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一些問題的解釋_第1頁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一些問題的解釋_第2頁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一些問題的解釋_第3頁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一些問題的解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有關問題的說明2008年11月07日08:16

湖州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我要評論(0)網友看法(0)我要訂閱\o"企業展示"企業展示

|

\o"查詢建筑企業和建造師"查詢建筑企業和建造師

\o"不良記錄"不良記錄60015條

\o"中標信息"中標信息530114條1999年9月22日至24日,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安全專業委員會在廈門召開了“建筑安全工作研討會”,主要研究討論了新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以下簡稱“標準”)在執行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副所長徐金泉同志參加了會議,并就如何貫徹強制性標準做了發言。標準主編人對會議中就標準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現將提出的主要問題說明如下:一、安全管理1.“標準”與相應規范的關系

“標準”與其他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規范具有同等效力,它的許多條文取之于相應的標準,這是一本安全方面的強制性標準。

2.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批

應由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的技術、安全等相關部門和總工程師審批。

3.安全人員應該按照有關的規定配備。

可按1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配一個專職人員,3萬平方米以下配2人,3萬平方米及以上配備3人。也可按施工隊伍人數比例配備,在施工高峰達到200人的,配一個專職安全員,300人及以下配2人,以上配3人。

4.安全人員的培訓

應按照建設部建教[1997]83號文及建人[1999]127號文件規定執行,企業專職安全人員每年培訓時間不應少于40學時。

5.班前安全活動的記錄

班前安全活動每天都要進行并做記錄。二、文明施工1、現場圍檔的規定的制度依據

現場圍檔規定源于《建筑法》,具體高度尺寸的規定是根據各地區施工經驗制定的。

2、在建工程能作到分設安全出入口時可否住宿

在建工程不得兼做住宿。這是許多傷亡事故案例給我們的教訓。另設出入口雖可使住宿的人另走一條通道,但它還解決不了交叉作業帶來的危險。

3、急救人員的培訓范圍

凡在施工現場參與施工的人員,都應經過急救培訓,學習常見的急救知識,并掌握急救技術,會實施急救措施。

多個單位、多個單體工程施工時的圍檔設置

多個單位、多個工程之間可不設轉檔,但在集中施工小區的最外圍應設置圍檔。

三、“三寶”、“四口”防護

(“三寶”指安全帽、安全帶和安全網,“四口”指通道口、預留洞口、樓梯口和電梯井口)1、在建工程如何做到全封閉

在新“標準”中取消平網,改為用密目網式安全網全封閉,這是一項技術進步。一般在多層建筑施工用里腳手架時,應在外圍搭設距墻面10CM的防護架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高層建筑無落地架時,除施工區段腳手架外轉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外,下部各層的臨邊及窗口、洞口等也應用密目式安全網或其它防護措施全封閉。

2、現場封閉與腳手架檢查表中的外轉防護

一個是指用里腳手架施工時的外轉封閉,另一個是指外腳手架作業時的外轉防護。兩者是對不同作業環境提出的全封閉要求。

3、電梯井內可否用腳手板或鋼筋網做防護?

不可以。電梯井應每間隔不大于10M設置一道平網防護層,以兜住掉下去的人。用腳手板或鋼筋網會給人造成二次傷害。

4、防護設施的定型化、工具化

所謂防護設施的定型化、工具化是指臨邊和洞口處的防護欄桿和防護門應改變過去隨意性和臨時觀念,制作成定型的、工具式的,以便重復使用。這既可保證安全可靠,又做到方便經濟。

四、腳手架1、雙排腳手架作業時,在里側設置欄桿影響作業怎么辦?

腳手架與墻面之間的空隙,應用腳手架或平網封閉,不應設置欄桿防護。

2、雙立桿與雙排腳手架的區別

雙立桿是指當搭設高層腳手架時,采取的加強措施,在規定的立桿的位置上,改用兩根立桿以提高立桿的承載能力。比排腳手架是指有內、外兩排立桿的架體,可以搭設居單立桿或雙立桿。

3、小橫桿的設置位置

在立桿和大橫桿的交叉點(即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以形成空間格構架整體受力。施工層(作業層)還要在兩個節點中間,現增設一根小橫桿。

4、架體內進行封閉

為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當施工層腳手板發生斷裂,其下方應有平網防護。當腳手架與墻面有空隙時,也應有封閉措施。

5、整體提升腳手架和使用條件

必須由建設部組織鑒定合格,并發放使用證的產品,還須由地區的建筑安全監督部門認定,同意使用且發放準用證后,才可使用。

6、提升不允許使用手拉葫蘆

手拉葫蘆是按單個起重工作設計的,當超過兩個吊點時,其不能保證同步升降,不能用做群體吊裝。

7.鋼管腳手架立桿的基礎墊板

腳手架的基礎根據搭設高度的不同做法也不同。當高度在25M以下時,地基夯實找平后,墊5CM厚木板,長度2M的可垂直于墻面放置,長度大于3M的可平行墻面放置;當高度超過25M時,除地基分層夯實達到要求外,還要采用枕木或槽鋼仰鋪,作為立桿基礎的墊板;搭設高度大于50M時,基礎應專門設計計算,并根據計算制定做法。五、施工用電1、施工現場是否必須一律采用TN-S系統?

1)用電規范第4.1.1條規定:“在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線路中,必須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即采用TN系統是有條件的,是施工現場有自己的變壓器,并中性點直接接地,已形成獨立電網的,采用TN系統比采用TT系統更安全更經濟。由于TN-C有-定缺陷,所以要采用TN-S系統。2)規范第4.3.3條規定“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工用同一供電系統時,電氣設備應根據當地的要求做保護接零,或做保護接地。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即當施工現場沒有獨立的變壓器,直接采用電業部門低壓側供電時,其保護方式要按當地電業部門規定。有的地區電業部門供電系統的零線帶電,采用TN后會有危險。也不允許在同一個電網內一部分采用TT,而另一部分采用TN。

2、如何理解“未使用五芯線電纜扣分”的規定?

使用五芯電纜主要來源于TN?S系統。由于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分設,所以必須用五根線。不允許使用四芯電纜外加一根導線代替,因為兩者的絕緣程度、機械強度、抗腐蝕以及載流量都不匹配,不符合敷設要求。

3、怎樣理解“標準電箱”?

配電箱是分級配電的中樞,開關箱是用電設備的直接控制設施。因此,電箱是安全用電的關鍵,必須符合標準的規定。所謂“標準電箱”不單看其形式或制作廠家。當制作材料、電器裝置參數的選擇、線路的固定、進出線位置、端子板的設置等符合用電規范的規定,就叫標準電箱。六、物料提升機1、標準中包括的物料提升機形式

架體為門型或井字型,以地面卷揚機為動力,吊籃沿導軌做垂升降,起重量在2000kg以下的運載物料的升降機,都為標準所包括。標準中不包括采用扣件式鋼管搭設的井架型的架體,因為這些形式的提升機,在安全使用或架體計算上都不盡合理,今后應逐漸淘汰。

2、龍門架兩組纜風繩的設置

當架體設計超過20M時,就設兩組纜風繩。因頂部有天梁可使兩立柱一起共同受力。當設置中間纜風繩時,先應將兩立柱做臨時連接。在主體結構增高的同時,應用連墻桿將架體與建筑物連接,當滿足用一組纜風繩條件時,中間纜風繩即可拆除。

3、禁止吊籃使用單根鋼絲繩提升

龍門架(井字架)由單根鋼絲繩提升吊藍,其設計不合理。鋼絲繩尾端固定在天梁上,吊籃設動滑輪時,提升鋼絲繩客觀存在力僅為提升重量的1/2;而當鋼絲繩尾端直接設在吊籃上,則鋼絲繩受力增加了一倍。相應的滑輪直徑及卷揚機工作能力也應加大,設計上不合理,穩定性差。在使用中,由于架體的高度超過主全結構施工部位,架體的穩定只能依靠四角張拉的纜風繩。龍門架(井字架)因制造與安裝精度差,絕大多數提升機不能保證吊籃上導靴與導軌之間的合理間隙。由于吊籃內裝載的物料不均衡,使得吊籃在運行中左右搖晃,沖撞架體,增加了架體的磨損和不穩定性,再加上單繩提升吊籃運行速度加快,從而加劇了架體的不穩定性,給使用帶來了不安全因素。

4、架體外側用網封閉不會影響司機視線

規定用立網防護,是防止吊籃運行中發生的落物傷人事故。用立網防護未規定必須使用密目式安全網,可采用小網眼的安全網防護。因此,不會影響司機視線。

5、對講機聯絡方式

“標準”把提升機分為高架和低架兩種,對聯系方式要求并不完全一樣。高架提升機由于提升高度大,超越了司機視線,為了便于各層聯絡,所以規定要用雙向通訊工具?對講機,以保證升降的準確和作業安全。七、人貨兩用電梯1.“未加配重載人”如何理解?

本條規定是專指正常運行的、有配重的電梯,不包括原設計中就無配重的電梯。有配重的電梯在安裝、拆除過程中,有時處于無配重運行,除荷載按50%考慮外,還要求只能運載兩名安裝工人和必要的工具,不能作為政黨梯籠載人上下,以防止發生事故。八、塔吊1、力矩限制器的現場檢查

力矩限制器是塔吊安全作業的最關鍵的安全裝置之一,必須靈敏可靠,保證準確無誤。電子式的力矩限制器,因其儀表顯示值不能作為超載報警的依據,必須在每次安裝后,以實際幅度和吊重進行標定。塔吊每次重新組裝后,在試運行的同時,應檢驗其安全限位裝置的可靠性,并做詳細記錄。當塔吊安裝時間不長,即做安全檢查,并在確認安裝調試可靠時,可免做試驗。

2、塔吊檢查規定要有卷筒保險

針對塔吊在使用中的不安全問題,建設部1980年在杭州安全工作會議上確定了塔吊在使用中應具有“四限位兩保險”。其中卷筒保險是為避免由于塔吊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故障,造成鋼絲繩不能按順序排列,而越出鼓筒被絞斷股,而發生事故提出來的。對于某些型號的塔吊,設計合理不會發生此類故障的,則可不再加設。

3、關于上人爬梯設護圈問題

按照相關規范規定,當扶梯設于結構內部時,自由通道小于1.2M,可不設護圈;當扶梯通道高度距離大于5M時,從平臺2.5M處開始設置護圈;符合不設護圈要求的塔吊,可不設護圈。九、施工機具1、電焊機要加裝二次防觸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