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朱自清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揚州市朱自清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揚州市朱自清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揚州市朱自清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揚州市朱自清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月度學科素養體驗九年級歷史2024.12(試卷總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1.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遺址共發現了6個較完整的古人類頭蓋骨化石。這些化石可用于研究()A.人類起源 B.農耕生活 C.部落聯盟 D.社會制度2.《尚書·多士》中記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證明殷人曾有人記載商湯滅夏的“典”“冊”。下列史料屬于能與材料相佐證的一手史料的是()A.《史記·殷本紀》 B.甲骨卜辭 C.司母戊鼎 D.《論語》3.改革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商鞅變法的內容中,對秦國封建制度的確立起決定作用的是A.廢除舊貴族特權 B.獎勵耕戰C.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D.建立縣制4.有學者稱孔子是大量而有系統地傳播貴族學術到民間來的第一人,他把貴族宗廟里的知識變換成人類社會共有共享的學術事業,由此可知,孔子的做法有利于()A.維護舊貴族統治秩序 B.弘揚正氣和社會風化C.促進教育在民間的發展 D.減輕壓迫和改善民生5.《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這段話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點是()A.言行殘暴 B.集權獨斷 C.施政錯亂 D.政務繁忙6.“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革命怒吼聲,劃破萬里長城,“奮臂大澤而天下應”,譜寫了歷史的壯麗篇章。這場農民起義()A.揭開了反秦起義的序幕 B.借助了民間的太平道C.攻占了封建王朝的都城 D.在巨鹿之戰中殲滅秦軍主力7.漢初統治者認識到“殺雞取卵”方法不可取,要想吃蛋,吃更多的蛋,就必須先養好雞,要“先富民,再強國”,西漢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A.力倡節儉 B.平抑物價 C.大興文治 D.休養生息8.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建議漢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贍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這說明董仲舒()A.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變法 B.認為商鞅變法導致土地兼并C.以百姓利益為出發點來出謀劃策 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變法9.《后漢書》記載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竟為之”。推動這一現象的因素是()A.漢武帝北擊匈奴獲勝 B.絲綢之路的通暢C.孝文帝改革成效卓著 D.遣唐使多次來華10.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起,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埃及的太陽歷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漢謨拉比法典》,希臘的城邦國家,迥然相異,對照鮮明。由此可見()A.古代人類文明呈現多元發展格局B.羅馬法制建設奠定歐洲法學淵源C.亞歷山大東征促進東西文化交匯D.歐亞非美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系11.《劍橋古代史》對古代雅典有這樣的描述:“(雅典公民)不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欖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魚,穿波斯的拖鞋,睡愛爾蘭的床。”這表明雅典()A.物產豐富,人民富足 B.海外貿易非常發達C.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 D.地中海霸主地位確立12.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記述過一個案例:有人伐了鄰居家的葡萄樹,被告上法庭,原告雖提供了確鑿證據,卻輸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辯論中把葡萄樹說成了葡萄,而《十二銅表法》只規定了非法砍他人樹木應處以罰金。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銅表法》()A.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 B.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 D.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13.《羅馬民法大全》規定,禁止奴隸主強迫奴隸從事一些職業,如果出現違反行為被城市長官發現,則其有權宣布該奴隸將獲得自由。這體現了該法典()A.維護了奴隸主貴族權益 B.穩固了帝國的社會秩序C.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D.使奴隸地位有一定改善14.今天日本的郵政地址,還是沿襲唐制,以町、番、目為單位。這從側面反映了唐朝()A.嚴格的坊市界限 B.豐富的都市生活 C.開放的社會風氣 D.先進的典章制度15.根據下表中的文字(來源:2023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61頁)和所學知識,可以明確()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馬克思A.西歐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 B.土地所有者是農業工人的實際剝削者C.租地農場主出現于馬克思生活的時代 D.土地所有者主要由富裕農民轉化而來16.莎士比亞在《奧賽羅》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變成這樣那樣,全在于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座園腳,我們的意志是這園圃里的園了。讓它荒廢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墾也好,那權力都在于我們的意志。”這段話表現的思想是()A.封建主義思想 B.人文主義思想 C.主權在民思想 D.平等自由思想17.據統計,16、17世紀時,西班牙在殖民地開采的黃金、白銀超過當時世界總產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干從美洲掠奪的黃金多達180噸,白銀多達16000噸。上述材料對歐洲的直接影響是()A.有助于歐洲資本原始積累 B.有助于歐洲思想解放C.給殖民地人民帶來災難 D.使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18.1688年,英國結束了長期危機,在這一危機中英國人經過不懈斗爭,獲得了自由政治。材料中的“斗爭”指英國()A.對外殖民擴張 B.爭奪歐洲霸權 C.資產階級革命 D.爆發憲章運動19.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國王處于“臨朝不理政”,且不能隨意中止法律的地位。這可用于說明當時英國()A.君主制度廢除 B.王權受到限制 C.推行民主共和制 D.實行三權分立20.在此之前,除法國、荷蘭等少數幾個國家之外,歐洲大陸基本上是封建君主專制的天下。在此之后,歐洲的封建秩序受到沖擊、舊制度不斷動搖,歐洲的政治面貌被重塑,一個資本主義的新歐洲開始出現。可見,“此”主要指A.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B.美國獨立戰爭C.法國大革命的開始 D.拿破侖對外戰爭21.《世界史(以文明演進為線索)》中寫道:“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地分隔開來,但三國的革命作為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有一定的聯系,而且也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17世紀和18世紀發生于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關于‘權利’的訴求和‘人權’的伸張,”其中,“關于‘權利’的訴求和‘人權’的伸張”而頒布的法律文獻不包括()A.《大憲章》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人權宣言》22.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各州的眾議員名額及直接稅數量,都與各州人口成正比例,其中黑人奴隸人口則按五分之三(5個奴隸只等于3個人)計算。這表明該憲法()A.體現了人人平等理念 B.加速了獨立戰爭的進程C.違背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D.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23.“拿破侖《民法典》雖然承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承認男女都享有同等的繼承權,但它強調私有財產的神圣不可侵犯性。”這說明拿破侖頒布《民法典》的基本出發點是()A.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B.限制國王權力C.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D.解決財政危機24.進入19世紀,從前習慣于做農活的工人們很快明白季節、日出日落和氣候波動不再決定勞動日程了。相反,鐘表、機器和車間規定創造了新的勞動節奏。這一變化的原因是()A.工廠制度的確立 B.計時工具的改進C.環境污染的加劇 D.福利政策的推行25.《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評述到:“兩個學說都發現了變化的原因在于斗爭——生存競爭和階級斗爭。”發現了”階級斗爭”的學說是()A.《物種起源》 B.《共產黨宣言》C.《人權宣言》 D.《相對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6題8分,27題9分,28題8分,共25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圖是1963年在陜西寶雞發現的西周銅器何尊及銘文。銘文中“宅茲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銘文大意是:周成王五年四月,適逢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旋小子何進行訓誥,內容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武王滅商后則告祭于天說,將以洛邑為天下中心,由此統治民眾。周王賞賜何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材料二下面的歷史時間軸是根據著名史學家許倬云的《萬古江河》中有關中華文化圈的斷代制作。材料三漢代畫像石(磚)中著名的讀書圖講經畫像磚(拓片)孔子見老子畫像石(拓片)儒生捧簡閱讀畫像石(拓片)畫像左側的經師坐于榻上,弟子六人設席跪坐,頭戴進賢冠,身著儒服,手中各執簡牘,反映了東漢時講經授課的場面。畫像右側有二人躬身相對,左為孔子,右為老子。孔子身后眾弟子捧簡而立。反映了孔子攜弟子向老子求教的場景。上層畫像右側眾儒生或坐或立,捧筒而讀。反映出眾儒生手不釋卷,刻苦求學的場景。——圖文整理自蘭鈺寄等《漢代畫像石(磚)中的讀書圖》(1)你能從材料一中的何尊及銘文中提取到哪些有效信息?(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在“中原的中國”與“中國的中國”兩個時期,為統治中國,統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主要行政措施是什么?(3)據材料三,寫出漢代畫像有(磚)讀書圖反映出的社會主流思想。結合所學,分析這一主流思想的成因。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世紀封建莊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單位,莊園內的一切生產都是為了供應領主消費和依附農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莊園不能生產的如鹽、鐵等,才從行商手中購取。莊園經濟的興盛時期約在9-13世紀。它的形成大約和生產力低下有關。12和13世紀,由于生產力發展以及商品貨幣關系的影響,已不斷發生莊園自營地縮減、勞役地租改為實物地租或貨幣地租等現象。14世紀起西歐經濟變化劇烈,莊園主紛紛放棄自營地,貨幣地租流行,農奴也通過各種途徑取得人身自由,勞役制莊園趨向瓦解。——人教版高中教科書材料二市民們通常能說服國王向他們頒發皇家特許狀,準許他們擁有自己的市政廳、法院以及市外屬地:準許商人和工匠組織行會,用以防護和互助,但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控制。正如當時的俗話所說的那樣:“城市的空氣使人感到自由。”在某些地區,一批批城市聯合起來組成聯盟,這些聯盟成為強有力的政治及經濟統一體。1350年,不來梅、但澤等城市組成了漢薩同盟,迫使外國承認它們的商業特權,實際上基斷了北部歐洲的貿易。——【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為發展工商業??紛紛創辦私立城市學校??與此相應,一個新的職業教師階層形成,他們以教育為職業。教師中的不少人是著名學者,既精通神學,也熟諳法學、古典哲學乃至自然科學。12世紀中期在意大利波隆那法律學校基礎上產生的波隆那大學,應是中世紀西歐的第一所大學。——孟廣林:《世界中世紀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1)據材料一,概括西歐莊園經濟發展歷程。(2)據材料二,概括中世紀歐洲城市發展狀況。(3)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學興起原因?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時間事件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1775年華盛頓任北美大陸軍總司令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制定出憲法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1804年《拿破侖法典》頒布實施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結合所學,指出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作用。(2)閱讀以上材料,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月度學科素養體驗九年級歷史2024.12(試卷總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A【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D【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A【16題答案】【答案】B【17題答案】【答案】A【18題答案】【答案】C【19題答案】【答案】B【20題答案】【答案】D【21題答案】【答案】A【22題答案】【答案】D【23題答案】【答案】A【24題答案】【答案】A【25題答案】【答案】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6題8分,27題9分,28題8分,共25分。)【26題答案】【答案】(1)信息:青銅器鑄造技術;文字(中國名字的由來);周朝的歷史,周朝的國家制度等。(2)兩個時期:先秦時期;秦漢時期。措施:分封制與郡縣制。(3)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因: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的精神支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