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規程》(T-SDEPI 030-2022)_第1頁
《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規程》(T-SDEPI 030-2022)_第2頁
《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規程》(T-SDEPI 030-2022)_第3頁
《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規程》(T-SDEPI 030-2022)_第4頁
《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規程》(T-SDEPI 030-202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30.20

CCSZ05

SDEPI

團體標準

T/SDEPI030—2022

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規程

IndustrialWastewaterCatalyticOzonizationAdvancedTreatmentTechnicalRules

2022-09-26發布2022-09-26實施

山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

T/SDEPI030—2022

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工業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的總體要求、工藝設計、檢測與控制、防腐、施工與

安裝、運行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工業企業、工業園區新建、擴建、改建污水處理站臭氧催化氧化單元工藝設計、施工、

安裝、運行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5001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3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GB50335污水再利用工程設計規范

GB5001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50069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9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191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

GB50141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實施及驗收規范

GB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HJ/T355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參考技術規范

CJJ60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

CJ/T51城市污水水質檢驗方法標準

HGT3927工業活性氧化鋁

CJ/T43水處理用濾料

GBJ87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

GBZ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GB5035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3096聲環境質量標準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222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CJJ31城鎮污水處理廠附屬建筑和附屬設備設計標準

GB500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臭氧催化氧化ozonecatalyticoxidation

臭氧在催化劑作用下形成羥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單線態氧等自由基,對污水中污染物氧化降解

的過程。

O/C比O/Cratio

1

T/SDEPI030—2022

臭氧(O3)投加量和化學需氧量(CODcr)去除量的比值。

空速noloadflowrate

在流動體系中,物料流速(體積/時間)與催化劑體積的比值。單位是s-1或h-1。

氣水聯合反沖洗airwaterco-rewash

采用空氣和水共同沖洗的反沖洗方式。

4總體要求

臭氧催化氧化系統后接生化處理或膜處理時,宜在臭氧催化氧化池后設穩定池。

臭氧發生裝置單元氣源宜采用氧氣源。

臭氧催化氧化系統應設置臭氧尾氣消除裝置或其他保證尾氣達標的措施。

臭氧催化氧化系統宜設置反洗系統。

5工藝設計

一般規定

5.1.1臭氧催化氧化系統可用于深度處理或預處理工程,進水懸浮物濃度(SS)宜小于20mg/L,進水

pH宜為7~9,進水總堿度與總硬度之和宜小于2000mg/L,進水溫度不宜大于33℃。

5.1.2臭氧催化氧化系統工藝流程選擇宜根據進水水質及處理要求,經技術經濟和環境影響等因素分

析確定。

5.1.3工藝參數選用宜根據小試、中試試驗或參考類似工程經驗確定。

5.1.4工程設計應符合GB50013、GB50014、GB50335的規定。

5.1.5臭氧催化氧化系統構筑物應根據當地氣溫和環境等條件,采取防凍、防腐蝕等措施,處理構筑

物應符合GB50069、GB50009和GB50191的有關規定。

臭氧發生系統

5.2.1OC比宜為1.2~2.2,可根據實驗或參考類似工程確定。

5.2.2臭氧宜采用液氧源或富氧源臭氧發生器制備,應根據氣源成本、臭氧發生量、場地條件以及臭

氧發生綜合單位成本等因素,選擇液氧、空氣PSA或VPSA制氧或符合氣源要求的其他富氧源。

臭氧催化氧化系統

5.3.1臭氧催化氧化系統應根據處理水質特點和處理要求,采用單級或多級串聯處理,采用多級處理

時,不應超過三級。

5.3.2臭氧催化氧化系統應根據處理水量,采用鋼混水池或鋼制設備。鋼混水池宜為方形,鋼制設備

宜為圓形。

5.3.3臭氧催化氧化池從下至上應由布氣系統、布水系統、濾板、承托層和非均相催化劑層組成。

5.3.4進水宜采用豎向流形式,流速不宜大于12m/h,有效水深宜大于6.0m。

5.3.5臭氧催化氧化系統空速不宜大于4h-1。

布氣系統

5.4.1臭氧投加宜采用微孔擴散、氣液強制或抽吸等方式。

5.4.2微孔擴散方式投加臭氧

a)采用微孔擴散方式投加臭氧時,宜采用氣水順流、逆流或多級串聯交迭逆順流連續運行方式。

b)采用微孔擴散方式投加臭氧時,宜采用大阻力布氣方式。該系統宜由一根主管及若干支管組成,

臭氧氣體由干管均勻分配進入支管,支管上應開有間距相等的布水孔。

5.4.3氣液強制或抽吸投加臭氧

a)氣液強制或抽吸投加臭氧宜采用射流投加裝置或氣液混合泵。

b)射流投加裝置應由增加泵、射流器組成。

2

T/SDEPI030—2022

c)增壓泵宜采用變頻控制。

d)增壓泵揚程宜大于24m,水氣比宜大于2.4。

e)增壓泵、氣液混合泵、射流器宜采用耐臭氧腐蝕的SS316材質。

f)氣液混合泵溶氣量宜為(8-10)%(體積分數)。

布水系統

5.5.1布水系統可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統和小阻力配水系統。

5.5.2大阻力配水系統采用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統。該系統宜由一根主管及若干支管組成,水由干管均

勻分配進入支管,支管上應開有間距相等的布水孔。

5.5.3小阻力配水系統可采用鋼筋混凝土穿孔板、長柄濾頭、格柵板等。

反洗系統

5.6.1臭氧催化氧化池反洗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a)應包括反洗配水與布氣系統。

b)反洗宜采用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統。應由一根主管及若干支管組成,反沖洗水、氣由干管均勻分

配進入支管,支管上應開有間距相等的布水孔。

5.6.2臭氧催化氧化池反洗系統宜采用單獨氣洗、水洗、氣水聯合反沖洗方式,沖洗強度和沖洗時間

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反沖洗強度和時間

序號項目單獨氣洗氣水聯合沖洗單獨水洗備注

1強度(L/(㎡·S))12-25氣:10-15;水4-68-16

2時間(min)3-103-53-10

注:反洗周期為:根據運行情況。

5.6.3臭氧催化氧化池反沖洗出水應進行二次處理。

濾板

支撐催化劑和承托層的濾板應具有合適的承載強度、水平精度和抗腐蝕性,并能起到均勻配水的作

用。

承托層

5.8.1承托層應具有足夠強度和抗腐蝕性能,可采用卵石。

5.8.2與布水、布氣系統接觸部分粒徑應至少比孔徑大4倍以上。

5.8.3承托層粒徑應由下而上逐漸縮小,接觸催化劑部分的粒徑應比催化劑大1倍。

5.8.4承托層高度宜為300~600mm。

非均相催化劑

5.9.1非均相催化劑宜采用負載型催化劑,載體可采用γ-Al2O3、Fe、硅鋁等,活性成分應為對臭氧具

有催化性的Cu、Mn、Co、Ti等過渡金屬離子及其氧化物。

5.9.2非均相催化劑制備宜采用共混法。

5.9.3非均相催化劑應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密度合適,質輕且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物理性能應符

合表2的規定。。

表2非均相催化劑性能參數

序號名稱單位參數備注

1粒徑mm3-6

2堆密度g/cm30.6-0.9

3比表面積m2/g≥200

3

T/SDEPI030—2022

4孔容m3/g≥0.3

5抗壓強度N/顆≥100

6磨耗率%<0.3

7吸水率%≥40

8粒度合格率%>90

9活性組分含量%≥6

10使用壽命年≥5

6檢測和控制

檢測與控制系統應根據工藝運行要求設置,應實現運行管理自動化。

檢測控制單元應由檢測儀表和控制單元構成

機電設備運行狀況宜就地在操作屏上顯示,并應操作便捷、清晰明了。

建(構)筑物以及檢測儀表、電氣控制設備應共用接地,無電氣、控制系統的建(構)筑物接地

電阻不應大于4Ω;有電氣控制系統的不應大于1Ω。

臭氧催化氧化單元宜設置獨立配電間和控制室。

7防腐

含臭氧污水管道

7.1.1含臭氧污水輸送管道材質宜選用SS316、PE或雙相不銹鋼等耐臭氧腐蝕材質。

7.1.2含臭氧污水輸送管道配套閥門材質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a)密封材質宜選用三元乙丙、聚四氟乙烯等耐臭氧腐蝕的產品:

b)過流部件材質宜選用SS316L、三元乙丙、聚四氟乙烯等耐臭氧腐蝕材質。

7.1.3伸縮器、補償器、柔性接頭材質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a)伸縮器,補償器材質宜選用SS316L;

b)柔性接頭材質宜選用三元乙丙等耐臭氧腐蝕材質。

池體形式及防腐

7.2.1涂料防腐:臭氧催化氧化接觸池內壁不應涂覆易被臭氧氧化的涂料。

7.2.2混凝土自防腐

a)臭氧催化氧化池內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50mm;池體內外裂縫不宜大于0.15mm;

b)臭氧催化氧化池池體結構混凝土材料水膠比、最大氯離子含量、最大堿含量等耐久性均應按強

腐蝕環境等級選取,宜添加抗裂防水劑;

c)檢修人孔材質應耐腐蝕,并應具有良好密封性。

鋼制設備防腐

宜采用SS316L、搪瓷罐體、鋼襯PO、鋼襯四氟、鋼襯塑等耐腐蝕材質。

8施工與安裝

臭氧催化氧化系統施工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按GB50141、B50231、GB50254執行。

臭氧催化氧化系統施工內容應包括設備就位、固定,設備間管線及線纜連接。

設備就位時應按平面布置圖擺放、找平找正,橫向縱向水平度宜為(2.5~5)mm/m。

安裝設備地面應堅固、平整,并應確定安裝后地面鋪設瓷磚等的應對調整方案。

設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