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蘇教新版八年級科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蘇教新版八年級科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蘇教新版八年級科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蘇教新版八年級科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蘇教新版八年級科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蘇教新版八年級科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共9題,共18分)1、下列符號中表示鎂離子的是()A.Mg+2B.Mg2+C.Mg2﹣D.2、下列有關燃燒和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A.房屋失火,消防隊員用水撲滅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B.檔案室著火用水基型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滅火C.將煤塊粉碎后再燃燒是為了增大煤與空氣接觸面,使其燃燒更充分D.空氣中混有可燃性氣體,遇明火時一定發生爆炸3、某功能飲料含有牛磺酸(C2H7NO3S),下列關于牛磺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牛磺酸中含有14個原子B.牛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5gC.牛磺酸中氧、硫元素的質量比為3:2D.牛磺酸分子中含有臭氧(O3)分子4、下列關于過濾操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濾紙的邊緣C.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內壁5、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與乙物質的溶解度相等B.t2℃時,將50g甲物質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50gC.升高溫度可將乙物質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D.當甲物質中含少量乙物質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物質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無色的,且溶劑一定是水C.硝酸銨溶于水時溫度降低D.只有固體、氣體可以作為溶質7、提起壓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生汽化,如下圖所示:下圖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是()A.B.C.D.8、在地球上空10~50km的大氣層中,集結著大量的臭氧分子(O3),形成臭氧層,吸收了太陽光中絕大部分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過量紫外線輻射的危害.但空調和冰箱中的制冷劑“氟里昂”(以M代表其化學式),逸散到大氣中可破壞臭氧層,其反應過程可簡示為:M+O3→MO+O2,MO+O→M+O2.據此判斷“氟里昂”在破壞臭氧層的反應中是()A.催化劑B.還原劑C.氧化劑D.穩定劑9、“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照片上顯示,火星上確有液態水存在。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圖可表示構成水的微粒的是()A.B.C.D.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在探究“物體的上浮或下沉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中,同學們將新鮮蘿卜浸沒在水中松手后,蘿卜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圖所示。為了使漂浮的蘿卜沉下去,小明將一根鐵釘全部插入蘿卜中,小華也用同樣的鐵釘,但只將其一半插入蘿卜中,再次將蘿卜浸沒在水中松手,結果兩只蘿卜均沉入水底。從物體受力的角度來看,他們在蘿卜中插入鐵釘是為了改變____力的大小,從而使浮力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從他們探究的方法來看,____(填“小明”或“小華”)的方法更合理,理由是____。

11、(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____.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

(3)兩個二氧化碳分子(用化學用語表示)為____.

(4)畫出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12、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標號為a的儀器名稱是____;

(2)裝置A、B中,便于添加液體藥品的是____;

(3)在H2和O2中,可用裝置B制取的是____;

(4)若用裝置C檢驗CO2,則試管中盛裝的藥品是____溶液;

(5)若制取8.8gCO2,理論上需要____g10%的稀鹽酸與足量大理石反應.13、直流電動機是根據____原理制成的,如圖所示為“安裝直流電動機模型”實驗的電路圖.實驗時,閉合開關S線圈轉動,再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動,電動機轉速將變____。

14、一位同學設計了一個風力測定儀,如圖所示,O是轉動軸,OC是金屬桿,下面連接著一塊受風板。無風時OC是豎直的,風越強,OC桿偏轉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圓弧形電阻,P點是金屬桿與弧形電阻相接觸的點,電路中接有一個小燈泡,測風力時,閉合開關S。通過分析可知:金屬桿OC與弧形電阻AB組合在一起相當于一個____,觀察____可以粗略地反映風力的大小。若要提高該裝置反映風力大小的性能,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

15、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腎小球的____和腎小管的____兩個過程。16、立定跳遠時,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時就會感覺很滑,影響跳遠成績,這是因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動變為____,使摩擦力大大減小。17、從河流中取一些水,通過凈化后要得到純凈水,應采用____的方法。用簡易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通電后現象如圖,則甲試管中的電極與電源________極相連。

18、如圖所示電路,燈Ll、L2、L3是____聯的,若去掉電壓表V2,三盞燈能否繼續發光:____,V1的讀數如何變化:____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9、農民給植物松土是為了促進植物根的呼吸作用。20、把萌發的種子放在保溫瓶中幾小時后,保溫瓶中的溫度較原來降低了21、柳樹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樹從水中吸收氧氣,把氧氣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機物。22、蔬菜大棚內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可以增加產量。23、為了充分利用陽光,每塊土地種植的農作物越多越好。評卷人得分四、作圖題(共3題,共6分)24、磁鐵對小鐵球的磁力改變了小鐵球的運動狀態,請在圖中畫出小鐵球受到磁力的示意圖。25、作圖題;畫出斜面上的物體A和光滑球的受力示意圖。

26、圖中足球重4.25N,試畫出這個足球受到的力的圖示(不考慮空氣阻力)。評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題,共8分)27、畫出氫和鋰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氫原子核內有1個質子,鋰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9題,共18分)1、B【分析】【分析】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進行解答.【解答】解: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鎂離子表示為:Mg2+;

故選B2、C【分析】【分析】A;根據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不變進行分析.B、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處的火災不能有水;否則容易受損.

C;根據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可能發生爆炸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不變;故說法錯誤.

B;圖書檔案起火;不能用大量水澆滅,否則容易受損,故選項說法錯誤.

C;將煤塊粉碎后再燃燒是為了增大煤與空氣接觸面;使其燃燒更充分,故說法正確.

D;空氣中混有可燃性氣體;遇明火時可能發生爆炸,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3、C【分析】【解答】A;每個牛磺酸分子中含有14個原子;而牛磺酸中含有多個原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牛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4+7+14+48+32=125;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牛磺酸中氧、硫元素的質量比為:(16×3):32=3:2;該選項說法正確;

D;每個牛磺酸分子中含有3個氧原子;不含有臭氧分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C.

【分析】根據物質的化學式可以判斷原子構成、元素組成,也可以計算相對分子質量、組成元素質量比.4、B【分析】【解答】A;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是正確的;故不可選;

B;如果液面不要低于濾紙的邊緣;就會導致濾液渾濁,所以錯誤,故可選;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是正確的;故不可選;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內壁是正確的;故不可選.

故選:B.

【分析】過濾實驗時,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邊緣,漏斗內液體的液面低于濾紙邊緣;燒杯嘴緊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緊靠接受的燒杯.5、B【分析】【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與乙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B、t2℃時;甲的溶解度是30g,因此將50g甲物質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30g+100g=130g,不是150g,錯誤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

C;升高溫度可將乙物質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正確;因為乙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D;當甲物質中含少量乙物質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物質,因為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變化比乙大,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故選B.

【分析】根據題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變化比乙大;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與乙物質的溶解度相等;t2℃時,甲的溶解度是30g,因此將50g甲物質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30g+100g=130g,不是150g;升高溫度可將乙物質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正確,因為乙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當甲物質中含少量乙物質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物質,因為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變化比乙大.6、C【分析】【解答】A;均一的、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A錯誤;

B;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溶劑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劑是酒精,故B錯誤;

C;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溶液溫度明顯降低,故C正確;

D;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是液體或氣體,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穩定性;根據常見物質溶于水的吸熱與放熱現象、溶液溫度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解答;從溶質的種類考慮即可據此分析判斷.7、C【分析】【分析】根據水汽化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組成不變,當物質有液態變為氣態時,分子間隔增大進行解答。

【解答】分子之間的間隔決定物質的狀態;當由液態變為氣態時,分子之間的間隔增大,但分子組成不變,故符合此條件的只有C。

故答案為:C8、A【分析】【分析】以M代表氟里昂的化學式,根據反應的簡示過程為:M+O3→MO+O2,MO+O→M+O2;分析在反應中M的變化來確定“氟里昂”在破壞臭氧層的反應中的作用.本題屬于信息型習題,學生應通過本題學會讀取信息,正確處理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來解答問題.

【解答】解:由反應的簡示過程為:M+O3→MO+O2,MO+O→M+O2;

可以看出M在反應前后不發生變化即M在化學反應中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則M在破壞臭氧層的反應中起催化劑的作用,故選A.9、B【分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化學式;確定分子的構成,根據水的化學式判斷分子模型中的水分子的結構微觀示意模型;根據所提供的圖片及文字信息,分析信息中與答題相關的信息,完成答題體現獲得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解答】解:水由水分子構成;該分子由2個H原子和1個O原子構成,因此B圖所表示的分子為水分子。

故答案為:B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重小于小明小明將一根鐵釘全部插入蘿卜中,在改變重力的同時浮為幾平不變(空制變量)【分析】【分析】要探究物體的沉浮條件;就需要知道浮力和重力,鐵釘中插入鐵釘改變重力,就應該采用控制變量法控制浮力不變。

【解答】在蘿卜中插入鐵釘;蘿卜的重力增大;當重力大于浮力時,物體就會下沉;

小明將一根鐵釘全部插入蘿卜;在改變重力的同時浮力是不變的;

小華沒有將鐵釘全部插入蘿卜;在改變重力的同時,蘿卜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根據F浮=ρ液V液g可知浮力變大,無法找到浮力和重力的關系。

故答案為:重小于小明小明將一根鐵釘全部插入蘿卜中,在改變重力時浮力幾乎不變(控制變量?11、氮氣鋁2CO2【分析】【解答】(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氣;占78%;

(2)地殼中元素含量最多的五種元素:氧;硅、鋁、鐵、鈣;所以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3)數字后面是化學式表示分子個數,所以兩個二氧化碳分子(用化學用語表示)為2CO2;

(3)圓圈內是核內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電子層上的電子數,所以鎂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故答案為:(1)氮氣;(2)鋁;(3)2CO2;(4)

【分析】(1)根據空氣中物質的含量考慮;(2)根據地殼中元素含量最多的五種元素考慮;(3)數字后面是化學式表示分子個數;(4)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的畫法考慮.12、集氣瓶B氧氣或O2氫氧化鈣146g【分析】【解答】解:(1)標號為a的儀器名稱是集氣瓶;故填:集氣瓶;

(2)兩套裝置比較可知;B中的長頸漏斗可隨時添加液體藥品,故填:B;

(3)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此方法收集;故填:氧氣或O2;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故填:氫氧化鈣;

(5)解:設需要10%的稀鹽酸的質量為x;則。

CaCO3+2HCl═CaCl2+H2O+CO2↑

7344

10%×x8.8g

x=146g

答:理論上需要10%的稀鹽酸146g.

【分析】(1)熟記常見儀器的名稱;

(2)根據長頸漏斗的作用來分析;

(3)根據氣體的密度來分析;

(4)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5)根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即可.13、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快【分析】【分析】電動機是根據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制成的。線圈轉動的速度與磁場的強弱、電流的大小有關,磁場越強、電流越大轉速越快.根據電路圖,分析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阻的變化,電流的變化,即可判斷轉速的變化。【解答】直流電動機是根據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原理制成的。如圖;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阻變小,電流變大,所以電動機轉速變快。

故答案為: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快14、滑動變阻器燈泡亮度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分析】【分析】在電路中能改變電阻大小的是滑動變阻器;風力能改變連入電路電阻的大小,所以風力測定儀相當于滑動變阻器.風力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改變,電源電壓不變,電路中的電流改變,燈泡的亮度改變,通過燈泡的亮度判斷風力的大小,為了提高反映風力的性能,用電流表更準確.生活中有很多變形的滑動變阻器,實質是相同的,燈泡亮度只能粗略反映電流大小,電流表是準確測量電流大小的工具.

【解答】解:(1)無風時OC是豎直的,連入電路的電阻是AB段,有風時,OC桿偏轉一定的角度,連入電路的電阻變為BP段,連入電路的電阻隨風的大小而改變,風力測定儀相當于滑動變阻器;(2)風越強,OC桿偏轉的角度越大,BP段越小,電阻變小,電源電壓不變,電路中的電流變大,燈泡越亮,所以通過燈泡的亮度判斷風力的大小;(3)觀察燈泡的亮度的微小變化,眼睛不能判斷,所以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能準確反映風力的大小,提高風力測定儀的性能.15、濾過重吸收【分析】【分析】此題考查了尿液形成的兩個過程: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關鍵知道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不能被腎小球濾過;全部進入出球小動脈進行血液循環,而全部的葡萄糖則被腎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解答】解: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構成了尿液的成分.

故答案為:濾過;重吸收16、滾動【分析】【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在同樣的壓力下;物體滑動時所受的摩擦力遠遠大于滾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此題考查了減小摩擦力的方法,知道滾動摩擦力相對較小.

【解答】解: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時就會感覺很滑,這是因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所以摩擦力相對滑動摩擦力大大的減小;

故答案為:滾動.17、蒸餾負【分析】【分析】(1)得到純凈水的方法有蒸餾、電滲析、冷凍等,最簡單的是蒸餾;(2)利用電解水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可以解此題。

【解答】(1)得到純凈水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蒸餾法,水蒸發形成水蒸氣,然后冷卻之后形成純凈水。

(2)電解水總反應:2H2O==2H2↑+O2↑

電極反應式:

陽極:4OH--4e-=O2↑+2H2O

陰極:4H++4e-=2H2↑

易知陰極氣體是陽極的兩倍,甲產生的氣體事乙的兩倍,因此甲解得是陰極。18、串|能|不變【分析】【分析】電壓表所處的支路可以認為是斷路狀態;沒有電流通過,這樣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電流的流向,從而可以判斷出燈泡的連接方式,結合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進行分析電壓表測的是哪個用電器的電壓及它的電壓值.

【解答】解:如果把電壓表所在的電路都認為是斷路;那么電路圖中的電流依次通過三個燈泡,所以它們是串聯的;

去掉電壓表V2;三盞燈能繼續發光;

電壓表并在Ll和L2串聯以后的兩端,去掉電壓表V2前后;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阻和電流不變時;電壓不變.

故答案為:串;能;不變.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9、A【分析】【解答】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農民給植物松土,是為了讓根部能夠得到更多的氧氣,促進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20、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發的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同時一部分能量是以熱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內的溫度會升。故此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生物細胞利用氧將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體的線粒體中進行的。21、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減少了很少一部分;說明植物的生活還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但量很少;只澆灌純凈的水5年后,被柳樹吸收后大部分(99%)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樹苗從空氣中吸收的氧氣是用來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的,會使重量減輕;而柳樹苗能不斷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機物,積累在柳樹的體內,是柳樹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22、A【分析】【解答】在溫室中種植蔬菜;要使蔬菜產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內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產量。所以題干的說法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