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高頻詞語分類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高頻詞語分類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高頻詞語分類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高頻詞語分類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高頻詞語分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文言文高頻詞最全歸類

一、與科考有關的:

貢舉:古時地方向朝廷薦舉人才(舉薦科目:孝、廉),指科舉考試。

第: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即考中。

登第:登科,科舉考中進士。

進士:通過最后一級考試殿試者,稱為進士。

中第:科舉考試及格。

落第、下第:科舉時代指殿試或鄉試沒考中。

狀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會元:會試第一稱會元。

解元:鄉試第一稱解元。

鄉試:科舉時代,每三年,由朝廷選派考官,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選拔人才的考試。

二、表官職的:

1.表官職的

宰相:總攬政務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

御史大夫:其權力僅次丞相。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中書省:中央行政機要機關。

尚書:六部最高行政長官,

太尉:軍事首腦。

郎中:尚書屬下部員。

宦官:宮廷內侍,又稱太監。

侍郎侍中:宮廷侍衛。

校尉:漢代軍事長官。

翰林學士:管文件,圖書,侍讀。

太史:記史,管文書。

國子監:中央教育機構。

左右拾遺:唐代諫官。

總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巡撫:總攬一省行政軍事長官。

知州:州一級行政長官。知,管理。

太守:郡一級行政長官。

主簿:秘書。

2.表官職變化的

①表授予官職的詞語

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如公車特征拜郎中。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連辟公府不就。

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如舉其偏,不為黨。

薦:韓琦鎮長安,薦知(主持,掌管)涇陽縣。

拜:授予官職。如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征拜郎中。

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如延、至治間……選丞相東曹掾。

除:任命,授職。如尋蒙國恩,除臣冼馬。

授:授給、給予官職。如秦定初恩授東平路儒學教授。

賞:指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P易給臣子。如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起:起用人任以官職。如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都事。

察:考察后予推薦,選舉,如郡察孝廉,州舉茂才。

仕:做官。如學而優則仕,

仕宦:做官,任官職。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

仕進:進身為官。如邁少恬靜,不慕仕進。

②表罷免官職的詞語

罷:免去,解除官職。如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維、王臧等。

細、黜:廢掉官職。如有罪得以翱,有能得以賞。

免:罷免。如免官削爵。

奪: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③表提升官職的詞語

升:升官。如升(魯)臺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為后將軍。

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如山濤(人名)作冀州(K官),拔二十余人。

遷: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陟:進用。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晉、進: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如成語“加官進爵”。

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權。如平劇盜賴文政

有功,加秘閣修撰。

拜:按一定禮節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

卿。

④表降低官職的詞語

謫:理罪被降職或流放。如滕了?京謫守巴陵郡。

貶:①降職。如貶連州刺史。

②降職并外放。如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

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如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竄:放逐,貶官。如暫為銜使,遂竄南夷。

左除、左降、左轉:降職,如帝怒,乃罷(陸)贄宰相,左除(張)滂等官。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則民受其

殃。

⑤表調動官職的詞語

遷:調動官職,一般指提升C如遷東郡太守C

徙:一般的調動官職。如徙王信為楚王。

調:變換官職。如調為隴西都尉。

轉、調、徙:調動官職。如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補:補充空缺官職。如太守察王尊廉,補遼西鹽官長。

改:改任官職。如改刑部詳覆官。

出:京官外調。如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

⑥表兼代官職的詞語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領: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如桓溫鎮江口,復引(喬)為司馬,領廣陵相。

行:代理官職。如太祖行奮武將軍。

署:代理、暫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屬監獄。

權:暫代官職。如時韓愈吏部權京兆。

判:高位兼低職。如除鎮安武勝軍節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假:臨時的,代理的。如乃相與共立為假上將軍。

攝:暫代官職。如俄檢校侍中,攝史部尚書。

守:代理官職。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為主薄,守高密令。

⑦表辭官

告老:官員年老。如時年已七十,遂隱上山,懸車告老。

解官:辭去官職。如得監和州稅,父母乂不欲行,拯口I.解官歸養。

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老。如祁溪請老,晉侯問嗣焉。

乞身:古代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如時天下略定,

通思欲避榮寵,以病上書乞身。

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如龔在位五年,以老病乞

骸骨。

移病: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滿二月賜告。

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如以刑部尚書致辭仕。

三、表政事的:

詣:到,去。

勸:①鼓勵,獎勵;②受到鼓勵、獎勵。

課:考核、督促、征收。

風、化:教育感化。

按、案:巡視,巡行;考察,核實,查明。

游:①游生,游覽;②旅行,外出求學或求官;③交際,交往。

趣、趨:①小步走,跑;又引申為趕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劾:檢舉,揭發。

白:告訴,報告。常用于官吏之間。

短:進讒言,說壞話。

害:嫉妒。

折:指斥,指責,駁斥。

讓:①責備,責怪;②謙讓,辭讓。

黨:偏袒,伙同,包庇。

矯:假托,假傳。

質:作人質:抵押C

次:①臨時駐扎(用于軍隊);②住宿,停留(用于個人)。

輸:繳納(貢品或賦稅)由"輸送、運輸"引申。

當:判刑,判罪。后多帶表示懲罰意義的詞語。

坐:①因……犯罪或錯誤,觸犯;②牽連,定罪。

多:贊揚,欣賞。“高、貴〃等字,若帶賓語,就是意動,也意譯為此。

少:批評,輕視,看不起。

當:掌管,主持,如當權;判罪,如“犯法當死”;對著,面對。

相:宰相;輔助,幫助;仔細看,審察;互相;表一方對另一方怎么樣;容貌。

干:治理,如干國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沖犯;沖;干預;盾牌。

治:治理,管理;國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懲處,如治罪;研究,如治學;

醫治。

亂:社會不太平,國家治理得不好;擾亂;叛亂;樂曲的最后一章。

平:社會太平;平定。

奏:上奏,向君王上書或進言;奏章;進,如奏刀豁然;進獻;奏樂。

疏:分條陳述,如細疏其能;給皇帝的奏議;疏通;分,分給,如仗義疏財;疏

遠。

議:商議,討論;議論,評論;主張,建議。

論:研究,討論,如論世之事,因為之備;議論,評論,如每與臣論此事;辯論;

判罪,如輒捕論之。

表:上表推薦某人;外,與“里〃相對;表揚,表彰;表明;標志。

案:考察,核實,如“案賢圣之言,上下多相違〃;(案問:審問,審查,如于是

使御史案問諸生);巡行,巡視,如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文書,案卷;按照,

依照;幾案。

聞:使上級聽到,報告上級,稟報;見聞,見識;名聲.,名譽。

罪:懲處,判罪。

置:£罪,釋放,如賞親閱,見十置一;放到一邊,放棄,如沛公則置車騎,置

之不理:擱,安放,如置之度外;擺,設,如置酒咸花宮。

賑:救濟。

聽:治理,處理,如兼聽萬事;判決,如斷獄聽事;聽從,接受;聽任,任憑。

報:斷獄,判決罪人;報答,報復;給回信,答復,如誰可使報秦者;報告,告

知,如遣使者還報;報應;酬報。

典:主管,如承慶典選校百官。

簡:挑選,如簡賢選能。

籍:登記,如籍府庫;名冊,戶口冊;通“藉〃,憑借,如然往往籍是以謀私利。

知:主管。如知縣、知州。

四、跟皇帝有關的:

祚:帝位。踐祚:即位,登基。如陛下踐祚。

用事:執政,當權。如趙太后新用事。

聯、孤、寡人沽代帝王自稱。

御: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物的敬稱。如御駕(皇帝駕臨);御膳(皇帝的飲食);御酒

(專供皇帝、宮廷飲用的酒)。

奏:臣子上呈帝王的文書。如作奏未上,會得進兵璽書。

表:是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如李密的《陳

情表》、諸葛亮的《出師表》等。

疏:給皇帝的奏章。如(袁互■立)榮寵甚盛,乃七疏自勉歸。

(駕)幸:特指皇帝到某處。

五、跟京城有關的: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如二世長居禁中。

注意:禁內(宮內);禁外(宮外);禁宮(宮殿);禁網(宮門,借指皇宮。網:門);禁省(警衛森

嚴的皇宮)。

闕:朝廷;皇宮前面兩邊的樓臺,中間空缺為道路。如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如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

畿:古代稱靠近國都的地方。如邦畿千里,維民所止。(邦畿以國都為中心的廣大地

區。維:語氣詞。止:居住。)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

六、跟俸祿有關的:

俸:俸祿,薪俸。舊官吏所得的薪金。如立名譽,以取尊官厚俸。

祿:官吏的薪俸。如有功者受重祿。

秩:官吏的俸祿。如本四百石,宣帝增秩。

餉:軍糧及軍隊的俸給。如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罷:通"疲〃,疲勞。轉餉:運輸

軍糧。)

七、表社會狀態的:

治:治理得好,太平,與“亂〃相對。如以亂攻治者亡。

亂:無秩序,不太平,與“治〃相對。如以亂攻治者亡。

興:興起,建立,與“衰〃或"亡〃相反。如漢興,至孝文四十有余教。

盛:旺盛,興盛。如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衰:力量減退,衰落,沒落。如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亡:滅亡。如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

八、表軍事行動的:

伐:①討伐,進攻。②聲討。如口誅筆伐;功勞。

襲:①偷襲;②繼承,隨封爵或職;③因循,沿襲。

克:①戰勝,攻破;②能夠;③克制。如克己復禮為仁:④約定或限定(時

間)。如克日會戰。

拔:①攻取;②提拔;③突出,超出。如出類拔萃。

破:打敗,攻克。

敵:①仇敵,敵人;②抵擋,抵抗。如寡不敵眾;③相當,匹敵。如勢均力敵。

距:①通"拒〃,抗拒,抵御;②距離。

次:臨時駐扎和住宿。

懷:①安撫。如懷敵附遠;②(人心)歸向。如黎民懷之;③想念,懷念。如

思鄉懷遠;④心意,情懷;關心。如"少者懷之"。

部:①統率,指揮;②幫隊;③官署,行政機關。

將:①帶領;②扶,持。如出郭相扶將;③將要,行將。如皮之不存,毛將焉

附:④拿,用C如將功贖罪:⑤日,又C如將信將疑、

間:①離間:②隔閡,疏遠;③間或,斷斷續續地。如時時而間進;④秘密

地,悄悄地。如屏(屏退)人間語;⑤從小路。如道芷陽間行。

引:①率領,引導。②拉開弓。如引而不發。③延長,伸長。如引領西望。

④避開,退卻。如秦軍引而去。⑤取過來。如引酒而飲之。⑥引用。如旁征博

引。

徇:小眾,如十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巡行,如籍為裨將,徇下縣。

次:駐扎,士卒次舍。

勒:率領,三日而勒兵。

固:①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和城郭堅固。如秦孝公據肴函之固(險要地勢);

②堅持。如管仲固諫;③固執,頑固。如汝心之固。④固定,穩固。如固本清

源。⑤鄙陋。如鄙人固陋,不知忌諱。⑥本來。如人固有一死。

九、表學習的:

工:擅長。工擅文。

厲:磨練,磨礪:勉勵,激勵;嚴肅,嚴厲;磨刀石;磨。

勸:勉勵,獎勵;勸告。

勉:盡力,努力;鼓勵,使人努力。

師:老師;以--為師;效法,學習。

訓:教導,教誨,如訓儉示康;規范,準則,如不足為訓;訓練;詞義解釋,訓

釋。

善:善于,擅長;友好,親善;應答之詞,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修:研究,學習,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飾,裝飾,修養(動詞);善,美

好;高,長;著,撰寫,如修書;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陽樓。

習:反復練習;學習;通曉,熟悉。

務:致力,從事,如“務農”“君子務本”;事務,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

士為務〃。

攻:深入鉆研,如術業有專攻。

游:出外求學或求官:交際,交往;縱,放縱,如游目騁懷;游玩,游覽;旅行。

售:考試得中,如“操童子業,久不售〃;實現,如“挾不作蠱,于是不售〃;施展

(奸計),如“以售其奸〃:賣出去;買。

十、表人物品行的:

行:品行。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

德、操:品德,道德,品行。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

節:氣節,節操。如時窮節乃見。(時窮:困難的時候。)

清(廉):清正廉潔。如拜太常,果敢直言,數有據爭,朝廷嘉其清廉。

貪:貪婪。如秦貪。

淫:荒淫。

靡:奢侈,浪費。

篤:①忠厚。如"太祖聞其篤行";②堅定。如“篤志而體(意志堅定,并且努

力去實踐)〃③深,甚。如“篤好文章〃;④(病)重。如“孫權病篤

敬:①嚴肅,慎重,做事情嚴肅認真。如敬事而信。②尊敬,尊重。

忠:①(做事)盡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勸。②忠于君主。

恕:①待人仁愛寬厚,指推己及人c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c②寬恕.原諒C

諒:①誠信。如“友直,友諒"。②相信,如“不諒人”。③原諒。

勤:①勞,辛苦,與“逸〃相對。如四體不勤。②努力,盡力,與“惰〃相對。

質:本質純真樸實。如君子質而已矣。

文:華美,有文采。如“何以文為〃。

忍:狠心,如君王為人小忍;殘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廢;忍耐,忍受,

如然而隱忍以行。

鰻:直爽,正直。骨鰻:正直,剛強。如鰻言直議,無所回隱。(回隱:回避,隱藏。)

耿(介):光明正大,正直。如入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耿介之士,則海內雖有破亡之

國,削滅之朝,亦勿怪矣。(斌:蠹蟲,咬器物的蟲子。比喻危害集體利益的壞人。雖

有:即使有。勿怪:不足為奇。)

厚:忠厚,厚道。如勃為人木強敦厚。(木強:性格質樸倔強。)

矜、仁矜:矜,慎重,莊重。仁矜,仁愛,善體恤人。如參為人矜嚴,好修容儀。

意:誠實,謹慎。如朕聞法正則民惑,罪當則民從。

剛:剛強、堅強。如吾未見剛者。

毅:意志堅定,果斷。如士不可不弘毅。(弘:廣大、寬廣。)

愷悌:亦作“豈弟〃或作“愷弟〃,平易近人。如《后漢書?賈逵傳》:性愷悌。

鯉切:剛正率直。如彈劾中黃門,鰻切無所避。

木訥:指人質樸而不善辭令。如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奸:邪惡,狡詐。如不可巧取(官爵),則奸不生。奸不生,則主不惑。

佞:善辯,巧言諂媚。如何必為佞以取富貴。

詐:欺騙。如大王以詐破之。

諂:巴結,奉承。如諂諛我者,吾賊也。(諛:阿諛奉承。)

諂:欺詐,玩弄手段。如齊桓公正而不調。

恭:恭敬,謙遜有禮。

循吏:循禮守法之吏。

俊杰:才智出眾的人。

孤身:不趨時。

切:懇切,率直。

介:操守,志節;獨特,不合群。

矜:夸耀;驕傲自滿;莊重;同情。

十一、表人際交往的:

詣:到---去。

造:到---去,造訪;制造;成就,造就。

謁:拜見,請見;請求;告訴,陳述。

過:拜訪,探望;責備,批評;錯誤,過失;勝過,超越。

存:看望,問候,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撫恤,如養幼少,存諸孤;思念。

勞:慰勞,如帝親自勞軍;功勞;費力,吃力;疲勞。

訪:看望,拜訪;詢問;查訪,偵察。

問:問候;問,詢問;追究,考察(問罪);管,干預。

顧:探望,拜訪,如三顧茅廬;關心,照顧,如大臣爭于私而不顧于民:思念,

如顧戀慈母;回頭看,如瞻前顧后;看,如君臣相顧,泣下沾巾;回頭,如康顧

視日影:只是,不過.如顧吾念之C

吊:慰問,如吊民伐罪;悼念死者。

延:邀請;引進,迎接;磋延,擴展;伸長,延長。

遇:對待,接待;待遇;會見;接觸,感觸,如臣以神遇;遇合,逢時,指得到

君主的信任,如懷才不遇,

通:交往;交換,如通財貨;通報,傳達,如小肯為通;得志;地位顯貴,顯達;

通曉,如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如前代通則。

致:送達,如遠方莫不致其珍;獻出,盡,如事君能致其身;傳達,表達,如遣

吏存問致意,再如致謝,致敬;招引,引來,如致市民,取聚萬貨;取得,得到,

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態,情趣,如閑情逸致。

遺:贈送,給予;遺失;遺留。

施:給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實行。

懷:安撫,如懷敵附遠;(人心)歸向,如黎民懷之;想念,懷念,如思鄉懷遠;

關心,如“少者懷之〃。

贍:供給,供養,如皆以蟾給九族;富足,充足,如務農積谷,國用豐贍。

與:結交,親附;給予,授予;參加(與師);贊許(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比:勾結,如朋比為奸;比較,如與夭地兮比壽;認為與--一樣,如自比于樂

毅管仲:并列,挨著,如鱗次櫛比;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闔門;接連地,如

比三年日蝕。

信:言語真實,如信言不美;講信用,如言必信;相信。

微:地位低下,卑賤;衰敗,衰弱,如周室卑微;如果不是,如果沒有,如微斯

人,吾誰與歸;不顯露的,如微服而行于民間(微服:國君或官吏穿著一般人的

衣服);暗中伺察,如童微伺其睡。

攻:攻打;抨擊,指責,如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奪:強取,奪取;強行改變,如匹夫不可奪志也;喪捧,耽誤,如勿奪農時。

十二、表心理的:

恨:遺憾,不滿意(古人多用“怨〃怨恨,恨不表,只有怨恨連用時才有仇恨義)。

望:埋怨,責怪,如宗室貴族多有怨望者;名望,名聲;盼望,期望;農歷每月

十五。

期:期望,要求,如良劍期乎斷;一定的時間期限;約定(日期);約會;周(年、

月)。

冀:希望,如冀復得兔。

幸:希望,如幸天下有變,而欲有大功;寵幸,寵愛;特指皇帝到一處,駕幸;

僥幸,如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幸虧,如幸來告我。

矜:憐憫,同情,如矜恤孤嬴;注重,慎重,如人矜節行;莊重,如矜持(竭力

保持莊重);驕傲;夸耀,如自矜功伐。

伐:夸耀,如自矜功伐。

施:夸耀,表白,如無施勞。

恥:恥辱;羞傀,羞恥心;以一為恥。

厚:看重,如固前圣之所厚;深,重,優厚,如厚待;(為人)厚道,不刻薄。

少:輕視,看不起;梢微。

易:輕視;交換;改變;容易。

鄙:看不起,輕視,如時議以此鄙之:庸俗,淺陋,如孤陋寡聞:動疆,邊遠的

地方;謙稱自己。

哀:同情,如吾哀之。

尚:崇尚,尊重,如尚輕快;尚且,如百室之君,尚猶患貧;還,如尚能飯否。

厭:通“庵”,滿足,如“抑為之不厭〃;討厭,如"與可厭之"。

異:驚奇,奇怪,如“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奇特,與眾小同,如“君子生

非異也〃。

惡:討厭,不喜歡。如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厭:討厭,厭惡。如諸公賓客多厭之。

憎:恨,厭惡。如秦甚憎齊。

貶:給予不好的評價,與"褒〃相對。如秦始與漢武并稱,而今褒漢武而貶秦始。

怨:怨恨,仇恨。如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患:憎惡,討厭,厭惡。如公患之,使名且度賊之。

疾:恨,憎惡。如吾疾貧富不均。

多:稱贊。如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

嘉:贊美,嘉獎。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譽:稱贊,贊美。如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與:贊許。如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許:贊許,贊同。如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之許也。

嘆:贊嘆,贊許。如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權:孫權。齊同:整齊嚴肅。)

過:責備。如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責:責備、責罰。如悔過自責。

咎:責怪、責備。如咎其欲出者。

誅:責備、譴責。如漢厚誅陵以不死。

讓:責備,責怪。如寺人披請求進見,公使讓之。

譴:責備。如太卜譴之曰。

尤:指責,歸罪。如不怨天,不尤人。

折:指責。如季布面折其短。

譙:責備。

數:列舉罪狀加以責備,如使吏數之;計算,如楚兵之多,不可勝數;一一列舉;

屢次,如數犯邊境;六藝之一,算術;規律,必然性;天命,命運。

非:非難,責怪,如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不對的,不合理的;不是。

刺:斥責,指責,如面刺寡人之過者;名帖,名片。

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毀謗。

譏:非難,指責;譏諷。

質:質問,問,如質責湯于上前:評判,對質,如而欲質天之有無;人質;作人

質,如燕太子丹質于秦;質地,如黑質而白章;質樸,樸實,如其人質直,市無

二價;刑具,殺人時用的砧板。

容:寬容,容忍。如不能容人之過。

貸:寬恕,寬容。如示中國優貸,而使邊人得安。

恕:寬恕,原諒。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

寬:寬宏,度量大。如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王日益橫。(橫:蠻橫,殘暴。)

畏、懼、憚:害怕,恐懼,畏懼。如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如蒲松齡《狼》:屠懼,投以

骨c如過則勿憚改C

駭:害怕,吃驚,驚駭。如齊師至矣,郁人大駭。(郁:古地名,在今山東東平縣。)

遽:恐懼。如孫、王諸人色并遽。(色:臉色。并:一起。)

樂:快樂,高興。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欣(然):喜悅,高興。然:……的樣子。如乃瞻衡宇,載欣載奔。(乃:于是、然后。衡:

通"橫"。)

悅(說):高興,愉快。如吳起高悅。

怒:生氣,憤怒。如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憤:憤怒。如蓋國家之大恥而天下之公憤也。

忿恚:惱怒,發怒。如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故:副詞,故意。忿恚:使……發怒,惱怒。

尉:官名,都尉。)

涕泣:哭泣,流淚。如(豫讓)死之口,趙國志士聞之,皆為涕泣。

詬:怒罵,辱罵。如曹人詬之。(曹人:高山族的族群之一。)

十三、表受到誣陷的:

中:中傷,污蔑別人使受傷害。如顯怒,欲以吏事中商。(顯、商:人名。)

諾:說壞話誣陷別人。如殘賊加累之諧,君子不用。(殘賊:殘害。加累:以罪惡累害

別人。)

誣:捏造罪狀陷害人。如其頑鈍無恥者,均為檜用,爭以誣陷善類為功。

十四、表刑罰的:

髡:又稱髡首,剃去犯人頭發的刑罰。

莪:即墨刑,用刀刺刻犯人額頰等處,再涂上墨,作為懲罰的標記,用來懲治犯有輕罪

的人。

鼻IJ:一種割鼻子的刑罰。

笞刑:用小荊條或小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罰。

杖刑:用大荊條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罰。

刖刑:一種砍掉腳的刑罰。

臏刑:一種剔去膝蓋骨的酷刑。

宮刑:破壞人的生殖機能的一種酷刑。

大辟:是一種砍頭的刑罰。

炮烙:用炭燒銅柱使之熱,令有罪者爬行其上。

湯鏈:把人投入滾燙水中煮死。

車裂:將人頭、四肢分別拴在五輛馬車上,同時分馳,撕裂肢體。也稱“轅裂〃,俗稱“五

馬分尸"。

凌遲:將立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地死去的一種刑罰。

腰斬:將罪人從腰部斬斷。

棄市: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并將尸體暴露在街頭的一種刑罰。

梟首:將斬下的首級懸于高處示眾。

范雄:把犯人剁成肉泥。

極刑:分割肢體、零割全身的酷刑。

十五、表人物地位:

貴:顯貴,祿位高,與“卑賤〃相對。如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本:根本。基:根基。)

賤:地忖低下,卑賤,與“高貴”相對c如相如素賤人C

卑:地位低微,卑賤。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于草廬之中。(鄙:見識短淺。)

豪:收天下之豪杰。卓越的人,豪杰。所居郡,必夷其豪。強橫的人,豪強。

十六、表敬重的:

恭:恭敬,謙遜有禮。如相國年老,素恭謹。(相國:官名,指蕭何。)

敬:尊敬,尊重。如門人小敬子路。

注意:“恭"和"敬〃是同義詞。”恭〃著重在外貌方面,"敬〃著重在內心方面。

重:敬重。如又睹諸葛亮奇雅,甚敬重之。(睹:看見。)

尊:尊重。如始皇甚尊寵蒙氏。

十七、表說話的:

謂:告訴,對......說。如楚王謂田鳩曰。

詔:告訴,告誡。如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

誥:告訴。如伊尹申誥于王。(伊尹:人名。申:再,重。)

告:告訴。如吾固告汝日。(固:本來。)

注意:告,誥,詔。“告”和“誥”原來都是告訴的意思,后來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

下叫"誥〃或"詔〃。秦以后“沼〃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誥〃只限于皇帝任命

高級官吏或封爵時用。

敕:告誡,囑咐。如關西兵精悍。(精悍:精銳強勁。)

白:告訴,陳述。如便可白公姥。

陳:陳述。如韓非欲自陳,不得見。

對:回答,應答。如王(趙惠王)問:"何以知之?〃對日……

語:告訴。如平陽侯恐弗勝,馳語太尉。(弗:不。)

諭:告訴,使人知道。如騫既至烏孫,致賜諭指。

(致:送達。賜:賞賜的財物。指:通”旨〃,意圖。)

喻:告訴,使人知道。如故作書以喻意。

注意:諭,喻。二字古代通用,后來逐漸有了分工,在比喻的意義上用“喻〃,在告訴的意

義上用"諭"。

曉:告知。如未曉大將軍。

辯:辯論沖辯。如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問:問,詢問,與"答"相對。如子張問仁于孔子。

謝:道歉;推辭;辭別;告訴。如入而徐趨,至而自謝。(徐:緩慢。謝:道歉。)

如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趙,代王謝,愿守代邊。

(欲徙王趙:要把代王遷到趙國去做王。代:國名。邊:邊貓。謝:推辭。)

如揮手謝公卿。(謝:辭別。)

如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謝:告訴。戒:警戒。慎:小心,)

折:駁斥,使對方屈服。如作天說以折韓退之之言。

(天說:指柳宗元《天說》。)

詰:責問,追問。如士莊伯不能詰。(士莊伯:人名。)

訴:訴說,訴苦;告狀;誹謗。如似訴平生不得志。(訴:訴說。)如數廷訴嘉。(訴:告狀。)

如訴公于晉侯。(訴:誹謗。公:魯公。)

咨(后寫作“諂〃):商議,咨詢C如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屬:囑托,如屬吾屬文以記之;委托,交給,如以兵屬蒙恬;交給官吏治罪,如

乃以秦干屬吏:連接.如冠蓋相屬:寫作如屬文:一…之類c

卻:推辭,不接受,如卻之不恭;退,如李牧連卻之。

敢:謙詞,冒昧,如“赤也感,敢問?〃;表反問,豈敢。

十八、表勸說的:

說:勸說,說服。如鯽生說我曰。

勸:勸說,勸告。如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

規:規勸,諫錚。如子寧以他事規我。

諷:用委婉的話暗示或勸告。如故使之諷。

謗:公開指賁別人的過失。如厲王虐,國人謗之。

諫: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之改正錯誤和過失。如太后不肯,大臣強諫。(強:竭

力。)

諷: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如諷齊王納諫。

喻:告訴,如故作書以喻意;知道,了解,明白,如家喻戶曉;比喻。

慎:表告誡,相當于“千萬〃,用于否定;謹慎,慎重。

十九、表揭發的:

劾:檢舉揭發罪狀。如吏劾更生鑄偽黃金。(更生:人名。)

訐:攻擊或揭發別人的短處。如吏民相告訐,廣漢得以為耳FI,盜賊以故不發,發又輒

得。

揭:顯露,公布,揭發。

二十、表違背的:

悟、忤:違逆,冒犯,觸犯。如莫不知其多冤,無敢悟陛下言者。

如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

逆:抵觸,違背,不順。如忠言逆耳利于行。

倍(背):違背,背叛,反叛。如倍齊而合秦。

二H^一、表告別的:

辭:告別。如停數日,辭去。

別:離別,告別。如自君別我后。

謝:辭別,離開。如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初陽歲: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二十二、表拜訪的:

造:拜訪。如庾公造周伯仁。

過、訪、顧:探望,拜訪。如端午日過友人,出酒飲之。如欲徒步訪兩蘇。如三顧臣

于草廬之中。

謁(見):拜見,進見(地位或輩分高的人)。如上至,相國謁。(上:指劉邦。)

二十三、表朝見的:

朝:朝見,封建時代臣見君。如是月,天下府州官來朝。

覲:朝見(君主)。如天子微,渚侯不享覲。(微:衰弱。享:進獻。)

二十四、表暗中的:

陰:暗中,暗地里C如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食C

間:秘密地,悄悄地。如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客將軍:原籍不在某國而任

該國將軍。)

密:秘密,隱秘。如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二十五、表離開某地的:

中例升tin—>布分手

遷?、徙:星移。如遷其信于臨洪。如徙武北海。

二十六、表到往某地的:

如:到,往。如坐須臾,沛公起如廁。

過:走過,經過。如三過其門而不入。

詣、往:去,到……去。如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如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

背項王也。

幸:特指皇帝到某處去。如始皇帝幸梁山宮。

二十七、表行走的:

步:行走,步行。如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口三四里。

(殊:特別。強:勉強。)

趨:快走。如孔子下(車),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走:跑,逃跑。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遁、亡、逃、匿:逃走,逃跑。如虎大駭,遠遁。如懷其壁,從徑道亡。如桓侯體痛,

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如匿,亡也。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遲延。

二十八、表饑飽的:

飽:吃足,與“饑〃相對。如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饑:餓,與“飽〃相對。如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餓:嚴重的饑餓,因饑餓而病倒。如見靈輒餓,問其病。

注意:“饑”指一般的肚子餓,“餓〃是嚴重的饑俄指沒有食物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脅,

不當一般的“肚子餓〃講。

餒:饑餓。如無凍餒之患矣。(患:擔憂。)

慌:饑荒。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常作“饑饃〃連用。如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

之以師旅,因之以饑怪。

注意:饑、饃分開講時,五谷沒有收成叫"饑〃,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叫“律〃。但連用

時"饑”"饌’無區別。

二十九、表食物的:

模:炒熟的米、麥等干糧。如舜之飯模茹草也。(飯、茹屹。草:指野菜。)

饌:食物,多指美食。如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饌玉:美好的飲食。)

看:熟的肉類食物。如山肴野薪,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膳:飯食。如具太牢以為膳。

羞(鐐):美味的食物。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蔬:蔬菜。如其子日柱,能植百谷百蔬。

果:果子,果實C如我此樹果,悉皆美好者,無一惡者C

三十、跟糧食有關的:

粟:谷粒。未去皮殼者為粟,己舂去糠則為米。糧食的統稱。

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黍:黍廣。碾成的米叫黏黃米。如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禾:谷子,稻子,泛指莊稼。如鋤禾日當午。

稷:谷類。如菽稷隨時藝。(菽:豆類。藝:種植。)

菽:豆類的總稱。如菽稷隨時藝。

注意:上古時"豆〃是一種盛食品的器皿,與“菽〃的意義完全不同。漢代以后,“豆〃才

逐漸代替“菽”,成為豆類的總稱。

稼稿:春耕為稼,秋收為稽,即播種與收獲,泛指農業勞動。

如天下晏然,民務稼稿。(晏然:安寧,安定。)

稔:莊稼成熟。如吳王夫差既殺申胥,不稔于歲,乃起師北征。

刈:割。如白居易《觀刈麥》0

汆:買進糧食。

集:賣出糧食。如使商無得氽,農無得梟。

縻:米倉。如父母使舜完縻。(完:重新整修。)

荒:年成不好;兇年。如時歲多荒災,唯南陽豐穰。(豐穰:三收。)

稼稿:泛指農業生產;莊稼。

荒:荒年,收成不好。

歉:年歲歉收,收成不好,與"豐〃相對。

豐、饒:富足,多。

贍:富足,充足;供給。

足、給:足,豐足。

餒:饑餓,五谷沒有收成,

憧:蔬菜和野菜吃不上。連用時饑和謹無區別。

^一、表容器的:

斛: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為一斛。

如是歲谷一斛五十余萬錢。

斗:古代盛酒器,也是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如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觴:古代酒器。如引壺觴以自酌。

樽:盛酒器。如有酒盈樽。

卮:四升為一卮。如卮酒安足辭。

三十二、表死亡的:

崩、薨、卒、不祿、死:都是古時對人死的稱呼。

如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E死。

如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如昭王薨。如公子季友卒。

如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等:同樣,一樣。)

山陵崩:比喻帝王的死亡。如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山陵崩:指當時最高掌權者趙威后的死。)

沒(歿):死,去世。如始皇既沒。如父母既歿,兄弟無有。

終:指人死亡.如文干九十七乃終C

圓寂:指僧尼死。

三十三、表時間的詞語

歲:年。如武留匈奴凡十九歲。

期年:滿一年。如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積年:好兒年,多年。如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曩:以往,從前。如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

向:從前,往昔。如向者,仆亦常廁下大夫之列。(仆謙辭:我。廁:置身于。)

旦日:明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明日、翌日:第二天。如明日,徐公來。如翌日,問濂昨飲酒否?

即日:當天。如項王即口因留沛公與飲。

是日:這一天。如是日也,天朗氣清。

是月:這一月。如是月,天下府州官來朝。

旦:早晨。如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

宵:晚上。如今宵酒醒何處?

久之:很久。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后:過了。如后五年,吾妻來歸。

既而:不久,一會兒。如既而兒醒。

須臾、俄、俄而、有頃、頃之、少間、頃刻、少頃:一會兒。

如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如俄有武夫出于波間。如俄而m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

犬吠。如有頃,(洞庭)君復出。如頃之,持一象笏至。如少間,簾內擲一紙出。如^

刻兩斃。如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尋:不久。如尋蒙國恩。

他日:以后。如他日歸洞庭,幸勿相避。

將:方,剛才。如貴客將自何所至也?

良久:很久。如秦王目眩良久。

嘗:曾經。如吾嘗終日而思矣。

素、雅二向,平凳向來。如0項伯素善留侯張良。如安帝雅聞衡善術學。

適:剛才。如適得府君書。

卒:通"猝",突然。如《荊軻刺秦王》: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己而:過了些時候。如己而相如出。

且:將近。如年且九十。

輒:立即,就。如飲少輒醉。

朔:農歷每月初一。

晦:農歷每月最后一天。

望:農歷每月十五。

既望:農歷十六。如朝菌不知晦朔。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如七

月既望。

當是時:在這時。

先是:這以前。

昔:過去。

比、迨、逮、及、洎:等到。

居無何:過了不久C

當、方、會、適、屬:適逢,正趕上。如“序屬三秋〃。

三十四、表穿戴的:

紈鱷:古代貴族子弟穿的細絹褲,常用來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布衣:麻布衣服;平民,老百姓。

履:鞋。

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綬:絲帶,常用來拴玉或印。

冠:①是帽子的總稱;古代的一種禮儀。②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

冕: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

巾:扎在頭上的織物。

弁:①古代用皮革做成的一種帽子;②男子成年加冠稱弁。

弱冠:泛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免冠:脫帽,常表示謝罪。

跣:赤腳。

三十五、值得重視的特殊單音詞:

1.獄:案件,案情;監獄:監管案件。

2.脫:①副詞,表推測,也許、或許;"事既未然,脫可免禍〃。②連詞,表假

設,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