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地理【熱點·重點·難點】專練
熱點20碳達峰和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什么是碳達峰?】
這一概念起始于“溫室效應”引起氣候變化。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吸熱
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導致全球平均氣溫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氣
候危機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我們正在經歷干旱、森林火災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災害性天
氣事件——氣候問題已迫在眉睫。
碳達峰是指全球、國家、城市、企業等主體的碳排放在由升轉降的過程中,碳排放的最高點即碳峰值。
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實現碳達峰,碳排放進入下降通道。我國目前碳排放雖然比2000—2010年的快速增長
期增速放緩,但仍呈增長態勢,尚未達峰。碳中和是指人為排放源與通過植樹造林、碳捕集與封存(CCS)
技術等人為吸收匯達到平衡。碳中和目標可以設定在全球、國家、城市、企業活動等不同層面,狹義指二
氧化碳排放,廣義也可指所有溫室氣體排放。對于二氧化碳,碳中和與凈零碳排放概念基本可以通用,但
對于非二氧化碳類溫室氣體,情況比較復雜。由于甲烷是短壽命的溫室氣體,只要排放穩定,不需要零排
放,長期來看也不會對氣候系統造成影響。
根據2020年12月全球碳項目(GlobalC.a.rbonProject,GCP)發布的《2020年全球碳預算》報告估計,
陸地和海洋大約吸收了全球54%的碳排放,那么是否全球減排一半就可以實現碳中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碳中和目標的吸收匯只包括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等人為活動增加的碳匯,而不是
自然碳匯,也不是碳匯的存量。海洋吸收二氧化碳造成海洋的不斷酸化,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
陸地生態系統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是碳中性的,并非永久碳匯。如森林生長期吸收碳,成熟期吸收能力下
降,死亡腐爛后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氣中。一場森林大火還可能將森林儲存的碳變為二氧化碳快速釋放。
因此,人為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必須通過人為增加的碳吸收匯清除,才能達到碳中和。
2015年巴黎會議前夕,中國承諾2030年左右實現碳達峰,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
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
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一般性辯論時宣
布中國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
進一步提出了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新舉措,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
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
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12億千瓦。
第1頁共11頁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燃燒化石能源、工業過程以及農林
和土地利用變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CO?)滯留在大氣中,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除二氧化碳之
外,具有增暖效應的溫室氣體還包括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為了應對氣候
變化,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加大對支持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政策力度,
加大研發資源的投入,促進綠色產業體系盡快完善;強化新能源規劃頂層設計和分層銜接,持續提升系統
調節能力,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加強新能源、電網和配套調節能力協調發展,實現新能源安全可靠替
代常規電源,從而推動“雙碳”目標有效落地。
“.雙.碳.”.目.標.的.提.出.,.為.我.國.能.源.清.潔.低.碳.發.展.描.繪.了.清.晰.的.藍.圖.。.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
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
能.源.供.給.消.納.體.系.,.逐.步.改.變.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提.升.清.潔.能.源.開.發.和.利.用.水.平.,.是.
我.國.新.時.代.能.源.革.命.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礎.保.障.。.面.
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唯.有.攜.手.合.作.,.
我.們.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海.洋.污.染.、.生.物.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態.文.明.之.路.行.穩.致.遠.。.
..
一、選擇題(從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我國某新能源汽車公司表示將于2022年底前在挪威建設20座第二代換電站,覆蓋挪威前5大城市及
主要高速。根據材料完成下面1-2小題。
1.下列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A.煤炭B.石油C.天然氣D.水能
2.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下列有利于減少碳排放的是()
①加大煤炭進口量用于發電②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③植樹造林種草④加大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
目標的重要抓手。讀某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分布示意困,完成下面3-5小題。
第2頁共11頁
3.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差異表現為()
A.南北變化大于東西變化B.南高北低
C.東西差異大于南北差異D.東高西低
4.造成碳排放集中且強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數量少,消耗能源少B.能源消費結構以石油、煤炭為主
C.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率高D.經濟發展水平高,市場廣大
5.下列不利于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的措施是()
A.減少林地,增加耕地B.發展低碳農業
C.提高汽車環保標準D.推廣先進節能技術
2022年5月,世界在建規模最大、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生產清潔電
能100億千瓦時,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做出重要貢獻。讀圖,完成下面6-7小題。
6.白鶴灘水電站建設難度大,原因不包括()
A.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B.交通不便
C.河流春季有凌汛現象D.山高坡陡,地形復雜
第3頁共11頁
7.中國是世界能源消費第一大國,白鶴灘水電站的建成和使用,其意義有()
①開發利用清潔能源②構建高效能源體系
③降低能源結構中“煤炭”的比重④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進低碳生產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了節能減排,很多路燈都換上裝有太陽能電
池板,通過太陽能為路燈供電。下圖為湖北省孝感市某中學生拍攝的一張公路照片。據此完成下面8-9小題。
8.該中學生拍照時大致面向()
A.正北B.正南C.正東D.正西
9.我國太陽能發電量最少的季節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中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圖左和圖
右分別為“碳達峰”和“碳中和”示意圖。完成下面10-12小題。
..
10.大氣中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氣體是()
A.氧氣B.氮氣C.二氧化碳D.一氧化氮
11.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有可能是()
①大量燃燒煤炭②大量使用太陽能③大力開發水能和風能④大量砍伐森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為實現“雙碳”目標,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費比例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開發利用風能等清潔能源D.大力發展鋼鐵工業等重工業
第4頁共11頁
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開發新能源是重要途徑之一。讀我國太陽能分布圖完成13-15題。
13.對我國太陽能豐富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稠密B.降水豐沛C.地勢高峻D.經濟發達
14.淄博市屬于太陽能資源的()
A.豐富區B.較豐富區C.可利用區D.欠缺區
15.從我國太陽能分布和能源主要消耗區分布判斷,太陽能發電在我國的輸送方向可能是()
A.自南向北B.自東南向西北C.自西向東D.自東北向西南
優化能源結構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主要途徑之一,結合漫畫下圖,完成下面16-19小題。
..
16.圖中清潔能源,不包括()
A.水能B.風能C.煤、石油D.太陽能
17.我國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實現碳中和,主要是為了()
A.減少全球貧困人口B.提高全球煤炭產量
C.推動全球防疫合作D.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18.針對該漫畫,某同學創作了幾條警示語,其中最貼切的是()
A.保護耕地,人人有責B.清潔能源,低碳轉型
C.垃圾分類,變廢為寶D.因地制宜,科技興農
第5頁共11頁
19.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應該()
A.植樹種草,綠化環境B.禁止污染大氣企業開設
C.加強治理,減少水污染D.限制交通運輸業和工業發展
我國風力發電量逐年攀升,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圖為2020年我國排名前十及其他省級行政區風
力發電量占比餅狀圖。讀圖,完成下面20-21小題。
20.風力發電量排名首位的省級行政區主要位于()
A.塔里木盆地B.云貴高原C.內蒙古高原D.華北平原
21.發展風力發電的主要目的是()
A.推動科技創新B.取代火力發電C.增加就業機會D.促進節能減排
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建立“損失和損害”基金決議,發達國家承諾每年提供資金,以補償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對發展中國家所帶來的損害。下圖(a)示意碳達峰、碳中和。下圖(b)為中國、英國
和美國碳達峰時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達峰到碳中和所經歷的時間。讀圖,完成下面22-24小題。
..
22.據圖可知()
A.發展中國家已實現碳達峰B.美國將于2050年實現碳達峰
C.碳中和意味著碳排放為零D.植樹造林有助于實現碳中和
23.設立“損失和損害”基金,是由于發展中國家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中()
①基礎設施落后,應對災害能力弱②資金短缺,受災后重新建設困難
③排放二氧化碳多,應負主要責任④技術落后,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就補償資金數額和分配等問題進行磋商,屬于()
A.南北對話B.南北合作C.南南對話D.南南合作
第6頁共11頁
二、綜合題(按照每小題的要求,完成作答)
25.【氣候·人類】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天氣、氣候、水各個因
素相互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類的未來發展。下圖為世界氣候分布圖及各地景觀圖
(1)識氣候判斷對錯,對的打“正確”,錯誤打“錯誤”。
①氣候的兩大組成要素是氣溫和降水。()
②亞洲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③甲地區的氣候特征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④乙地和丙地緯度位置大致相當,但氣候類型不同,主要是受地形因素影響。()
(2)析影響
..
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衣食住行
在青藏地區,人們習慣在歐洲西部,人們喜吃在亞馬孫河流域,受當地氣在格陵蘭島,由于氣候
身穿藏袍,反映了當地牛羊肉,因為當地候④________這一特點影⑤________,狗拉雪橇
氣候的特點②________氣候廣布,響,人們用浮木作基底建房是傳統的交通出行方
①________。③________業發達。子,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式。
(3)悟關系
2022年7月,格林蘭島冰川每日流失60億噸冰,導致海平面瘋狂上升。
①造成北極地區冰川大面積融化的原因是________(臭氧層被破壞/全球氣候變暖)。
雙碳目標:2030年我國將實現“碳達峰”——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2060年將實現“碳中
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達到相對“零排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氣候異常
變化。這是我國向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
②為踐行“碳達峰”和“碳中和”,列舉你的低碳生活方式:________。
第7頁共11頁
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后不再增長;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產
業調整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國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
實現該目標,開發和利用潔凈能源勢在必行。下圖為廣東海上風力發電項目示意圖。
材料二:2021年9月以來,受“能耗雙控”持續加碼影響,多地區推出限電措施嚴控能耗強度,江蘇、
浙江等地拉閘限電,上千家企業限產停工。
(1)風力發電屬于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資源。廣東省風電場主要建在海上,其發電
量較大的季節是____________季。(選填“夏秋”或“冬春”)
(2)對于拉閘限電地區而言,正確的做法是()
①提高能效,淘汰高耗能的用電設備②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節能減排
③企業加大生產規模,獲得規模效益..④政府采取多途徑積極解決能源短缺問題
A.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為踐行“碳達峰”和“碳中和”,列舉你的低碳生活方式。(一條即可)
27.某中學七年級地理興趣小組設計了一期“氣候與人類活動”專題黑板報,供同學們思考學習。閱讀圖文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8頁共11頁
探究主題:氣候與人類活動
探究過程:
氣候知識回顧
(1)氣候的兩大要素是______、______。
(2)世界各地氣候是復雜的,但是他們分布有一定規律。
Ⅰ.把圖中序號表示的熱帶氣候類型名稱填入下表(填寫格式:序號:氣候類型名稱)。
分布地區圖中序號表示的熱帶氣候類型名稱
熱帶______
Ⅱ.把圖中序號表示的分布在溫帶地區氣候類型名稱填入下表(填寫格式:序號:氣候類型名稱)。
分布地區圖中序號表示的溫帶地區氣候類型名稱
大陸東岸______
大陸內部______
大陸西岸______
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氣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氣候也會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請舉例說明氣候對日常生活、農業
生產產生的影響。(各舉一例)
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
人類活動影響氣候變暖。2020年1月份,南極地區最高氣溫首次突破20℃;到2030年,全球氣溫預
計將比工業化前高出1.5℃左右。全球氣候變暖正改變著地球的模樣,影響著人類生存環境。
(4)舉例說明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危害。
(5)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爭于2030年前達
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
排放”)。下圖為“碳達峰”和“碳中和”示意圖,請為我國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獻計獻策。
第9頁共11頁
28.讀“環渤海經濟圈簡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國又一工業密集區——環渤海經濟圈已形成,它將帶動我國北方
地區經濟迅速發展,這里人口占全國的17.5%,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的26.25%,水資源占全國的3.54%。
(1)環渤海經濟圈臨渤海和_____海,圈內鐵路網密集,其中通過天津、濟南的南北向鐵路干線是_____線,
_______(城市)是全國最大的鐵路運輸樞紐,海陸交通便利。
(2)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有京津唐工業基地和_______
工業基地。
(3)由材料可知,制約環渤海經濟圈經濟發展的因素是缺乏______資源,為此國家建設了_______工程。
(4)“碳達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開始下降;“碳中和”指企業、團體或個人通過植
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雙碳”背景下,請你
為環渤海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
.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9..
“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條清潔能源外送的特高壓通道,最大輸送功率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研究起草項目協議書
- 教師外出住宿協議書
- 陽臺圍欄轉讓協議書
- 損毀青苗調解協議書
- 旅游景區租賃協議書
- 退婚退還彩禮協議書
- 學校校車服務協議書
- 整場設備轉讓協議書
- 醫患糾紛協議書格式
- 西安就業協議書蓋章
- 阿拉善盟社區工作者招聘真題2024
- 北京2025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招聘4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廣州市勞動合同范本下載
- 2025山西地質集團招聘3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北大荒黑龍江建三江水利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靈活運用知識的2024年ESG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直屬單位招聘考試真題2024
- 遼寧省七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基于三新背景下的2025年高考生物二輪備考策略講座
- 醫療機構自殺風險評估與預防措施
- 全國自考《銀行會計學》2024年7月《銀行會計學》自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