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北師大版八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924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四位同學在體育測試時,各準備了一些補充能量的食物。甲準備的是一些糖,乙準備的是一些牛肉,丙準備的一些水果,丁準備的是一些蛋糕。這四位同學誰準備的食物能更快補充能量?()A.甲B.乙C.丙D.丁2、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洋蔥細胞都有葉綠體B.細胞是所有生物結構的基本單位C.制口腔上皮細胞裝片需滴加清水D.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組織3、同一株水毛茛(如圖);裸露在空氣中的葉和浸泡在水中的葉,表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前者呈扁平狀而后者深裂呈絲狀,這一現象說明()
A.生物的性狀不受基因影響。
B.生物的性狀只受環境影響。
C.生物的性狀只受基因影響。
D.生物性狀的表現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4、【題文】制作泡菜時,泡菜壇既要加蓋,還要用一圈水封口,主要目的是()A.制造無光環境B.防止雜菌進入C.保鮮D.保溫5、在探究“洗手對細菌真菌數量的影響”活動中,有“用手在培養基上輕輕按壓”的步驟,這屬于細菌真菌培養過程中的()A.制作培養基B.消毒C.接種D.培養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光合作用,生物將無法生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呼吸作用為幾乎所有的生物提供了物質來源和能量來源B.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產物的運輸所需要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C.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它由根吸收,通過韌皮部的篩管運輸到葉綠體中D.綠色植物通過呼吸作用,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7、“魚戲蓮葉間”是描寫小魚在蓮間自由游泳時的情景.為小魚游泳提供主要動力的是()A.胸鰭和尾鰭的左右擺動B.尾鰭和臀鰭的左右擺動C.軀干和尾的左右擺動D.所有魚鰭共同協調配合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8、下列古詩句可能描述的西北地區的是()A.窗寒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D.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9、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是()A.有性生殖;體外受精。
B.進行變態發育。
C.幼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成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
D.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10、下圖是一個草原生態系統的簡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生態系統共有6條食物鏈B.該生態系統中營養級數量最多的食物鏈是綠色植物→昆蟲→雜食性鳥→鷹C.如果為了殺蟲,將大量農藥DDT噴灑在植物上,那么體內DDT積累最多的生物是綠色植物D.該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11、不屬于采用轉基因技術方法生產的是()
A.干擾素。
B.器官移植。
C.克隆羊多利。
D.乙肝疫苗。
12、利用細菌凈化污水的原理是()
A.污水中的有機物可以作為細菌的食物。
B.污水中的無機物可以被細菌分解成有機物。
C.無氧環境下;一些桿菌和甲烷菌可以通過發酵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起凈化污水的作用。
D.有氧條件下;一些細菌可以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的到凈化。
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3、由____結合成受精卵,再由____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稱為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意義:可以產生____,能夠使后代更好地適應____.14、狼群中存在不同種類的個體,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說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特征,而這種特征一般是______的,它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始的選擇材料.隨著環境的改變,食物減少,跑得快而兇猛的狼才能獲得食物生存下去,這就是______,食物、環境對狼起了選擇作用,而這種作用是______的,它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狼的進化過程是通過______實現的.15、我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創造了世界奇跡.____.16、地球大約誕生于46億年前;經過近10億年后,才誕生了原始生命,根據我們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回答一下問題:
(1)原始地球中的原始大氣中沒有____這種氣體.
(2)原始生命誕生于____.
(3)組成生命最重要的物質是____.17、雞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物質的需要不同,因此喂的飼料也不同.____.18、某學校的兩位同學對學校廢紙處理產生了分歧;甲說可以用焚燒法,速度快.乙反對這種方法,他設想土埋法,利用細菌;真菌分解廢紙.為了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他擬定了三個方案,把同類廢紙分為A、B兩組(紙保持潮濕):
①將A組放在無菌土中;B組放在自然條件下.
②將A組滅菌后放在無菌的土中;B組放在自然條件下.
③將A;B兩組都進行滅菌處理;A組放在無菌土中,B組接種細菌后放在無菌的土中。
請回答:
(1)你贊成甲還是乙的方法?為什么?____
(2)A、B兩組為什么要用相同類型的廢紙?____
(3)使廢紙保持潮濕,理由是:____
(4)經過實驗發現方案③比較好,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____.19、溫度;水分、有機物等因素均可影響酵母菌的生長、繁殖;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溫度對酵母菌生長的影響,他們將蒸熟冷卻的糯米與酒曲攪伴后,分成三等份分別裝入甲、乙、丙三個廣口瓶中,放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中發酵,其實驗結果如下表:
。組別甲乙丙控制溫度0℃30℃50℃實驗結果沒有制出酒釀制出酒釀沒有制出酒釀(1)該實驗設置的變量是____.
(2)同學們根據實驗結果,繪制了曲線圖,其中能正確反映溫度與酵母菌生長關系的是____.
(3)酵母菌與細菌的細胞結構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酵母菌具有____.20、【題文】一對夫婦生育了一個女孩,如果他們再生育一個孩子,為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王明和張紅是一對表兄妹,聽、說能力均正常,他們結婚后生了一個先天性聾啞的孩子,他們再生一個孩子是先天性聾啞患者的可能性為____%。21、【題文】性染色體只存在于精子與卵細胞中。()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2題,共18分)22、生物分類單位中,“門”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______(判斷對錯)23、植物體內輸導組織是連成一體的。()評卷人得分五、實驗探究題(共1題,共9分)24、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以下三個實驗.如圖示,請回答問題.
(1)乙實驗設計中能夠形成呼吸作用的對照實驗,其變量為____.
(2)甲葉片中的A部分經隔水加熱脫色再滴碘液后,呈現的顏色是____.
(3)甲葉A部和丙葉對照,證明了光合作用作用需要____.
(4)甲葉的A部和乙葉的D部以及丙葉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其能證明蒸騰的實驗設計是____.(5)寫出光合作用的表達式:評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題,共18分)25、【題文】在五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裝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應物質;并攪拌均勻,在瓶口處套上一個擠癟的氣球。把五個瓶子同時放在一個不通風的環境中,放置一段時間。
。裝置。
物質。
溫度。
現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氣泡產生;氣球脹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1)試管①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②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設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物質;可以選擇兩支試管為一組。
(4)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你選取此兩組作為對照實驗,準備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聞到了酒味;證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轉化為____。
(6)你如何鑒定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6、【題文】(10分)為了驗證酵母菌的發酵作用;李娜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圖中的瓶內;并加入一些溫開水,搖勻。
②將一只未充氣的小氣球套在瓶口上(如圖)。
③將瓶子放在教室內的窗臺上(或溫暖的地方);每天觀察瓶中的情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瓶中的液體會有什么現象發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氣球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____
(3)要將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搖勻的原因是:____
(4)為什么要將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實驗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試舉例說明。____。27、【題文】(6分)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時;某實驗小組的實驗設計如下:在甲;乙、丙三個玻璃缸中,分別注入三分之二容積的水。取三條活鯽魚,分別放入三個魚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魚捆住不同的鰭,請預測實驗結果并回答:
(1)甲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甲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2)乙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乙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3)丙圖中的魚起____作用。
(4)你們認為在捆綁魚鰭時應注意什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A【分析】試題分析: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人體的一切活動,包括學習、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糖類也是構成細胞的一種成分;水果中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蛋糕中含有豐富的淀粉,淀粉不能直接被人體吸收,要先經過消化,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提供能量,牛肉中的主要營養物質是蛋白質.因此能快速提高能量的是丙準備的糖.考點: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解析】【答案】A2、D【分析】解:A;洋蔥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線粒體;沒有葉綠體,故不符合題意;
B;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故符合題意;
C;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該往載玻片上滴加生理鹽水,而不是清水,故不符合題意;
D;分化后的一些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群是一種組織,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組織,故符合題意.
故選:D
在正常的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這就是細胞的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細胞分化的關鍵在于不只是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了改變,而細胞的功能也發生了改變,這樣才能產生出不同的細胞群,就是我們所說的組織.【解析】【答案】D3、D【分析】
生物的變異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于遺傳物質(如染色體;基因等)發生改變引起的;不遺傳的變異是環境因素造成的.但是有的生物的變異的原因不是單純一個,可能是遺傳物質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一個遺傳膚色就比較黑的人,如果再常年在戶外工作,膚色會更黑,他的特別黑的膚色就是遺傳物質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同一株水毛茛(如圖),裸露在空氣中的葉和浸泡在水中的葉,表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前者呈扁平狀而后者深裂呈絲狀,這一現象說明生物性狀的表現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故選:D.
【解析】【答案】此題是一道基礎知識題;考查的是生物的生物的變異.
4、B【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制作泡菜時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使的菜具有特殊的風味,同時乳酸菌是厭氧菌,分解有機物是不需要氧氣的,因此泡菜壇要加蓋并用一圈水來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氣的進入,否則,如果有空氣進入,就會抑制乳酸菌的發酵,影響泡菜的質量,同時加蓋還可以防止雜菌進入,是菜腐爛變質。可見B正確,符合題意。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制作泡菜的過程及注意事項,了解酵母菌是厭氧菌,其發酵要在無氧的條件下,制作構成要防止雜菌的進入的特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窘馕觥俊敬鸢浮緽5、C【分析】【解答】解: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然后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為防止高溫殺死細菌、真菌,要等冷卻后,在進行接種,接種后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恒溫培養.注意:定期觀察并詳細記錄實驗現象.在探究“洗手對細菌真菌數量的影響”活動中,有“用手在培養基上輕輕按壓”的步驟,這屬于細菌真菌培養過程中的接種.
故選C.
【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解答時可以從培養細菌、真菌的方法步驟方面來切入.6、B【分析】【解答】解:A;呼吸作用為幾乎所有的生物提供了能量來源但不能提供物質來源;A錯誤.
B;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原料的吸收和產物的運輸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釋放出來,B正確。
C;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它由根吸收,通過木質部的導管運輸到葉綠體中,C錯誤.
D;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錯誤.
故選:B
【分析】由我們所學的知識可以知道:(1)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有機物來儲存能量的過程叫光合作用.(2)把有機物加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為: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據此可以解答本題.7、C【分析】【解答】解:鯽魚的鰭有尾鰭;臀鰭、背鰭、腹鰭、胸鰭.其中胸鰭和腹鰭有保持魚體左右方向的平衡的作用;胸鰭還有轉換方向的作用;背鰭有保持豎直方向的平衡的作用;尾鰭能夠產生前進的動力和控制運動的方向.魚在游泳時,前進的動力來自于軀干部和尾鰭的擺動,各種鰭是相互協作來完成運動的.
故選:C
【分析】魚的運動器官是鰭,有尾鰭、臀鰭、背鰭、腹鰭、胸鰭.各種鰭是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共同完成運動.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8、BC【分析】略【解析】BC9、AB【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兩棲動物的特征;掌握兩棲動物的特征是解答的關鍵。
【解答】
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蟾蜍、蠑螈等;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以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祼露,可輔助呼吸,變態發育,雌雄蛙分別將卵子和精子產生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為新的個體,這種受精方式屬于體外受精,有性生殖。故AB符合題意。
故選AB?!窘馕觥緼B10、BD【分析】【分析】此題考查了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富集、自我調節能力等有關知識。掌握生態系統的有關基礎知識是解決此題的關鍵。【解答】A.據圖可知,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有:綠色植物→鼠→鷹,綠色植物→鼠→狐,綠色植物→吃草籽鳥→鷹,綠色植物→雜食性鳥→鷹,綠色植物→昆蟲→雜食性鳥→鷹,共有5條食物鏈,A錯誤;B.由A分析可知,該生態系統中營養級數量最多的食物鏈是綠色植物→昆蟲→雜食性鳥→鷹,共四個營養級,B正確;C.生態系統中,有毒物質能夠隨著食物鏈進行積累,營養級越高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越多,即為生物富集。如果為了殺蟲,將大量農藥DDT噴灑在植物上,那么體內DDT積累最多的生物是鷹,鷹的營養級最高,C錯誤;D.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使生態系統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受到的破壞超過自我調節能力時,生態系統將會潰敗,D正確。
?故選BD。
【解析】BD11、BC【分析】
轉基因技術指的是:通過人工方式將外源基因整合到生物體基因組內;并使該轉基因生物能穩定地將此基因遺傳給后代的技術.
A;把從人身上克隆的某種干擾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可以通過大腸桿菌生產干擾素,之所以選擇把細菌作為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原因有兩個:首先細菌繁殖較快,基因簡單,其次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通過細菌的大量繁殖來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B;移植器官轉基因是通過基因轉移方法;將不同的目的基因導人特定的供者器官,然后將這些經修飾后的器官植入受者體內,誘導免疫耐受和降低移植排斥免疫反應.但器官移植不屬于轉基因技術.
C;克隆”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綿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細胞(體細胞)作為供體細胞進行細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細胞進行核移植的傳統方式.而不是轉基因技術培養出來的.
D、由生物工程生產乙肝疫苗的示意圖可知;運用的是轉基因技術,把乙肝病毒的基因注入大腸桿菌體內,可以通過大腸桿菌生產大量疫苗.之所以選擇把細菌作為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原因有兩個:首先細菌繁殖較快,基因簡單,其次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通過細菌的大量繁殖來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故選:B;C
【解析】【答案】轉基因技術是指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從而產生特定的具有變異遺傳性狀的物質.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改變動植物性狀,培育新品種.
12、ACD【分析】
在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有很多有機物;可以作為細菌的食物,在無氧的環境中,一些桿菌和甲烷菌等細菌通過發酵把這些物質分解,產生甲烷,可以燃燒,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種清潔的能源,在有氧的環境中細菌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從而起到凈化污水的作用.可見ACD符合題意.
故選:ACD
【解析】【答案】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如某些細菌可以凈化污水,思考答題.
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3、兩性細胞受精卵變異環境【分析】【解答】有性生殖是指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發育成新個體.二者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有性生殖優點:由于兩性生殖細胞分別來自不同的親本;因此,它們產生的后代具備了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強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這對于植物的生存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為選擇提供更豐富的材料,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強.
故答案為:兩性細胞;受精卵;變異;環境.
【分析】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的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發育成新個體.14、變異;不定向;適者生存;定向;生存斗爭【分析】解:達爾文認為;遺傳是生物的普遍特征,生物有了這個特征,物種才能穩定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變異,每一代都存在變異,沒有兩個生物個體是完全相同的,生物的變異是隨機產生的,而這種特征一般是不定向的;遺傳的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例如狼群中存在著跑得快與跑得慢的變異,這些變異是能夠遺傳的,并且是隨機產生的.達爾文認為,生物的過度繁殖引起生存斗爭,生存斗爭包括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斗爭,生物種內的斗爭,如為食物;配偶和棲息地等的斗爭,以及生物種間的斗爭;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狼群中具有跑得快而兇猛的變異的狼能獲得食物并生存下去,這是食物和環境對狼的奔跑速度的定向選擇的結果.
在生存斗爭中;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對環境不適應的,這就是適者生存.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因此狼的進化過程是通過自然選擇實現的.
故答案為:變異;不定向;適者生存;定向;生存斗爭.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源于達爾文于1859年發表的《物種起源》,其主要內容有四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也叫生存競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
此題考查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解析】變異;不定向;適者生存;定向;生存斗爭15、略
【分析】
中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著世界22%的人口,這個奇跡的背后,便是以灌溉為基礎的精耕細作農業.中國可灌溉耕地面積占全部耕地的45%,但這45%的耕地生產了70%的糧食,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水稻是一種單位面積產量很高的農作物.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基因的多樣性培育出了高產的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可見題中的敘述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解析】【答案】中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著世界22%的人口,這個奇跡的背后,便是以灌溉為基礎的精耕細作農業.據此解答.
16、略
【分析】
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以后;開始是沒有生命的.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開始進行的,當時,地球表面溫度已經降低,但內部溫度仍然很高,火山活動極為頻繁,從火山內部噴出的氣體,形成了原始大氣,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有甲烷;氨、水蒸氣、氫,此外還有硫化氫和氰化氫.這些氣體在大自然不斷產生的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等的作用下,合成氨基酸、核苷酸、單糖等一系列比較簡單的有機小分子物質.后來,地球的溫度進一步降低,這些有機小分子物質又隨著雨水,流經湖泊和河流,最后匯集在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小分子物質,經過長期積累,相互作用,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縮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就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質分子和核酸分子.經過漫長的年代,最終蛋白質和核酸這兩大主要成分的相互作用,終于形成具有原始新陳代謝作用和能夠進行繁殖的原始生命.可見蛋白質和核酸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物質.沒有蛋白質和核酸,就沒有生命.
故答案為:原始海洋;異養;蛋白質和核酸。
【解析】【答案】有關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這一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境與現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氨、甲烷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與現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17、略
【分析】
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并且葷素搭配合理;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細糧合理搭配,這樣才能夠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才能夠滿足人體對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雞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物質的需要不同,因此喂的飼料也不同.
故答案為:√
【解析】【答案】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合理營養的相關知識;思考解答.
18、略
【分析】
(1)焚燒廢紙;會造成污染和浪費.通過填埋法,可以借肋于土壤中腐生細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轉化為無機物,回歸自然環境,也有利于環境的保護.
(2)進行對照實驗;基本要求是唯一變量,其他影響因素要保持一樣,所以實驗中,要使用相同類型的廢紙.
(3)實驗中;除了要探究的條件,其他條件一般要滿足實驗進行的基本需要.生物生活需要水,實驗中保持廢紙潮濕,可以滿足細菌生活的需要.
(4)A;B兩土壤和落葉均進行滅菌處理;可以排除土壤和落葉原有細菌的影響,使實驗結果真實可信.
故答案為:(1)乙;環保促進物質循環.
(2)形成對照.
(3)細菌和真菌繁殖需要潮濕的環境.
(4)③;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擾;證明了細菌對樹葉的分解作用.
【解析】【答案】廢物的處理;可以通過腐生細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有利于環境保護.對照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對照實驗的設計要注意單一變量原則.
19、略
【分析】
(1)該實驗有兩組對照實驗;一組是甲與乙形成的對照,乙(適宜溫度)是對照組,實驗變量是溫度.說明低溫抑制酵母菌的生長.另一組是丙與乙形成的對照,乙(常溫)是對照組,實驗變量是溫度.說明高溫抑制酵母菌的生長.進一步說明了溫度影響酵母菌的生長,酵母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
(2)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適宜的溫度;過低會抑制酵母菌的生長,影響發酵.因此在適當的溫度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活性增強,有利于發酵,制出酒釀,但隨著溫度的繼續升高,超過了酵母菌的最適宜溫度,溫度過高會抑制酵母菌的活性,直至殺死酵母菌.選項C正確.
(3)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酵母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因此酵母菌與細菌的細胞結構相比,它們都有的結構是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根本區別在于酵母菌具有成形細胞核,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域.
故答案為:(1)溫度;(2)C;(3)成形的細胞核.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溫度對酵母菌生長的影響的實驗操作和酵母菌與細菌的區別.解答時從確定;控制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和比較酵母菌與細菌細胞的基本結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等方面切入.
20、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兩條性染色體彼此分離,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則只產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時,如果是含X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發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發育成為男性,這說明男女的性別在受精卵形成時就已確定,由于男性可產生數量相等的X精子與Y精子,加之它們與卵子結合的機會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因此一對夫婦生育了一個女孩,如果他們再生育一個孩子,為男孩的可能性是50%;
先天性聾啞患者的一對致病基因中;一個是父方傳給的,另一個是母方傳給的,即先天性聾啞患者都攜帶有一對致病基因aa,王明和張紅是一對表兄妹,聽;說能力均正常,他們結婚后生了一個先天性聾啞的孩子,說明他們都攜帶一個隱性致病基因,即其基因組成都是Aa,其子女就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是先天性聾啞患者,如果夫婦雙方都是致病基因攜帶者,其子女就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是先天性聾啞患者。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人的性別遺傳,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人類的性別遺傳過程?!窘馕觥俊敬鸢浮?02521、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認為男性的染色體只存在于精子中;或者女性的染色體只存在于卵細胞,這種觀點可能只考慮到染色體與遺傳有關,而遺傳信息是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的,所以就誤以為染色體只存在于生殖細胞之中了.其實人體內的體細胞中染色體一半來自于父方的精子,另一半來自于母方的卵細胞,所以體細胞中就有來自父母雙方的性染色體了,而且每個體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都是相同的,而且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也是完全一樣的.
考點:染色體與遺傳有關,但與遺傳有關的染色體不僅存在于生殖細胞中,還存在于受精卵、和正常有核的體細胞內.【解析】【答案】錯四、判斷題(共2題,共18分)22、×【分析】解: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分類單位之間的關系.【解析】×23、√【分析】試題分析:植物體內的輸導組織有導管和篩管組成,導管和篩管像細長的細絲從植物的根到莖、葉、花、果實(如桔子瓣上的脈絡)和種子(種臍是輸導組織進入種子的痕跡)都有分布,因此植物體內的輸導組織貫穿植物體全身,是上下相通的,從而完成物質的運輸.考點: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導管的位置和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篩管的位置和對有機物的運輸【解析】【答案】對五、實驗探究題(共1題,共9分)24、(1)空氣(2)藍色(3)二氧化碳(4)丙(5)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分析】【分析】此題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試驗設計,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實驗設計的原則,尤其注意變量的惟一性。【解答】(1)凡仕林是一種石化制膠狀物,可以起到密封作用,由乙可知在葉片C端的上、下表面涂凡士林的目的是密封氣孔,使氣體無法出入植物體。而D端不涂凡仕林,為的是和C對照,因此能夠形成呼吸作用的對照實驗,其變量為空氣。(2)葉片A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葉片A部分經脫色處理后,滴加碘液后變藍,說明在葉片的該部分進行了光合作用。(3)甲葉片A部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而丙葉片被裝在透明塑料袋內,無法吸收二氧化碳,這樣甲葉片A部與丙葉片就構成一組對照實驗,其變量是二氧化碳。因此證明了光合作用作用需要二氧化碳。(4)過一段時間會發現袋子壁上有許多水氣,這就是葉蒸騰的結果。因此丙可以設計植物的蒸騰作用。(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同時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其表達式為:【解析】(1)空氣(2)藍色(3)二氧化碳(4)丙(5)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六、其他(共3題,共18分)25、略
【分析】【解析】
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探究“糖對酵母菌活性的影響”的實驗和酵母菌的營養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條件.解答從發酵現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氣泡產生.
(2)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酵母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設.
(3)酵母菌的營養方式是異養(腐生).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沒有白砂糖,因此可選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物質.
(4)①④或①⑤的溫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釋放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聞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點: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酒精。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2+運動的規律性+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 2.1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 2024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課件 7.2 共建美好集體
- 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巖石的用途|青島版
- 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1《牛郎織女(二)》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膀胱腫瘤相關知識
- 《吹起羌笛跳鍋莊》(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湘藝版(2012)音樂
- 四年級思想品德上冊 做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1 山東人民版
- 7.2心中有數上職場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
- 采購合同技術保密爭議調解重點基礎知識點
- 紅樓夢第三回課件
- 抹灰石膏特供采購合同
- 薩克斯教學課件
- 第4課 熱在金屬中的傳遞(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科學教科版
- 《烹飪原料知識》模塊四 水產類用料 習題及答案
- 浙江省七彩陽光新高考研究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地理試題2
- 全國賽課一等獎人美版美術四年級下冊《植物寫生》課件
- 【《城市文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探究:以S市為例》10000字(論文)】
- 包工頭和建筑工人雇傭協議
- 醫學教程 常見肺炎的影像診斷
- 人教版五年級英語單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