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空氣與生命試卷一、單選題(共15題;共60分)1.(4分)下列選項中目前沒有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物質是()A.PM2.5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2.(4分)1784年,科學家卡文迪許演示了“人工空氣”的燃燒,發現燃燒產物只有水。據此判斷“人工空氣”可能是()A.氫氣 B.氮氣C.二氧化碳 D.氧氣3.(4分)如圖為空氣各成分體積分數示意圖,則甲代表的是()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氮氣 D.稀有氣體4.(4分)下列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中,正確的是()A.檢查氣密性B.開始加熱立即收集C.收集滿后移除集氣瓶D.結束后停止加熱5.(4分)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檢驗氧氣化學性質實驗中,實驗記錄或操作不正確的是()A.用坩堝鉗將木炭從上往下緩慢伸入集滿氧氣的集氣瓶中,可充分利用瓶中氧氣B.將打磨后的鐵絲繞成螺旋狀,可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放熱D.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中應預先裝有少量水或鋪上一層細沙6.(4分)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二氧化碳廣泛用于醫療急救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氣體肥料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常用于滅火7.(4分)如圖,集氣瓶中充滿二氧化碳,大燒杯中燃著兩支高低不等的蠟燭,實驗時打開止水夾,移開玻璃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觀察到高的蠟燭先熄滅B.不移開玻璃片,實驗現象更明顯C.蠟燭會熄滅,是因為二氧化碳降低了蠟燭的著火點D.去掉燒杯中的一支蠟燭,也能得出同樣的實驗結論8.(4分)小明利用如圖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下列操作中不會造成測量結果偏小的是()A.燃燒匙中的紅磷不足B.紅磷熄滅時瓶內還有氧氣剩余C.點燃紅磷后塞緊瓶塞時瓶內有部分氣體逸出D.紅磷熄滅后未冷卻至室溫便立即打開止水夾讀數9.(4分)如圖是用來表示物質間發生化學變化的模型示意圖,圖中“0”,“●”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該示意圖表示的反應是()A.S+O2點燃__SO2 B.2H2+O2點燃_C.2CO+O2點燃__2CO2 D.H2+Cl210.(4分)如圖是研究光合作用實驗操作的基本步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是為了證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③是為了提取葉片中葉綠素C.④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給葉片消毒D.⑤中的現象證明光合作用產生淀粉11.(4分)“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搶救異物誤入氣管的標準方法,被稱為“生命的擁抱”。其原理如圖所示,利用沖擊腹部的膈肌下軟組織,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將堵住氣管喉部的異物驅除,使人獲救。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咽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共有的器官B.沖擊腹部后肺部氣壓會變大C.肺內氣流對異物的沖擊力大于異物對氣流的沖擊力D.沖擊腹部后肺部氣壓會變小12.(4分)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M、N、P、Q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物質MNPQ反應前的質量4043.64.8反應后的質量待測1312.610.8A.待測值24B.該反應為化合反應C.反應生成的P和Q的質量比為3:2D.N和P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為1:113.(4分)如圖所示是綠色植物生理活動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a表示氧氣,b表示二氧化碳,則此過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若c表示水分,則它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呼吸作用C.若d表示有機物,則它通過導管向下運輸D.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氣,它們都是通過氣孔進出葉片的14.(4分)如圖是人體氣體交換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中②處氧氣濃度小于①處B.圖乙中③處二氧化碳濃度大于④處C.圖甲為人體的組織細胞,圖乙為肺泡D.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低于氧氣濃度15.(4分)科學家將二氧化碳與甲烷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制成化工產品乙酸,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C.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分子個數比是2:1D.該反應資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二、填空題(共7題;共42分)16.(6分)1820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偶然發現原本在常溫下不能和氧氣反應的酒精,在鉑絲表面卻能與氧氣發生緩慢氧化,但鉑絲卻完好無損。據此他制作了一種鉑絲打火機(如圖所示),它以酒精為燃料,蓋子上裝有鉑絲。使用時打開蓋子,將鉑絲置于酒精蒸氣出口上方,等待片刻鉑絲上的酒精即可被點燃。(1)(2分)鉑絲在該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是。(2)(2分)酒精在鉑絲表面緩慢氧化反應屬于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3)(2分)將鉑絲置于酒精蒸氣出口上方,需“等待片刻”才能點燃,請從燃燒條件的角度分析酒精蒸氣未立即燃燒的原因是。17.(6分)如圖甲,智能溫室大棚能自動控制大棚內的溫度、CO2濃度、光照強度等條件,以滿足大棚內作物生長發育的需求。乙圖表示大棚內A、B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曲線。請分析回答:(1)(2分)大棚內壁上經常出現小水珠,這些小水珠主要來自于植物的作用。(2)(2分)植物A的光合作用開始于(選填“d點前”、“d點"或“d點后”)。(3)(2分)若不考慮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則當光照強度為f時,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是植物(選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18.(6分)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收集有關氣體的裝置圖。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2分)儀器a的名稱是。(2)(2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時,發生裝置應選用(選填字母)。(3)(2分)用F裝置收集產生的氧氣,氣體應從(選填“c"或“d")端進入。.19.(8分)如圖是模擬膈肌運動與呼吸的實驗裝置及實驗過程。請回答:(1)(2分)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中,序號模擬人體的肺,此時模擬的肺內氣壓(填“大于”或“小于”)大氣壓。(2)(2分)圖乙模擬的是人體在(填“吸氣”或“呼氣”)時膈肌所處的運動狀態,此時膈肌處于(填“收縮”或“舒張”)狀態。20.(8分)如圖為綠色植物的葉片進行某些生理活動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氧氣和二氧化碳進出葉片的“窗口”是由兩個構成的。(2)(2分)圖中向上運輸水分的結構是(選填“導管”或“篩管”),水分向上運輸動力來自。(3)(2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樹林感到涼爽舒適,主要是因為。A.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了氧氣的濃度B.植物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C.植物蒸騰作用降低了空氣的溫度21.(4分)如圖所示,集氣瓶中充滿二氧化碳,大燒杯中燃著兩支高低不等的蠟燭。(1)(2分)實驗時,打開止水夾,移開玻璃片,可以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2)(2分)若燒杯中只留下一支燃著的蠟燭,(選填“能”或“不能”)得到上述結論。22.(4分)我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還含有其他少量雜質。(1)(2分)“可燃冰”屬于(填“混合物”或“純凈物”)。(2)(2分)在常溫常壓下,“可燃冰”會發生反應:CH4·nH2O=CH4+nH2O,該反應屬于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三、實驗探究題(共5題;共48分)23.(9分)在進行燃燒需要什么條件的活動中,將一個杯口涂凡士林的玻璃杯倒扣在一支點燃的蠟燭上,如圖甲所示,一段時間后蠟燭熄滅。為探究蠟燭熄滅是因為氧氣減少還是二氧化碳增多,進行下列實驗。實驗1:如圖乙所示,蠟燭在密閉容器中燃燒,用數字傳感器測量容器內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況,得到圖丙數據。實驗2:收集一瓶20%氧氣和80%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將點燃的蠟燭伸入瓶中。現象:蠟燭繼續燃燒,沒有立刻熄滅。(1)(3分)玻璃杯口涂凡士林的原因:。(2)(3分)有同學認為蠟燭熄滅的原因是因為氧氣耗盡,你是否贊同他的觀點,請說明理由?。(3)(3分)實驗2的目的是驗證。24.(12分)學習KClO3的分解反應后,小馬對該反應的催化劑產生了疑問:除了MnO2,其他物質能做這個反應的催化劑嗎?他將幾種不同的物質分別放入KClO3中,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用如圖裝置完成實驗,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編號KClO3質量/g加入物質加入物質質量/g收集50mLO2所需時間/s實驗15171實驗25Fe2O30.558實驗35MnO20.549實驗45KCl0.5154請據此分析:(1)(3分)設置實驗1的目的是。(2)(3分)實驗中,小馬是通過測量收集50毫升氧氣米比較3種物質的催化效果。(3)(3分)由實驗1和實驗4可知,氯化鉀(選填“有”或“無”)催化作用。(4)(3分)用實驗1繼續收集50毫升氧氣,所需時間明顯少于171秒,這是因為反應生成的加快了反應。25.(9分)為提高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精確度,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課本實驗進行了創新改進(食品脫氧劑常溫下就能跟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實驗步驟】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將一端密封;②將食品脫氧劑粉末迅速裝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將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標為A,彈動玻璃管使脫氧劑粉末分布均勻且緊密,脫氧劑的上端標為O,如圖甲所示;③水平滾動玻璃管,使食品脫氧劑粉末平鋪在玻璃管中,靜置至水滴不再移動時,水滴的右端標為B,如圖乙所示;④用刻度尺測量出AO段和AB段的長度,并計算出AB與AO的比值:⑤洗滌、干燥實驗裝置,重復上述實驗,記錄數據如表:實驗次數AO/mmAB/mmAB/AO1524.9109.90.20942526.5110.50.20993526.0110.50.2101【得出結論】(1)(3分)根據表格中的實驗數據,可知空氣中氧氣含量為(結果保留到0.01%)。(2)(3分)【思考討論】實驗步驟③中,將食品脫氧劑粉末平鋪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3)(3分)該改進實驗與課本實驗相比較,有哪些優點?26.(9分)如圖甲,智能溫室大棚能自動控制大棚內的溫度、CO2濃度、光照強度等條件,以滿足大棚內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大棚內的氣體傳感器記錄了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如圖乙。請回答:(1)(3分)作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通過(填“導管”或“篩管”)運輸到各器官;(2)(3分)cf段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下降,其原因是;(3)(3分)比較圖乙中(填字母)兩點對應的二氧化碳濃度值,可判斷一天內該大棚內作物的有機物總量是增加的。27.(9分)下圖的實驗裝置用于測定種子萌發時因呼吸作用引起密閉容器中氣體體積的變化。每隔一段時間,調節X管和Y管內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過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氣體的體積。體積變化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
(1)(3分)在刻度尺量出氣體的體積前,要調節X管和Y管內的液面至同一水平,為什么?(2)(3分)有人認為該實驗不足以證明氣體體積的變化就是由種子萌發引起,原因是缺少對照實驗,請你設計一個對照實驗。(3)(3分)外界溫度、壓強的改變也會導致氣體體積變化。對照實驗中氣體體積變化在2小時內是+0.2個單位,那么2小時內同等條件下萌發的種子實際呼吸速率是單位/小時。四、解答題(共6題;共50分)28.(8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制造的有機物質量來表示。某同學按下列步驟測量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①選取n張對稱性良好的樟樹葉片、將每張葉片標記為如圖的A、B兩部分;②將葉片的A部分作遮光處理,B部分不作處理:③光照t小時后,在所選的每張葉片A、B的對應部位各截取面積為S的小方片,分別烘干,稱得A部分小方片總質量為mA,B部分小方片總質量mB;④計算出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1)(2分)植物葉片光合作用的場所在(填細胞結構)。(2)(2分)另一同學認為,上述方法在測量時沒有考慮光合作用產物會運出葉片,這樣會使測量結果存在較大的偏差。為了減小偏差,在步驟②之前對葉片進行處理最好的方法是。A.摘下葉片以切斷葉柄B.環剝葉柄以切斷篩管C.破壞葉柄木質部以切斷導管(3)(2分)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為。(用字母表示)(4)(2分)影響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很多,在一次給植物施以較多肥料后,發現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明顯下降,可能的原因是。29.(6分)如圖為自然界中CO2的循環圖,圖中箭頭指向表示產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徑,回答下列問題:(1)(2分)途徑①需要消耗空氣中的。(2)(2分)途徑⑥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2分)為達成“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的目標,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大力植樹造林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發展公共交通,提倡綠色出行D.用新能源電動車逐漸取代傳統燃油車30.(10分)某同學取雙氧水溶液68.0g放入燒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錳,放在電子秤上,每隔一分鐘觀察一次并記錄,燒杯中的剩余物質質量如表所示,直到實驗結束。請回答下列問題:時間(分鐘)0123456質量(g)70.069.368.968.668.4m68.4(1)(2分)實驗結束時的現象是;從表格可知,m數值是g。(2)(6分)請計算該雙氧水溶液中過氧化氫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31.(9分)樂樂采用如圖裝置,探究“植物的器官是否可以促進H2O2分解”,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序號H2O2溶液的質量/gH2O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植物的器官及質量(顆粒大小相同)收集氣體的體積/mL收集氣體的時間/min11720%胡蘿卜6g80621720%馬鈴薯6g803.5請根據上述信息分析:(1)(2分)樂樂認為馬鈴薯促進2H2O2分解的效果比胡蘿卜更好,他的判斷依據是。(2)(2分)當量筒內的水達到80mL時,打開廣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卻發現木條不能復燃。請你解釋木條不能復燃的原因是。(3)(5分)已知H2O2的分解反應方程式為:2H2O2催化劑__?2H2O+O2↑。請列式計算:17克20%的H232.(12分)小明撿來一些巖石(主要成分是CaCO3),為測定碳酸鈣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實驗:首先稱取50克巖石樣品放入燒杯中,然后將200克的稀鹽酸分4次加入燒杯(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的成分既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每次充分反應后經過濾、干燥等操作,最后稱量,得到燒杯中剩余固體質量與加入稀鹽酸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2分)實驗中判斷巖石與鹽酸反應完全的依據是.(2)(5分)實驗過程中巖石與稀鹽酸反應最多可以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3)(5分)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3.(5分)揭開“屠狗洞”的秘密:意大利那不勒斯有個奇怪的山洞,人走進這個山洞安然無恙,而狗走進洞里就一命嗚呼,因此,當地居民就稱之為“屠狗洞”。迷信的人還說洞里有一種叫做“屠狗”的妖怪。為了揭開“屠狗洞”的秘密,一位名叫波爾曼的科學家來到這個山洞里進行實地考察。他在山洞里四處尋找,始終沒有找到什么“屠狗妖”,只見巖洞上倒懸許多鐘乳石,地上叢生著石筍,并且有很多從潮濕的地上冒出來的氣泡。波爾曼透過這些現象經過科學的推理終于揭開了其中的奧秘。波爾曼有相關的資料分享給大家:資料一:鐘乳石和石筍構成的巖洞也叫石灰巖巖洞。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在地下深處高溫下分解會產生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和二氧化碳氣體。資料二:二氧化碳能與地下水、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而可溶性的碳酸氫鈣在壓力低時又是很不穩定的,這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請你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波爾曼的相關資料寫出其“科學的推理”,從而揭示“人走進這個山洞安然無恙,而狗走進洞里就一命嗚呼”的秘密。
答案解析部分1.D2.A3.C4.A5.C6.A7.D8.C9.C10.D11.D12.C13.D14.D15.C16.【答案】(1)催化劑(2)放熱反應(3)溫度未達到著火點17.【答案】(1)蒸騰(2)d點前(3)多于18.【答案】(1)分液漏斗(2)B(3)c19.【答案】(1)③;大于(2)吸氣;收縮20.【答案】(1)半月形的保衛細胞(2)導管;蒸騰作用(3)C21.【答案】(1)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2)能22.【答案】(1)混合物(2)分解23.【答案】(1)防止外界空氣進入玻璃杯,干擾實驗(2)不贊同,由圖丙數據可知,蠟燭熄滅后容器內還有氧氣剩余。(3)蠟燭熄滅不是因為二氧化碳增多導致的。(回答“蠟燭熄滅是因為氧氣減少導致的”等類似的答案,不給分)24.【答案】(1)對照(2)所需時間(3)有(4)氯化鉀25.【答案】(1)20.98%(2)使食品脫氧劑粉末充分消耗氧氣(3)實驗結果更準確、更環保26.【答案】(1)篩管(2)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下降。(3)a點和g點27.【答案】(1)減少X、Y管內由于液體壓強不同引起的誤差(2)將萌發的種子改為等量煮沸的種子,其他條件相同(3)1.128.【答案】(1)葉綠體(2)B(3)m(4)土壤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導致光合作用減弱)29.【答案】(1)氧氣(2)CO2+H2O=H2CO3(3)A;C;D30.【答案】(1)無氣泡產生(電子秤讀數不再變化);68.4(2)解:設68.0g雙氧水溶液中過氧化氫的質量是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復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醫院清污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畢業生136人(三)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提升信心的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路徑考核試卷
- 證券從業資格證學習經歷分享試題及答案
- 筆記本電腦散熱系統清洗考核試卷
- 電信企業財務分析與成本控制考核試卷
- 水果種植園智能化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進度管理要點試題及答案
-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
- 可燃氣體報警儀檢驗記錄
- 自動控制原理全套ppt課件(完整版)
- 手衛生相關知識考核試題與答案
-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課件人教新課標
- 產業經濟學第三版(蘇東水)課后習題及答案完整版
- 初中綜合實踐課程標準
- 首件檢驗記錄表(標準樣版)
- 中建六局建設發展公司責任目標管理考核辦法
-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PVsyst運用
- 壓實瀝青混合料密度(表干法)自動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