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88頁,共=sectionpages99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今年春節期間,紅梅公園梅花盛開,香氣四溢,聞到梅花香味的現象表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間有空隙C.分子間有作用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2.鋁合金因具有堅固、輕巧、美觀、易于加工等優點而成為建筑門窗的首選材料,這與鋁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質無關的是()A.較小的密度 B.良好的導電性 C.較大的硬度 D.較好的延展性3.下列現象中,可以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的是A.液體很難被壓縮 B.兩個鉛塊相互壓緊后粘在一起C.美味佳肴香氣撲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總體積減小4.將紅墨水滴入水中,一會整杯水變紅,這一現象中A.只有水分子運動,進入墨水分子間隙B.只有墨水分子運動,進入水分子間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運動,彼此進入對方的分子間隙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運動,只是墨水分子進入水分子間隙5.關于物質的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罐氧氣用掉部分后,罐內氧氣的質量變小,密度不變B.一只氣球受熱膨脹后,球內氣體的質量不變,密度變大C.一支粉筆用掉部分后,它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小D.一塊冰熔化成水后,它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大6.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甲,甲的金屬箔片張角變大,如圖所示.再用a棒去同時接觸甲、乙驗電器的金屬球,發現甲的金屬箔片張角變小,乙的金屬箔片張角變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驗電器原理是異種電荷相互吸引B.a棒與其手柄b均為導體C.絲綢摩擦玻璃棒的過程中,電子由絲綢轉移到玻璃棒D.當a棒接觸兩驗電器的金屬球時,電子由乙金屬球轉移到甲金屬球7.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子的發現,說明原子是可分的B.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C.地球繞太陽運動,說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D.質子、原子、電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8.小明同學將一臺已經調節好的學生天平,移動到另一張桌子上。用這個天平測量質量,應該()A.不必調節就可以測量 B.桌面平整就不需調節C.重新調節平衡 D.把平衡螺母向右調節9.以下各組器材中,不能測出長方體金屬塊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細線、燒杯 B.天平和砝碼、量筒、水、細線C.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 D.刻度尺、天平和砝碼10.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根據表中一些氣體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氣的質量,合理的是()一些氣體的密度(0℃,標準大氣壓)物質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氫氣密度/(kg?m-3)1.251.431.980.09A.2kg B.20kg C.200kg D.2000kg11.一個鋼瓶內裝有密度為6kg/m3的氧氣,某次搶救新冠病人用去了其質量的三分之一,鋼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為()A.6kg/m3 B.4kg/m3 C.3kg/m3 D.2kg/m312.把一塊鐵塊放入盛滿水(水的密度為1.0×103kg/m3)的杯中時,從杯中溢出了20g水,若把該鐵塊放入盛滿酒精(酒精的密度為0.8×103kg/m3)的杯中時,從杯中溢出了酒精的質量是()A.8g B.10g C.16g D.20g13.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B.只要有物體,就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C.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才會產生力D.孤立的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14.如圖為小明用手壓彈簧的示意圖,下列選項中,由于彈簧形變產生的力是()

A.手對彈簧的壓力 B.彈簧對手的彈力C.彈簧本身的重力 D.地面對彈簧的支持力15.用鹽水選種,要求鹽水的密度為1.1×103

kg/m3。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現配制了0.5dm3的鹽水,稱得其質量為0.6kg,為使配制的鹽水符合選種要求,下列措施正確的是()A.再加鹽0.2g B.再加水50gC.再加水500mL D.既不加鹽,也不加水二、填空題16.一種神奇的“納米紙”,厚度約3×10-8m,合nm。如圖,水在“納米紙”表面呈露珠狀,兩水滴靠近時常會自動結合在一起,這是因為。17.如圖將一塊有機玻璃板架在兩本書之間,用干燥的絲綢在有機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有機玻璃板下方的小紙屑上下飛舞。有機玻璃板由于摩擦帶上,具有的性質。18.冬天,室外水管需用保暖材料包裹,否則結冰時水管容易破裂。因為氣溫低于℃時,水從表面開始凝固,而冰的密度(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大/變小/不變),體積(變大/變小/不變),從而會使水管脹裂。19.在如圖所示的跳板跳水運動中,壓跳板的力的施力物體是,受力物體是,這個力(是/不是)彈力。20.小明生病了,醫生給他開了藥小明在服藥前仔細閱讀了說明書,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體重一日”,小明的質量是40kg,他受到的重力是N;每粒藥的規格是0.2g,則小明一日應服mg,合粒。(g取10N/kg)21.如圖甲所示,木板上壓的重物越重,木板彎曲程度越;如圖乙所示,拉彈簧的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比較兩個實驗,你能得到的結論是:。22.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陶瓷材料,可用作火箭等高速飛行器的表面覆蓋層,可見其具有很好的(導熱/隔熱)性。該陶瓷材料在常溫下的密度為2.7×103kg/m3,從常溫加熱至900℃高溫,體積收縮至原體積的90%,此時其密度為g/cm3。23.用天平測量一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及游碼如圖甲所示,則石塊的質量為g;將該石塊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圖中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石塊的密度是。24.小明想知道消毒酒精的密度,用如圖所示的家用電子秤、玻璃杯、注射器等進行測量:給玻璃杯中倒入適量酒精,測得玻璃杯和酒精的總質量為109.4g;用注射器從玻璃杯中抽取部分酒精,如圖所示,其體積為ml;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總質量為92.2g,則酒精的密度為g/cm3,測量結束整理器材時,小明發現電子秤顯示的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總質量減小為91.9g,其原因是酒精易(填物態變化名稱),測量過程中聞到酒精的氣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三、作圖題25.請在圖中畫出壓縮的彈簧對拇指彈力的示意圖。26.運動會上,小明用力推重40N的鉛球,請在圖中畫出鉛球在空中飛行時所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四、計算題27.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后實現航天員登月,航天員連同裝備的總質量為180kg,月球對物體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體所受重力的1/6。則:(g=10N/kg)(1)航天員在地球受到的重力為多少?(2)航天員在月球受到的重力為多少?28.已知磚的密度為2.7×103

kg/m3,用長25cm、寬12cm、厚6cm的磚鋪一人行道,若人行道的總面積為750m2,要求人行道路面鋪磚厚度為12cm。求:(1)鋪完此路至少需要多少塊磚?(2)如果汽車一次能運載4t磚,則最少需要運多少次?29.小明用天平、空杯,水測量醬油的密度,實驗過程如圖所示.(ρ水=1.0×103kg/m3)問:(1)燒杯的容積有多大?(2)醬油的密度多大?五、實驗題30.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實驗小組的同學們測量了相關數據并記錄在下表中:次數123456…質量m/g40100160200240300…重力G/N0.41.1▲2.02.33.0…(1)測量前,要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在上;(2)如圖甲是正在使用的彈簧測力計,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N,分度值是N;(3)第3次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指針指示位置如圖甲所示,表中空缺的實驗數據“▲”是;(4)根據表中的數據,請在圖乙中畫出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跟質量關系的圖像;(5)由圖像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31.在測量某液體密度的實驗中。(1)把托盤天平在水平工作臺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刻度線處,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應將平衡螺母向調節,使天平橫梁平衡;(2)將裝有待測液體的燒杯放在天平左盤,平衡時,右盤砝碼質量和稱量標尺上的示數值如圖乙,待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為g;(3)將燒杯中適量的液體倒入量筒內,液面位置如圖丙,則量筒中的液體體積為mL。稱得剩余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為22g,則液體的密度為g/cm3;(4)小明提出另一種測量待測液體密度的方案,器材有彈簧測力計、金屬塊、水和兩個燒杯。簡要步驟如下:①分別往兩個燒杯中裝適量的水和待測液體;②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測力計示數記為F1;③將掛著的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未接觸燒杯),靜止時測力計示數記為F2;④將掛著的金屬塊浸沒在待測液體中(未接觸燒杯),靜止時測力計示數記為F3;⑤液體的密度ρ液=(用ρ水及測得的物理量表示)。六、科普閱讀題32.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直到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的探索。【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進行實驗】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做法如圖所示。(1)放射源——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2)金箔——作為靶子,厚度1μm,重疊了3000層左右的原子;(3)熒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發出閃光;(4)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360度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達情況。【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若原子的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就(會/不會)出現實驗中的現象,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2)1μm金泊包含了3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該現象可以說明()A.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3)閱讀了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你認為最符合實際情況的原子結構圖是()A.道爾頓模型B.湯姆生模型C.盧瑟福模型答案第=page1010頁,共=sectionpages1111頁答案第=page1111頁,共=sectionpages1111頁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DBBCDDACAC題號1112131415答案BCABC1.D【詳解】聞到梅花香味是一種擴散現象,是梅花的芳香分子擴散到空氣中,擴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選D。2.B【詳解】A.鋁合金具有較巧的優點,是指它的密度小,故A不符合題意;B.良好的導電性,不是建筑門窗需要具備的,故B符合題意;C.鋁合金具有堅固的優點,是指鋁合金具有較大的硬度大,故C不符合題意;D.鋁合金具有易于加工的優點,易于加工是指它具有較好的延展性,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B【詳解】A、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相互的斥力,故A錯誤;B、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緊壓后,由于分子間存在相互的引力而使兩塊鉛塊粘在一起,故B正確;C、美味佳肴香氣撲鼻是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是擴散現象,故C錯誤;D、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物質分子間有間隙,故D錯誤.4.C【詳解】將紅墨水滴入水中后,因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彼此進入對方的分子間隙,所以一會整杯水都變紅.故C正確,A、B、D錯誤.5.D【詳解】A.一罐氧氣用掉部分后,罐內氧氣的質量變小,體積不變,根據公式討論可知,密度變小,A錯誤;B.一只氣球受熱膨脹后,球內氣體的質量不變,氣體體積變大,由公式討論可知,密度變小,B錯誤;C.粉筆是固體,用掉部分后,它的體積變小,質量也相應的減小,密度不變,C錯誤;D.一塊冰熔化成水后,它的體積變小,質量不變,由公式討論可知,密度變大,D正確。故選D。6.D【詳解】A.驗電器是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故A錯誤;B.a棒是導體,否則電荷無法在兩個驗電器之間傳導;手柄b應為絕緣體,否則電荷會通過人體傳出,故B錯誤;C.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故電子是由玻璃棒轉移到絲綢,故C錯誤;D.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該玻璃棒去接觸驗電器A時,驗電器A也會帶正電;用帶絕緣柄的金屬桿將兩個驗電器的金屬球接觸時,B驗電器上自由電子向驗電器A轉移,負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故產生的電流方向為A到B,故D正確;故選D。7.A【詳解】A.人們首先發現了電子,電子發現說明原子可以再分,故A正確;B.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故B錯誤;C.地球等行星繞太陽轉動,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C錯誤;D.電子和原子核構成原子,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核,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原子、質子、電子,故D錯誤。故選A。8.C【詳解】把已經調節好的學生天平搬到另一地方使用,根據天平的使用規則,需選擇水平桌面,使用前必需重新調節,即先調節底座水平,再調節橫梁平衡,未經重新調整,不能使用。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9.A【詳解】選擇項中能測金屬塊密度的,必須能測金屬塊的質量和體積A、刻度尺能測金屬塊的體積,但不能測出它的質量或重力,不能測出金屬塊密度.B、天平能測金屬塊質量,量筒水細線能測體積,故能測金屬塊密度.C、彈簧測力計能測金屬塊重力,從而得到質量,刻度尺能測出體積,故能測出金屬塊密度.D、天平砝碼能測出金屬塊的質量,刻度尺能測出體積,故能測出金屬塊密度.10.C【詳解】設教室里空氣的體積為V,為方便計算,空氣中其他氣體可忽略不計,根據可得氮氣的質量:m氮=ρ氮V氧氣的質量:m氧=ρ氧V則空氣的質量約為:m=ρ氮V+ρ氧V空氣的密度約為:ρ氮+ρ氧=1.25kg/m3×+1.43kg/m3×=1.2753kg/m3一間教室的體積約為V=9m×6m×3m=162m3所以,教室里空氣的質量約為:m′=ρV=1.2753kg/m3×162m3≈207kg只有C選項與此計算結果最為接近,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1.B【詳解】鋼瓶內剩余氧氣的體積與使用之前的體積一樣,質量變為原來的,由可知,鋼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變為原來的,即故選B。12.C【詳解】由題意可知,鐵塊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大小等于鐵塊的體積,從杯中溢出了20g水,則鐵塊的體積再把鐵塊放入盛滿酒精的杯中時,排開酒精的體積酒精的密度為0.8×103kg/m3,從杯中溢出了酒精的質量從杯中溢出了酒精的質量是16g。故選C。13.A【詳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力的作用時,至少要有兩個物體,所以力不能脫離物體獨立存在,故A正確;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但有物體,不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故B錯誤;C.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等,故C錯誤;D.力的產生必須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孤立的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A。14.B【詳解】彈簧發生彈性形變,要恢復原狀,對與之接觸的手施加了彈力,所以彈簧對手有彈力,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5.C【詳解】配制鹽水的體積V=0.5dm3=0.5×10﹣3m3=500mL該鹽水的密度:因為ρ>ρ0=1.1×103kg/m3,所以配制的鹽水不符合要求;鹽水的密度偏大,需要加水以減小密度。設應加水的質量為m,則加水后m總=m+m根據可得加水的體積:則總體積:所以即:1.1×103kg/m3=解得:△m=0.5kg需再加水的體積:故C正確為答案。16.30分子間存在引力【詳解】[1]設一張納米紙的厚度為l,則其厚度為[2]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所以兩水滴靠近時常會自動結合在一起。17.電荷吸引輕小物體【詳解】[1][2]有機玻璃與絲綢反復摩擦后,由于發生電子的轉移,使有機玻璃帶電荷;由于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所以小紙屑被吸引。18.0小于不變變大【詳解】[1][2][3][4]水的凝固點為0℃,當氣溫低于0℃時,水從表面開始凝固,雖然狀態改變,但物質多少不變,所以質量不變;水結冰后,由于質量不變,密度變小,由公式ρ=可知,體積變大,從而會使水管脹裂。19.運動員跳板是【詳解】[1][2]由圖知:壓跳板的力的施力物體是運動員,受力物體是跳板。[3]壓力的產生條件是相互接觸并發生彈性形變,所以運動員壓跳板的力是彈力。20.4008004【分析】已知藥品用法用量和小明的體重,可以得到一天服藥的總質量,然后根據藥品規格得到藥品顆粒數量。【詳解】[1]由題意知小明的質量m=40kg,則小明的體重為[2][3]因為“按體重一日20mg/kg”,所以小明一天服藥的質量為20mg/kg×40kg=800mg=0.8g藥品顆粒數為【點睛】此題考查了質量的換算,是一道聯系實際的應用題。21.大長物體的形變程度與力的大小有關【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詳解】[1]重物對木板有向下的壓力,木板上壓的重物越重,木板彎曲程度越大;[2]手對彈簧有向右的拉力,拉彈簧的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3]這兩個實驗說明:力的大小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即物體的形變程度與力的大小有關。22.隔熱3【詳解】[1]火箭在高速飛行時,與大氣層摩擦生熱,溫度升高,為了保護內部結構,在火箭的表面覆蓋一層隔熱性能好的材料,所以新型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熱性。[2]設常溫下該陶瓷材料的體積為V,由可得該材料的質量加熱至900℃高溫時,其質量不變,而體積變為V×90%,則此時其密度為23.29.2【詳解】[1]游碼標尺的分度值為,天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與游碼示數的和,石塊的質量為[2]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的凹面相同,故的讀數方法正確。[3]量筒的分度值為,石塊與水的總體積為,量筒內裝有水,石塊的體積為則石塊的密度為24.200.86汽化(或蒸發)做無規則運動【詳解】[1]圖中注射器內酒精的體積為20ml。[2]酒精的密度[3]測量結束整理器材時,小明發現電子秤顯示的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總質量減小,其原因是酒精蒸發了少部分。[4]測量過程中聞到酒精的氣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這是一種擴散現象。25.【詳解】因為彈簧被向左壓縮,彈簧被壓縮后想要恢復原狀,故對手產生了向右的彈力,如圖所示:26.【詳解】由題意可知,不計空氣阻力,鉛球在空中飛行時,不再受推力的作用,球已經離開了手,只受一個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方向豎直向下,大小是40N,作用點在球的重心,如下圖所示。27.(1)1800N;(2)300N【詳解】解:(1)航天員在地球受到的重力(2)航天員在月球受到的重力答:(1)航天員在地球受到的重力為1800N;(2)航天員在月球受到的重力為300N。28.(1)5×104塊;(2)61【詳解】解:(1)鋪完此路至少需要磚=5×104塊(2)每塊磚的質量所需磚的總質量kg=2.43×105kg需要運次數次=60.75次≈61次答:(1)鋪完此路至少需要5×104塊磚;(2)如果汽車一次能運載4t磚,則最少需要運61次。29.(1)22cm3;(2)1.2g/cm3【分析】(1)由圖知,空杯的質量、杯中裝滿水后總質量,可求杯中裝滿水水的質量,利用求燒杯的容積(水的體積):(2)求出燒杯中裝滿醬油后醬油的質量,醬油的體積等于燒杯的容積,再利用密度公式求醬油的密度.【詳解】由圖知,空杯的質量m1=25.4g,杯中裝滿水后總質量m2=47.4g,杯中裝滿醬油后總質量m3=51.8g,(1)杯中裝滿水時,水的質量m水=m2﹣m1=47.4g﹣25.4g=22g,由得燒杯的容積:V=V水=;(2)杯中裝滿醬油后醬油的質量:m醬油=m3﹣m1=51.8g﹣25.4g=26.4g,醬油的體積:V醬油=V=22cm3,醬油的密度:ρ醬油=.答:(1)燒杯的容積為22cm3;(2)醬油的密度為1.2g/cm3.【點睛】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注意燒杯裝滿各種液體的體積相同,都等于燒杯的容積.30.零刻度線0~50.21.6成正比【詳解】(1)[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調零”,即檢查指針是否在零刻度線。(2)[2][3]圖甲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3)[4]第3次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指針指示位置如圖甲所示,由圖可知,該測力計的最小分度值為0.2N,指針在1刻度線下方3格,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N+3×0.2N=1.6N(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