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規范》_第1頁
《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規范》_第2頁
《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規范》_第3頁
《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規范》_第4頁
《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LB.□XXXXX-XXXX河流無實測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的總則及基本資料收集與審查、水量計算方法與應用、水量計算方法的優選、水量計算成果合理分析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區域范圍內服務河(湖)長制、水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等的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的月、雙月、季度、汛期、非汛期和年度等計算時段的水量計算。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水資源論證等有關計算斷面的水量計算可參照執行。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3598水資源公報編制規程GB/T50095水文基本術語和符號標準SL247水文資料整編規范SL460水文年鑒匯編刊印規范DB45/T1959水文水資源監測站網布設技術導則術語和定義GB/T50095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河流計算斷面rivercalculationsection垂直于河道斷面平均流向或中泓線橫截河流,以自由水面和濕周為界,用于開展水量計算的剖面。河口斷面estuarysection河流匯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交界斷面。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nomeasureddischargedatasection沒有布設水文站且缺乏實測流量資料,需要利用參證水文站流量資料或者其他方法進行水量計算的河流計算斷面。計算時段calculationtime開展水量計算的時間間隔長度,一般為月、雙月、季度、汛期、非汛期和年度等。水量計算waterquantitycalculation對某一流域、區域或河流計算斷面某個計算時段的水的流量、徑流量等水量指標進行分析計算的工作。洪水過程flood

process受暴雨影響造成河流水位明顯上漲、出峰、回落的變化過程。徑流模數法runoffmodulusmethod河流計算斷面與參證水文站以上流域下墊面情況和降雨匯流等水文條件基本近似,以集水面積為主要考慮因素,將參證水文站的徑流模數移用到河流計算斷面進行水量計算的方法。徑流系數法runoffcoefficientmethod河流計算斷面與參證水文站以上流域下墊面情況和降雨匯流等水文條件基本近似,計算時段面雨量差別較大,以集水面積和面雨量為主要考慮因素,將參證水文站的徑流系數移用到河流計算斷面進行水量計算的方法。區間水量平衡法intervalwaterbalancemethod在考慮徑流模數或徑流系數移用的情況下,利用河流計算斷面及其上下游或者干支流水文站進行區間水量計算與平衡分析,并考慮區間水電站(水庫)蓄水變量、河槽蓄水變量、河道外取水量、地下河伏(出)流量等影響因素,從而得出計算斷面水量的方法??倓t堅持需求導向原則,針對流域和區域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管理、水環境與水生態保護存在問題及其需求,開展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堅持水文相似性原則,考慮相鄰或者相似流域水文現象在月、年周期變化中具有相似性,對無實測資料的河流流域或者計算斷面,可移用本流域或與其他流域水文相似、集水面積相近的水文站徑流模數、徑流系數等資料進行水量計算。堅持水量平衡原則,結合河流流域或者計算斷面上下游、干支流水量情況和區間取用水情況,合理分析確定河流流域或者計算斷面水量。水量計算應廣泛收集河流流域和計算斷面所在河段的資料,分析河流水量利用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利用多種方法綜合分析確定水量計算成果,并檢查其合理性。河流流域的水量計算,以河口斷面為計算斷面;其他計算斷面根據實際需要參照DB45/T1959確定,包括行政區界斷面、重要水源地取水斷面、重要城鎮控制斷面、生態敏感河段控制斷面等,并考慮斷面水位、流量實測的可行性,以便必要時通過實測流量驗證水量計算成果的可靠性。水量計算應遵循收集基礎資料、選用參證水文測站、分析比較面雨量、確定計算方法、分析計算水量、綜合分析和確定水量計算成果的工作步驟。水量計算指標可根據需要確定,原則上以月水量為主,包括月、雙月、季度、汛期、非汛期和年度平均流量或徑流量等,其中:月、雙月、季度、汛期、非汛期和年度水量可依據月水量進行計算或者參照月水量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水量計算成果取用精度參照SL247的規定,流量取三位有效數字,小數不過三位;徑流量取四位有效數字,小數不過四位。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和本文件的規定?;A資料收集與審查基礎資料收集水量計算應收集的基礎資料包括河流、大中型水電站(水庫)、重要取水工程、水文測站、計算(河口)斷面等資料。河流資料包括河流(含地下河)水系圖、名稱、河長、集水面積、流經鄉(鎮)及以上行政區、河口位置等資料,應采用水利普查或經有關主管部門審定的最新資料成果。涉及地下河伏(出)流的,還應收集比例尺為1:200000的水文地質圖和相關地下河的河長、集水面積、伏(出)口位置等資料。大中型水電站(水庫)資料包括工程名稱、地址、經緯度、集水面積、總庫容、有效庫容、水位庫容曲線、水位、蓄泄水量等資料。其中,水位應收集日最高(最低)水位、日平均水位數據,蓄泄水量應收集日平均蓄水量、日平均泄水量數據。重要取水工程資料包括日平均取水量10000m3以上的城鎮生活、工業園區、農業灌溉等取水工程的名稱、地址、經緯度、最大取水能力、日取水量等資料。水文測站資料包括水文站名稱、地址、經緯度、集水面積、水位流量(面積、流速)關系曲線、日平均水位、日平均流量等資料和雨量站名稱、地址、經緯度、日雨量、計算時段雨量等資料。計算(河口)斷面資料包括斷面名稱、地址、經緯度、集水面積、至河口距離等資料。計算時段水量計算基礎資料的收集,應注重參證水文測站的計算時段流量、水位、雨量資料和大中型水電站(水庫)的計算時段蓄泄水量資料、重要取水工程的計算時段取水量資料?;A資料審查計算斷面的集水面積應利用最新數字高程模型(DEM)數據、數字地形圖數據等進行量算,可根據河流流域大小合理選擇1:50000或更高精度比例尺的地形圖,量算集水面積至少2次,成果相對偏差應控制在±3%以內,取其平均值為最終成果。水量計算應選用經過整編審查的水文資料成果,參證的水文測站應具有代表性,所依據的流量、水位、雨量資料應具有可靠性、一致性,具體如下:參證雨量站的計算時段特征值應與本流域或區域所有雨量站同一計算時段特征值相近;參證水文站宜與計算斷面所在流域相同且集水面積盡可能相近,或者與計算斷面所在流域下墊面、產匯流條件盡可能相近,確保參證水文測站的代表性;參證水文測站的流量、水位、雨量等監測數據處理和精度應符合SL247和SL460的有關規定,確保參證水文測站資料的可靠性;需要對計算斷面連續多個計算時段的水量計算成果進行分析時,應注意分析參證水文站的下墊面和產匯流條件是否有明顯變化,確保參證水文測站資料的一致性。水量計算需要水電站(水庫)蓄泄水量資料時,應對該水電站(水庫)蓄泄水量等資料進行整編和審查。水量計算方法與應用參證水文站的選用水量計算應優先利用本河流上下游的水文站或者水電站(水庫)資料進行;計算斷面所在河流上下游水文站資料無法滿足計算要求的,可統籌利用計算斷面所在水系干支流或相鄰流域的水文站資料。計算斷面所在河流位于干流或支流、且干支流均有水文站的,可將干支流上游或下游水文站的流量迭加,轉換為該計算斷面的上游或下游合成水文站流量。計算斷面所在河流或流域無水文站資料的,可在考慮相應計算時段面雨量、下墊面條件的情況下,移用相鄰流域或者相似流域且集水面積相差在20%以內的水文站資料進行水量計算。水量計算程序與內容水量計算應遵循以下程序:選擇參證水文站(含水電站等)及其相關代表雨量站;比較參證水文站與計算斷面的面雨量和洪水過程面雨量;依據水文站與面雨量情況,選擇適用的計算方法與復核方法;利用“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表”(見附錄A)進行水量計算;對水量計算成果進行復核和水量平衡分析;確定水量計算成果。水量計算應包括以下內容:參證水文測站代表性和資料可靠性、一致性分析;計算斷面和參證水文站的面雨量分析;計算時段水量指標的分析計算;水量計算成果的復核;上下游或干支流水量平衡分析。同一河流或同一水系的計算斷面水量計算,應自上游至下游、自支流至干流進行水量計算,綜合協調上下游、干支流的各計算斷面間的水量平衡。獨流入海河流的入海水量計算,應統籌考慮入海河口分散和受潮汐影響的特點,盡可能避開入海感潮河段,合理確定入??谟嬎銛嗝妫瑓f調入海水量與河流各計算斷面的水量平衡。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水量計算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流域或者區間面雨量、下墊面條件、水電站(水庫)與河槽蓄水變量、河道外取用水量、地下河伏(出)流量等。進行水量計算時,應結合實際考慮相應計算時段內有關因素造成區間水量變化的影響。面雨量計算水量計算所需要的計算時段面雨量,可選擇相應集水面積內所有雨量站或者代表雨量站,利用算術平均法、泰森多邊形法或等雨量線法進行計算。選擇代表雨量站的,應在數量上涵蓋下一級各支流流域及其各支流的上游、中游、下游區域,同時考慮區域分布的均衡性。面雨量計算方法如下:算術平均法,見式(1): (AUTONUM)泰森多邊形法,見式(2): (AUTONUM)等雨量線法,見式(3): (AUTONUM)式中:——計算時段的流域或者區間面雨量,mm;——計算時段的流域或者區間第個雨量站的降雨量,mm,;——流域或者區間雨量站的站數,個;——第個雨量站代表的泰森多邊形面積,km2;——流域或者區間的面積,km2;——第條等雨量線的降雨量,mm,;——第條與第條等雨量線間面積,km2。水量計算徑流模數法徑流模數法的適用范圍:計算斷面與所在河流上游或下游的參證水文站的集水面積相差不超過15%,受蓄水工程影響較嚴重情況下不超過20%;計算斷面與所在河流上游或下游的參證水文站的集水面積相差在20%至1倍之間,且計算時段無明顯的洪水過程。徑流模數法可采用式(4)和式(5)進行相應計算時段的水量計算。 (AUTONUM) (AUTONUM) 式中:——計算時段計算斷面的平均流量,m3/s;——參證水文站計算時段的徑流模數,10-3m3/(s.km2);——計算斷面的集水面積,km2;——計算時段參證水文站的平均流量,m3/s;——參證水文站的集水面積,km2。徑流系數法徑流系數法的適用范圍:計算斷面與所在河流上游或下游的參證水文站的集水面積相差在20%至1倍之間,且計算時段有明顯的洪水過程。徑流系數法可采用式(6)和式(7)進行相應計算時段的水量計算。 (AUTONUM) (AUTONUM)式中:——計算時段參證水文站的徑流系數,無量綱;——計算時段計算斷面以上流域的面雨量,mm;——計算時段參證水文站以上流域的面雨量,mm;——計算時段的天數,d。區間水量平衡法區間水量平衡法的適用范圍:計算斷面所在河流上游和下游均有參證水文站,且上下游參證水文站面積比在2倍以內的;計算斷面所在水系干支流上游和下游均有參證水文站,可分別迭加為計算斷面上游和下游合成水文站,且上下游參證水文站面積比在2倍以內的。區間水量平衡法可利用式(8)或者式(9)進行相應計算時段的水量計算。 (8) (9)式中:——計算時段上游參證水文站的平均流量,m3/s;——計算時段下游參證水文站的平均流量,m3/s;——上游參證水文站的集水面積,km2;——下游參證水文站的集水面積,km2。當計算時段內計算斷面和參證水文站所在河段有明顯洪水過程時,應考慮面雨量修正,利用式(10)或式(11)進行相應計算時段的水量計算。 (10) (11)式中:——計算時段上游水文站至計算斷面區間的面雨量,mm;——計算時段計算斷面至下游水文站區間的面雨量,mm;——計算時段上游水文站至下游水文站區間的面雨量,mm;計算斷面水量受區間范圍內的水電站(水庫)、河槽蓄水變化、河道外取水和地下河伏(出)流影響的,應收集水電站(水庫)、河槽蓄水變化、河道外取水和地下河伏(出)流情況,在計算時綜合分析受影響的水量,根據具體情況參考式(12)~(15)進行水量計算。 (12) (13) (14) (15)式中:——計算時段區間水電站(水庫)的蓄水變量,增加取負值,減少取正值,萬m3;——計算時段區間河槽的蓄水變量,增加取負值,減少取正值,萬m3;——計算時段區間河道外取水量,流出取負值,流入取正值,萬m3;——計算時段區間地下河伏(出)水量,伏流取負值,出流取正值,萬m3;——計算時段的天數,d。涉及地下河伏(出)流的,應查明伏(出)流口位置是位于參證水文站上(下)游、參證水文站與計算斷面區間、還是計算斷面下(上)游,以便在水量計算中扣除或增加。其他流域面積在3000km2以下的中小河流水量計算斷面,移用相鄰流域或者相似流域水文站資料進行水量計算時,應首先進行相應計算時段的參證水文站天然流量還原計算,然后利用參證水文站天然流量并考慮計算斷面以上流域的面雨量、水電站(水庫)蓄水變量等因素的影響,選擇徑流模數法或者徑流系數法進行水量計算。 (16)式中:——計算時段還原后的參證水文站天然流量,m3/s;——計算時段參證水文站的實測流量,m3/s;——計算時段參證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河道外取水流量,流出取正值,流入取負值,m3/s;——計算時段參證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電站(水庫)蓄水變量,增加取正值,減少取負值,m3/s;——計算時段參證水文站以上對徑流影響的其他水量,增加取正值,減少取負值,m3/s。計算斷面所在河流無水文站和雨量站的,可選擇所在水資源三級區或設區市范圍內集水面積相近、水文情況相似的水文站作為參證水文站,參考式(4)、式(14)利用徑流模數法進行水量計算;無水文站、但有雨量站的,可參考式(6)、式(15)利用徑流系數法進行水量計算。水資源三級區參照GB/T23598的規定執行。計算斷面所在河流無水文站和雨量站、但有水電站(水庫)的,可利用水電站(水庫)蓄泄水量進行流量資料整編后,參考式(4)~(15)進行水量計算。參證水文站集水面積與計算斷面相差1倍以上、確實有必要進行水量計算、又無其他方法的,宜參照以上方法進行水量計算。條件允許情況下,可采用水文模型分析方法進行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的水量計算。水量計算方法的優選水量計算應在收集參證水文站計算時段流量、水位和參證雨量站雨量資料,并分析參證水文站和計算斷面相應計算時段面雨量的基礎上,根據計算時段河流流域或者計算斷面集水面積、參證水文站、面雨量等具體情況及徑流模數法、徑流系數法、區間水量平衡法的適用條件,優先選用其中一種方法作為計算方法。具體如下:具有集水面積比小于2倍的上下游參證水文站條件的,應優先選用區間水量平衡法;參證水文站集水面積與計算斷面相差不超過20%的、或者可通過2個及以上參證水文站迭加使其集水面積與計算斷面相差不超過20%的,可優先選用徑流模數法;參證水文站集水面積與計算斷面相差在20%至1倍之間且計算時段無明顯洪水過程的,可優先選用考慮區間蓄泄水變化情況的徑流模數法;參證水文站集水面積與計算斷面相差在20%至1倍之間且計算時段有明顯洪水過程的,可選用徑流系數法。計算時段受區間范圍內的水電站(水庫)、河槽蓄水變化、河道外取水和地下河伏(出)流影響較大的,計算斷面的水量計算應采用考慮上述水量變化影響的徑流模數法、徑流系數法或者區間水量平衡法。參證水文站水量在計算時段內受其上游水庫(水電站)蓄泄水影響特別大的,計算斷面與參證水文站區間的水量計算,應利用扣除相應的蓄泄水影響的參證水文站徑流模數或者徑流系數。水量計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水量計算成果合理性分析內容應包括:采用的參證水文測站或者水庫(水電站)是否具有代表性;采用的流量、水位、面積、雨量等數據是否可靠;采用的計算方法是否合理可行;不同方法的計算成果是否滿足相對偏差要求;擬采用計算成果是否滿足上下游、干支流水量平衡要求。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的水量計算,具備兩種方法適用條件或者兩類不同參證水文站情況的,宜采用兩種方法或者兩類不同參證水文站情況進行計算,其中優選一種方法作為采用方法,另一種方法作為復核方法,采用方法與復核方法計算成果的相對偏差宜控制在15%以內,最大不超過18%。參證水文站和計算斷面有連續多個計算時段水量資料的,可利用水量累積曲線法進行合理性檢查。河流無實測流量資料斷面所在河流上下游和干支流有水文站、水電站(水庫)或者其他計算斷面水量計算成果的,應進行河流上下游和干支流水量平衡分析,以是否符合“上游小于下游、支流小于干流、水量與集水面積相適宜”的一般規律,判斷其合理性;受水電站(水庫)蓄水、河槽蓄水、河道外取水和地下河出流等特殊情況影響、不滿足上述要求的,應說明主要影響因素與影響情況。在計算斷面條件和水文監測技術方法可行且有必要的情況下,可開展計算斷面不同水位級的流量監測,建立水位流量關系,依據實測水位進行日平均流量推算,并據此進行月(季)等相應計算時段的水量計算,以檢驗計算斷面水量計算方法的可行性和計算成果的合理性。

(規范性)

河流無實測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表見表A.1、表A.2、表A.3、表A.4。河流無實測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表(區間水量平衡法)計算斷面名稱地址市

縣(市、區)鄉(鎮、街道)村所在河流集水面積km2計算時段年月(季)面雨量mm參證水文站上游參證水文站名稱集水面積km2與計算斷面區間面雨量mm計算時段流量m3/s下游參證水文站名稱集水面積km2與計算斷面區間面雨量mm計算時段流量m3/s區間水量水電站(水庫)蓄水變量m3/s河槽蓄水變量m3/s河道外取水量m3/s地下河伏(出)水量m3/s水量計算上下游參證水文站面積比上下游水文站區間面雨量mm水量計算成果m3/s水量計算公式備注計算:年月日校核:年月日復核:年月日河流無實測資料斷面水量計算表(徑流模數法)計算斷面名稱地址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所在河流集水面積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