
4.8.3系統組成............................................86
4.8.4主要功能............................................89
4.8.5配置原則............................................90
第五章中心系統設計.............................................92
5.1中心系統組成............................................92
5.2服務器管理系統..........................................92
5.2.1服務器...............................................92
5.2.2工作站..............................................94
5.3存儲系統................................................94
5.3.1存儲系統概述........................................94
5.3.2CVR存儲模式........................................98
5.3.3視頻云存儲..........................................99
5.3.4存儲配置...........................................100
5.4解碼拼接控制系統.......................................104
5.4.1解碼器.............................................104
5.4.2圖像處理器.........................................106
5.4.3視頻綜合平臺.......................................107
5.5顯示系統...............................................111
5.5.1產品介紹...........................................112
5.5.2主要功能...........................................116
5.6視頻質量診斷系統.......................................122
5.6.1系統優勢特點........................................122
5.6.2系統核心技術.......................................123
5.6.3系統功能特性.......................................124
5.6.4系統部署方式........................................125
第六章承載網絡設計............................................127
6.1傳輸網絡總體設計.......................................127
6.1.1設計思路...........................................127
6.1.2設計要求...........................................127
6.2網絡詳細設計...........................................129
6.2.1網絡結構設計.......................................129
6.2.2組網方式...........................................132
6.2.3VLAN規劃.........................................134
6.2.4網絡IP地址規劃....................................135
6.2.5路由總體規劃.......................................136
6.2.6網絡傳輸帶寬要求...................................136
6.2.7網絡可靠性設計.....................................137
6.2.8網絡安全性設計.....................................138
6.2.9網絡管理規劃.......................................139
第七章平臺軟件設計............................................141
7.1平臺總體架構...........................................141
7.1.1基礎平臺層..........................................142
7.1.2平臺服務層.........................................142
7.1.3業務層.............................................142
7.1.4應用層.............................................142
7.2平臺關鍵技術...........................................142
7.2.1中間件技術..........................................143
7.2.2構架/構件技術.......................................143
7.2.3工作流技術.........................................143
7.2.4XML和WebServices技術...........................144
7.3平臺模塊...............................................144
7.4平臺功能...............................................145
7.4.1通用業務功能.......................................145
7.4.2基礎管理功能.......................................150
7.4.3擴展業務功能.......................................154
7.5平臺運行環境...........................................157
7.5.1硬件環境...........................................157
7.5.2軟件環境...........................................158
7.6平臺性能指標...........................................159
第一章背景與需求
1.1行業背景
水電是清潔能源,可再生、無污染、運行費用低,便于進行電力調峰,有利
于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社會的綜合效益。在地球傳統能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
世界各國普遍優先開發水電,大力利用水能資源。中國水電站在數量和裝機規模
上均居世界第一,水電站建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國民經濟
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在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國家高度
重視水電發展,并把水電放在能源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目前“十三五”能源規
劃已啟動,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動能源結構優化的重要方面,各地將大力發
展水電。根據發改委、能源局、環保部三部門聯合發布的《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
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出要重點發展水電基地。
大型水電站都具有裝機容量大的特點,影響著區域供電。同時對電站運行維
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某個電站發生故障,將造成大面積停電,嚴重影響
社會的和諧穩定。
近年來,國際國內恐怖活動活躍,重大惡性恐怖事件頻繁發生。可靠供電關
系著社會的穩定,水電站作為重要的電力生產企業,電站水庫、大壩(含副壩)、
發電廠房、引水渠極易成為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屬于重點防范對象,反恐任務
重、責任大。結合國內近年來的反恐形勢,為切實加強電力設施安全防范標準化
規范化建設,公安部會同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電力設施治安風險等級和安全
防范要求》(GA1089-2013,以下簡稱《安防要求》),該《安防要求》已于2013
年9月30日由公安部發布,于2013年11月1日起實施。
目前各級單位收到通知后已開始貫徹執行,深入開展調查摸底,督促落實安
全防范措施。作為國內第一、世界第三的安防企業,海康威視應需而動,針對《安
防要求》開發出水電站安防反恐整體解決方案,助力電廠反恐。
1.2現狀分析
水電站安防反恐系統涵蓋的子系統眾多,組成系統包括視頻監控系統、出入
口管理系統、智能一卡通系統、入侵報警系統、作業過程管理系統、周界水域偵
測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根據我司對部分水電站的調研以及和設計院的交流,
發現大多數水電站只部署有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管理系統、入侵報警系統、門
禁系統等部分系統,而且現有系統也沒有有效應用起來,在系統功能、資源共享、
業務整合上存在諸如以下各個亟待改善的方面:
?現有視頻監控系統利用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且部分重點區域仍存在
監控盲區;
?各系統在功能實現上各自分工,一般情況下均需要安裝配置軟件及操作
軟件,造成機房軟硬件的兀余;
?電廠沒有安防一體化管理系統,無法實現設備的統一監測,增加了系統
運維成本及安全隱患;
?沒有統一的數據庫,無法在內部實現信息共享,以及系統數據的統一管
理與維護;
?系統聯動多數局限于硬件聯動,增加實施與維護的復雜度;
?系統軟件聯動不靈敏,聯動界面風格差,不易于觀察操作;
?無法實現遠程查看整個系統的運行數據,大部分系統信息不離管理機房,
不利于上層管理;
?輔助系統信息孤島林立,沒有一個統一的安防平臺做集成管理。
鑒于以上分析,現行水電站安防反恐管理迫切需要?套統一的管理平臺,對
各系統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業務管理,降低投資成本及運維成本。
1.3需求分析
本方案主要遵循《電力設施治安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范要求》的相關設計標準
規范,標準中水電站的治安風險等級按其總裝機容量分為三級,分別有對應的安
全防護級別,安全防范系統的配置需滿足安全防護等級,企業可根據自身安全管
理需求提升系統配置。
同時方案還參考了《電力行業反恐怖防范標準(試行)(水電部分)》的要求,
標準中提及的非常態防范標準及應急管理,我們也需在方案中考慮,并與預案相
結合。
通過對以上兩大標準的解讀,結合項目實際需求及系統現狀分析,水電站安
防反恐系統的需求主要分子系統及一體化管理平臺兩方面。
子系統的部署及管理需求:
?廠區內重要區域應無監控盲點、監控點能夠正常輸出視頻信號,確保監
控中心對全廠區的全面監視、監管;
?廠區內重要區域監控點能夠支持高清監控,看清進入區域人員的臉部,
并支持行為分析,在布防情況下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如非法闖入、徘徊、
聚集),能夠及時報警;
?進廠大門部署訪客系統,并與公安系統聯網,對進廠區的人員進行身份
信息的核實,避免通緝人員混入廠區對電廠造成破壞;
?為了便于管理,廠區采用智能一卡通系統,對不同人員(員工、承包商、
訪客)進行授權,集出入口管理、門禁管理、電梯層控等功能于一體,
生產區與辦公區需明顯隔離;
?需要便捷的智能巡檢系統,可通過前端攝像機和巡檢人員攜帶的移動單
兵設備,并且與RFID電子標簽相結合,可對工作人員巡檢全過程進行
管控。
?出入口管理系統主要部署在進廠大門及生產區大門,除了通過車牌識別
進行身份認證,還需結合一卡通系統,只有車輛和人員都確定無誤,才
能開啟車輛道閘;
?入侵報警系統需要通過動環報警主機可以對各個防區進行分別管理,同
時可以實現與視頻監控、燈光等實現系統報警聯動;
?應急指揮系統作為反恐應急和事故管理的重要技術保障,發生事故時,
需要現場人員第一時間發回事故現場情況,并及時、準確、全面的將現
場情況反饋到調度中心。
?環境監測系統需要整合環境量數據,并和系統中的攝像機、聲光報警設
備等做聯動動作;
一體化管理平臺的需求:
?水電站安防反恐一體化管理平臺需全面集成廠區內的主流系統,實現了
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停車庫管理系統、入侵報警系統、電
子巡更系統、公共廣播系統等多個子系統的完全接入;
?水電站安防反恐一體化管理平臺需建立一套高集成、高智能化的管理機
制,滿足統一的配置管理、數據共享、功能聯動和業務優化等系統需求;
?水電站安防反恐一體化管理平臺需依托視頻監控系統,實現與其他系統
的聯動,從而對實物保護系統的報警處理、日常運行管理、突發事件處
置等各種業務進行統一的控制與管理;
?電力設施的安防反恐應堅持技防、物防、人防相結合的原則,水電站安
防一體化管理平臺需支持不同預案的配置。
第二章設計思路
2.1指導思想
水電站安防反恐系統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以電站維穩和安全保衛工作常態化
開展為基礎,通過加強和升級電站電力設施反恐怖防范人防、物防、技防標準,
規范反恐怖防范工作,提高應急響應軟件和應急保障硬件建設水平,建立水電站
反恐怖防范長效管理機制,以先進適用技術為支撐,確保水電站運行工作安全。
2.2設計目標
安防反恐系統作為水電站反恐防范的核心環節,穩定運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滿足保衛控制中心對水電站的安全管理,需建立一套適應水電站的現代化管理
系統。系統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網絡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應用功能完
備,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子系統的統一集成
對各子系統進行統一的監測、控制和管理,可以兼容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
控制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巡更系統等多個安防業務應用子系統。各子系統按照
統一標準接口通過中心平臺進行信息交換和控制信令交換。將分散的、相互獨立
的子系統用相同的環境、相同的軟件界面進行集中管理,并可以監控各子系統的
運行狀況。
A高清化與智能化
全方位支持高清圖像的前端采集、編碼傳輸、錄像存儲、解碼回放,在各個
環節都體現了高清處理,實現真正的高清監控。業界首個Smart2.0“智系統”,
為用戶提供一站式Smart智慧監控解決方案,既延續了“微智能,大智慧”的監
控理念,也利用“智系統”滿足了“深應用”的監控需求
>統一的管理平臺
平臺同時提供各類編解碼設備管理、存儲管理、網絡管理、報警管理等基礎
設備管控功能。通過優化系統架構,提高系統的整體效能,使平臺對視頻監控系
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巡更系統的管理更靈活、更人性化,為用
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開放的體系架構
平臺設計方便與第三方業務系統相互集成,提供多種接入方式,方便對接第
三方廠商的設備。
A強化運維管理
采用高科技手段,第一時間掌握設備不在線、工作異常等故障信息,及時排
除故障,提高運維效率,減少運維成本。
2.3設計原則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各種新技術不斷涌現,智能水電站是集成了網絡通信技
術、安防技術、軟件工程技術于一體的綜合監控管理系統,系統的建設將遵循技
術先進、功能齊全、性能穩定、節約成本的原則,力圖使該系統成為智能水電站
實際應用的綜合監控管理平臺,并綜合考慮維護及操作因素,并將為今后的發展、
擴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擴充的余地。系統設計時追求“五個統一”,努力尋找統
一的最佳結合點和切入點:
1)實用性與經濟性的統一
堅持實用性第一的原則。系統應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水電站系統各項監控業務
要求、滿足系統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的業務需求,能適應新技術的發展,同時還
應努力降低建設費用,詵擇技未成熟和性能穩定、性價比高的產品。
2)合理性與先進性的統一
系統方案的設計嚴格遵循系統工程的設計準則,在系統的合理性與技術的先
進性之間取得均衡。應努力追求整個系統功能的科學合理性,防止片面追求某一
局部的高指標與先進性。在保證整個系統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采用
成熟、可繼承、具備廣闊發展前景的先進技術。
3)標準化與開放性的統一
系統設計盡量采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并嚴格遵守相關技術的國際、國內和
行業標準,以確保系統之間的開放透明性和系統之間的互連互通。考慮到整個系
統是分期建設的,系統設計時,對有擴展要求的子系統,在設計和選用設備時,
應在對未來業務的增長和擴容進行科學預測基礎上進行余量設計,預留擴容和發
展的空間。
4)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統一
整個系統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總體設計,選用的設備自身應具有較高的安全
可靠性,關鍵設備或關鍵部件應采取備份冗余設計,采用成熟技術,使方案具備
較高可靠性、較強容錯能力、良好恢復能力和防雷抗強電干擾能力,同時本方案
的設計使用不會影響電場內被監控電器的正常運行。
5)易管理性和易維護性的統一
系統應易于管理和維護,計算機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的設計應采用簡潔易用
的體系結構,以降低系統運行維護費用。為確保產品的售后服務,應選用技術成
熟的國內品牌產品。
2.4設計標準
系統規劃設計必須按照國際、國家和行業的有關標準和規范進行。本設計將
依據和參照以下的設計規范和要求進行,但不僅僅限于以下所列范圍。
1)電力安防反恐設計方面:
?《電力設施治安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范要求》(GA1089-2013)
?《電力行業反恐怖防范標準(試行)(水電部分)》(2011)
2)安防視頻監控系統設計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行業標準》(GA70-94)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GA/T367-2001)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4)
?《工業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J115-87)
?《入侵報警子系統通用圖形符號》(GATF75-2000)
?《建筑及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2000)
?《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GB/T6995)
?《全介質自承式光纜》(YD/T980-1998)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
?《入侵探測器通用技術條件》(GB10408.1-89)
?《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12663-90)
?《報警圖像信號有線傳輸裝置》(GB/T16677-1996)
3)視頻監控圖像質量方面:
?《電視視頻通道測試方法》(GB3659-83)
?《彩色電視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方法》(GB7401-1987)
4)視頻系統網絡設計方面:
?《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網絡層安全協議》(GB/T17963)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GA216.1-1999)
?《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GB8566-88)
5)視頻系統工程建設方面: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
?《入侵報警工程程序與要求》(GA/T75-94)
?《入侵報警子系統驗收規則》(GA308-2001)
?《入侵報警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12)
?《入侵報警子系統雷電浪涌防護技術要求》(GA/T670-2006)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2008)
2.5部署原則
251治安風險等級
安全防護等級與治安風險等級相適應,治安風險等級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
1)DL5180規定的水庫庫容大于等于107m3,且小于108m3,或裝機容
量大于等于50MW,且小于300MW的中型水電站的風險等級確定為三
級;
2)DL5180規定的水庫庫容大于108m3,且小于109m3,或裝機容量大
于等于300MW,且小于1200MW的大(2)大型水電站的風險等級確
定為二級;
3)DL5180規定的水庫庫容大于109m3,或裝機容量大于等于1200MW
的大(1)大型水電站的風險等級確定為一級。
?要目標分類標準
類別劃分工程規模水庫總庫容裝機容J91
一類重要目標大(】)型10億獻以上1200MW以上
二突重要目標大⑵型1億/以上10億■*以下300MW以上1200MW以下
三類亶要口標中型0.1億6以上1億,以下50MW以上3OOMI以下
備注,】、當水電工程JK要目標的工程規模、水即總陣容、皺機容量分屬不同類別時\
應以最高等級作為或要目標的獎別.
2、本表中所稱"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圖1.治安風險等級
2.5.2防護區域劃分
表1防護區域區域劃分表
防范區域防范目標和設施
禁區運行水電工程的主壩、常年擋水的副壩(段),輸水道、電站廠房、開關站
(升壓站),輸變電設施、中央控制室、溢洪道、泄水閥、啟閉機房及集控
室,應急發電機房、船閘及上下游銀行道,專用通信機房,安防監控中心等
水電T程施工期的臨時性擋水(包括大切、基抗圍堰)和泄水建筑物.
監視區運行水電工程的行政辦公樓、檔案館、油庫、重要設各備品庫、水域禁航區
等。
防護區水電工程服務的專用通道交通設施、水文站、辦公樓、倉庫、碼頭、宿舍、
運動場館、賓館等公共區內其他設施。
2.5.3系統配置原則
配置要求
序號配置項目防范區域三級安二級安1一級安
全防護全防爐全防護
1發電站廠區出入口應應應
2火力發電站的汽輪發電機層以及發電站控
可宜應
制室、網控室、升壓控制區域出入口
3火力發電站的油碼頭重要部位、煤碼頭重
要部位、重要物資倉庫、氧站、液氨灌區、可宜應
油庫區
視
4發電站出入主廠房的主要通道或發電站連
頻
接主廠房的主要通道、發電機層、電梯轎可宜應
安
攝像機廂
防
5水電樞紐工程的塞水建筑物和主副廠房
監可宜應
區、辦公樓出入口
控
6電力調僮控制中心的主要通道、調度室、
系應應應
通信機房、自動化機房
統
7變電站、重要電力用戶配電站的出入口應應應
8變電站、重要電力用戶配電站的周界宜應應
9機動車車庫出入口可宜應
10安防監控中心出入口應應應
11控制、顯安防監控中心或調度控制中心監控室
應應
示裝置
12入有周界圍埼的發電站、電力調度控制中心
可宜應
侵入侵探等封閉屏障處
13報測裝置變電站、重要電力用戶配電站的周界圍墻
應應應
警或柵欄
14系緊急報發電站警衛室應應應
15統警裝置安防監控中心或調度控制中心監控室應應應
16發電站、發電站控制室出入口可宜應
出入口控制
17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室、通信機房,
系統可宜應
變電站、重要電力用戶配電站出入”
18車輛阻擋裝發電站、變電站、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出入可可宜
置口
19電子巡查系水電樞紐工程壅水建筑物可宜應
20統火電廠油碼頭、煤碼頭、重要物資倉庫可宜應
21停車庫管理停車庫(場)
可宜應
系統
22防盜安全門重要物品儲存庫、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
應應應
室、安防監控中心等出入口
23無人值守的變電站、重要電力用戶配電站
應應應
防盜柵欄與外界直接相通的1、2層的窗戶和風口
24重要物品儲存庫等重要辦公場所的窗戶應應應
注:外界是指周圍社會環境,
第三章系統總體設計
3.1技術路線
海康威視水電站安防反恐系統是集硬件、軟件、網絡于一體的綜合監控系統,
以iVMS-8800平臺軟件為核心,實現多業務融合監控,在運維中心即可對前端
系統集中監控、統一管理,為水電站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在系統設計過程中,除符合電力安防反恐相關的標準規范,還將適當技術創
新。海康威視水電站安防反恐系統,將按照以下技術路線:
1)高清視頻監控:全面接入720P及以上高清攝像機,提升視頻質量和安
防水平,滿足細節監控(人臉、車輛特征)需求,支持高清錄像存儲:
2)智能分析識別:行為分析、人臉識別、車牌識別;
3)安防系統融合:實現視頻監控、門禁管理、訪客管理、在線巡查、停車
場管理、入侵報警等子系統的集成,各子系統根據預案進行聯動;
4)一卡通綜合:集訪客、門禁、考勤、巡更、停車場、消費功能于一體,
并能配合監控點進行可視化人員定位功能;
5)立體監管模式:實現前端、保衛控制中心兩級垂直監管,固定網絡采用
C/S、B/S方式進行訪問,移動網絡通過手持終端(手機、平板等)進行監
管;
6)系統運維管理:IT基礎設施管理、視頻質量診斷、帶寬優化及控制、資
產管理、日志管理。
3.2系統架構
區域集控中心
電廠監控中心
電視墻
運營商
視頻監控一卡通出入口管理;入侵報警水域周界作業全過程
探測系統管控系統:
\6\
高福絡>.
出入口紅外對射
出機門禁控"a綠像機大炮AP
成?儀
高清網絡
讀卡H控M性m
近垢高激
杵動單兵
高清帆絡光球機
紅外雙基
出入口調arc*
峰分析M鬻按W1
w開門枝鈕子?答
AftVlQ攝像機
圖2水電站安防反恐系統拓撲圖
水電站安防反恐系統由前端系統、傳輸網絡、中心系統這三個相互銜接、缺
一不可的部分組成。
1)前端系統
前端系統對站內的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巡更系統
等進行了整合,主要負責對水電站視音頻、報警信息等信息進行采集、編碼、存
儲及上傳,并通過站端平臺預置的的規則進行自動化聯動。
2)傳輸網絡
水電站安防反恐系統承載于水電站內部網絡,用于前端與監控中心之間的通
信。前端系統的視音頻,環境量,報警信息可上傳至平臺,分別供保衛部門各用
戶調用查看。
3)中心系統
保衛中心系統可管理電站內部的所有設備,接收由各區域上報的信息,滿足
中心系統用戶視頻、報警信息查看的需求。
3.3系統功能
3.3.1基礎功能
1)實時監控
采用海康威視的高品質攝像機,具有防塵、防水等功能特性。實時獲得監控
區域內清晰的監控圖像,各種型號系統的攝像機可以滿足不同區域監控點的監控
需求,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同時可以對帶云臺設備進行云臺操作,對視角、
方位、焦距的調整,實現全方位、多視角、無盲區、全天候式監控。
2)智能分析
通過SMART攝像機,對于重要區域采用智能分析技術,通過行為分析和智
能跟蹤的方式,實現安全防范監控;本系統中主要對穿越警戒面、區域入侵、進
入區域、離開區域等多種行為進行識別和觸發報警,同時出口攝像機具有車牌抓
拍識別功能。
3)錄像存儲
本系統支持前端分布存儲和中心集中存儲兩種模式,前端的視音頻信號接入
視頻處理單元存儲數據,達到前端分布存儲的需要,以供事后調查取證;也可部
署網絡存儲設備,適合大容量多通道并發的中心集中存儲需求。在本方案中采用
采用中心集中存儲的形式部署。
4)智能檢索
通過支持SMART功能的NVR,支持基于智能偵測事件的快速檢索;支持
基于區域入侵、越界偵測的錄像后檢索,可在回放中自定義智能規則快速檢索,
錄像搜索隨心所欲。
5)環境監測與智能控制
可實現對溫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水浸傳感器等環境監測設備數據的采
集、上傳、分析,并實現對UPS、空調等設備的智能控制。
6)處置預案
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和其他輔助系統的關聯,能夠提供豐富的視頻預案:客戶
端聯動、電視墻聯動、報警錄像等。有助于相關部門第一時間發現事故點,迅速
做出反應,把事故損失控制到最小范圍。
7)巡檢預案
系統支持可視化巡檢預案,按人工巡檢的路線,把沿途多個監控點的多個預
置位添加進預案,一旦發現問題可截圖并標注問題,及時通知相關部門。相較于
人工巡檢、手工紙質記錄的傳統巡檢方式,該預案可大大提高巡檢質量及到位率。
8)遠程維護
通過平臺軟件能夠對前端設備進行校時、重新啟動、修改參數、軟件升級、
遠程維護等功能。設備提供遠程訪問功能,運維人員不必到達設備現場,就可修
改設備的各項參數,提高的設備維護效率。
9)系統管理
通過平臺軟件能夠進行全方位管理,提供中心管理、Web服務、認證授權、
日志管理、資產管理、地圖管理、流媒體服務、云臺代理、存儲管理、文件備份、
設備代理、移動服務、報警管理、電視墻代理、網管服務等系統服務,提高整套
系統的工作效率。
3.3.2擴展功能
1)智能巡檢
通過前端攝像機和巡檢人員攜帶的移動單兵設備,可對工作人員巡檢全過程
進行管控。通過單兵設備可提供無紙化巡檢操作記錄,同時將單兵和RFID、NFC
技術結合,并啟用前端攝像機SMART功能,可以對巡檢人員的行為進行觸發記
錄,記錄進入離開區域工作時間,還能對工器具亂放行為進行記錄。
2)運行狀態監控
平臺通過視頻網管模塊充受控資源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可提供對視頻專網中
的視頻攝像機、平臺服務器、編解碼器(DVR、NVR)、視頻綜合矩陣等視頻系統
相關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自動巡檢及管理功能.
3)視頻質量診斷
采用輪巡方式檢測設備工作異常,如清晰度異常(圖像模糊)、亮度異常(過
亮、過暗)、偏色、噪聲干擾(雪花、條狀、滾屏)、畫面凍結、信號丟失、云臺
失控等,及時系統的故障并報警通知,提高視頻監控系統有效性。
4)應急指揮系統
將現場指揮與視頻采集設備高度整合,實現移動設備實時監控的功能,從而
構建一整套事發后的應急報警系統、現場督查取證系統以及完善嚴謹的指揮調度
系統,滿足無線督查現場的需求,實現視頻監控與業務處理相融合的新型業務系
統。
5)紅外熱成像功能
熱成像攝像機具有熱點檢測功能,當其監控的場景內出現熱點時,熱成像攝
像機能夠及時捕獲到該熱點,并主動發出報警信息,對水電站周界水域偵測有較
大應用意義。
3.4系統優勢
3.4.1可靠的系統設計
系統穩定性、可靠性經過大量理論依據、專家咨詢和數據測試,最終采用最
合理的硬件、系統和平臺配置。
整個系統從網絡到應用系統再到平臺模塊都考慮到了數據冗余。最大性的避
免了由某一處故障導致的系統癱瘓。
3.4.2優異的系統架構
基于“高內聚、松耦合”設計原則和頂層模塊化設計的思想,系統采用了
SOA架構,平臺提供統一的服務管理,各個應用或子系統,以及功能模塊的服
務端皆以獨立服務方式提供并注冊到平臺,具備良好伸縮性和業務擴展能力,以
確保系統符合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并適應未來應用動態升級的需要。
海康威視系統架構設計時解決了四個方面的問題:
1)服務化和子系統化
包含接入服務、處理服務、視頻應用、行業業務全部服務化。如圖三.1平臺
總體架構圖所示,海康威視iVMS-8800平臺包含視頻管理子系統、地理信息子系
統、視頻網管子系統、物聯可視化子系統四個業務資系統。其中,視頻管理子系
統提供常用視頻應用功能,地理信息子系統、視頻網管子系統、物聯可視化子系
統是基于基礎視頻應用功能開發的更豐富更全面的業務延伸應用。通過
ByteRivers集成平臺以子系統的方式集成實現統一用戶管理、資源數據共享、服
務接口交互,各子系統間依賴ByteRivers集成平臺的公共服務和系統集成中間件
形成了高內聚松耦合的生態關系。完整的視頻業務服務接口,便于視頻應用靈活
調整及特色應用自行開發定制。
2)接入ByteRivers集成平臺簡化業務的集成整合問題
視頻管理子系統獨立構建,原生接入ByteRivers,解決了公共服務和平臺集
成功能,依托集成平臺可快速實現更多更廣的業務子系統和原生子系統的集成整
合,可高效擴展行業業務。
3)解決視頻應用典型業務的提供問題
服務層面提供了相關視頻設備(如編碼設備、解碼設備、存儲設備)接入和
傳輸服務、存儲服務等一些視頻應用相關的處理服務。應用上提供了視頻基礎應
用、智能應用、視頻網管應用、視頻級聯應用等功能,同時支持地理信息子系統、
物聯可視化子系統和移動端的視頻基礎應用。
4)解決動環應用典型業務的提供問題
通過擴展資源服務動態定義安防外圍設備的數據結構,支持很強的自定義性
擴展。通過外設接入網關與動環接入網關以插件形式與各類安防外圍設備進行協
議對接。以組態形式呈現溫濕度應用、門禁應用、UPS應用,通過地圖、視頻、
列表、圖表多種形式的強交互方式達到全面感知的用戶體驗。同時提供應用及視
圖的配置化擴展接口,可方便、快速的實現新的動環應用內容。
3.4.3清晰的圖像質量
采用最新的專業圖像技術,可提供FULLDI、720P.1080P高清晰圖像
分辨率,支持MPEG4、H.264等編碼格式,其中H.264支持其最高的
HighProfile標準。部分攝像機采用國際領先的H.265算法,有效增強圖像質
量,提高壓縮效率,降低網絡傳輸、存儲成本。
通過下圖可以看到CIF、DI、720P、1080P的分辨率比較,可以清楚看
到高清攝像機(720P、1080P)的分辨率遠大于標清攝像機(D1),分辨率的
不同帶來了清晰度的差異。
所有前端適用在高動態圖像監控場合,可以為用戶提供廣播級的高清圖像質
量,為用戶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
3.4.4先進的智能分析
高清化、智能化是視頻監控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出現正是
這一趨勢的直接體現。
海康威視立于用戶角度思考,基于Smart“微智能,大智慧”理念,推出業
界首款SmartIPC,體現出專業、智能、高效、便捷、開放的監控水平。
在此之后海康威視推出從單一的SmartIPC產品橫向擴充了Smart球機以
及與SmartIPC/球機配套的SmartNVR、Smart平臺軟件等產品線,縱向豐富了
每條產品線的產品系列以及產品功能,推出業界首個Smart2.0“智系統”,為
用戶提供一站式Smart智慧監控解決方案。
圖3.Smart2.0智慧監控系統架構
3.4.5專業的中心存儲
海康威視結合在安防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存儲方面的專業研究,基于通用
的存儲產品和技術的基礎上推出了更貼近安防應用的基于流媒體傳輸協議的存
儲技術和產品。
?流數據管理結構
視頻流直寫存儲采用流數據結構進行底層數據管理,實現基于裸空間的預分
配策略,規避文件系統損壞引起的文件不可讀或丟失的問題,同時避免因文件碎
片累積造成的覆蓋寫入性能衰減,保證性能穩定。
>“合流”技術:無論多少個視頻流進入存儲后結合海康SmartSequencein
Cache技術完全匯聚成一個寫入磁盤的順序數據流,實現并發隨機轉化為順
序錄像,優化錄像性能。為了實現合流技術,CVR內部維護了一個全局虛
擬化的映射表完成隨機到順序的數據映射。
>“流存”技術:裸空間直接存儲視頻流,循環寫入時視頻流不斷從頭到尾覆
蓋整個存儲空間,消除文件系統損壞問題帶來的隱患,同時完全消除循環覆
蓋帶來的文件碎片問題,徹底解決因文件碎片導致的寫入性能下降問題。
?混合流直存
支持視頻流、圖片流、智能數據流混合直存,無需服務器參與,進一步簡化
系統架構。
3.4.6實用的物聯感知
物聯網已成為全球許多國家的發展戰略,通用的物聯網定義為:通過射頻識
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鎳鎘電池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新能源環衛裝備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人教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16 金色的草地練習卷(一)
- 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練習卷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上冊期末測試語文試卷(4)(一)
- 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八組綜合測試卷
- 某年度橡膠、橡塑制品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鄭州理工職業學院《機器學習基礎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工程管理前沿與創業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白城師范學院《幼兒游戲與活動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第18課《井岡翠竹》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MOOC】《思想道德與法治》(東南大學)章節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MOOC】以案說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課件
- 上海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
- 顱腦損傷患者護理查房課件
- 口腔疾病與全身系統性疾病的關系課件
- 年產16萬噸焦油焦油車間蒸餾工段工藝初步設計 畢業設計
- 霍亂弧菌實驗室檢測PPT
- 五年級下學期信息技術3Done三維制作蘿卜課件
- DB51∕T 2858-2021 農業科技成果效益計算方法及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