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和模擬題分類匯編 專題22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和藝術成就(含解析)_第1頁
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和模擬題分類匯編 專題22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和藝術成就(含解析)_第2頁
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和模擬題分類匯編 專題22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和藝術成就(含解析)_第3頁
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和模擬題分類匯編 專題22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和藝術成就(含解析)_第4頁
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和模擬題分類匯編 專題22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和藝術成就(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2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和藝術成就

第I部分2021年高考真題

1.(2021?全國乙卷?35)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紐約畫派領銜人

物杰克遜?波洛克以將油墨滴灑和傾潑在大塊畫布上的創作方法而著

稱,畫作沒有任何可識別的主題。美國中央情報局竭力推崇該畫派,

并資助其在海外展覽,以顯示自由、個性的表達。這表明()

A.紐約畫派的創作方式受到各國民眾歡迎

B.紐約畫派的創作具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

C.美國政府旨在擴大紐約畫派的影響力

D.美國政府借助藝術領域滲透冷戰思維

【答案】D

【解析】20世紀四五十年代正值美蘇冷戰開始時期,美國中央情報局

竭力推崇紐約畫派,并資助其在海外展覽,目的是“顯示自由、個性

的表達”來抨擊社會主義國家的所謂“集權”、“專制”,借此滲透其冷

戰思維,故選D項;題干僅提到美國中央情報局竭力推崇紐約畫派,

并資助其在海外展覽,并沒有說到其結果如何,排除A項;紐約畫派

的畫作沒有任何可識別的主題,所以沒法說其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

彩,排除B項;美國中央情報局竭力推崇紐約畫派,并資助其在海外

展覽,目的是“顯示自由、個性的表達”,而不是擴大其影響力,排除

C項。

2.(2021?山東高考選考?14)1952年,美國有1500萬個家庭擁有

電視機,到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有電視機L4億臺,收看電視成了

人們獲取新聞資訊、教育資源和娛樂的重要方式。美國家庭日均收看

電視時間越來越長,由1951年的4?58小時升至1981年的6?73小

時。這反映出()

A.電視滿足了人們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B.電視成為凝聚家庭關系的重要紐帶

C.戰爭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D.科技發展對生活的影響具有雙重性

【答案】D

【解析】“收看電視成了人們獲取新聞資訊、教育姿源和娛樂的重要

方式”說明科技進步對人們生活具有積極意義,“家庭日均收看電視

時間越來越長,由1951年的4.58小時升至1981年的6?73小時”

則看到了科技發展對生活的消極影響,故選D項;電視滿足了人們多

元化的精神需求是在說電視的積極意義,但是題干中還有對電視對人

們生活的消極影響的表述,因而表述并不全面,排除A項;題干體現

的是電視對人們生活的雙重影響,但并沒有具體提到其對凝聚家庭關

系的意義,排除B項;題干體現的是電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但是并

沒有關于戰爭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

第II部分2021年各地模擬試題

一、選擇題

1.(2021?山東青島高三自主檢測?15)小說《兔子,跑吧》(I960

年出版)細膩刻畫了一個美國青年的一生和他在平庸生活中所經歷的

磨難。主人公"兔子”如同作者的影子,見證了一個陌生的,甚至敵

對的世界成長起來的一代美國人的命運。該作品()

A.源于美國經濟衰退對社會的沖擊B.折射出冷戰下美國人的生

存狀態

C.表明美國社會充滿信仰危機D.是浪漫主義流派發展的結

【答案】B

【解析】據材料"(I960年)……敵對的世界”可知主人公生活在冷戰

時期,折射出冷戰下美國人的生存狀態,故選B項;冷戰的根源是國

家利益的沖突,排除A項;文學作品來源于現實但是高于現實,不能

代表美國社會現實狀況,排除C項;該作品是現代主義流派發展的結

果,排除D項。

2.(2021?江西景德鎮三模?35)尼日利亞作家奧克瑞憑借小說《饑

餓的路》獲布克獎?!娥囸I的路》以一個虛構的非洲現代城市貧民窟為

背景,以神奇、魔幻創作手法,將個人的生命體驗與民族的歷史文明、

家國的命運浮沉緊緊相連,在非洲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與此藝

術手法相似的文學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間喜劇》

C.《老人與海》D.《百年孤獨》

【答案】D

【解析】據材料“以神奇、魔幻創作手法,將個人的生命體驗與民族

的歷史文明、家國的命運浮沉緊緊相連”,可知《饑餓的路》屬于魔幻

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百年孤獨》為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故選D項;《巴

黎圣母院》為浪漫主義文學,排除A項;《人間喜劇》為現實主義文學,

排除B項;《老人與?!肥乾F代主義,排除C項。

3.(2021?河北保定二模?15)從劇本的整體構思看,它沒有完整的

故事情節,沒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傳統的戲劇模式。劇中主

要角色始終沒有出場,5個登臺的人物,行為荒唐可笑,記憶模糊不清。

該作品表現的是一個“什么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

的悲劇。該類作品()

A.表現了資本主義文明中人們的迷惘B.融合了拉美傳統文學和西

方文學

C.反映了人們對傳統被拋棄的抗議D.將愛情和追求個人幸福作

為主旋律

【答案】A

【解析】材料是荒誕派戲劇《等待戈多》,以荒誕的主體和手法,描繪

了一幅令人心碎的人類受難圖,表現了現代資本主義文明中人們的失

望、苦悶和迷惘的情緒,故選A項;魔幻現實主義的特點是融合了拉

美傳統文學和西方文學,琲除B項;現代主義文學反映了現代西方人

心靈的迷惘和痛苦,排除C項;“解凍文學”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蘇

聯的一個文學流派它的特點是突破了斯大林時期那種只描寫工業成

就、歌頌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將愛情和追求個人幸福作為小說的主

旋律,排除D項。

4.(2021?山西晉中三模?33)韋勒克形容早期浪漫主義時說:“就詩

歌觀來說是想象,就世界觀來說是自然,就詩體風格來說是象征與神

話?!倍诜▏蟾锩?,德國作家席勒說,浪漫主義“試圖用美麗的

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實,這一變化說明()

A.革命成為浪漫主義的主要題材B.浪漫主義推動啟蒙運動的

開展

C.浪漫主義作品深刻的現實反思D.浪漫主義不再強調去抒發

情感

【答案】C

【解析】據材料“試圖用美麗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實“,可知早期

浪漫主義強調以英雄主義和自然主義抒發強烈的情感,而大革命后的

浪漫主義則更多通過現實的反思抒發情感,故選C項;材料只提到浪

漫主義的風格,并沒有涉及題材,排除A項;啟蒙運動的開展推動了

浪漫主義的產生,排除B項;浪漫主義的重要特質就是強調情感的抒

發,排除D項。

5.(2021?四川內江三模?34)下圖是西方繪畫中的母親形象之一,

畫家離家在外,憑著對母親的記憶,把母親描繪在綠色的色調中,充

滿了對母親深深地思念。他給弟弟的信中說:“我原打算用灰色調來畫,

但若不將色彩表現出來,就沒有辦法傳遞某些想法?!边@一作品()

梵高的《母親》

A.追求色彩在情感表達中的效果B.強調了人文主義思想繪畫

內質

C.反映了畫家內心浪漫主義情懷D.體現了行動繪畫不受制約

畫風

【答案】A

【解析】據材料“把母親描繪在綠色的色調中,充滿了對母親深深地

思念”和“我原打算用灰色調來畫,但若不將色彩表現出來,就沒有

辦法傳遞某些想法“,可知作者通過綠色抒發情懷,借助色彩來表達自

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故選A項;材料強調色彩在情感表達中的效果,

與“人文主義思想”無關,排除B項;據材料和畫像可知,這一作品

不符合浪漫主義的特征,排除C項;“把母親描繪在綠色的色調中,充

滿了對母親深深地思念”屬于印象畫派,產生于19世紀70年代,而

行動繪畫是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出現在紐約,50七代風靡美國畫壇

出現并波及歐洲,排除D項。

6.(2021?湖北武漢高中畢業班4月質量檢測?16)1922年,愛爾蘭

小說家詹姆士?喬伊斯出版了《尤利西斯》一書,寫的是一個普通人

生中普通的一天。他拋棄了傳統的語法,將外來詞匯、雙關語、少量

知識和記憶碎片糅合于令人困惑的混亂的敘述中。這種敘述方式

()

A.表達了精神困惑B.批判了社會罪惡

C.抒發了浪漫情懷D.痛斥了種族歧視

【答案】A

【解析】“他拋棄了傳統的語法,將外來詞匯、雙關語、少量知識和記

憶碎片糅合于令人困惑的混亂的敘述中“,體現了主觀性和內傾性特

征,反映了現代主義特征,表達出了精神困惑,故選A項;材料反映

了現代主義特征,表達出了精神困惑,批判了社會罪惡的是現實主義

風格,排除B項;抒發了浪漫情懷的是浪漫主義,材料反映了現代主

義特征,表達出了精神困惑,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涉及到種族歧視

的內容,材料反映了現代主義特征,表達出了精神困惑,排除D項。

7.(2021?江西鷹潭二模?35)該派在哲學上受存在主義的影響,在

政治上受無政府主義的影響,在生活上受縱欲主義的影響,而在文學

上則深受自然主義和自發主義的影響,有阿侖?金斯堡為代表的垮掉

派詩人,代表作是《呼號及其他》。該派()

A.主要采取了傳統的現實主義的手法B.突出強調理性

C.以非理性的原則反叛舊的文學傳統D.語言華麗典雅

【答案】C

【解析】據材料“在政治上受無政府主義的影響,在生活上受縱欲主

義的影響”可知是對現代主義文學的描述,突出的是反傳統、反理性

的特征,以非理性的原則反叛舊的文學傳統,故選C項;材料描述的

是現代主義,并不是現實主義,排除A項;新古典主義強調理性,排

除B項;古典主義語言華麗典雅,排除D項。

8.(2021?廣西高三畢業班4月高考模擬聯考?33)《禿頭歌女》于1950

年在巴黎首演時,引起人們的爭論。此劇描寫了一對典型的英國中產

階級夫婦與他們的朋友之間的無聊對話,隱晦地表述了嚴肅的苦惱,

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是荒誕不經的”觀點。該作品強調()

A.揭露社會問題B.反帝反殖精神

C.集中表現自我D.歌頌人的本能感情

【答案】C

【解析】據材料”描寫了一對典型的英國中產階級夫婦與他們的朋友

之間的無聊對話”可知,《禿頭歌女》具有反傳統、反理性等特征,屬

于現代主義文學作品,故選c項;據所學揭露社會問題屬于現實主義

文學的特征,排除A項;據所學反帝反殖精神屬于20世紀亞非拉地區

文學的特征,排除B項;據所學歌頌人的本能感情屬于浪漫主義文學

的特征,排除D項。

9.(2021?廣東省惠州市高三模擬考試?15)歐美某一時期的文化是

“近代歷史上人們對科學理性、物質主義帶來的異化現象的一次徹底

的檢視和清算,它顛覆了西方資本主義舊的價值理性,以強烈的反叛

精神構建了一個新的文化模式」與這一特征相符合的文學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B.《人間喜劇》

C.《等待戈多》D.《哈姆雷特》

【答案】A

【解析】據材料“它顛覆了西方資本主義舊的價值理性,以強烈的反

叛精神構建了一個新的文化模式”可知,這是浪漫主義文學作品的特

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義小說,故選A項;《人間喜劇》

是現實主義文學,排除B項;《等待戈多》是現代主義荒誕派戲劇,排

除C項;《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排除D項。

10.(2021?天津和平區一模?14)18—19世紀,歐美的浪漫主義作家

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寫“自然”的詩歌和

其他文藝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動物都是人類的

朋友》《自然發怒》等,這些作品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追求。這

一追求是基于()

A.對自然風光的熱愛B.對政治現狀的不滿

C.對理想社會的追求D.對工業文明的擔憂

【答案】D

【解析】“這些作品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追求”,從材料的時間

看是工業革命時期,工業革命對環境的污染,引發作家對人與自然和

諧發展的追求,體現了對工業文明的擔憂,故選D項;“人與自然和諧

發展的追求”,與對自然風光熱愛之間沒有關聯,排除A項;材料強調

作家對人與自然和諧的追求,體現對工業文明的擔憂,沒有涉及對政

治現狀的不滿,排除B項;材料強調作家對人與自然和諧的追求,體

現對工業文明的擔憂,沒有涉及對理想社會的追求,排除C項。

11.(2021?貴州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適應性測試?35)伊拉克文學家福

阿德?提克里利在其代表作《遙遠的歸途》中,通過異化“人與人之

間關系、人與社會之間關系和人與自我之間關系”來表達對伊拉克人

民復雜生存狀態的理解和關懷。下列作品與之屬于同一文學流派的是

()

A.《哈姆雷特》B.《巴黎圣母院》

C.《人間喜劇》D.《等待戈多》

【答案】D

【解析】據材料“表達對伊拉克人民復雜生存狀態的理解和關懷”,《遙

遠的歸途》屬于現代主義文學,《等待戈多》是貝克特的現代主義文學

作品,故選D項;《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的作品,排除

A項;《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義文學,排除B項;《人間喜劇》是現實

主義文學,排除C項。

12.(2021?安徽馬鞍山二模?35)歐洲某一時期的哲學家強調非理性

層面的存在,認為科學清除了宗教存在的理由,也消除了人對世界的

恐懼和崇敬,不認同國家可以通過人為訂立的契約建立起來。與這一

思想相契合的文學作品是()

A.《十日談》B.《西風頌》C.《玩偶之家》D.《老人

與?!?/p>

【答案】B

【解析】由題干中的“強調非理性”、“不認同國家可以通過人為訂立

的契約建立起來”可知,這一時期的哲學家是在對啟蒙運動的理性進

行反思,這種思想在歐洲文學發展史上表現為浪漫主義文學,結合所

學可知雪萊的《西風頌》屬于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故選B項;《十日談》

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反映的是人文主義,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

《玩偶之家》屬于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排除C項;《老人與?!穼儆诂F

實主義文學作品,排除D項。

13.(2021?廣東汕頭二模?14)1834年,法國一部文學作品塑造了這

樣一個人物形象:一個來自外省的本分子弟,在目睹了當時巴黎的社

會真相后,終于決定拋棄自己的良心,循用金錢邏輯與巴黎一一這個

“世紀怪物”一一來斗一斗。由此可推知,該文學作品()

A.重視批判封建社會的黑暗B.表達出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C.鼓動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D.強調揭露現實社會的罪惡

【答案】D

【解析】“目睹了當時巴黎的社會真相”、“循用金錢邏輯”說明19世

紀前期的法國存在著嚴重的拜金主義風氣,這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揭

露和諷刺,屬于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故選D項;1834年的法國已經進

入資本主義社會,不再是封建社會,排除A項;題干中是對現實的金

錢至上的不滿和諷刺,不是對理想社會的憧憬,排除B項;1834年資

產階級的統治還處于上升時期,題干也沒有體現要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排除C項。

14.(2021?浙江衢麗湖三地市高三4月教學質量檢測?24)興起于十

九世紀的某種風格的文學比較廣闊、真實地展示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

面,對現實矛盾的揭示具有相當的深度,如《人間喜劇》《戰爭與和平》

等。該風格的文學發源于()

A.意大利B.英國C.法國D.俄國

【答案】C

【解析】“比較廣闊、真實地展示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現實主義

文學的特點;《人間喜劇》是法國巴爾扎克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

是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都屬于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而批

判現實主義文學發源于法國,故選C項;現實主義文學發源于法國,

而不是意大利,排除A項;現實主義文學發源于法國,而不是英國,

排除B項;現實主義文學發源于法國,而不是俄國,排除D項。

15.(2021?廣東江門一模?16)出生于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謝林認

為,機器不能生長,器官卻可以生長。他鼓勵詩人賦予世界以生命和

精神,用愛慕的同情心來看待世界。下列作品中符合其思想觀點的是

()

A.《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B.《等待戈多》

C.《安娜?卡列尼娜》D.《人間喜劇》

【答案】A

【解析】依據材料定時空:18世紀,材料主旨為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

謝林鼓勵詩人賦予世界以生命和精神,可以判定這是浪漫主義文學,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作品,故選A項;

《等待戈多》是現代主義文學中的荒誕派代表,排除B項;《安娜?卡

列尼娜》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排除C項;《人間喜劇》也是批判

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排除D項。

16.(2021?湖北八市高三3月聯考?16)盛行于20世紀初期的野獸

派繪畫,出現了馬蒂斯等幾位大師級的人物,他們主張用更加平面化

的構圖、暗面與亮面的強烈對比以及純粹的寫實,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作品色彩強烈,力量粗擴,情感奔涌,故而得名“野獸派工這反映

了()

A.時代背景對藝術創作的影響B.城市化引起現代人心靈荒

C.兩次世界大戰帶來巨大創傷D.法西斯勢力正威脅人類安

【答案】A

【解析】野獸派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國盛行一時的繪畫風格,當

時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各種新科技新產品層出不窮,人類生活發生

極大變化,人們需要從精神上尋找一種宣泄的途徑以適應不斷變化的

生活,因此野獸派應運而生,故選A項;城市化自第一次工業革命時

期就開始了,不符合材料中“20世紀初期”這一時間背景,且“心靈

荒蕪”帶來的應是情感的空虛,作品色彩應是灰暗的,排除B項;C

選項強調的是一種負面影響,且時間與材料“20世紀初期”不符,排

除C項;法西斯勢力威脅人類安全主要是在20世紀20年代至二戰結

束,與野獸畫派流行時間不符,排除D項。

17.(2021?四川瀘州二模?34)1844年海涅在《德國,一個冬天的童

話》中通過夢境幻想童話和傳說,描繪了德國的落后面貌。把腐朽分

裂的德意志36個諸侯國比作奇臭無比的36個卷坑,認為德國已病入

膏肓,呼吁人民從睡夢中振奮起來,在地球上建立自由平等的“天國

該作品()

A.體現了現實主義風格的成熟B.反映了德國資本主義的腐

C.促成了德意志帝國走向統一D.有利于人民革命精神的喚

【答案】D

【解析】據材料“呼吁人民從睡夢中振奮起來“可知該作品可能喚醒

人民,即有利于人民革命精神的喚醒,故選D項;據所學海涅的《德

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是浪漫主義代表作,排除A項;據材料“把腐

朽分裂的德意志36個諸侯國比作奇臭無比的36個卷坑”可知該作品

批判的是分裂的德意志而非資本主義,排除B項;據所學促成了德意

志帝國走向統一的是三次王朝戰爭,排除C項。

18.(2021?福建龍巖一模?14)19世紀俄國自然派作家果戈理的《死

魂靈》,通過介紹被買賣的死農奴和即將步入死者名單的底層人民,展

現了俄國農奴艱難的生活現狀。由此可見,19世紀俄羅斯“自然派”

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征是()

A.關注社會現實和普通人B.集中表現自我,手法怪誕

C.主張“回歸自然”反思理性D.注重表現主觀情感和理想

【答案】A

【解析】據材料“展現了俄國農奴艱難的生活現狀”并結合所學可知,

自然派文學屬于現實主義文學的典型特征,注重對花會現實和普通人

的關注,故選A項;集中表現自我,手法怪誕是現代主義文學作品的

特征,排除B項;主張“回歸自然”反思理性是啟蒙思想家的主張,

排除C項;注重表現主觀情感和理想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征,排除D

項。

19.(2021?貴州貴陽一模?35)19世紀,波蘭音樂家肖邦創作的波洛

涅茲舞曲源自貴族沙龍中的伴舞音樂,他繼承了原有舞曲的節奏,克

服追求華麗、缺乏深度的沙龍趣味,賦予了作品悲七宏偉、剛勁有力

的音樂氣質,抒發對祖國、對人民最真華的情感。這反映了肖邦()

A.追求個性化藝術風格B.對腐朽封建貴族文化的抵

C.擅長創作室內樂作品D.在音樂創作中凸顯民族意

【答案】D

【解析】據材料“賦予了作品悲壯宏偉、剛勁有力的音樂氣質,抒發

對祖國、對人民最真華的情感”,可知肖邦音樂富含民族意識、愛國主

義,強調對國家、人民的情感,故選D項;材料強調愛國主義,并不

是個性化,排除A項;肖邦作品繼承了貴族文化中的優點,排除B項;

材料強調肖邦作品風格,并不是演奏場所,無法得知是否為室內樂,

排除C項。

20.(2021?貴族盤州一模?34)某一文學流派描繪?一批俠骨柔腸的

硬漢,他們有海盜、異教徒、被放逐者,大都是高傲、孤獨、倔強的

叛逆者,與罪惡社會勢不兩立,孤軍奮戰與命運抗爭,追求自由,最

后總是以失敗告終。下列作品與之屬于同一文學流派的是()

A.《人間喜劇》B.《巴黎圣母院》

C.《戰爭與和平》D.《等待戈多》

【答案】B

【解析】據材料“俠骨柔腸的硬漢……高傲、孤獨、倔強的叛逆者,

與罪惡社會勢不兩立,孤軍奮戰與命運抗爭,追求自由,最后總是以

失敗告終”可推知這一文學流派強調情感,追尋理想世界,屬于浪漫

主義流派,故選B項;《人間喜劇》屬于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排除A項;

《戰爭與和平》屬于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排除C項;《等待戈多》屬于

現代主義文學,排除D項。

21.(2021?海南海口三模-20)圖1是俄國畫家列賓于1870年至1873

年間創作的一幅油畫,這幅作品體現了()

圖1

A.浪漫主義藝術追求B.環境保護的緊迫性

C.現實主義藝術風格D.自我麻痹消極情緒

【答案】C

【解析】據圖示內容可知,這是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深刻展

現了俄國的社會現實,對勞動人民的悲慘處境寄予深切同情,表達了

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故選C項;浪漫主義注重表現人的感

情,運用鮮明色彩和奔放筆法,強調畫面整體的完整和統一,排除A

項;圖畫反映的是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與環境保護的緊迫性無關,

排除B項;這幅作品體現了纖夫的苦難和悲涼,沒有自我麻痹消極情

緒,排除D項。

22.(2021?陜西榆林四模?34)《二重奏》是法國畫家喬治?布拉克

的作品(如下圖)這幅畫描繪的是音樂家表演二重奏的場景,作者將

人物幾何化為各種方形、圓柱體、圓錐體等,并用平面的色彩分割來

表現這一場面。由此可見,該作品()

A.突出了作者對繪畫的瞬間感受B.體現了浪漫主義美術的魅

C.注重對社會生活的描述與再現D.彰顯了反傳統反理性的特

【答案】D

【解析】將人物幾何化為各種方形、圓柱體、圓錐體等,并且用平面

的色彩進行分割,符合現代主義美術反傳統和反理性的特征,故選D

項;作者對繪畫的瞬間感受是印象畫派,強調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萬

物的“瞬間印象”,排除A項;浪漫主義美術注重表現人的情感,注重

色彩的運用,不拘泥于局部和細節的過分刻畫,排除B項;注重對社

會生活的描述與再現是現實主義美術的特征,排除C項。

23.(2021?四川廣元三模?33)英國畫家威廉?特納(1775—1851)

的畫作沐浴著光線,閃耀著美麗,壯麗炫目,其最佳之作《暴風雪中

的汽船》能使人們感受到大自然最浪漫、最崇高的七麗和宏偉。下列

作品與其風格相符的是()

A.達?芬奇《蒙娜麗莎》B.德拉克羅瓦《向前沖鋒的阿拉伯士兵》

C.米勒《拾穗者》D.莫奈《圣拉扎爾火車站》

【答案】B

【解析】據材料“最浪漫、最崇高的壯麗和宏偉”可知其風格是浪漫

主義,結合所學知識,德拉克羅瓦《向前沖鋒的阿拉伯士兵》是浪漫

主義,故選B項;達?芬奇《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還

未出現浪漫主義,排除A項;米勒《拾穗者》是現實主義文學作品,

排除C項;莫奈《圣拉扎爾火車站》是印象畫派作品,排除D項。

24.(2021?江蘇南京、鹽城二模?13)圖5為米勒的畫作《拾穗者》。

該畫作()

圖5

A.創作于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B.展現了勞動者吃苦耐勞精

C.強調捕捉光和色的瞬間印象D.表達了世人對鄉村生活向

【答案】B

【解析】米勒的拾穗者是現實主義流派的代表畫作,展現了農民的艱

辛與不易,體現了農民吃苦耐勞的精神,故選B項;米勒的拾穗者創

作于1857年,1857年處于法國第二帝國時期,排除A項;強調捕捉光

和色的瞬間印象的是印象派,拾穗者是現實主義風格,排除C項;拾

穗者著重體現農民生活的不易與吃苦耐勞,無法體現世人對鄉村生活

的向往,排除D項。

25.(2021?福建龍巖三模?16)圖1所是為歐洲某繪畫大師著名畫作

《三個樂師》。符合該畫所屬流派特征的是()

圖1

A.注重畫家內心“自我感受”B.體現嚴整典雅的藝術追求

C.突出直覺和想象的作用D.強調客觀再現社會面貌

【答案】A

【解析】觀察圖片可知,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幾何圖形和扭曲的人物形

象,屬于現代主義藝術流派,故選A項;嚴整典雅的藝術追求屬于新

古典主義藝術流派,排除B項;直覺和想象屬于浪漫主義藝術流派,

排除C項;客觀再現社會面貌屬于現實主義藝術流派,排除D項。

26.(2021?遼寧沈陽三模?14)莫奈在創作名畫《睡蓮》時仿佛并不

是一個觀察者和描摹者,而是體驗著自然界豐富的光,進而用心而非

眼去描摹自然世界。與這種創作精神相似的是()

A.《山徑春行圖》B.《女史箴圖》

C.《清明上河圖》D.《五子奪蓮》

【答案】A

【解析】據材料“進而用心而非眼去描摹自然世界”可知,這一創作

精神與東方的山水寫意創作精神極為相似,體現山水寫意的為《山徑

春行圖》,故選A項;《女史箴圖》,描繪了上層婦女梳妝裝扮等日常生

活,具有寫實色彩,排除B項;《清明上河圖》是對汴梁場景的寫實描

繪,排除C項;《五子奪蓮》是民間風俗畫,不具有寫意特征,排除D

項。

27.(2021?全國H卷"超級全能生”高三1月聯考?34)1849年11

月,庫爾貝在路途中看到兩個在路旁打石頭的工人,后來他邀請兩位

貧民到自己的畫室里當模特,并以此創作了《打石工》。但是這幅現實

主義繪畫杰作卻在1855年巴黎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上因將目光聚

焦底層民眾而遭官方主辦者的否定而落選。這主要是因為該作品

()

A.不符合當時社會的主流審美B.如實地描繪了當時社會客

觀現實

C.顛覆了古典和浪漫主義畫派D.在客觀上暴露了當時的社

會弊端

【答案】D

【解析】據材料“因將目光聚焦底層民眾而遭官方主辦者的否定而落

選”可知該作品的創作角度與官方主辦者發生了矛盾,反映了當時的

社會問題,故選D項;據材料“因將目光聚焦底層民眾”可知不是繪

畫審美的問題,是繪畫的主題不被接受,且官方主辦者不能代表社會

主流審美,排除A項;據所學繪畫作品屬于藝術作品,有一定的主觀

意識在里面,不能如實描繪現實,排除B項;據所學現實主義畫派與

浪漫主義畫派有繼承關系,不是顛覆,排除C項。

28.(2021?四川瀘州三模?34)西方近代某繪畫流派脫離了以往藝術

形式對歷史和宗教的依賴,將焦點轉移到純粹的視覺感受形式上,著

重于描繪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為永恒,并將這種科學原理運用

到繪畫中。以下作品符合這一審美的是()

A.《日出?印象》B.《拾穗者》

C.《自由引導人民》D.《蒙娜麗莎的微笑》

【答案】A

【解析】據材料“純粹的視覺感受、自然的霎那景象、科學原理運用

到繪畫中“,結合所學可知,印象派的特點為借助當時光學領域的新成

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強調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

象”,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其中莫奈的《日出?印象》是這一學派的

代表作,故選A項;依所學,米勒的《拾穗者》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作品,排除B項;德拉克拉瓦的《自由引導人民》是浪漫主義文學作

品,排除C項;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作品有《蒙娜麗莎的微笑》,

排除D項。

29.(2021?四川雅安三模?33)圖5是法國畫家華托在1717年所畫

的《舟發西苔島》,他用單色山水作為畫的背景,這正是中國山水畫最

顯著的特點之一。這一畫作()

圖5

A.反映了當時繪畫流派眾多B.是西方繪畫主流形式

C.體現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D.具有現實主義的風格

【答案】D

【解析】據材料“他用單色山水作為畫的背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該畫將美好表面的追去與內在的人性本身的追求統一起來,并不是單

純的討好上層人士單純技巧性、華而不實的,故選D項;材料只提到

一幅畫,并不能說明流派眾多,排除A項;當時繪畫的主流是浪漫主

義風格,排除B項;材料只提到西方與中國繪畫中的相同點,并不能

說明中西文化融合交流,琲除C項。

30.(2021?四川宜賓三模*34)圖6為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洛瓦1830

年創作的一幅油畫。畫面中,自由女神半裸上身在廢墟中前行,頭戴

象征自由和解放的紅色弗里吉亞帽,左手握槍,右手高舉象征自由、

平等、博愛的三色旗。該蚱品()

圖6

A.以寫實手法抨擊現實政治B.突出對光與色效果的追求

C.抒發了對理想世界的憧憬D.帶有強烈的悲傷壓抑情調

【答案】C

【解析】據上圖和材料“頭戴象征自由和解放的紅色弗里吉亞帽,左

手握槍,右手高舉象征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可知該圖為具有

浪漫主義風格的《自由引導人民》,表達了對革命的熱情和未來的追求,

故選C項;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以寫實手法抨擊現實政治,排除A項;

印象派突出對光與色的追求,排除B項;現代主義作品帶有強烈的悲

傷壓抑情調,排除D項。

31.(2021?西南三省三?!?+3+3”高考備考診斷性聯考二-35)近

代歐洲某一時期社會流行“中國風”,仰慕中國文明。當時,歐洲的畫

家繪有兩幅畫作(如圖6),題名為“中國皇帝春耕”(左圖)和“中國

皇后采?!保ㄏ聢D)這兩幅畫的藝術風格是()

圖6

A.表現理性、明晰、均衡的新古典主義B.捕捉光影與色彩變幻瞬間

的印象主義

C.線條簡單、用色明亮、突出的野獸派D.充滿奇幻、詭異、夢境的

超現實主義

【答案】A

【解析】新古典主義注重古典藝術的完整、雕刻版的造型,追求典雅、

莊重、和諧,同時堅持嚴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輪廓,與圖中的繪畫風格

相符,故選A項;印象派是20世紀出現的,排除B項;野獸派是20

世紀出現的,排除C項;超現實主義也出現于20世紀,排除D項。

32.(2021?江西南昌二模?35)溫斯洛?霍默是19世紀下半葉最重

要的美國畫家,他開創一種美國特色鮮明、既現代又古樸的畫風。下

圖是他的代表作《Mend-ingthenets(修補魚網)》。這幅作品的風格是

A.現實主義B.現代主義C.浪漫主義D.印象主

【答案】A

【解析】“修補魚網”呈現的是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再據材料“19世紀

下半葉,,這一時間信息并結合所學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可知,

其風格為現實主義,故選A項;現代主義產生于20世紀,與材料時間

不符,排除B項;浪漫主義產生于19世紀上半期,19世紀中期以后的

主流是現實主義,排除C項;印象主義雖產生于19世紀后半期,但其

特點是強調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不符合題意,排

除D項。

33.(2021?湖南衡陽一模?16)美國音樂學者泰德?利比在評價某部

音樂作品時說:“這首曲子把18世紀交響曲的理想帶入其理論的最高

境界,與其說是革命之作,不如說是傳統之登峰造極J以下作品與之

風格接近的是()

A.《老人與?!稡.《自由引導人民》

C.《伏爾加河上的纖夫》D.《天鵝湖》

【答案】B

【解析】“這首曲子把18世紀交響曲……”,18—19世紀是歐洲音樂由

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階段,《自由引導人民》是典型的浪漫主義

作品,故選B項;《老人與?!肥乾F實主義,排除A項;《伏爾加河上

的纖夫》是現實主義,排除C項;《天鵝湖》是民族樂派代表作,排除

D項。

34.(2021?新疆烏魯木齊二模?35)《亞威農少女》被認為是西方藝

術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標志著立體主義的誕生。所有的背景和人

物形象在色彩運用上夸張而怪誕,對比突出而又有節制,給人很強的

視覺沖擊力。對這種創作風格表述正確的是()

A.追求深入挖掘人類感情世界B.注重表達心靈的迷惘痛苦

C.強調描繪的準確性和客觀性D.勾勒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答案】B

【解析】據材料“所有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在色彩運用上夸張而怪誕,

對比突出而又有節制,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可知屬于畢加索的現

代主義美術作品,現代主義美術注重表達心靈的迷惘痛苦,故選B項;

浪漫主義追求深入挖掘人類感情世界,排除A項;現實主義強調描繪

的準確性和客觀性,排除C項;超現實主義勾勒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排除D項。

35.(2021?湖南長郡十五校高三第二次聯考?16)圖5為西班牙著名

畫家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控訴了20世紀30年代德國法西斯濫殺無

辜的血腥暴行。該作品體現了()

圖5《格爾尼卡》

A.中西之間繪畫風格的相互交融B.工業革命后社會的劇烈變

C.藝術審美與史料價值的統一D.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融

【答案】C

【解析】該作品夸張、抽象的藝術手法使得其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

值,同時又揭示了德國法西斯的暴行,具有一定的歷史史料價值,故

選C項;《格爾尼卡》屬于西方現代主義繪畫作品,并未吸收中國畫的

成分,排除A項;該作品控訴得是德國法西斯的暴行,而非工業革命

后社會的劇烈變革,排除B項;該作品具有夸張、抽象、變形的特點,

并不符合現實主義寫實的藝術手法,排除D項。

36.(2021?天津南開區一模?13)下圖為梵高于1889年創作的繪畫

作品《星月夜》,對其所屬流派風格描述最準確的是()

A.突出理性,畫面和諧B.抒發個性,色彩明快

C.注重表現社會現實生活D.反傳統反理性表現抽象

【答案】B

【解析】梵高《星月夜》是印象畫派的代表作之一,其特點是抒發個

性,色彩明快,故選B項;突出理性,畫面和諧是新古典主義畫派的

風格,排除A項;注重表現社會現實生活是現實主義畫派,排除C項;

反傳統反理性表現抽象是現代主義畫派,排除D項。

37.(2021?湖南常德一模?16)圖3是西班牙畫家達利1931年創作

的一幅畫,向人展示的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靜,沒有人影,也沒有鳥獸。

在一片荒涼的曠野上,只有幾個軟綿綿的鐘表,或掛在枯枝上,或擺

在桌臺上,或擱在一個不明物上。該作品()

圖3《永恒的回憶》

A.體現了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B.強調捕捉光色的“瞬間印

象”

C.借夸張手法表達對理性王國失望D.揭示了西方社會的精神危

【答案】D

【解析】由“死一般的沉靜”、“沒有人影,也沒有鳥獸”、“只有幾個

軟綿綿的鐘表,或掛在枯枝上,或擺在桌臺上,或擱在一個不明物上”

可知,這幅繪畫作品具有反傳統、非理性的色彩,屬于現代主義繪畫,

這西方社會精神危機的體現,故選D項;由“軟綿綿的鐘表”可知這

不是現實主義的風格,排除A項;這幅畫是現代主義風格,不屬于印

象派繪畫,排除B項;借夸張手法表達對理性王國失望是浪漫主義繪

畫的風格,不符合題干“1931年”這一時間,排除C項。

38.(2021?浙江寧波“十校”高三3月聯考?19)有學者認為:“法

國大革命的最大特點是不妥協,這和法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法國人

喜歡設定目標,為追求目標而決不妥協,每一個人、每一個派別都堅

信自己完全正確,不能容忍其他意見,革命派這樣,反革命派也是這

樣,因此妥協就不可能下列作品中能夠反映法國大革命“不妥協”

的是()

A.《堂吉訶德》B.《自由引導人民》

C.《高老頭》D.《巴黎圣母院》

【答案】B

【解析】《自由引導人民》是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以1830年法國七月

革命為背景而創作的油畫,表現出了革命者高漲的革命熱情和毫不畏

懼的英雄氣概,與法國大革命“不妥協”相符合,故選B項;《堂吉訶

德》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人文主義作品,與材料不

符,排除A項;《高老頭》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作品揭露了資

本主義世界中人們的金錢關系,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巴黎圣母院》

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作品,作品刻畫了中世紀的法國人民與教會、宮廷

斗爭的社會情況,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

39.(2021?河南六市一模?35)下圖為羅丹雕像《思想者》,塑造了

一個強有力的勞動男子,他低頭沉思,在為人類一切煩惱冥想。這一

作品()

A.強調素描的完整性和準確性B.具有現實主義風格

C.體現了工業化時期繪畫藝術D.強烈主張個性抒發

【答案】B

【解析】由“強有力的勞動男子,他低頭沉思”可知這幅雕塑手法是

寫實的,是在描述現實生活中的勞動者,具有現實主義的色彩,故選B

項;《思想者》是一幅雕塑,不是素描作品,排除A項;《思想者》是

一幅青銅雕塑,不是繪畫作品,排除C項;《思想者》是一幅寫實手法

的雕塑作品,所以不主張個性抒發,排除D項。

40.(2021?江蘇蘇錫常鎮一模?13)19世紀人們普遍對物體色彩有了

新的認識:同一光源,在清晨和傍晚不同的時間,也會在物體上產生

不同的色彩影響,光和大氣隨時都在流動、變化。圖4作品中符合這

一“新的認識”的是()

【答案】C

【解析】材料強調該畫派強調光線和色彩的關系,符合19世紀印象派

的特點,第三幅作品是印象派代表作《日出.印象》,故選C項;第一

幅圖為新古典主義作品《馬拉之死》,排除A項;第二幅圖為浪漫主義

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排除B項;第4幅圖為現代主義立體派代表

作《格爾尼卡》,排除D項。

41.(2021?廣東廣州一模?15)20世紀初,西方出現了一種新的藝術

流派,下圖是該藝術流派的代表作之一。這類作品()

《帶胡須的蒙娜麗莎》

A.表現了空虛反叛的精神B.豐富了理性主義的內涵

C.抒發了浪漫詩意的情懷D.注重了畫面的嚴整和諧

【答案】A

【解析】據"20世紀初”及作品名稱《帶胡須的蒙娜麗莎》可知,該

作品渺視傳統、無視約束,反傳統反理性,是西方現代社會精神生活

方面的真實寫照,故選A項;現代主義畫派反對理性主義的壓制和傳

統的束縛,排除B項;浪漫主義繪畫風格抒發浪漫詩意的情懷,排除C

項;現代主義畫派的畫面不注重嚴重和諧,排除D項。

42.(2021?湖北九師聯盟高三2月新高考聯考-16)霍安?米羅(1893

年?1983年)是西班牙著名畫家。其繪畫作品十分重視色彩、線條、

結構等視覺因素,形式完美。在他早期作品中直接以他青少年時代的

生活作為想象來源,如下圖《耕過的農田》。米羅代表的藝術流派()

《耕過的農田》

A.抒發了作者的浪漫情懷B.強調作品的現實主義原則

C.注重了色彩變化的效果D.表達了自我夢幻般的想象

【答案】D

【解析】據材料“1893年?1983年”“他早期作品中直接以他青少年

時代的生活作為想象來源”可知,霍安?米羅是20世紀的畫家,他的

作品多以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生活作為基礎想象出來的,結合觀察其作

品《耕過的田》,畫面上景物不規則的排列,且物體被分割成小塊,屬

于現代主義繪畫流派,重視表達自我,故選D項;抒發浪漫情懷是浪

漫主義繪畫的特征,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強調作品的現實主義原

則是現實主義繪畫特征,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注重色彩變化的效

果屬于印象畫派的特征,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43.(2021?江西吉安高三上學期期末?22)下圖為1855年法國畫家

米勒完成的作品《嫁接樹木的農夫》,畫面中農夫、妻子與嬰兒的人物

關系、色彩關系、油畫技法,都顯得自然質樸,平實親切,傳達出一

種親和的家庭氣氛。該作品()

A.注重表現人的精神寄托B.表達了社會生活的真實情

C.突出畫面的嚴整與和諧D.體現了畫家創作的獨特個

【答案】B

【解析】依據材料,法國畫家米勒的作品《嫁接樹木的農夫》中,農

夫、妻子與嬰兒的人物關系、色彩關系、油畫技法都自然質樸,平時

親近,體現了現實主義風格,故選B項;《嫁接樹木的農夫》刻畫的社

會生活中的現實場景而非表現人的精神寄托,排除A項;畫面的嚴整

與和諧是新古典主義繪畫的特點,而材料畫作體現現實主義風格,排

除C項;材料畫作屬于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注重刻畫社會現實而非展

現畫家個性,排除D項。

44.(2021?新疆烏魯木齊一模?24)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繪畫巨匠

高更的代表作《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是對他

一生怪誕離奇,熱衷于自然,卻又漂泊流離的典型反映。他的作品屬

于()

A.浪漫主義B.現實主義C.印象畫派D.現代主

【答案】C

【解析】由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繪畫巨匠、"熱衷于自然,卻

又漂泊流離”可知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出現了

遠離政治世俗,醉心于描繪大自然的印象畫派,故選C項;浪漫主義

強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興起于18世紀,排除A項;現實主義強調社

會現實,揭露社會矛盾,排除B項;現代主義興起于20世紀,盛行于

一戰后,排除D項。

45.(2021?安徽合肥一模?24)《梅杜薩之筏》是法國畫家籍里柯1819

年創作的油畫,以真實的海難事件為題材,反映由于法國政府的過失,

梅杜薩號在非洲海岸觸礁沉沒的事件。畫家把事件展開在筏上僅存者

發現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刻畫了遇難者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

種情狀,他們正在把最健壯的一個人推到高處去揮舞衣衫。該作品

()

A.體現了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

B.強調捕捉光和色之下事物的“瞬間印象”

C.流露出憤怒、絕望、悲觀的復雜心理

D.反映了對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失望

【答案】D

【解析】《梅杜薩之筏》屬于浪漫主義繪畫,”由于法國政府的過失,

梅杜薩號在非洲海岸觸礁沉沒的事件”暴露了無能的法國政府的弱點,

從而使它帶有強烈的政治引喻,即對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失望,

故選D項;《梅杜薩之筏》屬于浪漫主義繪畫,而非批判現實主義繪畫,

排除A項;《梅杜薩之筏》屬于浪漫主義繪畫,而非印象派繪畫,排除

B項;遇難者們雖備受煎熬,但仍“把最健壯的一個人推到高處去揮舞

衣衫”,表達的是一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而非絕望的心理,排除C

項。

46.(2021?湖南新高考適應性測試?16)法國畫家庫爾貝(1819?1877

年)曾說:“為了畫出真實,畫家的眼睛應該盯著現時,他應該用眼睛

來看事物,而不是用項背J下列與庫爾貝觀點相近的是()

A.畫家應注重表現而不是再現B.文學應表達幻想和渴望

C.作家要像歷史學家那樣工作D.音樂的真諦是抒發感情

【答案】C

【解析】據材料“為了畫出真實,畫家的眼睛應該盯著現時,他應該

用眼睛來看事物,而不是用項背”強調了畫家要關注現世,理性分析,

再現真實,故選c項;據材料“為了畫出真實”可知強調對事物的再

現,排除A項;材料中的要求是針對畫家的藝術創作,而非文學或音

樂,排除B.D項。

47.(2021?安徽淮北一模?24)圖2為梵高的繪畫作品《星月夜》,

對其所屬流派風格描述最準確的是()

圖2

A.采用變形和抽象表現手法B.特別強調畫面的整體統一

C.用主觀感受塑造客觀現象D.展現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答案】C

【解析】該作品體現了印象主義的特點運用光線和色彩強調“主觀感

受”,故選C項;采用變形和抽象表現手法是現代主義美術特點,排除

A項;強調畫面的整體統一是浪漫主義美術的特點,排除B項;展現普

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是現實主義美術特點,排除D項。

48.(2021?華中師大一附中高考押題卷?34)19世紀的歐洲音樂呈多

元而豐富的發展態勢。出現圖中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各國()

A.各異的文化傳統B.國家經濟發展程度不同

C.意識形態的差異D.處于不同歷史階段

【答案】D

【解析】19世紀,音樂呈現很強的民族性趨勢,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