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原生動物監測技術規范》_第1頁
《土壤原生動物監測技術規范》_第2頁
《土壤原生動物監測技術規范》_第3頁
《土壤原生動物監測技術規范》_第4頁
《土壤原生動物監測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80

CCSZ10

23

黑龍江省地方標準

DB23/TXXXX—XXXX

土壤原生動物監測技術規范

起草單位: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聯系人:蔣本超

電話/p>

郵箱:jiangbenchaokg@163.com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23/TXXXX—XXXX

土壤原生動物監測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土壤原生動物監測技術術語定義、樣品采集、樣品保存、原生動物物種鑒定、質量保

證和質量控制要求的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土壤原生動物監測。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36197土壤質量土壤采樣技術指南

HJ/T166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HJ710.10生物多樣性觀測技術導則大中型土壤動物

NY/T395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原生動物

是最原始、最簡單、最低等的單細胞動物。

4樣品采集

野外采樣器具

4.1.1器材類工具:應符合HJ/T166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樣品袋、GPS定位儀、數碼相機。

4.1.2工具類:應符合HJ/T166、HJ710.10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鐵鏟、圓狀取土鉆。

4.1.3文具類:應符合HJ/T166、HJ710.10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情況記錄表與采樣環境調查

數據表。

4.1.4安全防護用品與采樣車輛:應符合HJ/T166的要求。

采樣點位布設與觀測

4.2.1監測點位的布設和確定應符合HJ/T166的規定。實際監測中,布點數量還要根據采樣目的、樣

地環境狀況等因素確定,一般每個樣方至少布設5個點。

4.2.2采集樣本前,應先對現場環境情況進行觀測、記錄和拍照;盡可能全面地記錄天氣情況、土壤

基本植被等其他信息(參見附錄A和附錄B)。

采樣時間

1

DB23/TXXXX—XXXX

監測時間的確定包括但不限于:

a)若進行逐季或逐月監測,各季或各月監測的時間間隔應基本相同;

b)同一監測點位的采樣深度、采樣范圍、采樣時間應同步;

c)監測時間選擇在一天內的同一時段。

采集樣品

4.4.1樣品采集過程應符合GB/T36197和NY/T395的要求。

4.4.2利用鐵鏟或圓狀取土鉆按照采樣點分布采集表層土壤,采樣深度0cm-20cm。每個采樣點采

集2kg土壤混合樣品,樣品重量不夠可適當增加采樣點數。樣品采集過程中,應去除礫石、植物根系

等,每個采樣點采集的土壤深度、重量應一致。樣品應充分混勻后裝入樣品袋,做好標注。

樣品標識和記錄

4.5.1樣品袋外側應標識采樣點信息、采樣時間以及采樣人姓名。

4.5.2采樣表應記錄采樣時間、采樣地名稱等(參見附錄A)。

5樣品保存

采集的樣品應室溫保存,風干,用于土壤理化指標分析、制備土壤浸出液、原生動物活體觀察、原

生動物活體計數和原生動物專家鑒定。

6原生動物物種鑒定

非淹沒培養皿法活體培養

取30g風干的土壤樣品,置于燒杯中,加入100mL蒸餾水,煮沸10-15min,靜置沉淀,取懸浮

液過濾得到土壤浸出液。另取5g風干土樣,用紗布包好放入培養皿中,加入土壤浸出液約60mL,浸

出液淹沒樣品2/3處為宜,對土壤中的原生動物進行培養,在25℃培養箱內培養1天-7天(視原生動

物生長情況可延長培養天數),得到活體培養液。

活體觀察、鑒定單擊或點擊此處輸入文字。

6.2.1原生動物活體觀察流程

土壤原生動物活體觀察流程可按照以下步驟開展:

a)用玻璃毛細管吸取一滴6.1得到的活體培養液滴到載玻片上,以原生動物活體3-4只為宜,

液體的含量盡量少,避免液體從載玻片四邊溢出;在顯微鏡下觀察時,若原生動物運動速度

過快可逐漸輕壓蓋玻片,使原生動物的運動減慢,注意不要破壞原生動物活體;

b)在蓋玻片四角均勻地涂抹少量凡士林,防止蓋玻片直接壓在原生動物上使原生動物活體裂解

死亡,蓋上蓋玻片,制作原生動物活體裝片;

c)在低倍顯微鏡下查找原生動物活體;

d)在中倍顯微鏡下觀察原生動物活體;

e)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原生動物活體;

f)于顯微鏡下進行原生動物活體拍照記錄。

6.2.2形態學觀察

2

DB23/TXXXX—XXXX

觀察原生動物活體運動方式、大小、形狀、纖毛及纖毛器(長度、分布和排列特征等),伸縮泡(部

位/數量以及形成過程、排空間歇時間、是否有收集管等)、內質情況(是否存在特殊的油球、空泡、

結晶體、食物泡數目/分布特征等)、色素體的存在及體色等特征。將原生動物物種信息填寫至附錄C

中。每個樣品應觀察不少于2-3個制作的原生動物活體裝片。

活體計數

每隔24h對6.1中制備的活體培養液進行原生動物計數,步驟如下:

a)每次計數前,將培養皿中的活體培養液搖勻;

b)將活體培養液劃分為上、中、下三層,每層按照五點取樣法(也可適當增加點數),每點取液

體1mL于載玻片上;

c)在顯微鏡下觀察并計數,將獲得的原生動物活體數量最大值填寫至附錄C中。

單個風干土壤樣品中原生動物數量按以下公式計算:

m

(上中下上中下)

N0n1n1n1......nmnmnmV0

i1.................(1)

NN0VlMs..........................................(2)

式中:

上中下

nm、nm、nm——上、中、下每層中第m個取樣點所觀察的原生動物活體的數值,單位為個;

V0——上、中、下每層所取的活體培養液總體積的數值,單位為毫升(mL);

N0——每毫升活體培養液中原生動物活體的數值,單位為個;

Vl——6.1中加入的土壤浸出液體積的數值,單位為毫升(mL);

Ms——用于制備活體培養液的風干土壤樣品重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N——每克風干土壤樣品中原生動物活體的數值,單位為個。

物種鑒定依據

對原生動物物種信息進行統計并填寫物種相關信息(參見附錄C)。

原生動物物種鑒定書目見附錄D。

無法通過鑒定書目鑒定的物種,應從活體培養液中吸出單個原生動物,置于無菌孔板中,經25℃恒

溫單克隆培養后由資深原生動物物種鑒定專家進行重復鑒定。

7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樣品采集

3

DB23/TXXXX—XXXX

7.1.1及時在現場做好樣品保存,正確標識樣品。

7.1.2及時清洗所有接觸過樣品的采樣器具,防止污染。

樣品運輸

7.2.1根據采樣記錄核對清點樣品。

7.2.2運輸中應仔細保管樣品,避免強光照射。

樣品的交接與記錄

7.3.1樣品交接時,應辦理正式交接手續,接收人員應檢查樣品狀態并進行記錄。

7.3.2樣品應有唯一性標識及檢測過程中的狀態標識,確保樣品不會混淆。

物種鑒定

物種鑒定的質量控制如下:

a)活體培養液的制備過程及原生動物活體計數過程應設置平行樣,平行樣的測定結果用平均數表

示;

b)原生動物活體拍照資料應附上詳細文字描述,包括物種形態學特征等信息;

c)原生動物新種經單克隆培養后由資深原生動物物種鑒定專家進行重復鑒定;

d)應當保存并更新相關的分類學文獻。

數據記錄

數據記錄表應有鑒定人、復核人、審核人簽字。

4

DB23/TXXXX—XXXX

附錄A

(資料性)

采樣地基本情況記錄表

采樣地基本情況記錄表樣式如下:

采樣地名稱:地點:

樣地#樣方#樣地長度:樣地寬度:樣地面積:取樣深度:

經緯度:EN樣地序號:

采集日期:時間:

采樣人:樣品編號:

制表人:樣品采集目的:

□卵石%□樹木殘干%

土壤類型

□砂礫%□其他()%

采樣器具

如何采樣

樣品采集采樣方法

備注

5

DB23/TXXXX—XXXX

附錄B

(資料性)

土壤樣品采樣環境調查數據表

土壤樣品采樣環境調查數據表樣式如下:

日期:時間:

地點:省市縣村

樣地所屬區域:樣地名稱:

經緯度:EN海拔高度m

樣地#樣方#土壤類型:

起始時間:終止時間:

調查人:

當前過去24小時過去7天有無大雨

暴雨(大雨)□□

天氣小雨(中雨)□□□是□否

情況陣雨□□氣溫℃

多云□%□%其他

晴□□

周圍土地利用優勢類型樣地非點源(NPS)污染情況

環境□森林□牧場/草原□農業□無□某些可能污染源□明顯污染源

特征□居民區當地農田侵蝕情況

□商業□工業□其他□無□中等□嚴重

優勢類型□喬木□灌木□草□藤蔓

采樣地周邊植被

優勢物種

上方覆蓋度□半開闊□半蔭□全蔭

稻田、濕地等類型的樣地特征進水流速m/s

6

DB23/TXXXX—XXXX

氣味

□正常/無□污物□石油□化學藥品□腥臭□其

溫度℃

總氮(g/kg)

采樣地周邊水表油污

土質活性磷(g/kg)

地表水特征□平滑□閃光□油珠□斑塊□無□其他

pH

濁度(如未測量)

土壤含水量%

□清澈□輕微渾濁□渾濁□不透明□著色□其

C

7

DB23/TXXXX—XXXX

附錄C

(資料性)

原生動物物種信息統計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