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方案_第1頁
物流行業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方案_第2頁
物流行業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方案_第3頁
物流行業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方案_第4頁
物流行業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流行業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方案TOC\o"1-2"\h\u17617第一章物流行業綠色物流概述 3244561.1綠色物流的定義 3127361.2綠色物流的重要性 3207821.2.1提高企業競爭力 3309911.2.2保護環境 3219191.2.3促進產業升級 3202951.2.4提升國家形象 3205961.3綠色物流的發展趨勢 3281441.3.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3123211.3.2技術創新驅動 4247201.3.3企業積極參與 4218731.3.4跨界融合加速 425271第二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規劃與布局 4153212.1配送中心選址規劃 480712.2配送中心布局設計 444632.3配送中心設施配置 526195第三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設施設備選型 590933.1節能設備選型 5177303.2環保包裝設備選型 5279643.3信息化設備選型 616936第四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運輸管理 6162664.1運輸方式選擇 6273664.2運輸路線優化 6303374.3運輸車輛管理 7530第五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倉儲管理 735575.1倉儲設施管理 7291245.1.1設施規劃與布局 7141595.1.2設施維護與管理 7157835.2倉儲作業管理 8262135.2.1倉儲作業流程優化 8140245.2.2倉儲作業安全管理 8112595.3庫存管理 817255.3.1庫存控制策略 8161515.3.2庫存信息化管理 85396第六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包裝管理 9192446.1包裝材料選擇 984936.1.1選擇環保材料 953786.1.2降低材料消耗 9317206.1.3選擇綠色供應商 9215546.2包裝設計優化 9265826.2.1結構優化 9197336.2.2設計簡約 971096.2.3信息化設計 9224256.3包裝廢棄物處理 97406.3.1分類回收 985426.3.2再生利用 9283706.3.3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 10117746.3.4政策引導與監管 1021330第七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設 10282857.1物流信息平臺建設 1083187.1.1平臺架構設計 10207707.1.2平臺功能設計 10142537.2物流信息系統集成 11300397.2.1系統集成策略 1162477.2.2系統集成實施 11192617.3物流數據分析與應用 1136117.3.1數據分析方法 11258717.3.2數據應用場景 1111387第八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人力資源管理 11124378.1人員培訓與選拔 1260458.1.1培訓目標 12166908.1.2培訓內容 12159648.1.3選拔機制 12223508.2人力資源配置 1283378.2.1人力資源規劃 12307698.2.2崗位職責 12184418.2.3人員配置 13167728.3員工福利與激勵 1347318.3.1福利制度 13158938.3.2激勵機制 137100第九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環境管理 13280559.1環境保護措施 13212529.1.1環境保護原則 13326229.1.2環境保護措施 13233109.2廢棄物處理與回收 141989.2.1廢棄物分類 1451879.2.2廢棄物處理與回收措施 141409.3環境監測與評價 14269779.3.1環境監測 1409.3.2環境評價 1431292第十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實施與監管 153198610.1項目實施與管理 152393510.1.1實施準備 15280610.1.2實施步驟 151475810.1.3實施管理 152330410.2項目監管與評估 161395110.2.1監管體系 161982910.2.2評估指標 16510610.2.3評估方法 161844810.3持續改進與優化 162250510.3.1改進方向 16689910.3.2改進措施 17第一章物流行業綠色物流概述1.1綠色物流的定義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動中,充分運用先進的物流理念和技術,以降低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實現物流與環境的和諧共生。綠色物流旨在通過優化物流過程,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合理利用資源,達到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1.2綠色物流的重要性1.2.1提高企業競爭力實施綠色物流有助于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綠色物流理念已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符合綠色物流標準的企業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1.2.2保護環境綠色物流通過降低物流活動對環境的污染,有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緊張的大背景下,綠色物流對于緩解環境壓力具有重要意義。1.2.3促進產業升級綠色物流的推廣和應用將帶動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和升級,推動物流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1.2.4提升國家形象作為一個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物流行業實施綠色物流將提升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展示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決心和成果。1.3綠色物流的發展趨勢1.3.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將進一步加大對綠色物流的政策支持力度,為綠色物流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1.3.2技術創新驅動綠色物流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未來,物流行業將加大對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研發投入,推動綠色物流技術的創新和應用。1.3.3企業積極參與在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驅動下,企業將更加注重綠色物流的實施,積極參與綠色物流體系建設,提升企業綠色競爭力。1.3.4跨界融合加速綠色物流的發展將推動物流行業與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形成新的產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例如,物流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融合,將為綠色物流帶來更多創新和發展機遇。第二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規劃與布局2.1配送中心選址規劃在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規劃過程中,配送中心的選址規劃。需充分考慮配送中心所在地的地理環境、交通條件、市場需求等因素,以保證配送中心的運營效率和環保效益。配送中心選址規劃應遵循以下原則:(1)交通便利性:選擇靠近主要交通干線、便于貨物集散的地段,降低運輸成本,減少碳排放。(2)市場適應性:根據市場需求和潛在發展空間,選擇合適的地段,以滿足客戶需求,提高配送效率。(3)環保要求:充分考慮周邊環境,保證配送中心的建設和運營不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2.2配送中心布局設計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設計應注重空間利用、物流流程優化和環保設施配置,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能耗。以下為配送中心布局設計的關鍵要素:(1)空間布局:合理劃分各個功能區域,包括倉儲區、裝卸區、辦公區等,實現空間利用最大化。(2)物流流程:優化物流流程,減少作業環節,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能耗。(3)環保設施:配置環保設施,如太陽能照明、雨水收集系統等,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2.3配送中心設施配置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設施配置應充分考慮環保、高效、安全等因素,以下為配送中心設施配置的主要內容:(1)倉儲設施:配置自動化立體倉庫、貨架式倉庫等,提高倉儲效率,降低土地占用。(2)裝卸設施:配置電動裝卸車、手動液壓叉車等,提高裝卸效率,減少人工成本。(3)運輸設施:選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降低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4)環保設施:配置太陽能照明、雨水收集系統、廢物處理設施等,實現綠色運營。(5)安全設施:配置安全監控系統、消防設施等,保證配送中心的安全運營。第三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設施設備選型3.1節能設備選型在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過程中,節能設備的選型。應優先選用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標準的設備。以下為幾種節能設備的選型建議:(1)節能燈具:選用LED燈具替代傳統燈具,降低能耗,提高照明效果。(2)節能電梯:選用無機房電梯、永磁同步電機等節能電梯,降低電梯運行能耗。(3)節能空調:選用變頻空調,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制冷量,降低能耗。(4)節能變壓器:選用干式變壓器,降低空載損耗,提高運行效率。3.2環保包裝設備選型環保包裝設備是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為幾種環保包裝設備的選型建議:(1)環保打包機:選用無膠帶打包機,減少膠帶的使用,降低包裝廢棄物。(2)環保封箱機:選用熱熔膠封箱機,替代傳統膠帶封箱,減少包裝廢棄物。(3)真空包裝機:選用真空包裝機,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延長產品保質期。(4)可降解包裝材料:選用生物降解材料或可回收材料,降低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3.3信息化設備選型信息化設備在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以下為幾種信息化設備的選型建議:(1)物流信息系統:選用具有實時數據監控、智能分析等功能的物流信息系統,提高物流效率。(2)物聯網設備:選用物聯網傳感器、RFID等設備,實現物流全程跟蹤與監控。(3)智能終端設備:選用手持終端、平板電腦等設備,方便工作人員實時獲取和處理物流信息。(4)云計算平臺:選用云計算服務,實現物流數據的高速傳輸、存儲和分析,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第四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運輸管理4.1運輸方式選擇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在運輸方式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各種運輸方式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運輸效率等因素。應優先選擇鐵路、水路等低碳、環保的運輸方式,減少公路運輸的使用。合理配置公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實現多式聯運,降低整體運輸成本。還需關注以下方面:(1)根據貨物種類、重量、體積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2)充分考慮貨物的時效性,保證運輸速度與質量。(3)加強與各類運輸企業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降低運輸成本。4.2運輸路線優化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在運輸路線的優化方面,應遵循以下原則:(1)縮短運輸距離,減少能源消耗。通過合理規劃運輸路線,降低空駛率,提高運輸效率。(2)優化配送順序,減少重復運輸。合理安排配送順序,避免重復運輸,降低碳排放。(3)充分利用現有道路資源,避免擁堵。通過實時監控道路狀況,選擇最佳運輸路線。(4)考慮地形、氣候等因素,保證運輸安全。針對不同地形、氣候特點,選擇合適的運輸路線。4.3運輸車輛管理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在運輸車輛管理方面,應采取以下措施:(1)選用低碳、環保的運輸車輛。優先選擇新能源、低排放的運輸車輛,降低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2)定期檢查車輛功能,保證運輸安全。對車輛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保證其功能穩定。(3)合理配置車輛載重,提高運輸效率。根據貨物種類、重量等因素,合理配置車輛載重,降低空駛率。(4)加強對駕駛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駕駛技能。加強對駕駛員的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和服務水平。(5)實施車輛調度優化,減少等待時間。通過實時監控車輛狀態,合理調度車輛,降低等待時間,提高運輸效率。第五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倉儲管理5.1倉儲設施管理5.1.1設施規劃與布局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在進行倉儲設施規劃與布局時,應充分考慮土地、能源等資源的節約利用,以及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具體措施如下:(1)合理規劃倉儲區域,提高空間利用率,減少土地占用。(2)采用節能型倉儲設施,如LED照明、節能型空調等,降低能源消耗。(3)采用環保型建筑材料,減少對環境的污染。5.1.2設施維護與管理為保證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倉儲設施的穩定運行,應加強設施維護與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定期檢查設施運行狀況,發覺問題及時維修。(2)建立設施維護檔案,詳細記錄設施維修、保養等情況。(3)提高設施管理人員素質,加強培訓,保證設施管理規范化、專業化。5.2倉儲作業管理5.2.1倉儲作業流程優化綠色物流配送中心應優化倉儲作業流程,提高作業效率,降低能耗。具體措施如下:(1)合理劃分倉儲作業環節,明確各環節職責。(2)采用先進的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倉儲作業的信息化、智能化。(3)推廣節能型搬運設備,如電動搬運車等,降低能耗。5.2.2倉儲作業安全管理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在倉儲作業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安全管理,保證人員和設備安全。具體措施如下:(1)制定完善的倉儲作業安全規程,加強員工安全意識。(2)定期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操作技能。(3)加強倉儲現場監控,及時發覺并處理安全隱患。5.3庫存管理5.3.1庫存控制策略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庫存管理應采用科學的庫存控制策略,降低庫存成本,提高庫存周轉率。具體措施如下:(1)采用先進的庫存預測方法,提高庫存預測準確性。(2)合理設置安全庫存,避免缺貨和過?,F象。(3)優化庫存結構,減少庫存積壓,提高庫存周轉率。5.3.2庫存信息化管理為實現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庫存管理的精細化、實時化,應加強庫存信息化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庫存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庫存數據的實時更新。(2)采用條碼、RFID等識別技術,提高庫存數據采集的準確性。(3)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庫存數據進行分析,為庫存管理提供決策支持。第六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包裝管理6.1包裝材料選擇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在包裝材料的選擇上需遵循以下原則:6.1.1選擇環保材料在包裝材料的選擇上,應優先考慮使用環保、可降解、無毒、無害的材料,如紙質、塑料、金屬、玻璃等。這些材料在使用后易于回收和處理,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6.1.2降低材料消耗在滿足包裝功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包裝材料的消耗,采用輕量化、薄壁化設計,降低包裝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6.1.3選擇綠色供應商與具有環保理念、綠色認證的供應商合作,保證包裝材料的質量符合綠色環保要求。6.2包裝設計優化6.2.1結構優化在包裝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產品特性、運輸條件等因素,優化包裝結構,提高包裝的防護功能,減少包裝破損率。6.2.2設計簡約遵循簡約設計原則,避免過度包裝,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降低包裝成本。6.2.3信息化設計在包裝設計中融入信息化元素,如二維碼、RFID等,便于物流追蹤和信息傳遞,提高物流效率。6.3包裝廢棄物處理6.3.1分類回收對包裝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將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物質等分開處理,提高回收利用率。6.3.2再生利用對可回收的包裝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如廢紙、廢塑料等,轉化為新的包裝材料或其他產品。6.3.3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廢棄物處理設施,如廢塑料破碎機、廢紙打包機等,保證包裝廢棄物的有效處理。6.3.4政策引導與監管加強對包裝廢棄物處理的政策引導和監管,保證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在包裝廢棄物處理方面達到國家標準。第七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建設成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方案。7.1物流信息平臺建設7.1.1平臺架構設計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平臺應采用分布式架構,保證系統的高可用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平臺應包括以下幾個核心模塊:(1)數據采集模塊:負責實時采集物流各環節的數據,如運輸、倉儲、配送等。(2)數據處理模塊: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存儲,為后續分析與應用提供數據支持。(3)數據展示模塊:以圖表、報表等形式展示物流運營數據,便于管理人員實時監控。(4)數據挖掘模塊: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決策提供支持。7.1.2平臺功能設計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平臺應具備以下功能:(1)訂單管理:實時接收、處理訂單,保證訂單準確性、及時性。(2)運輸管理:實時跟蹤貨物運輸狀態,提高運輸效率。(3)倉儲管理:實時監控倉儲環境,提高倉儲效率。(4)配送管理:實時調度配送資源,優化配送路線。(5)財務管理:對物流成本進行實時統計與分析,降低運營成本。7.2物流信息系統集成7.2.1系統集成策略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統的集成應遵循以下策略:(1)標準化:保證各子系統采用統一的接口標準,便于集成與維護。(2)模塊化:將各子系統劃分為獨立的模塊,降低系統間的耦合度。(3)松耦合:采用消息隊列、事件驅動等機制,實現系統間的松耦合。(4)彈性擴展:通過分布式部署,實現系統資源的彈性擴展。7.2.2系統集成實施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統的集成實施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需求分析:明確各子系統的功能需求,為系統集成提供依據。(2)接口設計:根據需求分析結果,設計各子系統間的接口。(3)系統集成:將各子系統按照接口設計進行集成。(4)測試與優化:對集成后的系統進行測試,保證系統穩定可靠。7.3物流數據分析與應用7.3.1數據分析方法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數據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統計分析:對物流運營數據進行分析,發覺運營規律。(2)預測分析:根據歷史數據,預測未來物流需求。(3)優化分析:運用運籌學、優化算法等,優化物流配送方案。7.3.2數據應用場景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數據應用場景包括以下幾種:(1)訂單預測:通過預測訂單需求,提前安排運輸、倉儲資源。(2)庫存優化:根據庫存數據,調整采購策略,降低庫存成本。(3)運輸優化:根據運輸數據,優化配送路線,提高運輸效率。(4)服務質量評價:通過數據分析,評估物流服務質量,為改進服務提供依據。第八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人力資源管理綠色物流配送中心作為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管理對于其高效、綠色運營。以下為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8.1人員培訓與選拔8.1.1培訓目標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員培訓旨在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環保意識及團隊協作能力。培訓目標包括:掌握綠色物流配送的基本理論、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提高員工對環保理念的認識,強化綠色操作習慣;培養員工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8.1.2培訓內容人員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綠色物流配送的相關知識及政策法規;環保設備的使用與維護;綠色操作流程與標準;團隊建設與溝通技巧。8.1.3選拔機制選拔機制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包括以下環節:基本素質測試:包括專業知識、環保意識、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測試;面試:評估應聘者的綜合素質、溝通能力及適應性;實習:選拔過程中,安排應聘者進行實習,了解其工作表現。8.2人力資源配置8.2.1人力資源規劃根據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業務發展需求,制定人力資源規劃,包括人員數量、崗位設置、招聘計劃等。8.2.2崗位職責明確各崗位的職責,保證員工在崗位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工作效率。崗位職責應包括:管理崗位:負責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日常運營管理;技術崗位:負責綠色物流配送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業務崗位:負責綠色物流配送業務的實施與運營。8.2.3人員配置根據各崗位的職責要求,合理配置人員,保證人力資源的優化利用。8.3員工福利與激勵8.3.1福利制度建立完善的員工福利制度,包括基本工資、績效獎金、五險一金、帶薪年假等,以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8.3.2激勵機制設立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包括以下方面:設立優秀員工獎、突出貢獻獎等;對表現突出的員工給予晉升、加薪等激勵措施;定期舉辦員工培訓和團建活動,提升員工的職業素養和團隊凝聚力。通過以上措施,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將得以優化,為綠色物流配送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九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環境管理9.1環境保護措施9.1.1環境保護原則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應遵循以下環境保護原則:(1)遵循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法規,保證項目符合環保要求。(2)采取先進的環境保護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3)注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9.1.2環境保護措施(1)綠色建筑設計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筑應采用綠色建筑設計,包括:采用節能型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溫隔熱功能;合理布局建筑空間,提高室內舒適度;設置綠色屋頂,降低建筑物的熱島效應;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2)綠色物流設施綠色物流配送中心應配置以下綠色物流設施:采用電動物流車輛,減少燃油車輛對環境的影響;配置智能物流系統,提高物流效率,減少能源消耗;采用環保包裝材料,降低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9.2廢棄物處理與回收9.2.1廢棄物分類綠色物流配送中心應將廢棄物分為以下幾類:(1)可回收廢棄物:如紙箱、塑料瓶、金屬等;(2)有害廢棄物:如電池、廢舊電子產品等;(3)濕垃圾:如廚房廢棄物等;(4)干垃圾:如廢紙、廢塑料等。9.2.2廢棄物處理與回收措施(1)建立廢棄物分類收集系統,保證廢棄物得到有效分類;(2)與專業回收公司合作,對可回收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3)對有害廢棄物進行特殊處理,保證其安全無害;(4)將濕垃圾和干垃圾分別進行處理,降低對環境的影響。9.3環境監測與評價9.3.1環境監測綠色物流配送中心應建立環境監測體系,包括以下內容:(1)空氣質量監測:監測PM2.5、PM10、SO2等污染物濃度;(2)水質監測:監測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水質指標;(3)噪聲監測:監測周邊環境噪聲水平;(4)土壤監測:監測土壤中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指標。9.3.2環境評價綠色物流配送中心應定期進行環境評價,包括以下內容:(1)評價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如大氣、水體、土壤等;(2)評價項目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如噪聲、空氣質量等;(3)評價項目對生態的影響,如生物多樣性、植被等;(4)評價項目對環境治理設施的有效性。通過環境監測與評價,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可及時發覺環境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保證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第十章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實施與監管10.1項目實施與管理10.1.1實施準備在項目實施前,需對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的目標、任務、實施步驟等進行明確,同時對項目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進行充分準備。實施準備工作包括:(1)組織項目團隊,明確各成員職責;(2)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包括項目進度計劃、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等;(3)與相關部門和單位溝通協調,保證項目順利進行;(4)開展項目前期培訓,提高團隊成員對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認識。10.1.2實施步驟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實施步驟主要包括:(1)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設計方案,完成綠色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倉庫、配送設施、辦公設施等;(2)設備采購與安裝:根據項目需求,采購符合綠色物流標準的設備,并進行安裝調試;(3)信息系統建設: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