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4文言文閱讀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文言文閱讀(2024·四川·成都七中高一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張良者,其先韓人也。秦滅韓,良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使力士操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良乃更姓名,亡匿下邳。后,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遇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惫仕鞆闹?。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峣下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懈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遂北至藍田,再戰,秦軍終敗,遂至咸陽。漢元年,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之國,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張良還行燒棧道。良歸至韓。時漢王還定三秦,良乃遺項羽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庇忠札R反書遣羽曰:“齊與趙欲并滅楚?!表椨鹨怨时睋酏R,良乃間行歸漢王。良多病未嘗特將兵嘗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良說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皆至。漢六年,封功臣。良未嘗有戰斗功,高帝日:“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臣始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封良為留侯。(節選自《十七史百將傳·張良》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良多病/未嘗特將兵/嘗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B.良多病/未嘗特將兵/嘗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C.良多病/未嘗特將兵/嘗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D.良多病/未嘗特將兵/嘗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巴蜀,古代指巴國與蜀國.沛公將巴蜀兩國統一后,在巴蜀稱王。B.關中,文中指函谷關以西,在今陜西一帶,秦漢時期為戰略要地。C.陛下,帝王宮殿的臺階之下,后用于對帝王的尊稱,文中指劉邦。D.侯,中國古代爵位有公、候、伯、子、男五等,侯爵為其中其次等。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良為報韓被秦滅國之仇,在博浪沙刺殺襲皇帝,但刺殺沒有取得成功,反而激怒秦皇帝四處追捕他。B.張良擅長權謀,他勸漢王燒斷棧道,以此迷惑項羽;在漢王追擊楚軍到陽夏時,用計謀使諸侯前來助攻。C.漢王定軍三秦,張良以漢王不敢有東進之心安撫項羽,又以齊、趙欲反的謠言,誘使項羽北上攻齊。D.張良功高不居,認為追隨漢王是天命所授,計謀成功實屬幸運,因此不受三萬戶,最終封為留候。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惫仕鞆闹?。(2)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敬鸢浮?.D
2.A
3.C
4.(1)張良對別人說(這些),別人都不能明白。張良說:“沛公也許是天命所授?!庇谑蔷透S了他。(2)秦軍還很強大,不行輕視,我聽說他們的將領是屠戶的兒子,買賣人簡單用利益來打動?!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實力。本句意為:張良體弱多病,不曾單獨領兵,常常作為謀臣,時時跟從在漢王身邊。漢四年,漢王追擊楚軍到了陽夏的南面,因戰斗失利而堅守固陵,諸侯們到了約定的時間還沒到?!皶r時從漢王”中,“時時”為“從漢王”的狀語,不能斷開,解除AC。“南戰不利而壁固陵”,在南面作戰失利后堅守固陵,“壁固陵”是“南戰不利”的結果,不能斷開,解除B。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識的實力。A.“沛公將巴蜀兩國統一”錯誤,依據原文“沛公為漢王,王巴蜀”可見,指他被封為漢王,封地是巴蜀,而不是將巴蜀兩國統一。故選A。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原文的實力。C.“又以齊、趙欲反的謠言”錯誤,文中“以齊反書遺羽”為實證,可見并非謠言。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實力。得分點:(1)“對”,向,對;“省”,明白;“殆”,也許;“從”,跟隨。(2)“輕”,輕視;“賈豎”,買賣人;“動”,動搖,打動。參考譯文:留侯張良,他的祖先是韓國人。秦國滅了韓國,張良用全部家財來尋求刺客暗殺秦王,為韓國報仇。他找得一個大力士,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秦始皇到東方巡游,張良與大力士在博浪沙這個地方攻擊秦始皇,誤中了副車。秦始皇大怒,在全國大肆搜捕,尋拿刺客特別急迫,這是為了張良的原因。張良于是改名換姓,逃到下邳躲藏起來。后來,陳涉等起兵反秦,張良也拉起了一支百多人的隊伍,遇見沛公劉邦正率領著幾千人,在下邳以西擴張勢力,于是張良便歸屬了他。張良多次用《太公兵法》講給劉邦聽,劉邦認為這些計策很好,還常常運用其中的計策。然而張良又常給其他人講,他們卻不理解。張良說:"沛公真是上天所賜。"于是便確定追隨他。沛公準備率領兩萬人馬去攻擊峣山下的秦軍,張良勸告道:“秦軍還很強大,不行輕視。我聽說他們的將領是屠戶的兒子,買賣人簡單用利益來動搖。希望沛公暫且駐留營壘,派一部分人先動身,給五萬人準備糧餉,在四周的山上多張掛旗幟,作為疑兵之計,然后派酈食其帶著珍貴的財寶去誘惑秦將?!鼻剀姷膶㈩I果真反叛,準備和沛公聯合一齊向西攻擊咸陽。沛公想接受他們。張良說:“這只是他們的將領想反叛罷了。生怕士兵們不會聽從,如不聽從就肯定會有危急。不如趁他們懈怠時去攻擊他們?!庇谑桥婀时羟剀?,大敗秦軍。于是向北到了藍田,打了兩次仗,秦軍最終戰敗,于是到了咸陽。漢元年,沛公被封為漢王,封地是巴蜀。漢王要到他的封地去,張良要回到韓國。張良因此勸漢王說:“大王為什么不燒斷所經過的棧道,告示天下人你沒有再回來的想法,用這個方法來穩住項王的心?!庇谑桥蓮埩蓟厝ヒ贿呑撸贿厽龜嗔藯5馈埩蓟氐巾n國。當時漢王回來平定了三秦地區,張良于是送給項羽書信說:“漢王失職,想要得到關中地區,如依據約定,那么得到關中就會停止戰斗,不敢再向東擴張了。”又把齊國造反的書信送給項羽說:“齊國與趙國想要一起殲滅楚國。”項羽因此向北發兵去攻打齊國。張良逃跑了,從小路偷偷歸依漢王。張良體弱多病,不曾單獨領兵,常常作為謀臣,時時跟從在漢王身邊。漢四年,漢王追擊楚軍到了陽夏的南面,因戰斗失利而堅守固陵,諸侯們到了約定的時間還沒到。張良勸告漢王,漢王接受了他的計謀,諸侯們才都來到。漢六年正月,封賞有功之臣。高帝說:“運籌謀劃于帷帳之中,決戰取勝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勞。你自己在齊地選擇三萬戶作為封地吧。”張良說:“當時我在下邳起兵,與陛下在留縣會合,這是上天把我授給了陛下。陛下接受我的計策,幸而時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縣就滿意了,不敢接受三萬戶的封地?!庇谑欠鈴埩紴榱艉?。(2024·四川廣安·高一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出名于楚。項籍使將兵,數窘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陽周氏。周氏曰:“漢購將軍急,跡且至臣家,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即不能,愿先自刎?!奔静荚S之。乃髡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并與其家僮數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軺車之洛陽,見汝陰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飲數日。因謂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數為項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敝旒以唬骸熬暭静己稳缛艘??”曰:“賢者也?!敝旒以唬骸俺几鳛槠渲饔?,季布為項籍用,職耳。項氏臣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而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汝陰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俠,意季布匿其所,乃許曰:“諾”。待間,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當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朱家亦以引名聞當世。季布召見,謝,上拜為郎中。楚人曹丘生辯士數招權顧金錢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說足下,足下無往?!惫陶垥?,遂行。使人先發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間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揚足下之名于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說,引入,留數月,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節選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楚人曹丘生辯士/數招權顧金錢/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B.楚人曹丘生辯士/數招權顧金錢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C.楚人曹丘生/辯士/數招權顧金錢/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D.楚人曹丘生/辯士/數招權顧金錢/事貴人同等/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族,一種說法是父族、母族、妻族的合稱。夷滅三族是古代最殘酷的刑罰之一。B.髡鉗,古時的刑罰,髡是去發,鉗是用鐵箍束頸。這里指扮作一個犯罪的囚徒。C.足下,閣下、殿下、陛下與足下都是尊稱對方的敬辭,足下只能用于同輩或摯友之間。D.上客,這里指特別重要的客人或者地位很高的人,門客中地位最高的也稱作上客。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季布頗具才能,深得劉邦好評。季布曾經率領軍隊多次使得劉邦處于窘境。后來劉邦召見他,授予他官職,可以看出劉邦對季布的器重。B.季布身處危難,得到眾人愛護。朱家給他穿上粗布的衣服,放在廣柳車里,和幾十個奴仆一起賣給周氏。周氏把他安置在田地里耕作。C.季布含垢隱忍,能夠摧剛為柔。季布是楚地出名的任氣豪俠之輩,卻能屈能伸,在被追捕時,扮作囚徒,混跡于仆人之中。D.季布天下著名,曹丘出力不少。經過曹丘的不斷宜揚,季布的名聲顯揚,楚人中還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楚平王之墓也。(2)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朱家亦以此名聞當世?!敬鸢浮?.C
6.C
7.B
8.(1)這種忌恨勇士反而逼他去幫助敵國的舉動,就是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尸體的緣由了。(2)很多出名望的人物都贊揚季布能變剛毅為柔順,朱家也因此而在當時出了名?!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實力。句意:楚人曹丘生,是個能言善辯的人,多次倚仗權勢獲得錢財。他曾經侍奉過趙同等貴人,與竇長君也有交情。季布聽說了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勸竇長君說:“我聽說曹丘生不是個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來往。”“事”的賓語是“貴人趙同等”,賓語后斷開,解除A;“季布”是“聞之”的主語,“季布”與“聞之”中間不能斷開,解除BD。故選C。6.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駕馭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實力。C.“足下只能用于同輩或摯友之間”錯誤,“足下”常用于平輩和摯友之間,也可以用于下對上。故選C。7.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文章內容的實力。B.“朱家給他穿上粗布的衣服,放在廣柳車里,和幾十個奴仆一起賣給周氏。周氏把他安置在田地里耕作”錯誤,“朱家”和“周氏”應對調,原文是“季布匿濮陽周氏……乃髨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并與其家僮數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置之田”。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實力。(1)“資”,幫助;“所以”,……的緣由;“鞭”,鞭打。(2)“多”,贊揚;“以”,因為;“名聞當世”,省略句,名聞(于)當世,在當時出了名。參考譯文:季布是楚地人,仗義行俠,在楚地很出名氣。項羽派他率領軍隊,曾屢次使漢王劉邦陷于逆境。等到項羽被殲滅后,漢高祖懸賞千金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膽敢窩藏季布的,論罪要滅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陽一個姓周的人家里。周氏說:“漢王朝懸賞捉拿將軍特別緊急,追蹤搜查就要到我家來了,將軍您能夠聽從我的話,我才敢給您獻個計策;假如不能,我情愿先自殺。”季布答應了他。周氏便把季布的頭發剃掉,用鐵箍束住他的頸項,讓他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廣柳車里,將他和周家的幾十個奴仆一同賣給魯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就把他買了下來并安置在田地里。朱家便乘坐輕巧馬車到洛陽去了,拜見了汝陰侯滕公。滕公留朱家喝了幾天酒。朱家乘機對滕公說:“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這么急迫?”滕公說:“季布多次替項羽把皇上逼入逆境,皇上怨恨他,所以肯定要抓到他。”朱家說:“您看季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滕公說:“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敝旒艺f:“做臣下的各受自己主上的差遣,季布受項羽差遣,這是他的職責。項羽的臣下莫非可以全都殺死嗎?現在皇上剛剛奪得天下,僅僅因為個人的怨恨去追捕一個人,為什么要向天下人顯示自己器量狹小呢!再說靠著季布的賢能,漢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這樣,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這種忌恨勇士反而逼他去幫助敵國的舉動,就是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尸體的緣由了。您為什么不找尋機會向皇上說明呢?”汝陰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俠客,猜想季布肯定隱藏在他那里,便答應說:“好?!彪却龣C會,果真依據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噬嫌谑巧饷饬思静?。在這個時候,很多出名望的人物都贊揚季布能變剛毅為柔順,朱家也因此而在當時出了名。季布被皇上召見,感謝皇上的赦免之恩,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楚人曹丘生,是個能言善辯的人,多次倚仗權勢獲得錢財。他曾經侍奉過趙同等貴人,與竇長君也有交情。季布聽說了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勸竇長君說:“我聽說曹丘生不是個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來往?!钡鹊讲芮鹕剜l,想要竇長君寫封信介紹他去見季布。竇長君說:“季將軍不寵愛您,您不要去?!辈芮鹕鷪詻Q懇求竇長君寫介紹信,最終成行。曹丘生先派人把竇長君的介紹信送給季布,季布果真大怒,等待著曹丘生的到來。曹丘生到了,就對季布作了個揖,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鷳{借什么在梁、楚一帶獲得這樣的聲譽呢?再說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在天下宣揚您的名字,莫非不重要嗎?您為什么這樣堅決地拒絕我呢!”季布于是特別興奮,請曹丘生進來,留他住了幾個月,把他當作最尊貴的客人,送他豐厚的禮物。季布的名聲之所以遠近著名,就是曹丘生替他宣揚的。(2024·四川自貢·高一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特別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狈畤垙牧甲?。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于是遂去。(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先黥布反時,高祖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群臣絳、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噲等見上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日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節選自《史記·樊酈滕灌列傳》)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披帷西向立
披:覆蓋在肩背上。B.備他盜出入與特別也
特別:指意外的變故。C.大行不顧細謹
大行:指大作為。D.詔戶者無得入群臣
入:讓……進入。1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樊噲側其盾以撞
皆白衣冠以送之B.立而飲之
高帝笑而起C.因招樊噲出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D.何其壯也
吾其還也。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樊噲性格剛直,行事大膽堅決。在劉邦身處危急的緊急時刻,他舍生追隨,提劍持盾勇闖項羽禁衛森嚴的軍營。B.樊噲不畏權勢,英勇而有才智。他以秦亡的教訓,指責項羽的私底下想稱王之不足取,使強盛的項羽也無言以對。C.樊噲擅長應變,臨事不拘常理。逃亡之時,他認為行大禮不必講小謙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走為上,不必拘禮。D.樊噲赤膽忠心,敢于直言進諫。高祖重病,他心憂高祖安危,帶頭闖入禁宮,用秦王寵信趙高的舊事提示高祖。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2)先黥布反時,高祖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答案】9.A
10.D
11.B
12.(1)樊噲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然后把豬腿放在盾上,拔出劍來切著吃。(2)從前黥布反叛的時候,高祖曾經病得很重,不寵愛與人見面,睡在宮中。【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實力。A.“披”應為“掀開”,句意:掀開帷帳朝西站著。故選A。1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實力。A.都為連詞,表承接。B.都為連詞,表修飾。C.都為副詞,趁機。D.副詞,表感嘆語氣,多么;副詞,表商議語氣,還是。故選D。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實力。B.“指責項羽的私底下想稱王之不足取”錯,依據“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可知,指責項羽不認可劉邦功績的做法不足取。故選B。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實力。得分點:(1)“覆”,倒扣;“加彘肩上”,省略句,正常語序應當是加彘肩(于盾)上,把豬腿放(在盾)上;“啖”,吃。(2)“先”,從前;“病甚”,病得很重;“惡見人”,厭煩(不寵愛)與人見面。參考譯文:于是張良到軍營門口找樊噲。樊噲問:“今日的事情怎么樣?”張良說:“很緊急!現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意圖常在沛公身上??!”樊噲說:“這太緊急了,請讓我進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噲拿著劍,持著盾牌,沖入軍門。持戟交叉保衛軍門的衛士想阻擋他進去。樊噲側著盾牌撞去,衛士跌倒在地上。樊噲就進去了,掀開帷帳朝西站著,瞪著眼睛看著項王,頭發直豎起來,眼角都裂開了。項王握著劍挺起身問:“客人是干什么的?”張良說:“是沛公的參乘樊噲?!表椡跽f:“壯士!賞他一杯酒。”左右就遞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后,起身,站著把酒喝了。項王又說:“賞他一條豬的前腿?!庇谑墙o了他一個生的豬前腿。樊噲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豬的前腿放在盾上,拔出劍來切著吃。項王說:“壯士!還能喝酒嗎?”樊噲說:“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辭的?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心腸,殺人惟恐不能殺盡,懲處人惟恐不能用完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懷王曾和諸將約定:‘先戰勝秦軍進入咸陽的人封作王。’現在沛公先戰勝秦軍進了咸陽,一點兒東西都不敢動用,封閉了宮室,軍隊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來。特意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緣由是防備其他的盜賊和意外的變故。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想殺有功的人,這只是滅亡了的秦朝的接著罷了。我以為大王不應當實行這種做法。”項王沒有話回答,說:“坐?!狈畤埌ぶ鴱埩甲?。坐了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趁機把樊噲叫了出來。劉邦出去后,項王派都尉陳平去叫劉邦。劉邦說:“現在出來,還沒有告辭,這該怎么辦?”樊噲說:“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有大禮節不回避小的責怪?,F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和肉,告辭干什么呢?”于是就確定離去。(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時候,高祖曾經病得很厲害,厭煩見人,躺在宮禁之中,詔令守門人不得讓群臣進去看他。群臣包括絳侯和灌嬰都不敢進宮。十多天后,樊噲推門徑直闖入,大臣們跟隨上殿??吹礁咦嬉蝗苏碇粋€宦官躺在床上。樊噲等人見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說:“想當時陛下和我們一道從豐、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樣的壯舉啊!而如今日下已經安定,您又是何等的乏累不堪啊!況且您病得不輕,大臣們都驚惶失措,您又不愿接見我們這些人來探討國家大事,莫非您只想和一個宦官訣別嗎?再說您莫非不知道趙高作亂的往事嗎?”高祖聽罷,于是笑著從床上起來。(節選自《史記?樊酈滕灌列傳》)(2024·四川·遂寧綠然學校高一期末)閱讀下面的兩段文言,完成下面小題。甲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乙漢王①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鐘離昧、龍且、周殷②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睗h王曰:“善!”乃出黃金四萬斤與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平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昧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表椡豕獠恍喷婋x昧等。夏,四月,楚國漢王于滎陽,急;漢王請和,割滎陽以西者為漢。亞父勸羽急攻滎陽,漢王患之。項羽使使至漢,陳平使為大牢具③。舉進,見楚使,即佯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復持去,更以惡草具進楚使。楚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不愿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請骸骨歸!”歸,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節選自《資治通鑒·漢紀》[注]①漢王:劉邦,公元前。206年,被項羽封為漢王。②鐘離昧、龍且、周殷:均為楚王項羽的大將。③大牢具:即太牢具,指宴會或祭祀時并用食具盛著牛、羊、豕三牲,這里用指豐富的酒食。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說明,錯誤的一項是(
)A.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從:使……跟隨。B.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通“隙”,空隙。C.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翅膀一樣。D.漢王患之
患:擔憂,憂慮。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南”,指黃河以南。“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一般稱為“川”或者“水”。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B.“東向坐”就是坐在西面,向東而坐,古代在“室”內遵循“東向為尊,西向為卑”的原則,這種坐法表明項羽當時已居于稱雄天下的尊者,也說明其自大。C.“為壽”,出白《管子?小稱》,意思是向尊長敬酒或饋贈財物,以祈祝健康長壽。顏師古注:“凡言為壽,謂進爵於尊者,而獻無疆之壽?!盌.“請骸骨”,指古代官吏懇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國古代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稱謂還有“致仕”、“致事”、“填溝壑”等。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在政治上無知,自大輕敵。劉邦到了鴻門,說了一番謊話后,他不僅寬恕了劉邦,還請他喝酒,而且還把自己所得情報來源也說了出來。B.項羽寡謀輕信,又帶有直率的赳赳武夫性格。宴會上范增多次示意殺劉邦,他都束之高閣;項莊舞劍,項伯護衛劉邦,他也熟視無睹。C.項羽剛愎自用,不善用人?!傍欓T宴”上,亞父范增勸殺劉邦,項羽不聽;后來范增勸項羽急攻滎陽,項王不信任他,也不愿聽他的看法。D.項羽為人猜忌,偏聽偏信。項王派遣使者到漢軍中,漢王用反間計來離間項王與亞父的關系,項王對亞父大起疑心,漢王反間計獲得成功。16.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范增數目項主,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2)大王誠能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敬鸢浮?3.B
14.B
15.D
16.(1)范增多次用眼睛示意項王(或“給項王使眼色”),又連續三次舉起所佩戴的玉玦示意項王,項王靜默地沒有反應。(2)大王假如能拿出數萬斤金,行反間計,(就能)離間他們君臣關系,使他們互生疑心?!窘馕觥?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實力。B.句意:使將軍和我有了隔閡。郤:通“隙”,隔閡。故選B。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實力。B.“這種坐法表明項羽當時已居于稱雄天下的尊者”錯誤,應當是表明白項羽的傲慢自大。故選B。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實力。D.“漢王用反間計來離間項王與亞父的關系……漢王反間計獲得成功”錯誤。人物錯位,是“陳平”施行反間計,并取得成功。故選D。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實力。第(1)句關鍵點:“數”,多次;“目”,名詞動用,使眼色;“示之者三”:狀語后置句,“連續三次舉起所佩戴的玉”;“舉”,拿起。第(2)句關鍵點:“誠”,假如;“捐”,拿出;“間”,離間;“疑”:使……疑。參考譯文:劉邦其次天早晨帶著一百多人馬來見項王,到了鴻門,向項王說明說:“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但是我自己沒有料到能先進入關中,滅掉秦朝,能夠在這里又見到將軍?,F在有小人的謠言,使您和我發生誤會?!表椡跽f:“這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假如不是這樣,我怎么會這么生氣?”項王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項王、項伯朝東坐,亞父朝南坐。亞父就是范增。劉邦朝北坐,張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一再舉起他佩戴的玉玦示意項王,項王緘默著沒有反應。范增起身,出去召來項莊,說:“君王為人心地不狠。你進去上前為他敬酒,敬酒完畢,懇求舞劍,趁機把沛公殺死在座位上。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項莊就進去敬酒。敬完酒,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里沒有什么可以用來作為消遣的,請讓我舞劍?!表椡跽f:“好?!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張開雙臂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用身體掩護劉邦,項莊無法刺殺。(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漢王對陳平說:“紛亂的天下,什么時候才能太平呢?”陳平說:“項王身邊正直忠心的臣子,不過是亞父、鐘離昧、龍且、周殷這些人,只幾個人而已。大王假如能拿出數萬斤金,行反間計,(就能)離間他們君臣關系,讓他們互生疑心:項王的為人,易于猜忌,偏聽偏信,(君臣之間起了疑心)必定內部相互殘殺,我們借機舉兵進攻,肯定能夠戰勝項王?!睗h王說:“好!”于是拿出黃金四萬斤交給陳平,任由他自己駕馭,不再過問支出。陳平用錢在楚軍中施行反間計,傳播謠言:“鐘離昧將軍等人作為項王的將領,立了那么多功勞,然而總是不能裂土封王,現在要跟漢聯合,殲滅項氏,取得土地稱王。”項王果真起先懷疑鐘離昧等人了。(公元前204年)夏,四月,漢王在滎陽陷入了楚的包圍,情形緊急;漢王求和,準備僅保留滎陽以西為漢地。亞父范增勸項羽急攻滎陽,漢王特別擔憂。項羽派使者到漢地來,陳平準備了豐富的酒食款待來賓,一見楚使就假裝驚訝地說:“我還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原來是項王派來的!”讓人把東西端走,重新準備了比較粗陋草率的酒食進奉楚使。楚使回去后,照實稟報給項王,項王果真對亞父起了很重的疑心。亞父急著要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任他,不愿聽他的看法。亞父發覺了項王對自己的懷疑,怒道:“天下大局已定,君王好自為之,請讓老臣告老還鄉吧?!保▉喐福w去,還未到彭城,背上的毒瘡發作而死。(節選自《資治通鑒?漢紀》)(2024·四川涼山·高一期末)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項羽之死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蹦朔制潋T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庇谑琼椡跄擞麞|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馈#ü澾x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1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B.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C.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D.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麾下,意思是部下。麾,軍中指揮士兵的旗子。B.江東,長江在蕪湖到南京一段,為自西南向東北流向,秦漢以后習慣稱自此以下長江北岸地區為江東。C.騎司馬,騎兵將領官名。殷商時代始置司馬,春秋、戰國沿置。漢武帝時置大司馬,作為大將軍的加號,隋唐以后為兵部尚書的別稱。D.亭長,戰國時始在鄰接他國處設亭,置亭長,任防衛之責。秦、漢時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屬于低于縣二級的行政建制長官,級別相當于現在的派出所所長。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垓下之圍中,“虞兮之歌”作為項羽之死這最終一幕的序曲,不僅唱出了個人在命運面前無可奈何的悲傷,也包含了連所寵愛的美人都無法愛護的悲傷。B.東城快戰中,項羽的“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與后面的“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相互呼應,三復斯言;明知必死,意猶未平,說明白他自負、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責。C.項羽知恥重義。自慚無顏見江東父老,正是由于知恥。這個細微環節,展示出他的純樸、真摯、重義深情。對自己的死,他毫不在意;卻不忍愛馬被殺,以贈亭長。D.項羽有“不忍之心”,主要是因為他性格中的仁善。這與文中將烏騅馬贈予亭長和《鴻門宴》中對范增多次示意“默然不應”的初衷是一樣的。2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2)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答案】17.A
18.B
19.D
20.(1)項王渡過淮河,部下壯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項王到達陰陵,迷了路,去問一個農夫,農夫騙他說:“向左邊走。”(2)我聽說漢王用金千金(古時以黃銅為金),封邑萬戶懸賞征求我的腦袋,我送你個人情吧!說完便自刎而死?!窘馕觥?7.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實力。句意:今日必死無疑,我情愿給諸位打個大快朵頤的仗,肯定勝它三回,給諸位沖破重圍,斬殺漢將,砍倒軍旗,讓諸位知道的確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盀橹T君”是“快戰”的狀語,構成狀中結構,不行斷開,解除C?!傲睢钡馁e語是“諸君”,中間不行斷開,解除D?!皾薄皵貙ⅰ薄柏灼臁笔侨拢髯元毩ⅲ虚g斷開,解除B。故選A。18.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駕馭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實力。B.“秦漢以后習慣稱自此以下長江北岸地區為江東”錯誤,秦漢以后習慣稱自此以下長江南岸地區為江東。故選B。19.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文章內容的實力。D.“主要是因為他性格中的仁善”錯誤,《鴻門宴》中主要是因為他性格中的優柔寡斷、剛愎自用,而非仁善。故選D。2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實力。(1)“屬”,跟上/隨從;“紿”,欺瞞;“左”,向左走;“騎能屬者”,定語后置。(2)“購”,懸賞征求;“邑”,封邑;“德”,人情/恩惠。參考譯文:項王的部隊駐守在垓下,兵少糧盡,漢軍及諸侯的軍隊把他重重包圍。深夜,(項羽)聽到漢軍在四面唱著楚地的歌,項羽于是大為驚訝,說:“莫非漢軍把楚國都折服了嗎?他們那邊楚國人為什么這么多呀!”項王于是在夜里起來,在帳中飲酒。有美人名虞,始終受寵跟在項王身邊;有駿馬名騅,(項羽)始終騎著。這時候,項羽不禁心情激揚唱起悲歌,自己作詩(吟唱)道:“力氣能拔山啊,英雄氣概絕無僅有,時運不濟時騅馬不再奔跑!騅馬不奔跑可將怎么辦,虞姬呀虞姬,(我)將怎么支配你才妥當?”項王唱了連唱幾遍,美人虞姬應和著一同唱歌。項王眼淚一道道流下來,左右侍者也都跟著落淚,沒有一個人忍心抬起頭來看他。在這種狀況下,項羽獨自一人騎上馬,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在后面,當夜突破重圍,向南沖出。天剛亮的時候,漢軍才發覺,吩咐騎將灌嬰帶領五千騎兵去追逐。項王渡過淮河,部下壯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項王到達陰陵,迷了路,去問一個農夫,農夫騙他說:“向左邊走。”項王帶人向左,陷進了大沼澤地中。因此,漢兵追上了他們。項王于是帶領著騎兵向東跑,到達東城,這時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漢軍騎兵追逐上來的有幾千人。項王自己估計不能逃脫了,對他的騎兵說:“我帶兵起義至今已經八年,親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抗我的敵人都被打垮,我攻擊的敵人無不降服,從來沒有戰敗,因而能夠稱霸,據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終被困在這里,這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今日必死無疑,我情愿給諸位打個大快朵頤的仗,肯定勝它三回,給諸位沖破重圍,斬殺漢將,砍倒軍旗,讓諸位知道的確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庇谑前羊T兵分成四隊,面朝四個方向。漢軍把他們包圍起幾層。項王對騎兵們說:“我來給你們拿下一員漢將!”項王吩咐四面騎士驅馬飛奔而下,約定沖到山的東邊,分作三處集合。于是項王高聲呼喊著沖了下去,漢軍像草木隨風倒伏一樣潰敗了,項王殺掉了一名漢將。這時,赤泉侯楊喜為漢軍騎將,在后面追逐項王,項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連人帶馬都嚇壞了,退避了好幾里。項王與他的騎兵在三處會合了。漢軍不知項王的去向,就把部隊分為三路,再次包圍上來。項王驅馬沖了上去,又斬了一名漢軍都尉,殺死有百八十人。項王問騎兵們道:“怎么樣?”騎兵們都敬服地說:“正像大王說的那樣。”這時候,項王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對項王說:“江東雖然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有幾十萬,也足夠讓您稱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現在只有我這兒有船,漢軍到了,沒法渡過去。”項王笑了笑說:“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干什么!再說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縱使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臉面去見他們?縱使他們不說什么,我項籍莫非心中沒有愧嗎?”又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長者,我騎著這匹馬征戰了五年,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送給您吧?!狈愿莉T兵都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追兵交戰。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項王回頭望見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摯友嗎?”馬童這時才跟項王打了個對臉兒,于是把項羽指給王翳看:“這才是項王?!庇谑琼椡跽f:“我聽說漢王用金千金(古時以黃銅為金),封邑萬戶懸賞征求我的腦袋,我送你個人情吧!”說完便自刎而死。(2024·四川·遂寧綠然學校高一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寒冷,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凝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仆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镵,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面額焦爛不行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哽咽。公辨其聲,而目不行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奸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輒數月不就寢,使壯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騽褚陨傩?,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笔饭伪鶃硗┏?,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蹲笾乙愎菔隆?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凝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B.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凝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C.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凝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D.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凝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2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忠毅”是史可法的謚號。謚號是對死去的帝王、諸侯、大臣等,按其品德行為進行評定后賜予的或褒或貶或憐憫的稱號。B.“崇禎”是明思宗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方式,始創于漢武帝。一位帝王只有一個年號。C.“鳳廬道”中的“道”是行政區域名。唐代分全國為十道,相當于后來的省,到了宋朝,最高行政區劃是“路”。D.“檄”即指檄文,是一種文體的名稱,也是一種古代官方文書,主要用于征召、曉喻、聲討,如《討王莽檄》。2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左光斗留意了解民情。他曾在風雪寒冷中“微行”入古寺,深化民間考查,并意外發覺了史可法。B.左光斗愛才惜才。他在古寺為史可法“覆衣、掩戶”,“叩之寺僧”,又“面署”史可法為第一名。C.左光斗剛毅不屈。他被誣下獄,在獄中遭遇種種酷刑,卻從不屈服,人們評價他是“鐵石肺肝”。D.左光斗一心為國。他收史可法為門生,獄中怒斥史可法,都是為國著想,史可法也深受其精神感染。2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恐驚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2)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答案】21.C
22.B
23.C
24.(1)(燕王)膽怯 不敢自己來陳述,敬重地砍下樊於期的頭,并獻上燕國督亢的地圖,用匣子封好,燕王親自拜送庭前,派使者來報告大王。(2)史可法治理軍隊,往來于桐城,肯定親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清安,并到廳堂上拜見左夫人?!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實力。句意:等到考試,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驚喜地凝視著他,他呈上試卷,就當面批點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內室,讓他拜見了左夫人,并對夫人說:“我們的幾個孩子都平凡無能,將來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的只有這個書生了?!薄袄艉裘潦饭?,“吏”是主語,“呼”是謂語,“名”是賓語,“至史公”是補語,結構完整,前后應當斷開,解除A、D?!笆拱莘蛉恕?,“夫人”是“拜”的賓語,不能斷開,且“曰”的主語是“公”,“曰”前要斷開,據此解除B。故選C。22.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實力。B.“一位帝王只有一個年號”錯,一個帝王可以有多個年號?;旧厦?、清兩朝的皇帝是一個皇帝終生只用一個年號,之前的皇帝很多都有多個年號,比如漢武帝就有很多年號。故選B。2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實力。C.“人們評價他是‘鐵石肺肝’”錯,依據原文“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笨芍?,“鐵石肺肝”是史可法對左光斗的評價。故選C。2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句子的實力。(1)“函封”,用匣子封裝起來;“函”,匣子;“拜送”,古代的一種禮儀,謂來賓拜受所敬之酒后,主子拜而送之入席;“使使”,第一個是動詞,派遣,其次個是名詞,使者。(2)“治”,治理;“躬”,親自;“造”,探望;“候”,服侍。參考譯文:先父曾經說,同鄉先輩左忠毅公在京都旁邊任學政。一天,刮風下雪特殊寒冷,帶著幾個騎馬的隨從外出,穿便服走進一座古廟。到了堂下小屋里見一個書生趴著桌子睡著了,文章剛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脫下貂皮裘衣蓋在書生身上,并給他關好門。左公詢問廟里的和尚,了解到這個書生原來是史可法。等到考試,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驚喜地凝視著他,他呈上試卷,就當面批點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內室,讓他拜見了左夫人,并對夫人說:“我們的幾個孩子都平凡無能,將來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的只有這個書生了?!钡鹊阶蠊凰瓦M東廠監獄,史可法早晚守在監獄的大門外邊??蓯旱奶O防范窺伺很嚴,即使左家的傭人也不能靠近。過了好久,聽說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兩銀子,哭泣著跟看管商議,看管受感動了。一天,看管讓史可法換上破舊衣服,穿上草鞋,背著筐,用手拿著長鍬,裝作打掃衛生的人,把史可法引進牢房。暗暗地指引左公待的地方,只見左公靠著墻坐在地上,臉和額頭燙焦潰爛不能分辨,左邊膝蓋往下,筋骨全部脫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著左公膝蓋就哭泣起來。左公聽出是史可法的聲音,可是眼睛睜不開,于是奮力舉起胳臂用手指撥開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樣光明,憤怒地說:“沒用的奴才!這是什么地方?可你來到我這里!國家的事情敗壞到了這種不行整理的地步,我已經完了,你又輕視自己不明大義,天下事誰能支持呢?還不趕快離開,不要等到壞人捏造罪名來陷害你,我現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樣子。史可法閉著嘴不敢出聲,快步地出來。后來史可法常常流著淚講解并描述這件事給別人聽,他說:“我老師的肝肺,都是鐵石所鑄造出來的?!背绲澞┠?,流賊張獻忠在蘄春、黃岡、潛山、桐城一帶活動。史可法靠著鳳陽、廬州道員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敵。每次有警報,就幾個月不能上床睡覺,他讓士兵輪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帳篷外邊坐著。選擇了強健的士卒十人,吩咐二人蹲坐著,自己用背靠著他們,過了一更就輪番替換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來,抖動自己的衣裳,鎧甲上的冰霜散落下來,發出金屬般洪亮的聲音。有人勸他略微休息一下,他說:“我對上怕辜負朝廷,對下怕愧對我老師呀!”史可法指揮軍隊,往來于桐城。肯定親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請安,并到廳堂上拜見左夫人。我本家的老前輩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說左公在監獄里對史可法講的話,是親耳從史可法那里聽到的。(2024·四川眉山·高一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賈似道,字師憲。少落魄,為游博,不事操行。以父蔭補嘉興司倉。擢太常丞、軍器監。時理宗在位久,內侍董宋臣、盧允升引薦奔競之士,交通賄賂,置諸通顯。又用外戚子弟為監司、郡守。似道入,逐盧、董所薦林光世等,悉罷之,勒外戚不得為監司、郡守,子弟門客斂跡,不敢干朝政。由是權傾中外,進用群小。浙西田畝有直千緡者,似道均以四十緡買之。有司爭相迎合,務以買田多為功,皆繆以七八斗為石。復以楮賤作銀關,自制其印文如“賈”字狀行之。銀關行,物價益踴,楮益賤。臺諫、布韋皆上書,言此公田不便,民間愁怨所致。似道上書力辯之,且乞罷政,帝勉留之。理宗崩,度宗又其所立,每朝必答拜。似道雖深居,凡臺諫彈劾、諸司薦辟一切事,不關白不敢行。十月,其母胡氏薨,詔以天子鹵簿葬之。度宗崩。大兵破鄂,太學諸生亦群言非師臣親出不行。似道不得已,始開都督府臨安,夏貴自合肥以師來會。時一軍七萬余人,盡屬孫虎臣,軍丁家洲。似道與夏貴以少軍軍魯港。二月庚中夜,虎臣以失利報,似道倉皇出,呼曰:“虎臣敗矣!”命召貴與計事,貴曰諸軍已膽落吾何以戰公惟入揚州招潰兵迎駕海上吾特以死守淮西爾遂解舟去陳宜中請誅似道,謝太后曰:“似道勤勞三朝,安忍以一朝之罪,失待大臣之禮。”止罷平章、都督。陳文龍乞俯從眾言,始謫似道為高州團練使,籍其家。八月,似道至漳州木綿庵,虎臣屢諷之自殺,不聽,曰:“太皇許我不死,有詔即死?!被⒊荚唬骸拔釣樘煜職⑺频溃m死何憾?”拉殺之。(選自《宋史》,有刪節)2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貴曰/諸軍已膽落/吾何以戰公/惟入揚州/招潰兵/迎駕海上/吾特以死守淮西/爾遂解舟去B.貴曰/諸軍已膽落/吾何以戰/公惟入揚州/招潰兵/迎駕海上/吾特以死守淮西爾/遂解舟去/C.貴曰/諸軍已膽落/吾何以戰公/惟入揚州/招潰兵/迎駕海上/吾特以死守淮西爾/遂解舟去/D.貴曰/諸軍已膽落/吾何以戰/公惟入揚州/招潰兵/迎駕海上/吾特以死守淮西/爾遂解舟去/2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是20歲加冠之后才起,是對名的說明和補充,有表述、闡明的作用。B.蔭,指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有功而得到封賞,賈似道因父親有功被封為嘉興司倉。C.擢,與古代官職的變動有關,它與“陟,升,拔”等詞均表示官職的升遷。D.崩、薨,古代對于死的諱稱,皇帝死稱為“崩”,皇后及諸侯大臣死都稱“薨”。2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賈似道任人唯親。賈似道雖然趕走了當權的內廷宦官,也制止了宦官干政的現象,但是他權傾內外,任用奸邪小人。B.賈似道不顧民生疾苦。賈似道在浙西用低價買進田地,自制銀關,造成物價飛漲,臺諫、布韋上書公田不利后,又極力詭辯。C.賈似道權傾朝野。依仗皇帝對他的依靠,朝中很多事務不向他請示朝臣都不敢施行,甚至母親去世都用天子的儀式來辦喪事。D.賈似道貪生怕死。當敵軍壓境時,無計可施,倉皇逃跑;淪為階下囚時,虎臣多次示意他自殺也不聽從,后皇上下詔賜死。2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有司爭相迎合,務以買田多為功,皆繆以七八斗為石。(2)陳文龍乞俯從眾言,始謫似道為高州團練使,籍其家?!敬鸢浮?5.B
26.D
27.D
28.(1)有關部門爭相迎合,極力把多買田作為功,都錯把七八斗作為一石。(2)陳文龍懇請皇上聽從眾人的建議,才把賈似道貶為高州團練使,沒收他的家產?!窘馕觥?5.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的斷句實力。句意:夏貴說:“各軍已喪膽,我們還怎么戰斗?您只有到揚州,招收潰兵,到海上愛護皇上,我只能死守淮西?!庇谑墙忾_船離去?!肮┤霌P州”中“公”是下文主語,在前面斷開,解除AC?!拔崽匾运朗鼗次鳡枴敝小盃枴笔蔷淠┱Z氣詞“罷了”的意思,在后面斷開,解除D。故選B。26.本題考查學生駕馭文化常識的實力。D.“皇后及諸侯大臣死都稱‘薨’”說法錯誤,應為皇后、諸侯死曰薨。故選D。27.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愿思的實力。D.“皇上下詔賜死”錯。由文章最終可知是鄭虎臣說:“我為天下殺賈似道,即使死了,又有什么缺憾呢?”就把賈似道拉出去殺了。故選D。2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實力。得分點:(1)“有司”,有關部門,“務”,極力;“繆”,錯。(2)“乞俯”,懇請皇上;“謫”,貶謫;“籍”,沒收財物入官。參考譯文:賈似道,字師憲,少年時落魄,成天游蕩,飲酒賭博,不務正業,沒有操行。因父親的恩蔭被補官為嘉興司倉。他被升為太常丞、軍器監。當時理宗在位已久,內侍董宋臣、盧允升提拔舉薦名利小人,相互勾結,收取賄賂,把這些人支配在重要的位置。又用外戚子弟為監司、郡守。賈似道入朝后,逐去盧允升、董宋臣舉薦的林光世等,全部罷免,勒令外戚不得為監司、郡守,他們的子弟門客有所收斂,不敢干預朝政。于是賈似道權傾內外,任用奸邪小人。浙西土地有值千緡的,賈似道都用四十緡買來。有關部門爭相迎合,極力以多買田為功,都錯把七八斗作為一石。又因紙幣賤而制造銀關,自制銀關的印文如“賈”字狀流行。銀關流行,物價更貴,紙幣更賤。臺諫、布韋都上書,說是因為買公田不相宜,使民間愁怨所致。賈似道上書極力爭論,并懇求辭職?;实弁炝羲?。理宗去世,度宗又是賈似道所立,每次朝見皇帝都對他回拜。賈似道雖然深居府中,凡是臺諫彈劾、各部門用人及京尹漕運等一切事情,不向他請示都不敢施行。十月,他的母親胡氏去世,皇上下詔用天子儀禮下葬。度宗去世,元兵攻破鄂州,太學生們也認為非師臣親自上前線不行。賈似道不得已,才在臨安設都督府,夏貴從合肥率軍來會合。當時一軍有七萬多人,都隸屬孫虎臣,駐扎在丁家洲。賈似道和夏貴率少量軍隊駐扎在魯港。二月十九日夜,孫虎臣報告宋軍失敗,賈似道倉皇出來,大呼:“孫虎臣敗了!”吩咐召夏貴議事。夏貴說:“各軍已喪膽,我們還怎么戰斗?您只有到揚州,招收潰兵,到海上愛護皇上,我只能死守淮西?!庇谑墙忾_船離去。陳宜中懇求殺賈似道,謝太后說:“賈似道為我三朝勤勞,怎忍心因一朝的罪過,失去對待大臣的禮法?!敝涣T去賈似道平章、都督的官職。(侍御史)陳文龍懇求皇上聽從眾人的建議,于是才把賈似道貶為高州團練使,他家被籍沒。八月,賈似道到漳州木綿庵,鄭虎臣多次示意他,讓他自殺,賈似道不聽,說:“太皇允許我不死,有詔讓我死就死?!编嵒⒊颊f“:我為天下殺賈似道,即使死了,又有什么缺憾呢?”就把賈似道拉出去殺了。(2024·四川雅安·高一期末)吳起者,衛人也,好用兵。嘗學於曾子,事魯君。齊人攻魯,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惡吳起曰:“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魯君疑之,謝吳起。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襄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魏置相,相田文。吳起不悅,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田文曰:“可?!逼鹪唬骸皩⑷姡故孔錁匪?,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逼鹪唬骸爸伟俟?,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逼鹪唬骸笆匚骱佣乇桓覗|鄉,韓趙賓從,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逼鹪唬骸按巳?,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蔽脑唬骸按四宋崴跃幼又弦病!眳瞧鹉俗灾ト缣镂?。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吳起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與武侯言曰:‘夫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疆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浜罴丛唬骸魏危俊蛑^武侯曰:‘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蛘賲瞧鸲c歸,即令公主怒而輕君。吳起見公主之賤君也,則必辭?!膘妒菂瞧鹨姽髦v魏相,果辭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史記·吳起列傳》(有刪減)【注】田文:戰國時人,曾任魏相,能禮賢下士。2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B.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C.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D.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3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統稱。諸侯源自分封制,可追溯到西周時期。諸侯名義上聽從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貢、述職、服役、出兵勤王等。B.相,指“相國”,先秦時期“相國”是百官之長,也稱“丞相”。文中的“魏置相”是指魏國為田文設置相位。C.子,古代男子的尊稱,相當于“您”;也指對老師或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的尊稱。如曾子就是對曾參的尊稱。D.三軍,最早起源于春秋時期,通常大諸侯國都設三軍,稱謂有所區分,后世將三軍的稱謂作為軍隊的總稱。3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國有的人誣陷吳起,認為魯君若起用了吳起,就會引來別的國家謀算,魯君因此疏遠了吳起。B.吳起當將領時,和士兵同甘共苦,還親自為士兵吸吮毒瘡,深受士兵愛戴,士兵們也因此在戰場上奮勇殺敵。C.吳起因不滿田文擔當相國,因此找田文對質,但最終被田文勸服了,認為田文當相國更有利于國家。D.田文死后,公叔擔當魏國的相國。在此期間,吳起因為內部的猜忌和外部敵人的強大,最終逃離了魏國,到楚國去了。3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子孰與起?(2)君因召吳起而與歸,即令公主怒而輕君。【答案】29.B
30.B
31.D
32.(1)拒守西河而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擾,韓國和趙國,您和我相比誰能做到?(2)您趁機請吳起和您一道回家,有意讓公主發怒而當面鄙視您?!窘馕觥?9.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實力。本題中,“子卒也”,推斷句,“子”主語,“卒”賓語,故本句聯系緊密,不行斷開,解除AC;“何哭為”,“為”,句末語氣詞,相當于“呢”,其后斷開,解除D。本句譯為: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濃液,怎么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里。故選B。30.本題考查學生了解駕馭常見的古代文化學問的實力。B.“先秦時期‘相國’……也稱‘丞相’”錯,“丞相”在先秦時代是相國的副手,三國以后是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才為百官之長。故選B。31.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愿思的實力。D.“吳起因為內部的猜忌和外部敵人的強大”錯,吳起逃離魏國的緣由是公叔陷害,國君猜忌。故選D。3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翻譯文中句子的實力。得分點:(1)“鄉”,通“向”;“賓從”,臣服聽從;“孰與”固定句式。(2)“因”,趁機;“輕”,形容詞作動詞,蔑視、輕視、鄙視;“與歸”省略句。參考譯文:吳起是衛國人,擅長用兵。曾經向曾子求學,奉事魯國國君。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魯國就有的人詆毀吳起說:“魯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有著戰勝國的名聲,那么諸侯各國就要謀算魯國了。況且魯國和衛國是兄弟國家,魯君要是重用吳起,就等于拋棄了衛國。”魯君懷疑吳起,疏遠了吳起。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扎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濃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就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濃液,怎么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里。如今吳將軍又給他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么時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啊。”吳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聲望。魏國設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國相。吳起很不興奮,對田文說:“請讓我與您比一比功勞,可以嗎?”田文說:“可以?!眳瞧鹫f:“統率三軍,讓士兵樂意為國去死戰,敵國不敢圖謀魏國,您和我相比誰能做到?”田文說:“不如您?!眳瞧鹫f:“管理文武百官,讓百姓親附,充溢府庫的儲備,您和我相比誰能做到?”田文說:“不如您?!眳瞧鹫f:“拒守西河而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擾,韓國和趙國臣服聽從,您和我相比誰能做到?”田文說:“不如您?!眳瞧鹫f:“這幾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職位卻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說:“田君還年輕,國人疑慮擔憂,大臣不親附,百姓不信任,正值處在這個時候,是把政事托付給您呢,還是應當托付給我?”吳起緘默了許久,然后說:“應當托付給您啊?!碧镂恼f:“這就是我的職位比您高的緣由啊。”吳起這才明白在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國相,娶了魏君的女兒,卻畏忌吳起。公叔的仆人說:“吳起是不難趕走的。”公叔問:“怎么辦?”那個仆人說:“吳起為人有骨氣而又喜好名譽、聲望。您可以找機會先對武侯說:‘吳起是個賢能的人,而您的國土太小了,又和強大的秦國接壤,我私下擔憂吳起沒有長期留在魏國的準備?!浜罹蜁f:‘那可怎么辦呢?’您就趁機對武侯說:‘請用下嫁公主的方法摸索他,假如吳起有長期留在魏國的心愿,就肯定會答應娶公主,假如沒有長期留下來的心愿,就肯定會推辭。用這個方法能推斷他的心志?!覀€機會請吳起一道回家,有意讓公主發怒而當面鄙視您,吳起見公主這樣蔑視您,那就肯定不會娶公主了?!碑敃r,吳起見到公主如此地蔑視國相,果真婉言謝絕了魏武侯。武侯懷疑吳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吳起怕招來災禍,于是離開魏國,隨即就到楚國去了。(2024·四川·樂山市教化科學探討所高一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涿郡劉備,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貧,與母以販履為業。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備少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相友善,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常山趙云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云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備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行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行圖也。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內修政治,觀時變,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眰湓唬骸吧?。”于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不悅,備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十九年夏五月,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云將兵溯流克巴東。至江州,破巴郡太守嚴顏,生獲之。飛呵顏曰:“大軍既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憋w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容止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來賓。分遣趙云從外水定江陽、犍為,飛定巴西、德陽。備圍城數十日,使從事中郎涿郡簡雍入說劉璋。時城中尚有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戰。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無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戰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開城,與簡雍同輿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備遷璋于公安,盡歸其財物,佩振威將軍印綬。(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劉備據蜀》,有刪改)3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常山趙云/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云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備詣亮/凡三往/乃見/B.常山趙云/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云/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備/詣亮凡/三往乃見/C.常山趙云/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云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備/詣亮凡/三往乃見/D.常山趙云/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內云/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備詣亮/凡三往/乃見/3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郡,指古代行政區域名稱,秦朝實行郡縣制,這以后郡比縣等級高。B.司馬,指古代職官名稱,掌管軍事,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為別部司馬。C.戎、越,泛稱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戎主要分布在南方,越主要分布在西部。D.卿,古代高級官名,如九卿;此處指對人的敬稱,如燕人稱荊軻為荊卿。3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常山人趙云才能出眾,劉備真誠接納他。趙云跟隨劉備來到平原,為他統領騎兵,得到重用。B.諸葛亮出謀劃策,建議劉備占據荊州和益州,與孫權結盟,對內修明政治,對外視察時局變更。C.劉備和諸葛亮情意日益密切,關羽、張飛心里不興奮,劉備用魚水的關系打比方,但關羽、張飛始終心懷埋怨。D.劉備圍困成都幾十天,當時,官吏和百姓都情愿死戰究竟,但劉璋為百姓著想,打開城門倒戈劉備。3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及課內文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行與爭鋒。(2)大軍既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敬鸢浮?3.A
34.C
35.C
36.(1)現在曹操已經擁有百萬士兵,又挾持天子來號令天下諸侯,這實在是不行以與他爭斗。(2)我們的大軍已經到了,為什么不倒戈,還敢反抗?。?)現在去卻沒有什么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痉治觥?3.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實力。句意:常山人趙云:劉備見到他,認為他才能出眾,真誠接納他,趙云于是就隨劉備到平原,為劉備統領騎兵。劉備訪諸葛亮:去了三次,才見到他。其次個“云”作下一句的主語,其前斷開,解除BD;“平原”為“至”的地點,聯系緊密,不能斷開,解除C。故選A。34.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駕馭實力。C.“戎主要分布在南方,越主要分布在西部”錯,戎、越分布地域弄錯,應當是戎主要分布在西方,越主要分布在南部。故選C。3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實力。C.“但關羽、張飛始終心懷埋怨”不合文意,依據原文“羽、飛乃止”,意思是“關羽、張飛才不再埋怨”。故選C。3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實力。(1)關鍵詞:“眾”,士兵;“挾”,挾持;“令”,號令;“誠”,實在。(2)關鍵詞:“既”,已經;“何以”,為什么;“拒”,反抗。(3)關鍵詞:“信”,信物;“親”,接近。參考譯文:涿郡人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幼年喪父,與母親一起靠販賣草鞋為生。他胸懷大志,緘默寡言,無論興奮還是憤怒,都不在臉上表現出來。劉備年輕的時候與河東人關羽、涿郡人張飛是好摯友,(他任平原相后)任用關羽和張飛為別部司馬,分別統領部曲。常山人趙云:劉備見到他,認為他才能出眾,真誠接納他,趙云于是就隨劉備到平原,為劉備統領騎兵。劉備訪諸葛亮:去了三次,才見到他。劉備讓隨從避開,說:“漢朝衰敗,奸臣當權,我自不量力,想在天下伸張正義,但智謀不足,屢遭失敗,到了今日這一地步。但是我壯志未滅,你認為我該怎么辦呢?”諸葛亮說:“現在曹操已經擁有百萬士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林火監測與防控考核試卷
- 江西省豐城四中2025年高三下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學院《電工電子綜合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銀川能源學院《口腔頜面外科學實驗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岳西縣2024-2025學年數學四下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伊犁職業技術學院《兒童歌曲伴奏與彈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經貿職業學院《基礎化學實驗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銀川市名校2025年初三數學試題第一次聯合調考3月聯考試題含解析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基因組與蛋白質組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南科技大學《機場工程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FITS加氫說明書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物理
- 新員工培訓考試【圖書專員】
- 防偽包裝技術
- X互聯網公司WLAN無線網絡優化方案全解
- 圓柱鋼模計算書
- 合成寶石特征x
- 年度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模板(共22頁)
- 隧道工程隧道支護結構設計實用教案
- 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博士考試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真題
- 得力打卡機破解Excel工作表保護密碼4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