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接觸網設備運行與維護課件:接觸網吊弦_第1頁
高速鐵路接觸網設備運行與維護課件:接觸網吊弦_第2頁
高速鐵路接觸網設備運行與維護課件:接觸網吊弦_第3頁
高速鐵路接觸網設備運行與維護課件:接觸網吊弦_第4頁
高速鐵路接觸網設備運行與維護課件:接觸網吊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速鐵路接觸網設備運行與維護目錄整體吊弦的認知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任務一任務二

任務三整體吊弦的認知【任務描述】本任務旨在認識整體載流吊弦,通過本任務的學習,使學生對整體載流吊弦有比較全面的認識,為后續任務的執行奠定堅實的基礎。【任務目標】(1)掌握吊弦的作用、類型。(2)熟練掌握整體吊弦的組成、吊弦的布置。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吊弦是接觸網中承力索和接觸網的連接部分。一、吊弦的作用吊弦的作用是通過吊弦線夾及吊弦線,將接觸線懸掛到承力索上。利用吊弦的長短來保證接觸懸掛的結構高度、接觸線的弛度、接觸線距軌面的高度以及線岔處的水平、抬高,改善接觸懸掛的彈性,使接觸線與受電弓良好接觸,提高動車組受電弓取流質量。整體載流吊弦將承力索和接觸線多點并聯,減輕接觸線的載流負荷。二、整體吊弦我國高速鐵路接觸網目前均采用截面積為10mm2的JTMH10型的鎂銅合金裸絞線制成的不可調式整體載流吊弦。整體吊弦由承力索吊弦線夾本體(帶U形螺紋防滑卡子及止動墊片)、接觸線吊弦線夾本體(帶止動墊片)、吊線雙耳、心形環、鉗壓管、連接線夾及吊弦線組成,其結構如圖4-1所示。整體吊弦是將銅絞線、C形線夾和J形線夾通過壓接機壓接在一起的,一端與銅合金絞線承力索相連接,另一端與銅合金接觸線相連接。整體吊弦的不可調性,要求吊弦長度的精確控制和支持裝置的安裝一次到位。1—承力索吊弦線夾;2—壓接端子;3—心形護環;4—鉗壓管;5—吊弦線;6—接觸線吊弦線夾。圖4-1整體吊弦結構示意圖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在京鄭線施工時,結合國外的運行經驗,在施工中,首次在正線上采用整體載流吊弦。在吊弦線的材質上使用機械強度高、耐腐蝕性強的銅合金絞線,增長使用壽命;線材與線夾的連接改用壓接工藝,連接可靠;采用扼流圈,將吊弦與線索進行短接,整體性好,在電氣上沒有環節的斷點,避免了磨損及電火花燒傷,確保了可靠的電氣連接和防護措施。吊弦的長度根據不同的跨距和懸掛點高度可利用專門的計算軟件進行計算、預制,使接觸網處于受控狀態。施工安裝一次到位,通常不需再進行調整,因此可大大提高接觸懸掛的運行可靠性,為運營的少維修、無維修創造條件。銅合金整體吊弦一般采用截面面積為10mm2的帶心形環的銅合金整體式載流吊弦。承力索的高度及橫向偏移宜采用激光測量儀測量,精確到毫米。整體吊弦的下料、測量、制作宜工廠化,采用整體吊弦制作專用平臺,壓接應采用恒壓力控制的接觸網液壓壓力機。整體吊弦的制作長度誤差不超過±1.5mm。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吊弦線夾在直線處應保持鉛垂狀態,曲線應垂直于接觸線工作面;整體吊弦的吊弦線夾螺栓穿向一致,由田野側穿向線路側;定位線夾螺栓穿向應符合設計要求;吊弦載流環應固定在吊弦線夾螺栓的外側,接觸線吊弦線夾處載流環應與列車前進方向一致,線鼻子與接觸線夾角保持30°~45°,承力索吊弦線夾處載流環應與列車前進方向相反。整體吊弦的安裝位置測量應從懸掛點向跨中進行,偏差應積累在跨中,最大偏差不得超過±10mm;吊弦應豎直安裝,順線路方向允許偏斜不得超過20mm。吊弦順線路方向的安裝位置誤差:±100mm。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三、吊弦的布置(一)簡單鏈形懸掛吊弦布置簡單鏈形懸掛吊弦布置如圖4-2所示。1、2、3—吊弦編號圖4-2簡單鏈形懸掛吊弦布置圖(單位:mm)跨距/m35~3940~4950~5960~65吊弦編號121231231234長度/mm165015001600145014001600135012501550130012001100第一根吊弦距懸掛點的距離為4m,跨中吊弦數量、類型根據跨距長度從設計吊弦選用表中查出,如表4-1所示。注:本表適用于結構高度為1.5~1.7m的簡單鏈形懸掛。表4-1簡單鏈形懸掛吊弦類型及數量選用表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式中X0——

吊弦間距(m);l

——跨距長度(m);簡單鏈形懸掛的吊弦間距可根據式(4-1)計算:k

——跨距內吊弦布置根數(查表4-1得)。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l

?24

x0

=k

?1(4-1)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二)彈性鏈形懸掛吊弦布置彈性鏈形懸掛吊弦布置如圖4-3所示。圖4-3彈性鏈形懸掛吊弦布置圖(單位:mm)跨距/m35~3940~4950~5960~65吊弦編號1212123123h=1

300

mm長度/mm113010501100110010509509501050900750h=1

500

mm長度/mm1400130013501250130012001100125011001000h=1

700

mm長度/mm1600150015501450150013501300145013001250第一根吊弦距懸掛點的距離為8.5m,跨中吊弦數量、類型根據跨距長度從設計吊弦選用表中查出,如表4-2所示。注:h——結構高度。表4-2彈性鏈形懸掛吊弦類型及數量選用表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彈性鏈形懸掛的吊弦間距可根據式(4-2)計算:l

?28.5

x0

=k

?1式中X0——

吊弦間距(m);l

——跨距長度(m);k

——跨距內吊弦布置根數(查表4-2得)。(三)隧道內鏈形懸掛吊弦布置隧道內全補償鏈形懸掛跨距l通常為40m,一般布置6根吊弦(含彈性吊索上布置安裝的吊弦),吊弦與懸掛點距離為l/8,吊弦間距為l/4。(4-1)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四、技術標準(一)吊弦偏移接觸線與承力索同材質時,順線路方向吊弦偏移達到以下技術標準(交叉吊弦除外)。標準值:在無偏移溫度時垂直;標準狀態:在極限溫度時,順線路方向偏移值不得大于20mm;警示值:50mm;限界值:100mm。(二)吊弦狀態吊弦的長度要能適應在極限溫度范圍內接觸線的伸縮和弛度的變化,否則應采用滑動吊弦。吊弦預制長度應與計算長度相等,偏差應不大于±1.5mm。(三)吊弦線夾狀態吊弦線夾在直線處應保持鉛垂狀態,曲線處應垂直于接觸線工作面。曲線處接觸線吊弦線夾螺栓應穿向曲線外側。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四)載流環吊弦載流環應固定在吊弦線夾螺栓的外側,接觸線吊弦線夾處載流環應與列車前進方向一致,線鼻子與接觸線夾角保持30°~45°。承力索吊弦線夾處載流環應與列車前進方向相反。(五)吊弦位置標準值:設計值;標準狀態:標準值±50mm;警示值:標準值±100mm;限界值:標準值±200mm。任務一

整體吊弦的認知(六)兩相鄰吊弦點接觸線高差標準值:0;標準狀態:相鄰吊弦高差≤10mm;警示值:10mm;限界值:15mm。定位點兩側第1吊弦處(彈性鏈型懸掛時為彈性吊索外第1吊弦)接觸線高度應相等。相對于定位點處接觸線高度±10mm,且不得出現“V”形。(七)吊弦損傷標準值:無損傷;標準狀態:無損傷;警示值:斷3根單絲;限界值:斷7根單絲。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序號名稱規格或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絕緣繩10米根12吊弦壓接鉗(含模塊)套13梯車臺1作業車/梯車檢修4力矩扳手0~100

N·m套2帶數顯功能5安全帶根26劃線筆紅色支37掛梯臺1只帶有掛鉤那一節8短接線組19防松膠瓶210相機臺1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一、作業準備1.人員準備一個作業組(一般不少于10人)。2.工具準備工具清單,如表4-3所示。表4-3工具清單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

注1吊弦未壓接套2含吊弦線夾、線鼻子、壓接管、心形環、銅絞線2螺母、墊片M10套各5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3.材料準備材料清單,如表4-4所示。表4-4材料清單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二、作業程序圖及要求作業流程圖,如圖4-4所示。高空人員對吊弦逐根進行檢查,檢查承力索及承力索吊弦部分線夾、導流環、線鼻子、吊弦本線上部;檢查接觸線吊弦部分線夾、導流環、線端頭、吊弦本線下部,由地面人員負責記錄。遇錨段關節非工作支吊弦等不便于檢查的處所,采用加掛梯等方式進行檢查。圖4-4作業流程圖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三、作業內容與要求檢查吊弦,如圖4-5所示。(1)吊弦偏移。接觸線與承力索材質相同時,順線路方向吊弦偏移達到以下技術標準(交叉吊弦除外)。標準值:0。標準狀態:20mm。警示值:50mm。限界值:100mm。(2)吊弦狀態。吊弦的長度要能適應在極限溫度范圍內接觸線的伸縮和弛度的變化,否則應采用滑動吊弦。吊弦預制長度應與計算長度相等,偏差應不大于±1.5mm。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吊弦線夾狀態,如圖4-6所示。a.吊弦外觀狀態。檢查線夾本體及螺栓有無損傷、變形、裂紋、燒傷或其他不良狀態,止動墊片是否安裝到位(如無止動墊片且未涂防松膠,則涂防松膠),如圖4-6所示“1”。b.檢查壓接管及雞心環開口處吊弦線是否有損傷及斷股、斷絲,吊弦斷3絲及以上必須更換,少于3絲需實時記錄跟蹤;檢查線鼻子壓接情況是否良好,是否抽脫及斷裂,吊弦與雞心環接觸是否密貼;壓接是否按要求本線及載流輔線一次壓接成型,且一個壓槽在主線上兩個壓槽在輔線上,如圖4-6所示“2”。1—承力索吊弦線夾;2—接觸線吊弦線夾;

3—吊弦線。圖4-6整體吊弦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c.順線路方向吊弦偏移達到以下技術標準(交叉吊弦除外),如圖4-6所示“3”。標準值:0。標準狀態:20mm。警示值:50mm。限界值:100mm。1—承力索吊弦線夾;2—接觸線吊弦線夾;

3—吊弦線。圖4-6整體吊弦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d.吊弦線夾在直線處應保持鉛垂狀態,曲線處應垂直于接觸線工作面。曲線處接觸線吊弦線夾螺栓應穿向曲線外側,如圖4-7所示。圖4-7接觸線吊弦線夾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3)載流環狀態。a.線夾應與承力索成45°角,如圖4-8(a)所示,線夾應在接觸線上方并與接觸線成45°角,如圖4-8(b)所示。b.吊弦載流環應固定在吊弦線夾螺栓的外側,接觸線吊弦線夾處載流環應與列車前進方向一致,線鼻子與接觸線夾角保持30°~45°,承力索吊弦線夾處載流環應與列車前進方圖4-8整體吊弦載流環(a)承力索吊弦處連接狀態(b)接觸線吊弦處連接狀態向相反。(4)吊弦位置。吊弦位置布置如圖4-9所示。標準值:設計值。標準狀態:標準值±50mm。警示值:標準值±100mm。限界值:標準值±200mm。(5)兩相鄰吊弦點接觸線高差。標準值:0。標準狀態:10mm。警示值:10mm。限界值:15mm。定位點兩側第1吊弦處(彈性鏈型懸掛時為彈性吊索外第1吊弦)接觸線高度應相等。相對于定位點處接觸線高度±10mm,且不得出現“V”形。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圖4-9吊弦位置布置圖任務二

整體吊弦的檢查維護(6)吊弦損傷。標準值:無損傷。標準狀態:無損傷。警示值:斷3根單絲。限界值:斷7根單絲。a.檢查吊弦線狀態,是否存在折斷現象,如圖4-10所示。(a)吊弦上部折斷(b)吊弦下部折斷圖4-10整體吊弦載流環b.檢查壓接管處吊弦線是否存在斷股、斷絲現象,如圖4-11所示。c.檢查心形環處是否存在磨損斷絲現象,如圖4-12所示。圖4-11吊弦壓接檢查

圖4-12心形環頂部磨損斷絲現場照片任務二

支撐定位裝置的安裝與調整d.檢查心形環處吊弦壓接質量是否合格,心形環處吊弦線應在心形環槽內且密貼、無松

動現象,如圖4-13所示。e.檢查連接線夾(線鼻子)及吊弦線狀態,如圖4-14所示。圖4-13吊弦壓接檢查圖4-14吊弦連接線夾及吊弦線狀態檢查任務二

支撐定位裝置的安裝與調整(b)心形環與吊弦U

形環磨損(a)壓接不到位(b)載流環抽脫(a)線鼻子折斷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一、作業準備1.人員準備一個作業組(一般不少于10人)。2.工具準備工具清單,如表4-5所示。序號名稱規格或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個人工具套1標準化著裝12工具包套123木板塊1規格以具體情況而定34作業車臺1或梯車45測量工具套1激光測量儀56扭力扳手把2配備適用套筒67扭面器把178鋼卷尺把189安全防護用具套1910梅花扳手把21011砂紙張若干1112鋼絲刷把11213絕緣吊繩根11314斷線鉗把11415彈性吊索張力測量儀套11516彈性吊索安裝裝置套116表4-5工具清單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墊圈個若干各種型號2螺栓、螺帽套若干各種型號3整體吊弦套3可調式4彈性吊弦(含線夾)套25電力復合脂瓶1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3.材料準備材料清單,如表4-6所示。表4-6材料清單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二、作業流程圖作業流程圖,如圖4-15所示。三、檢修標準1.

吊弦狀態吊弦的長度要能適應在極限溫度范圍內接觸線的伸縮和弛度的變化,否則應采用滑動吊弦。吊弦預制長度應與計算長度相等,偏差應不大于±1.5mm。2.

吊弦線夾狀態吊弦線夾在直線處應保持鉛垂狀態,曲線處應垂直于接觸線工作面。曲線處接觸線吊弦線夾螺栓應穿向曲線外側。3.

載流環吊弦載流環應固定在吊弦線夾螺栓的外側,接觸線吊弦線夾處載流環應與列車前進方向一致,線鼻子與接觸線夾角保持30°~45°。承力索吊弦線夾處載流環應與列車前進方向相反。圖4-15作業流程圖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4.

吊弦偏移接觸線與承力索同材質時,順線路方向吊弦偏移達到以下技術標準(交叉吊弦除外)。標準值:在無偏移溫度時垂直。標準狀態:在極限溫度時,順線路方向偏移值不得大于20mm。警示值:50mm。限界值:100mm。5.

吊弦位置標準值:設計值。標準狀態:標準值±50mm。警示值:標準值±100mm。限界值:標準值±200mm。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6.

兩相鄰吊弦點接觸線高差標準值:0。標準狀態:相鄰吊弦高差≤10mm。警示值:10mm。限界值:15mm。定位點兩側第1吊弦處(彈性鏈型懸掛時為彈性吊索外第1吊弦)接觸線高度應相等。相對于定位點處接觸線高度±10mm,且不得出現“V”形。7.

吊弦損傷標準值:無損傷。標準狀態:無損傷。警示值:斷3根單絲。限界值:斷7根單絲。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8.

彈性吊索及彈性吊索吊弦(1)彈性吊索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懸掛點兩端長度相等,允許偏差為±20mm。(2)彈性吊索線夾處吊索外露中錨端為20mm,下錨端為150mm,允許偏差為±5mm。(3)彈性吊索工作張力符合設計規定,不得松弛。允許偏差為標準值(3.5kN)±10%。(4)彈性吊索不得有散股、斷股(絲)、接

頭、補強、硬彎。(5)第1吊弦與相鄰彈性吊索吊弦的高度差小于10mm。彈性吊弦與定位點處接觸線高度相等,如圖4-16所示。(6)彈性吊索兩端與承力索的連接符合設計圖4-16彈性吊索吊弦與定位線夾高度差示意圖規定。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9.

無交叉線岔處交叉吊弦(1)交叉吊弦應安裝在正線接觸線距側線線路中心線,側線接觸線距正線線路中心線水平投影550~600mm的范圍內,兩交叉吊弦間距一般為2m。交叉吊弦與其他吊弦間距(始觸區反側)不大于6~8m。(2)交叉吊弦的安裝順序應保證在受電弓從道岔開口方向進入時,先經過側線承力索與正線接觸線間的吊弦。(3)交叉吊弦的承力索端采用滑動吊弦線夾時,絕緣墊塊應安裝正確,保證滑動靈活;交叉吊弦接觸線端的吊弦線夾螺栓及載流環應朝向遠離另一支接觸線的方向,線夾傾斜角最大不得超過15°。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四、檢修步驟1.

檢修整體吊弦步驟(1)測量定位點兩側第1吊弦處(彈性鏈型懸

掛時為彈性吊索外第1吊弦)接觸線高度相等。相對于定位點處接觸線高度±10mm,且不得出現“V”形。(2)檢查吊弦布置間距,數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檢查吊弦線夾在直線處是否保持鉛垂狀態,曲線處是否垂直于接觸線工作面,且曲線處接觸線吊弦線夾螺栓穿向曲線外側,如圖4-17所示。(4)檢查吊弦偏移,若接觸線和承力索為同材質時,順線路方向吊弦偏移限界值為100mm。圖4-17吊弦線夾狀態示意圖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5)外觀狀態檢查整體吊弦線有無損傷、變形、散股、斷股、燒傷或其他不良狀態。(6)檢查整體吊弦線鼻子有無斷裂、變形,如圖4-18所示。(7)檢查吊弦的螺帽、雞心環等零部件是否齊全,如圖4-19所示。(8)檢查各部螺栓是否緊固、有油,是否符合力矩標準。圖4-19整體吊弦螺帽、雞心環檢查圖4-18吊弦線夾狀態示意圖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2.

檢修彈性吊索的步驟(1)用彈性吊索張力測量儀檢查彈性吊索張力是否為3.5kN,否則進行調整。長度是否符合規定,否則更換。(2)檢查測量彈性吊索、吊弦的長度和位置是否符合規定,否則進行調整或更換。(3)檢查彈性吊索和彈性吊弦有無燒傷、斷股、散股及其他損傷,否則進行更換。(4)檢查吊索線夾和吊弦線夾有無裂紋和變形現象,否則進行更換。任務三

彈性吊弦及吊索的檢查維護五、處理方法1)吊弦偏移的計算E=La

(tx-tP

)式中E——吊弦偏移值(m);L——吊弦到中心錨結的距離(m);a——線脹系數(1/°C),全補償時,a=(aj-ac

);tx——調整時溫度(°C)

;tP——平均溫度(°C);aj——接觸線線脹系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