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脊柱外科查體脊柱外科查體是診斷和評估脊柱疾病的重要手段,通過觀察患者的姿勢、活動度、神經功能等,可以幫助醫生了解脊柱的形態和功能。脊柱解剖復習脊柱結構脊柱由33塊椎骨組成,包括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5塊骶椎和4塊尾椎。椎骨之間由椎間盤連接,椎骨和椎間盤共同構成脊柱的骨性支架。脊柱的生理彎曲脊柱具有四個生理彎曲: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這些彎曲使脊柱具有彈性和柔韌性,能夠承受壓力,保護內臟器官。脊柱的韌帶脊柱周圍有許多韌帶,例如棘突間韌帶,橫突間韌帶,黃韌帶等,它們連接椎骨,穩定脊柱,保護脊髓和神經。脊柱生理功能支撐作用脊柱是人體的中軸,支撐頭部和上肢,并為軀干提供支撐。運動功能脊柱的各個關節之間具有不同的活動度,可以進行屈伸、旋轉、側彎等運動。保護作用脊柱包裹著重要的脊髓,對脊髓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外傷。維持平衡脊柱與肌肉、韌帶共同維持人體直立姿勢,保持身體平衡。脊柱穩定性分析11.骨骼穩定椎體、椎間盤、韌帶、關節等骨骼結構提供支撐,維持脊柱穩定性。22.肌肉穩定背部、腹部肌肉發揮力量作用,共同協作,穩定脊柱結構。33.神經穩定神經系統參與調節肌肉收縮,控制脊柱活動,影響脊柱穩定性。44.整體穩定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維持脊柱動態平衡,保持脊柱穩定狀態。脊柱功能評估重要性診斷通過評估,可以發現脊柱結構的異常,例如脊柱側彎、椎間盤突出等,有助于精準診斷。治療評估結果可以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例如,根據評估結果,可以選擇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理療等。預后評估結果可以幫助預測治療效果,判斷患者預后情況,制定康復計劃。預防通過評估,可以發現早期癥狀,及時進行預防措施,避免病情加重。視診觀察姿勢評估患者站立或坐姿,觀察脊柱的自然曲線,判斷是否存在異常姿勢,例如駝背、脊柱側彎或前傾。檢查脊柱對稱性觀察肩部、骨盆、臀部等部位是否對稱,檢查脊柱是否有明顯歪斜或不對稱。觀察肌肉萎縮觀察患者雙側肢體肌肉是否對稱,是否有明顯萎縮,特別注意肩胛骨周圍、背部和臀部的肌肉。觀察皮膚外觀觀察患者皮膚是否有紅腫、淤青、色素沉著等異常,以及是否有皮疹、毛發脫落等現象。觸診1棘突從枕骨向下觸診至骶骨,感受棘突排列是否正常,是否有壓痛。2橫突沿腰椎棘突兩側觸診,感受是否有壓痛,是否有腫脹,是否有異?;顒印?肌肉觸診沿脊柱兩側的肌肉,觀察肌肉是否緊張,是否有壓痛,是否有異常。脊柱的活動度測試1頸椎活動度前屈、后伸、左右側屈和旋轉2胸椎活動度前屈、后伸和旋轉3腰椎活動度前屈、后伸、左右側屈和旋轉4評估方法量角器測量關節活動范圍通過觀察患者的活動范圍,評估脊柱的靈活性。注意患者的疼痛和活動受限情況,有助于診斷脊柱疾病。脊柱偏斜檢查1目視觀察觀察患者站立姿勢、脊柱形態2體表標志觀察肩胛骨、腰椎棘突、臀部等標志的對稱性3水平測試檢查左右肩、腰、臀高度是否一致4前屈試驗觀察前屈時脊柱的側方偏斜5后伸試驗觀察后伸時脊柱的側方偏斜脊柱偏斜檢查主要通過目視觀察、體表標志、水平測試、前屈試驗和后伸試驗來進行。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初步判斷脊柱是否存在側方偏斜,并進一步確定偏斜的程度和部位。脊柱畸形檢查觀察脊柱形態注意脊柱是否出現側彎、后凸、前凸等畸形。觀察脊柱的自然曲線是否正常。測量脊柱長度測量患者的脊柱長度,以便了解脊柱的生長情況。測量方法可根據不同的畸形選擇。評估脊柱功能評估患者的脊柱活動度、力量、平衡等,了解脊柱功能受損程度。評估可通過特定測試進行。影像學檢查進行X光、CT、MRI等影像學檢查,可以更直觀地了解脊柱的畸形情況。影像學檢查可以提供更詳細的診斷信息。下肢皮膚感覺檢查下肢皮膚感覺檢查是脊柱外科查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醫生評估神經功能,判斷病變部位和程度。1足背檢查足背感覺,判斷脛神經功能2足底檢查足底感覺,判斷腓神經功能3小腿后側檢查小腿后側感覺,判斷坐骨神經功能4大腿前側檢查大腿前側感覺,判斷股神經功能5大腿內側檢查大腿內側感覺,判斷閉孔神經功能醫生會使用棉簽或針頭輕輕觸碰患者下肢皮膚,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果患者感覺異常,例如麻木、刺痛或感覺遲鈍,則可能提示神經受損。下肢肌力檢查1肌力分級0級:完全癱瘓1級:可見肌肉收縮,但不能運動22級可使肢體在重力作用下運動,但不能對抗重力33級能對抗重力,但不能對抗阻力44級能對抗輕微阻力55級肌力正常檢查下肢肌力可以判斷神經功能受損程度,幫助診斷病因。下肢肌力檢查應逐個進行,并與健側對比,以便發現異常。下肢肌張力檢查1被動運動評估患者肢體在被動運動時的阻力,判斷肌張力是否正常。2肌張力亢進表現為肢體抵抗被動運動,活動范圍受限,感覺僵硬。3肌張力減退表現為肢體活動范圍過大,松弛無力,缺乏肌肉抵抗。深腱反射檢查1肱二頭肌反射檢查者用手指叩擊患者肱二頭肌肌腱2肱三頭肌反射檢查者用手指叩擊患者肱三頭肌肌腱3膝腱反射檢查者用錘子叩擊患者髕骨下方的膝腱4跟腱反射檢查者用錘子叩擊患者跟腱檢查深腱反射是脊柱外科查體的重要環節。反射亢進或減弱可以提示神經系統疾病。Babinski征檢查Babinski征是神經系統檢查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可以幫助判斷是否存在上運動神經元病變。該征象通常在足底刺激時出現,表現為拇趾背伸,其余足趾呈扇形展開。1檢查方法用鈍頭物體沿足底外側緣自足跟至足趾根部進行輕度刺激。2正常反應足趾屈曲,不出現拇趾背伸。3異常反應拇趾背伸,其余足趾呈扇形展開,即為Babinski征陽性。4臨床意義Babinski征陽性提示存在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如腦卒中、腦腫瘤、脊髓損傷等。Lasègue征檢查1檢查步驟患者仰臥,髖關節伸直,膝關節屈曲,檢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足部,另一手緩慢抬高患肢。2陽性表現當抬高患肢至一定角度時,患者出現腰部、臀部、腿部疼痛,并伴有放射性疼痛,同時可伴有坐骨神經分布區域的麻木或感覺異常。3臨床意義Lasègue征陽性提示坐骨神經受壓,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骶神經根炎等疾病所致。股神經牽拉試驗檢查方法患者仰臥位,檢查者一手固定患者患側膝關節,另一手將患者患側足背屈并外旋。陽性表現股神經受牽拉,患者出現患側大腿前側疼痛或麻木,提示股神經受壓或受損。注意事項檢查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造成患者疼痛或損傷。Bragard試驗1體位患者仰臥,檢查者將患者患側下肢伸直并抬高至約30°角,使腘窩緊貼床面。2操作檢查者一手固定患者患側大腿,另一手握住患者患側足跟,并使足尖背屈。3結果判斷如果患者感到疼痛或麻木,則提示坐骨神經受壓或刺激。Valleix試驗Valleix試驗可用于評估脊神經根的刺激,從而幫助診斷椎間盤突出癥等疾病。1定位沿脊柱兩側尋找相應的壓痛點2壓迫用手指或拇指對壓痛點進行持續壓迫3觀察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疼痛或放射性疼痛4判斷根據疼痛的部位、性質和程度判斷是否為脊神經根受壓例如,腰椎4-5節段的Valleix試驗,通常在腰椎4-5節段的橫突附近進行。如果患者在壓迫時感到疼痛或放射性疼痛,則可能表明腰椎4-5節段的脊神經根受到了壓迫。Valsalva試驗定義患者屏住呼吸,用力向下吹氣,并持續一段時間。目的檢查腰椎間盤突出或脊髓壓迫。操作患者深吸氣后屏住呼吸,用力向下吹氣,并持續數秒。觀察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腰痛加劇、下肢麻木或無力等癥狀。腰骶部壓痛點檢查1棘突壓痛腰椎棘突壓痛2橫突壓痛腰椎橫突壓痛3關節突壓痛腰椎關節突壓痛4骶骨壓痛骶骨部位壓痛檢查腰骶部壓痛點,判斷是否為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疾病。腰骶部壓痛點檢查方法:患者俯臥位,檢查者用手指按壓腰骶部各部位,檢查是否有壓痛。翼骨壓痛點檢查定位患者仰臥位,檢查者將手指置于患者耳后,找到翼骨突。翼骨突位于外耳道前下方,是一塊突出的骨性結構。翼骨突與顳骨鱗部之間有翼骨突間隙,此處常為壓痛點。手法檢查者用拇指或食指按壓翼骨突間隙,并向外側輕微旋轉。如果患者感到疼痛,則提示翼骨突間隙壓痛,可能存在顳下頜關節紊亂或頸椎病等問題。評估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壓痛范圍。疼痛明顯,壓痛范圍較大,則可能提示病情較重。椎間隙壓痛點檢查1定位患者俯臥位,檢查者將手指置于患者脊柱棘突兩側的椎間隙處,輕壓并緩慢移動,觀察患者是否有壓痛。2壓痛點椎間隙壓痛點通常位于椎間盤突出或椎間盤退變部位。3意義椎間隙壓痛點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初步判斷患者是否患有椎間盤突出或椎間盤退變。腓骨頭壓痛點檢查1定位位于腓骨頭外側2手法用拇指或食指壓迫3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疼痛腓骨頭壓痛點檢查主要用于評估腓骨頭是否存在損傷或炎癥。檢查時,醫生會用拇指或食指壓迫腓骨頭外側,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疼痛。如果患者出現疼痛,則說明腓骨頭可能存在損傷或炎癥。髖關節活動度檢查1屈曲患者仰臥位,檢查者扶住膝蓋,將髖關節屈曲至最大限度,測量屈曲角度。2伸展患者俯臥位,檢查者扶住患者足部,將髖關節伸展至最大限度,測量伸展角度。3外展患者仰臥位,檢查者扶住患者踝部,將髖關節外展至最大限度,測量外展角度。4內收患者仰臥位,檢查者扶住患者踝部,將髖關節內收至最大限度,測量內收角度。5外旋患者仰臥位,檢查者扶住患者足部,將髖關節外旋至最大限度,測量外旋角度。膝關節活動度檢查1屈伸檢查膝關節屈伸角度2內收外展檢查膝關節內收外展角度3旋轉檢查膝關節旋轉角度檢查時,患者應放松,避免肌肉緊張影響結果。注意觀察膝關節活動度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疼痛或卡頓等異常現象。踝關節活動度檢查踝關節背屈患者仰臥位,醫生固定足跟,檢查足背屈范圍,正常范圍約為20°~30°。踝關節跖屈患者仰臥位,醫生固定足跟,檢查足跖屈范圍,正常范圍約為45°~50°。踝關節內翻患者仰臥位,醫生固定足跟,檢查足內翻范圍,正常范圍約為20°~30°。踝關節外翻患者仰臥位,醫生固定足跟,檢查足外翻范圍,正常范圍約為15°~20°。足部肌力檢查1足背伸肌力檢查足背屈的力量2足跖屈肌力檢查足跖屈的力量3足內翻肌力檢查足內翻的力量4足外翻肌力檢查足外翻的力量足部肌力檢查是脊柱外科查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評估足部肌肉的損傷程度。脊柱外科查體要點總結全面評估包括視診、觸診、運動范圍測試、神經系統檢查和特殊測試等。細致檢查仔細觀察患者的體態、步態、脊柱活動度,并注意是否有任何異常。病史詢問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發病史等,為診斷提供參考。輔助檢查如X線、CT、MRI等影像學檢查,可以幫助更準確地診斷。案例分享通過具體案例,展示脊柱外科查體在診斷和治療中的重要作用。例如,一位患者出現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通過詳細的查體,發現其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并根據查體結果制定了合理的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裝修合同清潔要求詳解
- 旅游經濟學試題含參考答案
- 植物學習題含答案
- 建筑工程勞務分包合同協議
- 營銷管理崗職業規劃
- 電子支付業務合作合同
- 蔬菜供應標準合同書
- 離婚子女撫養合同范本
- 房地產買賣合同法律問題分析與研究
- 機織運動服裝的人體工學優化設計考核試卷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質量控制技術標準》
- 充電樁安全巡查記錄表
- 《公路工程現澆泡沫聚合土應用技術規程》
- 2025屆云南省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高三(最后沖刺)數學試卷含解析
- 墨菲定律知識介紹墨菲定律啟示課件
- 品管圈PDCA獲獎案例-新生兒科運用PDCA循環縮短早產兒完全經口喂養過渡時間成果匯報
- 河流沿岸護欄安裝工程協議
- 工程四新培訓
- T∕CACM 1021.19-2018 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白芷
- 2024電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機具預防性試驗規程
- 呼吸內科護理新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