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_第1頁
通 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_第2頁
通 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_第3頁
通 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_第4頁
通 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I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范范圍本文件確定了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術語和定義、基本原則、企業信用風險影響要素、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模型、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劃分和調整、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應用。本文件適用于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也可供市場監管專業領域及其他政府部門開展該項工作參考使用。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754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22117-2018信用基本術語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企業信用enterprisecredit企業履行承諾的意愿和能力。[來源:GB/T22117-2018,2.6]信用風險creditrisk因受信方無能力和/或無意愿履行承諾而導致授信方潛在損失的可能性。[來源:GB/T22117-2018,2.18]信用管理creditmanagement識別、防范、轉移和控制信用風險的管理技術、操作規程和制度安排。[來源:GB/T22117-2018,3.1]正向指標positiveindicator能夠客觀反映監管對象經營情況的指標。示例:注冊資本實繳比例,該項指標反映了監管對象注冊資本實繳情況,實繳比例越高,企業經營越穩定。注:指標值越大風險越低。負向指標negativeindicator能夠客觀反映監管對象發生違法違規可能性、及存在經營風險的指標。示例:關聯企業列異比例,研判企業風險時,此指標數據越高,代表企業風險越大。注:指標值越大風險越高。定性指標qualitativeindicator應用于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中,直接影響企業信用風險等級上升或下降的指標。示例:企業破產重組或清算,該項指標反映了目標企業是否為法院破產重組或清算狀態,若涉及該指標,直接定性為較高風險。注:目標企業符合該情形直接定性為相應類別,定性后不影響企業信用風險分數計算,根據信用風險得分劃定的類別與定性類別不一致的,取其中較高的類別。類別指標categoryindicator通過分類方式對指標分段進行細化,不同分類的分段指標(內容)對應不同的風險分值。示例:三年內所受行政處罰種類,不同行政處罰種類對企業風險的影響程度不同,需根據不同行政處罰種類進行風險賦分。適度指標moderateindicator通過分類方式對指標分段進行細化,處于兩個極端的(最大值、最小值)分段指標(內容)風險更高。示例:法定代表人年齡,該項指標反映了監管對象法人年齡過大、過小均存在風險?;驹瓌t客觀性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過程應確保客觀、真實,動態反應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適用性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適用于市場監管部門對企業開展通用型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滿足各監管業務場景下的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可操作性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過程應具有可操作性,風險指標、風險分類等級、監管措施等便于操作??蓴U展性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要求應具有可擴展性,可靈活動態根據新的監管業務場景,對風險指標、指標權重、風險分值等進行調整。企業信用風險影響要素企業信用風險影響要素包括基礎屬性信息、經營狀況信息、監管執法信息、關聯關系信息、綜合評價信息五個方面:——基礎屬性信息,指企業規模、企業背景等;——經營狀況信息,指準入許可事項、登記備案事項、信息公示狀況、企業財務狀況、繳納稅務社保狀況、獲得知識產權和認證狀況、信用承諾等;——監管執法信息,指信用修復、經營異常名錄、失信被執行人與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司法訴訟信息等;——關聯關系信息,指企業相關人員違法失信情況、關聯企業違法失信和關聯企業信用風險類別;——綜合評價信息,指信用評價、投訴舉報、輿情評價和社會關注度等。上述要素詳情見附錄C。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指標屬性指標屬性包括正向指標、負向指標、定性指標、類別指標、適度指標。指標說明基礎屬性信息企業規模從注冊資本、法人股東數、對外投資企業和分支機構數、從業人數等方面衡量企業規模,對統計時點下的各指標值進行統計。企業背景從成立距今時長、法定代表人年齡、股東類型、企業類型、經營范圍及所屬行業類型等方面衡量企業背景。成立距今時長、法定代表人年齡對統計時點下的各指標值進行統計。股東類型按股東是否屬于國有企業(含央企)、上市公司(含500強)、規模以上企業、其他類型分類;企業類型按私營企業、內資非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其他類型分類;經營范圍及所屬行業類型按是否為重點關注行業分類。經營狀況信息準入許可事項從各類許可和準入證件數量、相關證照過期或失效等方面衡量企業準入許可動態,對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

登記備案事項從董監高多公司任職、注冊資本實繳比例、注冊資本大幅增長或減少、登記住所頻繁變更、經營范圍頻繁變更、一人多企,一址多照等方面衡量企業登記備案動態,對統計時點下或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信息公示狀況從是否按時年報、年報經營性指標是否零申報或數據填報異常、財務數據是否公示、是否按時公示即時信息、是否自我聲明公開企業執行的標準等方面衡量企業年報公示動態,對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狀態進行統計。企業財務狀況從企業賬戶開銷戶信息、年報或登記狀態顯示已停業、歇業、最近一年虧損程度、三年內虧損次數、最近一年資產負債率、三年內資不抵債次數、三年內股權出質數量和比例等方面衡量企業財務狀況動態,對統計時點下或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繳納稅務社保狀況從是否納稅申報、是否正常參加社會保險、社保欠費情況等方面衡量納稅社保動態,對統計時點下或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獲得知識產權和認證狀況從有效注冊商標數量、知識產權出質數量、有效授權專利數量、管理體系認證或服務認證情況、產品認證情況及被撤銷證書情況等方面衡量獲得知識產權和證書動態,對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信用承諾從當前是否存在違反承諾情形、違反承諾次數等方面衡量信用承諾動態,對統計時點下或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監管執法信息信用修復從是否存在信用修復情形、申請信用修復后再次受到同類信用約束或行政處罰等方面衡量信用修復動態,對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經營異常名錄從三年內有過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情形、當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三年內列入次數超過2次、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且近一年未年報等方面衡量經營異常情況。三年內有過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情形的,對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當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三年內列入次數超過2次為定性指標,直接歸為C類。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且近一年未年報為定性指標,直接歸為D類。失信被執行人與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從企業當前是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納稅非正常戶及三年內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次數等方面進行統計。當前是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納稅非正常戶為定性指標,若目標企業列入,則直接歸為D類。三年內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次數,對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行政處罰從三年內受到行政處罰次數、三年內行政處罰金額、三年內行政處罰種類等方面衡量相關風險情況,對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行政檢查從行政檢查結果、行政檢查發現問題占比等方面衡量相關風險情況,對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司法訴訟信息從涉訴次數、涉訴金額、企業破產重組或清算、三年內股權凍結次數等方面衡量相關風險,對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關聯關系信息企業相關人員違法信息從董監高或自然人股東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人數、法定代表人是否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是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等方面衡量相關風險。董監高或自然人股東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人數,對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法定代表人是否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是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為定性指標,則直接歸為D類。關聯企業違法失信從關聯企業(上下1級)吊銷比例、是否為虛假登記責任人關聯企業、關聯企業列異比例、關聯企業行政處罰比例、關聯企業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比例等方面衡量相關風險,對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關聯企業信用風險類別從法人股東最高信用風險類別、以股東身份參與的企業最高信用風險類別、法定代表人及董監高關聯企業的信用風險類別等方面衡量相關風險,對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綜合評價信息信用評價從“互聯網+監管”系統企業信用評價結果、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或其他相關行業信用評價結果等方面衡量相關風險,對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投訴舉報從一年內12315等平臺投訴舉報次數、三個月內12315等平臺投訴舉報次數變化情況等方面衡量相關風險,對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輿情評價從三個月內負面輿情條數及占比、三個月內網絡監測提示需要關注的企業等方面衡量相關風險,對統計時段內目標企業的指標值進行統計。社會關注度從社會高度關注企業或短期內異常增長行業衡量相關風險,該指標為定性指標,屬于社會高度關注企業,定性為D類,屬于短期內異常增長超過一定比例的行業,定性為C類。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模型模型構建方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模型構建方法見圖1。圖1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模型構建方法指標賦分方法指標賦分本模型指標賦分方法采用“平衡記分卡”計算方式,對指標進行賦分計算,并將最終計算結果結合專家經驗進行微調,得出最終的指標分段分值。根據取值不同,指標項可分為類別指標、數值指標。數值指標的取值是連續且分散的(如企業的注冊資本),類別指標取值是有限的(如是否為納稅非正常戶),具體賦分方式如下:為方便模型運算處理,需將數值指標轉化為類別指標,數值分類段數與分類邊界取值需綜合考慮該指標的數值分布及其與風險目標變量的關系。本次模型將用綜合問題如:雙隨機發現問題、行政處罰、被吊銷營業執照,上述指標作為企業風險的各項反映,可將一年內受到行政處罰比例作為風險測量變量,則該類別賦分計算方式如下所示。Score=Φ(x?μσ式中:Score——指標賦分;Φ——標準正態分布對應的分位值;x——該類別受到行政處罰比例;μ——全部企業綜合發現問題的比例的平均值;σ——全部企業綜合發現問題的比例的標準差。權重計算各級指標項具體權重數值引用《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第二版)》。風險得分計算按照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各級指標項設置的權重,對市場主體開展信用風險評估打分,得出市場主體信用風險評估分值。每個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得分區間是0分~1000分。信用風險總得分計算方法如下:ScoreT=j=1式中:ScoreT——sj——第j個wj1,w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劃分與調整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劃分每個企業信用風險得分為0~1000分,得分越高表明企業風險越高,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劃分為四個等級,根據風險分值從低到高分別用“低風險”“一般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表示,如表1所示。表1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劃分信用風險等級類別信用風險等級對應企業信用風險得分范圍A類低風險(0,150]B類一般風險(150,170]C類較高風險(170,300]D類高風險(300,1000]企業信用風險等級調整結合市場監管局、其他政府部門的數據,若涉及定性指標,即該類指標能夠直接反映企業失信的情況,則對應風險等級調整規則如下:——當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三年內列入次數超過2次為定性指標,直接歸為C類?!蛲ㄟ^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且近一年未年報為定性指標,直接歸為D類?!斍笆欠癖涣腥雵乐剡`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納稅非正常戶為定性指標,直接歸為D類?!髽I破產重組或清算為定性指標,直接歸為C類?!ǘù砣耸欠駷樘摷俚怯涁熑稳恕⑹疟粓绦腥?、是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為定性指標,直接歸為D類——社會關注度為定性指標,屬于社會高度關注企業,直接歸為D類;屬于短期內異常增長超過一定比例的行業,直接歸為C類。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應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應用高風險企業應實行“零距離”重點監管,大幅提高監管頻率,實行嚴管重罰,大幅度提高“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和頻次,被隨機抽中的,嚴格實行現場檢查等全方位檢查。較高風險企業應實行“近距離”監管,提高監管頻率,實行重點監管,適當提高“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和頻次,被隨機抽中的,實行現場檢查。一般風險企業應實行常規監管,保持正常監管頻率,按正常比例和頻次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被隨機抽中的,實行現場檢查。低風險企業應實行適度包容監管,簡化監管方式和程序,大幅度降低抽查比例,推行遠程監管、信用承諾監管等非現場監管方式。行政許可應用對于高風險、較高風險企業,在辦理登記注冊等行政許可工作中,不適用告知承諾制。重點領域應用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潛在風險大、社會風險高的重點領域,在按照現有規定實行重點監管的同時,應統籌行業風險防控和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建立“通用+專業”的專業領域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其他業務領域應用市場監管其他專業領域及其他業務領域,可直接使用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也可參考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模式,構建本領域的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其他場景應用全生命周期應用事前,對“一址多企”“一人多企”登記中的異常行為進行風險監測預警;事中,推進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深度融合;事后,對違法違規企業提高風險評分、加強信用約束、實施聯合懲戒。包容審慎監管應用應參考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企業設置“包容審慎監管”標簽,實施包容期監管和觸發式監管?!獙π庞蔑L險低和信用風險一般的企業,宜推行觸發式監管,在包容期內降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抽查比例;——對信用風險高的企業,應有針對性地采取嚴格監管措施,防止風險隱患演變為區域性、行業性突出問題。拓展結果應用在辦理相關業務時,應注重參考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優化內部監管資源配置。應加強與企業溝通,適時進行風險提醒,引導企業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依法誠信經營。綜合研判處置綜合分析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對區域性、行業性整體信用風險狀況進行科學研判,及早發現高風險區域和高風險行業,針對性采取定向抽查檢查、專項檢查等措施,及時化解系統性風險。

(資料性)

企業類型示例參考《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類型示例見表A.1。表A.1企業分類類型示例(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序號分類類型1分類類型21農、林、牧、漁業農業2林業3畜牧業4漁業5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6采礦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8黑色金屬礦采選業9有色金屬礦采選業10非金屬礦采選業11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12其他采礦業13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14食品制造業15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16煙草制品業17紡織業18紡織服裝、服飾業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21家具制造業22造紙和紙制品業23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24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2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2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27醫藥制造業28化學纖維制造業29橡膠和塑料制品業3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表A.1企業分類類型示例(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續)序號分類類型1分類類型231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3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33金屬制品業34通用設備制造業35專用設備制造業36汽車制造業3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3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40儀器儀表制造業41其他制造業42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43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4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45燃氣生產和供應業46水的生產和供應業47建筑業房屋建筑業48土木工程建筑業49建筑安裝業50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51批發和零售業批發業52零售業5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鐵路運輸業54道路運輸業55水上運輸業56航空運輸業57管道運輸業58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59裝卸搬運和倉儲業60郵政業61住宿和餐飲業住宿業62餐飲業6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64互聯網和相關服務6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表A.1企業分類類型示例(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續)序號分類類型1分類類型266金融業貨幣金融服務67資本市場服務68保險業69其他金融業70房地產業房地產業7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租賃業72商務服務業7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研究和試驗發展74專業技術服務業75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7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水利管理業77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78公共設施管理業79土地管理業80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居民服務業81機動車、電子產品和日用產品修理業82其他服務業83教育教育84衛生和社會工作衛生85社會工作86文化、體育和娛XX新聞和出版業87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制作業88文化藝術業89體育90娛XX91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中國共產黨機關92國家機構93人民政協、民主黨派94社會保障95群眾團體、社會團體和其他成員組織96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及其他組織97國際組織國際組織

(資料性)

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標簽示例市場監管業務場景視角下,重點關注行業類型清單見表B.1。表B.1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標簽示例(按重點關注行業分類)序號分類類型1分類類型21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2食品制造業3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5醫藥制造業6專用設備制造業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8住宿和餐飲業餐飲業9金融業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10保險業11其他金融業12房地產業房地產業13教育教育業14衛生和社會工作衛生業15文化、體育和娛XX娛XX

(規范性)

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見表C.1。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

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1基礎屬性信息0.11企業規模0.57注冊資本認繳出資額,單位萬元0.57企業的注冊資本小于等于1萬元:363

企業的注冊資本大于1萬元且小于等于10萬元:165

企業的注冊資本大于10萬元且小于等于50萬元:277

企業的注冊資本大于50萬元且小于等于100萬元:230

企業的注冊資本大于100萬元且小于等于500萬元:879

企業的注冊資本大于500萬元且小于等于1000萬元:655

企業的注冊資本大于1000萬元且小于等于5000萬元:942

企業的注冊資本大于5000萬元且小于等于1億元:998

企業的注冊資本大于1億元且小于等于10億元:598

企業的注冊資本大于10億元:406適度指標2法人股東數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股東中法人股東的數量0.07企業法人股東數大于等于10戶:211

企業法人股東數大于等于5戶小于10戶:352

企業法人股東數大于等于2戶小于5戶:424

企業法人股東數1戶:249

企業法人股東數0或者空:525適度指標3對外投資企業和分支機構數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對外投資企業數和分支機構數0.06企業對外投資企業和分支機構數大于10(含)戶:94

企業對外投資企業和分支機構數大于5(含)戶小于10戶:201

企業對外投資企業和分支機構數大于2(含)戶小于5戶:352

企業對外投資企業和分支機構數1戶:525

企業對外投資企業數0或者空:674正向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4基礎屬性信息0.11企業規模0.57從業人數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0.3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為0:847

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大于等于1且小于5:769

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大于等于5且小于10:634

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大于等于10且小于20:556

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大于等于20且小于100:480

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大于等于100且小于200:395

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大于等于200且小于300:282

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大于等于300且小于1000:162

企業上一年度從業人數大于等于1000:104適度指標5企業背景0.43成立距今時長成立日期距統計日期時長0.25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小于等于1年:定性為B類

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大于1年且小于等于1年半:801

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大于1年半且小于等于2年:703

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大于2年且小于等于3年:652

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大于3年且小于等于5年:582

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大于5年且小于等于8年:473

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大于8年且小于等于12年:398

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大于12年且小于等于15年:234

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大于15年且小于等于20年:155

企業從成立日期到評價日期大于20年:102正向指標6法定代表人年齡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法定代表人年齡0.13企業法定代表人年齡小于18歲:765

企業法定代表人年齡大于等于18歲,小于30歲:493

企業法定代表人年齡大于等于30歲,小于50歲:268

企業法定代表人年齡大于等于50歲,小于65歲:152

企業法定代表人年齡超過65歲:237適度指標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7基礎屬性信息0.11企業背景0.43股東類型股東是否有國有企業(含央企)、上市公司(含500強)、規模以上企業0.12企業屬于國有企業(含央企):44

企業為上市公司(含500強):104

企業為規模以上企業:158

其他類型:509類別指標8企業類型按企業類型分類0.1內資非私企業:239

私營企業:442

外資企業:124

其他類型:996類別指標9經營范圍及所屬行業類型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0.4屬于重點關注行業:973

不屬于重點關注行業:0類別指標10經營狀況信息0.31準入許可事項0.1各類許可和準入證件數量統計時點下歸集的目標企業獲得的目前有效的許可和準入(如CCC認證等)證件數量0.34企業獲得許可和準入證件數量超過5(含)個:75

企業獲得許可和準入證件數量2-4個:132

企業獲得許可和準入證件數量1個:218

企業獲得許可和準入證件數量為0或者空:512正向指標11相關證照過期或失效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許可證或營業執照是否過期或失效0.66企業許可證或營業執照在評價日已經過期或失效:987

企業許可證或營業執照在評價日未過期或失效:0負向指標12登記備案事項0.49董監高多公司任職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董監高任職公司數量(不包含擔任股東或投資人的公司)0.05企業董監高任職企業數量最高大于等于20戶:999分

企業董監高任職企業數量最高大于等于10戶小于20戶:889分

企業董監高任職企業數量最高大于等于5戶小于10戶:601分

企業董監高任職企業數量最高小于5戶:386分

企業董監高任職企業數量為0或者空:0分負向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13經營狀況信息0.31登記備案事項0.49注冊資本實繳比例實繳出資占比,實繳出資額/注冊資本額0.1注冊資本無實繳:610分

注冊資本實繳比例少于20%:207分

注冊資本實繳比例為20%-40%:476分

注冊資本實繳比例為40%-60%:132分

注冊資本實繳比例為60%-80%:111分

注冊資本實繳比例為80%以上:92分正向指標14注冊資本大幅增長或減少統計時點下注冊資本年度環比變化情況0.05企業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以上,且較上一年增長1倍以上:586

企業注冊資本為100萬以上,且比上一年減少50%以上:237

注冊資本無大幅增長或減少:0適度指標15登記事項頻繁變更三年內登記事項(包含企業名稱、登記住所、經營范圍、股東、法定代表人、董監高變更次數)頻繁變更0.1三年內其他登記事項變更次數1次:105

三年內其他登記事項變更次數大于等于2次小于5次:224

三年內其他登記事項變更次數大于等于5次小于10次:579

三年內其他登記事項變更次數大于等于10次:798

三年內無登記事項變更:0適度指標16一人多企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法定代表人、自然人股東投資的企業數量(取目標企業法定代表人、各自然人股東投資企業數量的最大值)0.4企業法定代表人、自然人股東投資的最大企業數量大于20戶:924

企業法定代表人、自然人股東投資的最大企業數量大于15小于等于20戶:817

企業法定代表人、自然人股東投資的最大企業數量大于10小于等于15戶:592

企業法定代表人、自然人股東投資的最大企業數量大于5小于等于10戶:423

企業法定代表人、自然人股東投資的最大企業數量小于等于5戶:282適度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17經營狀況信息0.31登記備案事項0.49一址多照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同一地址下企業數量0.3和本企業注冊地址相同的企業數量大于20戶:946

和本企業注冊地址相同的企業數量大于15戶小于等于20戶:793

和本企業注冊地址相同的企業數量大于10戶小于等于15戶:609

和本企業注冊地址相同的企業數量大于5戶小于等于10戶:481

和本企業注冊地址相同的企業數量大于1戶小于等于5戶:269適度指標18信息公示狀況0.21是否按時年報目標企業是否按照規定時間內報送年報0.35企業未在本年報送年報:959

企業在6月30日以后報送年報:536

企業在6月30日(含)以前報送年報:0正向指標19年報經營性指標是否零申報或數據填報異常目標企業年報經營性指標是否全零申報或數據填報異常(營業額、利潤總額、人員等數據項的平衡關系不正確)0.55年報全0申報或數據填報異常:667

年報非全0申報且數據填報無異常:0負向指標20財務數據是否公示目標企業是否公示財務數據0.03企業全部公示從業人數,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納稅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這九項信息:0

企業公示所有者權益九項信息中的6項以上:239

企業公示所有者權益九項信息中的1項以上,且6項以下:404

企業未公示所有者權益這九項信息中的任何一項:887正向指標21是否按時公示即時信息目標企業是否按照規定時間內公示數據0.03未按時公示即時信息:505

按時公示即時信息:0正向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22經營狀況信息0.31信息公示狀況0.21是否自我聲明公開企業執行的標準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是否自我聲明公開其執行的標準0.04目標企業有自我聲明公開其執行的標準:0

目標企業無自我聲明公開其執行的標準:500正向指標23企業財務狀況0.1企業賬戶開銷戶信息目標企業賬戶開銷戶狀態信息0.06企業賬戶已銷戶:837

企業賬戶未銷戶:0類別指標24年報或登記狀態顯示已停業、歇業目標企業年報或登記狀態是否為停業、歇業狀態0.21企業的年報顯示已停業、歇業:977

企業年報未顯示停業、歇業:0負向指標

25最近一年虧損程度最近一年目標企業凈資產和利潤情況0.4企業的凈資產大于0且利潤總額小于負的凈資產:998

企業的利潤總額小于0:457

最近一年未虧損:0負向指標26三年內虧損次數三年內目標企業累計虧損次數0.05企業三年內利潤小于0的次數有3次:960

企業三年內利潤小于0的次數有2次:551

企業三年內利潤小于0的次數有1次:112

企業三年內利潤小于0的次數有0次:0負向指標27最近一年資產負債率最近一年目標企業負債總額和資產總額的比例0.07企業的負債總額大于等于資產總額的1.5倍以上:983

企業的負債總額大于等于資產總額:714

企業的負債總額大于等于資產總額的90%以上:519

無負債:0負向指標28三年內資不抵債次數三年內目標企業凈資產小于0的次數0.12企業三年內凈資產小于0的次數有3次:803

企業三年內凈資產小于0的次數有2次:487

企業三年內凈資產小于0的次數有1次:118

企業三年內凈資產小于0的次數為0次:0負向指標29三年內股權出質數量和比例三年內目標企業股權出質數量和比例0.09三年內企業股權出質次數大于3次(含)或比例總和大于50%:522

三年內企業股權出質次數大于1(含)次且小于3次:203

三年內企業股權出質次數為0次:0適度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30經營狀況信息0.31繳納稅務社保狀況0.03是否納稅申報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是否開展納稅申報0.2當前已開展納稅申報:0

當前未開展納稅申報:730正向指標31是否正常參加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是否正常參加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0.69正常參加社會保險:0

沒有參加社會保險:791正向指標32三年內企業社保是否有累計欠費三年內目標企業是否有社保累計欠費0.11三年內企業社保欠費次數大于2(含)次:758

三年內企業社保欠費次數1次:341

三年內企業社保無欠費:0負向指標33獲得知識產權和認證狀況0.04有效注冊商標數量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有效注冊商標數量0.18企業擁有注冊商標數量為0件:507

企業擁有注冊商標數量為1件:326

企業擁有注冊商標數量大于2(含)件小于10件:204

企業擁有注冊商標數量大于10(含)件小于20件:185

企業擁有注冊商標數量大于20(含)件:118正向指標34知識產權出質數量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知識產權出質數量0.2企業知識產權出質數量為0件:0

企業知識產權出質數量為1件:186

企業知識產權出質數量大于2(含)件小于10件:412

企業知識產權出質數量大于10(含)件小于20件:771

企業知識產權出質數量大于20(含)件:936負向指標35有效授權專利數量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被授權的專利數量0.27企業擁有專利數量為0件:500

企業擁有專利數量為1件:412

企業擁有專利數量大于2(含)件小于10件:302

企業擁有專利數量大于10(含)件小于20件:156

企業擁有專利數量大于20(含)件:0正向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36經營狀況信息0.31獲得知識產權和認證狀況0.04獲得管理體系認證或服務認證證書、相關產品認證證書數量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獲得的在有效期內的管理體系認證或服務認證證書、相關的產品認證(如綠色認證、有機認證等)證書數量0.05企業獲得的在有效期內的管理體系認證或服務認證證書、相關產品認證(如綠色認證、有機認證等)證書數量為0件:768

企業獲得的在有效期內的管理體系認證或服務認證證書、相關產品認證(如綠色認證、有機認證等)證書數量為1件:349

企業獲得的在有效期內的管理體系認證或服務認證證書、相關產品認證(如綠色認證、有機認證等)證書數量大于2(含)件小于10件:124

企業獲得的在有效期內的管理體系認證或服務認證證書、相關產品認證(如綠色認證、有機認證等)證書數量大于10(含)件:0正向指標

37三年內因質量或誠信原因被撤銷認證證書的數量三年內目標企業因質量或誠信原因被撤銷認證證書的數量0.3企業因質量或誠信原因被撤銷認證證書的數量大于5(含)個:991

企業因質量或誠信原因被撤銷認證證書的數量大于2(含)個小于5個:622

企業因質量或誠信原因被撤銷認證證書的數量為1個:343

企業因質量或誠信原因被撤銷認證證書的數量為0個:0負向指標38信用承諾0.03當前是否存在違反承諾情形統計時點下,三年內目標企業是否存在違反承諾情形0.5目標企業三年內存在違反承諾情形:957

目標企業三年內不存在違反承諾情形:0負向指標39違反承諾次數統計時點下,三年內目標企業違反承諾次數0.5企業違反承諾次數大于1(含):829

企業無違反承諾:0負向指標40監管執法信息0.2信用修復0.05是否存在信用修復情形統計時點下,三年內目標企業是否存在信用修復情形0.3企業三年內存在信用修復情形:977

三年內未存在信用修復情形:0正向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

41監管執法信息0.2信用修復0.05申請信用修復后再次受到同類信用約束或行政處罰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申請信用修復后三年內再次受到同類信用約束或行政處罰的次數0.7目標企業申請信用修復后三年內再次受到同類信用約束或行政處罰:926

目標企業申請信用修復后三年內未再次受到同類信用約束或行政處罰:0負向指標42經營異常名錄0.19三年內有過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情形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三年內有過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情形1三年內有過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情形:971

三年內無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情形:0負向指標43當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三年內列入次數超過2次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當前是否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存在三年內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次數超過2次定性指標當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三年內列異次數超過2次,定性為C類定性指標44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且近一年未年報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是否存在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情形且近一年未年報定性指標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且近一年未年報,定性為D類定性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45監管執法信息0.2失信被執行人與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0.17當前是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納稅非正常戶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是否被列入黑名單(包括各部門)、失信被執行人、納稅非正常戶定性指標當前顯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納稅非正常戶,定性為D類定性指標46三年內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次數目標企業三年內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與失信被執行人次數之和1三年內企業未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0

三年內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1次:391

三年內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2次:662

三年內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大于等于3次:986負向指標47行政處罰0.23三年內受到行政處罰次數三年內目標企業受到行政處罰(包括各部門)次數0.36三年內被行政處罰2次(含)以上:1000

三年內被行政處罰1次:571

三年內未被行政處罰:0負向指標48三年內被罰沒金額三年內目標企業受到行政處罰(包括各部門)罰款和沒收總額0.19三年內被罰沒總金額大于500(含)萬元:1000

三年內被罰沒總金額大于100(含)萬元小于500萬元:862

三年內被罰沒總金額大于0元小于100萬元:501

三年內未被罰沒金額:0負向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49監管執法信息0.2行政處罰0.23三年內所受行政處罰種類三年內目標企業受到行政處罰的種類0.45警告:310

通報批評:513

罰款:723

沒收違法所得:811

沒收非法財物:803

暫扣許可證件:532

降低資質等級:753

吊銷許可證件:922

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785

責令停產停業:963

責令關閉:1000

限制從業:1000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方式:731類別指標50行政檢查0.21行政檢查結果目標企業在雙隨機或專項檢查等行政檢查中有無發現問題或是否合格0.44未發現問題:0

不配合檢查情節嚴重:1000

發現問題已責令改正:616

發現問題待后續處理:489類別指標51行政檢查發現問題占比三年內雙隨機、專項檢查等行政檢查發現問題占比0.56三年內行政檢查發現問題占比大于0%小于等于5%:108

三年內行政檢查發現問題占比大于5%小于等于10%:237

三年內行政檢查發現問題占比大于10%小于等于20%:422

三年內行政檢查發現問題占比大于20%小于等于30%:569

三年內行政檢查發現問題占比大于30%小于等于50%:712

三年內行政檢查發現問題占比大于50%:984

三年內未被行政檢查或檢查未發現問題:0負向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52監管執法信息0.2司法訴訟信息0.15三年內訴訟數量三年內目標企業法院訴訟數量0.33三年內被法院訴訟數量2次(含)以上:896

三年內被法院訴訟數量1次:510

三年內未被法院訴訟:0負向指標53三年內訴訟金額三年內目標企業法院訴訟金額0.3三年內法院訴訟金額大于500(含)萬元:902

三年內法院訴訟金額大于100(含)萬元小于500萬元:457

三年內法院訴訟金額大于0元小于100萬元:219

三年內未被法院訴訟:0負向指標54企業破產重組或清算目標企業是否為法院破產重組或清算狀態破產清算定性C類企業已破產重組或清算,定性為C類定性指標55三年內股權凍結次數三年內目標企業股權凍結次數0.37三年內有過股權凍結:526

三年內無股權凍結:0負向指標56關聯關系信息0.27企業相關人員違法失信信息0.07董監高或自然人股東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人數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全部董監高或自然人股東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人數1企業有2名(含)以上的董監高或自然人股東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人數:975

企業有1名董監高或自然人股東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人數:599

企業無董監高或自然人股東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0負向指標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57關聯關系信息0.27企業相關人員違法失信信息0.07法定代表人是否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是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被列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是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定性指標法定代表人為虛假登記責任人、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定性為D類定性指標58關聯企業違法失信0.47關聯企業吊銷比例關聯企業指的是該企業投資和被投資、企業人員(包括法定代表人、高管、自然人股東)投資和任職的企業或分支機構(上下1級),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全部關聯企業中被吊銷的比例0.25關聯企業被吊銷的數量高于關聯企業總數的50%(含)以上:927

關聯企業被吊銷的數量大于0小于關聯企業總數的50%:598

無關聯企業被吊銷:0負向指標59是否為虛假登記責任人關聯企業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是否為虛假登記責任人關聯企業0.22目標企業為虛假登記責任人關聯企業:894

目標企業非虛假登記責任人關聯企業:0負向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60關聯關系信息0.27關聯企業違法失信0.47關聯企業列異比例關聯企業指的是該企業投資和被投資、企業人員(包括法定代表人、高管、自然人股東)投資和任職的企業或分支機構(上下1級),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全部關聯企業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比例0.2關聯企業被列異的數量高于關聯企業總數的50%(含)以上:1000

關聯企業被列異的數量大于0小于關聯企業總數的50%:539

無關聯企業被列異:0負向指標

61關聯企業行政處罰比例關聯企業指的是該企業投資和被投資、企業人員(包括法定代表人、高管、自然人股東)投資和任職的企業或分支機構(上下1級),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全部關聯企業中被行政處罰(包括各部門)的比例0.1關聯企業被處罰的數量高于關聯企業總數的50%(含)以上:853

關聯企業被處罰的數量大于0小于關聯企業總數的50%:402

無關聯企業被處罰:0負向指標

表C.1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續)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指標說明三級權重指標分段指標屬性62關聯關系信息0.27關聯企業違法失信0.47關聯企業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比例關聯企業指的是該企業投資和被投資、企業人員(包括法定代表人、高管、自然人股東)投資和任職的企業或分支機構(上下1級),統計時點下目標企業的全部關聯企業中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的比例0.23關聯企業有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的企業數量高于關聯企業總數的50%(含)以上:989

關聯企業有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的企業數量大于0小于關聯企業總數的50%:571

無關聯企業有失信被執行人、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0負向指標63關聯企業信用風險類別0.46法人股東及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