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其次單元人間大愛6藤野先生課題藤野先生課時支配2課時授課人教學目標學問與技能1.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把握回憶性散文的基本特點。
2.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3.揣摩文章冷峻、犀利、幽默的語言風格。過程與方法1.通過閱讀課文,為文章劃分段落、層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通過概括魯迅與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例,把握藤野先生這一人物形象。
3.通過對語句的賞析,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情感、看法與價值觀體會魯迅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以使祖國強盛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學重難點重點1.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題。
2.厘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難點1.學習通過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打算課文朗讀音頻、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第1課時教學步驟師生互動設計意圖情景導入宏大的文學家魯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憶了兩位恩師,一位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老先生壽鏡吾,大家還記得壽鏡吾先生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嗎?
(明確:是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是一位拿著戒尺,看似嚴厲,實則慈愛的老先生。)
除了壽鏡吾老先生,令魯迅終生難忘的還有魯迅在日本仙臺學醫時的老師,他是誰?魯迅為什么會懷念一位日本老師呢?魯迅對他究竟懷有怎樣的感情呢?今日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藤野先生》。以《從百草
園到三味
書屋》引出
文題。基礎梳理作者介紹
1.學生共享自己搜集到的關于魯迅的資料。
2.老師用PPT展示魯迅的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02年去日本學醫,后從事文藝工作,致力于變更國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魯迅的作品凝練、簡潔、頓挫而又令人回味無窮。在思想上,其作品既是深刻的理性思維的結晶,又飽含著烈火燃燒般的炙熱忱感。魯迅作品的永恒價值,還表現在對偽君子及社會丑惡現象冷峻的批判上。代表作品有小說集《呼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等等。簡要了解魯
迅及其作品。背景探尋
本文選自《朝花夕拾》(《魯迅全集》其次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1902年,魯迅到日本留學,先入東京弘文學院速成班學習日語。1904年入仙臺醫學特地
學校學醫,在此期間結識了藤野先生,并與其建立了深厚的情意。后棄醫從文,希望從變更國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多年后,魯迅在反動軍閥和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離開北京,去往廈門。1926年10月12日,魯迅在廈門高校寫下這篇文章,作為對藤野先生永久的懷念。
字詞歸納
PPT展示,檢查學生的字詞預習狀況,幫助學生再次梳理字詞。
畸形(jī)不遜(xùn)緋紅(fēi)發髻(jì)蘆薈(huì)挾著(xié)驛站(yì)訓誨(huì)芋梗湯(yùgěng)杳無消息(yǎo)油光可鑒(jiàn)抑揚頓挫(cuò)
①瞥見:一眼望見。
②掌故:關于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傳聞或故事。文中指學校里過去發生的一些事情。
③畸形:生物體某部分發育不正常。
④落第:原指科舉時代應試不中。文中指考試不及格。
⑤凄然:形容哀痛。
⑥客死:死在異國他鄉。
⑦托辭:找借口。
⑧訓誨:教訓;教育。
⑨不遜:高傲無禮。遜,虛心。
⑩詰責:責問。
?油光可鑒:文中是說頭發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鏡子一樣可以照人。鑒,照。
?抑揚頓挫:(聲音)凹凸起伏和停頓轉折。
?深惡痛疾:厭惡、痛恨到了極點。疾,痛恨。介紹寫作
背景,幫助
學生理解
課文內容。
引導學生
認識、理解
課文中的
生字、生詞。整體感知(一)文章內容
1.老師播放課文錄音。學生細致聽讀,給生字詞注音,并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
2.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思索如下問題(PPT展示):
(1)在這篇回憶性散文中,作者所寫的事情都發生在哪里?請找出文中表明地點轉換的語句。(學生邊讀邊勾畫相關詞句,思索作答,老師明確)
東京———仙臺———離開仙臺后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我就往仙臺的醫學特地學校去”“我離開仙臺之后”
(2)依據地點轉換,可以把全文分為哪幾個部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內容。(學生思索作答,老師明確)
依據地點轉換,可以把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和感受,交代“我”去仙臺的緣由。
其次部分(第4~35段):寫“我”在仙臺學醫的生活,回憶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
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離開仙臺以后,“我”對藤野先生的深切懷念。
(3)本文構思奇妙,采納了敘事線索與情感線索雙線并行的結構。那么本文的敘事線索和情感線索分別是什么呢?(學生思索作答,老師明確)
敘事線索:“我”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
情感線索:“我”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人物形象
1.跳讀課文,找出文中關于藤野先生的描寫,說說作者初到仙臺時,耳聞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作者在此處又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學生跳讀課文,勾畫相關語句,同桌之間探討,舉手回答,老師明確)
耳聞藤野先生是位“穿衣服太模胡”“會遺忘帶領結”的形象,是個不太講究的人。“我”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有“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的先生。作者運用白描的手法,簡潔勾畫出藤野先生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
2.朗讀第11~23段,說說這部分寫了“我”與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幾件事,他們分別表現了藤野先生怎樣的精神品質。(學生自讀課文,思索作答,老師明確)
①添改講義———正直熱忱、對工作細致負責、一絲不茍;②訂正“我”的解剖圖———對學生嚴格要求;③關切“我”的解剖實習———正直無私、真摯懇切;④了解中
國女人裹腳———細致求實、治學嚴謹。
3.你認為藤野先生最讓魯迅感動的是什么?說說你的理由。(學生思索作答,老師點評)
【示例】我覺得藤野先生最讓魯迅感動的是他沒有民族偏見。理由:當時的中國貧困落后,到處受辱挨打,即使是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也受到日本“愛國青年”的卑視和羞辱。作者飽嘗弱國子民的辛酸,深刻地體會到國弱被欺的道理。而藤野先生卻這般真誠地幫助一位來自弱國的學生。
4.作者為什么說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宏大的”?(學生思索作答,老師點評、指導)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待人懇切熱忱、對學生嚴格要求、沒有狹隘民族偏見的學者。正是因為藤野先生有如此名貴的品質,以公正之心對待“我”,關切“我”,給“我”激勵和真誠的幫助,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了“我”,因而“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宏大的”。閱讀課文,
為文章劃
分段落層
次,了解文
章的主要
內容。
通過對
“我”與藤
野先生交
往的典型
事件的分
析,把握藤
野先生的
人物形象。板書設計課后作業1.識記本文重點生字詞。
2.完成課后“思索探究”第一、二題。第2課時教學步驟師生互動設計意圖溫故知新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藤野先生,也體會到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感謝和懷念之情。在這樣一位老師的真誠幫助下,魯迅定然能夠實現自己做醫生的幻想,學成回國去濟世救國。可是魯迅最終卻做出了棄醫從文的確定。促使魯迅變更想法的干脆緣由是什么?這節課我們將去揭開這個謎底。概括上節
課的內容,
引出本節
課的內容。研讀賞析(一)思索探究
PPT出示如下問題,學生思索作答,老師明確。
1.東京有很多“清國留學生”,魯迅為什么要離開東京,獨自一人去仙臺學醫呢?
因為魯迅去日本是為了探究救國道路,而東京那些“清國留學生”的表現令人悲觀,所以他獨自去仙臺學醫,想通過醫學變更中國。
2.在仙臺期間發生了什么事讓作者確定離開仙臺,棄醫從文?
日本“愛國青年”的尋釁(或匿名信事務)和看電影事務。
3.結合下面的材料,說說你如何看待作者思想的轉變。
材料鏈接:這一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強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變更他們的精神,而擅長變更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摘自《呼喊·自序》
【示例】看電影事務讓魯迅深刻地相識到:醫術再高,只能醫病,不能醫心。而中華民族當時正是病在人心,病在思想的愚昧與精神的消頹。因此,要救中華民族,首先要救治國人的精神,喚醒國人愚昧、麻木的靈魂,文學恰恰可以做到這一點。
(二)語言品析
PPT出示如下題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小組選代表發言,老師點評、指導。
1.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猶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頸項扭幾扭。實在端莊極了。(品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端莊”運用反語的修辭手法,對“清國留學生”的行為進行了劇烈的諷刺,表現了他們思想空虛、庸俗麻木的本質,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極端厭惡之情。
【老師指導】反語是指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又稱“倒反”“反說”“反辭”等,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此意,卻含有否定、諷刺以及嘲
弄的意思,是一種帶有劇烈感情色調的修辭方法。善用反語是魯迅先生一貫的文風,這既是因為當時受時代影響不便利直抒其志,又是魯迅先生對語言高度錘煉的結果。
2.品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義和作用。
(1)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非常以上,便不是自己的實力了:也無怪他們懷疑。
帝國主義者把弱國人看作低能兒———日本“愛國青年”用這個可笑的觀點看待中國留學生,便認為考試及格的魯迅肯定不是靠自己的實力。中國當時的確是弱國,但這并不能說明創建了絢麗文化的中國人都是低能兒。“弱國”與“低能”并無必定聯系,其邏輯是非常荒謬的。作者這樣寫,體現了他當時極端憤慨的情感。
(2)每當夜間疲乏,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好像剛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覺,而且增加志氣了,于是點上一枝煙,再接著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這句話表現了作者對藤野先生深深的懷念,表明白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著作者,作者把懷念轉化為斗爭的力氣,決心以筆為刀槍,與反動勢力斗爭究竟,為中國的光明將來接著奮斗。這幾句話深化了主題,使文章更具現實意義。
【老師指導】魯迅先生非常重視對文字的修改和錘煉,經常用一二詞即可高度表
達其思想感情,字里行間飽含深刻意蘊。
【老師小結】《藤野先生》這篇回憶性散文,記敘了作者留學日本時的生活片段。
文章贊揚了日本學者藤野先生的正直、熱忱、細致負責以及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抒發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真摯、深厚的懷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當年棄醫從文的思想變更和要同反動派斗爭究竟的決心。全篇洋溢著作者劇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文章語言冷峻、犀利、深刻,風味獨特。大家課后還要再細致體會。引導學生通
過對情節的
梳理,探究
作者思想的
變更。
引導學生以
小組為單位
合作探究,通
過對重點語
句的賞析和
理解,體會文
章的語言特
色,以及字里
行間蘊含的
情感。板書設計課后作業學習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跡來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寫一篇短文。(要求:選自己熟識的人來寫)依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思路和線索;體會作者的感情;品嘗文章的語言。第一課時,我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為主;其次課時,我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品嘗語言為主。設計課程條理分明,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此外,本課的教學不僅僅注意對課文的理解,同時還強調學生對文本特征的把握,有利于學生對回憶性散文這類文章的深度理解。但因為本文篇幅較長,須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比較多,而魯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難懂,
主題又極為深刻,因此很多學生在理解上有肯定困難。所以須要借助相關資料來幫助理解。
1.【電子教案】【同步課件】【備課資源】【同步試卷】詳見光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呼倫貝爾學院《英語教學名家教學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17小學生消防課件
- 一流課程匯報答辯
- 泰山護理職業學院《基礎俄語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省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星海音樂學院《小動物臨床用藥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部分校2024-2025學年小升初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石家莊學院《建筑審美與評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梅州市蕉嶺縣2025年數學四下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學院《藥物合成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印刷行業售后服務質量保障措施
- 《急性闌尾炎幻燈》課件
- 舞蹈工作室前臺接待聘用合同
- 《編制說明-變電站監控系統防止電氣誤操作技術規范》
- 《論教育》主要篇目課件
- 血管外科常見病
- 城市建設施工噪音控制方案
- 2024屆新高考語文高中古詩文必背72篇 【原文+注音+翻譯】
- 郵政儲蓄銀行的2024年度借款合同范本
- 《最小公倍數》課件
- 從0到1開播指導抖音本地生活商家直播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