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540-2022 黃花倒水蓮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DB45T 2540-2022 黃花倒水蓮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DB45T 2540-2022 黃花倒水蓮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DB45T 2540-2022 黃花倒水蓮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DB45T 2540-2022 黃花倒水蓮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2245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cultivatingofPolygalafallaxHemsl.2022-06-24發布IDB45/T2540—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昭平縣人民政府和賀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貫。本文件由廣西中藥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昭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廣西華泰藥業有限公司、昭平縣華泰中藥材產業化聯合體、廣西昭平縣七沖瑤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昭平縣農業農村局、廣西標準化協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宗云、謝宏昭、廉永銘、李慶堅、姚明雨、黃林華、邱展鴻、陸仁勝、莫遠軍、龔錦魁、劉靜、貝美蓮、鄒秋華、何文娟、劉群翔、余家統、廖建杰、莊星光。1DB45/T2540—2022黃花倒水蓮栽培技術規程本文件確立了黃花倒水蓮栽培的程序,規定了栽培產地環境、品種選擇、定植、水分管理、間伐除草、套種、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等階段的操作指示,以及規定了生產檔案的追溯方法。本文件適用于黃花倒水蓮的栽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DB45/T532無公害中藥材產地環境條件DB45/T2539黃花倒水蓮育苗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產地環境4.1種植海拔<300m,宜選擇常綠闊葉林下,郁閉度0.5~0.7、腐殖質層深厚、疏松肥沃、pH5.0~6.0、質地為沙壤土的山坡或溝谷。4.2種植海拔≥300m,宜選擇腐殖質層深厚、疏松肥沃、pH5.0~6.0、質地為沙壤土、開闊向陽的山坡。4.3產地環境應符合DB45/T532的要求。5種源選擇選用適宜當地生態條件、抗病性強、高產、優質的種源。6定植6.1苗木選擇應符合DB45/T2539的規定。6.2時間1月~5月。2DB45/T2540—20226.3密度株距80cm,行距150cm。6.4定植穴準備定植前挖長20cm、寬20cm、深15cm的定植穴,每穴施腐熟有機肥100g,與少量表土混合后施入。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6.5定植方法宜選擇陰雨天氣定植,將苗木垂直種入穴內,根系自然展開,回填細土,壓實后往上輕輕提拉,淋足定根水,注意澆水保濕,直至成活。6.6套種可套種生境相同或相似的草珊瑚或黃精等中草藥。7田間管理7.1施肥管理長出新芽后每667m2施腐熟農家肥或有機肥料130kg。7.2水分管理定植后前期保持土壤濕潤,在雨季應及時排水。7.3間伐除草生長期間伐小喬木、灌木和疏除雜草,不宜除盡,保留部分植被。8病蟲害防治8.1主要病蟲害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莖基腐病、炭疽病;主要蟲害有天牛、蚜蟲等。8.2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措施,輔助以安全合理的化學防治措施。8.3農業防治及時修剪或清除病蟲枝、株,并帶離種植區集中處理。8.4物理防治每667m2懸掛30~40個可降解黃色粘蟲板誘殺蚜蟲等趨色性害蟲。8.5化學防治防治方法參見附錄A,使用的化學藥劑應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規定。3DB45/T2540—20229采收9.1葉當年定植的植株,宜在8月上旬~9月上旬,選擇晴天采摘成熟老葉,保留頂部嫩葉,用通透性較好的籮筐或布袋裝,采收后及時加工,摘葉過程中不應損傷枝條。9.2根莖種植3年后,可在秋冬季采收全株。采葉后連根挖起,把地上部分枝莖與根部分開。枝莖切片曬干,根條沖洗干凈后切片或切段,曬干或機械干燥,置干燥通風處貯藏。10生產檔案應建立生產檔案,詳細記錄生產過程中主要投入品、農事操作、產品銷售等情況,生產檔案記錄表參見附錄B。4DB45/T2540—2022黃花倒水蓮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黃花倒水蓮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見表A.1。表A.1黃花倒水蓮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先由須根、支根變褐腐爛,逐漸向主根漫延,導致全根腐爛,外皮變為黑色,隨著根部腐爛程度的加劇,地上莖葉自下而上枯萎,最終全株枯死。拔出病株,可見主根上莖基部皮層會逐漸變為淡褐色至黑褐色,繞莖一周,病部嚴重失水后會出現干縮的情況。維管束變成褐色,葉片會變黃,萎蔫,最后變病斑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8mm~15mm,褐色,后期中央呈灰色,邊緣暗綠色,外緣有25%戊唑醇水乳劑或25%咪鮮胺水乳劑1500~越冬成蟲咬穿枝干表皮,出孔危害;成蟲交配后產卵于粗枝干處。卵孵化后,幼蟲開始向木質部內蛀食,造成主干或主枝枯死,折斷后500~1000倍液或1.8%阿維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