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琵琶行并序句段點評1.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2.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至“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4.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5.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多維探究1.詩歌的開頭,詩人描寫了哪些景物?鋪設了怎樣的離別之境?2.《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的表演,為什么在演奏完畢要添上“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句?3.《琵琶行》精彩而細膩地寫出了琵琶樂曲的感人效果。詩人是從哪些角度、用哪些方法進行描寫的?結構圖解審美鑒賞《琵琶行》的描聲藝術《琵琶行》運用了高超的描聲技法,將虛渺飄忽、過耳即逝的無形的音樂,寫得真切感人,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知其形,不僅能觸動讀者的聽覺和視覺,而且能激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切實進入“物我為一”的崇高境界。在這種變虛渺為真切的藝術中,作者采取了下面兩大技法來描摹優美的樂聲。一、根據音樂或高或低、忽緩忽急的特點,把整個演唱過程分為若干階段,分而有合。醞釀準備階段:“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僅是調弦校音,就顯示了琵琶女的演奏才能和豐富的感情。起始階段:樂聲漸起,正是主人公“啟朱唇,發皓齒”的時候。讀者開始漸入佳境。起伏跌宕階段:由“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寫到“鶯語花底”“泉流冰下”,再到“此時無聲”,最后又“銀瓶乍破”“鐵騎突出”。有一個“聲暫歇”,又在“暫歇”之后寫出一個高潮。收尾階段:戛然而止,干凈利落。二、運用比喻,賦形于聲,把每一階段的音樂都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作者在如下幾個方面運用了比喻來描摹樂聲:第一,選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容易體會的聲音作比,來描繪那些不容易體會的、難以描述的演唱。如文章以“間關鶯語花底滑”寫音樂的舒緩流暢;以“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寫音樂的逐漸低沉等。第二,借助聽眾的感受,體現音樂、演唱的無盡妙處。文章中寫聽眾的反應,以“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衫濕”等簡練的筆墨,突出了琵琶聲感人的藝術效果。以所見——“泣”“濕”,襯所不見——感人的琵琶聲。總之,以先分階段,然后總合為一個整體的手法使讀者對音樂形成一個整體感受,再輔以比喻手法,以感受相溝通,相映照,以收到啟發讀者聯想、體味余韻,用來渲染并深化詩文意境的積極效果。
【參考答案】句段點評1.點評:這兩句寫初聞琵琶之聲的情景。“尋聲暗問”,順著聲音小聲地問,寫出了聽者因被樂聲吸引而急欲見到彈奏者的迫切心情,其實這也是從側面寫樂聲的感染力。從詩開頭的環境描寫所營造的氛圍來看,琵琶聲或許是凄苦的,作者的“尋聲暗問”,其實也暗含了對彈奏者的同情和關注。“遲”即“遲疑”之意,寫出了琵琶女猶疑不決的心理。本來孤寂之人,遇人相問,當是很高興的事,可琵琶女卻猶豫不決,看來其必有隱情,可見她有許多苦衷。那“彈者”究竟是誰?不僅詩人發問,我們讀者也急欲知道,但是,琵琶女不僅“欲語遲”,而且不肯露面,這讓讀者心中更添了一層懸念。為下文寫琵琶女出場蓄勢。2.點評:這兩句描寫琵琶女羞答答的樣子,極為巧妙傳神,為流傳極廣的千古佳句。琵琶女由于種種原因不愿出來,“千呼萬喚”出來之后還用“琵琶半遮面”,寫出了她的羞澀神情,反映出她此時的復雜心理:一方面自慚身世,抑郁不平;另一方面對于別人的盛情邀請既有所顧忌又不好拒絕。表現了她不愿意見陌生人又不好不見的不安與局促,為下文寫琵琶女的身世作好了鋪墊。3.點評:詩人在這里用了一系列復雜而又連貫、貼切而又優美的比喻,使比較抽象的音樂形象一下子變成了視覺形象。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盤”不僅使人想見其聲之清脆,而且還讓人體驗到樂聲如珠玉般圓潤的感覺。“如急雨”“如私語”“鶯語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澀”“銀瓶乍破”“刀槍鳴”“如裂帛”等,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不僅調動了讀者的聽覺和視覺,而且能激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此外,還用“嘈嘈”“切切”等擬聲詞和“間關”“幽咽”等雙聲疊韻詞來描摹琵琶聲,更增加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感。4.點評:這是本詩的主旨句,是詩眼。詩人寫琵琶女高超的技藝,正是為了表現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喚起人們對琵琶女的同情;而詩人寫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又是為了傾吐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發郁積心中的左遷之愁、貶謫之恨,這也正是詩人的寫作動機。這兩句直抒“天涯淪落”之感,當為全詩的主旨所在。詩人通過淪落天涯的歌女的不幸遭遇,來抒發自己憂國遭貶的政治苦悶,把對琵琶女的無限同情,對被貶謫的滿腔怨憤,對封建社會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織在了一起,而這正是封建社會士大夫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情緒。“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現已成了人們表達同病相憐、互相慰藉的名句。5.點評:詩歌最后以琵琶女的二次演奏、詩人淚濕青衫作結。所謂“座中泣下”,突出了音樂效果之動人,也上承了第二段中對琵琶演奏的細致描寫。“青衫”,唐代八、九品官所穿的官服。作者時任江州司馬,是五品官,應著淺紅色官服。說“青衫”意在表達自己的淪落身份。以詩人泣淚最多上承“同是天涯淪落人”,由歌女的不幸,痛感自己的被貶,既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為自己的壯志難酬而哭。多維探究1.提示:詩歌的開頭,詩人寫了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悵惜別;霜葉衰草,秋風蕭瑟,更顯出荒涼寥落;沒有音樂助興,只能對飲悶酒,借酒澆愁,更反映出失意謫居的冷落寂寞。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間相對無言,黯然神傷的心情,形象地說明詩人此時的哀愁就像那茫茫江水一樣無邊無際,此時的心緒就像江中破碎動蕩的月影一樣零亂。這些景物,為悲劇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場,創造了悲涼的氣氛。2.提示:首先,為了突出音樂效果。“悄無言”比報之以熱烈的掌聲或喝彩聲更好,這就是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樂曲引人入勝,感人肺腑,它雖然結束了,但聽眾意猶未盡,仍然沉浸在動人的音樂中,神情恍惚,如癡如醉,這是一種最好的藝術反應,在大段的直接描寫之后,續以這兩句精練而意味深長的間接描寫,更突出了音樂的魅力,是畫龍點睛之筆。其次,為了深化詩歌的意境。詩人將動態的音樂凝固在靜態的畫面里,曲終已經收撥,樂聲已經消逝,但人們的欣賞活動仍在繼續。江水茫茫,四周寥落,萬籟俱寂,中天一輪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輝。人們憑著詩意的想象,似乎感到這秋涼的夜色中彌漫著音樂的氣氛,這粼粼的波光中蕩漾著動人的旋律。這兩句詩,把情和景、意和景、悲愴的樂曲和凄清的畫面融為了一體。3.提示:角度:①彈奏的動作。轉軸、撥弦、輕攏、慢捻抹復挑、曲終收撥當心畫,這些動作嫻熟連貫而有節奏,體現技藝之高超。②旋律的變化。嘈嘈、切切、幽咽、凝絕、銀瓶乍破、鐵騎突出,或急或舒,松弛有度。③聽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開封大學《思維與邏輯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地質與地貌學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皮裝飾制品的消費者行為研究考核試卷
- 電子樂器模塊接口設計考核試卷
- 皮革服裝制作中的節能環保技術考核試卷
- 游戲開發工具與編程語言考核試卷
- 礦物成因類型與勘查標志考核試卷
- 礦石質量評價與控制考核試卷
- 礦山開采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考核試卷
- 皮革護理的國際化發展考核試卷
- 第三講 應用語言學的理論
- 計量器具校準記錄
- 煤炭地下氣化原理課件
- 公司企業工匠申報表
-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及誦讀指導)精編版課件
- 井控培訓知識課件
- 企業年金培訓版教學課件
-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設計課件
- 十二講船舶制冷裝置課件
- 健康信息學中醫藥學語言系統語義網絡框架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填寫樣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