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規范》
團體標準編制說明
《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規范》編制組
2022年4月
1項目背景
1.1化工廢鹽來源
化工廢鹽指化工生產過程或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含有有毒有害
成分的含鹽廢液或固體廢鹽。化工廢鹽主要來源于精煉石油產品制
造、煤制合成氣生產、煤制液體燃料生產、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
業、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等行業不同化工原料反應生成的副產物,同
時,廢水“零排放”治理以及廢酸堿液中和處理也會產生廢鹽。化工
廢鹽具體成分因其來源而異,組分差異大、特征不固定,但通常含有
一種或多種鈉鹽(如氯化鈉、硫酸鹽)、源自生產原料及副反應的有
機物(如醇類、酚類、醚類等)以及可能的重金屬離子(如銅、鋅、
鉛等),屬于典型的危固廢物,環境危害極大。目前化工廢鹽主要集
中在農藥、醫藥、煤炭石油、紡織印染、橡膠助劑、環氧樹脂和水合
肼等多個行業。主要廢鹽產生大省為江蘇和山東,其次為浙江、廣東、
內蒙古、遼寧、四川、江西。
農藥行業廢鹽的產生來源極廣,有機磷類、取代苯類、有機硫類、
苯氧羧酸類、有機氯類、擬除蟲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磺酰脲類等
40多種農藥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均會涉及含鹽廢水排放,總產量占農
藥原藥總產量的80%以上。其中,農藥大宗品種如草甘膦、2,4-D、
吡蟲啉、毒死蜱和多菌靈及其相關中間體等都涉及含鹽廢水的問題,
廢水含有氯化鈉、磷酸根、亞磷酸根、氨根、有機物(苯類、酚類、
1
雜環類)等多種物質。
醫藥企業在生產過程需要投加大量酸性或堿性物質,兩者中和后
易產生無機鹽,成為高含鹽廢水的主要來源。醫藥廢水成分復雜、濃
度和鹽分高、色度和毒性大,往往含有種類繁多的有機污染物質,其
中有不少屬于難生化降解的物質,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留于環境
中。特別是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的“三致”有機污染物,會嚴重危害
的人類健康。醫藥廢鹽具有有機物成分高、無機鹽種類復雜、毒害性
大等特點。
印染行業生產過程中,染色工藝不同工序需要不同無機鹽作為助
劑,來降低染料用量,因此會產生大量含鹽廢水,多為混鹽廢水,廢
水中有機組分大多為芳烴及雜環化合物,含量約5%~15%,主要為
NaCl、Na2SO4、Na2S等無機廢鹽。
煤化工行業的廢鹽來源于含鹽廢水蒸發干化產生的雜鹽或濃縮
分離再蒸發結晶產生的單鹽。其行業產生的廢鹽類別主要為氯化鈉和
硫酸鈉。煤化工廢鹽一般來自廢水處理,廢水的平均鹽度為35±28.4
g/L,所含雜質主要為重金屬、水不溶物及有機物等,有毒有害成分
含量較少、污染負荷較低。
環氧樹脂行業以雙酚A、燒堿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在生產液態
或固態產品的精制過程中,洗鹽環節會產生高含鹽廢水,其中有機物
主要為生產過程中的中間產物、未完全反應的原料、甲苯、二甲苯和
老化樹脂,產生的廢鹽主要類別為氯化鈉,大多在進行無害化處理后
均可用于氯堿工業電解制備燒堿、氯氣等。
2
1.2化工廢鹽管理現狀
由于產生源廣、特性差異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難以明確
列出所有具有危險特性的“廢鹽”及其廢物代碼,主要依靠鑒別來判
定廢鹽的屬性,因此,廢鹽管理存在性質界定不清晰,管理尺度難統
一等問題,同時,國內也未形成統一的化工廢鹽處理處置標準規范,
造成企業處置廢鹽難度大、效果差等問題。目前廢鹽資源化綜合利用
成本高,且資源化產品價值低,無論是源頭上的技術創新、生產環節
的設備改進,還是強化流程管理、規范末端處置都需要企業投入大量
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這使有關企業對待廢鹽的處理利用相對消極,
在監管薄弱地區甚至存在違法處置的現象,比如有些化工企業冒著違
法違規的風險私自將高含鹽廢水進行稀釋,送入污水處理廠作為普通
廢水處理。
另一方面,不同行業產生的廢鹽既有很大差異又各有自身特點,
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5085.7-2019)和《危險廢物鑒別
技術規范》(HJ298-2019)過于籠統,鑒別程序繁瑣,對各具體行
業的廢鹽鑒定為一般固廢的可操作性不強,并且現有危險廢物鑒別手
段只是對廢鹽進行了危廢/固廢的定性區分,缺乏對廢鹽中主要污染
物的定量指標限制要求,導致很多鑒定為一般固廢的廢鹽仍然具有很
大的環境危害性,這些廢鹽作為原料直接流向融雪劑、水泥助磨劑、
印染助劑等環節,又造成了環境的二次污染。
3
1.3化工廢鹽處置技術
國內化工廢鹽的處置技術一般以填埋法、熱處理法為主。熱處理
法主要包括焚燒、高溫熔融、傳統熱解技術、微波熱解技術。
填埋處置作為多數鹽水濃縮液或固態廢鹽廢渣等危險廢棄物的
處置方式。填埋處置需要占用大量的場地,造成土地資源的緊張與嚴
重浪費,同時廢鹽容易對防滲襯層造成腐蝕影響,淋濾作用會使大量
廢鹽重溶于滲濾液中,給滲濾液的處理、地下水資源和生態系統造成
潛在的威脅。填埋處置本質上屬于暫存,并不能徹底解決廢鹽問題,
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大部分剛性填埋場已滿負荷。
焚燒法為化工廢鹽在焚燒爐內進行焚化燃燒,在高溫條件下,將
廢鹽中的有機物裂解、氧化為小分子有機物和CO2、H2O等物質,降
低副產品鹽中的有機污染物含量。焚燒爐的種類多樣,目前用于廢鹽
焚燒的爐型主要有流化床焚燒爐、回轉窯焚燒爐。焚燒法處理廢鹽的
主要優點:能迅速地、大幅度地減少廢鹽的容積,去除有機物,并能
回收燃燒產生的熱能。主要缺點:焚燒高含氯,特別是有機氯的廢鹽
時會產生大量二噁英,鹽渣受熱軟化,影響設備運行穩定性和處理能
力,鹽的高腐蝕性影響設備的壽命,投資和運行費用較高,為了減少
二次污染,焚燒設施需要配套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
高溫熔融是指在更高的溫度下對化工廢鹽進行處理,一般要求煅
燒溫度在800~1200℃,由于煅燒溫度往往比廢鹽的熔點高,此時廢
鹽處于熔融狀態,因此能夠徹底地去除廢鹽中的有機物,適用于處理
有機物含量較高且功能團復雜的廢鹽。實踐過程中發現高溫熔融存在
4
以下幾方面問題有待解決:雖然高溫熔融對廢鹽中有機物去除較為徹
底,但是廢鹽中依舊可能存在被氧化的C、S、P等雜質,需要進行后
續處理后才能滿足回用要求;熔融狀態下的鹽溫度較高,通風狀態下,
鹽分會揮發,會在后續冷卻單元析出,容易堵塞管道;熔融處理后的
鹽精制過程中依舊需要蒸發單元的參與,因此整個工段也存在著能耗
高的缺點。
傳統熱解技術是在控溫和控氧的條件下,利用石化燃料為加熱能
源,使廢鹽中有機物發生分解、炭化、揮發、分離,從而實現廢鹽減
量化、無害化處置。目前有兩種傳熱方式,一種是采用直接加熱方式,
以火焰直接輻射加熱為主,該方法的主要優點就是熱解氣直接作用于
廢鹽,利用率較高,但是,在直接加熱過程中,有機物熱解產生的熱
解氣與大量煙氣混合,使熱解氣難以回收利用,只能與煙氣一同排放,
達不到資源回收的目的,還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直接加熱過程中
溫度難以達到穩定控制,易造成溫度不均或局部高溫,導致廢鹽熔化
板結。另一種是間接式加熱熱解,將熱源與熱解揮發分析出通道分離,
揮發分可以方便地進行焚燒等后續處理,間接式加熱有利于較準確地
控制溫度,防止了局部氧化可能產生的高溫,避開了大多數化工廢鹽
的熔點,但是間接式加熱傳熱效率低,運行能耗較高,同時間接式加
熱不均勻依然會造成廢鹽的結圈、結塊問題。
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是以微波替代化石燃料做為新的能
源介質,革新了熱解技術的加熱方式,物料受到微波輻射后,內部極
性粒子得以加速運動,相互之間得以碰撞及摩擦后內部產生高熱效
5
應。而在一般高溫熱解方式中,熱量是從表面向內部傳遞,從而表面
的溫度大于內部的溫度。而在微波場中,溫度梯度剛好相反,其熱量
產生于介質內部,然后向周圍空間散發,表面溫度低于中心溫度。微
波加熱又稱為“體加熱”,使加熱更快速、均勻,大大改善了加熱質
量。與傳統加熱方式相比,微波具有加熱速度快、均勻加熱、節能高
效、易于控制、能夠選擇性加熱以及安全無害等特點。同時微波熱解
處置技術只需用電、無需化石燃料、不引入二次污染、能耗低的特點,
可解決傳統工藝高能耗、二次污染大、資源化處置水平低等問題,充
分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戰略目標,推動化工廢鹽資源
化處置技術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
2任務來源
隨著我國化工及相關行業的迅猛發展,化工廢鹽逐年遞增,年產
量已超過2000萬噸,龐大的產生量使企業“脹庫”現象頻現,成倍
增長的含鹽危險固廢仍是企業下一步發展的最大瓶頸,工業廢鹽有效
安全處置已成為亟需解決的環境問題。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
是以微波替代化石燃料作為新的能源介質,革新了熱解技術的加熱方
式,與傳統加熱方式相比,微波具有加熱速度快、均勻加熱、節能高
效、易于控制、能夠選擇性加熱以及安全無害等特點,同時微波熱解
處置技術只需用電、無需化石燃料、不引入二次污染、能耗低的特點,
可解決傳統工藝高能耗、二次污染大、資源化處置水平低等問題,具
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目前國內沒有化工相關行業廢鹽微波熱解
6
處置技術相關標準規范,導致處理后的再生鹽中殘留有機物的含量難
以控制,市場的可接受程度較低,銷售給下游用戶仍然存在環境風險
和人體健康隱患,因此,有必要對這一技術進行全面梳理與分析總結,
建立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管控結合的處置技術規范。
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滿足環境管理需求,突破生態環境標準發
展瓶頸,根據2022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深化標準化改革創新,著
力提升標準質量效益,加強標準國際化工作,進一步構建推動高質量
發展的標準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和《團體標準管
理規定(試行)》的相關規定,山東產研綠洲環境產業技術研究院有
限公司決定立項并聯合相關單位制定《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規
范》團體標準。
3主要工作過程
2021年6月-2022年1月,編制組廣泛收集、分析了國內外相關
資料,以山東產研綠洲環境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廢鹽微波熱解
處置技術生產線為基礎,并深入微波熱解裝備和應用企業進行了現場
調查研究,了解廢鹽的產生情況、自建處理設施運行現狀和運行參數、
處理后產物控制指標,采集廢鹽樣品,了解可資源化利用企業對于再
生鹽的質量控制要求、廢鹽再生資源化利用現狀。
2022年3月,山東產研綠洲環境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
組建了標準編制小組。研究組召開內部研討會,初步擬定了標準編制
的工作目標、工作內容,確定了標準技術路線以及任務分工。
7
2022年4月,編制組匯總并分析調研資料,完成了《化工廢鹽
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規范》(初稿)。
2022年5月,編制組將《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規范》(初
稿)征求了企業代表和有關專家的意見,經過反復修改和完善,形成
了《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規范》的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
2022年6月,公開征求意見。
4編制的必要性
由于產生源廣、特性差異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難以明確
列出所有具有危險特性的“廢鹽”及其廢物代碼,主要依靠鑒別來判
定廢鹽的屬性,因此,廢鹽管理存在性質界定不清晰、管理尺度難統
一等問題。同時,化工廢鹽的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缺失,導致許多企
業以廠內臨時貯存的方式暫時處置這類危廢,在監管薄弱地區甚至存
在違法處置的現象,該類危廢環境污染事件頻發。隨著我國化工及相
關行業的迅猛發展,化工廢鹽逐年遞增,年產量已超過2000萬噸,
如果長時間堆存不但占用大量土地,更對周圍環境構成巨大威脅。以
上化工廢鹽造成的各種環境問題、社會問題使得出臺相應的技術規范
來推動化工廢鹽處置過程規范化,提高化工廢鹽處置水平的需求迫在
眉睫。
不同行業產生的廢鹽既有很大差異又各有自身特點,而《危險廢
物鑒別標準通則》(GB5085.7-2019)和《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
(HJ298-2019)過于籠統,鑒別程序繁瑣,對各具體行業的廢鹽鑒
8
定為一般固廢的可操作性不強,并且現有危險廢物鑒別手段只是對廢
鹽進行了危廢/固廢的定性區分,缺乏對廢鹽中主要污染物的定量指
標限制要求,導致很多鑒定為一般固廢的廢鹽仍然具有很大的環境危
害性,這些廢鹽作為原料直接流向融雪劑、水泥助磨劑、印染助劑等
環節,又造成了環境的二次污染。
目前國內沒有化工行業廢鹽微波熱解處置相關技術規范,對這一
技術也缺乏全面梳理與分析總結,結合我國化工廢鹽現狀,將化工廢
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與經驗分析總結,制訂《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
技術規范》,可促進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及應用,
助力我國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事業的健康發展,提升化工廢鹽處置
水平,同時對整個化學化工領域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5主要工作內容
5.1編制原則
(1)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
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編寫本標準內容。
(2)保護環境,控制微波熱解處置過程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
包括熱解廢氣污染排放控制、廢水污染排放控制、產物環境安全控制。
(3)保證標準的適用性、先進性;注意標準的統一性和協調性;
注意標準的經濟性和社會效益。
9
5.2工作方法
根據工作計劃及大綱,在國內外資料調研的基礎上,開展化工廢
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調研。采取現場調研、專家咨詢、文獻收集等方
式,掌握企業現有處理處置水平和污染防治水平,在此基礎上,編制
標準初稿,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補充完善標準的內容,形成征求意見
稿及編制說明,并公開征求意見,根據意見修改形成送審稿,然后進
行審查修改形成報批搞,最后報批并發布。
(1)綜合調研通過廣泛的文獻和資料查詢,對國內外化工廢鹽
微波熱解處置技術現狀進行詳細的綜合調研,把握國內外化工廢鹽微
波熱解處置技術和方法,明確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的需求。
(2)實地調研在綜合調研的基礎上,明確化工廢鹽重點產廢行
業,梳理代表性產廢企業及處理、處置單位,前往企業現場進行實地
調研工作,為標準的編制提供依據。
(3)專家咨詢經詢涉及化工廢鹽處理的相關管理人員及領域
內的專家學者、企業的技術人員,聽取專家的技術意見,并結合多年
來在化工廢鹽無害化處理領域的經驗,確定標準的框架結構、技術重
點、條款內容。組織多學科、多部門的研討會,對標準進行咨詢論
證,在充分吸收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文本,為化工廢鹽微波
熱解處置提供技術指導。
5.3技術路線
主要技術路線見下圖。
10
圖1技術路線
6標準主要內容
本規范規定了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過程中微波熱解的術語和
定義、總體要求、微波熱解技術要求、環境保護要求以及質量管理要
求。本規范適用于農藥、化學原料藥、染料、橡膠助劑等化工行業產
生的廢鹽采用微波熱解技術處置,其他類型廢鹽進行微波熱解參照執
行。
11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及框架如下:
1)適用范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總體要求
5)預處理技術要求
6)微波熱解技術要求
7)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8)質量和管理要求
9)監測要求
7主要條文
7.1適用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過程中微波熱解的術語和
定義、總體要求、預處理技術要求、微波熱解技術要求、污染物排放
要求、質量和管理要求、檢測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農藥、化學原料藥、染料、橡膠助劑等化工行業產
生的廢鹽采用微波熱解技術處置,其他類型廢鹽進行微波熱解參照執
行。
12
7.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
GB5085.1~7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GB5959.6電熱裝置的安全第六部分:工業微波加熱設備的安全
規范
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T11651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
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4554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5630消防安全標志設置要求
GB18484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GB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30297氯堿工業用全氟離子交換膜應用規范
GB34330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
GB37822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
GB5014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HJ1091固體廢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術導則
DB32/939化學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13
7.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標準條款:
7.3.1化工廢鹽wastesaltsfromchemicalindustry
農藥、化學原料藥、染料、橡膠助劑等行業產生的含鹽廢水,經
處理后形成的含有有毒有害組分的高濃含鹽廢液或固態鹽。
7.3.2預處理pretreatment
指對固體鹽渣進行干燥、破碎、篩分、混合、配伍等前期處理過
程,或對含鹽廢液進行中和、濃縮、蒸餾、分離等前期處理的過程。
7.3.3廢鹽微波熱解microwavepyrolysisofwastesalts
在控溫和控氧的條件下,利用微波能加熱,使廢鹽中有機物發生
分解、炭化、揮發、分離,從而實現廢鹽減量化、無害化的處理過程。
7.3.4微波熱解設備Microwavepyrolysistreatmentequipment
指微波熱解處置廢鹽的主體設備,包括進料裝置、熱解反應裝置、
尾氣凈化裝置、出料及產物收集裝置、控制系統、報警系統等。
7.3.5再生鹽regeneratedsalt
指化工廢鹽經加工后產生的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無機鹽產品。
14
7.3.6精制purification
指再生鹽采用溶解、過濾、吸附、分離、蒸發等提純的過程。
說明:本部分為執行本標準制定的專門的術語和對容易引起歧義
的名詞進行的定義。化工廢鹽、預處理、再生鹽、精制的定義均引自
行業普遍采用的定義;廢鹽微波熱解、微波熱解設備的定義參考
SY/T7300-2016《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含油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控制
技術規范》中“熱解”術語的定義引申而來。
7.4總體要求
7.4.1一般要求
標準條款:
a)應根據化工廢鹽特性和產生數量,實施分級分類收集和管理,
在利用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處理前,應針對性的進行預處理和
微波熱解工藝設定,確保處置過程連續穩定運行。
b)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過程中,應采用二次污染少、環境風險
低、自動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的微波熱解設備以及其他輔助設施。
c)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后的再生鹽去向應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確保后續利用處置過程中可追蹤。
d)化工廢鹽貯存設施、處置裝置應采用耐鹽腐蝕材料。
說明:根據調研結果,化工廢鹽具體成分因其來源而異,具有組
分差異大、特征不固定等特點,同時,按照危廢名錄化工廢鹽沒有統
15
一的代碼,有大量廢鹽以污泥、精餾殘渣等代碼處置,因此,在利用
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處理前,應根據化工廢鹽特性和產生數量
針對性地進行預處理和微波熱解工藝設定。對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
過程中,企業應選取成熟可靠的技術、工藝和設備,應確保其安全、
穩定、高效率運行以降低環境風險。化工廢鹽按照組成成分,可分為
單質鹽(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鈉等)、混鹽、雜鹽,按照資源化去
向,可分為水泥助磨劑用鹽、融雪劑用鹽、印染固色用鹽等,因此,
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后的再生鹽去向應實施分級分類管理,確保后
續利用處置過程中可追蹤。考慮到廢鹽的腐蝕特性,廢鹽在儲存、處
理過程中應考慮到設備設施耐鹽腐蝕的要求。
7.4.2場地要求
標準條款:
a)作業場地應為封閉或半封閉空間,且地面應硬化。
b)熱解作業廠區應配備消防設施和器材,滅火器材應按GB50140
的規定配備且放置在顯眼、易取的位置,根據要求定期檢查,確保在
有效期內。
c)熱解作業區域應按GB15630的要求設置消防安全標志,按GB
2894的要求設置安全標志。
d)禁止將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熱解作業廠區。
說明:熱解工藝過程可能存在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的情況,因此
微波熱解作業場地一般設置在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空間,按GB
16
5014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的規定配備消防設施和器材,且
滅火器材應放置顯眼、易取的位置,根據要求定期檢查,確保在有效
期內。按GB15630《消防安全標志設置要求》要求設置消防安全標
志,且按GB2894《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要求設置和安全標志。
同時,禁止將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熱解作業廠區。
7.4.3人員要求
標準條款:
a)操作人員應實行培訓上崗制度,并定期進行安全操作和應急處
理方面的培訓。
b)操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按GB/T11651的要求穿戴和使用防護
裝備。
c)操作人員應熟悉微波熱解設備運行原理,具備設備設施操作與
檢修技能。
d)微波熱解設備啟動、運行時應至少2名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巡
檢和監控。
說明:進行化工廢鹽微波熱解工作的操作人員必須具備安全操作
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為此操作人員應實行培訓上崗制度,并定期
進行安全操作和應急處理方面的培訓,并按GB/T11651的要求穿戴
和使用防護裝備,需熟悉微波熱解設備運行原理,具備設備設施操作
與檢修技能,微波熱解設備啟動、運行時應至少2名操作人員進行操
作、巡檢和監控。
17
7.4.4作業安全要求
標準條款:
a)熱解作業前,應全面檢查設備設施,確定設備設施功能正常后
方可操作;每次上料前應確保設備運轉正常,必要時先進行預處理。
b)操作人員應按照規劃的路線到達操作平臺,根據相關的管理文
件進行操作。
c)設備停機全面檢修間隔時長不超過1年。檢修前確保設備處于
完全關閉狀態,溫度恢復至室溫。
d)熱解設備操作位置應具備良好的可視性,確保操作人員安全。
說明:化工廢鹽微波熱解作業前,應全面檢查設備設施,確定設
備設施功能正常后方可進行作業,每次上料前要對設備進行檢查,確
保設備運轉正常,還要確保物料中沒有混入化工廢鹽外的其他雜物,
尤其是易燃易爆的物品。同時,禁止將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或暫存在
熱解作業廠區,防止引發火災或爆炸事故。熱解設備連續作業一段時
間后,內部會累積一定的殘留物,對設備造成損害,因此需要定期停
機進行全面檢修。考慮企業的運行成本和設備的使用壽命,一般規定
設備停機全面檢修間隔時長應不超過1年,為了確保停機檢修工作人
員的安全,檢修前確保設備處于完全關閉狀態,溫度恢復室溫。
7.5預處理技術要求
標準條款:
18
7.5.1預處理后的廢鹽應該具備以下特性:
a)廢鹽組分基本穩定。
b)理化性質較為均勻,保證工況連續穩定運行。
c)破碎后的廢鹽粒徑應控制在20目以上。
7.5.2應根據入廠廢鹽的特性和微波熱解處置的要求,對廢鹽進行破
碎、分選、混合等預處理。
說明:預處理的目的即為使不滿足進入微波熱解設備要求的化工
廢鹽轉變為物理特性和化學組成滿足進入微波熱解設備要求的廢鹽,
滿足已有設施進行輸送、投加的要求,同時,廢鹽通過混合和均一化
預處理后還可以增大進料量,提高處置效率。
破碎是通過機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壞化工廢鹽內部的凝聚力和晶
格間作用力,使固體廢物破裂變碎的過程。廢鹽破碎技術包括錘式破
碎、沖擊式破碎、剪切破碎、顎式破碎、圓錐破碎、輥式破碎、球磨
破碎等。
分選是用人工或機械的方法將化工廢鹽各種可再生利用的成分
或不利于后續處理的雜質成分分類分離的處理過程。廢鹽分選技術包
括人工分選、水力分選、風力分選、重力分選、磁力分選、浮力分選、
電力分選、渦電流分選、光學分選等。應根據化工廢鹽的理化特性和
后續處理的要求,對化工廢鹽的分選技術和設備進行選擇與組合。
19
7.6微波熱解技術要求
標準條款:
7.6.1技術原理
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是以連續化微波階梯式熱解為核心,
在控溫和控氧條件下,利用微波能量,對廢鹽中有機物進行分解、炭
化、揮發、分離,從而使廢鹽中有機物不斷脫除出來,實現廢鹽減量
化、無害化的處置。
說明:該條款闡明了化工廢鹽微波熱解技術原理。
7.6.2技術特點
標準條款:
a)只需用電,無需化石燃料。
b)不引入二次污染。
c)升溫迅速,加熱均勻。
d)尾氣產生量少。
說明: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是以微波替代化石燃料作為
新的能源介質,只需用電,無需化石燃料,不產生化石燃料燃燒帶來
的二次污染;微波熱解過程中,物料受到微波輻射后,內部極性粒子
得以加速運動,相互之間得以碰撞及摩擦后內部產生高熱效應,升溫
迅速,加熱均勻,避免了傳統加熱方式帶來的外焦里嫩的問題。同時,
20
尾氣只來源于化工廢鹽熱解產生的廢氣,沒有其他煙氣產生,因此尾
氣產生量少,尾氣治理負荷低。
7.6.3工藝流程
標準條款:
a)首先對收集的化工廢鹽進行預處理,預處理過程需符合本標準規
定的預處理技術要求,再由物料輸送機將化工廢鹽輸送至微波熱解設
備進行處置,處置后的高溫再生鹽經精制后收集,微波熱解處置過程
產生的尾氣經過尾氣治理裝置后達標排放。
b)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工藝流程見圖2。
圖2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技術工藝流程
說明:該條款闡明了微波熱解工藝流程,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
工藝主要包括廢鹽預處理系統、微波熱解系統、再生鹽精制系統、尾
氣治理系統、遠程控制系統、在線監測系統等組成。
7.6.4控制條件
標準條款:
a)熱解溫度:200℃~750℃。
b)熱解時間:0.2h~1h。
21
c)微波功率密度:50~400w/kg。
說明:根據化工廢鹽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組成,為了確保化工廢鹽
微波熱解處置技術能夠科學有效實施,該條款規定了應用微波熱解處
置技術處置化工廢鹽的控制條件。廢鹽的有機有害組分脫除所需要的
微波熱解溫度普遍處于400℃和600℃兩個溫度點,大部分廢鹽的有
害組分均可在400℃完全脫除,大于400℃不再發生失重質量變化,
少部分廢鹽在600℃會發生第二次失重質量變化,之后再升溫均不再
不再失重,另外,農藥廢鹽的失重溫度最高,溫度為700℃,因此熱
解溫度在200℃~750℃。在熱解過程中,不同廢鹽熱解時間一般在
0.2~1h,此時不在發生失重變化。結合處置效果及能耗,微波功率
密度一般在50~400w/kg。
7.6.5主要工藝設備和材料
標準條款:
a)一般規定
1)微波熱解設備宜優先選擇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并具備自動化
程度高、安全、節能、環保的性能的設備。
2)采用微波熱解處置工藝的設備應根據防腐要求選擇材質。
說明: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確保操作人員安全和健康及達到環境
生態保護要求,微波熱解設備宜優先選擇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并具備
自動化程度高、安全、節能、環保的性能的設備。化工廢鹽具有腐蝕
性,采用微波熱解處置工藝的設備應根據防腐要求選擇材質。
22
b)設備
標準條款:
1)微波熱解設備宜采用可實現自動化連續運行控制的設備。微
波設備選型與處理規模相匹配。
2)微波熱解設備為專門處置廢鹽的設備,應具有耐鹽腐蝕、防
結塊、防堵塞等特點。
3)微波熱解設備應配置微波屏蔽裝置或結構,并應配置具有自
動報警功能的監測裝置,防止微波泄漏對操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
4)用于處置廢鹽的微波熱解設備應具備以下功能:
①應具有廢氣凈化系統,同時配備尾氣在線監測功能,尾氣排放
應滿足GB16297的要求。
②具備自動化水平,一鍵開關機功能及自動報警功能。
③設備集成化、模塊化,便于施工、檢修。
④處置后再生鹽TOC≤50ppm。
⑤設備不結圈、不結塊、耐腐蝕,可連續化穩定運行。
說明:為了提高化工廢鹽微波熱解處置效率,確保無能源浪費,
微波熱解設備選型應與處理規模相匹配。化工廢鹽的物理特性和化學
組成決定了化工廢鹽處置過程中易出現對設備腐蝕、鹽結塊、鹽堵塞
等現象,因此選擇微波熱解設備應避免以上問題。為防止微波泄露對
操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提出微波熱解設備應配置微波屏蔽裝置或結
構,并應配置具有自動報警功能的監測裝置。同時,用于處置廢鹽的
微波熱解設備應具有廢氣凈化系統,配備尾氣在線監測功能,尾氣排
23
放應滿足GB16297的要求。為保證設備連續穩定運行,微波熱解設
備還應具備自動化、集成化、模塊化、設備不結圈、不結塊、耐腐蝕
等功能。
c)材料
標準條款:
1)微波熱解設備主體應采用具有反射性和吸收性的材料,熱解
室內腔應采用耐高溫、耐腐蝕的材料制成。
2)微波熱解設備的保溫材料優先采用無鉻耐火材料。
說明:微波作為一種電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質
通常呈現為穿透、反射、吸收三個特性,基于這種特性,對微波熱解
設備材料提出相應的要求,同時,考慮化工廢鹽具有腐蝕性及熱解溫
度較高,微波熱解室內腔應采用耐高溫、耐腐蝕的材料制成。含鉻耐
火材料在高溫、堿性和氧化性氣氛下,耐火材料中的Cr3+會轉化成水
溶性Cr6+,而Cr6+強烈損壞人的皮膚、粘膜,可以引起丘疹、潰瘍、
鼻中隔穿孔和呼吸道炎癥,還可引起皮膚癌和肺癌,因此微波熱解設
備的保溫材料優先采用無鉻耐火材料。
7.7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7.7.1大氣污染控制
標準條款:
a)貯存、處置過程中應對產生有組織及無組織廢氣應按GB37822
的要求采取有效收集,處理后達到相應排放要求。
24
b)微波熱解產生的廢氣排放須滿足GB16297排放要求。
說明:廢鹽在微波熱解處理過程中,因為其本身含有機污染物,
所以可能存在有機廢氣污染問題,因此在化工廢鹽貯存、微波熱解處
理過程中應對產生有組織及無組織廢氣應按GB37822《揮發性有機
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的要求進行治理,相應指標應達到GB16297
排放要求。
7.7.2廢水污染控制
標準條款:
微波熱解處置過程中回收的冷凝水、車間清洗等環節產生的廢水
收集處理后應滿足GB8978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
說明:該條款規定了廢水排放污染控制要求。
7.7.3噪聲污染控制
標準條款:
物料輸送泵、風機、空壓機等機械設備,宜選用低噪音設備,并
采用合理的降噪、減噪措施,確保設備運轉時廠界噪聲符合GB12348
的要求。
搬運、車輛運輸等非機械噪聲產生環節,應采取減少固體振動和
碰撞過程噪聲產生的管理措施。
說明:為降低企業正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對聲環境的影響,
廠界噪聲應嚴格按照《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
25
要求,對于物料輸送泵、風機、空壓機等機械設備,宜選用低噪音的
設備,并采用合理的降噪、減噪措施;對于搬運、車輛運輸等非機械
噪聲產生環節,應采取可減少固體振動和碰撞過程噪聲產生的管理措
施。
7.7.4其他污染控制
標準條款:
廠界惡臭污染物限值應按GB14554執行。
說明:為降低企業正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惡臭對環境的影響,廠
界惡臭污染物應嚴格按照GB14554《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
7.8質量和管理要求
標準條款:
化工廢鹽經處置后滿足表1污染物指標限制要求宜進行綜合利
用,并根據綜合利用產物的用途,采取相應分級管控措施。
表1污染物指標限制
序號項目限值說明
1總有機碳(TOC)1(mg/kg)≤50參照GB30297中表A.2
2總氮(以N計)2(mg/L)≤10參照DB32/939中表1
3總氮(以P計)2(mg/L)≤0.5參照DB32/939中表1
4銅(mg/L)≤100參照GB5085.3
5鋅(mg/L)≤100參照GB5085.3
6總鉻(mg/L)≤15參照GB5085.3
7六價鉻(mg/L)≤5參照GB5085.3
26
8鉛(以Pb計)(mg/L)≤5參照GB5085.3
9總砷(以As計)(mg/L)≤5參照GB5085.3
10鎳(以Ni計)(mg/L)≤5參照GB5085.3
11鎘(以Cd計)(mg/L)≤5參照GB5085.3
12總汞(以Hg計)(mg/L)≤0.1參照GB5085.3
13鋇(mg/L)≤100參照GB508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民宿房東退房合同協議
- 商品售后返租合同協議
- 快遞客服分包合同協議
- 商品魚銷售合同協議
- 快遞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
- 和孩子假期合同協議模板
- 品牌股權合作合同協議
- 武漢試駕租賃合同協議
- 商品溢價回購協議書范本
- 密山市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固體化學導論全套課件
- 2025山西杏花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招聘5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正式展會合同協議
- 工程甩項合同協議
- 費用開支標準管理制度
- 期中模擬卷(新疆專用)-2024-2025學年八年級英語下學期核心素養素質調研模擬練習試題(考試版)A4
- 甲狀旁腺切除術后的護理措施
- 2024慢性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解讀課件
- (T8聯考)2025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3月聯合測評生物試卷(含答案詳解)河北版
- 員工入職申請表(完整版)
- T-GDEIIA 56-2024 垂直起降低空航空器起降場基礎設施配置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