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第16課 冷戰_第1頁
初中歷史第16課 冷戰_第2頁
初中歷史第16課 冷戰_第3頁
初中歷史第16課 冷戰_第4頁
初中歷史第16課 冷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變化一:變化二:第17課

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變化三:變化四:第18課

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第16課

冷戰世界格局的變化

資本主義的變化

社會主義的變化

亞非拉國家的變化

第五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兩極格局

多極化趨勢

資本主義國家新發展

社會主義遭遇重挫

民族解放殖民崩潰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當時擔任美國駐蘇參贊的凱南卻對身邊的記說:“人們在歡呼雀躍···他們以為戰爭結束了。而戰爭才剛剛開始。題干中兩個戰爭分別是()A.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B.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C.二戰中歐洲戰爭;冷戰D.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中歐洲戰爭第五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第16課冷戰知道杜魯門主義、德國分裂、“北約”與“華約”,了解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課程標準冷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40多年間,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除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統編版九下第16課冷戰的雙方:美蘇冷戰的時間:1947-1991-冷戰的概念閱讀上文,找出冷戰的基本信息。冷戰的方式: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冷戰的原因Q1:昔日的戰時盟友為何轉變為戰后的敵手?二戰后的美國建立起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擁有最雄厚的工業實力和最豐富的黃金儲備。二戰后初期,美國曾是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大國。擁有30多艘航空母艦,500多個軍事基地。①二戰后美國發展迅速,稱霸世界的欲望膨脹國家戰略:稱霸世界、推行資本主義制度②強大后的蘇聯成為美國稱霸的阻礙Q2:二戰后蘇聯施行什么對外戰略?對外戰略:美國成為蘇聯的潛在防御對象蘇聯在東歐國家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陣營力量大大增強。③美蘇國家戰略的對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Q3:為何沒有爆發戰爭?④二戰后和平發展成為主流觀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國家實力、國家戰略、社會制度、國家利益等1946年1947.31947.71949.81949.91955年鐵幕演說,冷戰的序幕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馬歇爾計劃(經濟對峙)德國的分裂,冷戰對峙局面基本形成華約成立,全面冷戰對峙,兩極格局形成北約成立(軍事對峙)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冷戰的過程

斯大林在一次談話中進行了回擊,他說丘吉爾“是要在盟國中散播糾紛的種子”,“是號召同蘇聯進行戰爭”。

“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后面,坐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Q4:閱讀材料,思考丘吉爾“鐵幕演說”的目的是?帶來什么影響?目的:號召西方國家聯合起來,遏制共產主義影響:揭開了冷戰的序幕

今日世界已面臨嚴重的局勢,所有國家必須在兩種生活方式中挑選一種,一種是“自由國家”,一種是“極權政權”。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產主義的滲入”……

—杜魯門,1947年3月12日,《在美國國會特別聯席會議上的演說》杜魯門(1884-1972)Q6:材料中的“自由制度”、“極權政體”指的是什么?根據材料,分析這項政策的實質,有何影響?

美國,資本主義制度;蘇聯,社會主義制度政治:杜魯門主義出臺(1947)冷戰政策實質:遏制共產主義和蘇聯,稱霸世界影響:標志著美、蘇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經濟:推行馬歇爾計劃1.二戰后歐洲國家面臨戰爭破壞、經濟衰退的問題2.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計劃”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恢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也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使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

—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Q6:閱讀材料,思考“馬歇爾計劃”的目的?目的: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經濟援助1948-1950年,共有16個國家(基本為西歐國家)接受了美國100多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因此丘吉爾把“馬歇爾計劃”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慷慨”的舉動。經濟:推行馬歇爾計劃美國為何如此慷慨?

二戰后,美國逐漸認識到,只有將西歐資本主義國家聯合起來,才能以積極的姿態對抗蘇聯共產主義……各受援國必須接受美國對重工業的監督及其對外貿易的控制……--摘編自夏路《馬歇爾計劃對西歐經濟的影響》實質:控制西歐,遏制蘇聯,稱霸世界影響: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也是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重要步驟。拓展提升:如何理解“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這句話?一個胡桃:冷戰政策兩半:冷戰政策在政治和經濟上的表現

1947年9月,蘇聯堅持成立了“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蘇聯通過情報局控制東歐各國,要求東歐各國的社會制度、政權性質與蘇聯統一。

1949年,蘇聯同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建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蘇聯通過經互會幫助東歐國家克服了戰后困難,但也利用經互會將各成員國的經濟納入蘇聯計劃經濟的軌道。知識拓展德國的分裂英國占領區蘇聯占領區法國占領區美國占領區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內容,美、蘇、英、法四國對德國進行分區占領。

但隨著冷戰的開始,美、英、法與蘇聯在處理德國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大,最終導致德國的分裂。1949年10月民主德國1949年9月聯邦德國歐洲冷戰對峙局面基本形成(德國分裂是冷戰的產物)

1949年5月,美英法等12個資本主義國家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一個以美國為首的軍事聯盟,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軍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955年5月,蘇聯、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等8國在波蘭首都華沙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通稱《華沙條約》,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蘇聯的針鋒相對軍事:建立華沙條約組織蘇聯波蘭東德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西德奧地利瑞士瑞典芬蘭法國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希臘丹麥英國冰島挪威荷蘭比利時葡萄牙愛爾蘭中立國北約成員國華約成員國資本主義陣營社會主義陣營南斯拉夫

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的出現,標志著兩大集團全面冷戰對峙的形成,兩極格局的最終確立。資本主義陣營社會主義陣營馬歇爾計劃(1948)

經互會(1949)北約組織(1949)華約組織(1955)經濟軍事杜魯門主義(1947年)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1947年)政治爭鋒冷戰政策1991年,蘇聯解體,華約解散。標志美蘇兩極格局隨之結束。冷戰背景下世界狀況:1950-1953年,抗美援朝,共有197,653名志愿軍戰士犧牲。1961-1975年,越南戰爭期間,美軍58,307人陣亡。全面冷戰,局部熱戰影響:1)對人類安全和世界和平構成了極大威脅朝鮮分裂德國分裂-冷戰的影響材料二:數十年的核軍備競賽以其惡性循環加劇了冷戰,但也控制了冷戰,因為它確立和維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蘇兩國因為懼怕互相毀滅而努力防止他們之間爆發直接軍事沖突。它使得兩個超級大國能夠彼此對抗和斗爭而不兵戎相見。

摘編自時殷弘《美蘇冷戰史:機理、特征和意義》-冷戰的影響材料三:蘇聯曾經是有用的敵人。美國相信,不僅要和蘇聯的軍事力量競賽,還要和蘇聯的其它成就競賽‥‥‥沒有蘇聯的空間計劃,美國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摘編自《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1991年9月9日)

3)雙方軍備競賽,客觀上推動了科技發展。

2)雙方勢均力敵,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發生。啟示:反對霸權主義,和平與發展才是當今世界主流-冷戰的影響

弱肉強食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不是人類和平之計,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永恒主題。

——習近平主席新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冷戰含義:原因:表現:影響:課堂小結開始發展基本形成完全形成結束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杜魯門主義出臺(政治)馬歇爾計劃(經濟)德國分裂北約和華約成立(軍事)蘇聯解體①政治:杜魯門主義的出臺;②經濟:馬歇爾計劃的提出;③軍事:北約華約的對峙;兩極格局形成;課堂練習2.二戰后初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指出:“世界已分為“極權政體”和“自由國家”兩個敵對堡壘。“杜魯門在這里把世界分成“兩個敵對堡壘”的標準是()A.國家社會制度的性質

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C.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權政治A1.“二戰”后,美國用經濟手段控制西歐的霸權主義措施是()A.馬歇爾計劃B.杜魯門主義C.鐵幕演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