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879.2-2016 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 第2部分:番茄  _第1頁
DB37T 2879.2-2016 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 第2部分:番茄  _第2頁
DB37T 2879.2-2016 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 第2部分:番茄  _第3頁
DB37T 2879.2-2016 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 第2部分:番茄  _第4頁
DB37T 2879.2-2016 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 第2部分:番茄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01DB37DB37/T2879.2—2016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第2部分:番茄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IDB37/T2879《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分為兩個部分:——第1部分:蘿卜;——第2部分:番茄。本部分為DB37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由山東省農業廳提出。本部分由山東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牟晉華、隋好林、連序海、陳曉峰、郭彩霞、李梅。1DB37/T2879.2—2016雜交種子生產技術規程第2部分:番茄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543(所有部分)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GB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16715.3瓜菜作物種子第3部分:茄果類GB/T23416.2蔬菜病蟲害安全防治技術規范第2部分:茄果類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后置于28℃~30℃催芽。70%種子露芽時,即可播種。3.2播種出苗前白天育苗棚溫度控制在28℃左右,晚上20℃左右。出苗后,白天逐漸降至25℃,晚上逐二葉一心時進行分苗移植,按10cm行株距在分苗床上開溝,座水栽苗或直接分苗于10cm×10cm的營養缽內。分苗后3d~4d不通風,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晚上15℃左右;緩苗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32℃,晚上12℃~15℃。定植前7d~10d開始煉苗。2DB37/T2879.2—2016苗表現為莖粗節短、葉大而肥厚。4.1選地4.2隔離5.1定植時間定植2000~3000株。6.1去雜去劣此后據具體情況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度在80%~90%之間。幼苗長到30cm左右時插架,40cm以上開始隨植株生長及時綁蔓。3DB37/T2879.2—20166.3.2整枝打杈在晴天高溫時進行。母本有限生長型品種采用三干整枝法,除主枝外第一花序的上下各留1枝,整株坐花不少于35個;無限生長型品種,除主枝外第一花序上部留2枝,下部留1枝,整株坐花不超過40父本一般不整枝或留3~5個主干,不要疏花。7授粉技術7.1采粉選當天盛開的父本花朵,用手將花藥掰開后放入燒杯中,放在通風干燥處12h~15h自然干燥,再在杯口蓋一玻璃用力上下搖動,然后用干凈毛筆掃下杯壁及玻璃上的花粉。7.2去雄授粉前一天下午,在母本田選擇開花前1d~2d的花蕾去雄。7.3授粉每天上午待露水干后開始授粉,8:00~10:00最好,下午18:00以后或第二天上午可重復授粉一次。陰雨天可延至下午或去雄后的第二天進行。將事先采集好的花粉用橡皮頭蘸出,涂在已經去雄的柱頭上或者使用授粉管授粉,授粉后摘除2片萼片進行標記。7.4授粉后管理授粉全部結束后,頂端留2~3葉摘心,對每一母本種株認真檢查,把無標記的果、花、蕾、腋芽全部摘除,每隔7d~10d對母本植株進行一次摘心清花。8病蟲害防治8.1主要病蟲害病毒病、葉霉病、葉斑病、灰霉病、番茄棉鈴蟲、煙青蟲、蚜蟲、白粉虱等。8.2防治原則8.3農業防治及時清除病殘體,清潔田園;選用抗病品種,嚴格種子消毒;與非茄科作物輪作3年以上;加強田間農技操作管理,降低濕度,增強通風透光,提高植株抗病性。8.4物理防治8.4.1設施保護銀色地膜、遮陽網、防蟲網等可以起到避雨、遮陽、防蟲的作用。4DB37/T2879.2—2016蘇云金桿菌防治棉鈴蟲、煙青蟲等害蟲,用量為100億芽孢/g的蘇云金桿菌制劑4500g/hm2~60008.6化學防治的要求。8.6.2病毒病在發病前或發病始見期,20%鹽酸嗎啉胍可濕性粉劑703g/hm2~1406g/hm2噴霧,或5%氨基寡糖素水劑48g/hm2~80g/hm2噴霧防治。8.6.3葉霉病10%氟硅唑水乳劑60g/hm2~75g/hm2噴霧,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375g/hm2~562.5g/hm28.6.4葉斑病噴施20%噻菌銅270g/hm2~450g/hm2或其它有效藥劑進行防治。8.6.5灰霉病發病初期,40%嘧霉胺懸浮劑375g/hm2~562.5g/hm2噴霧,或50%異菌脲375g/hm2~750g/hm2噴霧防治。50g/L虱螨脲乳油37.5g/hm2~45g/hm2噴霧,或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8.55g/hm2~11.4g/hm2噴霧防治。8.6.7蚜蟲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50g/hm2~60g/hm2噴霧,或1.5%苦參堿可溶液劑6.75g/hm2~9g/hm2噴霧防治。5DB37/T2879.2—2016發生早期和密度較低時用藥。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65g/hm2~85g/hm2噴霧,或25g/L聯苯菊酯乳油7.5g/hm2~15g/hm2噴霧防治。9種子收獲9.1種果采收種果完全成熟、手捏較硬時采收。注意不采收無標記的果實、落地果和畸形果等。果實采收后1d~2d,將種子連同果漿擠入塑料桶、瓦缸或瓷盆中,充分攪動后靜置發酵。根據具體溫度不同,發酵時間一般為1d~3d。待手摸容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