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1頁
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2頁
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3頁
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4頁
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次月考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24分。)1.(3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只要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并認真測量就可以消除誤差 B.測量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所以就會出現誤差 C.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誤差 D.選擇精密程度較高的工具或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2.(3分)舞臺上男高音歌唱家輕聲為女低音歌唱家伴奏,則()A.男聲音調高、響度大 B.男聲音調高、響度小 C.男聲音調低、響度大 D.男聲音調低、響度小3.(3分)能區分不同歌手聲音的主要依據是()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振幅4.(3分)小凱用刻度尺測得某物體的長度是1.242米,若他的測量過程及讀數是正確的,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所用刻度尺的單位標度一定是米 B.測量結果的準確值是1.24米 C.估計值是2 D.測量結果精確到1毫米(多選)5.(3分)關于聲音的發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振動的物體都能夠發出聲音 B.我們聽到的聲音一定是由物體振動產生 C.振動慢的物體不能發聲,振動快的物體能發聲 D.因物體的材料、結構不同,所以有的物體振動時能發聲,有的物體振動時不能發聲6.(3分)關于圖中的聲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燭焰跳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B.乙中車間工人佩戴耳罩,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丙中彈吉他時,增大撥動弦的力度可以增大聲音的響度 D.丁中抽出罩內空氣,聽到鐘聲音變小,說明發聲體振動減弱7.(3分)如圖是一款最新磁懸浮藍牙音箱,它由一個球形音箱和一個磁懸浮底座組成。音箱懸浮在空中,一邊旋轉一邊播放韓紅的歌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調節音量開關,調大音量,聲音的響度就變大 B.根據音調可以判斷出是韓紅的歌聲 C.最新磁懸浮藍牙音箱是高科技產品,發聲不需要振動 D.韓紅的歌聲不是靠空氣傳到人耳的8.(3分)下列控制噪聲的措施中,屬于控制噪聲產生的是()A.關閉房間的門窗 B.會場內把手機調到無聲狀態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裝隔音窗 D.機場跑道工作人員使用防噪聲耳罩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9.(2分)小明在網絡上下載了一段視頻,觀看時很受感動,忍不住把音量調大了一些,這里的音量是指;當他不小心點了快放,結果聲音變聲了,使得聲音的發生了變化。(均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10.(2分)口技是中國的一種傳統藝術形式。七年級語文《口技》一課生動地描述了口技表演者惟妙惟肖地模仿人、動物的聲音,從物理角度看,他主要是模仿各種聲音的。作者聽到口技演員的聲音是靠傳播的。11.(3分)如圖甲,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則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測物體的長度是cm。圖乙中的機械停表的示數為。12.(2分)如圖所示為4種聲音的波形圖,從物理學角度,屬于噪聲;兩幅波形圖的聲音響度相同。13.(3分)正常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Hz.某種昆蟲的翅膀在10s內振動了3500次,則翅膀振動的頻率是Hz,我們是(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這種聲音。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5分。)14.(7分)如圖所示,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探究聲音的特征:(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決定的。(2)如圖甲所示,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齒數越多,(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越高。(3)如圖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選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發出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變大;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仔細聆聽鋼尺振動發出聲音后,發現音調逐漸變(選填“高”或“低”)了,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4)如圖丁所示,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對著試管口部吹氣,使其發出聲音,其發聲物體是(選填“試管”、“水”或“空氣柱”),當水量增加時,聲音的音調會(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15.(4分)為了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發聲的音箱上,感覺音箱在晃動;小華把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小華把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他這樣做的目的是。(2)小明用手使勁敲桌子,發出很大的響聲,但是他看到桌子幾乎每有振動,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象更明顯,你的改進方法是。(3)如圖所示,將正在發聲的手機放在與抽氣機連通的密閉玻璃瓶內。①在用抽氣機把玻璃瓶內的空氣逐漸抽出的過程中,聽到的聲音將會逐漸。②分析實驗現象,運用的科學方法可得出結論。16.(5分)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1)實驗原理是;(2)實驗器材有斜面、墊塊、小車、金屬片,還有、;(3)斜面不能過高的原因是。(4)在此過程中,滑塊的平均速度為cm/s四、解答題(共9分。)17.(4分)根據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觀察圖甲,你能得出的結論是:;(2)觀察圖乙,你能得出的結論是:。18.(5分)一個人在峽谷中大聲呼喊后聽到了回聲,他是在聲音發出后2秒鐘聽到的回聲,問反射聲音的峭壁離發聲的人多遠?(v=340m/s)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24分。)1.【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誤差和錯誤區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誤差可以減小,但不能避免;而錯誤是由于實驗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實驗規則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以及減小誤差的方法。【解答】解:A、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并認真測量也不能消除誤差。B、錯誤是由于實驗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實驗規則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而誤差是不能避免的;C、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但誤差是絕對不能消除的;D、選擇精密程度較高的工具或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但誤差是不能避免的。故選:D。2.【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解答】解:男高音聲帶的振動頻率快,但振動幅度小,所以其聲音的響度小但音調高;女低音聲帶的振動頻率慢,但振動幅度大,所以其聲音的音調低但響度大。故選:B。3.【分析】我們常用音色來區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解答】解: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們能區分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同樣不同的歌手由于聲帶的寬度和厚度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也是不同的。故選:C。4.【分析】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首先準確讀出達到的刻度尺上最小刻度的值,這是準確值,然后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記錄數據的倒數第二位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準確讀出的。【解答】解:A、由物體的長度是1.242米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單位標度可能是米,也可能是分米或厘米,故A錯誤;BC、測量結果1.242米的準確值為1.24米,估讀值為0.002米,故B正確,C錯誤;D、數據的倒數第二位4對應的長度單位是厘米,所以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是1厘米,故D錯誤。故選:B。5.【分析】物體振動,發出聲音。物體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根據這個內容,對各個選項進行分析。【解答】解:A、振動的物體都可以發生聲音,只是有時缺乏傳聲的介質或頻率不在人的聽覺范圍內而使我們聽不到聲音,故A正確;B、物體振動,人們才可能聽到物體發出的聲音。故B正確。C、不論振動快慢,都可以發出聲音。故C錯誤。D、不同材料、結構的物體振動,都可以發聲,但是物體振動發出的聲音人不一定能聽到,故D錯。故選:AB。6.【分析】(1)聲可以傳遞能量,聲還可以傳遞信息。(2)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3)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是由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和距離決定的,振幅越大、距離越近,響度越大;(4)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解答】解:A、甲圖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燭焰跳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A錯誤。B、乙圖中車間工人佩戴耳罩,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B錯誤;C、吉他發出聲音的響度與弦的振動幅度有關;撥動弦的力度越大,弦的振動幅度越大,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故C正確;D、抽出罩內空氣,聽到鬧鐘的聲音變小,推理可知真空不能傳聲,說明聲音傳播需要介質,不能說明發聲體振動減弱,故D錯誤;故選:C。7.【分析】(1)聲音的傳播靠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我們平時聽到的聲音大多是由空氣這種介質傳播的;(2)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歌聲是由于聲帶振動產生;(3)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解答】解:A、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調節音量開關,調大音量,聲音的響度就變大,故A正確;B、不同人聲帶產生的聲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我們在幕后能聽出是韓紅的歌聲是根據音色判斷的,故B錯誤;C、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最新磁懸浮藍牙音箱是高科技產品,但是其發聲仍需要振動,故C錯誤;D、聲音的傳播靠介質;我們聽到韓紅的歌聲是靠空氣傳到人耳的,故D錯誤。故選:A。8.【分析】減弱噪聲有三種: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分析四個選擇項中減弱噪聲的辦法,然后與題目中的要求對應即可解決此題。【解答】解:A、關閉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B、把手機調到無聲狀態,防止了聲音的產生,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符合題意。C、房屋裝隔音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不符合題意。D、戴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9.【分析】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解答】解:小明忍不住把音量調大了一些,指聲音的大小發生了變化,音量是指響度;不小心點了快放,聲音的頻率變快,使得聲音的音調發生了變化。故答案為:響度;音調。10.【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解答】解:口技表演者主要是通過模仿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音色接近或相同時,模仿的才像;觀眾聽到的口技演員的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故答案為:音色,空氣。11.【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鄰兩刻度線表示的長度,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停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停表讀數是兩個表盤的示數之和。【解答】解:圖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6.00cm對齊,右側與9.8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9.80cm﹣6.00cm=3.80cm;圖乙中,在停表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2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分針指示的時間超過0.5min;在停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2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s,指針在2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2s,即停表的讀數為0.5min2s=32s。故答案為:1mm;3.80;32s。12.【分析】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調與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響度與振幅和距離有關;波形能夠形象直觀的顯示物體振動的情況,波偏離平衡位置的距離大,則表示振幅大;波形很有規律,則是樂音;波形雜亂無章,則是噪音。【解答】解:(1)對比各圖可知:甲乙丙的波形很有規律,屬于樂音;丁的波形雜亂無章,屬于噪聲。(2)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波形的振動頻率相同,即聲音的音調相同;乙圖和丙圖的振幅相同,即聲音的響度相同;故答案為:丁;乙丙。13.【分析】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根據振動次數和時間能求頻率。【解答】解: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昆蟲的翅膀在10s內振動了3500次,f==350Hz,350Hz在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內,所以能聽到。故答案為:20~20000;350;能。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5分。)14.【分析】(1)聲音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小音調低;響度跟振幅有關,音色跟材料和結構有關;(2)發聲體的音調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4)體積小,質量小的物體容易振動,頻率高,音調高。【解答】解:(1)甲圖硬紙板接觸數同的齒輪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甲符合題意;乙圖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乙符合題意;丙圖塑料尺子在梳子上快慢不同的滑動時,梳子齒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不同,故丙符合題意;丁圖改變吹試管的力度,振幅不同,響度不同,研究響度與振幅的振關系,故丁不符合題意;故選甲乙丙。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2)甲圖中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齒數越多,硬紙板振動越快,音調越高;(3)將一把鋼尺緊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鋼尺的振幅變大,響度變大;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其伸出桌面的一端,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即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鋼尺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慢,音調會逐漸變低;當超過一定長度,振動得很慢,即鋼尺振動的頻率小于20Hz,發出的是次聲波,所以人耳聽不到。(4)用嘴對著管吹氣,聲音是由于試管內空氣柱的振動發出的,水量增時空氣柱長度越短,音調越高。故答案為:(1)甲乙丙;頻率;(2)音調;(3)鋼尺;響度;低;鋼尺振動太慢了,發出次聲波,人耳聽不到;(4)空氣柱;升高。15.【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2)利用轉換法解答,把發聲體的振動轉換成一些較明顯的小物體的振動;(3)聲音的傳播需要靠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解答】解:(1)發聲的音叉激起水花,都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桌子是較大的物體,發聲振動不易觀察,可轉換成桌面上小紙屑的振動,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3)瓶內空氣越來越少,聲音就越來越小,是聲音傳播的物質(空氣)逐漸減少造成的,運用的科學方法可得出真空不能傳聲。故答案為:(1)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紙屑;(3)變小;真空不能傳聲。16.【分析】(1)在測平均速度實驗中所采用的是一種間接測量法,原理是速度公式;(2)由實驗原理可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