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1頁
(四川成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2頁
(四川成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3頁
(四川成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4頁
(四川成都卷)2025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地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四川成都卷)地理·全解全析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B

2.A

3.A【解析】1.據所學知識可知,一年四季中,北半球的北京市在夏至日這一天路燈照明時間最短,因為這一天是北京市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B正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都沒有冬至日這一天照明時間長,ACD錯誤。故選B。2.據所學知識可知,受地球公轉運動的影響,我們一年中晝夜長短會發生變化,夏季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我國很多城市都會將市內的路燈的啟閉時間分別延后和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影響城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轉,A正確;地球自轉,地球大小,地球形狀都不是影響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BCD錯誤。故選A。3.據所學知識可知,當北京市正午旗桿影子最長時,為冬至日,此時北京的氣候特征為寒冷干燥,A正確;高溫多雨,溫和濕潤,寒冷多雨都不是北京該季節的氣候特征,BCD錯誤。故選A。【點睛】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轉動,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所以太陽公轉也會給我們帶來四季的變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地球的公轉的力來自太陽的自轉,就像軸帶動輪子轉動一樣,而太陽的重力(萬有引力)又讓地球不能飛離太陽。4.D

5.A【解析】4.珠穆朗瑪峰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是由兩板塊的碰撞擠壓形成的,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5.讀圖可知,探索過馬里亞納海溝的國家有英國、俄羅斯,日本、中國和美國。讀圖可知,五國都在赤道以北、都是北半球的國家,都主要位于北溫帶,故A①②正確。只有俄羅斯和中國在亞歐大陸。故③錯誤;美國位于西半球,故④錯誤,排除BCD。依據題意,故選A。【點睛】馬里亞納海溝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遠遠超過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馬里亞納海溝位于北緯11~20',東經142°11.5',即于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低于海平面11034米。6.B

7.D【解析】6.亞洲河流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河流由地勢高處流向地勢低處,可知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7.亞洲自然環境復雜多樣,主要是因為①地跨熱、溫、寒三帶,東西距離長,面積廣,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③地勢起伏大,地形復雜多樣,故D正確;亞洲的自然環境復雜多樣與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關系不大,故②④錯誤,故ABC錯誤。故選D。【點睛】亞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號稱“地球之巔”,而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陸地最低點。8.A【詳解】我國南北跨緯度大,相差近50°,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使得我國春節前后南北方景象不同。所以造成如圖所示南北方景觀差異的原因是我國南北跨緯度較大。與跨經度、地形和東西跨距無關,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9.C

10.C【解析】9.四川省簡稱川或蜀,行政中心成都,所以成語中的“蜀”指的是四川省,C正確;云南省簡稱云或滇,A錯誤;江蘇省簡稱蘇,B錯誤;青海省簡稱青,D錯誤。故選C。10.可再生資源是指被人類開發利用后,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重復利用、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如氣候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等。太陽能資源屬于可再生的潔凈能源,不屬于礦產資源,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選排除A、B、D,選擇C。【點睛】自然資源分可為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兩大類。可再生資源是指被人類開發利用后,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重復利用、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如氣候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等。非可更新資源是指經人類開發利用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不可更新資源的形成、再生過程非常的緩慢,相對于人類歷史而言,幾乎不可再生。如礦產資源等。11.A

12.C【解析】11.由圖可知,該圖是我國沿北緯32°線地形剖面圖,反映東西方向的地勢特征。我國地勢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地形類型復雜多樣,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最高,第三級階梯平均海拔最低,極高山都分布于第一級階梯,A正確,BD錯誤。該圖中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巫山,不是河流,C錯誤。根據題意故選A。12.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因此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東注入海洋,故“一江春水向東流”、“三萬里河東入海”、“碧水東流至此回”都反映出該特征,ABD正確。“春風不度玉門關”指的是我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夏季風很難到達,氣候干旱,不符合題意,C錯誤。根據題意故選C。【點睛】我國地形類型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我國地勢西高東西,呈三級階梯狀分布。13.B

14.B

15.C【解析】13.川藏鐵路東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從東向西經過四川省所在的四川盆地、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之間的橫斷山區、西藏自治區所在的青藏高原,①③④正確。故選:B。14.川藏鐵路被公認為“最難建鐵路”,其主要原因是川藏鐵路途徑四川盆地、橫斷山脈、青藏高原,沿線地形起伏大、跨越眾多大江、大河,峽谷多,B符合題意;川藏鐵路位于西部地區,貫穿兩大階梯,A錯誤;CD與題意無關。故選:B。15.該鐵路線東端起點為成都市,經過四川盆地,該地形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宜種植水稻,物產豐富,被稱為“天府之國”故A正確;從圖中可以看出,川藏鐵路指的是從四川成都到西藏自治區的拉薩,可以看到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穿越橫斷山區,橫斷山區山河相間分布,所以沿途可以看到高山、湍急、壯觀的河流,峽谷并馳,平谷階地撒落,故CD正確。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地貌是黃土高原的景觀,川藏鐵路東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不經過黃土高原,故C錯誤。故選:C。【點睛】川藏鐵路東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是我國第二條進藏鐵路,該鐵路途徑四川盆地、橫斷山脈、青藏高原,沿線地形起伏大、跨越眾多大江、大河,峽谷多,修建難度大,被公認為“最難建鐵路”。16.C【詳解】我國人口最稀少的西藏,故A項錯誤;選擇在內蒙古中部地區著陸并不是主要考慮沙塵暴,故B項錯誤;內蒙古高原地形平坦開闊,人口分布較少,適合著陸,故C項正確;內蒙古中部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較少,2022年12月4日正是冬季,當地氣候較寒冷,故D項錯誤;故選C。17.A【詳解】中國人均耕地少,可開墾的后備土地資源不多,工業、交通和城鎮的發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亂占耕地的現象十分嚴重,造成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導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0.2公頃降至目前的0.09公頃,耕地總面積已經逼近國家規定的1.2億公頃紅線,A正確,BCD無法體現。故選A。18.D【詳解】圖中①是北方地區,②是南方地區,③是西北地區,④是青藏地區。饅頭、包子、餃子、刀削面、年糕是北方的特色食品;南方地區特色食品是湯圓;西北地區的手抓肉是當地牧民的傳統美食;青藏地區藏族人喜愛吃糌粑、愛喝酥油茶和青稞酒。故D正確。故選D。19.C

20.D【解析】19.圖中水果依A是葡萄、B是蘋果、C是菠蘿、D是紅棗,其中只有菠蘿為熱帶地區水果,臺灣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濕熱,盛產菠蘿,臺灣稱之為“鳳梨”,C正確。葡萄、大棗和蘋果是溫帶水果,ABD錯誤。故選C。20.臺灣氣候濕熱,主要位于亞熱帶和熱帶,樟樹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代表樹種,喜熱喜濕,不耐寒,而新疆地處內陸,距海遠,降水稀少,故主要因素是水熱條件,D正確,排除B。種植技術、交通運輸是社會條件,AC錯誤。故選D。【點睛】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主要位于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濕熱,被稱作“水果之鄉”。臺灣省森林資源豐富,主要種植樟樹,被稱作“樟腦王國”。新疆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氣候干旱。21.D

22.C【解析】21.讀圖可得,圖中所示的是長江三角洲(滬寧杭)工業基地,該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主要的工業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等。故選D。22.讀圖可知,圖示區域為長江三角洲地區。蘇州園林、水鄉周莊、杭州西湖都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著名景點,大漠駝景是西北沙漠地區景觀,布達拉宮位于西藏自治區的拉薩市,桂林山水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別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河湖眾多,號稱“魚米之鄉”,旅游資源豐富,人們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贊美長江三角洲這塊富庶之地。23.D

24.B

25.C【解析】23.八大菜系特色是體現地方風味,注重傳承。主要與地理環境、經濟條件、風俗習慣關系密切,ABC不符合題意;各地間交通聯系便利,但不能改變各菜系的風味特色,與我國八大菜系形成關系最不密切的是交通條件,D符合題意。故選D。24.湘菜對應的是湖南省,A錯誤;閩菜對應福建省,B正確;粵菜對應廣東省,C錯誤;川菜對應四川省,D錯誤。故選B。25.粵為廣東省,廣東省由于緯度較低,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飲食多以清淡鮮美特征為主,C正確;該地區為沿海地區,晝夜溫差較小,A錯誤;飲食習慣和人口稠密都不是自然原因,BD錯誤。故選C。【點睛】中國地域廣闊,南北飲食習慣有很大差異,也許與氣候相關。南方氣候炎熱,飲食以清淡為主;而北方多寒冷,則以濃重口味為主。二、綜合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空1分,共40分)26.(1)

山峰

鞍部

陡崖(2)900<A<1000(3)

自西北向東南(4)

MO

8KM(5)

零下0.2℃【分析】本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地形部位的判讀方法、方向的判定、比例尺和氣溫的計算、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詳解】(1)依據位置,圖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為:A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峰,B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C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2)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00米。故A點的海拔范圍在900-1000米之間。(3)圖中①②兩處中,①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②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可能發育有河流的是①處。在地圖上辨別方向有三種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②帶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來判斷方向,箭頭擋的方向為北方;③帶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緯線來判斷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讀圖可知,該題用一般的方法來判斷,可以判斷出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4)由圖示信息可知,MO段高線向海拔高處凸起的部位為山谷,可能采用架橋的方式建設。由圖可知,圖中比例尺為1:200000,表示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200000=2千米。MO段圖上距離約為4厘米,則長度大約是4×2=8千米。(5)該地區計劃在甲、乙兩處中選一處修建滑雪場從滑雪速度最快、最刺激角度考慮;我認為滑雪場應建設在乙處,因為乙處比甲處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滑雪時最刺激。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D地海拔高度為200米,M地海拔高度為400米;實地考察時D地的氣溫為1℃,則M點的氣溫約為1℃-(400-200)÷100×0.6℃=-0.2℃。27.(1)

河口(2)小浪底(3)唐古拉(4)

三峽

黃金水道

鄱陽湖(5)C(6)A(7)

B

D【分析】本題以長江、黃河流域圖為材料、長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示意圖為材料,涉及長江、黃河的概況、水能資源的利用及治理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詳解】(1)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省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2)讀圖可知,圖中①是河口。讀圖可知,圖中A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黃的關鍵工程之一。(3)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分別是:宜昌、湖口。(4)長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建有世界最大的②三峽水利工程。長江中下游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長江中下游湖泊B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5)黃河下游“腳腫”(“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黃河下游游蕩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逐漸抬高,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故選C。(6)解決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主要是加強水土保持,在生物措施方面大力植樹種草、退耕還草還林;在工程措施方面打壩淤地、修建梯田等,以生物措施為主,結合工程措施進行治理。醫治黃河“腹瀉”(水土流失)的最佳“藥方”是中游水土保持,故選A。(7)“綠色發展,生態優先”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首要任務,由圖3“長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可得,圖中①上游地區,②中下游地區,長江流經我國的濕潤地區,降水豐富,植被茂密,A錯誤;長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亞熱帶,沒有結冰期,C錯誤;長江中游地區河道彎曲,水流緩慢,夏季容易發生洪澇災害,長江下游河道變寬,水流平緩,江面開闊,且為濕潤地區,不會出現水土流失嚴重的問題,故①選B,②選D。28.(1)

A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所以冬季容易遭遇洪水。

B地為熱帶雨林氣候,過于濕熱,不適全人類居住,所以人口稀疏。(2)

熱帶沙漠氣候

冬季氣候涼爽(3)卡塔爾為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白色對陽光的反射強,且吸熱少,涼爽。(4)

白種人##白色人種

伊斯蘭教

阿拉伯(5)B(6)卡塔爾房屋具有墻厚、窗小,平頂的特點。因為卡塔爾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墻厚、窗小能夠隔熱,阻擋風沙進入,平頂是因為降水少。【分析】本大題以卡塔爾世界杯和世界氣候圖為材料,共設置六道小題,涉及氣候的分布、人口、人種分布的特點、氣候對人類的影響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詳解】(1)從世界分布圖可以看出,A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該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河流冬季水量大,因而冬季容易遭遇洪水。B地處在熱帶雨林氣候區,過于濕熱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人口稀少。(2)讀“卡塔爾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卡塔爾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而11-12月期間卡塔爾溫相對較低,天氣較涼爽,利于比賽。(3)阿拉伯人多穿白色長袍主要因為當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白色對陽光的反射強,且吸熱少,寬袍大袖涼快。(4)阿拉伯人屬于三大人種中的白種人,多信仰伊斯蘭教,說阿拉伯語,因此球迷和當地人溝通要說阿拉伯語。(5)世界杯足球賽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體育盛會,世界杯能推動舉辦國經濟發展、增進國家間文化交流①③正確;世界杯的舉辦不能加大舉辦國的就業壓力、縮小國家間經濟發展差異,②④錯誤。綜合分析,B正確、ACD錯誤。故選B。(6)卡塔爾位于中東地區,房屋具有墻厚、窗小,平頂的特點,因為此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墻厚能夠隔熱、窗小能阻擋風沙進入,平頂是因為降水少。29.(1)

平原地區

沿海地區(2)東方明珠(3)

和香港相鄰,便于引用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

電子產業(4)

C

完善交通基礎設施,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可以吸引周邊人才流入;交通快速便捷,可以擴大服務輻射范圍。【分析】本題以深圳、浦東和雄安位置示意圖為材料,涉及三個新區的位置、上海的旅游景點、深圳特區的位置優勢、雄安新區的職能、我國的鐵路網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詳解】(1)讀圖可知,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浦東位于長江三角洲、雄安新區位于華北平原。從地形類型看,深圳、浦東和雄安三個新區都分布在平原地區,從海陸位置看,都分布在沿海地區,該地區交通運輸便利。(2)上海著名的旅游景觀有東方明珠、上海電視塔等。(3)深圳作為我國建設最早的經濟特區,其地理位置優勢是:深圳和香港相鄰,便于引用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深圳進行產業升級,優先發展的產業有電子產業,該城市高新技術產業發達。(4)隨著經濟的繁榮和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北京面臨著許多發展中的問題,如浮塵、揚沙和沙塵暴天氣表現加劇,水資源匱乏,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空氣污染嚴重等,一將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門將遷往周邊城市,可以大大緩解交通壓力、提高城市空氣質量、緩解住房緊張狀況。選項中,大型工業企業是最可能從北京遷往雄安新區的部門,故選C。“四縱三橫”對外高速骨干路網對新區未來發展帶來的影響有:完善交通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