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再生砂粉應用技術規程第2部分: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recycledsandPart2:Ready-mixedconcretemixI Ⅲ 1 1 2 24.1一般規定 24.2驗收要求 2 3 3 3 4 4 46.2力學性能 4 47制備與施工 57.1一般規定 5 5 5 5 67.6澆筑成型 6 7 8 8 8 8ⅢDB31/T894《再生砂粉應用技術規程》分為三個部分:——第1部分:導則和分類;——第2部分: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第3部分:摻再生砂的干混普通砂漿。本部分為DB31/T894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由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本部分由上海市建材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單位: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國砼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本部分參與起草單位: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上海德濱環??萍加邢薰尽⒛贤ǖ聻I再生資源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善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陽、楊德志、徐亞玲、徐東升、趙立群、童震國、錢耀麗、阮志偉、楊利香、樊俊江。1GB/T1345水泥細度檢驗方法篩析法GB8076混凝土外加劑GB/T9142混凝土攪拌機GB/T14684建設用砂JC475混凝土防凍劑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檢驗評定標準23基本規定3.1配制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應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用水量、外加劑品種及摻量,通過試驗確定其再生粉的摻量。3.2配制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時,再生粉(或再生粉復合灰)宜與礦渣粉復合使用。3.3在膠凝材料中,再生粉(或再生粉復合灰)的比例應不大于15%,且再生粉的用量不應高于3.4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宜大于C50。4再生粉和再生粉復合灰的技術要求4.1一般規定再生粉和再生粉復合灰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再生粉和再生粉復合灰的技術指標技術要求再生粉需水量比(質量分數)/%細度(45μm篩余)(質量分數)/%含水量(質量分數)/%三氧化硫(質量分數)/%游離氧化鈣(質量分數)/%氯離子(質量分數)/%沸煮法安定性/mm強度活性指數/%放射性*合格放射性試驗樣品為硅酸鹽水泥和再生粉按質量比70:30混合制4.2.1再生粉(或再生粉復合灰)的批量,相同廠家應按連續供應的200t相同品種、規格型號的產品為a)散裝再生粉的取樣:應從運輸工具、貯灰庫中不同部位取10份試樣,每份試樣1kg~2kg,混b)袋裝再生粉灰的取樣:應從同一批次中任抽10袋,每袋分別取試樣1kg~2kg,混拌均勻,按四分法縮取試驗用試樣,不得少于3kg。4.2.3生產單位應按本部分的要求,按批復檢再生粉的質量。每批試樣,應測定細度、需水量比、燒失3量、含水量、游離氧化鈣、安定性和活性指數,每半年應測定三氧化硫、氯離子不少于一次,每年應測定放射性不少于一次。當原材料、配料和生產工藝發生較大變化時,應檢驗表1規定的各項技術指標。4.2.4應用單位應按本部分的要求,按批復檢再生粉的質量。每批試樣,應測定細度、需水量比、含水量和安定性;每季度應測定燒失量、活性指數不少于一次;每半年應測定三氧化硫、游離氧化鈣、氯離子不少于一次。4.2.5再生粉的質量檢驗,應符合本部分的各項技術指標。如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本部分的要求,應重新從同一批次再生粉中加倍取樣,進行復檢。復檢后仍達不到要求時,應作為不合格品處理。安定性不合格的再生粉嚴禁用于混凝土中。5配合比設計與控制5.1材料要求5.1.1再生粉和再生粉復合灰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5.1.2水泥應符合GB175規定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的要求。5.1.3粉煤灰應符合GB/T1596規定的Ⅱ級或以上等級的要求。5.1.4礦渣粉應符合GB/T18046規定的S95或以上等級的?;郀t礦渣粉的要求。5.1.5細骨料應符合GB/T14684規定的2區中砂的要求。5.1.6粗骨料應符合GB/T14685規定的連續粒級碎石的要求,或符合GB/T25177規定的連續粒級再生粗骨料的要求。5.1.7宜采用萘系外加劑或聚羧酸外加劑。萘系外加劑應符合GB8076的規定,聚羧酸系外加劑應符合JG/T223的規定。5.1.8合成纖維和鋼纖維應分別符合GB/T21120、JG/T3064的規定。緩凝劑、防凍劑等外加劑應分別符合GB8076、JC475的規定。5.1.9拌合用水應符合JGJ63的規定。5.2配合比設計5.2.1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根據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強度標準值的保證率和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要求,采用實際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應按JGJ55的有關規定執行。5.2.2配合比設計時配制強度宜取28d齡期強度。根據設計要求可選用56d或90d齡期強度。5.2.3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配制強度應按式(1)計算:fu,o——混凝土配制強度,單位為兆帕(MPa);f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這里取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值,單位為兆帕(MPa);σ——混凝土強度標準差,單位為兆帕(MPa),按JGJ55的規定取值。5.2.4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的水膠比應按式(2)計算:α、α6——回歸系數,按JGJ55的規定取值;fo——膠凝材料28d膠砂抗壓強度,單位為兆帕(MPa),可實測,且試驗方法應按GB/T17671執行。45.2.5配制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時宜進行系統配合比試驗,建立水膠比與強度關系式時,可采用最5.3配合比控制a)生產使用的原材料應與配合比設計一致;b)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應滿足施工要求;d)混凝土耐久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6技術要求6.1.1再生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應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應符合6.1.2再生粉混凝土坍落度實測值與合同規定的坍落度值之差應符合表2的規定。規定的坍落度允許偏差6.1.4再生粉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結時間應滿足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6.1.5再生粉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氣量與合同規定值之差不應超過±1.5%。6.2力學性能6.2.1再生粉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應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再生粉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軸心抗壓強度、星生產的再生粉混凝土的強度應按GB/T50107規定的非統計方法評定。6.3.2再生粉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等級應符合GB/T50082中L-Ⅲ以上的規定。56.3.3再生粉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應按JGJ/T193的有關規定進行檢驗評定。7.1一般規定7.1.1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生產、施工之前,應制訂技術方案,并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7.1.2摻再生粉的預拌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和澆筑過程中不得加水。7.2原材料進場7.2.1混凝土原材料進場時,生產單位應按規定批次向應用單位提供質量證明文件。質量證明文件應包括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與合格證等,外加劑產品還應提供使用說明書。7.2.2原材料進場后,應按8.1規定進行進場檢驗。7.2.3水泥應按不同品種和強度等級分批存儲,并應采取防潮措施;出現結塊的水泥不得用于混凝土工程;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應進行復檢,合格者方可使用。7.2.4粗、細骨料堆場應有遮雨設施;并應符合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粗、細骨料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堆7.2.5再生粉、粉煤灰和礦渣粉等礦物摻合料貯存時,應有明顯標記,不同礦物摻合料以及水泥不得混雜堆放,應防潮防雨,并應符合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礦物摻合料存儲期超過3個月時,應進行復檢,合格者方可使用。7.2.6外加劑的送檢樣品應與工程大批量進貨一致,并應按不同的來源、品種和牌號進行標識,單獨存放;液態外加劑應貯存在密閉容器內,并應防曬和防凍,如有沉淀等異?,F象,應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7.3.1原材料計量宜采用電子計量設備。計量設備的精度應滿足GB10171的有關規定,應具有法定計量部門簽發的有效檢定證書,并應定期校驗。混凝土企業每月應自檢骨料、水、水泥、摻合料和外加劑的配料電子秤不少于1次;每一工作班開始前,應對計量設備進行零點校準。7.3.2原材料的計量允許偏差不應超過表3的規定。表3混凝土原材料計量允許偏差原材料品種水泥骨料水外加劑摻合料每盤計量允許偏差/%累計計量允許偏差/%士17.3.3對于原材料計量,應根據粗、細骨料含水率的變化,及時調整粗、細骨料和拌合用水的稱量。7.4.1混凝土攪拌機應符合GB/T9142的規定?;炷翑嚢枰瞬捎脧娭剖綌嚢铏C。7.4.2原材料投料方式應滿足混凝土攪拌技術要求和混凝土拌合物質量要求。7.4.3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可按表4進行?;炷翑嚢钑r間應每班檢查2次。6混凝土坍落度攪拌機出料量>40mm且<100mm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系指全部材料裝入攪拌筒中起,到開7.4.4同一盤混凝土的攪拌勻質性應符合以下規定:a)混凝土中砂漿密度兩次測值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0.8%;b)混凝土坍落度兩次測值的差值不應大于表4規7.4.5再生粗骨料攪拌前,宜灑水達到骨料飽和面干狀態。7.5.1在運輸過程中,應控制混凝土不離析、不分層,并應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滿足施工要求。7.5.2當采用攪拌罐車運送混凝土拌合物時,攪拌罐在冬季應有保溫措施,在夏季應有隔熱措施。7.5.3當采用攪拌罐車運送混凝土拌合物時,卸料前應采用快擋旋轉攪拌罐不少于20s;因運輸距離超過15km、交通或現場等問題造成坍落度損失較大而卸料困難時,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摻入適量減水劑并快擋旋轉攪拌罐的措施,減水劑摻量應有經試驗確定的預案。7.5.4當采用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運輸應保證混凝土連續泵送,并應符合JGJ/T10的有關規定。7.5.5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卸出至施工現場接收的時間間隔不宜大于90min。7.6澆筑成型7.6.1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并控制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的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其偏差值應符合GB50666的規定,并應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以及接縫的密合情況,并應保證模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失穩、不跑模和不漏漿。7.6.2澆筑混凝土前,應清除模板內以及墊層上的雜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土、墊層、木模板應澆水濕潤。7.6.3夏季施工時,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溫度不應高于35℃,宜選擇晚間或夜間澆筑混凝土;現場溫度高于35℃時,宜對金屬模板進行澆水降溫,但不得留有積水。并宜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陽光照射金屬模板。7.6.4當冬期施工時,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溫度不應低于5℃,并應有保溫措施。7.6.5在澆筑過程中,應控制混凝土的均勻性、密實性和整體性。7.6.6泵送混凝土輸送管道的最小內徑宜符合表5的規定;混凝土輸送泵的泵壓應與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和泵送高度相匹配;泵送混凝土的輸送管道應支撐穩定,不漏漿,冬期應有保溫措施,夏季最高氣溫超過40℃時,應有隔熱措施。粗骨料公稱最大粒徑輸送管最小內徑77.6.7不同配合比或不同強度等級泵送混凝土在同一時間段交替澆筑時,輸送管道中的混凝土不得混入其他不同配合比或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混凝土宜采用分層澆筑方法,可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沿高度均勻上升,分層厚度不應大于500mm;7.6.10應根據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及混凝土結構、構件或制品的制作方式選擇適當的振搗方式和振搗時間。7.6.12振搗時間宜按拌合物坍落度和振搗部位等不同情況,控制在10s~30s內,當混凝土拌合物表7.6.13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卸出后到澆筑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表6的規定。氣溫/℃延續時間/min7.7養護b)對采用摻加緩凝劑的混凝土以及大摻量礦物摻合料混凝土,采用澆水和潮濕覆蓋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c)豎向混凝土結構,養護時間宜延長1d。7.7.6對大體積混凝土,養護過程應進行溫度控制,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溫差不宜超過25℃,表面與8外界溫差不宜大于20℃。c)模板和保溫層應在混凝土冷卻到5℃方可拆除,或在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外界溫度相差不大于8.1.3混凝土原材料的檢驗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會考試中的知識點整合與早期規劃的必要性探討試題及答案
- 電聲器件在智能語音助手平板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2025年注會考生反饋試題及答案
- 糧食大豆生產方案范本
- 2025年會計核算方法試題及答案
- 財務報表分析技巧試題及答案2025
- 2024年行政管理師考前準備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財務知識考題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主動溝通試題及答案
- 石棉水泥制品國際貿易實務考核試卷
- 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損傷學習課件
- 中央性前置胎盤護理查房課件
- 風機運行記錄
- 農村信用社服務外包(銀行勞務外包)項目投標方案(技術標)
- 等差數列復習課課件(公開課)
- 園林植物識別與園林植物特點(第二版)課件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課件
- 蘇州大學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模板
- 常用抗腫瘤中成藥表
- 【揚子江藥業利潤結構及盈利能力探究(論文8500字)】
- 教學設計專題研究:大概念視角下的單元教學設計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浙江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