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統編版)_第1頁
八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統編版)_第2頁
八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統編版)_第3頁
八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統編版)_第4頁
八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統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統編版)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

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

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

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無效。

4.測試范圍:第一、三單元(統編版八年級下冊)。

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積累與運用(共22分)

1.(4分)閱讀語段,給加點字填寫正確的讀音或根據拼音填寫漢字。

聽了你講的話,我想起了我們一起學習那些經典課文的過程。在江南趙莊皎.(①)潔的月光下,我們

和迅哥兒同看一臺好戲;在革命老區延安,我們品嘗了美味的糜子、米酒和油饃.(②);在黃土高原上,

我們感受了一場震(hàn)③_____人心的安塞腰鼓;在吳伯簫家鄉靜(mù)④____的庭院里,我們看到了

那盞暖融融的燈籠……一幅幅民俗風情畫卷,都在我們眼前一一展現。

①②③④

【答案】ji?omó撼穆

【詳解】考查字音字形。

皎潔:意思是(月光)明亮而潔白。“皎”意思是“白而光亮”,讀ji?o。

油饃:指一種傳統的漢族小吃,香脆可口,深受人們喜愛。“饃”指“饅頭”,讀mó。

震撼:zhènhàn,指心靈受到強烈的沖擊。注意“撼”與“憾”的區別。

靜穆:jìngmù,意思是:安靜,莊嚴。

2.(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一切知識都是以記憶為基礎的。語文學習更是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要進一步使文字自然、流暢、華麗、優美,你就得記住許多精詞妙句

②至于文章內容的深淺,風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養,又當別論

③要達到一般的閱讀、書寫水平,你總得記住幾千個漢字

④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樣,只有肚子里滾瓜爛熟地裝上幾十篇范文,才能循規為圓,依矩成方,進

第1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而方圓自如,為其所用

⑤如要再進一步使文章嚴謹、生動清晰、新奇,你就得記住許多體式、結構

A.③①⑤②④B.②③④①⑤C.③①⑤④②D.④②③①⑤

【答案】C

【詳解】考查句子的銜接與連貫。“一切知識都是以記憶為基礎的。語文學習更是如此。”是此段文字的中

心句,先說知識的“記憶”,緊接第③句,排除BD,①句“要進一步使文字自然、流暢、華麗、優美,你就

得記住許多精詞妙句”是在第③句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記憶”要求,⑤句“如要再進一步……”更進一步來說,

②句和④句相比,④句是在③①⑤句基礎上的比喻,②句是“文章內容”方面的說明。排在段末。排除A,

故選C。

3.(8分)古代詩文默寫。

(1)求之不得,。(《關雎》)

(2)清晨入古寺,。(《題破山寺后禪院》)

(3)挑兮達兮,在城闕兮。,。(《子衿》)

(4)《送友人》中交代送別地點及環境的句子是:,。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送別名句是:,。

【答案】寤寐思服初日照高林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詳解】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

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中的“寤、寐、初、兮、郭、繞、己、

涯”等字詞容易寫錯。

4.(8分)山東快板是一種發源于山東的傳統曲藝曲種。為弘揚傳統文化進校園,武城中學開展以“山東快

板·響徹齊魯”為主題的活動邀請快板名家來武表演,請你參加并完成任務。

(1)下面的歡迎詞存在三處不恰當的地方,請找出并修改。(3分)

親愛的朋友們:

上午好!

我代表武城中學,對遠道而來的你們表示熱烈歡迎!弘揚傳統文化,為心向美而行。中國有句古話“有

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各位名家主角馬上即將開啟快板盛宴。相信這次研學活動,定會讓你們收獲頗

豐。

最后,希望大家遵守演出紀律,注意人身安全。否則,后果自負!

(2)為了宣傳山東快板,學習決定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學生去弦歌公園觀看快板表演。請你根據下面的路線圖

告訴同學們怎樣從學校到達弦歌公園目的地。(3分)

第2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3)活動結束后,誠誠想寫一副對聯來稱贊山東快板,但是寫好后順序弄亂了,請你運用對聯知識,將正確

的序號填在橫線處。(2分)

①演繹②唱出③唱腔短調④世間滄桑⑤人生百態⑥臺前幕后

上聯:

下聯:

【答案】(1)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前加冒號(或將句號放在引號外);

②“馬上”“即將”刪掉其一;

③“否則,后果自負!”刪去。

(2)示例:從學校出發,一直向東走到升平廣場,然后左拐向北直行到鹽白商城,再沿著西北方向的路往前

走,就可以到弦歌公園。

(3)上聯:③②⑤下聯:⑥①④

【詳解】(1)考查標點符號的用法和應用文的寫法。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屬于部分引用,所以末尾的句號應該放在引號外面。還有一種改法,可以

在“古話”后面加個冒號,這樣就屬于完全引用。

(2)“馬上”和“即將”用詞重復,刪掉其一即可。

(3)“否則,后果自負!”這句話是命令的語氣,很不客氣,用在歡迎詞中不合適。所以應該刪去。

(2)考查路線的指引。作答時應注意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時應選擇好路線。

從學校到弦歌公園需要途經升平廣場和鹽百商城,升平廣場在學校的東邊,因此先從學校出發,一直向東

走到升平廣場,鹽百商城在升平廣場的正北面,因此接著從升平廣場向北直行走到鹽百商城,弦歌公園在

鹽百商城的西北方向,因此最后應從鹽百商城沿著西北方向的路往前走,就可以到弦歌公園。

(3)考查對聯。對聯要求上下聯字數一致,詞性相對,仄起平收,內容相關聯等。

結合所給詞語可知“③長腔短調”“⑥臺前幕后”應放在前面做主語,“①演繹”“②唱出”應放在中間做謂語,

“④世間滄桑”“⑤人生百態”應放在后面做賓語,根據仄起平收規則,可知“⑤人生百態”應在上聯,“④世間

滄桑”應在下聯,根據詞語搭配習慣“⑥臺前幕后”應與“①演繹”以及“④世間滄桑”搭配,“③長腔短調”應與

“②唱出”以及“⑤人生百態”搭配,因此上聯應是:長腔短調唱出人生百態,下聯是:臺前幕后演繹世間滄

第3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桑,即①空應填:③②⑤;②空應填:⑥①④。

二、閱讀理解(共48分)

(一)詩歌鑒賞

(4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5.(2分)詩中“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中的“長”“躋”“右”分別突出了道路怎樣的特點?在詩中反復

吟詠有什么作用?

6.(2分)重章疊句是《詩經》典型的藝術特色,請簡要分析《蒹葭》這首詩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

【答案】5.分別突出了道路的漫長、險峻、曲折。反復吟詠渲染了追尋之路的艱難,側面烘托了主人公

對意中人的執著不變的追尋,以及欲見而不可得的惆悵之情。6.《蒹葭》全詩共三章,采用重章疊句

的形式,一唱三嘆,節奏鮮明,旋律優美,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層加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解析】5.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

“道阻且長”意思是道路險阻又太長,“道阻且躋”的意思是道路險阻攀登難,“道阻且右”意思是道路險阻曲

難求。“長”“躋”“右”分別突出了道路的漫長(遙遠)、高峻(險峻)、曲折。“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

右”反復吟詠渲染道路的遙遠與艱險;結合“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沚”可知,側面烘托對意中人的執著不變的追尋,以及欲見而不可得的惆悵之情。

6.考查詩歌藝術特色的探究。

結合詩歌內容可知,全詩三章,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有幾個字不同,造

成回環往復的表達效果。“蒼蒼”“萋萋”“采采”描繪了蒹葭的繁茂;“為霜”“未晞”“未已”體現了時間的推移;

“方”“湄”“涘”體現了空間的轉換;“長”“躋”“右”體現了道路的艱險;“央”“坻”“沚”表現了“伊人”的可望而不

可即。每章都是前兩句寫景,后兩句點明主題。一唱三嘆,節奏鮮明,增加詩歌的節奏感和音律美,形成

了一種回環往復的美感。還深化了詩歌的意境,強化了主人公的情感;主人公的執著,也在一唱三嘆中得

到了盡情地展示。

(二)文言文閱讀

(1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

第4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

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

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

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

道也。”

(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

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玦①、如帶、如規、如鉤,色如鑒、如瑯玕②、

如綠沉瓜,窈然③深碧,瀠回④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⑤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⑥浣花居

在焉耳……

時萬歷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頃之霽⑦。使客游者,多由監司郡邑招飲,冠蓋稠濁⑧,磬折⑨喧

溢,迫暮促歸。是日清晨,偶然獨往。

(節選自鐘惺《浣花溪記》,有刪改)

【注】①玦(jué):似環而有缺口的玉佩。②瑯玕:似珠玉的美石。③窈(yǎo)然:幽深的樣子。④溁(yíng)

回:水流回旋的樣子。⑤委:江河下游。這里是流聚的意思。⑥少陵:指杜甫,他在詩中自稱“少陵野老”。

⑦霽(jì):天放晴。⑧冠蓋稠濁:冠蓋,指官員的冠服和車乘;稠濁,指繁多而混亂。⑨磬折:彎腰如磬

之形。形容十分恭敬。

7.(4分)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2)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迫.暮促歸(4)是.日清晨

8.(2分)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

B.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

C.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

D.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

9.(4分)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2)出城欲雨,頃之霽。

10.(3分)【甲】【乙】語段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合語段內容簡要分析。

【答案】7.交錯相通不要說,更不必說逼近,靠近這8.C9.(1)領著妻

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

第5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2)出城時像要下雨,過了一會兒轉晴了。10.語段甲中,作者描述了一個景色優美、沒有剝削壓

迫、人們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樂的理想社會,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和平社會的向往。

語段乙中,作者通過講述自己獨往浣花溪游玩一事,表達了對浣花溪的喜愛,嘲諷了那些朝中使臣附庸風

雅、熱衷應酬的丑態。

【分析】7.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交通:交錯相通。

(2)句意: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3)句意:將近黃昏時分連忙回家。迫:逼近,靠近。

(4)句意:這一天早上。是:這。

8.考查文言文斷句。要根據句意及結構來分析劃分停頓。

句意:出成都城南門,左邊是萬里橋,向西折行的細而美、長而彎。“出成都南門”是總寫,“左為萬里橋”“西

折纖秀長曲”分別寫兩個方向。故斷為: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

故選C。

9.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有:

(1)率,率領;妻子,指妻子、兒女;邑人,同縣的人;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焉,兼詞,相當于“于

之”“于此”,從這里。

(2)雨,下雨;頃之,一會兒;霽,天晴。

10.考查分析作者情感。

甲文中,作者虛構了這樣一種理想社會: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

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也是對當時社會黑暗

現實的批判。

乙文中,記敘了作者獨自出城到杜甫舊跡浣花溪游玩一事,表達了對自然風光的熱愛和對杜甫的仰慕之情。

自己的獨游與“使客游者,多由監司郡邑招飲,冠蓋稠濁,磬折喧溢”形成對比,表達了對附庸風雅、熱衷

交際應酬的達官顯貴的嘲諷和鄙視之意。

【點睛】參考譯文:

【甲】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于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仿佛有點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

(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

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第6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

自己家里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

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

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

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

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乙】出成都城南門,左邊是萬里橋,向西折行的細而美、長而彎,所見像套連的圈兒、像開口的玉環、

像帶子、像圓規、像彎鉤、水色像明鏡、像碧玉、像濃綠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現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

著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可是必得到草堂,才能稱得上“浣花溪”這一專名,這是因為杜甫的浣花

故居在那兒的緣故……

那時為萬歷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時像是要下雨,不一會兒便云開天晴了。朝廷使臣出來游玩的,

大多由按察使或州縣長官邀請參加飲宴,官場中人稠雜而渾濁,像石馨那般彎曲著身子打躬作揖,喧鬧聲

充滿四方。將近黃昏時分連忙回家。這一天早上,我偶然間獨自前往。

(三)現代文閱讀

(15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新綠

胡竹峰

①時令一節節過。雨水、驚蟄、春分,待到清明,窗外徹底亮了,天清地明,景物如詩,詩中有畫。

②清明時節雨紛紛,好像天氣真應了詩句一般。人在雨中,望著煙籠遠樹,景致更妙。雨飄在庭院,

飄在池塘,飄在田壟,飄在坡地,也飄在人的頭面。連下三天雨,半夜有鯉魚躍上溪頭淺灘。涼月如眉,

掛在水灣的柳梢上。

③柳梢風味最好,絲絲絳絳長長短短,煥然一樹新綠。微風徐徐,正是放風箏的好日子,終日有紙鳶

在天上飛著,高高低低。女孩子穿上春衫,布袖飄搖,韶華勝極。

④不獨人物鮮活如此,屋前彎彎繞繞幾條田埂,也若游蛇一般。田里有淺淺一洼水,遠看如鏡,映得

云白、山綠、樹翠。田邊有山,不甚高大,卻青蔥莫名,從山崗綠到嶺腳。

⑤清明前后的菜畦,一脈新生。豌豆灌莢了,像是長滿一地綠月,摘回來烹熟,風味大佳。韭菜尤好,

有種香甜。古人說蔬食以春韭秋菘滋味最勝,這是知味之言,也是經驗之談。韭菜清炒,或炒雞蛋,都有

春鮮美味。

⑥每年清明前后,鄉野風味撓心,遂從都市繁華中逃離,去那桑蔭稠密、禽鳥幽雅的鄉下住幾日。一

碟青菜,一碗泥螺。喝點新茶,無需飲酒,乘著山風,竟也微感醺然。然后在天清氣明的春日夜里,看

月亮升上山來,夢也做得清明。

第7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⑦窗口一亮,人就醒了。醒得更早的是采茶人。清明時節的茶最珍貴,可以補貼家用,鄉人舍不得自

家喝。綠芽近半寸長時,不論天晴下雨,人總要去采茶。我小時候偶爾也去,人與茶樹一般高,一葉葉摘

下,半天剛剛蓋住籮底。采茶雨天多有不便,連日晴空,也覺得辛苦。從此知道生活不易,一口熱飯滾湯

要從勞作中來。至今對茶有愛意也有敬意。

⑧茶摘回來即攤晾在檐頭廊下堂前寬敞處,碧綠綠一地,讓人心生歡喜。

⑨谷雨后,芭蕉葉大梔子肥,茶葉也粗大了,這時農人才去摘一些回來自己喝。那時候的茶,苦,且

味道生澀,勞作時倒是格外解渴。

⑩母親做茶,總在夜里。屋外,風吹田野,蛙聲很熱鬧,蟲鳴更熱鬧。冬日糊上的窗紙,殘損大半,

炒過的青茶在砧板上,揉搓成緊緊一團,碧綠的汁液滲出來,一股股香氣透過窗紙,在山村飄蕩。茶葉攤

放一夜,才干爽爽收進鐵桶,密封得緊緊的,以免走氣。

?清明時,地氣升騰,農人三兩天就要去一次茶園。野草越長越高,蒲公英冠毛結成絨球隨風飄灑,

薺菜也老得開了花。牛終于不用嚼棚里的干稻禾,每日早晨可以吃大把鮮草。午后,有牧人牽它上山,山

林里茅草遮身,牛兒吃得肚皮渾圓。山地陰涼,草淺處可臥可眠可立可坐,滿滿山野之氣。

?光陰流轉,四季時序輪番。清明時節鄉野,遍地莊稼,一片翠綠,一片祥和。近年來,鄉農造屋早

已不用土窯磚瓦,不廢柴火,幾年里養得山林茂盛繁密。

?春天新綠積蓄著自然之力。天地日月清明,人世也安定清明。

(選自《青年文學》有刪改)

11.(3分)題目為“新綠”有何妙處?

12.(4分)根據要求賞析下列句子。

(1)雨飄.在庭院,飄.在池塘,飄.在田壟,飄.在坡地,也飄.在人的頭面。(從詞語角度)

(2)豌豆灌莢了,像是長滿一地綠月,摘回來烹熟,風味大佳。(從修辭的角度)

13.(4分)你如何理解文章第⑦段“至今對茶有愛意也有敬意”這句話?

14.(4分)請簡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答案】11.題目為“新綠”,抓住了清明時節景物新、綠的特點;題目新穎,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抒發

了作者對春日里生機盎然的自然景物的喜愛與贊美之情。12.(1)“飄”,飄灑;傳神地寫出了春雨落

下時的柔和與輕盈;五個“飄”字連用,寫出了春雨無處不在,滋潤萬物的美好品質;抒發了作者對春雨的

贊美之情。(2)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豌豆莢比作綠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豌豆莢的顏色和形狀;表現

了清明時節豌豆莢蓬勃生長的特點,抒發了作者對豌豆莢的喜愛之情。13.對茶有愛意,直接表達了

作者對茶的喜愛之情;作者寫了采茶時的艱辛,體會到生活的不易,所以對茶及采茶人心懷一種敬佩之情。

14.春天新綠積蓄著自然之力,與題目相照應,總結全文;清明不僅僅是自然的清明,更是人世的安定祥

和,升華文章主旨;表達了作者對春景及安定祥和社會風貌的贊美之情。

【解析】11.考查標題的含義和作用。

第8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1)文章以清明時節的自然景色和鄉野生活為主題,而“新綠”正是清明時節最鮮明的特點。春天的到來,

萬物復蘇,大地披上了一層嫩綠的新裝。題目“新綠”緊扣了文章的主題,使得整篇文章都圍繞這一主題展

開。(2)題目“新綠”通過直觀、生動的詞語,將春天的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景象展現得淋漓盡致。讀者

在閱讀文章時,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春天的綠色和生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3)題目“新綠”

不僅是對春天景色的描繪,更是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的表達。新綠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和希望,通

過描繪新綠,作者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4)題目“新綠”作為文章的標題,起到了引

導閱讀的作用。讀者在看到題目時,會產生對文章內容的期待和好奇,想要進一步了解什么是“新綠”,以

及“新綠”背后的故事和情感。這種引導作用使得讀者更加愿意深入閱讀文章,了解其中的內容和意義。

12.考查詞句的理解和賞析。

(1)要求從詞語的角度賞析。“飄”這個詞語在句子中多次出現,每一次都形容了春雨的不同落點,從庭院

到池塘,再到田壟、坡地,最后還飄在人的頭面上。這種連續的“飄”字使用,不僅展現了春雨的輕盈和柔

和,還凸顯了春雨無處不在、滋潤萬物的特點。此外,這種重復還增強了句子的節奏感,使得描寫更加生

動。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表達了對春雨的贊美之情,展現了春雨帶給大地和人們的生機與活力。

(2)要求從修辭的角度賞析。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豌豆莢比作“綠月”,這種比喻形象地描繪

了豌豆莢的顏色和形狀,使得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豌豆莢的生機勃勃。同時,這種比喻也表達了作者

對豌豆莢的喜愛之情。此外,這種修辭手法還增強了句子的表達力,使得描寫更加生動、形象。通過這樣

的描繪,讀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清明時節豌豆莢蓬勃生長的特點,以及作者對豌豆莢的喜愛和贊美。

13.考查詞句的理解。

首先,對茶的愛意直接表達了作者對茶的喜愛之情。茶作為一種飲品,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

厚的底蘊。作者通過描繪采茶、制茶等過程,以及品嘗新茶的愉悅感受,展現了茶的魅力和價值。這種愛

意體現了作者對茶的欣賞和熱愛,也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其次,對茶的敬意則來自于作者對

采茶人辛勤勞動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作者在文章中提到,采茶是一項艱辛的工作,需要在清晨或雨天進行,

而且需要耐心和細心。作者通過親身體驗,深刻體會到了采茶人的不易和付出,因此對采茶人及他們所采

的茶產生了敬意。這種敬意不僅表達了對采茶人的尊重和感激,也表達了對勞動和生活的敬畏和珍視。

綜合來看,“至今對茶有愛意也有敬意”這句話是作者在表達對茶的喜愛和感激之情的同時,也表達了對采

茶人和勞動的敬意和尊重。這種情感和態度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珍視,也體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

傳承和尊重。

14.考查句段的作用。

最后一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多重作用。首先,它與文章的題目“新綠”形成了相互照應,通過描述春天新

綠的景象,總結了全文的主題和內容。春天是新生的季節,新綠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和希望,這種景象不僅

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生機,也讓人對生命和未來充滿了期待和信心。其次,最后一段通過提到“清明

不僅僅是自然的清明,更是人世的安定祥和”,將文章的主旨進行了升華。清明不僅是一個自然的節氣,

第9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更是一個寄托哀思、懷念先人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會掃墓祭祖,緬懷先人,表達哀思和敬意。

同時,清明也是一個新的開始,人們會在這個時候祈求平安和幸福,希望未來的生活能夠更加安定和祥和。

因此,最后一段通過對比自然的清明和人世的安定祥和,表達了作者對春景及安定祥和社會風貌的贊美之

情,也傳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和祝愿。

綜上所述,最后一段在文章中起到了總結全文、升華主旨、表達情感等多重作用。它通過對春天新綠景象

的描繪和對清明節日意義的探討,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社會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也引發了讀者對生命和未

來的思考和啟示。

(12分)閱讀《奧運飛人的追風戰靴》,完成各題

奧運飛人的追風戰靴

①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埃塞俄比亞運動員阿貝貝·比基拉光著腳奪得了馬拉松冠軍,他成為奧運歷

史上最著名的赤腳大仙,創造了奧運田徑史的奇跡。今天,奧運會賽場上再也難覓赤腳大仙的蹤影,利用

高科技結合人體運動力學原理研制出的新一代跑鞋,使運動員如虎添翼,佳績連連。

②高科技跑鞋首先具有極佳的避震功能,穿著時倍感舒適和安全;它們還具有回輸功能,能夠釋放吸

震時候儲蓄的能量,使運動員輕松省力;同時它們的附著力強,易于運動員控制身體,保持正確姿勢,避

免滑倒。鞋底是跑鞋最重要的部分,特別是中底。高科技跑鞋的鞋底是由馬蹄形的氣墊后跟和各種適應腳

的不同部位、不同運動形式的花紋組成。所謂氣墊后跟是指在鞋跟中央位置裝有一個氣墊,利用氣墊吸震

并同時吸收能量產生反彈力。這比傳統防震后跟僅有吸震功能大大改進了一步。

③早在1991年東京田徑世錦賽上,美國運動員劉易斯以9秒86的成績打破當時的百米世界紀錄時,

他腳上的跑鞋就轟動了世界,因為那雙鞋只有115克!這雙鞋采用輕盈而堅固的陶瓷作為鞋釘材料,陶瓷

耐磨并且釘子附近無需任何附粘物,這使鞋的重量得以減輕20克,當時它的售價為十幾萬美元,可謂價

值連城。

④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美國百米女飛人瑪麗安·瓊斯的水晶鞋和短跑名將邁克爾·約翰遜的金縷鞋

一露面就吸引了全世界運動員的目光。這兩雙鞋都是科研人員花費了3年的時間進行研發的產物。

⑤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一道黃色閃電刺破雅典奧運會的紅色跑道,年輕的中國選手劉翔在雅典奧

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中橫空出世,跑出12秒91的驚人成績,不但贏得金牌,而且平了該項目的世界紀

錄。與輝煌戰績相映襯,劉翔也有著自己的秘密武器“紅色魔鞋”。

⑥紅色魔鞋是劉翔的贊助公司為他參加2004雅典奧運會特別制作的。它是且前為止該公司生產的最

輕的一雙釘鞋,比巨星邁克爾·約翰遜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奪冠時所穿的116克的金縷鞋還要輕。這雙

鞋用皮革制成,鞋幫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設計,足尖處運用了鎖定系統。在它絢麗的鞋底里面更是藏著關鍵

技術:輕薄的鞋底使跑鞋更輕,提供了對沖擊力的保護;鞋底柔韌的尼龍承拖盤,鏈接式前掌為運動中的

轉動提供保護;5根可拆卸式鞋釘,提供更強的抓地力。

⑦這雙鞋的設計可以使運動員穿著舒適,技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第10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⑧奧運會上,又有誰會腳蹬新的追風戰靴挑戰人類的運動極限呢?我們將拭目以待。

(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

15.(3分)作者用“奧運飛人的追風戰靴”作文章的標題有什么好處?

16.(3分)高科技跑鞋一般要具有哪些功能?

17.(3分)文中畫線句子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3分)有位同學說,只要能擁有一雙劉翔那樣的“紅色魔鞋”,自己也一定能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為國

爭光。對這種說法,你是否贊同?為什么?

【答案】15.①點出本文的說明對象②點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③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16.①材料特

殊②重量輕③避震效果好④附著力強⑤有回輸功能17.列數字,作比較。(說明方法)突出劉翔

的跑鞋之輕,使說明準確更具有說服力。18.不贊同。因為運動員成績的好壞不完全是由跑鞋決定的,

還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科學的鍛煉、堅強的意志等密切相關,高科技跑鞋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

即使擁有劉翔的“紅色魔鞋”,你也不一定能奪冠。

【解析】15.考查說明文標題的作用。說明文標題的作用主要是點明說明對象及其特征,形式上的作用是

新穎獨特,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奧運飛人的追風戰靴”點明了說明對象,即跑鞋;另外,形式上,“追風”修飾“戰靴”,運用了夸張的修辭

手法,突出了跑鞋對奔跑速度影響很大,點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給人生動形象且新鮮獨特之感,吸引讀

者的閱讀興趣。

16.考查說明內容的提煉。

根據第②段“高科技跑鞋首先具有極佳的避震功能,穿著時倍感舒適和安全;它們還具有回輸功能,能夠

釋放吸震時候儲蓄的能量,使運動員輕松省力;同時它們的附著力強,易于運動員控制身體,保持正確姿

勢,避免滑倒”可知,避震效果好,有回輸功能,附著力強;

根據第③段“因為那雙鞋只有115克!這雙鞋采用輕盈而堅固的陶瓷作為鞋釘材料,陶瓷耐磨并且釘子附近

無需任何附粘物,這使鞋的重量得以減輕20克”,第⑥段“這雙鞋用皮革制成,鞋幫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設計,

足尖處運用了鎖定系統”等語句可知,材料特殊,重量輕。

17.考查說明方法。

根據劃線句中“116克”可知,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它是且前為止該公司生產的最輕的一雙釘鞋,比

巨星邁克爾·約翰遜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奪冠時所穿的116克的金縷鞋還要輕”,將劉翔的紅色魔鞋與邁克

爾·約翰遜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奪冠時所穿的116克的金縷鞋的重量進行比較,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突出劉翔的跑鞋之輕,使說明準確更具有說服力。

18.考查發散思維。先表明觀點,依據題意,應該是不贊同,再說明理由。要從運動員取得成績的各種因

素和自身條件方面分析。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除了高科技跑鞋的作用,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科學的鍛煉、

堅強的意志等因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要強調只有全面具備這些因素,才有可能像劉翔一樣取得優異的

第11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成績,為國爭光。

示例:不贊同。因為運動員成績的好壞受多方面的影響,尤其是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再加上運動員科

學鍛煉,勤加練習,意志堅定,才能奪得金牌,“紅色魔鞋”只能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四)名著閱讀

19.(4分)八年級(3)班全體同學共同閱讀名著,下面是老師給同學們布置的任務,請你參與并完成。

三是“①________”,會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為一個字,這一個字的意義是那幾個字的意義積成的,

如“止”“戈”為“武”,“人”“言”為“信”等。四是“②________”,也是兩個字合成一個字,但

一個字是形,一個字是聲;形聲意符,聲是音標。如“江”“河”兩字,“氵”(水)是形,“工”“可”

是聲。但聲也有兼義的。如“淺”“錢”“賤”三字,“水”“金”“貝”是形,同以“戔”為聲;但水

小為“淺”,金小為“錢”,貝小為“賤”,三字共有的這個“小”的意義,正是從“戔”字來的。

(1)根據原著,在文中橫線上填寫造字法的名稱。

(2)上文選自朱自清的《經典常談》,請簡要概括《經典常談》的主要內容。

【答案】(1)①會意②形聲

(2)《經典常談》介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史記》等經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

情況,展示了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詳解】(1)考查造字法。

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所以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并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結合“會合兩個

或兩個以上的字為一個字,這一個字的意義是那幾個字的意義積成的”可知,①會意;

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

的相同或相近發音。結合“也是兩個字合成一個字,但一個字是形,一個字是聲;形聲意符,聲是音標”可

知,②形聲。

(2)考查文學常識。

《經典常談》寫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介紹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經典的啟蒙讀物,內容按照歷

史發展的脈絡,梳理了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

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詩、文等經典內容,全書見解精辟,文筆優美,通俗流暢,深入淺出,是讀

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經典指南,也是國學入門書,以此展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藝術特

色:①內容簡潔精辟,不故作高深。②不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眾所能接受的廣度。③這是一本寫給中

學生看的書,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強。④語言流利暢達,娓娓道來,常有引人入勝之處。

三、作文(共50分)

20.按要求寫作。

電影《飛馳人生》中,賽車手張馳說:“我知道這(賽車)將是我的一生熱愛,我將為此終生奮斗。”

就算滑入人生低谷,他依舊能重拾夢想。一個人一生能有所熱愛,并為之去努力,本身就讓很多人羨慕。

因為熱愛會讓一個普通人身上閃爍著光芒。

第12頁共14頁抖音.整理,更多資料加微信:.

請以“我是如此地熱愛____________”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書寫5分,規范、工整,卷面整潔;③字數不少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