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版(2024)選擇性必修2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878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躡履相逢迎逢迎:迎合別人的心意B.吾獨向黃泉黃泉:指陰間C.恨恨那可論恨恨:憤恨到極點D.作計乃爾立乃爾:就這樣2、下列加點詞活用情況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群賢畢至,少長咸集B.當其欣于所遇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3、下列對課文中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禊事:古代習俗,于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國魏以后固定為三月三日),臨水洗濯以祓除不祥。實際上,這是古人的一種游春活動。B.暮春:春季的最后一個月。古人把四季中每個季節的三個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區分。如“孟夏”就是夏季的第一個月。C.“歲在癸丑”中的“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古人常用“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環相配來表示年的次序。這種方法不能用來表示月和日的次序。D.“齊彭殤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相傳彭祖高壽,在中國文化里,彭祖也就成了長壽的代名詞。4、選出與“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B.磔磔云霄間C.此世所以不傳也D.余是以記之5、與“頃之,持一象笏至”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三五之夜,明月半墻B.先妣撫之甚厚C.兒之成,則可待乎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評卷人得分二、其他(共6題,共12分)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2)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3)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
(4)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寫出其含義。
(1)于嗟鳩兮,無食桑葚____________
(2)士之耽兮,猶可說也____________
(3)淇則有岸,隰則有泮____________8、寫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
(1)秋以為期____________(2)泣涕漣漣____________
(3)總角之宴____________9、理解下面句子中畫線句的潛臺詞。小妞媽!我還餓!王利發唉!①出去吧!鄉婦走吧,乖!小妞不賣妞妞啦?媽!不賣啦?媽!鄉婦②乖!(哭著,攜小妞下)10、《擬行路難(其四)》中,“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想說明什么哲理?11、在《蜀相》中,杜甫稱贊諸葛亮的功業,那你最佩服和崇敬諸葛亮的哪一方面?評卷人得分三、古代詩歌閱讀(共5題,共10分)12、登快閣黃庭堅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了卻”二字,渲染出了詩人辦完公事后如釋重負的歡快心情,與“快閣”之“快”暗相呼應。B.詩人登上快閣,在晚晴余輝里倚欄遠眺,“倚晚晴”三字不僅傳神地寫出了詩人的情態,也為下句的描寫做了鋪墊。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為知音;這句話是說友人遠離,自己早已沒有彈琴的興致。D.詩人即使見到美酒,眼中也不會流露出喜悅之色,一個“橫”字傳神地勾勒出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神情。13、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選出對這首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A.首聯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至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見”,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B.頷聯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C.頸聯由頷聯虛寫客至轉入實寫待客。詩中的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我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疚,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D.全詩風格看似安閑恬靜,其實充滿悲意。詩人通過描寫客至,旨在突出內心的苦悶寂寞。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和答元明黔南贈別①黃庭堅萬里相看忘逆旅,三聲清淚落離觴。朝云②往日攀天夢,夜雨何時對榻涼?朝云②往日攀天夢,夜雨何時對榻涼?急雪脊令③相并影,驚風鴻雁不成行。急雪脊令③
【注】①元明:黃大臨;黃庭堅長兄,字元明。紹圣二年(1095)黃庭堅被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長兄黃大臨萬里相送,二人分別后黃庭堅作此贈別詩。②朝云:化用楚襄王夢見神女的故事,隱寓自己往日的抱負只如登天之夢,已經破滅。③脊令:鳥名,即鹡鸰。
本詩的頸聯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相并影,驚風鴻雁不成行。15、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列各題。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賓至杜甫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客至》首聯寫詩人住所周圍綠水環繞,日日鷗鳥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愜意和無人相依的寂寞心情,為下文表達客至的喜悅營造氛圍,景中含情。B.《客至》頷聯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C.《賓至》“老病人扶再拜難”寫自己老病,需人攙扶,不能盡禮,在致歉中隱含著詩人有客而來的喜悅。D.《賓至》一寫客,一寫己,在表現客人身份尊貴的同時,也表現出詩人的清高。(2)主人對“客”和“賓”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態度?試分別結合兩首詩的尾聯簡要分析。1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下列問題。詠懷古跡(其五)杜甫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①,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②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注]①紆籌策:曲折周密地展運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對這首詩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時空共說,筆力雄放,凸顯諸葛亮名滿寰宇、萬世不朽的形象。B.頷聯概括了諸葛亮的才能、功績,贊揚他如鸞鳳高翔,獨步云霄。C.頸聯用典,通過與伊尹、呂尚、蕭何、曹參等功臣比較,來盛贊諸葛亮的才能。D.全詩除“遺像”句是詠古跡外,余句皆以抒情為主,情感跌宕起伏。(2)從主題、表達方式等角度比較分析本詩與《蜀相》的異同。評卷人得分四、情景默寫(共2題,共1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回顧了“五丁開山”的傳說。
(2)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摹寫行人艱難行走的情態,側面表現蜀道的艱險。
(3)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感嘆的方式收束對蜀道艱險的描寫,轉入后文對人事的關注。18、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詩經?氓》中,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亮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詩經?氓》中以“_______,_______”兩句回憶當年戀愛時的情景;這與成語“青梅竹馬”的意境相仿。
(3)《詩經?氓》中寫婚后女子多年承受勞苦,以“_______,_______”兩句突出她每天早起晚睡;沒有一天不是這樣的。
(4)《離騷》中寫詩人堅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縱然死一萬次也絕不后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離騷》中用鳥不合群來比喻說明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
(6)蘇軾在《赤壁賦》中通過側面描寫表現洞簫聲的凄切婉轉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五、寫作題(共1題,共7分)19、魯迅先生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說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文學作品會通過對立和沖突,將美好的事物毀滅,展現動人心魄、撼人心靈的美感。請以《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個人物為例,談談你對悲劇美的理解。要求:結合作品內容分析。150字左右。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A【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中古今異義詞語的能力。古今異義包括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感情色彩變化等。在解釋古今異義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結合具體語境分析。本題A項,“躡履相逢迎”中“逢迎:迎合別人的心意”解釋錯誤,這句話的意思是“(趕緊)穿上鞋子就出來迎接”,在這里“逢迎”解釋為“迎接”。
故選A。2、A【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
A.“賢”;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賢才,賢能的人。
B.“欣”;意動用法,對感到高興,以為欣。
C.“美”;以為美,認為美。
D.“師”;以為師。
故選A。3、C【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C.“這種方法不能用來表示月和日的次序”錯誤。這種方法也能用來表示月和日的次序。
故選C。4、D【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例句和D項都是賓語前置句;A項為“以小舟夜泊”名詞作狀語,C項為“此也”判斷句,B項為“磔磔(于)云霄間”介詞短語后置。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5、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虛詞用法和意義的能力。
例句的“之”為音節助詞。
A.為結構助詞;的。
B.為代詞;她。
C.為助詞;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D.為音節助詞。
故選D。二、其他(共6題,共12分)6、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用來。“騁”,開暢;舒展。“極”,窮盡。“信”,實在。
(2)“固”;本來就。“一”,意動用法,把看作一樣。“齊”,意動用法,把看作相等。“為”,是。
(3)“事”;指耕種之事。“疇”,田地。“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為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農人以春及告余,將于西疇有事”。
(4)“聊”,姑且。“乘化”,順隨自然。“化”,造化,指自然。“歸盡”,到生命的盡頭。“奚”,疑問代詞,什么。【解析】(1)借以縱目觀賞;開暢胸懷,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極大的樂趣,實在令人快樂呀。
(2)就知道把死與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虛妄之談。
(3)農夫把春天到了這件事告訴我;將要到西邊的田里去春耕。
(4)姑且順隨自然的變化,走到生命的盡頭,樂天安命,還有什么可疑慮的呢?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通假字現象的理解能力。
(1)“于嗟鳩兮;無食桑葚”的意思是“噓噓那些斑鳩兒,別把桑葚吃嘴里”。無,同“毋”,不要。
(2)“士之耽兮;猶可說也”的意思是“男人若是戀上你,要丟便丟太容易”。說,同“脫”,擺脫;脫身。
(3)“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的意思是“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泮,同“畔”,邊、岸。【解析】①.無,同“毋”,不要②.說,同“脫”,擺脫、脫身③.泮,同“畔”,邊、岸8、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把秋天當作娶親的日期。以為:把當作。
(2)句意:眼淚簌簌掉下來。涕:眼淚。
(3)句意:少時多歡樂。宴:快樂。【解析】①.把當作②.眼淚③.快樂9、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潛臺詞是指在某一話語的背后,所隱藏著的那些沒有直接、明白表達出來的意思。品讀潛臺詞,可以透過人物的表層語言,挖掘人物隱藏在靈魂深處的珍品或污垢,從而準確的把握人物形象。相關的語境是常四爺出于同情,施舍給她們一碗面,現在常四爺被抓了,不會再有人給小妞一碗面了,王利發的臺詞“出去吧”就暗含了這層意思。在這種情況下,小妞的媽媽只能催促小妞快走,面對小妞的問話,媽媽沒有正面回答,特別是對“賣不賣”這個問題,媽媽既不忍說賣,也不能說不賣,只好不作回答。【解析】①給你們爛肉面的人被抓走了,沒人再給你們了!②乖孩子,別問媽這個問題了,媽沒法回答你!10、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現手法及情感態度的能力。
這句話的意思是: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樣,人生貴賤窮達是不一致的。詩歌開篇便寫水瀉地面,四方流淌的現象。既沒有波濤萬頃的壯闊場面,也不見澄靜如練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現象里,詩人卻頓悟出了與之相似相通的某種人生哲理。作者運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興手法,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不同處境下高低貴賤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因此起首兩句,通過對瀉水的尋常現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實社會里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詩人借水“瀉”和“流”的動態描繪,造成了一種令讀者驚疑的氣勢,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由于激憤不平而一瀉無余的悲憤抑郁心情。【解析】運用比喻手法。作者以“水”喻人,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起首兩句,通過對瀉水的尋常現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實社會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容;進行個性化解讀的能力。
《蜀相》中杜甫稱贊諸葛亮“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
考生可以從中選擇一個角度來寫,也可以憑借自己對諸葛亮的了解給出其他答案。不過一定要符合諸葛亮的人物特征。可以崇拜他的“忠”,也可以崇拜他的對天下形式的大局觀,也可以崇拜他對人心的了解和掌握、對人能力的合理利用,也可以崇拜他的責任和執著。然后舉出相應事例來論證。【解析】我最佩服諸葛亮的雄才大略。諸葛亮上知天文,下識地理,料事如神,在劉備三顧草廬時,按當時的局勢就能布出三分天下戰略目標,是古代中鳳毛麟角的頂尖智者之一。借東風、排八卦陣、草船借箭讓無數智者自嘆不如。三、古代詩歌閱讀(共5題,共10分)12、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詩歌內容;鑒賞詩歌藝術手法的能力。
D.“即使見到美酒;眼中也不會流露出喜悅之色”錯誤,頸聯寫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憂了。句中“青眼”運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愛,詩人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故選D。13、D【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綜合賞析能力。
D.“旨在突出內心的苦悶寂寞”賞析錯誤;不是苦悶,是老朋友來訪的愉悅。
故選D。
《客至》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詩前兩句描寫居處的景色,清麗疏淡,與山水鷗鳥為伍,顯出與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寫有客來訪的欣喜以及誠懇待客,呼喚鄰翁對飲的場景。全詩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渾成,一線相接,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膩逼真,表現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14、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能力。
賞析詩句;首先要指出詩句運用的表達技巧,然后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詩句是如何運用該表達技巧的,最后指出詩句運用該表達技巧有什么表達效果,或者抒發了什么情感。
仔細閱讀頸聯“急雪脊令相并影;驚風鴻雁不成行”,這是寫景,出句寫大雪紛飛中,但見鹡鸰鳥相互依傍,同時也是喻兄弟患難與共,這是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對句則寫驚風中,大雁離散失群,飛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就寫景而言,這一聯是賦筆,但賦中有比,同時從睹物興懷而言,則又是象中有興。詩人眼前的風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嘆自己境遇的險惡;兄弟的離散,所以將雪稱作“急”,風稱作“驚”,正反映了詩人觸景所生之情,運用的手法是觸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中所寫的“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墻”,正為黃庭堅所借鑒。這一聯用典貼切,形象生動。對比鮮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寫照,又反襯出兄弟離散的哀傷。本題作答時,圍繞觸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比喻和對比三種手法,結合詩句具體內容進行分析組織答案即可。【解析】①頸聯觸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與“驚風”凸顯眼前的風雪交加之景,使詩人感嘆自己境遇的險惡、兄弟的離散,正反應了詩人觸景所生之情。②運用比喻,大雪紛飛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鳥,恓惶的鴻雁來比喻兄弟患難與共。③運用對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寫照,又反襯出兄弟離散的哀傷。15、略
【分析】【詳解】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C.“隱含著詩人有客而來的喜悅”錯誤。“再拜”可見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一個“難”字明顯表現出詩人年邁多病,不勝應酬之苦的不悅。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客至》中;“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意思是:若肯與隔壁的老翁一同對飲,就隔著籬笆將他喚來!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描寫,細膩逼真。可以想見,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從中可以看出,對于朋友的到來,作者極為熱情,非常高興。
《賓至》中,“不嫌野外無借給,乘興還來看藥欄”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這野外沒有好酒好菜,以后高興時還可以來看看我的小園里芍藥花開。詩人特致歉意,兼邀貴客重來。詩人說:如果不嫌“野外”“供給”菲薄,還望“乘興”再“來看”花。這是客套話,也有送客之意。嘲諷之意,隱約可見了。再結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難”“漫勞車馬駐江千”可知,詩人品性高潔,對前來的貴賓敬而遠之。【解析】(1)C
(2)《客至》尾聯寫主客對飲興致漸濃,并招呼鄰翁助興,這一細節描寫細膩逼真,突出場景的歡快熱烈,表現了主人對客人的熱情;
《賓至》尾聯寫希望貴賓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再來看花,既表達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辭客氣,流露出詩人的清高性格,表現了主人對貴賓的敬而遠之。16、略
【分析】【詳解】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思想情感、表達技巧等的能力。
D.“余句皆以抒情為主”錯誤;全詩除“遺像”句是詠古跡外,余句皆以議論為主,而非“抒情”。
故選D。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表達方式的能力。
主題:本詩“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凸顯諸葛亮名滿寰宇;萬世不朽的形象;“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對其豐功偉績作出高度的評價;“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評價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膽略;“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并對諸葛亮凄涼的身世、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由此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顛沛流離的身世之感,抒發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蜀相》詩借游覽古跡,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借對諸葛亮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抒發了自身的仕途失意悲哀。
表達方式:本詩“宗臣遺像肅清高”進入祠堂,瞻望諸葛遺像,不由肅然起敬,遙想一代宗臣,高風亮節,更添敬慕之情。此句是詠古跡抒情,其余七句均是議論,“諸葛大名垂宇宙”評價諸葛亮名垂千古;“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評價諸葛亮的才能、功績;“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評價其抱恨終身,英雄未遂平生志。不僅議論高妙,而且寫得極有情韻。《蜀相》頷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寫景,表現出武侯祠內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頸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議論,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贊揚其才能和忠心;尾聯抒情,“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表達了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解析】(1)D
(2)主題:相同之處,都借吟詠諸葛亮,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雄才大略、豐功偉績的稱頌,對其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不同之處,本詩側重表現諸葛亮的才智膽略,而《蜀相》吊古傷己,在稱頌諸葛亮同時,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表達方式:相同之處,都有議論抒情。不同之處,本詩除“遺像”句是詠古跡抒情外,余句皆以議論為主。而《蜀相》頷聯寫景,頸聯議論,尾聯抒情。四、情景默寫(共2題,共16分)17、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默寫識記的能力。要求考生課下多讀名篇,提高自己的語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氯氣瓶閥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數字信號處理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探索營養奧秘》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旋轉窯垃圾焚燒爐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掛墻/窗夾式浴室換氣扇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壁掛式殺菌空氣凈化器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噴干烏龍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化學工程項目建設流程》課件
- 2025至2030年中國餐飲用調味包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配花材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4北京首師大附中初二(下)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供水管道施工方案
- 醫療器械研究預測報告2025-2028年
- 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課件-2024-2025學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政府專職消防隊滅火救援理論基礎
- 中職高教版(2023)世界歷史-第11課-近代職業教育的興起和發展【課件】
- 2025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3月聯合測評(T8聯考)地理試卷(河北版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三乙二醇單甲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雨污水管道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 中國民族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云南大學
- 肝功能檢查的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