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_第1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_第2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_第3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_第4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漳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級____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七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1、書寫(每題5分共1題)1).看拼音,寫詞語。

rìkòu

páoxiào

zāoɡāo

zhòuméi

jìɡāoyīchóu

dǐyù

xuányá

pāndēnɡ

tuífèi

rèxuèfèiténɡ

評卷人得分2、填空題(每題2分共5題)1).翻譯古詩詞。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_____________2).我們鍛煉思維。《兩小兒辯日》一文中,兩小兒從不同角度辯論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與人辯論時,既要_________,又要_________。3).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_____________4).根據課文內容填寫詞語

(1)這種境界,既使人(),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一首()的小詩。

(2)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本無邊的()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3)那些小丘的()是那么(),就像只用綠色(),不用墨線()的中國畫那樣,到處(),輕輕流入云際。

(4)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天空是那么()。5).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3、選擇題(每題2分共3題)1).下列選項中對詞語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湯湯乎若流水”中“湯湯”意思是水流大而急的樣子。B.“通國之善弈者也”中“善”意思是善良。C.“走馬觀花”中“走”意思是跑。2).3.下列填在句子中的詞語最恰當的是哪一項(

)賀知章曾贊懷素:“上人書寫,左盤右旋,真是______。”A.畫龍點睛B.惟妙惟肖C.筆走龍蛇D.妙筆生花3).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出自《荀子?勸學》,荀子用青與藍的關系比喻學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學問,堅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師更有成就。B.寫作品梗概時要先讀懂內容,把握脈絡;再篩選概括,合并成段;最后錘煉語言,連貫表達。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升官發財。D.“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與“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在思想感情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評卷人得分4、句子訓練(每題10分共1題)1).觀看視頻、圖片,了解領袖英雄事跡。

A.觀看十里長街送總理視頻時,同學們淚水如雨,灑了一地。

B.觀看周總理飛機遇險故事時,整個教室異常安靜,__________________(先想想A句加點部分有什么特點,然后圍繞B句加點部分仿寫)評卷人得分5、連線題(每題4分共2題)1).根據趙孟頰書法的特點連線。

點畫

秀麗柔美

結構

嚴謹端莊

整體

自然流暢

運筆

圓潤多姿2).先把詩句補充完整,再把詩句、題目和作者用線連起來。

采菊東籬下,___________。

《過故人莊》

陶淵明

___________,還來就菊花。

《飲酒》

孟浩然

明月松間照,___________。

《入若耶溪》

王維

蟬噪林逾靜,___________。

《山居秋暝》

王籍評卷人得分6、排序題(每題5分共2題)1).句子排排序。

(

)地上躺著一個人,熊走到那個人身邊。

(

)熊以為他是個死人,就走開了。

(

)這時候,他嚇得連呼吸都停止了。

(

)伸長鼻子聞他的臉。

(

)他等熊走開了,連忙爬起來。2).亂句重組。

()可是,蒼蠅卻嗡嗡地飛走了。

()忽然從外面飛來一只大蒼蠅,一會兒叮小衛的耳朵,一會兒叮小衛的鼻子,把小衛叮得煩死了。

()一天,小衛在窗前看一本有趣的書。

()小衛對著一堆碎玻璃,呆住了。哎,誰叫他做事之前不好好地想一想呢?

()小衛想了想,拿起自動縮折傘,對準停在玻璃上的蒼蠅,一掀按鈕“當啷”一聲,玻璃給打得粉碎。評卷人得分7、判斷題(每題5分共1題)1).《匆匆》一文開頭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激起了我們對時間問題的思索。(

)評卷人得分8、詩詞鑒賞(每題10分共1題)1).詩歌閱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

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1.下面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西江月:詞牌名B.夜行黃沙道中:題目,主要點明詞的寫作地點C.說:通“悅”,高興D.見:通“現”,出現2.詞的上闋給人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簡潔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9、書面表達(每題15分共1題)1).習作天地。

從下面的內容中任選一項,寫一篇作文。

1.淚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喜悅,或激動,或悲傷,或后悔……淚水,是成長的記錄,每一顆晶瑩的淚珠都折射著我們走過的道路。請拿起你手中的筆,選擇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流淚,寫下來。題目自擬。

2.___________,感謝你

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條理清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評卷人得分10、現代文閱讀(每題5分共1題)1).閱讀以下文章,回答問題。

賀龍釣魚(有改動)①太陽還沒有落山,夕陽的金光,透過天邊飄散著的朵朵云彩,投射下來,把川西草地染成一片火紅。②部隊進入草地以后,糧食供給幾乎完全斷絕了。戰士們經過長途跋涉,身體十分虛弱,傷病員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餓著肚子行軍,政委任弼時和關向應心里非常焦急。這時,兄弟部隊送來一批糧食和牦牛肉。他們當即決定:把這些食品盡快分到連隊去。考慮到總指揮賀龍的身體日漸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衛員給他送去一些牦牛肉。③警衛員匆匆來到偵察連,高興地把牦牛肉捧到賀龍面前。④賀龍以懷疑的語氣問道:“這……哪兒弄來的?”⑤警衛員解釋道:“兄弟部隊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給您送來的。”⑥“哦,你把它送到隨軍醫院去,讓伙房給傷病員打個牙祭。然后回去對政委說,我吃了。”⑦看到警衛員有些猶豫,賀龍小聲地說:“這事,我負責給你保密,一定!快去吧!”⑧警衛員仍然有點猶豫。⑨“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辦法。”賀龍顯出生氣的樣子。⑩警衛員噘著嘴,很不情愿地提著牛肉走了。//?賀龍來到他那匹心愛的大紅馬面前,“老伙計……”他用大手掌撫摸著它長長的紅鬃(zōng),紅鬃馬會意似的輕搖著頭。賀龍轉到馬身后,隨手拔下幾根馬尾,非常熟練地把它接起來,又從衣袋里取出一根別針,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個彎彎的釣鉤。他將馬尾和鉤子一栓,捆在一根樹枝上,就成了一根釣魚竿。?賀龍手執釣魚竿,一個人蹲在溪邊的小樹下。他留著短髯(rán)的厚嘴唇叼著個大煙斗,兩眼專注地望著水面。他幾乎是“竿無虛發”,不一會兒便釣了滿滿的一串。?長征中環境非常艱苦,賀龍就是這樣利用戰斗間歇去釣魚。釣來的鮮魚,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給同志們。有時,政委派人給他送來干糧、馬肉,他總是揮一揮手里的魚竿,對來的人說:“拿回去吧,我有它呢!”這簡陋的魚竿,凝聚著賀龍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對戰友骨肉般的深情厚誼。?太陽落山了,夜幕漸漸降臨。荒漠的草地一下子變得很涼。賀龍站起身來,抖落身上的泥土,收拾好魚竿,提著一大串活鮮鮮的魚兒,大步向總部走去。1.如果把這個故事改成課本劇,請根據文中“∥”劃分的段落,給二幕劇擬小標題。第一幕第二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聯系上下文,理解第?自然段中“竿無虛發”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擔任本次課本劇中警衛員的角色,為了演好角色,他需要揣摩人物心理。第⑦⑧自然段中寫了警衛員兩次猶豫,他第一次猶豫時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第二次猶豫時可能想:____________。

4.任弼時政委得知總指揮賀龍并未收下牦牛肉時,又會發生什么?請你根據短文內容,在括號里補充上人物的神情、動作,創編第三幕“笑談釣魚”劇本。時間:某日傍晚

地點:總部

人物:總指揮賀龍、政委任弼時

道具:魚竿、鮮魚

【賀龍把牦牛肉轉送到隨軍醫院后,帶上自己釣的一大串活鮮鮮的魚來到了任弼時政委所在的總部。】

任弼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總……你又把牦牛肉送給了傷病員,今天準又沒吃東西!

賀龍:哪里的話,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別小瞧了我的釣魚技術。

任弼時:“你呀你,大家不但佩服你的釣魚技術,更敬佩你愛兵如子呀!”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題5分共2題)1).給帶點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1)一擁而入(

)

A.抱。

B.有;占有。

C.擁擠。

(2)怒氣沖沖(

)

A.沖洗。

B.感情激動的樣子。C.互相抵銷。2).在下面語段的“——”上填入合適的成語或詩句。(填序號)

山有竹則山青,水傍竹則水秀,在中國文化中,有很多帶有“竹”的成語,我們用“_____”來比喻作戰或工作節節勝利,毫無阻礙;用“_____”來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熟練有把握。人們愛竹、詠竹,北宋詩人蘇軾寫竹:“_____,春江水暖鴨先知。”清代詩人鄭燮寫竹:“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

A.立根原在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