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國省道路域環境及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指南_第1頁
普通國省道路域環境及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指南_第2頁
普通國省道路域環境及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指南_第3頁
普通國省道路域環境及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指南_第4頁
普通國省道路域環境及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國省道路域環境及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指南1.1整治范圍及目標整治范圍為全省普通國省道公路以及所屬連接線等基礎設施、公路用地范圍、建筑控制區以及普通國省道公路上行車的可視范圍。1.2各項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和配合單位1.2.1重點工作: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普通國省道沿線各鄉鎮、交通、公安交管、安監、國土、規劃、城建、城管等部門,開展農村地區危險路段隱患排查、治理。由各地治超辦牽頭,在收費站出口(連接線)設置聯合流動執法點,進一步加大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貨運車輛非法改裝、超速、超員等違法行為查處力度。根據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技術等級、橋梁狀況評定等級,由交通運輸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會同公安交管部門在重點區域、重要路段、危橋路段設置明顯的限行、禁行、限速標志,制定具體的限載限行措施,減少普通公路通行安全風險。1.2.2違章搭建(堆積物):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鄉(鎮)、村、公路、國土、規劃、城建、城管等部門及聯合鄉鎮政府組織對違法搭建地面建筑物(構筑物)、堆積物進行排查清理、拆除。1.2.3非公路標志: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交通、公路、國土、安監、工商、城管、公安交管、交通等部門配合,組織對本區域非公路標志排查清理。1.2.4違法設置平交道口: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交通、公路、國土、規劃、城建、公安交管等部門對違法設置平交道口進行排查清理。1.2.5違法占道: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鄉(鎮)、村、公路、規劃、城管、公安交管等部門清理整頓占道為市、擺攤設點、亂堆亂放等占道違法行為。1.2.6違法設置管(桿)線: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電力、電信、移動、聯通、廣電、自來水、燃氣等單位部門摸排公路沿線各類平行、交叉、上跨、下穿、下埋管線電纜等設置情況。1.2.7侵占公路用地種植物、傾倒垃圾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沿線鄉(鎮)、村、公路、環保、城管、城建等部門進行整治。1.2.8路面治理:由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公路、公安交管、城管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公路沿線廠礦企業進行監管,查處各類路面“拋、撒、滴、漏”違法行為。1.2.9橋梁保護:由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公路、交通、質監、安監、水利等部門對橋梁上下游采石、礦山、采砂等企業進行監管,排查安全隱患。1.2.10路面治超:由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公路、交通、公安交管聯合執法隊伍,進一步加大路面治超查處力度,在重點路段、重要節點加大流動治超;堅決打擊超限超載、非法改裝等交通違法行為。1.2.11交通秩序:由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公安交管、公路、交通、城管等部門在重點路段、重要節點,特別對施工路段、危橋路段、隧道路段、事故多發路段加大巡查力度,查處各類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同時,增設減速、限速、限載標志,安全警示標志,進一步規范車輛通行,特別是貨運車輛秩序。1.2.12經費保障: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根據公路路域環境及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工作需要,合理安排整治工作所需經費,并將整治工作經費納入本級人民政府年度工作經費預算。1.3整治內容和標準1.1.1公路基礎設施整治各級公路管理機構要進一步完善公路路基、路面、橋梁、隧道、邊坡、路肩、管涵、排水等設施。1.1.1.1路基(1)路基穩定堅實,無缺口、沖溝,邊緣整齊平順,排水系統完善,排水設施齊全、完好。(2)公路全線路堤穩定、無側滑、無沉陷和不均勻沉降,與橋涵連接處無明顯“跳車”。對高邊坡應進行有效防護,路塹邊坡坡面平整、無沖溝,無落石、崩塌,邊坡整體穩定,無滑坡,防護工程完善。(3)涵洞鋪砌、翼墻、護坡等應完整,涵體側墻及拱頂無開裂、變形,涵洞上下游排水順暢,洞口清潔,無雜物堆積,洞內無淤塞。1.1.1.2路面公路路面應常年保持路面整潔、無積水,加強路況巡查,及時發現并處治路面裂縫、坑槽、沉陷、錯臺等病害。路面局部病害修復應平整、美觀,與原路面接合的界面應順直、耐久。1.1.1.3排水系統邊溝要保持暢通無淤塞,穿越城區與村鎮路段邊溝宜改造為暗埋式或蓋板式邊溝;對一般路段過大、過深邊溝可增設蓋板或安全護欄。1.1.1.4橋梁、隧道(1)橋梁外觀整潔,橋面鋪裝平整、排水順暢,伸縮縫完好、清潔。中橋以上設置橋梁信息牌。(2)隧道洞口邊坡無落石、積水、積雪等,洞門結構無開裂、傾斜、沉陷、錯臺等病害,襯砌完整無明顯開裂和剝落。隧道路面平整,排水系統良好,標志標線清晰。按照現行規范要求,隧道內應完善通風、照明、監控等機電設施,并保證機電設施功能良好、運轉正常。(3)四類橋梁、隧道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五類橋梁、隧道封閉交通,并及時制定改造計劃。1.1.1.5交通安全設施(1)在高邊坡、急彎、臨崖、臨水等危險路段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2)路面標線清晰、標志牌版面內容準確規范,反光效果良好。(3)合理渠化平交道口,設置必要的道口警示柱。1.1.2公路路面環境整治進一步加強路政養護聯合巡查,公路路面應常年保持路面整潔、無積水,加強路況巡查,及時發現并處治路面裂縫、坑槽、沉陷、錯臺等病害。路面局部病害修復應平整、美觀,與原路面接合的界面應順直、耐久。加大對公路路面及公路用地范圍公路環境治理力度,對擺攤設點、占道為市、亂搭亂建、打谷曬糧、路邊停車加水等涉路違法行為堅決予以制止取締。對路面行駛車輛拋、撒、滴、漏等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查處。1.1.3公路沿線標志標線和交通安全設施整治1.1.1.1公路交通安全設施齊全,沿線標志、標線、里程碑、百米樁、護欄、輪廓標等應符合規范設置要求。1.1.1.2全面清理規范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各類非公路標志、公益性廣告,嚴格規范公益類廣告許可審批手續,對轉變性質、別作他用、版面更換的非公路標志,堅決予以拆除。1.1.1.3對超車視距內路肩上種植的高大喬木應更換為灌木、花草等,對其他遮擋視線的樹木應及時進行修剪。1.1.1.4特別注意對施工路段交通安全設施及相關標志標牌、安全防護設施,必須嚴格按照《養護(施工)安全作業管理規定》相關要求實施。1.1.4交叉路口整治1.1.4.1對平交道口應遵循分級處置原則,平交道口的處置要做到標志齊全、渠化合理、設施完善,保證視距良好,無遮擋視線的障礙物,交叉口硬化長度不少于30米,根據需要可設置減速帶、安全警示燈、指路標牌等交通安全設施。1.1.4.2不符合技術性及安全性要求,存在安全隱患的平交道口,予以拆除。

1.1.5公路綠化景觀整治公路綠化要堅持人工造景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合理布局公路兩側行道樹,顯露公路沿線的自然景觀。1.1.6過鄉鎮村莊路段整治1.1.6.1公路過鄉鎮、過村莊路段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劃和管理要求,綜合治理公路兩側新建集貿市場、廠礦企業、學校、開發區、住宅等,做到路宅分離、建設規范。1.1.6.2加大街道景觀環境整治力度,進行必要的亮化、綠化和美化。對廢棄建筑物、破舊建筑物要盡量予以拆除,無法拆除的做好遮擋、清潔、粉刷工作。1.1.6.3結合道路升級改造及大中修工程,統一規劃鎮村段的排水設施,滿足公路和市政排水需要。過鄉鎮、村莊路段原則上應取消明溝式排水設施,逐步改為暗溝連通鎮村外自然排水體系,由地方政府實施鎮村段排水設施改造并負責日常養護。1.1.7公路建筑控制區整治1.1.7.1對各等級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公路建筑控制區范圍內的建筑物、地面構筑物進行全面排查,對“四違”現象堅決予以查處,對未辦理審批許可手續的、妨礙正常行駛視距、存在安全隱患的、有礙觀瞻的,堅決予以拆除。1.1.7.2查處和清理公路兩側、橋梁上下游、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等安全保護區內的違法采礦、采石、取土、采砂以及其他危及公路安全的違法作業行為。1.1.7.3全面清理規范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各類非公路標志、公益性廣告,嚴格規范公益類廣告許可審批手續,對轉變性質、別作他用、版面更換的非公路標志,堅決予以拆除。1.1.7.4規范公路沿線各類加水站(點)、修理廠、飯店、服務區、加油站等設置,確有必要的,需合理規劃、規范審批許可手續。1.1.8公路可視范圍內整治1.1.8.1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內的廢棄建筑物、破舊建筑物應盡量予以拆除,無法拆除的做好遮擋、清潔、粉刷等美化工作.1.1.8.2可視范圍內的街道應加大景觀環境整治力度,進行必要的亮化、綠化和美化。1.1.8.3對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內亂貼亂畫、亂掛亂吊和破舊牌匾進行清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規范各類指示牌、標志牌、廣告牌等,達到可視范圍內整潔、大方、美觀、和諧的效果。1.1.9公路通行秩序整治1.1.9.1加強國省道通行秩序管理,進一步強化國省道重點時段、路段路面巡邏管控,加大各類交通安全違法查處力度,有效遏制交通死亡事故發生,規范路面通行秩序。1.1.9.2全面排查公路橋梁技術狀況,確定現行荷載標準,在合適地點設置荷載標準標識牌和通行指示牌。1.1.9.3深入開展貨運車輛超限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