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有機肥料施用技術手冊_第1頁
農業生產有機肥料施用技術手冊_第2頁
農業生產有機肥料施用技術手冊_第3頁
農業生產有機肥料施用技術手冊_第4頁
農業生產有機肥料施用技術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生產有機肥料施用技術手冊TOC\o"1-2"\h\u18459第一章有機肥料概述 2241331.1有機肥料的概念與分類 2244041.1.1有機肥料的概念 2521.1.2有機肥料的分類 295671.2有機肥料的作用與意義 26831.2.1有機肥料的作用 260921.2.2有機肥料的意義 322281第二章有機肥料的來源與收集 3195582.1農作物秸稈利用 316062.1.1秸稈還田 3125932.1.2秸稈堆肥 3295642.1.3秸稈氣化 4157142.2畜禽糞便的處理與利用 4244612.2.1糞便發酵 489382.2.2糞便干燥 479142.2.3糞便資源化利用 4198552.3綠肥與有機廢棄物利用 4150692.3.1綠肥種植 491362.3.2有機廢棄物處理 4168212.3.3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424087第三章有機肥料的處理與制備 5260593.1有機肥料的堆肥化處理 5142283.2有機肥料的生物發酵處理 5187463.3有機肥料的無害化處理 631284第四章有機肥料的施用方法 612094.1基肥施用技術 6243884.2追肥施用技術 6107554.3葉面噴施技術 78340第五章有機肥料的施用原則 7180875.1有機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 7195945.2有機肥料施用的注意事項 821053第六章有機肥料在主要作物上的應用 8153616.1水稻施用有機肥料技術 828926.1.1有機肥料在水稻種植中的重要性 8164056.1.2水稻施用有機肥料的種類 883006.1.3水稻施用有機肥料的方法 839056.2小麥施用有機肥料技術 9121336.2.1有機肥料在小麥種植中的重要性 9298206.2.2小麥施用有機肥料的種類 9128936.2.3小麥施用有機肥料的方法 962036.3玉米施用有機肥料技術 9295186.3.1有機肥料在玉米種植中的重要性 9149766.3.2玉米施用有機肥料的種類 982846.3.3玉米施用有機肥料的方法 911868第七章有機肥料與化肥的配合施用 9122397.1有機肥料與化肥的相互作用 9108987.2有機肥料與化肥的配合施用技術 1030888第八章有機肥料施用效果評價 11246338.1有機肥料施用效果的指標體系 11197688.2有機肥料施用效果的評價方法 113989第九章有機肥料施用環境監測與控制 1238769.1有機肥料施用的環境風險 12216229.2有機肥料施用的環境監測技術 12124649.3有機肥料施用的環境保護措施 1228388第十章有機肥料施用管理與發展 133003110.1有機肥料施用政策法規 131277410.2有機肥料施用市場與產業現狀 13506610.3有機肥料施用的發展趨勢與展望 14第一章有機肥料概述1.1有機肥料的概念與分類1.1.1有機肥料的概念有機肥料是指來源于動植物殘體、殘留物及生物發酵產物,富含有機質和植物生長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對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顯著作用的物質。有機肥料具有天然、環保、可持續利用等特點,是農業生產中重要的肥料資源。1.1.2有機肥料的分類有機肥料根據來源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1)動植物殘體類:如動物糞便、尸體、農作物秸稈、綠肥等。(2)殘留物類:如食品加工廢料、酒糟、糠醛渣、糖渣等。(3)生物發酵產物類:如沼氣渣、生物有機肥、堆肥等。(4)其他類:如泥炭、風化煤等。1.2有機肥料的作用與意義1.2.1有機肥料的作用(1)改善土壤結構:有機肥料中的有機質能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有利于作物生長。(2)提供植物營養:有機肥料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滿足作物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3)提高土壤肥力:有機肥料中的有機質和微生物能促進土壤養分的轉化和釋放,提高土壤肥力。(4)減輕環境污染:有機肥料替代化學肥料,可減少化肥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降低農業面源污染風險。(5)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有機肥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持土壤生態平衡,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1.2.2有機肥料的意義(1)提高農產品品質:有機肥料的使用能提高農產品品質,滿足消費者對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2)增加農民收入:有機肥料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民收入。(3)保護生態環境:有機肥料的使用有助于減輕化學肥料對環境的污染,保護生態環境。(4)推動農業現代化:有機肥料的使用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第二章有機肥料的來源與收集2.1農作物秸稈利用農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重要有機資源,主要包括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秸稈。合理利用農作物秸稈,不僅能夠提高土壤肥力,還能減少環境污染。2.1.1秸稈還田秸稈還田是將農作物秸稈直接翻入土壤中,經過微生物分解,轉化為有機質和養分,提高土壤肥力。此方法適用于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秸稈。2.1.2秸稈堆肥秸稈堆肥是將農作物秸稈與畜禽糞便、綠肥等混合發酵,制成有機肥料。堆肥過程中,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成分被分解,轉化為易于植物吸收的養分。2.1.3秸稈氣化秸稈氣化是將秸稈經過熱解、氣化等技術處理,轉化為可燃氣體,用于供暖、發電等。這種方法既能有效利用秸稈資源,又能減少環境污染。2.2畜禽糞便的處理與利用畜禽糞便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養分,是優質的有機肥料。合理處理與利用畜禽糞便,對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2.1糞便發酵畜禽糞便經過發酵處理,可以殺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減少環境污染。發酵后的糞便可以制成有機肥料,用于提高土壤肥力。2.2.2糞便干燥糞便干燥是將畜禽糞便進行脫水處理,降低其水分含量,便于儲存和運輸。干燥后的糞便可以直接用作有機肥料,或者與其他物料混合發酵。2.2.3糞便資源化利用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是將糞便中的有機質和養分轉化為有用產品,如生物質燃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等。這種方法既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又能減少環境污染。2.3綠肥與有機廢棄物利用綠肥和有機廢棄物是農業生產中常見的有機資源,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對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2.3.1綠肥種植綠肥種植是將豆科、禾本科等植物種植在農田中,通過翻壓、覆蓋等方式,將綠肥轉化為有機肥料。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2.3.2有機廢棄物處理有機廢棄物處理是將農作物殘體、樹葉、雜草等有機廢棄物進行堆肥、發酵等處理,制成有機肥料。這種方法可以減少有機廢棄物的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2.3.3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將有機廢棄物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制成生物質燃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等產品。這種方法既有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又能減少環境污染。第三章有機肥料的處理與制備3.1有機肥料的堆肥化處理堆肥化處理是有機肥料制備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微生物作用,將有機固體廢棄物轉化為穩定的有機物質。以下是堆肥化處理的主要步驟:(1)原料準備:選擇合適的有機固體廢棄物作為堆肥原料,如農作物秸稈、動物糞便、城市污泥等。原料需進行預處理,如破碎、篩選等,以利于微生物分解。(2)堆肥原料的配比:根據不同原料的特性,合理調整碳氮比、水分、pH等參數,以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求。(3)堆肥發酵:將配比好的原料進行堆積,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和通氣條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有機物質。(4)翻堆和通風:定期對堆肥進行翻堆,以增加氧氣供應,促進微生物分解。同時通過通風設備調節堆體溫度和濕度。(5)堆肥熟化:發酵結束后,將堆肥放置一段時間,使其進一步穩定,降低病原菌和雜草種子數量。3.2有機肥料的生物發酵處理生物發酵處理是有機肥料處理的另一種方式,其主要特點是利用微生物將有機物質轉化為肥料。以下是生物發酵處理的主要步驟:(1)原料準備:選擇合適的有機固體廢棄物作為發酵原料,如農作物秸稈、動物糞便等。(2)發酵菌種選擇:選擇具有高效分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種,如酵母菌、乳酸菌等。(3)發酵條件控制:調整發酵環境,如溫度、濕度、pH等,以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求。(4)發酵過程:將原料與菌種混合,進行發酵。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質,產生肥料。(5)發酵結束:發酵完成后,將肥料進行分離、干燥、造粒等處理,以便于儲存和使用。3.3有機肥料的無害化處理有機肥料的無害化處理是指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消除有機肥料中的有害物質,保障其安全使用。以下是有機肥料無害化處理的主要方法:(1)物理方法:采用高溫、高壓等物理手段,破壞有機肥料中的有害物質,如病原菌、病毒、寄生蟲等。(2)化學方法:利用化學藥劑,如氧化劑、還原劑等,將有機肥料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3)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將有機肥料中的有害物質分解、轉化,降低其含量。(4)綜合處理:將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相結合,對有機肥料進行無害化處理。通過以上方法,有機肥料在施用到農田前,已經達到了安全、環保的標準,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有機肥料。第四章有機肥料的施用方法4.1基肥施用技術基肥是農業生產中常用的一種施肥方式,其目的在于為作物提供充足的養分,促進作物生長。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其施用技術。在施用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時,首先需對有機肥料進行充分腐熟。腐熟的有機肥料有利于作物吸收,同時減少對土壤環境的污染。施肥前,應對土壤進行翻耕,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有機肥料的分解和作物根系的生長。施肥時,應根據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肥力狀況,確定合適的施肥量。一般而言,每畝施用有機肥料30005000公斤,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施肥方法有撒施、條施和穴施等,其中撒施適用于大面積農田,條施和穴施適用于小塊農田。4.2追肥施用技術追肥是補充基肥養分不足的一種施肥方式。有機肥料作為追肥,具有養分豐富、供肥持久的特點,有利于作物生長。在施用有機肥料作為追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施肥時期:追肥應在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進行,如苗期、拔節期、抽雄期等。適時追肥有利于作物吸收養分,提高產量。(2)施肥量:追肥量應根據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肥力狀況確定。一般每畝施用有機肥料15003000公斤,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3)施肥方法:追肥可采用溝施、穴施等方式,將有機肥料均勻施入土壤,以提高肥料利用率。(4)施肥間隔:有機肥料作為追肥,一般每隔1520天施用一次,直至作物成熟。4.3葉面噴施技術葉面噴施是一種將肥料溶液直接噴灑在作物葉片上的施肥方法。有機肥料作為葉面噴施肥料,具有快速補充養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特點。在施用有機肥料進行葉面噴施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肥料溶液的制備:將有機肥料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攪拌,使肥料充分溶解。一般肥料溶液的濃度為1%3%。(2)噴施時間:葉面噴施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此時氣溫較低,陽光較弱,有利于作物吸收養分。(3)噴施部位:噴施時應均勻噴灑在作物葉片的正反兩面,以提高肥料利用率。(4)噴施間隔:根據作物生長狀況和需肥特性,每隔710天噴施一次,直至作物成熟。(5)注意事項:噴施時應避免在雨天或濕度較大的天氣進行,以免影響肥料效果。同時注意噴施設備的清洗和維護,防止堵塞。第五章有機肥料的施用原則5.1有機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有機肥料的施用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以保證其效果與安全性:(1)科學施肥:根據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和有機肥料的營養成分,合理確定施肥種類、用量、時期和方法。(2)有機與無機相結合: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配合使用,發揮各自的優點,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化學肥料對環境的污染。(3)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條件,選擇適宜的有機肥料品種和施用方法。(4)適時施用:有機肥料的施用時期應根據作物生長需求和土壤條件來確定,以充分發揮其肥效。(5)安全施用:保證有機肥料的來源安全,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屬、病原菌和其他有害物質的有機肥料。5.2有機肥料施用的注意事項在有機肥料的施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1)充分了解有機肥料的特性:了解有機肥料的來源、營養成分、有機質含量、微生物含量等,以便合理施用。(2)施肥量適當:根據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和有機肥料的營養成分,合理確定施肥量,避免過量施用。(3)施肥方法正確:采用合適的施肥方法,如撒施、條施、穴施等,使有機肥料均勻分布于土壤中。(4)施肥時期適宜:根據作物生長需求和土壤條件,選擇適宜的施肥時期,以充分發揮有機肥料的肥效。(5)注意施肥后的管理:施肥后要及時進行土壤翻耕、鎮壓等管理措施,促進有機肥料與土壤的融合,提高肥料利用率。(6)防止污染環境:在施用有機肥料時,注意防止其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如水源、空氣和土壤等。(7)加強監測與評估:對有機肥料施用效果進行監測與評估,及時調整施肥方案,以保證施肥效果達到預期目標。第六章有機肥料在主要作物上的應用6.1水稻施用有機肥料技術6.1.1有機肥料在水稻種植中的重要性有機肥料在水稻種植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水稻生長,提高產量。合理施用有機肥料,有利于減少化肥使用,降低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6.1.2水稻施用有機肥料的種類水稻種植中常用的有機肥料有:堆肥、綠肥、動物糞便、作物秸稈等。6.1.3水稻施用有機肥料的方法(1)基肥:在水稻移栽前,將有機肥料均勻撒施于田間,然后翻耕入土。(2)追肥: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根據水稻生長需求,適時施用有機肥料。6.2小麥施用有機肥料技術6.2.1有機肥料在小麥種植中的重要性有機肥料在小麥種植中同樣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促進小麥生長,提高產量。6.2.2小麥施用有機肥料的種類小麥種植中常用的有機肥料有:堆肥、綠肥、動物糞便、作物秸稈等。6.2.3小麥施用有機肥料的方法(1)基肥:在小麥播種前,將有機肥料均勻撒施于田間,然后翻耕入土。(2)追肥:在小麥生長過程中,根據小麥生長需求,適時施用有機肥料。6.3玉米施用有機肥料技術6.3.1有機肥料在玉米種植中的重要性有機肥料在玉米種植中同樣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促進玉米生長,提高產量。6.3.2玉米施用有機肥料的種類玉米種植中常用的有機肥料有:堆肥、綠肥、動物糞便、作物秸稈等。6.3.3玉米施用有機肥料的方法(1)基肥:在玉米播種前,將有機肥料均勻撒施于田間,然后翻耕入土。(2)追肥:在玉米生長過程中,根據玉米生長需求,適時施用有機肥料。具體追肥次數和用量,需根據土壤肥力、玉米品種及生長狀況來確定。在施用有機肥料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有機肥料的施用量應根據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及有機肥料的營養成分來確定。(2)有機肥料在施用前應充分腐熟,以減少病原菌和雜草種子的傳播。(3)有機肥料施用時應注意與其他肥料配合使用,以達到最佳施肥效果。第七章有機肥料與化肥的配合施用7.1有機肥料與化肥的相互作用有機肥料與化肥在農業生產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作物生長和土壤環境產生顯著影響。以下是兩者相互作用的主要方面:(1)營養元素的互補與調節有機肥料中富含有機質、微生物和多種營養元素,而化肥則含有較高濃度的單一或幾種營養元素。在施用過程中,有機肥料中的營養元素可以與化肥中的營養元素相互補充,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時有機肥料中的有機質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結構,促進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助于化肥中營養元素的釋放和轉化。(2)土壤環境的改善有機肥料中的有機質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通氣性和透水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長。有機肥料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機質,產生有機酸等物質,有助于土壤中營養元素的釋放。化肥則可以快速補充土壤中缺乏的營養元素,提高作物產量。兩者配合施用,可以更好地改善土壤環境。(3)減輕土壤污染有機肥料中的有機質和微生物可以吸附和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減輕土壤污染。同時有機肥料中的有機質可以降低土壤中的鹽分,減輕土壤鹽漬化。化肥在施用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土壤鹽漬化和重金屬污染。因此,有機肥料與化肥的配合施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土壤污染。7.2有機肥料與化肥的配合施用技術為了充分發揮有機肥料與化肥的協同效應,以下是一些建議的配合施用技術:(1)確定合理的施肥比例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肥力和有機肥料、化肥的營養成分,確定合理的施肥比例。一般情況下,有機肥料與化肥的施肥比例為1:1或2:1。(2)適時施用有機肥料和化肥的施用時間應根據作物生長需求和土壤環境條件來確定。有機肥料宜在作物播種前施入,以促進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有機質的分解。化肥則應根據作物生長階段和需肥特點,分次施入。(3)深施與淺施相結合有機肥料深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有機質的分解,化肥淺施則有利于作物吸收。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將有機肥料深施于土壤,化肥淺施于作物根系附近。(4)注意施肥方法有機肥料應充分腐熟后施用,避免生肥對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化肥施用時,應注意均勻施撒,避免局部過量或不足。(5)加強水分管理有機肥料和化肥的配合施用,需要適當增加水分,以保證肥料溶解和作物吸收。同時要注意水分管理,避免水分過多導致土壤鹽漬化和有機肥料分解不良。通過以上技術措施,可以充分發揮有機肥料與化肥的協同效應,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生長,改善土壤環境。第八章有機肥料施用效果評價8.1有機肥料施用效果的指標體系有機肥料施用效果的評價,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全面的指標體系。該體系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指標:(1)土壤理化性質指標:包括土壤有機質、全氮、堿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鉀、速效鉀等含量,以及pH值、土壤容重、孔隙度等。(2)土壤生物學性質指標:包括土壤微生物數量、生物活性、酶活性等。(3)作物生長指標:包括作物產量、品質、生長周期、抗逆性等。(4)生態環境指標:包括土壤侵蝕、土壤污染、水體富營養化等。(5)經濟效益指標:包括肥料成本、勞動力成本、產量增加、品質提高等。8.2有機肥料施用效果的評價方法有機肥料施用效果的評價方法多種多樣,以下列舉了幾種常用的評價方法:(1)田間試驗法:通過設置不同處理(有機肥料施用量、施用方式等)的田間試驗,對比分析各處理對土壤理化性質、作物生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從而評價有機肥料的施用效果。(2)室內模擬試驗法:在實驗室條件下,模擬有機肥料施用過程,研究有機肥料對土壤理化性質、微生物活性、作物生長等的影響,為實際生產提供參考。(3)遙感技術法:利用遙感技術,對有機肥料施用區域進行監測,分析土壤植被指數、土壤水分等參數,評價有機肥料的施用效果。(4)統計分析法:通過對大量實際生產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揭示有機肥料施用與土壤理化性質、作物生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關系,為有機肥料施用提供依據。(5)綜合評價法:將上述評價方法相結合,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評價有機肥料的施用效果,以得出更全面、客觀的結論。有機肥料施用效果評價方法的選取,應根據實際情況和研究目的進行合理選擇,以期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第九章有機肥料施用環境監測與控制9.1有機肥料施用的環境風險有機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施用,雖然帶來了許多益處,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有機肥料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果不合理施用,可能導致病原菌的傳播,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和人體健康。有機肥料中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有害物質,若超過土壤環境容量,可能會造成土壤污染,進而影響農產品的安全。有機肥料施用不當,還可能引發水體富營養化、土壤鹽漬化等環境問題。9.2有機肥料施用的環境監測技術為降低有機肥料施用的環境風險,加強環境監測。目前常用的有機肥料環境監測技術包括:(1)土壤環境監測:通過測定土壤中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微生物等指標,評估有機肥料施用對土壤環境的影響。(2)水體環境監測:監測有機肥料施用對周邊水體中氮、磷等營養鹽含量的影響,預防水體富營養化。(3)大氣環境監測:監測有機肥料施用過程中產生的惡臭、灰塵等污染物對大氣環境的影響。(4)農產品質量監測:對施用有機肥料的農產品進行定期檢測,保證農產品質量符合安全標準。9.3有機肥料施用的環境保護措施為降低有機肥料施用的環境風險,保障農業生態環境質量,以下環境保護措施應當采取:(1)合理規劃有機肥料施用:根據土壤肥力、作物需求等因素,科學制定有機肥料施用計劃,避免過量施用。(2)優化有機肥料品種:選用重金屬、有機污染物含量低的有機肥料,減少環境污染風險。(3)改進有機肥料施用方法:采用深施、覆土等方法,降低有機肥料對土壤、水體等環境的影響。(4)加強有機肥料質量監管:加大對有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