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但愿人長久》教案_第1頁
2024年《但愿人長久》教案_第2頁
2024年《但愿人長久》教案_第3頁
2024年《但愿人長久》教案_第4頁
2024年《但愿人長久》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但愿人長久》教案

《但愿人長久》教案1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生字7個,讀準平翹舌音。

2.了解故事內容,背誦文中的詩詞。

3.體會蘇軾思念親人的情感,知道蘇軾是宋代著名的詩人。

4.了解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典故和重大事件,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培養民族的自

豪感,從4闞立遠大的?志向,發奮圖強。

重點:

重點引導學生讀懂這首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質疑

板課題,齊讀

質疑:你想知道什么?

二啟學生字,讀通課文

1.交流

音:軾轍

形:州

義:皓月、嬋娟

2.分組讀課文

3.再讀課文,解疑

師:讀了課文,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課文主要講了誰的事?

讀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1.采用各種形式背這首詩。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聽配音全班讀

4.各組I:匕賽讀。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了蘇軾思念親人的故事,真是人間親情濃于血。

欣賞歌曲《但愿人長久》

《但愿人長久》教案2

導入新課:

蘇軾是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

時值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解脫惆悵,

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這節課我們就用各種方式來展示我們對課文的

理解和感悟。

小組準備:

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把分配給你們的任務準備一下,練一練,3-5分鐘的時間,一會展

示給大家(師及時指導表演)。

小組展示:

1組展示:介紹有關蘇軾的資料。

2組展示: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7組展示:感情朗讀全文

3組展示:蘇軾與弟弟的感情如何?從哪里能夠看出來。

4組展示: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哪些詞能夠看出詩人的思鄉之情?

5、6組展示:蘇軾的情感有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談自己的體會.

8、9組展示: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10組展示:背誦課文4、5、6自然段。

11、12組展示以“思念親人,思念故鄉”為主題的.詩詞。

教師總結:

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有圓也有缺一樣,

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但愿完美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讓我們一齊背誦蘇軾的《水調歌頭》,以曠達的心態對待生活!

《但愿人長久》教案3

一、導入新課

王維說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蘇是一個人在他想看著別人在家里團圓,

歡歡喜喜的過節,自己卻一個人孤獨的在思念著多年未見得弟弟,他當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

他又是怎么樣國過節的呢?

二、進入新課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課文的第四小節,同學們自己把這一小節讀一遍,劃出課文中表現蘇是

孤獨的詞語。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問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為他覺得月亮也在戲弄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那么圓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

無所謂有情或無情,蘇是怨月實為怨人,人事紛繁,為了生活而各奔東西,親人常常很難相聚。

指導朗讀,注意要把他孤獨的感覺和他埋怨的語氣讀出來。

大家來想一想,這一小節最后為什么要用省略號的呢?他可能還會想些什么?

他一直這樣埋怨下去了嗎?(一位學生讀第五小節)

這是他似乎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他什么呢?

(說明他與常人不同,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想到這里,它不禁提筆,寫下了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晴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三、小結

蘇使這一美好愿望通過月亮送給了弟弟,送給了親人,也送給了天下所有的人,這也是這首

詩流傳至今的原因,也希望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但愿人長久》教案4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是怎樣度過的?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來,我們會親人

團聚,品嘗瓜果月餅,共享一輪明月。但總有人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鄉,不能與親人團

聚,看到這一輪明月,心里會有那些感受?每逢佳節倍思親,望著天上的月亮,總讓人想起家鄉

的親人。才上心頭,卻下眉頭,許多寫月的詩詞作品都表達了這種情愫。清同學們回顧一下所學

過的有關描述月的作品。這天,我們將學習一篇新的詩詞《水調歌頭》,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文

出示詩歌《水調歌頭》,學生自由朗讀。

指名朗讀,糾正學生讀音。(闕,瓊,綺)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想象豐富,語言凝練,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學們在學習理解上遇

到了較大的困難。請同學們打開課文《但愿人長久》,仔細閱讀這篇文包詩結構的作品,就能幫

忙我們學習和理解。

三、精讀詩文

讀了課文,你感受和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

詩人因為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緒?(埋怨、寬慰)

課文一至三小節描述了詩人對弟弟的思念。在中秋月圓之夜,詩人為何單單想起了他的弟弟

呢?什么是手足情深?課文中是怎樣描述出他們之間的兄弟情深?指名同學朗讀。從這些語句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這首詩里,同樣也蘊涵著這樣的感情,讓我們齊聲朗讀,來感受這種深深的思念之情。齊

讀《水調歌頭》。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詩人的離愁別緒,自由讀讀這一段。你感受了怎樣的意境?(《靜夜

思》)指名有感情地背誦李白《靜夜思》,指導朗讀描述月夜環境和詩人輾轉反側的句段。

在皓月當空之時,詩人靜思什么呢?齊聲朗讀詩人月下所思的句段。你從這段文字中,你感

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齊讀句段。從"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詩人的責怨,齊讀句段體會

感受;從"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詩人的憤懣,再讀句段,進一步體會感受。

在詩人的詩中同樣也蘊藏著這樣的情緒,讓我們再讀讀這首詩,來體會詩人當時的‘情緒。

齊讀《水調歌頭》。

課文后面部分抒寫了詩人的情緒得到了寬慰,是什么讓他得以釋懷的?指名讀課文的五至七

節,指名學生說說詩人得到寬慰的理由。學生根據課文資料引述第五自然段,分析詩人的情緒變

化。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讓我們再讀讀這首詩,感受詩人從離愁別恨中解脫出來,如皎皎明月般的胸懷。齊讀〈〈水

調歌頭〉)。

三、總結全文

自古多情傷離別,無數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情緒。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

解脫,不愧為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珍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及

詩詞。

《但愿人長久》教案5

一、音樂渲染,激情導入

1、背景音樂播放《明月幾時有》,屏顯:花好月圓皓月當空明月高懸歡聚一堂團團圓圓合

家歡樂

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這些詞語。一看這些詞你就能想到哪個節日?(中秋節)

2、中秋是月圓的日子,是親人團圓的日子,多美呀!讓我們試著讀好每一個詞,行嗎?(練

讀)誰讀得美,誰先來

3、讀得多美呀!一個詞兒就是一幅畫,一篇文章就是一段情。這就是我們漢語言的魅力。

過渡:千年以前,就在這一輪明月下,文學家蘇軾被貶職,派往密州做官,長年漂泊他鄉,

不能與親人團聚,望著這一輪皎潔的明月,他大筆一揮,作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詞:

揭詞、讀詞。

課件在原先的圖+音樂上打出:詞音樂繼續播放。

(1)自己輕聲讀讀、誰愿意讀?誰還想讀?

(2)蘇軾是在怎樣的狀況下寫出這首詞的?他的情緒前后經過了幾次變化?

二、合作探究,感悟"思念"

1、我們先來看看1-3小節,他為什么心緒不寧?(思念)擦掉第一個問號。

2、為什么蘇軾會這么思念弟弟?

根據交流重點抓"手足情深""一齊一齊""整天""形影不離""又有七個年頭”等詞

的理解體會。(實物投影圈畫關鍵詞)

△原因之一:手足情深,聚少離多。

①"手足情深":"手足"原先指手和腳,那里指兄弟。你從哪里看出他們倆手足情深呢?

(小時侯……一齊一齊"形影不離”板書。相機理解"形影不離"。)理解蘇軾思念弟弟的急切

情緒。指名讀。

②你從"形影不離"這個詞中還能體會到什么呢?(兄弟間的感情十分深厚)"整天"

③引讀:但是,長大以后,他們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就會。

因為古人不像我們這天的人有手機、視頻,能夠用qq聊天等。

“各奔東西"意思?

"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圈出"又"("又有",表現聚少離多板書)如

此情深的弟弟又分別七年之久,怎能不令人思念!

讀讀這句話,讓老師感受到蘇軾和蘇轍的感情很好。生練讀,指名讀,齊讀。"整天‘"!"

突出。

么原因之二:中秋之夜,孤身一人

師簡介:蘇軾的父母、妻子在他做此詩前相繼去世,他只剩下蘇轍一個親人。

過渡:在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你能想象一下在這月圓之夜人們是如何共度佳節的嗎?第

2節,指名讀。真是一個溫馨的畫面。

但此時的蘇軾卻獨自"獨在異鄉為異客”,在異地,在哪里?指名讀第1小節。

想一想第一小節告訴了我們什么。(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其身份)

公原因之三:觸景傷情

在這團圓之夜,他卻孤身一人]板書),看到別人(圈畫)"歡歡喜喜品嘗瓜果""觀賞著

明月"。中秋之夜本來就倍感思念親人,而且目睹他人的團聚,”每逢佳節倍思親",觸景傷情

(板書),更勾起了他對弟弟的‘思念。難怪他"心緒不寧"。理解。

1、此刻請你把自己想象成蘇軾,在中秋之夜你孤身一人,遠離故鄉,遠寓親人,讀讀1-

3小節,把你的情感、你的思念表達出來。(自由練讀、分小組分段賽讀)

有感情朗讀課文1-3小節。(配置背景音樂《良宵》)

指導:描述明月和人們歡聚的句子用愉快的語氣讀。

描述蘇軾思念之情的句子用傷感的語氣讀。

隨著時間的推移,月亮漸漸西沉,遠遠望去,月光如水,這如水的月光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

窗前。瞧,多美的一番夜晚美景呀!(出示圖片)

2、但是,正所謂“月圓人不圓",在這么美麗的中秋節晚上,蘇軾卻躺在床上,心中頓時

升起難以名狀的惆悵與埋怨。他在埋怨誰?為什么埋怨呢?

三、感悟"埋怨"(精讀第4小節)

1、自由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蘇軾在埋怨什么?指名回答,齊讀。

2、指導感悟

(1)如水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到床前,蘇軾躺在床上,睡不著。此情此景,就像李白在《靜

夜思》中所說的,引背已學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的神

情是怎樣樣的?(眼睜睜)你會覺得他怎樣?(很孤獨、很無奈,若有所思。)

(2)圈畫出示:"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

呢?……”〈圈畫:埋怨、無情〉

誰來埋怨月亮?指導讀。

你平時是怎樣埋怨別人的?帶著這種感受再讀。

請一位小詩人上臺站在電視機前試著埋怨一下。

此時,離別之苦、思念之情使他心潮起伏。一齊再次用朗讀體會埋怨的情緒。

(3)為什么蘇軾在中秋夜會覺得月亮無情?

教師歸納:其實月亮不是人,無所謂有情無情。但是蘇軾認為,是月亮增加了自己的煩惱和

思念之苦,是月亮無情和自己作對。“花好月圓,人不圓"在蘇軾看來,月亮就應是有感情的,

就應是有同情、仁愛之心的,不就應和詩人過不去,所以,自己和弟弟身處異地,天各一方,月

亮就應同情手足兄弟的分離,不就應這么圓、這么亮。這看似無理的埋怨和責問,實則表達了他

思念弟弟的強烈感情。原先這埋怨之情來源于思念之苦。

(4)其實他不僅僅埋怨月亮,還在埋怨什么?那里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如果你是蘇軾,此刻是身在異鄉,與親人朋友已分別多年,這時,你看著這美麗的夜景,如

水的月亮,會想些什么?自言自語說些什么呢?

(5)你能帶著這樣的的情緒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嗎?齊讀。(注意讀好反問句,"怎樣也"

讓人感覺蘇軾輾轉難眠。)

四、感悟"寬慰"(精讀5-6小節)

1、過渡:蘇軾這么無奈這么惆悵,之后為什么又寬慰了呢?請同學(門自己讀讀書。

"寬慰"是什么意思?板書。]寬解安慰。課文中指因得到安慰而寬心。)他為什么寬慰了

許多?

2、他換了一種想法,他轉念想到了什么?默讀課文第5小節,找出反義詞。投示:"世上

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隱也有現、有圓也有缺一樣,哪里會十

全十美呢!”

師實物投影圈畫幾對反義詞。

3、師邊指邊述。

4、"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樣理解的?(換種說法)

什么叫"十全十美"?有句話叫做”遺憾也是一種美"。

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句話的意思?(重點理解"悲""歡""離""合",

"隱""現""圓""缺"的意思)

5、小結:是啊。生活中有痛苦悲哀的時候,也有幸福快樂的時刻,人生就是喜怒哀樂交集

在一齊的,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也就是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過渡:蘇軾僅用“悲歡離合"四個字概括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再讀。

6、是啊,世上的事情都是這樣,既然事實如此,離別在所難免,另僦不必悲傷了,將思念

之情藏在心底,一同欣賞這良宵美景吧!

7、想到這些,一種完美的感情縈繞在他的心間。正所謂繼續投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

嬋娟!"

(1)這是《水調歌頭》中最有名的幾句詩,其中最讓人感受到蘇軾豁達樂觀的句子就是我

們文中節選的部分,讓我們共同感受一下吧!齊讀詩句。

結合上文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書本中找找這兩句話的意思。

(2)指名答,生齊答。("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是:"但愿完美的感情常留

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重點理解"人長久":完美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

"嬋娟":完美的月色。

(3)上面三句話的意思找一找。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

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

(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②指名再讀意思。重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

但愿:只期望。

嬋娟:美麗的月光。

③你能聯系上文說說你的理解,體會嗎?

8、讓我們也帶著這種完美的感情齊讀這幾句詞。配樂讀、背誦。

9、再讀:輕輕抬起頭,對著這輪皎潔的明月,帶著你的理解,你的感受,讀讀詞,再讀讀

那一段話!

10、所以蘇軾情緒寬慰了。由此能夠可見,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

板書:熱愛生活用心樂觀(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我們有時也需要換一種視角去看待生活、看待悲傷離合。

四、總結課文

今年的中秋節即將到來,在中秋佳節,月圓之季,還有許多人因為生活、工作等原因,漂泊

他鄉。不能與親人團聚,讓我們對他們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你想把這份完美的祝愿

送給誰?學生不會說的時候,師引導(解放軍叔叔、海外學子、臺灣同胞……)

《但愿人長久》教案6

一、導入新課

王維說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蘇軾一個人在他想看著別人在家里

團圓,歡歡喜喜的過節,自己卻一個人孤獨的在思念著多年未見得弟弟,他當時的心情是怎么樣

的呢?

他又是怎么樣過節的呢?

二、進入新課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課文的第四小節,同學們自己把這一小節讀一遍,劃出課文中表現蘇軾

孤獨的'詞語。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問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為他覺得月亮也在戲弄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那么圓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

無所謂有情或無情,蘇軾怨月實為怨人,人事紛繁,為了生活而各奔東西,親人常常很難相聚。

指導朗讀,注意要把他孤獨的感覺和他埋怨的語氣讀出來

大家來想一想,這一小節最后為什么要用省略號的呢?他可能還會想些什么?

他一直這樣埋怨下去了嗎?(一位學生讀第五小節)

這是他似乎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他什么呢?

(說明他與常人不同,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想到這里,它不禁提筆,寫下了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三、小結

蘇軾這一美好愿望通過月亮送給了弟弟,送給了親人,也送給了天下所有的人,這也是這首

詩流傳至今的原因,也希望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但愿人長久》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SJ、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8個字只識不寫,另有一個多音字"埋"要掌握。

理解并熟記生字組成的詞語。但愿人長久-教案教學設計好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4、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難點: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準備:

1、杳找蘇軾的有關資料

2、有關教學投影片

教學時間:三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2、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激趣導入:

1、聽歌曲《但愿人長久》

2、簡介蘇軾生平

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學家,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揭示課題

蘇軾與其弟蘇轍自幼手足情深,形影不離,而后來長期分別,天各一方。/article/時值中秋

之夜,目睹別的家人團聚,共賞明月,思念之情由然而生,然而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

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媚”的千古絕唱。

板書:但愿人長久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生字讀音

(2)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學生練習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4、聽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說說課文寫了誰的事?是件什么事?

《但愿人長久》教案8

1、會本課生字,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能正確、流?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從中體會作者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

投影、錄音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了解內容

1、投影出示要求

(1)練讀課文后生字。

(2)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3、檢杳學生朗讀情況。

Q)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

吟誦悲歡離合屈寸旨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隱藏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T牛什么事?

4、指導朗讀《水調歌頭》這首詞,重點是朗讀后面幾句話。

三、指導學習生字詞語

1、對"屈、悲、缺"等字進行書寫指導。

3、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意思的詞語。

四、總結下課,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聽錄音,感受《水調歌頭》這首詩骸描繪的意境。

了解蘇軾生平。

齊讀課題。

2、小組合作,自由練讀。

(1)自學生字詞,分析字形,簡單記憶。

(2)小組互讀,糾正讀音,初步確定朗讀感情。

(3)練習朗讀自己課文。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生思考后自由作答

練習朗讀背誦

2、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抄寫課后第三題的詞語。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

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縣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寫的詞境界闊大,風格豪放,是大代豪放派詞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學、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

極深的造詣。

但愿人長久教學時間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

情。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投影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1、齊讀《水調歌頭》。

2、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感情朗讀,體會感情

1、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的朗讀與理解。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

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可這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

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

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細讀5、6小節,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

師板書:寬慰

(3)師生一起朗讀《水調歌頭》

三總結課文

1、說說本課表現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時候變得這么()、這么()〃旦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

的月兒()一樣,他祝愿()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也能共同擁有()!

齊讀課題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a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

(b突出第2小節朗讀的歡喜與第4小節朗讀的憂愁

(c理解第四小節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埋怨月亮的話

Q)自由輕聲讀課文

(聯系上下文理解)

(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⑷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

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

男生讀解釋句)

2、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一埋怨一寬慰

《但愿人長久》教案9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媚”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彳旦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觀賞明月"心緒不

寧"是什么意思

3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指導朗讀

作業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形影不離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蹄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

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娉’。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

能共同擁有這T侖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

景。

2、總結課文內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作經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

板書: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但愿人長久》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創作經過。

教學本文,我注重扎實訓練:

一、以詞引意

本文的一個重點就是理解詞的意思,而這個意思就是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內容。如何讓學生更

自然、更快地理解詞意,從而加快背出呢?我采用了這樣的方式:先在黑板上出示"人有悲歡離

合,月有限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從字面

上理解詞意,接著再瀏覽全文,從文中找,引出第五自然段的訥容。用小黑板出示內容,讓學

生比較,比較的過程就是學生快速動腦記憶的過程,學生發現其實意思很好記,多讀幾遍,多比

較幾遍,大部分孩子就能把詞意記住了。再花點時間背誦一下,就熟練了。

二、想象說話

本文可供訓練說話表達的地方頗多,比如用"一起……一起……"造句,比如想象蘇軾對弟

弟的思念之情,會說些什么?會想些什么?比如蘇軾還會埋怨些什么?比如創編詞,等等。有的采

用填空式激發,有的采用語言情境激發,有的采用回憶討論式激發。學生們在王菲的《水調歌頭》

的音樂中,靈感得到激發,情感得到升華,表達也自然順暢許多。

三、拓展延伸

在教學中,教學到第二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深切感受蘇軾的心緒不寧,我和學生們一起回

憶了中秋節的風俗習慣,講了許多開心的往事,以此鋪墊,用自己快樂的心境和蘇軾的孤獨情緒

相比較,從而深切感受蘇軾的惆悵。適當的拓展延伸,加快了學生的理解。

學完本文,我們一起吟誦了《水調歌頭》全文,又一起吟唱了王菲的《水調歌頭》,在音樂

中,又一起吟誦了蘇軾的其它詩詞。另的氛圍,我也似乎來到了蘇軾的那個年代,來到了蘇軾的

心境,感覺飄渺但很愉快。

《但愿人長久》教案10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教育學生關心親人,關心他人,并領略皓月當空的美

景,進行美的教育。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至六自然段。

2.聯系課文資料,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

教學難點:

反復吟誦,啟發想象,領會詞的意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月日總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師: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中秋佳節。

誰能說說中秋節民間有些什么風俗習慣?(學生暢所欲言)

2.總結:是啊,"每逢佳節倍思親"。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間,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

叫蘇軾(蘇東坡),他有一個弟弟叫蘇轍。小時候,兄弟倆一齊讀書,一齊玩耍,整天形影不離,

真是手足情深。長大以后,他們就各奔東西,極少見面。這不,一晃又有七年沒有見面了。這天

正是中秋佳節。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

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蘇轍而心緒不寧。一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在這樣的情境中創

作完成了。

出示《水調歌頭》詞,教師吟誦。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

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講述《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創作經過的課文《但愿人長久》。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出示課后生字,讀準字音。

①區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各奔東西偏偏隱現阻晴圓缺吟誦嬋娟

后鼻音:躺朝廷

翹舌音:玩耍蘇軾蘇轍嬋娟

②讀誰下列多音字:

各奔東西屈指算來似乎

3、再讀課文,用"讀書要做記號”中學到的方法,在課本上做記號。

檢查:

①朗讀下列詞語:

品嘗玩耍埋怨悲歡離合

觀賞但愿寬慰陰晴圓缺

皓月當空心緒不寧手足情深

形影不離各奔東西

②哪些詞語讀懂了,是怎樣讀僮的'?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學可幫忙解決,并說說自己

是怎樣弄懂的)?

4、三讀課文,讀通句子。

檢杳:

(1)指導讀好下列長句,注意停頓:

只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2)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讀課文,幫忙學生正音。

三、默讀課文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并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解釋課題。

介紹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創作經過。

"但愿完美的感情常留人們心間”

四、指導書寫生字。

躺:左旁最后兩筆不能寫錯。

缺:指導筆順(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五、作業。

1、習字冊。

2、比一比,再組詞。

耍()賞()陪()偏()

要()嘗()倍()遍()

第二課時(月日總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讀好下列長句:

只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二、導學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讀了這一段,你對蘇軾有何了解?

3、齊讀。

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一年一度",說說詞義。擴詞:一年一度的()

3、出示"皓月當空",說說‘皓"的意思,并理解"皓月

當空”。

板書:皓月當空

4、自讀,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5、映示第二、三句,結合指導朗讀。

第二句:讀好中秋之夜"皓月當空,萬里無云”的美景。

第三句:讀出人們"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的團聚喜悅

之情及蘇軾的"心'緒不寧"。

板書:思念

過渡:蘇軾為什么會如此"心緒不寧"呢?

第三自然段。

1、默讀,體會兄弟情深。

2、議一議:讀了這段,你體會到什么?

3、從什么地方能夠看出蘇軾和弟弟蘇轍"手足情深”呢?

畫出有關句子。

出示"形影不離",補充幾個近義詞:朝夕相處如影隨形

板書:形影不離

出示:“各奔東西",說說詞義。

動作演示,請學生用課文中的一個詞描述教師的動作(掰著手指頭計算數目一"屈指算

來")。

4、比較朗讀領悟:

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已經有七個年頭了。

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

5、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出蘇軾思念弟弟的急切情緒:

指名朗讀,引讀,齊讀。

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討論:中秋佳節,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觀賞明月,蘇

軾為什么會埋怨明月呢?

板書:埋怨

映示并朗讀:“無情的明月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此時此刻,蘇軾的情緒怎樣?

3、小結:蘇軾因思念弟弟蘇轍而難以入眠,因久別的親

人不能團聚而滿懷惆悵,于是竟埋怨起中秋圓月。請同學們透過朗讀,把蘇軾的這種思念、

惆悵之情表達出來。

4、反復朗讀,嘗試背誦:學生自由練習背誦,同桌互背,

師范背,指名背誦,小組比賽背誦,齊背。

小結:月亮漸漸西沉,銀色的月光灑到床前,蘇軾因思念心切,竟埋怨起月亮來。

板書:月亮西沉床前銀光

5、延伸:出示《水調歌頭》詞,并指出:這段資料是詞中"轉朱閣/電奇戶,照無眠,不

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意境。

三、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第四自然段。

3、熟讀課文,試背第五、六自然段。

第三課時(月日總課時)

一、復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二、導讀課文第五至六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1、引讀:他轉念又想: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兒……

哪里會……但愿……雖然……也能……。

2、再讀,思考:人世間的事情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相似

的地方呢?

板書: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指導朗讀:"……哪里會十全十美呢「‘讀準反問語氣。

板書:此事古難全

3、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讀出蘇軾祝愿離人彼此生活愉快,

在皓月之下共賞美景的完美期望。

板書: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齊讀。

小結:蘇通專念想到這些,因此心進而似乎寬慰了許多。

板書:

轉念寬慰

第六自然段。

1、齊讀。

2、出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從上文找出解釋這幾句詞的意思的話,對照著讀T賣。

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此事嬋娟

齊讀詞,并背誦。

三、指導背誦第五、六自然段。

互背,引背,小組比賽背,指名背。

四、練習。

1、寫出意思相反的詞。

悲()離()陰()圓()

美()亮()遠()留()

2、根據課文資料填空。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時候變得這么(),

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樣,他祝愿()常留人

們心間,這樣雖然(),也能共同擁有()。

3、課外閱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

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回去,又恐

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

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

共嬋娟。

板書設計: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但愿人長久》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推薦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朗讀導入,簡介蘇軾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PPT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板塊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2、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3、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4、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PPT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了T牛什么事?

板塊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板塊四:作業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第二課時

板塊一:復習舊課,夯實詞語。

1、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3、指名讀詞組

皓月當空萬里無云

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讀著以上的詞組,你能想到文中的哪些資料呢?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4、聽寫詞語:心緒不寧埋怨寬慰這三個詞語都是寫誰的?你能試著用這三個詞語連起來說

一段完整的話嗎?(結合課文資料)蘇軾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板塊二:扣詞入文細讀課文

蘇軾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1、自讀全文圈點畫注

2、獨立思考準備交流

3、組內交流準備匯報

4、全班交流總結提升

最終落腳點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板塊三:反復吟詠理解詩情

1、自讀古詩讀出韻味

2、再讀古詩理解意思

3、三讀古詩讀出情思

板塊四:布置作業

完成小本作業相關練習

附:板書: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但愿人長久》教案12

教學要點:

精讀課文,抓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從而理解詞的內容,領略詞的意境;并相機進行美的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演示課件:(皓月當空,萬里無云的圖片)

同學們,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你能描繪一下圖上的景色嗎?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節,你們家通常是怎樣渡過的呢?

2、引入:(課件出示圖片)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有文學家蘇軾卻

心緒不寧。同學們,蘇軾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緒不寧呢?你們想知道嗎?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2、3小節

1、同學們,你們讀到了嗎,蘇軾為什么心緒不寧呢?

2、學生交流

根據交流重點抓"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又有”等詞的理解體會

A、你從哪里看出他們倆手足情深呢?(小時侯……)

B、你從"形影不離"這個詞中能體會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從這句話中你又有什么體會,主要是從哪個

詞中體會到的?

3、指導朗讀

結合學生的交流,請他們讀

你能讀好么?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你會用朗讀表現嗎?

4、引說:

蘇軾之所以會如此"心緒不寧",是因為——(蘇軾在思念著弟弟)是啊,蘇軾跟弟弟——

(手足情深),小時侯一……長大以后一……如今屈指算來一……慳不得蘇軾會這樣一

(思念弟弟呢!)

三、學習課文第4節

1、過渡:(演示課件:課文插圖)

瞧,月亮漸漸西沉,抬頭望月,月光如水,它還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這是多么美的夜

晚呀!同學們,在這樣的夜晚,你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這么美麗的中秋節晚上,蘇軾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來了。你們想知道蘇老

先生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誰嗎?

2、指名朗讀

指導看圖

同學們,這時候的蘇軾神情怎樣?(眼睜睜)

那圓圓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睜睜地望著,會覺得怎樣?用你的朗讀來回答吧。指

導讀好"偏偏"一詞。

3、交論

點擊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指導看圖。

師:同學們,看,明月當頭,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麗,這個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

你現在是身在異鄉,與親人朋友已分別多年,這時,你看著月亮會想些什么?自言自語說些什么

呢?

4、配樂朗讀

是呀,在月亮這么圓這么明的中秋之夜,蘇軾卻見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

好受呀!耳畔傳來憂傷的樂曲,更增添了蘇東坡的思念之情,感傷之情。

指名朗讀,齊讀

四、自由朗讀5、6小節

1、過渡:蘇軾這么無奈這么惆悵,后來為什么又寬慰了呢?清同學fl]自己讀讀書

2、交寸論

⑴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圓""缺"的意思)

⑵"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他還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讀第二句

聯系上文說說

3、想到這里,蘇軾的、心里就感到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課件出小)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學生跟著老師讀(師生共讀)

4、指名讀,問:你們想了解這五行詞的意思嗎?課文已經告訴我們了,自己找找吧,看哪

位聰明的同學最先找到。

5、指名再讀意思

問:這意思你們都讀懂了嗎?

指名讀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你們能找到這句話的意思嗎?指名說

你能聯系上文說說你的理解,體會嗎?

7、出示詞文,師范讀

8、指名生讀,提示:低聲吟誦

五、總結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來感受一次蘇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變化

吧。

2、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詞的全部嗎?

出示:師范讀一課后你們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嗎?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但愿人長久》教案1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6自然段。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4、通過朗讀,對學生進行理解性診斷與矯治,使學生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起對

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蘇軾的思親之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基礎性診斷與矯治。

1、讀題,理解題意。

2、簡介蘇軾。

3、基礎性診斷練習,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蘇軾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診斷

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杳,進行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認讀生詞。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感悟,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交待了蘇軾創作的原因。

(2)中秋節,各家團圓,而蘇軾卻獨在異鄉為異客,你還聯想到什么詩句?

(3)蘇軾與弟弟感情如何?你從哪個詞看出的?

3、指導朗讀

(二)學習4-5自然段。

1、詩人為什么睡不著?

2、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那些詞看出他的‘思親之情?

(1)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蘇軾并未陷于悵恨之中,很快解脫,他轉念又想到了什么?從哪看出他的谿達大度、熱愛人

生、積極向上?

3、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讀詩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詩句。

2、介紹古典詩詞及《水調歌頭》。

3、聽課文錄音。練習朗讀。

四、總結課文,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總結全文。

2、背誦《水調歌頭》。

五、發展性診斷與矯治。

1、收集有關古典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