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阜陽市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末統測試卷(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①恩格斯說:“運動本身就是矛盾。”列寧對于對立統一法則所下的定義,說它就是“承認(發現)自然界(精神和社會兩者也在內)的一切現象和過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對立的趨向”。這些意見是對的嗎?是對的。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斗爭,決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沒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②由此看來,不論是簡單的運動形式,或復雜的運動形式,不論是客觀現象,或思想現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著,矛盾存在于一切過程中,這一點已經弄清楚了。但是每一過程的開始階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具有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呢?③矛盾是普遍的、絕對的,存在于事物發展的一切過程中,又貫串于一切過程的始終。④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都帶特殊性。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這就是世界上諸種事物所以有千差萬別的內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據。自然界存在著許多的運動形式,機械運動、發聲、發光、發熱、電流、化分、化合等等都是。所有這些物質的運動形式,都是互相依存的,又是本質上互相區別的。每一物質的運動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質,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規定。這種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在社會現象和思想現象中也是同樣地存在著。每一種社會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質。⑤復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⑥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于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⑦但是在各種矛盾之中,不論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著的兩個方面,又是否可以平均看待呢?也是不可以的。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轉化著,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起變化。⑧我們常常說“新陳代謝”這句話。新陳代謝是宇宙間普遍的永遠不可抵抗的規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質和條件,經過不同的飛躍形式,一事物轉化為他事物,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有其新舊兩個方面的矛盾,形成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爭。而一當新的方面對于舊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時候,舊事物的性質就變化為新事物的性質。⑨原來矛盾著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沒有和它作對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試想一切矛盾著的事物或人們心目中矛盾著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夠獨立地存在嗎?沒有生,死就不見;沒有死,生也不見。一切對立的成分都是這樣,因一定的條件,一面互相對立,一面又互相聯結、互相貫通、互相滲透、互相依賴,這種性質,叫做同一性。一切矛盾著的方面都因一定條件具備著不同一性,所以稱為矛盾。然而又具備著同一性,所以互相聯結。列寧所謂辯證法研究“對立怎樣能夠是同一的”,就是說的這種情形。怎樣能夠呢?因為互為存在的條件。這是同一性的第一種意義。⑩然而單說了矛盾雙方互為存在的條件,雙方之間有同一性,因而能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這樣就夠了嗎?還不夠。事情不是矛盾雙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還在于矛盾著的事物的互相轉化。這就是說,事物內部矛盾著的兩方面,因為一定的條件而各向著自己相反的方面轉化了去,向著它的對立方面所處的地位轉化了去。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種意義。?我們中國人常說:“相反相成。”就是說相反的東西有同一性。這句話是辯證法的,是違反形而上學的。“相反”就是說兩個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爭。“相成”就是說在一定條件之下兩個矛盾方面互相聯結起來,獲得了同一性。而斗爭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摘自毛澤東《矛盾論》,有刪減)材料二: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仍存在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協調、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這些問題是社會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我國領導人在推進改革的進程中,具體分析了這些問題的特殊性質: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存在這些問題有不一樣的特點;與自身不同發展階段、發展進程相比,這些問題又呈現出巨大的差異。如何真正地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有針對性的政策、方針。②談到,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不能僅靠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來論定,其中還存在著許多深層次的矛盾,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等等。因此,在任何實踐工作中,“我們既要進行總體布局,又要牽住牛鼻子;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③指出:人類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工業文明的發展在某些程度上破壞了生態文明,如污染的加劇、資源的枯竭,但生態文明要主動對工業文明進行“揚棄”,以完成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兩者和諧發展的轉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摘自陳壘壘《對〈矛盾論〉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闡釋》,有刪減)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運動本身就是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中,貫穿于一切過程的始終。B.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有許多矛盾存在,而這些矛盾又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當矛盾的一方取代另一方占據支配地位的時候,事物的性質就會相應地隨之發生改變。D.之所以矛盾雙方能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是因為它們互為存在的條件,又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在論證時,采取先總后分的結構,層層深入地闡述矛盾的特點,重點論證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B.主要矛盾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說明經濟基礎在社會發展中一直是主要矛盾。C.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一切矛盾著的方面都因一定條件具備著不同一性,所以矛盾雙方的斗爭性是必然的。D.材料二從經濟、文化、生態多角度展現了對國家發展中的問題的深刻思考,實踐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哲學原理。3.下列選項最不能體現材料一中第⑩段的觀點的一項是(3分)A.“天本陽也,然陽中有陰;地本陰也,然陰中有陽。此陰陽互藏之道。”(明·張介賓《類經·運氣類》)B.“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唐·杜荀鶴《涇溪》)C.“昨夜江邊春水生,艨幢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觀書有感·其二》)D.“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劉禹錫《烏衣巷》)4.毛澤東《矛盾論》既是一部極富思想性的哲學著作,又是一篇頗有震撼力的演講稿,作者是如何使得文本極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的?請結合材料進行概括。(4分)5.材料二的作者認為國家發展思想“無不與毛澤東同志的《矛盾論》哲學思想一脈相承”,請結合文本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我是一個牧馬人索南才讓大通的馬販子把塔合勒拉走了。我把她送到砂路口,看著她混在一群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馬匹中漸行漸遠,感到悲傷不已,淚水蓄滿眼眶。我一把抹掉眼淚,睜大了眼睛,我期盼她回頭看看我,可她沒有回頭。她不回頭,是因為她難過,一個疼愛她的人,到頭來為了還清蓋一間小房子欠下的債,親手把她送到馬販子的手上。她沒有反抗,她仰天嘶鳴一聲,悲切無比。她有十三個子女,一個賽一個的棒。這些是我的財富和榮耀。誰不會眼饞和嫉妒在賽馬場上出盡風頭的火焰?誰又不會贊美她的那幾個像她一樣美麗健壯的女兒?他們都是草原的寵兒,是青天下的驕子。是她,是塔合勒用她的乳汁和智慧建立起了這個大家庭。這一晃快二十年,她瘦骨嶙峋,格外老了。常常一站就是半天,不吃草,就那么站著,不知道在想什么。如果給自己一個心安的理由我會這么想:她厭世了,煩倦了,力不從心了,我送她離開,她不用回來,當然也就解脫了。至于她留在世間的這些子女,我再也不想把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賣掉。我要和他們一起慢慢到老。我恨透了馬販子。…我騎著火焰奔跑的時候就像是飛翔在云彩里。那時候他就是一匹有著翅膀的天馬。他是塔合勒的第三個兒子。他是一匹跑得非常棒的家伙。一千米、三千米、五千米、一萬米都能應付得很好。我每天都給他喂四斤的豆子和同樣數量的玉米,分早晚兩次喂,半夜里還加餐一次。我希望他一直都跑得好。他一直很努力,進步也很快。他永遠是那么的可愛,他保留著塔合勒的好多優點。我想塔合勒的時候,就不停地和火焰說話,他也不停地用腦袋親昵我。塔合勒走了許久,我已不再那么想她。我和火焰在傍晚出門,從外面關好鐵絲網的門。火焰愛吃能發出磷火的骨頭,我們就到那個深谷去。我們要行走的路途剛好可以讓火焰出一身汗。火焰馱著我找磷火吃,他把骨頭咬得脆嘣嘣的,十分動聽,叫人陶醉。我們一直待到深夜,直到火焰再也不想吃了,然后我和火焰費勁地翻過右邊的山架,經過一段淺淺的濕地,再爬上一面山坡,來到大曲隴西面的山梁上。我們沿著脊梁朝南走,很快就來到姐姐家后面的山坡。雖然我看不見姐姐,但只要有時間,我每天晚上都會來。姐姐她從來不會發現,我也永遠不會告訴她。我的姐姐是最疼愛我的人。她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想念我。她還在煞費苦心地張羅著我的婚事,期望著能找到一個愿意嫁給我和我生活一輩子的女孩。她從來不在我的跟前提及在這件事上遇到的挫折和難過。她還裝模作樣地跟我說,事情大有希望,或哪個女孩正在考慮等等。其實我知道,沒有一個女人會認為我好,會愿意和我在一起。她們對我缺乏足夠的了解,更嚴重的是,她們根本不愿意過多地了解我。一支筆在深夏的一天夜里突然怪叫不斷,她似乎惶恐極了。當時我正沉湎于寫作的快樂中,直到她叫著來到我的窗前,拿發青的嘴唇觸碰玻璃,我才站起來。我知道她要生了,她流著淚,眼里滿是對未知的恐懼。我雖然從來沒有接生過馬駒,但也知道和牛羊差不離,因此并沒有多擔心。我將她牽到門前的平坦處,門口掛上了手電筒,照亮了她和我。我費了全身的力氣將她扳倒在地,撫摸著她的腦袋安慰她,告訴她不要害怕,有我在,斷不會讓她死去。她一直淚流不止。她掙扎了半個夜晚,到天快亮的時候,總算露出了一個小腦袋,接著是兩條前腿,但是到前肩時卡住了,她再怎么努力也無濟于事,她痛得直瞪大眼珠子。我赤膊上陣,蹬著她的大腿使勁兒地拽小馬駒的腦袋和前腿,一支筆疼得沙啞地慘叫連連。火焰他們驚恐地站在遠處,不敢近前來。也許是后來火焰他們猛然地齊聲呼喊賦予了一支筆莫大的力量,也許是她感受到了自己孩子生命的不斷流逝,總之她抬起頭,瞪著無限大的不服氣的眼睛,露出齊刷刷的大白牙,然后一仰頭,那個小馬駒就滾落下來……滾到她的尾尖,顫動在黑色的長長的絲帶般的尾巴上。一支筆顫顫巍巍地起來,她顧不上別的,伸著粉嫩的無限深情的舌頭舔舐她的孩子。噗的一聲,小馬駒破開身上那層透明的膜,他嘗試著站立,而且很快用四只細小的腿把自己支起來,碰碰撞撞地尋找可以吃奶的地方,尋找本命中應該尋找的地方,尋找世界上唯一的無風地帶。小馬駒漂亮非凡,它一生下來就顯得高大,渾身上下紅得像火日。于是我當場給它起名叫“烏蘭撒日”。她長得和年輕時的塔合勒簡直一模一樣,于是我突然間發現,居然是塔合勒又回來了。她又回到了我的身邊。于是我又給她改名塔合勒。到了下午時分,一支筆領著塔合勒走向草地深處,和她形影不離的偶思及瓦日克也緊緊地跟著離去,只留下火焰。他垂著碩大的頭顱,故作深沉地思考。我回到小屋里,睡了一覺,當傍晚的霞光照耀著我青色的小屋、千萬條彩線系住了碧綠草原、那些靜止的山巒緩緩開始移動時,我再次整裝,帶著我的火焰去那深深的山谷,去看看那不變的夜晚,以及永遠不會看見我的姐姐。(選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3年第8次印刷的《荒原上》,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恨透了馬販子”獨立成段,看上去是對買走塔合勒的馬販子的仇恨,其實更表達了“我”的自私與無奈。B.小說對火焰啃咬帶有磷火的骨頭的描寫,營造了一種陰森的氛圍,給讀者呈現了一種草原生活的陌生感。C.作為一個牧馬人,“我”借錢蓋房,沉湎于寫作的快樂,側面反映了現代文明對傳統游牧文化的影響。D.“我”賣掉心愛的塔合勒,又給小馬駒起名塔合勒,這體現了“我”這個牧馬人順從自然節律的生存哲學。7.關于小說中馬的描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塔合勒被主人賣給馬販子,沒有回頭和反抗,是因為她對主人行為感到難過和悲傷,這其中也蘊含著“我”的愧疚。B.火焰是塔合勒的兒子,繼承了塔合勒的許多優點,是主人的財富和榮耀,這讓主人漸漸忘卻了失去塔合勒的痛苦。C.“尋找世界上唯一的無風地帶”的“風”,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界的風,又指生活中的各種風險,表現了母愛的偉大。D.作者對塔合勒的女兒一支筆難產以及帶著新生的小塔合勒走向草原深處的描寫,既具有畫面感,又包含豐富的意蘊。8.評論家說“索南才讓的小說具有鮮明的敘述特色”,請從兩個方面對本文的敘述特色進行分析。(4分)9.本文在寫馬時,也寫到了姐姐,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用意。(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范蠡事越王勾踐,既苦身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余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于淮以臨齊、晉,號令中國,以尊周室,勾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勾踐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勾踐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節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材料二:張良素多病,從上入關,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①游耳。”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嘗有超然而獨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達理,足以知神仙之為虛詭矣,然其欲從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如高帝所稱者,三杰而已,淮陰②誅夷,蕭何系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于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節選自《資治通鑒·漢紀三》)材料三:范蠡、張良其所以謀國處身者,何其相似也。方勾踐棲于會稽,范蠡勸其卑身以事吳,厚賂太宰嚭以解其難,而謀所以報吳者。及勾踐乘吳之弊而伐之,復棲吳王于姑蘇之上,求哀請命,而勾踐不忍,欲赦之。范蠡獨以為不可,援桴進兵,卒刎其頸。方高祖困于鴻門,張良勸其屈己以謝項羽,深交項伯以脫于禍,而謀所以破項羽者。及高祖還定三秦,與楚相持于滎陽成皋間,既割鴻溝以為界,羽解而東,高祖亦欲罷兵歸國。良獨諫曰:“此天亡羽之時,不因幾取之,此養虎自遺患也。”漢兵追羽,卒滅之。故夫智謀之士,處困厄之時能忍辱以伸其志,當事幾之會能決斷以收其功,功成名遂能高舉遠引以全其身。微二子,吾誰與歸?(節選自李綱《梁溪全集》卷一百五十二)[注]①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②淮陰:淮陰侯韓信。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范蠡A以為大名之下B難以久C居D且E勾踐為人可F與同患G難H與處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跟從,與《鴻門宴》“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的“從”用法不相同。B.愛,吝惜,舍不得,與《齊桓晉文之事》“百姓皆以王為愛也”的“愛”意思相同。C.等,把……看作相同,與《陳涉世家》“等死,死國可乎”的“等”用法相同。D.鴻溝,楚漢相爭時劉邦、項羽兩軍對峙的臨時分界,今用以比喻事物間明顯的界限。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范蠡輔佐勾踐,與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于滅吳,雪會稽之恥,向北進軍淮河,兵臨齊、晉邊境,號令中原各國,得到周室尊重,勾踐從而稱霸。B.張良入關中之后,閉門不出。他認為自己憑借三寸之舌,能成為帝王之師,被封為萬戶侯,這已經是平民出身之人的最高榮耀,對自己來說已經足夠。C.高祖被困鴻門之時,張良勸高祖暫且委屈自己向項羽謝罪,結交項伯讓高祖脫離禍患;在項羽退兵東歸時,又向高祖提出合理建議,最終滅掉了項羽。D.勾踐兵敗棲于會稽之時,范蠡勸其屈身以事奉吳王,厚禮賄賂太宰嚭以解其難。材料三評價認為范蠡在身處困境時,能屈能伸可以稱得上是智謀之士。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淮陰誅夷,蕭何系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2)此天亡羽之時,不因幾取之,此養虎自遺患也。14.李綱認為范蠡、張良“功成名遂能高舉遠引以全其身”,材料一、二中有哪些事實可以支持李綱的觀點?請簡要概括。(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呂氏山堂喜雨劉過[注]涼滿蒲萄磊落枝,倦游來此亦忘歸。溝渠水活龍蛇動,樹木月明烏鵲飛。欣減黃粱新米價,愁生白苧舊征衣。風流卻扇團欒坐,一夜談兵玉麈揮。[注]劉過,南宋末年愛國詩人。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開頭寫雨后涼風掠過葡萄枝,讓人愜意,詩人雖倦游到此,也流連忘返。B.本詩第四句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意境相似。C.詩人于一場及時雨之后,在呂氏山堂與友人團團圍坐,盡情高談古今兵事。D.全詩圍繞著“雨”,運用比喻等修辭,詳細描繪了雨景,營造出清新優美的境界。16.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嘯”是古代文人的一種歌吟方式,體現出不受禮法拘束的傲然之風。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_▲_,_▲_”兩句,寫出了自己歸家后縱情山水、無所拘束的自在。(2)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以肺腑之言“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告誡君主要賞罰分明,不可偏私,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_▲_,_▲_”兩句也表達了同樣的政治見解。(3)“碣石”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它既可以指位于河北的碣石山,又可以代指北方,如唐詩中就有“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古今中外,積累起來的書真是多極了,真是_A_。但是,書雖多,有永久價值的還是少數。可以把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要精讀的,第二類是可以泛讀的,第三類是僅供翻閱的。(甲)?對于這個問題不必發愁。自古以來,已經有一位最公正的評選家,有許多推薦者向它推薦好書。這個評選家就是時間,這些推薦者就是群眾。現在我們所稱謂“經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書都是經過時間考驗,流傳下來的。這一類書都是應該精讀的書。①當然隨著時間的發展和歷史的推移,②這些書之中有些還要被刷下去。③而且直到現在為止,④它們都是榜上有名的,⑤我們只能看現在的榜。在讀的時候,先要解其言。這就是說,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語言。攻不破語言文字關,就看不見這道關里邊是什么情況,不知道關里邊是些什么東西,只好在關外_B_,那是不行的。我所說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這一道語言文字關。當然,攻這道關的時候,要先做許多準備,用許多工具,如字典和辭典等工具書之類。中國有句老話“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意思是說,一部書上所寫的總要比寫那部書的人話少,他所說的話總比他的意思少。所以在讀書的時候,即使書中的字都認得了,話全懂了,還未必能知道作書的人的意思。從前人說,讀書要注意字里行間,又說讀詩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這都是說要在文字外體會它的精神實質。這就是知其意。意是離不開語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來的。(乙),死抓住語言文字不放,那就成為死讀書了。死讀書的人就是書呆子。語言文字是幫助了解書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個意思,最好扔了拐棍。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得意忘言”。在人與人的關系中,過河拆橋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讀書中,就是要過河拆橋。上面所說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之外,還可再加一句“意不盡理”。理是客觀的道理,意是著書的人的主觀的認識和判斷,也就是客觀的道理在他的主觀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觀客觀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總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觀上的反映、體會和判斷,和客觀的道理總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錯誤。所以讀書僅至得其意還不行,還要明其理,才不至于為前人的意所誤。18.請依次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19.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0.文中第二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1.下列句子中的“總是”與文中加點的“總是”,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A.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B.他說起話來總是這么從容不迫。C.嚴冬總是會過去,春天必將要來臨的。D.總是有十分英雄,也躲不過這般箭矢。22.詞語的感情色彩在特定的語境中會發生變化,比如畫波浪線語句中的“過河拆橋”就不再具有貶義,請從下面語句中任選兩句指出其中感情色彩變化的詞語,并簡要分析。(5分)①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魯迅《拿來主義》)②幾個女人有點兒失望,也有些傷心,各人在心里罵著自己的狠心賊。(孫犁《荷花淀》)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了價錢。(朱自清《背影》)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本試卷語言文字運用部分提到,讀書僅至得其意還不行,還要明其理,才不至于為前人的意所誤……其實,讀書對于我們的成長大有裨益,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逐漸變得理性的過程。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及解析1.B【解析】擴大范圍。原文是材料一第五段“復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和第六段“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可見,有許多矛盾的前提是“復雜的事物”。2.C【解析】A項中,首先論證的是矛盾的普遍性,接著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最后論證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三者之間并非總分的結構,重點論證的不包括矛盾的斗爭性。B項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說明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經濟基礎一般處于主要矛盾,上層建筑是次要矛盾。但材料二認為,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當政治文化等上層建筑阻礙著經濟基礎的發展的時候,對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為主要的決定的東西了,這時矛盾雙方就會發生轉化,這是上層建筑對于經濟基礎的反作用。D項,材料二沒有涉及國家發展的文化領域。3.A【解析】A.其意為天雖然屬陽,亦有陰性的成分;地屬陰,但亦有陽性的成分。陰陽互藏對于維持陰陽協調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第9段“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一個意義。B.在危險的環境中,人們會更加小心,因此少有意外;而在看似安全的環境中,由于放松警惕,反而容易發生意外。體現了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C.先前行駛需要很多力氣,由于“春水生”這個條件,今天可以自在前行,體現了“難易”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D.盛與衰不是永恒的,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轉換,體現了矛盾雙方的轉化。4.①多使用設問句,自問自答,層層推進論證,使得論證邏輯更嚴密,語氣更強烈,強化說服力和感染力。②論證方式多樣且具有說服力。引用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認識,為理論提供了權威性的支撐,有力地證明自己的觀點。運用假設論證,使得論證更嚴密有邏輯,增強說服力。③巧用通俗易懂的成語及大眾化的語言,將抽象的道理淺顯化,使得讀者和聽眾易于接受,強化論證的感染力和效果。(任寫兩點給滿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5.①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強化問題意識,既看到社會問題的普遍性,又注意到與他國相比的特殊性,堅持用兩者統一的觀點看問題。②堅持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認為我國發展經濟要總體布局,牽住牛鼻子,解決深層次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講“兩點論”,又堅持“重點論”。③堅持矛盾具有斗爭性和同一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在某些程度上受到工業文明的破壞,又對工業文明繼承與發展式地“揚棄”,實現二者的和諧共生。(理論1分,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6.B【解析】營造的不是“陰森”的氛圍,而是神秘的氛圍。7.B【解析】“我”忘卻了失去塔合勒的痛苦的原因一是塔合勒已經走了許久,一是火焰替代了塔合勒。8.①第一人稱敘述視角,有利于心理描寫的展開,強化了作品的真實性及感染力。②用描寫人物的敘述手法來展開對馬的敘寫,突出人和動物的密切關系。③注重場景的細節描繪,細膩、生動、傳神。④打破了情節連貫統一的敘述結構,多維度敘寫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動物的關系。(一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9.①從情節上說,遛馬的目的之一是看姐姐;看姐姐是因為姐姐對“我”好,遛馬和看姐姐之間具有情節上的連貫性。②從人物形象上說,豐富了“我”的形象,通過姐姐給“我”說媒,塑造了一個不被理解的性格內向的新時代牧馬人。③從主題上說,“我”對馬的愛也是在傳遞姐姐對“我”的愛,揭示了人與自然渾融一體的主旨。(一點2分,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10.BDG【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原句: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句意:范蠡以為盛名之下,難以長久,況且勾踐的為人可與之同患難,難與之同安樂評分參考:每答出一處給1分。涂四處及以上不得分。1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C項,“用法相同”錯誤,“等死,死國可乎”的“等”不是意動用法,可譯為“同樣”。故選C。12.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項,“得到周室尊重”錯誤。原文“以尊周室”,正確理解為“尊崇周室”。故選A。13.(1)淮陰侯韓信被誅殺,蕭何被關到監獄,這不都是因為功名已達到滿溢卻還不知道停止嗎!(評分標準:“誅夷”“履”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譯出大意給2分。)(2)這正是上天讓項羽滅亡的時候,不趁著這個機會攻取,這就是養虎給自己留下禍患啊。(評分標準:“幾”“遺”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譯出大意給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誅夷”,殺戮,誅殺;“履”,登上,達到,居處。(譯作“福祿”“祿位”也可給分)(2)“幾”,機會,時機;遺,留下。14.①范蠡在勾踐稱霸之后寫信辭別,拒絕接受封賞,與隨從從海上乘船離去,最終未返回越國;②張良在隨從高帝進入函谷關后,閉門不出,拋開人間之事,打算追隨赤松子仙游。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即給5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信息,歸納要點的能力。結合原文,材料一:(范蠡)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材料二:(張良)從上入關,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曰:“……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參考譯文】材料一:范蠡輔佐越王勾踐,勞苦勉力,與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于滅亡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越軍向北進軍淮河,兵臨齊、晉邊境,號令中原各國,尊崇周室,勾踐稱霸,范蠡做了上將軍。回國后,范蠡以為盛名之下,難以長久,況且勾踐的為人可與之同患難,難與之同安樂,寫信辭別勾踐說:“我聽說,君王憂愁臣子就勞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該死。過去您在會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為了報仇雪恨。當今既已雪恥,臣請求您給予我君主在會稽受辱的死罪。”勾踐說:“我將和你平分越國。否則,就要加罪于你。”范蠡說:“君主可執行您的命令,臣子我仍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于是他打點包裝了細軟珠寶,與隨從從海上乘船離去,最終未再返回越國。材料二:張良向來多病,隨從高帝進入函谷關,就學習仙家的導引吐納之術,不吃谷食,閉門不出,他常說:“我家幾代輔佐韓王,及至后來韓國被秦消滅,我不吝惜萬金資財(請了一位大力士刺殺秦王),為了報韓國之仇而對付強大的秦國,使得天下都震動了。如今憑借三寸之舌做到帝王的師保,被封為食邑萬戶的諸侯,這已是一個平民所能享有的最高待遇了,對我張良來說足夠啦。我愿拋開人間之事,追隨赤松子仙游去了。”臣司馬光認為:大凡有生就有死,猶如黑夜過后是白天一樣的必然。自古至今,原本就沒有超越這個常規而獨自生存下來的。憑著子房(張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腹膜透析護理業務查房
- 家居定制購銷及安裝服務合同
- 數據中心運維管理合同
- 電機學題庫(附參考答案)
- 運動生理學習題與參考答案
- 住宅租賃轉租合同模板
- 電商廣告投放合作合同
- 核桃產業合作開發合同書標準范本
- 股東退出合同范本
- 紅酒銷售合同樣本
- 深入理解Zabbix監控系統
- 《測繪管理法律與法規》課件-測繪法律法規
- 醫院感染暴發的應急預案與應急處置演練
- Word操作練習題(解析和答案)
- 駕駛服務外包投標方案(技術標)
- 中國甲狀腺相關眼病診斷和治療指南(2022年)解讀
- 采購電話匯總
- 貴州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全版
- 創業管理學習通超星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興業銀行零售業務崗位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637題)
- 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家是最溫暖的地方》作業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