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備作業)(解析版)_第1頁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備作業)(解析版)_第2頁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備作業)(解析版)_第3頁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備作業)(解析版)_第4頁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備作業)(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課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學課時練習

一、選擇題

1.(2021·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2020年初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西醫結合成為“中國方案”

的一大特點,中醫藥參與治療的確診病例超過九成,中國傳統醫學的獨特效用讓意大利等疫情嚴重國家對

中藥的需求大大增加。在我國歷史上,明朝也曾有人歷時27年編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總結性著作。它是

A.《黃帝內經》B.《傷寒雜病論》C.《千金方》D.《本草綱目》

【答案】D

【詳解】依據所學可知,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

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他歷時27年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

草綱目》,這部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

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奠定了人體生理、

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排除;B項張仲景是

東漢末年的名醫,他虛心向名醫求教,四處奔走,廣泛收集民間藥方,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

己的臨床實踐,寫成了《傷寒雜病論》一書,這部著作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排除;C項孫思邈

是唐代醫藥學家,被后人稱為“藥王”,其主要著作是《千金方》,排除。故選D。

2.(2021·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下圖是某一朝代都城的平面圖。這里有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

建筑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座城是指

A.唐代長安城B.北宋東京城

C.明代應天府D.明代北京城

第1頁共9頁更多資料加微信:.

【答案】D

【詳解】依據圖片“京城”“外城”,題干“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結合課本所學可知,

明朝的北京城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北京城的建筑,以宮殿為重點,并建有壇廟、宮苑、王府等,

以及其他各種民生設施。其中,最為雄偉壯麗的紫禁城,建筑總面積約15約萬平方米,有各類殿宇等近9000

件,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D正確;ABC不是圖片中都城,排除;故選D。

3.明朝時,絲制品中的“云錦”最為名貴,素有“寸錦寸金”的說法,如果要想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

可以在當時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中查到,該書是

A.B.

C.D.

【答案】A

【解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

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

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A符合題意;BCD項與

“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不符,排除。故選擇A。

4.從唐、宋、元到明清,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主流表達形式分別由詩、詞轉變到曲再到小說,也就是我們

常說的由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小說。這一變化過程適應了

A.統治階級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2頁共9頁更多資料加微信:.

B.商品經濟發展后壯大的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統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答案】B

【解析】從唐、宋、元到明清,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主流表達形式分別由詩、詞轉變到曲再到小說,反映

了通俗文學蓬勃發展,這適應商品經濟發展后壯大的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需要,B正確;唐宋元明清文學主

流表達形式的演變,主要適應了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統治階級文化生活的需要,A排除;中央

集權不斷加強,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強,不符合題意,C排除;儒家思想正統地位逐步提高有利

于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不符合題意,D排除。故選B。

5.(2020·山西初一期末)明長城是中國歷史上費時最久、工程最大、防御體系和結構最完善的長城工程。

下列說法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①明長城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時間

②明長城保護了中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③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全長六千多公里

④明長城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為了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修筑了東起遼東、西至嘉峪關,總長萬余里的明長城。長城的修建

前后用去二百年的時間,長城的存在有效抵御了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保護了中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①②③符合題意;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宮。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和D。故選

A。

6.(2020·廣東潮安?初一期末)如下圖所反映的這部書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學技術著作,其特點是

圖文并茂、注重實際、重視實踐。外國學者稱這部書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這部書”是

第3頁共9頁更多資料加微信:.

A.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B.明朝時期一部手工業生產技術專著

C.明代中后期規模空前的藥物學著作D.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技巨著

【答案】D

【解析】依據題干“外國學者稱這部書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圖片“宋先生著天工開

物”,結合課本所學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

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

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

7.(2021·山東濟寧市·九年級期末)萬里長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許多朝代不斷整修,明朝又大規模修筑,達

到完善的地步。明長城的起止點是

A.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B.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C.西起玉門關,東到山海關D.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答案】B

【詳解】為了防御北方蒙古騎兵南下侵擾,明朝在歷代長城的基礎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時間修筑長城。

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六千多千米,所以答案選B。

8.(2020·山東商河?初一期末)有這樣一部著作,它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也

占有重要地位,它還代表了明清小說的最高成就。這部著作是

A.《紅樓夢》B.《西游記》C.《三國演義》D.《水滸傳》

第4頁共9頁更多資料加微信:.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通過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貴

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

史趨勢,代表了明清小說的最高成就。A項符合題意,故選A。

9.(2021·廣東九年級專題練習)某著作記載了我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各部門的生產技術,包括谷類和棉

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鹽、制糖、制陶、榨油、造紙、冶鑄、兵器、舟車制造和珠玉采琢。”該著作

應該是指

A.《農政全書》B.《天工開物》C.《齊民要術》D.《本草綱目》

【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天工開物》,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

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

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

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B符合題意;《農政全書》、《齊民要術》是關于農業方面的,AC排除;

《本草綱目》是藥學巨著,D排除。故選擇B。

10.(2021·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建筑是一種對權力的雄辯術”。下面建筑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③④

【答案】B

【詳解】根據“建筑是一種對權力的雄辯術”可知,題目給出的建筑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①金字塔③故宮;

②帕特農神廟帕特農神廟是雅典人對其城邦的保護神﹣﹣﹣雅典娜女神修建的,是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物、

第5頁共9頁更多資料加微信:.

④巴黎圣母院屬于宗教性質的建筑。所以①③符合題意,②④不符合題意,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

意,故選擇B。

二、材料題

11.(2020·山東曲阜?初一期末)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為更好地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某學校設計了如下探究活動方案,請你參與。

材料―:

(1)圖①成就最早的發明者是誰?

(2)請寫出圖②中李時珍藥物學著作名稱?

(3)圖③中明長城東西起止點各自到達哪里?

材料二:它是中國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全面總結了歷朝歷代的政治智慧,記

錄了上起戰國,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展示了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里,曾經出

現的諸多王朝興衰交替的滄桑歷史,揭示了其中蘊含的歷史發展的規律。

——《中國古代通史輯要》

(4)材料二介紹的是哪一部通史巨著?它的作者是誰?

材料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時代藝術的最強音。并且超越了它們本

身的意義,成為各自時代的一種藝術符號,形成了中國文化內在的規律性,呈現出中國文化的內在美。

(5)在眾多的唐朝詩人中,有一位詩人的詩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這位詩人是誰?

第6頁共9頁更多資料加微信:.

(6)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說以一個家族的興衰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

這部小說的名稱是什么?

(7)通過以上問題探究,請談談當代青少年如何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答案】(1)畢昇

(2)《本草綱目》

(3)東起鴨綠江邊,西到嘉峪關

(4)《資治通鑒》;司馬光

(5)白居易

(6)《紅樓夢》

(7)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批判地繼承的同時,融入時代特征,加以創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①成就最早的發明者是畢昇,他是北宋的發明家,在印刷實踐中,畢昇認真總

結了前人的經驗,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②中李時珍藥物學著作名稱是《本草綱目》,這是一部十分著名的醫藥學著作。

(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③中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到嘉峪關;被稱為世界的八大奇跡。

(4)第一小問: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介紹的是《資治通鑒》;第二學位:它的作者是司馬光。

(5)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眾多的唐朝詩人中,有一位詩人的詩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這位詩人是白居

易,他的成就非常突出,在唐朝口碑非常不錯。

(6)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說以一個家族的興衰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

崩潰的歷史命運,這部小說的名稱是《紅樓夢》,這是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

(7)通過以上問題探究,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當代青少年對待傳統文化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批判

地繼承的同時,融入時代特征,加以創新。

第7頁共9頁更多資料加微信:.

12.(2020·廣西柳州?初一期末)“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圖一和圖二是唐朝時我國發明和推廣的兩種農具,請分別指出圖一的用途和圖二的名稱。

材料二:英國科學家李約悲認為中國的重大發明在改變世界歷史進程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體現在:一

是在大航海時代和地理大發現的時代:二是在對知識的傳播方面;三是使歐洲告別了冷兵器時代,摧毀

了封建堡壘....。

(2)材料二所說的重大發明指哪些?

材料三:李時珍是明朝卓越的醫學家,經過27平的研究,寫出了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是中

國也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寶貴遺產。

有這樣一本神奇的書,被稱之為“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它的作者宋應星被稱之為“中國狄德羅”

——摘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

(3)請分別寫出材料三中“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和“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兩部兩部著作的名稱。

材料四: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水附庸。...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我國科技創新的國際合作水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就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摘編自《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

(4)根據材料四,指出我國在發展科學技術方面應注意什么?(回答兩點即可)

第8頁共9頁更多資料加微信:.

【答案】(1)圖一:犁地或耕地;圖二:筒車;

(2)發明:①指南針;②造紙術或活字印刷術:③火藥。

(3)著作:①《本草綱目》;②《天工開物》

(4)堅持自主創新;堅持對外交流,提高國國際合作水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得自材料任意一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據材料一圖一外觀,結合課本所學,圖一是曲轅犁用于耕地,設計精妙,輕便靈巧,操作時可自如

地控制入土深淺,適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圖二是一種汲水的工具——筒車,用于

灌溉的工具。

(2)依據材料二“一是在大航海時代和地理大發現的時代;二是在對知識的傳播方面;三是使歐洲告別了

冷兵器時代,摧毀了封建堡壘……”說明這些發明在航海、知識、軍事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結合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