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新高考歷史沖刺熱點復習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_第1頁
2025屆新高考歷史沖刺熱點復習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_第2頁
2025屆新高考歷史沖刺熱點復習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_第3頁
2025屆新高考歷史沖刺熱點復習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_第4頁
2025屆新高考歷史沖刺熱點復習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新高考歷史沖刺熱點復習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了解清朝統一全國和經略邊疆的相關舉措,認識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識清朝封建專制發展和世界形勢變化對中國的影響。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間,出現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穩定,經濟繁榮,疆域開拓并鞏固,被稱為“康乾盛世”。史實:導言部分與史料閱讀一、政治上(一)中央: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三位皇帝都以①勤政著稱。他們獨斷朝廷大政方針,對地方具體事務,也總是不厭其煩地詳加過問,君主專制得到加強。這一時期,②部分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密封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環節,形成了奏折制度。這種(特點)迅速、機密的聯系方式,使皇帝能夠(作用)更直接、廣泛地獲取信息,提高了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清紅漆奏折匣一、政治上(一)中央: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一、政治上(一)中央: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③中樞秘書機構也發生了變化。雍正時,(特點)在皇帝寢宮(速)旁邊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職充任(簡)。軍機處官員在皇帝直接監督下(密)工作,日夜輪流值班(速),商議軍情,起草或處理機要文書。內閣只負責處理一般文書。

承旨諸(軍機大臣)亦只供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

——清史稿·軍機大臣年序表軍機處職能:軍國大事跪受筆錄上傳下達一、政治上(一)中央: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④清朝統治者對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嚴密,頻繁制造A.文字獄,對文化(人才)造成嚴重的摧殘。B.沿襲明朝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影響: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會的進步。C.大力提倡尊孔讀經D.對全國書籍進行全面檢查,把認為是對清朝統治不利的書籍列為禁書,收繳、銷毀。清代重視文治順治九年(1652年)九月二十二日,順治帝在太學舉行了隆重的“釋奠先師孔子”典禮,他勉勵太學師生要篤守“圣人之道”,“講究服膺,用資治理”。這一舉動,拉開了清王朝重視文治的序幕。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十八日,首次南巡返京途中,康熙帝親臨曲阜孔廟,舉行了隆重的謁孔活動。他不僅在孔子塑像前行了三跪九叩大禮,還手書“萬世師表”匾額,以示“尊圣之意”。推尊孔子的同時,康熙帝還大力表彰朱熹。他曾命理學名臣熊賜履、李光地先后主持,將朱熹的論學精義匯編成《朱子全書》。⑤秘密立儲制度

秘密立儲制度的特點在于皇帝全權決定儲君人選,打破嫡長觀念的約束,是皇權強化的重要表現。時間:雍正時期確立特點:傳賢重于傳嫡長作用:強化皇權,杜絕紛爭,保持政局穩定。

乾隆三十八年,將秘密立儲制度化。為防止意外,“又另書密封一匣,常以隨身”。并稱:“建儲冊立。非國家之福,召亂起釁,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儲,而尤不可顯立儲”。該制度(

)A.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B.避免了皇族內部權力傾軋,有利于政局穩定C.擺脫了宗法觀念的束縛,有助予選賢任能D.排除了其他勢力對皇位繼承的干擾,加強了皇權D一、政治上(一)中央: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一、政治上(二)地方中央地方明朝:新坐標:81頁:3.明清時期的政治制度

督撫制度是明清時期重要的監察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有明一代,督撫都沒有正式地成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在行政序列上,督撫(監察)隸屬于都察院系統;清代的督撫制度成為固定的地方官吏制度,督撫在清代已經成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代表中央行使軍政大權。新坐標:7.名師點津: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層級變遷規律

督撫在抑制武臣之專橫、整飭武備、鞏固邊防、維護中央集權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不僅在地方政治體制方面出現了新的制衡關系,而且由于督撫的“雙層性”,從而使中央和地方之間也出現了新的權力制衡機制。【知識整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行郡縣制以郵傳為中心的文書系統漢①漢承秦制:三公九卿制②漢武帝時,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權③西漢晚期,中朝尚書權力增大④東漢,尚書臺①郡國并行制(王國問題),郡縣二級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設刺史監察地方,加強中央集權③東漢,州郡縣三級魏晉南北朝

州-郡-縣三級制隋形成三省六部制州(郡)-縣二級制唐①州縣二級→道州縣三級②設置節度使,形成藩鎮割據局面,削弱中央集權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宋二府三司制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州和縣二級→路、州(府)、縣三級制元一省兩院;中書省是最高行政機關,相權擴大行省制,形成了省、路、府、州、縣多級行政制度明明太祖廢中書省和宰相;明成祖設內閣三司(省)-府-縣三級制,派出巡撫、巡按清設軍機處省-府-縣三級制,巡撫、總督(督撫制度)趨勢: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消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識記要點:一個中心(皇權為中心),兩個趨勢,處在動態變化中一、政治上(三)官員的選拔與管理新坐標:81頁:4.明清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9.圖解歷史法律教化明朝

清朝①以唐律為藍本制定《大明律》、②在司法實踐中特別重視“例”,曾數次重修《問刑條例》,開創了律例合編的體例。明后期,鄉約改為宣講明太祖的“六諭”。使鄉約逐漸帶有強制力;儒學士人也常引用《大明律》解釋六諭,不遵鄉約要受處罰,甚至治罪。法典沿襲《大明律》,同樣非常重視律例,制定了《大清律例》鄉約宣講內容變成了康熙帝“圣諭十六條”和雍正帝《圣諭廣訓》,常引用《大清律例》。教化百姓的鄉約→具有約束力,并與法律合流。一、政治上(四)法律與教化社會救濟:優撫政策:明朝時期:里甲制度

十戶為一甲,一百一十戶為一里,設甲首、里長。清朝時期:里甲制→保甲制度十戶為牌,設牌長;十牌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至此,兼具區劃和戶籍管理性質的鄉里制與旨在維護社會治安的保甲制合一。基層組織基層社會治理明朝清朝里甲制里甲制→保甲制十家牌法專門收容機構(養濟院)慈善組織開始興起,出現了善堂、善會等慈善機構一、政治上(五)基層管理與社會救濟朝代戶籍制度戰國編排民戶,制定戶籍秦分類登記制度漢編戶齊民魏晉黃籍、白籍,土斷隋大索貌閱唐戶籍三年一造宋主戶與客戶元諸色戶計,戶籍世襲明清職業定籍、黃冊乾隆年間,永停編審功能:征發民力;控制人民;

征收賦稅、徭役;統計人丁。特點:①人身依附關系逐漸減弱;②與土地和賦稅制度逐漸分離;傳統戶籍制度逐漸被廢除。一、政治上(六)戶籍制度以康熙五十一年為例人頭稅需400萬兩白銀耕地8億畝〓每畝地征收人頭稅0.005兩銀子由有地的人承擔無地則不用納稅(1)明朝(2)清朝明朝后期:張居正一條鞭法,賦役合并為一條,按田畝多寡征稅,一概折銀。①康熙年間:1712年②雍正年間:“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攤丁入畝一、政治上(七)賦役制度實物地租→貨幣地租(白銀貨幣化)廢除人頭稅朝代制度特點發展趨勢

秦田賦、人頭稅、徭役賦役繁重漢舍地而稅人魏晉租調制與均田制配合唐朝初期租庸調制納庸代役晚期兩稅法財產稅為主;量出為入;簡化名目,擴大收稅對象宋募役法官府募人代役明一條鞭法簡化名目;用銀兩收稅清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1.征稅標準:2.賦役形式:3.征收種類:4.征收時間:由人丁為主轉向土地為主;(以兩稅法為標志)由實物地租為主轉向貨幣地租為主;(以一條鞭法為標志)由繁到簡;(以一條鞭法為標志)由不定時轉向定時;(以兩稅法為標志)再回顧:古代賦稅制度演變的趨勢

5.人身控制:

國家對農

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松弛。(以“庸”為標志)有疆無界有疆有界疆界分明創新:邊疆管理政策多元化。1.民族管理機構的創新,如理藩院的設立;2.民族管理政策的創新,如改土歸流等;3.民族管理方式的創新,如《欽定藏內善后章程》(法律化)、盟旗制(制度化)二、對內:邊疆治理:疆域的奠定

現代邊界是產生于近代,受國際法保護與制約。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標志著歐洲乃至世界近現代國家邊界觀念的初步確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締結,可謂殊路同歸。標志著中國疆域開始從傳統王朝國家“有疆無界”向近現代主權國家的“有疆有界”轉變。

新坐標89頁清朝治邊方略呈現出的歷史特征(1)軍事打擊與防御(2)建立政治隸屬:冊封;羈縻政策;因俗而治(3)加強行政管理:設機構和行政單位(4)加強經濟往來(5)和親、會盟、和議知識拓展與總結:歷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式三、統治危機初顯江廣黔楚川陜之無業者,喬寓其中,以數百萬計。

——《清實錄宣宗實錄》1.經濟:傳統經濟結構束縛;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危機顯露。三、統治危機初顯

《庸庵全集》記錄和珅被查抄的部分家產有:房屋3000間,田地8000頃,銀鋪42處,當鋪75處,赤金60000兩,大金元寶100個(1000兩一個),小銀元寶56600個(100兩一個),銀錠900萬個,洋錢58000元,一米以上的珊瑚樹11支……和珅貪賄財物合人民幣約1620—1800億元之間。時人為之語曰“和珅跌倒,嘉慶吃飽”2.政治:專制政治僵化腐敗,貧富矛盾積累,農民起義頻發。三、統治危機初顯3.外交:清朝閉關自守政策,故步自封,扼殺了中國跟上世界潮流的機會。清朝西方政治經濟思想外交封建社會末期,君主專制集權空前加強英美法等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實行民主法治。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控制,天朝上國意識,妄自尊大,故步自封。海禁、閉關鎖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逐步完成工業革命啟蒙思想,自由平等、民主科學殖民擴張,開拓世界市場三、統治危機初顯3.外交:清朝閉關自守政策,故步自封,扼殺了中國跟上世界潮流的機會。朝代表現先秦漢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