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練35古代詩歌鑒賞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練35古代詩歌鑒賞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練35古代詩歌鑒賞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練35古代詩歌鑒賞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2024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練35古代詩歌鑒賞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專題練35古代詩歌鑒賞(三)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文后各題。眾人王安石眾人紛紛何足競,是非吾喜非吾病。頌聲交作莽①豈賢?四國流言旦②猶圣。惟圣人能輕重人,不能銖兩為千鈞。乃知輕重不在彼,要之美惡由吾身。【注】①莽:王莽,漢平帝時為大司馬,時群臣奏言“大司馬莽功德比周公”,一時“頌聲并作”,后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民不聊生。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攝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謠攻擊他。(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眾人”指一般人,兼指變法反對者,面對他們的紛紜爭論,作者看法很鎮靜。B.詩的三、四兩句用典,奇妙示意自己的境況,干脆點明“賢”“圣”標準,同時與尾句相呼應。C.五、六兩句說只有品德完備的圣人才能正確評價衡量人,不會顛倒黑白混淆是非。D.七、八兩句表明面對眾人的批判,作者具有明確的立場和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其不凡的特性。(2)面對非議,王安石的看法與屈原在《離騷》“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中表達的看法,有何相近之處?請結合詩句說明你的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文后各題。秋夢杜牧寒空動高吹,月色滿清砧。殘夢夜魂斷,美人邊思深。孤鴻秋出塞,一葉暗辭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秋夜高空凄清的聲音和搗衣砧上清冷的月色,營造了清冷卻又高遠的意境,為全詩定下了感情基調。B.頷聯寫思婦因對遠戍邊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無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體會深厚的孤獨與苦痛。C.頸聯“孤鴻”出塞、秋葉辭林,運用比興手法抒寫了思婦在秋夢中赴邊,探望自己遠戍邊關的丈夫的深情。D.這首詩雖寫了思婦的孤枕之苦,但并沒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詩人借思婦委婉地流露出自己的憂國之思。(2)有人建議把詩歌尾聯修改為“晨寄征衣去,迢迢織女心”,使詩意簡明顯豁。你覺得這樣修改好不好?為什么?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文后各題。重展西湖①二首(其一)宋庠綠鴨東陂已可憐,更因云竇注西田。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使君直欲稱漁叟,愿賜閑州不計年。【注】①西湖:指河南許昌城里一個占地百余畝的大湖。西湖原分東西兩半,中間以橫堤相隔。皇祐年間,宋庠貶官知許州,興工疏浚了西湖,并鑿斷橫堤,使東西相通,連成一片。(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句中,“綠鴨”即“鴨綠”的倒文,往往用來形容綠色。“東陂”指西湖的東半。這句的意思是說,東半湖綠波蕩漾,非常惹人寵愛。B.其次句“更因”承接上文,詩人借用“云竇”比方橫堤上鑿開的孔穴,描寫了東湖的湖水不斷流注到西半湖,于是東西兩湖連成一片的景象。C.頸聯中“都浸月”生動地寫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輝之狀。一個“煙”字,描寫出了迷漫的夜色。D.這首詩在藝術上頗有特色。全詩寓情于景,通過顯明生動的意象,表達豐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使讀者回味無窮。(2)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文后各題。菩薩蠻六軍閱罷,犒飲兵將官①王安中中軍玉帳旌旗繞,吳鉤錦帶明霜曉。鐵馬去追風,弓聲驚塞鴻。分兵閑細柳②,金字回飛奏。犒飲上恩濃,燕然思勒功。【注】①此詞是作者任燕山路宣撫使時所作。②細柳:本為地名,因漢代名將周亞夫扎營于此且軍容整肅而著名。后人稱軍紀嚴明者為“細柳營”。(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詞的上片呈現了一幅兵強馬壯、軍威宏偉的畫面。“霜曉”點明白檢閱軍隊的時間,“塞”點明白地點。B.下片首句對應“中軍玉帳旌旗繞”,用典貼切,且照應標題,由“六軍閱罷”引出“犒飲兵將官”之意。C.“分兵閑細柳”的“閑”字看似尋常實則絕妙。邊防力氣強大,敵人不敢侵擾,守軍自然顯得“閑”。D.“金字回飛奏”的“回”字極言回報朝廷之速,“飛”是“金字”下達后的行動反響,凸顯將士的忠君愛國之情。(2)“鐵馬去追風,弓聲驚塞鴻”與辛棄疾的“馬作的盧飛速,弓如霹靂弦驚”語意相像,但藝術手法和寫作目的不同,請詳細談談二者的不同之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題練35古代詩歌鑒賞(三)1.答案:(1)B(2)相同點:都表達了堅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的人生看法。理由:面對“眾人紛紛”,王安石不爭論,不擔憂;尾聯“乃知輕重不在彼,要之美惡由吾身”,更是集中表現出王安石面對非議,堅信人的美惡不在于眾人的評價,而在于自己本身的德行。這與屈原感嘆無人了解自己也沒什么,只要自己內心保持高潔美妙的看法相像。(結合詩句分析且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本題考查考生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情感、表達技巧的實力。B項,“干脆點明”理解有誤,三、四兩句并未干脆點明“賢”“圣”標準,尾句才明確點出“美惡由吾身”。(2)本題考查考生鑒賞詩歌思想感情的實力。解答本題,關鍵在于理解相關詩句的含意。屈原的“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的意思是“不了解我也罷了啊,只要我本心的確是美妙的”,就是說即使沒人理解他也沒關系,只要他的內心能保持高潔美妙。與此類似,面對非議,王安石的看法是“眾人紛紛何足競,是非吾喜非吾病”,即不爭論,不擔憂。尾聯“乃知輕重不在彼,要之美惡由吾身”則指出從根本上來講,確定美惡的,還是自身。此二句的意思與屈原詩句的意思相近,都表達了堅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的人生看法。據此分析即可。2.答案:(1)B(2)不好。“晨”字雖然清楚交代了時間,但其意蘊不如“又”字豐富。“又”字說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達了丈夫戍邊時間長,思婦對戍邊丈夫的牽掛,對其保衛邊塞的支持。“織女心”僅突出思婦的思念,“天外心”則既寫出相距之遙遠,又使“心”的包蘊更豐富:不僅有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有支持丈夫戍守邊塞的美妙思想,還可包含對國家的擔憂和酷愛之心。詩貴含蓄蘊藉,作者將自己的愛國思想灌注到少婦思邊的詩句中,擺脫了一般閨怨詩的俗套,具有撼人心扉的藝術力氣。解析:(1)本題考查考生鑒賞詩歌內容、表達技巧及思想情感的實力。B項,“頷聯寫思婦……無法成眠”錯誤,從詩中來看,“殘夢夜魂斷,美人邊思深”,“殘夢”說明是夢醒后留有余思,“夜魂斷”也說明夢醒時分的現實與夢境的比照產生。而選項說成“無法成眠”即沒有入睡,與“夢醒”相沖突,是曲解文意。(2)解答此類題目,一般依從詩人觀點,即“不好”,然后分析改動的地方。即原作中“又”“天外心”和改句中“晨”“織女心”在表情達意上的不同。“又”字表示動作或事情的重復或接著,說明“寄征衣”的行為發生不止一次,流露出對保衛邊地的夫君的牽掛之深,也暗含對保衛邊塞的支持;假如換用“晨”,則只能交代“寄征衣”的時間,卻無法表露戍邊時間長女子“寄征衣”的頻繁,在情感的表達上遜色許多;“天外”言明距離的遙遠,“天外心”中還有對夫君守邊的支持以及對國家安危的擔憂,詩人借助這種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愛國思想。3.答案:(1)D(2)①寫出了鑿通西湖后的喜悅之情。“綠鴨”“忘情地”寫出了魚鳥的歡情,以及詩人見此而喜悅的心境。②表達了作者酷愛大自然之情。“展盡”既寫出了湖面開闊,又寫出了詩人極目遠眺,胸懷舒曠之感。③表達了作者厭惡官場想要歸隱之情。“愿”朝廷賜一個閑散的州郡,示意了厭惡官場庸俗的生活。詩人想做一個“漁叟”,恬適悠閑地度過一生,體現了歸隱之意。(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全詩寓情于景……自然而含蓄……”分析錯誤,詩歌尾聯運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了作者想遠離官場、過隱居生活的思想情感。(2)本題考查考生鑒賞詩歌思想感情的實力。答題時要留意結合詩歌的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進行分析。此題要留意抓住詩中的“可憐”“忘情地”“使君直欲稱漁叟,愿賜閑州不計年”等詞語、詩句帶有的情感色調來分析,另外還要結合“綠鴨”“魚鳥”“新樹”等意象來分析。比如從首聯頷聯,可見詩人酷愛眼前美景,怡然自得的喜悅心境。“使君直欲稱漁叟”一句寫自己雖然身為“使君”卻只想做一個漁翁,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官場生活的厭倦。“愿賜閑州不計年”一句,意思是但愿朝廷給我一個閑散的州郡,讓我在自然恬適悠閑的環境里度過一生,表達自己意欲歸隱的情志。4.答案:(1)D(2)①手法不同:王詞用的是夸張手法;辛詞不僅運用了夸張手法,還運用了比方手法。②寫作目的不同:王詞寫邊防戰士的騎藝超群、箭術精湛,是為了顯示出軍隊的訓練有素、能守能攻,側面贊揚指揮者的超群實力。辛詞寫想象中的將士馳騁沙場、沖鋒陷陣,是為了抒發自己空有報國之志卻不得施展的無奈。解析:(1)本題考查考生鑒賞作品的內容、表現手法、思想感情的實力。D項,“‘回’字極言回報朝廷之速,‘飛’是‘金字’下達后的行動反響”分析錯誤,應是“‘回’是‘金字’下達后的行動反響,‘飛’字極言回報朝廷之速”。(2)本題考查考生鑒賞作品的表達技巧、思想感情的實力。解答時可結合詩句的內容來分析。王詞中,“鐵馬去追風,弓聲驚塞鴻”意思是士兵騎著快馬可以追上風的速度,拉弓的聲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