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北京專用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十六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41課時實現人生的價值講義新人教版必修_第1頁
2019屆北京專用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十六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41課時實現人生的價值講義新人教版必修_第2頁
2019屆北京專用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十六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41課時實現人生的價值講義新人教版必修_第3頁
2019屆北京專用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十六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41課時實現人生的價值講義新人教版必修_第4頁
2019屆北京專用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十六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41課時實現人生的價值講義新人教版必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4生活與哲學第十六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41課時實現人生的價值(考點一)1、人生價值:(1)價值與價值觀;(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考點二)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階級性(考點三)3、價值的創造與實現:(1)在勞動和貢獻中創造價值;(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考綱展示第41課時實現人生的價值考情鏈接

2015年北京高考第25題以職業規劃為話題,考查價值觀的相關知識,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2013年北京高考第28題以小提琴家在音樂會上的表演為話題,考查實現人生價值的相關知識,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復習本課時內容時要注意多關注時事,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對社會問題進行分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1.價值與價值觀(1)價值: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

需要的①積極功能

和屬性。(2)人的價值: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②責任

和③

貢獻

。(3)價值觀: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

值的④總的看法

和⑤根本觀點

,這就是價值觀。思考:評價人生是否有價值的標準是什么?提示:關鍵看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考點一人生價值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1)價值觀對人們⑥認識和改造

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2)價值觀是⑦人生

的重要向導。思考:新時期我們為什么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示:正確的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以及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積

極的導向作用。1.隨著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對人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低碳經濟”

“低碳技術”“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應運而生。這

說明

(

)A.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應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C.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D.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C答案

C

解析此題考查價值觀。“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對人的影響

越來越明顯”屬于社會存在,“低碳經濟”“低碳技術”等新概念屬于

社會意識,這說明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故C

選項符合題意,可以入選;A、B不符合題意,排除;D說法錯誤,價值選擇

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排除。故本題答案選C。2.“世界因我而美麗”“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道出了人生正確的

價值取向,由此可見

(

)①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②人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③人的價值是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的④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C答案

C

解析此題考查人生價值。“世界因我而美麗”“活著就是為了

改變世界”,這告訴我們人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人的價

值是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的,②③正確;①④與題意不符。1.全面認識人生價值2.全面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表現方法論從領域上看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另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②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克服錯誤的價值觀。當前,我們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性質上看①正確的價值觀對社會和人生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②錯誤的價值觀對社會和人生具有消極的導向作用典例1

(2017北京豐臺一模,29)下列語句中蘊含的人生哲理與下面漫

畫寓意最為相近的是

(

)自棄者扶不起,自強者打不倒A.只有自己誠心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B.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C.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D.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B答案

B

解析漫畫文字“自棄者扶不起,自強者打不倒”,強調實現人生價

值要自強不息,頑強拼搏,B符合題意。A、C、D均不合題意。典例2

(2016北京東城模擬,18)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使社會主義核心

價值觀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的根據是

(

)①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②價值觀作為個人行為準則,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驅動、制約和規范作用③價值觀作為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決定事物的性質和價值④價值觀作為一種理想追求,決定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意識的反作用及價值觀的導向作用。③④夸

大了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屬于唯心主義觀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

種正確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觀作為一種行為準則,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驅動、制約和規范作用。所

以,我們要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②說法正確且符合

題意。故答案為A。典例3閱讀材料,完成要求。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

華民族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近年來,有的人打著“還原歷史真相”的旗號顛覆英雄、歪曲歷史、消

解崇高,如胡謅“黃繼光堵槍眼不合情理”“‘火燒邱少云’違背生理

學”“董存瑞炸碉堡為虛構”等。凡此種種混淆是非的謠言借助網絡

等傳媒隨意傳播,一些網民盲目跟風、隨手轉發。這種抹黑英雄形象的

謠傳引起了一些人歷史認知混亂和價值觀迷失。還原歷史、守護英雄、捍衛崇高,就是守護良知、正義和精神家園。戰

場上多次負傷的志愿軍老戰士李繼德動情地說:“黃繼光堵槍眼時,我

在現場!”當年的老排長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燒彈點燃偽裝草,“大火整整燒了二十多分鐘,邱少云始終一動不動”。董存瑞的生前戰友郅順義

多次口述力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護之下……結合材料,運用價值觀的知識,對否認英雄的錯誤言論加以批駁。(12分)答案①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只有遵循社會發展的客

觀規律,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評價。②受錯誤

價值觀驅動,否認英雄的言論歪曲了歷史,遮蔽了真相,導致人們思想的

混亂。只有尊重歷史,堅持真理,樹立和弘揚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抵制否

認英雄的謠言,消除其影響。解析此題考查價值觀的知識。解答本題,首先明確價值觀的作用,指

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要求。其次點明錯誤言論的原因及其危害。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內涵(1)價值判斷: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①主體

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

作出判斷。(2)價值選擇:在②價值判斷

的基礎上作出的選擇。判斷:價值選擇是價值判斷的前提和基礎。提示:錯誤。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前提和基礎。考點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1)原因: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

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2)要求:必須堅持真理,遵循③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走歷史的必由

之路。思考:你知道什么樣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才是正確的嗎?提示: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必須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

上,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1)表現: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④時間

、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

不同。(2)意義: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⑤

簡單化

和片面化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

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⑥價值選擇

。4.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階級性(1)人們的⑦社會地位

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

不同。(2)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⑧階級性

。思考:你知道人們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為何不同嗎?提示:人們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不同,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

都會導致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不同。5.價值沖突及評價標準(1)表現:不同的人對⑨同一事物

可能作出不同的價值評價。(2)處理:自覺站在⑩最廣大人民

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

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

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思考:人生最高的價值追求是什么?提示: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是人生最高的價值追求。1.(2017北京東城期末,22)微信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但如何使用微信則

是一種生活態度。下圖是微信開屏動畫折射的隱喻,面對這種孤獨,應

有正確的觀點。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

)

A.君子使物,不為物使B.醉在其中,裹在其里C.微信控,應增加“有度”這一調和劑D.技術服務現實,使現實生活更美好B答案

B

解析本題要求選擇錯誤觀點。對待微信,要有正確的價值選擇和

價值判斷,而不能沉迷于其中,選項B說法錯誤,符合題目要求。因此,本

題應該選B。2.小獅子問母獅子:“媽媽,幸福在哪里?”母獅子說:“幸福就在你的尾

巴上。”于是小獅子不斷追著尾巴跑,但始終咬不到。母獅子笑道:

“幸福不是這樣得到的。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隨著你。”這

則寓言蘊涵的哲理是

(

)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和社會歷史性②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③實現人生價值要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④對幸福的正確理解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答案

C

解析此題考查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材料沒有涉及價值判斷和

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排除①。材料強調個人的努力,排除③。3.在經濟起飛階段,“只生一個好”曾是不二選擇;二孩政策則是針對發

展新階段的適應性改革。全面放開二孩,要想讓人敢生、能生,同時保

障獨生子女權益,政策的宣傳、法律的完善和相應的公共服務就要跟得

上。上述材料告訴我們

(

)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要保持和別人的價值判斷、價

值選擇的不同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要與時俱進,作出正確的價值

判斷和價值選擇③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要消除落后于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④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要發揮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的推動

作用A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A

解析此題考查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①錯誤,不一定要保持和別

人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不同,故排除。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經濟起

飛階段,“只生一個好”是正確的選擇,現在二孩政策才適應經濟發展

的需求,體現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②說法正確。③說

法錯誤,排除。“二孩政策則是針對發展新階段的適應性改革”表明④

說法符合題意,應選。1.區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點2.如何理解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1)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正確價值觀的標準)標準要求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

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

真理標準價值標準區別“真理標準”是說“真不真”或“真與假”

的問題,判斷標準是通過實踐看其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價值標準”是說“好不好”或“好與壞”

的問題,判斷標準是看其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和人類的根本利益聯系兩者有內在的統一性。對一個具體事物的判斷就是既要其“真”,符合客觀實際,又要其

“好”,符合人類根本利益。如核裂變能產生巨大的熱能,是真,但原子能是用于和平事業還是用于制造殺人武器,還有個“好與壞”的價值判斷問題

(2)正確認識“真理標準”和“價值標準”的關系典例1

(2018北京海淀期末,20)“袋兒淋”是上世紀80年代暢銷的冰

淇淋。時隔多年,“袋兒淋”重新回歸,吸引許多“70后”“80后”到

店搶購,重溫童年回憶。不少網友都發表了對“袋兒淋”口感的點評:網友點評周二哈(80后)早就盼著“袋兒淋”上市呢,今天一嘗,草莓味兒挺足,味道是小時候那個味兒……這是我們這代人的情懷盟康(00后)特意買來嘗了一口,沒什么特別的,沒有其他冰淇淋好吃從哲學角度看,不同年代的消費者對新版“袋兒淋”評價不同是因

(

)A.社會觀念的變化決定著價值判斷的變化B.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導向作用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D.知識水平不同,人們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C答案

C

解析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們因為社會經歷不同,對同樣的食品的感

覺卻不相同,這說明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因此正確

答案是C。B與題意無關。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A說法錯誤。知識

水平與題意無關,D不選。典例2

(2016北京西城二模,27)在辯論中我們往往需要為自己的論點

尋找合適的論據支撐。下圖為如何識別論據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路

徑選擇。從哲學角度看

(

)

A①識別真偽時應把握真理的客觀性②識別對錯時包含著人們的價值判斷③了解客觀實際不包含了解他人的情緒④審查論據的過程,是一個純粹客觀的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

解析客觀實際包括他人的情緒,③錯誤;審查論據的過程需要發揮

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一個純粹客觀的過程,④錯誤。典例3在談到中國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時,習近平指

出,“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

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只有能夠持續造福人民的發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

力的。這一論斷的哲學依據是

(

)①矛盾的特殊性規定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②基于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發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③認識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④人民群眾的意愿是衡量社會發展道路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相關知

識。“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強調了矛盾的特殊性,

強調了人民群眾的利益,①②符合題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

系原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③說法錯誤。價值判斷與價值選

擇的標準,一是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二是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

益。人民群眾的意愿不能作為衡量社會發展道路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

排除④。故選A。1.根本途徑: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1)原因:人只有在①勞動

中才能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2)措施:積極投身②為人民服務

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

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思考:你知道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嗎?提示:與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講究勞動和奉獻。考點三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2.客觀條件: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1)原因: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2)如何做:正確處理個人與③集體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

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3)個性發展:強調在④個人與社會

的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

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思考:你知道實現人生價值時應如何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嗎?提示:充分利用社會為自身提供的客觀條件,同時通過個人勞動和奉獻,

為社會作貢獻,促進社會的發展。3.主觀條件: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1)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⑤主觀能動性

,需要頑強拼搏、自

強不息的精神。(2)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⑥個人素質

。(3)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⑦`,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

引。判斷:人生價值的實現關鍵在于自身的主觀條件。提示:錯誤。人生價值能否實現,不取決于個人的主觀條件。人生價值

能否實現,取決于個人在實踐和勞動中對社會的貢獻。1.漢代的匡衡少年時沒錢買蠟燭,就鑿壁偷光,勤奮苦讀。有一戶人家有

很多書,匡衡在這戶人家當雇工卻不要報酬,只是請求主人把所有的書

都讓自己讀一遍。主人深受感動,就把書借給他。后來,匡衡成了大學

問家。這表明

(

)①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②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決定性因素③人生價值能否實現取決于能否用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④人生價值總是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的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C答案

C

解析此題考查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匡衡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

努力,但是主觀努力并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決定性因素,排除②。實現

人生價值關鍵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排除③。①④正確,故選C。2.(2017北京海淀期末,24)“為國戍邊赤膽忠心,脊梁不彎胡楊精神!”

“時代楷模”魏德友,在50多年前轉業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

邊。他秉承“我為祖國守邊防”的信念,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余人

次,堵截臨界牲畜萬余只,未發生一起涉外事件,獲得“兵團優秀共產黨

員”稱號。從他的事跡中,我們可以感悟到

(

)①生命的意義在于社會對個人的肯定②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③勞動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決定因素④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堅定理想信念,頑強拼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答案

C

解析生命的意義在于個人對社會的奉獻,①錯誤。③說法錯誤,在

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而非決定因

素。②④正確。3.南寧鐵路局工人李桂平,鉆研電子知識,針對火車頭駕駛和維修中遇到

的問題研發出10項革新發明,為單位節約成本近2000萬元,被評為全國

技術能手、全國鐵路首席技師,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李桂

平的事跡告訴我們

(

)①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回報最能體現人的價值②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和能力③要在為社會的奉獻中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④只有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才能實現人生價值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B答案

B

解析此題考查人生價值的實現。李桂平鉆研電子知識為發明創

造奠定了基礎,體現了②;李桂平的革新發明給單位節約了成本,獲得了

社會的尊重和認可,體現了③;①錯誤,最能體現人的價值的是個人對社

會的責任和貢獻;④錯誤,在惡劣的環境中人們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

克服困難,從而實現其人生價值。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1)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促

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2)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

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1)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是統一的,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

生價值的前提。(2)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

展。(3)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必須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

社會的關系。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奮斗”和“自我實現”,實際上是

不可能的。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1)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

的精神。(2)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3)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客觀因素客觀規律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客觀條件在實踐活動中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社會實踐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主觀因素站在正確的立場上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把握難得的人生機遇,為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名師點睛

正確認識影響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兩大因素4.比較人生價值、價值和價值觀比較價值人生價值價值觀

含義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與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個方面。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涵蓋范圍涵蓋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只涵蓋人生領域的價值是對價值的主觀反映,屬

于主觀范疇聯系①價值在人生領域的具體體現就是人生價值②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即價值觀典例1

(2015北京文綜,25,4分)“5W”是職業生涯規劃中常用的思考

模式(見下圖)。這一模式啟示我們,確定職業生涯規劃時

(

)①應明確自身的興趣、技能和價值觀②外部因素的支持或干擾具有根本影響③愿望、動機和現實結果之間是一致的④要在權衡理想和現實的過程中確立目標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B

解析解答本題可用排除法。內因對事物的發展具有根本影響,故

②說法錯誤;愿望、動機和現實結果之間存在著矛盾,③說法錯誤,應排

除。①④符合題意,故選B。典例2

(2013北京文綜,28,4分)一位小提琴家在音樂會上演奏,突然G弦

斷了,但是他并沒有停下來,隨即創作了一首從頭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

子,演奏非常成功。這說明

(

)①成功總是以挫折和困難為基礎②遇到困難要勇于面對,發揮主觀能動性③客觀條件無法影響到人的成功④知識和能力儲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答案

D

解析考點定位:意識的能動作用。①錯誤,“總是”說法太絕對;

③錯誤,客觀條件能影響到人的成功。②④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入

選。故答案為D。典例3

(2016北京昌平檢測,28)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

驗成功,其間隔之短,實現速度之快,為世界之最。這個奇跡歸功于我國

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領導干部、工人和解放軍,其中的杰出代表

就是于敏。因為涉及國家機密,他的名字曾經長期是一個秘密。對于長期隱姓埋名,于敏這樣說:“我們國家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

有真正的獨立。面對這樣龐大的題目,我不能有另一種選擇。一個人的

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

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于敏隱姓埋名幾十年,無暇顧及自己的小家,但他帶領團隊為國家核工

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三次獲國家

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科學家于敏的感人事跡對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有什么啟示?(10分)答案①科學家于敏的事跡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為社會創造

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②要實現人生的價值,必須樹立正確

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③實現人生價值必須遵循

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

價值選擇。④實現人生價值必須立足于實踐,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

值,在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實現人生價值。⑤實現人生價值必

須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個人的

綜合素質。解析此題考查人生價值的實現。通過于敏的無私奉獻,可見人生的

真正價值,以及價值觀的作用;通過隱姓埋名、無私奉獻,可見價值判斷

與價值選擇;通過克服困難、頑強奮斗,可見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等。

單元總結提升知識框圖框圖解讀一個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兩大作用和標準: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三條途徑: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三個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十

九大對我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五對關系: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熱點聚焦背景材料材料一十九大指出,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

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

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

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

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

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

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必須認識到,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③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

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

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

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材料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提出的過程④1956年,我國提出社會基本矛盾,隨著社會情況的變化,表述也在逐步

改變。1956年,黨的八大報告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

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

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

之間的矛盾。1979年,在中央召開的理論務虛會上明確了“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很

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

盾”。1981年,在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

決議》中,是這樣表述社會主要矛盾的: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會生產之間的矛盾。2017年,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

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之間的矛盾。

思維訓練調用知識材料

當前我國經濟已步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

戰,各級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妥善應對。為推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

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組織有關部門,調查了本地的民生狀況,獲取了相關數據。

召開改善民生專題協商會,邀請有關專家、民主黨派人士和各界群眾

代表參加,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

出臺了促進創新創業、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等改善民生的

政策措施。

在政務網上開辟專欄,接受群眾對政策執行情況的評價和意見反饋。請簡要分析該市政府工作方法的歷史唯物主義依據。(6分)

答題規范(怎么答)第一步:審設問,明確回答方向(問什么,答什么)知識限定:歷史唯物主義材料限定:具體做法客體限定:政府工作方法的歷史唯物主義依據第二步:鏈教材,列出知識提綱(有多少,列多少)

第三步:析材料,對接教材知識(有多少,答多少)有效信息對接教材組織有關部門,調查了本地的民生狀況,獲取了相關數據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召開改善民生專題協商會,邀請有關專家、民主黨派人士和各界群眾代表參加,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在政務網上開辟專欄,接受群眾對政策執行情況的評價和意見反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出臺了促進創新創業、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