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鄂州職業大學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鄂州職業大學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鄂州職業大學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鄂州職業大學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鄂州職業大學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鄂州職業大學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一、單選題(共50題)1、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1分)A、黑魆魆(yū)

縈繞(yíng)

餓殍(piāo)

咫尺(zhǐ)B、晨曦(xī)

秉性(bǐng)

隕石(yǔn)

酣睡(hān)C、貯存(zhù)

穹隆(qóng)

碩大(shuò)

裊娜(nuó)D、俯瞰(kàn)

搖曳(yì)

帳幔(màn)

宛然(wǎn)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A“魆”讀xū,“殍”讀piǎo;C“穹”讀qióng;D“曳”讀yè

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于我國古代哪一部著作?()

(1分)A、《論語》B、《大學》C、《中庸》D、《孟子》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3、材料

在今天的學術評價中,一位大學教授的價值是由已發表的論文的數量和受邀請參加學術研究討論會的次數來衡量的,這無疑標志著學術工業的全面勝利和純學術的全面貶值。而面臨這種生產過剩問題的學術工業本身,它的產出則充滿了毫無學術價值意義的偽問題。

有一類偽問題直接來自滲入語言的自命不凡的行話和令人望而生畏的集合名詞。像“元敘述”“主體間性”這類行話如今被文科學生仿用得爛熟,以致令被模仿者——大學教授自己都覺得有點難為情。其實有一個基本標準我們應當牢記在心;這類行話愈容易被模仿,愈證明某個行當沒有價值。至于“人民性”“文學性”“后殖民主義”等集合名詞,那簡直就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鐵床匪”普羅克汝斯忒斯抓到矮個子的要放在長的床上,直到將其拉死;抓到高個子的要放在短床上,直到將其砍死。這類集合名詞無視實際精神現象的豐富多樣性,以犧牲多樣性為代價而追求理論表述上的單純和清一色。在我們的問題史上,像貿然斷言“某某風格”之類的集合名詞已經使我們的前輩大失面子。狄德羅曾有一篇文章被人以“風格不像他的”為理由從他的全集中刪去;但在他的原稿被發現后,這篇文章又被重新收入他的全集。凡·米格倫對維米爾的作品一絲不茍地模仿騙過了多少聲名顯赫的批評家的眼睛。如果不是偽造者的坦白,我們將永遠滿足于對維米爾風格的高度概括而不會對這個集合名詞本身表示懷疑。

另一類偽問題來自學術工業中日益學科化的傾向和對學術發明權的訴求。機械地以一個公式去套一個又一個題目,已成為人文科學研究者的日常工作。然而,人文科學不同于自然科學。分“學科”和“系”,人文科學的整體性會遭到歪曲。趙孟的詩由古典文學專業的人士來研究,而趙孟的書畫則由藝術史專業的去研究。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體現知識整體的人文科學,經不起“學科”和“系”的分割。有頭腦的研究者不論閱讀哪部文本都定然會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許會將他們帶到語言學、歷史學、社會學等領域,只要不遭遇學術同行保護主義,那么這種研究一定會有令人振奮的前景。問題在于,以科學發明權的訴求為指向的學術同行保護主義,它的實際危害要比人們所認識的大得多。下列有關“偽問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1分)A、偽問題指的是那些沒有學術價值意義的問題。B、學術研究中所產生的過剩的問題屬于偽問題。C、偽問題指的就是那些沒有個性的問題。D、偽問題主要來自學術工業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

4、材料神農嘗百草的基因解讀

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神農嘗百草的故事。雖然史書和民間傳說都在證明神農嘗百草的真實性,但還是有很多人表示懷疑。不過,現代基因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神農嘗百草。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李輝的研究小組通過基因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初步證明神農嘗百草的事情可能是中國先民生存的一種真實情況。

在對中國人的DNA檢測分析后,李輝等人發現,中國人體內有一種苦味基因,稱為TAS2R16,它能辨識出哪些苦味的植物是有毒的。李輝等人利用DNA技術對基因片段進行分析,推測出中國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大約是在5000-6000年前受到自然選擇而形成的,而且功能很強。

從基因來看,所有人都有TAS2R16基因。TAS2R16基因編碼的苦味受體專門針對植物中常見的吡喃葡萄糖苷類毒素,該基因功能不強的人很難嘗出這類毒素。世界上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不會覺察出這種毒素特有的苦澀味道,而另一部分人則對這種苦味十分敏感。

人的功能獨特且有多種變體的基因一般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基因受到自然選擇后會在基因組中留下痕跡。被選擇的基因的弱勢類型容易被淘汰,但強勢類型會被保留,雖然是少數。被自然選擇的強勢基因附近的鄰居基因,也會連帶著只有少數類型被保留下來,稱為“搭車效應”。“搭車”的基因越多、功能越強,意味著自然選擇的歷史越短。

李輝等人發現,中國人中苦味基因TAS2R16的增強功能基因變體有比較長的“搭車”區段,應該是在1萬年內受到過自然選擇。研究人員檢測了世界上大多數人群的樣本,只在中國人的基因組中發現了有很強功能的苦味基因,即“搭車效應”很強,而非洲人和歐美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不如中國人的苦味基因功能強。

在5000-6000年前,中國正處于新石器時代的中期。這一時期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長,靠狩獵和采集已不能滿足人口對食物的需求。所以,一方面人們必須從森林中走出,從狩獵和采集轉為農耕,這便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谷”的歷史根據;另一方面人們又必須大量采集食物,這便是“神農嘗百草”的歷史根據。而面對各種可能充饑的植物,人們不能靠過去的經驗來判斷是否有毒,只能靠口嘗。當然,嘗百草并非只是嘗食物,而是既鑒別食物,也識別藥物。對于前者要鑒別其是否安全可食用,對于后者要鑒別其是否安全和有療效。在嘗百草的這個時期,苦味感靈敏和強烈的人會生存下來,而苦味感不靈敏和強烈的人則會被毒死,就像神農吃了斷腸草一樣。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神農嘗百草并非是一個人的行為,而是中國先民許多人和一代又一代人的行為。在嘗百草中生存下來的群體就會保留功能強大的辨識苦味的靈敏TAS2R16基因,并遺傳下去。因此,從基因角度可以解釋為何神農嘗百草是中國先民一段可信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生存階段。下面不能作為“現代基因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神農嘗百草”的依據的一項是()(1分)A、李輝研究小組通過基因研究初步證明神農嘗百草可能是真實的情況。B、中國人的苦味基因大約是在5000-6000年前受自然選擇而形成的。C、中國人的苦味基因形成的時期,正是中國歷史上神農嘗百草的時期。D、中國人的苦味基因是在嘗百草中生存下來的中國先民的保留和遺傳。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

5、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1分)A、我知道今天衛生委員安排誰打掃教室?B、“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C、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D、“我下不去!”我哭著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A這是一個陳述句,“今天衛生委員安排誰打掃教室”做“知道”的賓語,“誰”作“安排的賓語,句末的問號要改成句號。故選A。

6、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1分)A、井然有序、大驚失色、期期艾艾、波濤兇涌B、長途跋涉、紅裝素裹、裊裊煙云、孜孜不倦C、鍥而不舍、氣充斗牛、頂禮摹拜、芒刺在背D、面容姣好、物競天澤、踉踉蹌蹌、無可置疑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A波濤洶涌C氣沖斗牛、頂禮膜拜D物競天擇

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1分)A、很多同學平時不關注生活,不閱讀名著,不了解歷史,勢必造成在作文選材時左支右絀的情況時有發生。B、隨著營養觀念改變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在購買食用油時不再像以前那樣貪圖便宜,而是專挑貴的買。C、腐敗是全世界公認的毒瘤,在中國,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問題已成為公民高度關注、深惡痛絕的問題。D、北約秘書長指責俄羅斯張牙舞爪炫耀武力是沒有道理的,將造成地區的“不穩定”,是“極其危險的”。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句式雜糅,“勢必造成……”和“……時有發生”雜糅,應去掉其一;C搭配不當,“反腐敗問題”“成為”“深惡痛絕的問題”搭配不當,應把“深惡痛絕”去掉;D表意不明,“沒有道理”的是“北約秘書長”還是“俄羅斯”,可以用引號引住“俄羅斯張牙舞爪炫耀武力是沒有道理的”。故選B。

8、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1分)A、“馬蓮花像一朵朵湛藍色的小喇叭,對著都市的天空唱著動聽的歌。”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B、“微波細浪”是并列短語,“聆聽風聲”是主謂短語。C、“我喜愛的作家有很多,如:莫言、王小波、莎士比亞、畢淑敏……等,這些作家的作品開啟了我的心門,豐厚了我的人生。”這句話標點使用正確。D、“藝術節上,孩子們最喜愛的節目是女教師們展示的模特秀《古韻旗袍》。”句子主干是:孩子們喜愛教師。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A解析B表述錯誤,“聆聽風聲”是動賓短語;C表述錯誤,“我喜愛的作家有很多,如:莫言、王小波、莎士比亞、畢淑敏……等,這些作家的作品開啟了我的心門,豐厚了我的人生。”這句話標點使用有錯誤,應改為“我喜愛的作家有很多,如:莫言、王小波、莎士比亞、畢淑敏等,這些作家的作品開啟了我的心門,豐厚了我的人生。”或“我喜愛的作家有很多,如:莫言、王小波、莎士比亞、畢淑敏……這些作家的作品開啟了我的心門,豐厚了我的人生。”;D表述錯誤,“藝術節上,孩子們最喜愛的節目是女教師們展示的模特秀《古韻旗袍》。”句子主干是“節目是《古韻旗袍》”;故選A。

9、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哪部又稱“王子復仇記”()

(1分)A、《奧賽羅》B、《哈姆雷特》C、《麥克白斯》D、《李爾王》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包括《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哈姆雷特》又被稱為《王子復仇記》。《王子復仇記》指的是莎士比亞所創作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

10、與“棄甲曳兵而走”的“兵”意義相同的一項是()。(1分)A、又兵象也,于行用金B、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C、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D、兵未戰而先見敗征,此可謂知兵矣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例句和B項中的“兵”都是“武器、兵器”的意思。A項,戰爭;C項,士卒;D項,兩處“兵”分別為兵士、兵法。

1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1分)A、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跟隨神舟十三號飛行時,飛行器設計專業博士生李浩然正在找工作,他說自己“就是受到航天精神的感召才選擇了這份事業”。B、王教授認為,很多新聞報道之所以給人前后360度大轉彎的感覺,不僅因為新聞報道的初始敘述“失真”,還因為在隨后的一連串轉載中經過了有偏好的選擇。C、“劇本殺”最終是走向“發燒”“虛胖”“曇花一現”,還是成長為一個堪比影視、電子游戲,能健康發展的娛樂產業,取決于能否形成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D、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是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保證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小學校得到貫徹落實。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結構混亂,“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跟隨神舟十三號飛行時,飛行器設計專業博士生李浩然……”中途易轍,有關“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人的句子沒說完,又出現“李浩然”領起的句子,把“在”移到“翟志剛”之前;B不合邏輯,“360度”正好轉回原位,應改為“180度”;D成分殘缺,“是”的賓語中心語殘缺,句末要加上“的必然要求”,“堅持”的賓語中心語殘缺,在“育才”后添加“方針”。故選C。

12、對下面這首小詩所使用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給友人

不站起來

才不會倒下

更何況

我們要去浪跡天涯

跌倒是一次紀念

你說

紀念是一朵溫馨的花

尋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們就這樣攜著手

走呵

走呵

看到大海的時候

你會縱情歡笑

是呵

是呵

我們的笑

直上云霞(1分)A、詩中說“跌倒是一次紀念”,又把這種“紀念”比喻成“花”,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經歷的感悟。B、詩中的“尋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運用對偶,句式工整,抒發了對同甘共苦的友誼的贊美之情。C、詩中反復使用“走呵”,強調了無論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艱難、多么漫長,“我們”都要有攜手前行、永不言棄的態度。D、詩的結尾用笑聲“直上云霞”的夸張表述,形象地表達了實現人生愿望時“我們”的喜悅之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B項中“抒發了對同甘共苦的友誼的贊美之情”的說法是錯誤的。這兩句詩強調的是“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應該堅持前行,風雨無阻。

13、材料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

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下面對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A、第一段所提出的無論貴賤長幼,有道者皆可為師的擇師標準,打破了門第觀念,很有積極意義。B、作者認為那些“童子之師”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只是“小學”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連用了三個對比,層層深入,從不同側面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D、作者對于士大夫看不起“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卻反而還比不上他們,給予了強烈的責備和諷刺。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B項中表述的“小學”指的是在小的方面學習,并不是指的小學階段的老師。考查的是對“小學”一詞的理解。

14、根據原文選擇正確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_______。

(1分)A、小荷才露尖尖角B、映日荷花別樣紅C、向陽花木易為春D、竹外桃花三兩枝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出自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5、材料靜女

《詩經》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A、題目“靜女”,指的是文靜美麗的姑娘。B、“愛而不見”的意思是說姑娘故意藏起來不出現,引得等待的小伙子非常著急C、“說懌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贈送的彤管映襯得她更美麗。D、“自牧歸荑,洵美且異”這兩句稱贊姑娘送給男主人公的荑草實在是美得出奇。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說懌女美”是指姑娘贈送的彤管非常美麗,不是指姑娘美麗。

1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1分)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功頌德的文字,叫作“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是用韻的。

B、“說”,在古代是一種表明自己觀點的文體,比如《馬說》《黃生借書說》《愛蓮說》。C、消息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一最重要”的順序安排材料。它的寫作要求真實、及時、簡明。

D、古人說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歲,“桑梓”指的是故鄉,“鴻雁”常用來喻指書信。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消息一般按照“最重要—重要一次重要”的順序安排材料。

17、被譽為“荷花淀”派創始人的是()

(1分)A、丁玲B、冰心C、孫犁D、朱自清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孫犁,河北安平人,中國現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創始人,歷任天津日報社副刊科副科長、報社編委,中國作協天津分會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榮譽委員。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哪一本古代典籍?()

(1分)A、《孝經》B、《論語》C、《禮記》D、《孟子》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般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19、下面句子中,關聯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1分)A、我們不僅要把學習搞好,接著也要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B、盡管氣溫很高,我們于是在教室認真自習。C、這串香蕉的色澤好、個兒大,只是價錢太高了。D、因為你有三頭六臂,我們也不會被嚇倒。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A項,“不僅……也(還)”表示遞進關系,“接著”表示順承關系,不能混用,應刪去“接著”。B項,“盡管”是讓步關系連詞,而本句中,“氣溫很高”與“在教室認真自習”是因果關系,所以使用“盡管”不當。D項,前后兩句是條件關系,應將“因為”改成“即使”。

20、下列有關情景默寫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1分)A、《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描寫廟宇下神鴉社鼓的熱鬧景象,意在指出人們早已忘卻亡國的恥辱。B、《登高》中用落葉和江水抒發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傷的句子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C、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以灑酒祭奠江月的豪舉來抒發人生似夢,壯志難酬的感嘆的句子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D、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出周瑜有儒將風度,且指揮若定的句子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B項,根據“《登高》中用落葉和江水抒發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傷的句子”這一提示可知,涉及的句子中應該有“落葉”“江水”這兩個意象,且要隱含“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傷,由此可知,應該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故選B。

21、下列句子中逗號使用不當的一項是()(1分)A、慘相,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B、克服不正之風,是個原則問題,是不能動搖的。C、七點鐘時,縣人民委員會的一位局長匆匆奔進會議室,找到縣人民醫院院長說:“……”D、船將攏岸了,管理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著“慢點慢點,”自己霍地躍土了岸。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句中“慢點慢點”后的逗號應放在后引號外

22、下列各句中加[]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1分)A、說起初中最喜愛的老師,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他。B、來到叔叔家的新房子,我高興地說:“叔叔,您這新家窗明幾凈,真是[蓬篳生輝]啊!”C、這屆歐洲杯,捷克隊猛將如云,絕不可[等閑視之]。D、小趙雖然話不多,但對家鄉的自豪之情早已[溢于言表]。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A:不約而同: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符合句意,使用正確。B:蓬蓽生輝: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里,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本句用錯對象,使用錯誤。C:等閑視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預重視。符合句意,使用正確。D:溢于言表: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符合句意,使用正確。本題是找不恰當項,故選:B

23、21世紀高等教育面臨挑戰高等教育無論從政府、個人還是各種資源的綜合配置來說,都是一項非常昂貴的投資。因此在美國和其他的地方,目前有一種日漸增加的壓力,即要求大學的教育和研究必須證明直接的、實質的經濟效益。大學的研究固然應該為經濟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大學教育也應該幫助學生從事有益并令人滿意的工作。然而對于一種最好的教育來說,還存在著無法用美元或人民幣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它不僅應有助我們在專業領域內更具創造性,還應該使我們變得更善于深思熟慮,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在哈佛,我們正在復雜的情況下竭盡全力保持我們稱之為“開放教育”的傳統。哈佛本科生在校的四年中一定要在一個主要的領域學習。但我們也希望他們進行跨學科專業學習。根據同樣的觀點,請讓我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要性。我所說的基礎研究,指的是一種并未考慮其實際應用性,而源于我們深入自然和人類的激情的科學研究。本世紀的許多最有實際意義的發現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學者們不是出于追求發明創造的實用性,而是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識。今天人類遺傳基因領域內的進步可以追溯到近半個世紀以前DNA的發現,當時卻很少有人能夠預見到這一發現的巨大作用。強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導、衛星、光學纖維、核磁共振成像的發現,最初也并未考慮它的實際應用性,而只是在最基本的層次上對于知識的探索。這里我們引入需要強調的另一個重要挑戰,即如何使我們的大學適應一個有眾多領域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每一點新鮮見識的增長,均得益于全球知識淵博學者之間的合作。我們希望召集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人們,在兼容不同的觀點、看法的前提下,高瞻遠矚,考察我們共同關心的問題。第三段中“同樣的觀點”指的是()

(1分)A、大學的研究應該為經濟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B、大學教育應該幫助學生從事有益并令人滿意的工作。C、大學的教育和研究必須證明直接的、實質的經濟效益。D、最好的大學教育和研究存在著無法用經濟效益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題干中“同樣的觀點”在第三段開頭,它指代的內容在上段,即作者對“最好的教育的看法”,ABC僅著眼于經濟效益,忽略了對人的培養,D表述正確

24、下列詞語中加[]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1分)A、[芻]議(chú)

步[履]蹣跚(lǚ)

[圈]養(quān)

[悄]然而至(qiǎo)B、[倏]忽(shū)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g)

自慚形[穢](huì)C、手[帕](pà)

相互齟[齬](yǔ)

[麾]下(huī)

探本[溯]源(shuò)D、沉[淀](diàn)[殊]途同歸(shū)

干[涸](hé)

白頭[偕]老(xié)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A[圈]養(juàn)B牛[虻](méng)C探本[溯]源(sù)

25、下列敬語使用不當的是()

(1分)A、稱人見解說“拙見”B、托人辦事說“拜托”C、請人指點說“賜教”D、稱人贈與說“惠贈”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A解析A贊人見解說“高見”,自己意見稱“拙見”

26、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

(1分)A、莎士比亞、魯迅B、果戈里、魯迅C、老舍、魯迅D、普希金、魯迅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文學名著的基本常識。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和中國的魯迅。拓展:果戈里是“俄羅斯散文之父”,這篇“狂人日記"寫的是一個名叫波普里希欽的最底層小公務員悲慘的生活,他暗戀上司的女兒,后受到同事及上司的種種嘲諷,最終發瘋而終成狂人的故事。這篇《狂人日記》寫于1835-1841年間;魯迅的同名小說作于1918年。這篇小說寫了一個“狂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2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

(1分)A、《罪與罰》B、《彼得大帝的黑奴》C、《白癡》D、《卡拉馬佐夫兄弟》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彼得大帝的黑奴》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創作的中篇小說。

28、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1分)A、誠肯、沐浴、談笑風聲、星羅棋布B、別致、羽翼、生靈涂炭、殺身成人C、奢侈、負疚、孰視無睹、赴湯蹈火D、煊赫、縹緲、別樹一幟、危如累卵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A誠懇談笑風生B殺身成仁C熟視無睹

29、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1分)A、《小狗包弟》選自巴金的《懺悔錄》。作者敘述自家一條可愛的小狗在“文革”時的悲慘遭遇,給作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從側面反映了那個瘋狂時代慘無人道的現實,表達了作者深重的悲憫、愧疚和懺悔之情。B、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與元稹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寫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其中《琵琶行》《長恨歌》都是他的代表作。C、《巴黎圣母院》體現了雨果“美丑對照”的創作原則。愛斯梅拉達的美貌與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與弗洛羅的狠毒,她的鐘情與弗比斯的輕薄形成鮮明的對比;同一個人身上也存在對比,如卡西莫多雖然丑劣不堪,心靈卻高尚無比。D、《紅樓夢》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深刻地展現了當時貴族大家庭內部和外部的種種矛盾沖突,小說中“情重愈斟情”的感傷與“忽喇喇似大廈傾”的末世感兩相映襯,極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藝術容量。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A解析A選自巴金的《隨想錄》

30、下列與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項是()例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1分)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B、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C、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吾從而師之。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D為省略句。

31、與例句中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例句: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

(1分)A、一種可以稱為“陣地戰”,就是風推動沙丘,緩緩前進。B、“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C、很多的農民饑餓、破產,不得不成群結隊地去“吃大戶”。D、一面說,一面從順袋中取出一張抄的“護官符”來,遞與雨村……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A項句子“陣地戰”所使用的引號是表強調而不是表直接引用。B項句子“吹面不寒楊柳風”是朱自清引南宋志南和尚《絕句》中的詩句,引號作用是表直接引用,與例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所使用的引號作用是一致的。C項“吃大戶”所使用的引號標明有特殊含義的詞語。D項“護官符”所使用的引號是表明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

32、下列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1分)A、有時凝視久了,自己也仿佛進入畫中,“徜徉于山水之間”,甚得其樂。B、“這頭母牛賣多少錢?老婆婆。”那人問道。C、“你是我的榜樣。”有個人說,“我要練成你這樣就好了!”D、有人說,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縱然他有“碩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學位,他也只能是一個“高智商的野蠻人”。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B項是倒裝句,正確的用法是:“這頭母牛賣多少錢,老婆婆?”這是一個句子,問號在末尾。

33、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1分)A、昆曲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戲劇曲種。她雍容典雅,儀態萬方;她影響深廣,美名遠揚。B、“春雨驚春清谷天”,點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谷雨的節氣。C、對聯——漢語特有的文學形式,通常用毛筆豎著寫。貼掛時,上聯居右,下聯居左。D、古人題詠楓橋,除《楓橋夜泊》外,杜牧也寫過“長洲茂苑草蕭蕭,暮煙秋雨過楓橋”。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B、并列詞語之間有了“和”“與”等連詞,連詞前面不用頓號;“清明、和谷雨”之間的“頓號”應刪去

34、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1分)A、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B、滿坐寂然,無敢嘩者C、風吹草低見牛羊D、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A解析B“坐”通“座”;C“見”通“現”;D“火”通“伙”。故答案選A。

35、對句式特點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時人莫之許也②沛公安在③人馬燒溺死者甚眾④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⑤何以知之⑥唯余馬首是瞻⑦求人可使報秦者⑧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⑨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⑩宋何罪之有(1分)A、①②⑤⑥⑨/③④⑦⑧⑩B、①②⑤⑧⑩/③④⑥⑦⑨C、①②④⑥⑧/③⑤⑦⑨⑩D、①②⑤⑥⑧⑩/③④⑦⑨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①②⑤⑥⑧⑩為賓語前置,③④⑦⑨為定語后置

36、下列詩句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1分)A、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B、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D、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的能力。A“四弦一聲如裂帛”,把四弦同時發出的聲音比作“裂帛”之聲,是比喻。B把山河破碎比作“風飄絮”,個人身世飄零比作“雨打萍”,是比喻。C用“孤帆”代指船,是借代手法。D“潭面無風鏡未磨”,把平靜無波的洞庭湖面比作“鏡”,是比喻。故選C。

37、人也和汽車一樣需要加油。人類用來為本身加油的一切能量都得自太陽。從活潑好動的精蟲和靜待不動的卵子相遇的時刻起直到最后一滴血液流出垂死的心房為止,人類消耗的燃料都取自這一來源。人類減少體力消耗而利用的水力發電動力,來自天上降落到地上的雨水,而水能夠跑到天上則是太陽發熱的結果。即使人類利用的原子核中的能量也是世界誕生時由太陽揮擲出來的。人類只有通過千百萬綠色植物才能獲得身體所需要的養料,而綠色植物的生長與太陽的光照休戚相關。至今為止,人類還沒有學會從土壤和空氣中抽取原料——氮、氧、碳、磷等——來合成他所需要的食物,以建造骨骼和肌肉。作為生物,人類受生物規律的支配,而生物規律的第一條便是動物不能脫離植物而生存。食肉的動物,例如獅子和短耳鴰,通過食草動物的尸體間接得到它們的食物;食草動物在這一食物鏈中成為傳遞植物內貯藏的養料的工具。我們如果不認清這一事實,便不可能完全了解人類。人們通常把巴比倫帝國的崩潰歸結為同波斯人作戰的結果,而絲毫不注意這樣一個事實:即當年亞伯拉罕繁榮興旺的大港烏爾,現在竟然坐落在離海岸150英里的荒涼的沙漠內。【把流沙趕上海岸的山羊和斧頭,遠比征服者的馬匹和標槍具有更大的毀滅性。】人類由于生育過度和濫用土地陷入了生態陷阱。在殘酷無情的現實面前,我們別無選擇。當年在馬達加斯加,凡濫伐樹木的人都被斬去首級,現在我們至少也應該實行同樣有效但比較溫和的管制。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1分)A、人類必須通過千百萬綠色植物才能獲得身體所需要的養料B、綠色植物的生長和太陽的光照二者關系密不可分C、目前,人類已經學會從土壤和空氣中抽取原料來合成他所需要的食物D、作為生物,人類不能脫離植物而生存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文本中原文為“人類還沒有學會從土壤和空氣中抽取原料”,故此項錯誤。其余三項均符合原文。

38、讀網,更要讀書①這是一個網絡時代,讀網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習慣。網絡固然給生活帶來種種方便與趣味,然而,如果將大量的時間傾注在虛擬空間,內心反而容易浮躁不安,難以沉靜。②與眼花繚亂的社交網絡相比,讀書不僅能夠使人遠離紛擾的環境,保持內心的沉靜,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體悟人生,獲得啟迪。③因此,讀網,更要讀書。④一談起讀書,我們總是抱怨太忙沒時間,但偏偏又能擠出時間刷微博、看視頻。讀網是輕松的,可以一目十行,腦子里過一遍,不一定留下痕跡;讀書是深沉的,要用心用腦去理解、體會、感悟。所以,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我們不愿意把時間用在“費腦子”的事情上。⑤拒絕喧囂的社交網絡,騰出更多的時間讀書,是需要勇氣的。去年,“網紅”埃森娜在YouTube上發布了最后一條視頻《為什么我要放棄社交媒體》,并徹底刪除了自己的賬號以及275萬個訂閱者。為什么這么做?埃森娜認為,社交媒體是不真實的,制作出的形象、編輯過的生活,雖然能獲得關注,但也喪失了真正的自我。⑥我們生活在這個被屏幕統治的時代,時空被網絡割裂,“碎片化”成為生活常態。誠然,從網絡獲取信息很重要,徹底逃離網絡幾乎不可能。但是,面對網絡,我們可以做出有益的選擇。讓我們放棄那些八卦消息和無聊視頻,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讀書吧!對選文的結構劃分正確的是()

(1分)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這篇議論文前三段由人們讀網的現象談到讀書的好處,進而引出中心論點“讀書,更要讀網”,接著④⑤段闡述了人們不讀書的原因以及讀書需要勇氣,最后一段總結全文,發出號召

39、材料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司門郎中王繕,濰州人,治三傳《春秋》,中第,再調沂州錄事參軍。時魯簡肅公宗道方為司戶參軍,家貧,食口眾,祿俸不給,每貸于王,猶不足,則又懇王予貸俸錢。

魯御下嚴,庫吏深怨之,訴魯私貸緡錢,州并劾王。王諭魯曰:“第歸罪某,君無承也。”魯曰:“某貧不給,以干于公,過實自某,公何辜焉。”王曰:“某碌碌經生,仕無他志,茍仰俸入,以養妻子,得罪無害,況以官物貸人,過不及免。君年少有志節,明爽方正,實公輔器,無以輕過輒累遠業,并得罪何益?”卒明魯不知,而獨受私貸之罪。魯深愧謝不自容,王處之裕如,無慊恨色。由是沉困銓管二十余年。

晚用薦者,引對吏部,狀其功過,奏內有魯姓名。時魯已參大政,立侍殿中。仁廟目魯曰:“豈卿耶?”魯遽稱謝,且具陳其實。仁廟嘆曰:“長者也。”先是有私過者,例改次等,由是得不降等,詔改大理寺丞,仕至省郎,累典名郡,晚年田園豐腆,子孫蕃衍,壽八十九卒,亦庇賢為善之報也。

(節選自《宋史》)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成為王繕甘愿獨當罪過的理由的一組是()

①(魯)家貧,食口眾,祿俸不給

②魯御下嚴

③(王)“仕無他志”“得罪無害”

④(王)“過不及免”

⑤(魯)“實公輔器”

⑥(魯)“已參大政”(1分)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④⑤D、③⑤⑥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

40、杜甫《旅夜書懷》的前四句是: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1分)A、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B、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C、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D、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此題考核識記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熟記全詩的內容,從選項中辨識出詩歌的具體詩句。本題考查杜甫的《旅夜書懷》,原詩“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在熟記詩歌的基礎上辨識出答案“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故選C。

41、下列詞語中,與加括號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1分)A、鮮艷(xiān)

(鮮)花

(鮮)明

(鮮)血

寡廉(鮮)恥B、暈車(yùn)

(暈)船

(暈)針

紅(暈)

(暈)頭轉向C、宿舍(sù)

(宿)仇

(宿)命

(宿)愿

三天兩(宿)D、將官(jiàng)

(將)領

(將)士

(將)校

(將)門虎子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A項中“寡廉鮮恥”的“鮮”應是三聲;B項中“暈頭轉向”的“暈”應是一聲;C項中“三天兩宿”的“宿”應是“xiǔ”)

42、選出對下列句子運用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組()一聲聲的問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禮物,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一輪圓月緩緩爬上樹梢,將它的清輝灑落在屋前的谷地上。托爾斯泰給人留下的難忘的印象,來源于他那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4)不是每一次奮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進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聲……可他們仍然不放棄奮斗,不停止付出。

(1分)A、比喻、擬人、夸張、排比B、擬人、夸張、比喻、排比C、比喻、夸張、擬人、排比D、夸張、比喻、排比、擬人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A解析(1)此句以“問候、禮物”為本體作喻為“圖畫”,是比喻;(2)句意中有“爬、灑”等擬人化的動詞描述,是擬人;(3)用“滔滔白浪”描述大胡子的,是夸張;(4)語氣連貫,結構相近,三個句式以上,是排比句的特征.

43、下列各項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1分)A、《誡子書》中的“誡”是“告誡、勸勉”的意思,“書”是“書信”。B、《紀念白求恩》一文表達了作者對白求恩的精神的贊美并號召大家向他學習,主要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C、《植樹的牧羊人》中“狂風呼嘯著穿過破舊的房子,像一只饑餓的野獸發出吼叫”一句用比喻的修辭寫出了“我”的恐懼。D、《呂氏春秋》是一部先秦雜家代表作,又稱《呂覽》。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C“像一只饑餓的野獸發出吼叫”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把狂風比作野獸,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風之猛烈,突出了環境的惡劣。并不是表現了“我”的恐懼。故選C。

44、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1分)A、戳穿、力挽狂瀾、曖昧、食不果腹B、震撼、融匯貫通、喧器、響徹云霄C、深奧、死不瞑目、氣慨、雍容華貴D、凋蔽、嘩眾取寵、輟學、憤世嫉俗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A解析B項“融匯”之“匯”應是“會”;“喧器”應為“喧囂”C項“氣慨”的“慨”應是“概”;D項“凋蔽”之“蔽”應是“敝”——破敗

45、材料森林就是一個世界

如果沒有人的掠奪行為的破壞及干擾,這個世界是寧靜的、清新的、富饒的、伊甸園一般的綠色世界。

這是一個沒有標語、口號和廣告的世界。

這是一個互為依存、彼此作用、誰也離不開誰的世界。

在森林世界中,樹木和其他所有綠色植物,是唯一能夠把光轉化為化學能的兢兢業業的生產者。每一片綠葉都是一個食物制造廠。它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以及土壤中的水分、無機元素,制造糖類與淀粉。作為自己生長發育的需要。森林中大大小小的各種動物.則是綠色世界的消費者。它們之中或者以植物為食料,或者捕食以植物為食料的動物。總而言之,這兩類不同食性的動物,都不可能離開綠色食物而單獨生存。

千萬別小看了那些名不見經傳的細菌與真菌,它們是勤勤懇懇的分解者。它們能使枯枝爛葉、動物的殘體和排泄物腐爛分解,變為無機物質,再還原給綠色植物吸收利用。

由此可知,森林世界是通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不知疲倦的工作,而使有生命的生物群體與無生命的環境之間,各種生物種群之間緊密聯系,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并且有了完全屬于自己的循環不息的能量轉化和物質交換的獨立系統。

森林生命的織錦是如此復雜微妙,如果其中的一根生命線斷了,那么整個織錦上的圖案就會松散開去,森林本身也會遭到破壞。

這就是森林生態系統。

這也就是為什么人之初森林是唯一的搖籃,是唯一的衣食之源的道理所在了。

當一代又一代的人.呼喚著理解與愛并且訴說著孤獨與痛苦的時候,其實在這個充滿誤解的世界上,人類對森林的誤解更是至深至久的。

直到本世紀中葉,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森林只是讓人砍伐取得木材.用之于建筑或造紙等行業的。林業和伐木之號是可以畫等號的。

毫不夸張地說,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在歷朝歷代的政權更替之后,無不大興土木營造宮殿,盛極一時的富麗奢華是由森林中砍伐下的木材支撐的。秦始皇修阿房宮,征召天下70萬人,把蜀、楚、湘等地參天大樹砍伐一盡。杜牧有賦嘆道:“蜀山兀,阿房出。”

人類的文明史,相當一部分就是砍伐史。

——選白徐剛《森林寫意》對“人類對森林的誤解更是至深至久的”一句的理解,錯誤的是()(1分)A、與下文所寫的森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