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學年統編版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1頁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學年統編版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2頁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學年統編版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3頁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學年統編版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4頁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學年統編版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平市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五年級期末檢測

語文試卷

(考試時間:90分鐘卷面分:100分考試形式:閉卷)

說明:本試卷僅供選用學校使用

一、積累與運用(2X11+4+4+2+3=35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是哪一項?()

A.蘸(zhan)漿B.刀刃(r?n)C.憎惡(z?ng)D.威嚇(3)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字音辨析。

C.憎惡(zeng)zeng;

故選C。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是哪一項?()

人為&<4

。飛馳承認

D:引善慈祥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字形易錯字。

D修徉|------慈祥;

故選U

3.與加點詞語意思最相近的是哪一項?()

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

A.詫異B.稀罕C.訓斥D.采納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近義詞辨析。

“納罕”的意思是感到納悶,驚奇,詫異。

A“詫異”表示覺得奇怪,令人驚奇。

B.“稀罕”指稀奇,少有。

C.“訓斥”指訓誡與斥責。

D.“采納”指接納,接受(意見、建議等)。

在這些詞語中,與“納罕”意思最相近的是“詫異”,都表達了對某種情況感到驚奇、奇怪的意思。

故選A,

4.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是哪一項?()

A.她思維敏捷,分析問題往往一針見血。

B.小剛不著邊際的回答令老師哭笑不得。

C.他從小吃苦耐勞,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D.為了活動順利開展,老師為我們出謀劃策。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成語搭配。

C.“養尊處優”指生活在尊貴、優裕的環境中(多含貶義)。前面說“他從小吃苦耐勞”,這與“養尊處

優”的生活狀態是完全相反的。應該將“養尊處優”改為“艱苦樸素”。

故選Co

5.將下列歇后語填入句子的橫線上,最恰當的是哪一項?()

武夷山大紅炮被稱為“茶中之王”,早已是。

A.芝麻開花----節節高B.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C.外甥打燈籠一一照舊(舅)D,咸菜燒豆腐一一有言(鹽)在先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歇后語運用。

A芝麻開花一一節節高:形容日子越過越好,事業或學業不斷進步。

B.隔著門縫吹喇叭一一名(鳴)聲在外:喇叭在門外面吹,聲音在外面,所以名聲在外。常用來形容人

或事物名氣很大,名聲已經傳到了其他的地方。

C.外甥打燈籠一一照舊(舅):按照原來的樣子或做法。

D.咸菜燒豆腐一一有言(鹽)在先:比喻在做事之前先把條件或規則說在前面。

句子的意思是說武夷山大紅炮早已出名,“隔著門縫吹喇叭一一名(鳴)聲在外”能準確形象地表達出武

夷山大紅袍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早已聞名遐邇的意思。

故選Bo

6.將下列詞語填入句子的橫線上,最恰當的是哪一項?()

時光宛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爺爺已經步入,即將退休。

A.弱冠之年B.及笄之年C.豆蔻年華D.花甲之年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選詞填空。

A弱冠之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成年,一般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B.及笄之年:指女子年滿十五歲,可以束發插簪,表示已到了出嫁的年歲。

C.豆蔻年華:指少女十三四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

D.花甲之年:舊時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花:形容干支名

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爺爺即將退休,通常退休年齡在六十歲左右,所以應選擇“花甲之年”。

故選D。

7.將下列名言填入句子的橫線上,最恰當的是哪一項?()

看到張軍熱心幫助盲人,媽媽高興地說:"

A.惻隱之心,仁之端也。B.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C.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D.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對名言警句的理解。

A"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意思是有一顆同情之心,是仁愛和正義之人的最高境界。

B.“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出自朱熹的《朱子語類》。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有了羞恥心,有些不該做的

事情就能夠不去做了。

C.“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論語?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開闊,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

斤計較,患得患失。

D.“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義,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結合語境“張軍熱心幫助盲人”可知,用“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最恰當。

故選A,

8.用一個字概括下面句子描寫的情景,最恰當的是哪一項?()

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只聽見雪花簌簌地不斷往下落。偶爾咯吱一聲響,樹木的枯枝被積雪壓斷了。

A.黑B.冷C.靜D.吵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段落概括。

這段話主要描寫的是山村冬夜的情景。其中“只聽見雪花簌簌地不斷往下落”以及“偶爾咯吱一聲響”,

都突出了聲音的稀少和細微,整個環境給人的主要感受是安靜。

A“黑”主要側重于顏色和光線的描述,文段并未著重強調夜晚的黑暗。

B.“冷”側重于溫度的感受,文中沒有直接描寫寒冷的相關表述。

D.“吵”與文段所營造的安靜氛圍完全相反,文中只有極少量且輕微的聲音,整體是安靜的。

綜上所述,用“靜”來概括這個情景最為恰當。

故選C。

9.下列詩句與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對應不相符的是哪一項?()

A.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悲憤]

B.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傷心]

C.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離愁]

D.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思鄉]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詩句理解。

B.”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表達的情感是喜悅、激動。詩句意思是劍門關外,喜訊忽傳,

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余,淚滿衣裳。詩人聽到收復失地的消息,喜極而泣,表現出極度的興奮和歡

快,而不是“傷心

故選B。

10.讀一讀,猜一猜,下列句子描寫的是四大名著中的哪一個人物?()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手執青龍偃月刀,腳胯赤兔馬。

A.關羽B.張飛C.沙僧D.武松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經典名著理解。

題干描寫的人物是關羽,出自《三國演義》。“身長九尺,髯長二尺”,形象地描繪出關羽身材高大,胡須

修長的外貌特征。“手執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是關羽標志性的武器。“腳胯赤兔馬”,赤兔馬是關羽

的坐騎。

故選A,

11.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是哪一項?()

①走進午門,一眼望見五座精美的漢白玉石橋。

②進了太和門,就來到紫禁城的中心一一三大殿。

③從天安門往里走,穿過端門,就到了午門的前面。

④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臺基上,雄偉壯觀。

⑤橋的北面是太和門,一對威武的銅獅守衛在門的兩側。

A.①⑤③②④B.③①⑤②④C.③①②⑤④D.②④③①⑤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句子排序。

語句排序指的是語句排序型試題,就是要求學生根據語句隱含的信息,將幾個打亂順序的語句重新排序,

從而使文段表達流暢,完整通順。本題中,結合給出的句子分析,明確語段是按照從故宮外圍到內部這

樣一個游覽的順序來寫的,對故宮進行簡單的介紹。據此,我們可以聯系故宮由外到內的布局,抓住“天

安門”“午門”“太和門”“三大殿”等表示地點的詞語來進行排序。首先,從外部進入故宮,應該先經

過天安門,然后是端門,接著是午門,這是故宮的主要入口。因此,句子③應該排在第一位。接下來,就

是進入午門,可以看到五座漢白玉石橋,所以句子①應該緊隨其后。過了橋之后,我們面對的是太和門,

門前有一對銅獅守衛,這是句子⑤的內容。進入太和門后,我們到達了紫禁城的中心一一三大殿,這是句

子②的內容。最后,我們描述三大殿的具體情況,即它們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臺基上,這是句子④的內

容。綜上所述,正確的句子排序應該是:③①⑤②④。

故選Bo

12.根據語境,看拼音寫詞語。

閱讀本學期的課文,既可以認識鮮活的人物:shenjimiaosuan()的諸葛亮,令人siirGn

()起敬的“軍神”劉伯承;還可以欣賞異域風情:河道z6ngh6ng()交錯的威尼斯,

junma()奔騰的荷蘭牧場……閱讀真是一場心靈的旅行!

【答案】①.神機妙算②.肅然③.縱橫④.駿馬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看拼音寫漢字。

要認真拼讀給出的拼音,明確要寫的漢字,寫完后再次檢查拼寫是否有誤。書寫時注意字的筆畫和筆順,

做到工整、規范、正確。本題“神、算、肅、橫、駿”的筆畫較復雜,易寫錯,需注意。

13.按要求完成填空。

詩繪美景,王維描繪了“月出驚山鳥,。”的鳥鳴春山圖;詩以寄情,孟郊筆下“誰言寸草

心,。”抒發了對母親的感恩之情;詩中有志,王昌齡寫下“,不破樓

蘭終不還。”來表達誓死守衛邊疆的報國之志;古文中明理,“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

o”讓我們明白了說話做事不可自相矛盾。

【答案】①.時鳴春澗中②.報得三春暉③.黃沙百戰穿金甲④.不可同世而立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篇名句默寫與理解。

書寫時注意“澗”“暉”“穿”“世”的正確寫法。

14.請你選擇一種情景(或自己描述一種情景),可運用動作、語言或神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

情景:(1)焦急地等人(2)期待落空(3)久別重逢(4)……

你選擇的情景:()

你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焦急等人②.只見他皺著眉頭,來回踱著步,不停地張望,還不時地看表、打電話,

催促道:“你到哪里啦?都等你半天啦……”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情景寫話。

根據題干可知,要運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內心。

(1)“焦急的等人”的動作描寫可以是:一會站著一會蹲下、眼睛不時的看著手表、時而東張西望等。

語言描寫可以是:“怎么還不來"''怎么時間過得這么慢”等。神態描寫可以是:急得滿臉通紅、眼神凝

固某一方向等。

例如:他在不停地看著表,懷疑手表是不是已經壞掉了,在看了幾遍手表之后,她扯著脖子向遠處張望

著,精致一個不算清晰的人有露出了微笑。可看清楚后,他又長嘆一口氣,失望地搖搖頭。

(2)“期待落空”的動作描寫可以是:動作慢了下來、腳步沉重起來等。語言描寫可以是:“怎么會這

樣”“不是說好……”等。神態描寫可以是:笑容凝固,臉上掛滿了失落等。

例如:“下雨了,同學們,我們秋游活動取消。”聽到話后,我的心就像天上的陰云,被重重地壓著,透

不過氣。“切,還讓我準備了一個月呢!"我嘟起了嘴巴,揚起了眉毛,不滿地喃喃著。眼睛眨了幾下,

樣子就像要哭了似的,滿肚子的失望。

(3)“久別重逢”的動作描寫可以是:緊緊的擁抱,跳起來等。語言描寫可以是:“好久不見”“最近

好嗎”等。神態描寫可以是:眉飛色舞,笑容滿面等。

例如:他張開手臂,緊緊抱著老同學,眼淚從他微笑的臉頰滑落,“好久不見。”

15.用正確的修改符號修改語段。(一個錯別字,一處標點,一處病句)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專統文化,南平市多所學校紛紛開展了《朱子文化進

校園》系列活動。通過誦讀、表演、繪畫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使同學們對朱子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

為深入學習貫然的二十襯曾,大力弘揚中華優秀(金文化,南平市多所

【答案】學校紛紛開展了6朱子文化進校蛉系列活動。通過誦讀、表演、繪畫等豐富多

彩的活動形式,隹個們對朱子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病句辨析。

本段共有3處語病:

第一處,錯別字。把“專”改為“傳”;

第二處,標點使用錯誤。書名號應改為雙引號,因為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活動名稱;

第三處,成分殘缺。“通過……使……”,使句子缺少主語,應刪去“使”。

二、閱讀與欣賞(35分)

閱讀非連續性文本,完成習題

O

【材料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的意義在于帶著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讀和體驗一座山川、一道

河流、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暑假期間,李想同學準備開啟福建文化之旅。他從福州出發,前往南平,游

覽武夷山各處景點,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材料二】①《印象大紅袍》是全世界唯一以武夷山為地域背景,以武夷茶文化為表現主題的大型山

水實景演出。巧妙地把自然景觀、茶文化及民俗文化融入到一場山水實景演出中,整場演出華麗璀璨,包

羅萬象。

②劇場采用全球首創360度旋轉觀眾席,有1988個座位,5分鐘即可完成一次360度平穩旋轉。劇場

占地面積約為11.2畝,相當于20個左右的籃球場,能將15塊電影銀幕完美地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首

度呈現多屏幕矩陣式超寬實景電影場面。置身印象劇場,武夷山有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可一眼望盡,中國

茶王大紅袍茶香繚繞,現場效果如夢似幻,讓所有觀眾真切感受到“人在畫中游”的幻境體驗。

【材料三】

《印象大紅袍》演出時間表

第一場第二場

夏20:00分一21:1521:45分一23:00分(通常臨時加演,不是每天都

季分有)

冬19:30分一20:4521:15分一22:30分(通常臨時加演,不是每天都

季分有)

(選自武夷山旅游官網)

16.下列哪一項沒有被融入到《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中?()

A.自然景觀B.茶文化C.名勝古跡D.民俗文化

17.材料二使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A.作比較、舉例子B.作比較、列數字

C.作比較、打比方D.打比方、列數字

18.李想為確保此次旅游能順利觀看《印象大紅袍》的演出,他應該購買哪場演出票最合適?()

A.夏季第一場B.夏季第二場C.冬季第一場D.冬季第二場

19.結合文本中三則材料,下列說法表述準確的是哪一項?()

A.劇場采用全球首創360度旋轉觀眾席。

B.李想從廈門出發,前往南平,游覽武夷山。

C.劇場呈現單屏幕矩陣式超寬實景電影場面。

D,《印象大紅袍》演出隨時都面向觀眾開放。

20.有人認為旅游就是吃喝玩樂,沒什么價值,你贊同這樣的觀點嗎?請結合文本說說你的理由。

【答案】16.C17.B18.A19.A

20.不贊同,從材料內容來看,李想同學的福建文化之旅就不是單純的吃喝玩樂。他從福州出發前往南平游

覽武夷山,這是帶著對當地文化的好奇和探索去的。通過這樣的旅行,他能夠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這是一種知識的積累和視野的拓展,具有很大的價值。

【解析】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材料內容理解。

從材料二第①段"《印象大紅袍》是全世界唯一以武夷山為地域背景,以武夷茶文化為表現主題的大型山

水實景演出。巧妙地把自然景觀、茶文化及民俗文化融入到一場山水實景演出中”可知,自然景觀、茶文

化、民俗文化被融入到了演出中,而文中并未提及名勝古跡。

故選C?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說明方法掌握。

結合材料二第②段“劇場占地面積約為11.2畝,相當于20個左右的籃球場”,這里將劇場占地面積與

20個左右的籃球場面積作比較,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1988個座位”“約為11.2畝”“20個

左右”等使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故選B。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材料內容理解。

結合材料一“暑假期間,李想同學準備開啟福建文化之旅。他從福州出發”可知,李想是暑假出發的,故

排除冬季的場次。材料三中夏季第二場時間比較晚,而且不是每天都有,他應該購買夏季第一場的演出票

最合適。

故選A,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材料內容理解。

B.材料一中李想是從福州出發前往南平游覽武夷山,不是從廈門出發,該選項錯誤。

C.材料二第②段提到劇場能將“15塊電影銀幕完美地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首度呈現多屏幕矩陣式超寬

實景電影場面”,不是單屏幕,該選項錯誤。

D.材料三的演出時間表顯示,演出并非隨時都面向觀眾開放,而是有特定的時間安排,該選項錯誤。

故選A,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開放探究。

首先明確表明自己不贊同這個觀點,然后結合文本中李想的福建文化之旅來說明旅游的價值。比如從材料

一提到李想帶著文化理解去解讀和體驗山川、城市等,說明旅游能讓人增長見識、了解文化。接著可以提

到《印象大紅袍》的演出,說明旅游還能讓人感受獨特的藝術和民俗魅力。

示例:從材料一可知,李想準備開啟福建文化之旅,這不是單純的吃喝玩樂,而是通過游覽去深入了解福

看這樣的演出,能夠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這絕不是簡單的吃喝玩樂能夠帶來的體驗。所以,旅游具有豐

富的價值,并非只是吃喝玩樂。

閱讀《石蠶》,完成習題。

我往我的玻璃池塘里放進一些小小的水生動物,它們叫石蠶。確切地說,它們是石蠶蛾的幼蟲,平

時很巧妙地隱藏在一個個枯枝做的小鞘中。

②石蠶原本是生長在泥潭沼澤中的蘆葦叢里的。在許多時候,它依附在蘆葦的斷枝上,隨蘆葦在水中

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動房子”,也可以說是它旅行時隨身帶的簡易房子。

③這“活動房子”其實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很精巧的編織藝術品,它的材料是由那種被水浸透后剝蝕、

脫落下來的植物的根皮組成的。在筑巢的時候,石蠶用牙齒把這種根皮撕成粗細適宜的纖維,然后把這些

纖維巧妙地編成一個大小適中的小鞘,使它的身體能夠恰好藏在里面。有時候它也會利用極小的貝殼七拼

八湊地拼成一個小鞘,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納衣;有時候,它也用米粒堆積起來,布置成一個象牙塔似的

窩,這算是它最華麗的住宅了。

④石蠶的小鞘不但是它的寓所,同時還是它的防御工具。我曾在我的玻璃池塘里看到一幕有趣的戰爭,

鮮明地證實了那個其貌不揚的小鞘的作用。

⑤玻璃池塘的水中原本潛伏著一打水甲蟲,它們游泳的姿態激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有一天,我無意中

撒下兩把石蠶,正好被潛在石塊旁的水甲蟲看見了,它們立刻游到水面上,迅速地抓住了石蠶的小鞘,里

面的石蠶感覺到此次攻擊來勢兇猛,不易抵抗,就想出了金蟬脫殼的妙計,不慌不忙地從小鞘里溜出來,

一眨眼間逃得無影無蹤了。

⑥野蠻的水甲蟲還在繼續兇狠地撕扯著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蠶的騙,這才

顯出懊惱沮喪的神情,無限留戀又無可奈何地把空鞘丟下,去別處覓食了。

⑦可憐的水甲蟲啊!它們永遠也不會知道聰明的石蠶早已逃到石底下,重新建造它的新鞘,準備著你

們的下一次襲擊了。

(選自法布爾《昆蟲記》)

文本中石蠶的“活動房子”是哪一項?()

A.蘆葦B.小鞘C.池塘D.枯枝

22.結合文本,關于小鞘的描述不正確的是哪一項?()

A.脫落的植物根皮、極小的貝殼、米粒都可以用來造小鞘。

B.石蠶先用牙齒將脫落的根皮撕成纖維,再開始編織小鞘。

C.小鞘十分寬敞明亮,適合一群石蠶在房子內居住、活動。

23.聯系文本,下列句子不屬于動態描寫的是哪一項?()

A,野蠻的水甲蟲繼續兇狠地撕扯著石蠶的小鞘。

B.石蠶原本是生長在泥潭沼澤中的蘆葦叢里的。

C.石蠶把纖維巧妙地編成一個大小適中的小鞘。

D,水甲蟲游到水面上,迅速地抓住石蠶的小鞘。

24.“石蠶的小鞘不但是它的寓所,同時還是它的防御工具。”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哪一項?()

A.點明中心B.總結全文C.首尾呼應D.承上啟下

25.文章題目是《石蠶》,可作者卻花很多筆墨寫水甲蟲,有人建議要刪去水甲蟲的相關內容。對此你怎么

看?請結合文本說明理由。

【答案】21.B22.C23.B24.D

25.不能刪除,因為水甲蟲的相關內容寫出了水甲蟲對石蠶的攻擊之兇猛,正是有了小鞘的保護,石蠶才得

以逃脫。這個事例突出了小鞘的防御作用。

【解析】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從文章第②段“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動房子,,也可以說是它旅行時隨身帶的簡易房子。”可知石蠶的

“活動房子”是小鞘。

故選Bo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C.關于小鞘的具體描述在第③段,第③段主要介紹了石蠶“活動房子”小鞘的精巧構造及制作材料。它

提到小鞘的材料可以是被水浸透后剝蝕、脫落下來的植物根皮,石蠶用牙齒將其撕成纖維后巧妙編織成大

小適中的小鞘。文章中并沒有提到小鞘十分寬敞明亮,適合一群石蠶在房子內居住、活動。

故選C。

【23題詳解】

本題考查動態描寫的掌握。

動態描寫是指對人物、景物作運動狀態的描摹狀寫,創造具體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種描寫方法。

B.“石蠶原本是生長在泥潭沼澤中的蘆葦叢里的。”不屬于動態描寫,這只是對石蠶原本生長位置的一

個陳述,沒有動作的展現。

Bo

【題詳解】

本題考查句子作用。

“石蠶的小鞘不但是它的寓所,同時還是它的防御工具。”這句話出現在第段,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

的作用。前面的段落主要介紹了小鞘作為石蠶寓所的相關內容,而這句話之后的段落,通過具體的事例詳

細說明了小鞘作為防御工具的作用。它既承接了上文對小鞘作為寓所的描述,又引起了下文對小鞘防御功

能的闡述。

故選D。

【25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首先表明觀點不應刪去,然后從對石蠶的作用、文章的趣味性和主題表達這幾個方面來闡述理由。比如,

寫水甲蟲兇猛攻擊石蠶,石蠶巧妙利用小鞘逃脫,能突出小鞘的重要性和石蠶的智慧;水甲蟲與石蠶的

“戰斗”情節讓文章更有趣;二者的互動也展現了自然生物的生存之道,深化了主題。

閱讀《三打白骨精》,完成習題。

①一天,唐僧師徒四人行至白骨嶺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覺饑餓,就

讓孫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處觀看,見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來給師父充饑。

②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現了。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

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

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唐僧一再推辭,八戒奪過罐子就要動

口。

③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

唐僧連忙扯住悟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

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④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悟空打開罐子,從里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么齋飯。

唐僧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⑤師徒們吃了桃子繼續趕路。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

尋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具

假尸首在路上。

⑥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口氣念了二十遍緊箍咒。悟空頭痛難忍,

連忙哀告。唐僧喝遒“你為何不聽勸說,把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氣:“胡

!哪有那么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悟空說:“師父若真不要我,就請退下我頭上的金

箍兒!”唐僧大驚:“我只學過緊箍咒,卻沒有什么松箍咒兒!”悟空說:“若無松箍咒,你還帶我走吧。”

唐僧無奈:“我再饒你這一次,但不可再行兇了。”悟空忙點頭答應,扶著唐僧上了馬,繼續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悟空把金箍

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遒“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

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

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云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髏,

脊梁上有一行字,寫著“白骨夫人”。

(選自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必讀書目《西游記》)

A.村姑B.老婦人C.老公公D.白骨夫人

27.“八戒奪過罐子就要動口。”中“奪”字表現了八戒什么特點?()

A.動作敏捷B.心思靈敏C.急躁嘴饞D.自私自利

28.結合文本,以下詞語形容孫悟空性格不準確的是哪一項?()

A.武藝高強B.固執己見C.有勇有謀D.敬重師傅

29.文本開頭描寫“山勢險峻,峰巖重疊”,對其作用描述不準確的是哪一項?()

A.渲染故事的緊張氣氛B.交代故事發生的場景

C.為悟空去摘桃做鋪墊D.深化文章表達的主旨

30.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把故事的情節補充完整。

①()-f②(悟空一打,唐僧責怪)--?③(變成老公公尋女兒)--?④

()-?⑤(變成老公公尋妻女)一?⑥()

31.對文本中的唐僧,人們有不同的評價,有人認為他慈悲心腸,很善良;有人認為他不辨是非。你有什

么看法?請結合文本說明你的理由。

【答案】26.A27.C28.B29.D

30.①.變成村姑送齋飯(變成村姑騙唐僧)②.悟空二打,唐僧發怒(悟空二打,唐僧驅趕)

③.悟空三打,眾神作證(悟空三打,白骨精死去)

31.(1)唐僧慈悲心腸。唐僧作為一名僧人,從不殺生,就連對待妖怪也心懷慈悲;或者,對待徒弟悟空

三次違反他的意愿,他也選擇原諒。

(2)唐僧不辨是非。為保護唐僧,悟空三次打死幻化蒙騙的白骨精,唐僧不但責怪悟空,還念起緊箍咒,

想趕走悟空。

【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從文章第②段“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

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可知,白骨精第一次幻化成村姑。

故選A,

【27題詳解】

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從“奪”這個動作可以看出,八戒在看到食物時迫不及待、不加思考,一心只想趕緊吃到嘴里,充分體現

了他的急躁和嘴饞。

故選C?

【28題詳解】

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文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展現出了他武藝高強,能識破妖精的偽裝并果斷出手。在打妖精的過程中,他先

識別出妖精,暗中叫來眾神作證,再動手,體現了他有勇有謀。同時,盡管被唐僧誤解和懲罰,他仍愿意

跟隨唐僧繼續前行,表現出他敬重師傅。孫悟空的行為并非固執己見,而是基于他的火眼金睛和對保護唐

僧的堅定決心。

故選

BO

【29題詳解】

本題考查環境描寫。

文本開頭描寫“山勢險峻,峰巖重疊”,首先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場景,讓讀者對環境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這樣的環境描寫也為后文妖怪的出現以及情節的發展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氣氛;同時,這種險峻的環境使得

悟空需要去遠處找食物,為悟空去摘桃做了鋪墊。這一環境描寫并沒有直接深化文章表達的主旨。

故選D。

【30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從文章第②段“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可知白骨精變成

村姑送飯;

從第⑤段“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尋來。悟空見又是那妖

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第⑥段“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

可知悟空二打白骨精變成的老婦人,唐僧發怒;

從第⑦段“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悟空把

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

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